关于拆电极和电极工程图的注意事项
电极拆分注意事项

电极设计的流程及注意事项1.收到主设计的任务单和3D出电极。
注意3D是否是最终设计,及时于主设计沟通,确保3D为最终设计。
对应拆模的材料,制模人,腔数和排布及表面处理要了解清楚。
2.拆完电极后及时通知工艺人员和负责钳工,确认电极的做法和个数,按要求修改电极,并检查干涉,等确认后备料单。
确认无误后发至2D人员出对位图,及时备份并发至CNC加工。
3.对电极拆分中的以下几点特别注意。
一.一模多腔的模具。
在拆分中需把电极移至每个腔上去对位,电极应做中心。
(电极中心应与型腔中心对应)二.型腔对称的模仁。
电极对称的放入型腔,此时注意电极基准角的摆放。
(模仁的基准和电极的基准应在同一方向,电极的C角和R角应对应)三.哈夫模。
要把电极移入型腔中并判断电极是否对称或一样,尽可能简化电极,易于加工。
4,如果中途需追加或更改电极。
在做完电极之后马上与钳工和工艺联系请与确认。
确认之后要及时更新图档和存档,并通知相关人员。
(工艺,钳工,CNC 编程,2D人员)5,电极的编码按电蚀的对象集中编码。
具体参照中天工作中的设计文档名。
6,铜公需用电极夹具,夹具型号参考公司标准.在保证模具品质的情况下,尽可能用石墨电极. 在不可替代的情况下用铜公(细小之处,筋条状等)。
此项应与钳工和工艺及CNC编程沟通。
7, 在电极料单前的注意事项(请务必执)A: 非产品位不得用电极(分型面及可以加工到位的滑块,斜顶之类),如果必需用得经过审核再用B: 电极做完得通知钳工和项目,主管一起审核C: 料单一式两份,一份钳工,一份采购,需署名D: 料单材料及数量要注明清楚,钳工不得随意更改.E: 电极夹具使用要指出是哪种型号,方便钳工组装电极.具体组装方法参照夹具公司标准.。
拆电极原则

拆电极原则拆电极原则1:为何要拆电极?在模具零部件尤其是模仁加工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加工的极限性,用常规机加工例如:车床,铣床,磨床,加工中心无法直接加工出来的,这个时候必须采用做电极的加工工艺来完成。
电极工厂俗称:铜工。
但电极放电加工时速度非常慢,因此从提高生产效率角度来考虑能不做电极就做。
加工不出来的地方有:1,凹槽的拐角处为尖锐角2,凹槽比较窄且很深,刀具无法深入加工,例如成型加强筋处,3,凹槽底面为曲面且底面与侧面未有足够大圆角过渡甚至为尖锐角。
2:电极使用的材料:一般有紫铜,石墨1,紫铜,这是做电极最常用的材料。
优点:容易加工,相比石墨要便宜多。
但是密度较大,做大电极时会比较笨拙,且加工时容易损耗一般需要做粗精两公。
2,石墨,很多厂亦采用它来做电极材料。
优点:能加工厂高质量的成型面,密度小容易装夹。
缺点:加工时灰尘加大,比较脆弱,易断裂却价格昂贵是铜料价格的四五倍。
一般高档的模具里面才会采用。
3:拆电极注意事项:1,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考虑电极的方向性问题,方向就是所谓的基准。
2,基准座大小及取值3,冲水高度4,注意延伸问题5,组合式电极6,出电极图原则1:足够的校表位,电极需要有足够的直身位以利于加工时校表,保证加工精度。
原则2:对称性原则!如果电极不是很大,且只是加工一边的话,可以考虑做电极时做镜像!当然最多的时候可以做到四个镜像,这样的好处不言而喻,一个电极可以多次加工。
原则三:如一个图中有多个电极时,需要以明显的标识来区分各个电极不同的数据必要时一定要做说明以加强加工时的流畅性。
原则四:电极工程图的表示以能够表达清楚及加工要求为标准如是否需要第三个或是更多的视图来表达电极且标数时要特别注意加工基准。
原则五:电极图表达的时候一定要简洁且清楚,让人看了一目了然,保证不容易看错数当然加工要求及工艺也是要注意的地方,特别是火花加工要委外的时候。
原则六:如果单单是一个电极不能加工或是无法执行流程时,考虑加辅助装置(如常用的固公板)。
电极制作要点

一. 拆电极原则
1. 能够直接加工的要直接加工出来(特殊外观要求除外)
2. 要考虑电极的用料,平移、旋转、组合(从节约材料成本方面考虑)
3. 要考虑电极加工的可行性与方便性(从电极的加工方面考虑)
4. 插穿面、碰穿面、枕位要与胶位分开拆(留置余量不同,避免产生圆角)
二. 拆电极注意事项
1. 形体需要偏置再拉伸
形体是曲面或者斜面时(直身除外)需要偏置后再拉伸
2. 电极拉伸直身位时候要注意垂直
拉伸截面不水平时,拉伸体是倾斜的
拉伸时注意指定方向,避免拉伸引起倒勾造成不能正常编程加工
3. 倒勾电极要注意处理
遇到倒勾面要与工程师沟通修改档案或者以减胶方式处理(即电极留少点,工件钢料留多点)
4. 两电极相接处需要延伸重合
由于电极需要放火花间隙(火花位),两电极相接处需要延伸重合
5. 电极区域需要适当延伸
6. 电极面工件面避免断差
7. 拆电极要注意加工的方便性
8. 侧打电极图纸表示方法
本帖隐藏的内容
9. 深度过深是可以考虑分开拆
整体电极——深度过高,电极难加工(骨位易变形),EDM放电时间久
分拆电极——更显灵活性,第一个电极可以侧打提高效率,第二个电极竖立打,电极深度不高EDM时间短
10. 骨位电极防止变形
骨位电极避开边需要做加强筋
加强部分需要拔模,电极加工避免刀柄与工件产生摩擦。
拆电极的注意事项

1 2
硬质金属电极
对于硬质金属电极,可以使用机械工具如切割机 或砂轮机进行拆解,但需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高温电极
对于高温电极,需要先进行冷却处理,再使用适 当的工具进行拆解,以避免热损伤。
3
有机物电极
对于由有机物制成的电极,可以使用化学溶剂或 生物酶进行分解,但需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范。
05
拆电极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严重损坏的更换
如果电极损坏严重,如断 裂或严重变形,应立即更 换新的电极。
选择合适的电极
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 电极,确保其性能和安全 性。
储存和保养电极的注意事项
正确的存储环境
01
确保电极存放在干燥、清洁、阴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
高温。
定期检查和维护
02
定期检查电极的外观和性能,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如涂层
保护等。
遵循使用说明书
03
遵循电极的使用说明书,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
和维护。
04
特殊情况下的拆电极
电极粘连的处理方法
轻微粘连
如果电极仅是轻微粘连,可以使 用适当的工具或手动轻轻分离。
强力胶粘合
如果电极使用强力胶粘合,需要使 用专业的解胶剂或溶剂来软化胶水, 以便顺利拆解。
电极热熔
某些电极可能通过热熔方式连接, 需要使用热源如热风枪或烙铁加热, 使电极熔化后分离。
检查设备
在拆下电极后,检查设备是否 有任何损坏或异常。
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穿戴防护装备
在进行拆电极操作时,应穿戴适当的 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防 止意外伤害。
避免使用不适当的工具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没有杂物,以减 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拆电极规范及注意事项 共17页

G IN + (1~99)X E + (01~99)
G IN + (1~99)K E + (01~99)
ST + (1~99)E + (01~99)
ST + (1~99)B E + (01~99)
ST + (1~99)X E + (01~99)
ST + (1~99)K E + (01~99)
注:电极命名可按下面公式推算 由 C N C 加工的新模电极: 工件代号+ 工件编号+ E + 电极编号 由 C N C 加工的修模电极: 工件代号+ 工件编号+ B E + 电极编号 由铣床、线割加工的新模电极: 工件代号+ 工件编号+ X E + 电极编号 由铣床、线割加工的修模电极: 工件代号+ 工件编号+ K E + 电极编号
电极由铣床、线割加工
新模电极名称
修模电极名称
新模电极名称
修模电极名称
F E + (01~99)
F B E + (01~99)
F X E + (01~99)
F K E + (01~99)
M E + (01~99)
M B E + (01~99)
M X E + (01~99)
M K E + (01~99)
直身避空有两个作用
1、防止电极与工件干涉。 2、有利于对电极加工。
下面我们来举个例:
图a
图b
有直身避空
有直身避空
没有直身避空 (红线处干涉)
没有直身避空 (根部有残料)
拆电极

拆电极一、检查3D,先看后做1、3D是否是实体,爛面,變形,倒扣,完整,2、3D設計是否合理,可不可以优化3、靠插破位置,设计是否预留,模具是否有交涉处4. 模具材質,產品要求,客戶二、编程者与钳工检讨模具工艺,确定加工方案三、拆1、工作摆放基础2、电极模仁基准角一致3、电极避空是否合理(考虑用刀)4、形体组成电极是否合理(考虑电极的加工效率)5、电极归层正确四、电极检查1、电极模仁干涉检查2、电极形体是否合并3、不同电极是否同层4、是否有遗漏的形体未拆(vceicut)热处理前开粗1、背面需加工时,正面开粗需预留2、模仁中间较空时,中间连接起来,两端也连接起来3、模仁较长且较窄时,开粗余量多预留4、根据模具大小、材料,确定合理参数,选择合理刀具电极加工1、电极干涉检查2、电极摆放与出图加工一致3、检查刀路是否漏铣或扣错间隙程式单1、程式单贴图清晰,数据正确2、基本信息(模具、路径、零件名、程式名、日期、编程者、机台、坐标抓取方式)3、特殊说明(如需:避空、侧放、是否装入子)4、刀具信息正确修模1、找钳工检讨,了解模具状况,确定加工方案2、确定烧焊大小3、根据各部门实际状况工艺微调铣模仁1、确定模仁加工工艺(如一次加工、二次加工、装入子等)2、对比开粗前的3D与精修3D差异3、查看开粗后模仁状况,以备精修参考4、检查模仁是否过切、漏铣電極拆解:1.打開圖層看所有電極2.電極模仁干涉檢查3.電極形體是否合併4.不同電極是否同層模具組立結構:1.靠插破位置,是否設計預留2.瞭解膠位與模具位置,是否可以減少電極3.3d是否合理,可不可以優化熱處理后開粗刀路是否合理1.與上一工序作比對,看是否燒焊或變化較大要單獨加刀路2.用上次開粗刀路做此次毛坯或看開粗是否有殘料3.根據不同材質調整合理參數4.抬刀過多是否可優化修模是否合理1.燒焊處刀路是否都有加工到2.是否入子干涉,是否拆裝入子3.與鉗工檢討是否可以別的工藝代替4.瞭解模具進度,是否多次設變一起加工5.根據各部門實際狀況工藝微調1.檢查3D,先看後做2.考慮工件裝夾A.背面需加工時正面開粗預留B.正方形電極出圖于加工是否一致,不一返修就會裝錯c.座標取數勿取掛臺D.工件加工要注意座標抓取方式3.刀路檢查a.加工最高面降低后刀路從此面開始而非0點,造成第一刀撞到B。
UG拆铜公(电极)注意事项

UG拆铜公(电极)注意事项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考虑电极的方向性问题,所以事前必做的步骤是选一大平面为Z轴的基准面,写上DATUM英文,另倒一斜角作X Y轴的方向角。
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解公司用料情况,尽量做到物尽其材,进口铜较一般标准单边减1mm至1.5mm已足够,国产锻打铜做得较不标准建议单边减2mm较妥, 还有最重要的较表位,如公司条件较好的话XY轴较表位预设单边8mm左右,最少不能低于5mm,方便较表通过。
电极的基座相当重要,很多拆组合电极的同袍应该遇到利用线切割清除刀具不能加工的地方(下右上图属典型须用线切割清角的电极),这时须要用基座进行分中碰数,还有利用线割铜丝(慢走丝EDW)和基座调节电极的垂直度,这时基座重要性离就突现出来了!以三角形(勾股定理)为例:如股和弦的夹角(tan)设一小小角度,将弦越拉长,勾的长度亦跟随变化大家可以随便摆个工件在机床做个试验,用较表移动2mm可看到表针移动很少,移到50mm时表针变化很大,证明角度和长度关系重要吧,从这一实验可以证明电极的基座多么重要!基座越厚调节电极的垂直度越准,建议设置15mm以上,当然有些山寨厂要省铜料的话我无话可说。
EDM冲水位高度的预设也要注意,在工件最高处加5mm以上较妥,这样方便火花机加工时冲走残渣,大家不要小看这环,EDM放电加工时会产生残渣,如果不能及时冲走碳粉的话会,EDM的二次放电会损伤电极,更致命的是积碳造成工件损坏!!!特别是加工深骨位(加强筋之类),由于积碳造成大肚倒扣,注塑时会出现粘模现象,本人就有切肤之痛(由于偶做模由底层学徒做起),当然前模影响就更不用说了,相信做过模具的同袍应有深刻的体会!!!所以冲水位也不能勿视。
拆电极X.Y.Z三轴偏移尺寸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以电极边沿最大点均匀放大,结果是出现小数点,第二种方法三轴预设整数不考虑电极边沿均匀放大问题,好处是EDM加工时不会因有小数点移错尺寸,减少出错机会所以推荐第二种方法。
UG拆铜公大全

UG拆铜公(电极)大全
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考虑电极的方向性问题,所以事前必做的步骤是选一大平面为Z轴的基准面,写上DATUM英文,另倒一斜角作X Y轴的方向角。
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解公司用料情况,尽量做到物尽其材,进口铜较一般标准单边减1mm至1.5mm已足够,国产锻打铜做得较不标准建议单边减2mm较妥, 还有最重要的较表位,如公司条件较好的话XY轴较表位预设单边8mm左右,最少不能低于5mm,方便较表通过。
以产品2.5mm厚方为例:加强筋的拔模斜度最厚地方不得大于1.7mm,顶端最薄处改成1.3mm,相减得出0.4mm再除二等于0.2mm就是勾长,加强筋股的高度为15mm,求夹角正切(Tan), 0.2mm除以15mm的得数再反函数Tan,就可求出拨模角度了
其实我们做任何产品设计首要条件是要考虑修改可行性,任何时要做到有所保留有得救,记住做模诀窍:"加胶容易减胶难"!!!希重大家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这问题!!! 改拨模斜度也一样哦。
拆电极X.Y.Z三轴偏移尺寸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以电极边沿最大点均匀放大,结果是出现小数点,第二种方法三轴预设整数不考虑电极边沿均匀放大问题,好处是EDM加工时不会因有小数点移错尺寸,减少出错机会所以推荐第二种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p#副标题#e#电极方向性很重要本人开篇已提过,方向性示意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四角中其它三处倒圆角对应基准角(DATUM)倒斜角,这种方法缺点不分辨精、粗加工电极!!!
电极方向性第二种方法:这方案极容易分辨精、粗加工电极!!!模房师父和EDM操作员一眼就能分辨,方法是四角都倒圆角(其它三处建议倒R3以上)对应基准角(DATUM)倒较小R,只要不刮手就行了(建议R0.5MM),这样很清楚明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拆电极和电极工程图的注意事项作业分工也越来越细,拆电极属大公司作业分工的重要一环,电极拆得好坏直接影响模具加工速度和质量, 古语云: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此建议各同袍多多和模房师父和EDM(火花机)师父沟通,交流总结经验,其实拆电极不要想像的那么复杂,说白了就是化繁为简!无非就是复制曲面加适当延伸再合并,在Proe里面广东做模俚语俗称"印饼仔"的Cut out功能也很好用,当然你有做模经验的话拆起电极来就更轻松了,本人就是由做模底层学徒开始做起混到现在滴.1.电极方向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考虑电极的方向性问题,所以事前必做的步骤是选一大平面为Z轴的基准面,写上DATUM英文,另倒一斜角作X Y轴的方向角,如下图所示:2.电极下料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解公司用料情况,尽量做到物尽其材,进口铜较一般标准单边减1mm至1.5mm已足够,国产锻打铜做得较不标准建议单边减2mm较妥, 还有最重要的较表位,如公司条件较好的话XY轴较表位预设单边8mm左右,最少不能低于5mm,方便较表通过,如下图所示:3.基座尺寸电极的基座相当重要,很多拆组合电极的同袍应该遇到利用线切割清除刀具不能加工的地方(下右上图属典型须用线切割清角的电极),这时须要用基座进行分中碰数,还有利用线割铜丝(慢走丝EDW)和基座调节电极的垂直度,这时基座重要性离就突现出来了!以三角形(勾股定理)为例:如股和弦的夹角(tan)设一小小角度,将弦越拉长,勾的长度亦跟随变化大家可以随便摆个工件在机床做个试验,用较表移动2mm可看到表针移动很少,移到50mm时表针变化很大,证明角度和长度关系重要吧,从这一实验可以证明电极的基座多么重要!基座越厚调节电极的垂直度越准,建议设置15mm以上,当然有些山寨厂要省铜料的话我无话可说,如下图所示:4.EDM冲水位EDM冲水位高度的预设也要注意,在工件最高处加5mm以上较妥,这样方便火花机加工时冲走残渣,大家不要小看这环,EDM放电加工时会产生残渣,如果不能及时冲走碳粉的话会,EDM的二次放电会损伤电极,更致命的是积碳造成工件损坏!!!特别是加工深骨位(加强筋之类),由于积碳造成大肚倒扣,注塑时会出现粘模现象,本人就有切肤之痛(由于偶做模由底层学徒做起),当然前模影响就更不用说了,相信做过模具的同袍应有深刻的体会!!!所以冲水位也不能勿视,如下图所示:5.电极尺寸拆电极X.Y.Z三轴偏移尺寸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以电极边沿最大点均匀放大,结果是出现小数点,第二种方法三轴预设整数不考虑电极边沿均匀放大问题,好处是EDM加工时不会因有小数点移错尺寸,减少出错机会所以推荐第二种方法,如下图所示:这是电极Z轴预设示意图:6.电极基准标识电极方向性很重要本人开篇已提过,方向性示意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四角中其它三处倒圆角对应基准角(DATUM)倒斜角,这种方法缺点不分辨精、粗加工电极!!!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电极方向性第二种方法:这方案极容易分辨精、粗加工电极!!!模房师父和EDM操作员一眼就能分辨,方法是四角都倒圆角(其它三处建议倒R3以上)对应基准角(DATUM)倒较小R,只要不刮手就行了(建议R0.5MM),这样很清楚明了,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这是第二种方法的粗加工电极表示方法,做法是四角中其它三处倒斜角对应基准角(DATUM)倒圆角(建议R0.5MM),大家一看觉得有点重复了吧?没错,其实这份工作CNC编程员来完成,他们只要改刀路外形线就完成了,本人在Mastercam版块下:[原创]各位CNC的兄弟姐妹,想学电极(铜公)工程图的看过来!!!有提及,有部分人嗤之以鼻认为没必要,这是很自我的做法,方便别人等于方便自已,模房师父和EDM操作员一眼就能分辨,不用卡尺测量分辨粗幼公多方便?! 我们干活要注重团体配合,改刀路是举手之劳习惯成自然啊,大家上下两楼对比分析一下是不是清晰明了啊?!如下图所示:7.电极拔模斜度拆电极要非常注意拨模斜度问题,注塑时出现粘模现象,往往就是不注意拨模斜度的后果,现在的3D设计工程师画的产品90%都不注意拨模斜度问题,每次分模前要我们都要花费大量时间修改拨模斜度,有时修改拨模斜度时间比分模还长,这也是现代工程师不太了解做模工序,又不善于和不同作业分工的师父沟通吸取经验不肯屈驾就尊哦,我所接触的欧、美、日本3D产品较注意这问题,特别是日本模具只要骨位(加强筋之类)高度超过0.5mm都要求做拨模斜度,可见拨模斜度是多么重要,注塑时出现粘模现象跟拨模斜度有着直接关系(当然还和真空排气也有关联),大家千万要注意!!!!!!!!修改骨位(加强筋)拨模斜度的厚度设计跟产品的缩水现象有很大关系:关于骨位(加强筋)计算方法,以塑胶原料ABS为例: 加强筋为产品厚度的2/3或不超过70%,以产品2.5mm厚方为例:加强筋的拔模斜度最厚地方不得大于1.7mm否则会出现缩水现象!关于拨模角度的计算方法: (勾股定理和反函数)以产品2.5mm厚方为例:加强筋的拔模斜度最厚地方不得大于1.7mm,顶端最薄处改成1.3mm,相减得出0.4mm再除二等于0.2mm就是勾长,加强筋股的高度为15mm,求夹角正切(Tan), 0.2mm除以15mm的得数再反函数Tan,就可求出拨模角度了其实我们做任何产品设计首要条件是要考虑修改可行性,任何时要做到有所保留有得救,记住做模诀窍:"加胶容易减胶难"!!!希重大家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这问题!!! 改拨模斜度也一样哦,如上图所示:8.电极延伸拆电极要非常注意延伸问题,不延伸EDM加工后的模具,注塑出来的产品外观及夹口都有一定影响,现在很多产品直接用火花纹做外观哦! 本人遇到很多来我厂见工拆电极时都不注意这种问题,这可不是合格模具工作者所为哦,如右图所示红色部分是典型以延伸的地方! 像这样红色圆圈所示的地方须延伸!!!下图是典型拆电极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9.拆电极能延伸时就延伸大家都知道EDM加工要预留火花位,以精加工单边0.07mm火花位为例,驳口处两个电极须延伸交差才能达到完美效果(当然有些模具由于产品剧情须要,有些地方不能延伸,精加工电极局部地方不放火花位就OK了),大家记住这个口诀:"拆电极时能延伸的地方尽量延伸!!!",就好像我们分模时做型面要延伸一样,千方要注意,现在好多打着清华、北大,铁道出版的所谓模具设计书,分模教程看了叫人冷汉直冒,几乎就将产品边沿不做延伸直接延长出来就算OK了,这是做模的大忌哦,不知那些是不是真的专家教授学者,很多东西有姿势没实际,有的简直是在误导人家!!!建议那些专家教授学者多到基层取经!所以再次强调:拆电极时能延伸的地方尽量延伸!!!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下图红色圆圈所示是拆电极时必须两电极须延伸交差的效果图:下图红色圆圈所示是拆电极时必须两电极不延伸交差,单边放0.07mm火花位,EDM加工后的效果图:10.组合电极拆电极时为减少EDM拆卸次数和数量,厂方铜料允许情况下尽量组合在一起(当然要考虑刀具能否加工问题,大家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哦)11.下图是典型高低跌差很大的产品!如右图所示:由于高低跌差很大, CNC时极容易变形,拆电极要特别注意加强防护问题,所以做加强筋可起到防止变形的作用于!!!遇到类似问题大家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哦,如下图所示:12.我们还须做以下步骤:在电极后面雕上模具编号、前模或后模、电极编号、XYZ三轴偏移数据,EDM粗精加工的火花位,当敲字的工序由CNC操作员来做了,如下图所示:13.这是偶用Proe野火2.0拆出来的一些电极图:14.拆好电极我们要出详细下料单的,这时就要分析电极材料大小了,其实大部分软件都有BOX这功能,本人就以Proe和Mcam为例:在Proe下的NC模块和分模模块都有BOX功能,以分模模块为例,首先在电极里做个坐标,再在分模模块下点击下图红色圆圈图标----再点击坐标系---再点击确定,BOX就建好了,再分析电极三轴尺寸就OK了,如右图所示15.下图所示是Proe动化定BOX的图片:16.工程图在模具行业占有重要一席之位,虽然现在画产品进入3D时代,但2D工程图可以解释3D无法表达的数据,电极工程图亦同样重要,你电极和刀路做得再好,你无法表达出来会大打折扣,工程图就帮你解决了这个问题, 以前模房师父打火花要找CNC编程员抄录数据,如果CNC编程员有事或请假不在的话只好干着急!现在大公司模房工程图数据都用文件或网络进行交换了出工程图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能重复标数,突出主次要令到大家一眼就能明白你所表达的东西,不要让人家去猜你的意图17.电极工程图有个重要设置就是参数表,在参数表里要突出:模具编号、前模或后模、电极编号、XYZ三轴偏移数据,EDM 粗精加工的火花位,当然还有其它数据偶就不解释了,详细如下图所示,由于偶分模拆电极工程图都在proe里搞定(现以野火2.0为主),工程图可预先做好适合你公司规范的表格和参数然后存挡,下次你出工程图时这些参数会自动跟随工件变化了,关于设置方法Proe很多工程图的书籍和Proe自带的帮助文件里有详细解释,偶就不作解说了18.电极工程图里还有一项是要表达出电极的立体图样,当然是只好等角线架来表示了,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19.还有电极工程图里要表明Z轴在哪个方位碰数,用球标作出注释PL:0,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20.还有电极工程图里要清晰明了地表达出X、Y、Z三轴的移动数据,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21.线切割工程图:相信很多拆组合电极的同袍应该遇到利用线切割清除刀具不能加工的地方(下右上图属典型须用线切割清角的电极),这时须要在电极工程图/里标明须线割地方,穿线孔的座标尺本及孔距等,做到清楚交待!如右图所示22.是不是每一个加强筋电极都要出电极工程图,能否全部集中在一张图纸里表达?在同一张工程图里表示电极没什么很大的分别,主要注意Z轴相对碰数基准面问题,同一高度的话,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29. 第二种Z轴相对碰数基准面问题,不同高度的话分别在电极ISO视角下标出ZPL就OK了,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当然本人的方法只供参考借鉴,具体变通可根据你公司的习惯灵活应用,不要生搬硬套!!!30.我再加工中打铜公是根据图纸上的线的表示来判断方向有时图上又有很多的铜公用MASTERCAM直接形成线架框图打印很难看,我就有一次看错了使模蕊都没用了还好是小模蕊.不过我们这儿的铜公的位置尺寸用字母加在旁边是一个好方法.能感少出现错误的机率.还有深度尺寸也是如此.在铜公上也有字母.一对应就可以了.粗细公就要自己来测量了.但关于铜公要在相交重叠的地方要延伸我就没有注意这一点了,感谢你的提醒.31. z碰数PL面要不要锣一个火花位呀(也就是PL面锣低一个火花位)?这要根各厂实际要求而定,有的厂须要,有些厂不用,我在定任何一类都是不负责任的.32.版大把所有电极碰数作成整数是否有点烦琐,还有就是粗精铜工的划分在生产管理上应该可以实现,何必要费事改呢?一个公司要算劳力成本,本来一件事情,设计去做也可以,生产去做也可以,到底谁来做?假设设计员一小时工资为30RMB,生产的为10RMB,设计做这件事要一小时,生产的也是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