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名著阅读导学案

名著阅读《西游记》专题练习1.《西游记》,长篇小说,是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
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2.《西游记》全书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8回,写孙悟空出世至,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8至12回写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13回至I00P1写唐僧师徒历经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
3.《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 , , o4.《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 o5.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又唤 ,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下。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 o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 o6.猪八戒又叫,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O7.沙僧也叫,原为天宫中的 ,被贬下界,在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O8.白龙马原是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上。
9.《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10.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 ;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法名是;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 O11.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转世投胎作状元之子,出家后法名,修成正果后被封为 O12.《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大闹、真假、三借 01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 o14.通过“大闹天宫”这一段精彩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品的象征意味是很深浓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可能对《西游记》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不足,影响对作品的理解。
举例解释:针对情节理解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孙悟空与白骨精的较量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发展的逻辑。对于修辞手法的识别,教师可以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辨别和运用。在文学鉴赏技巧方面,教师可以提供鉴赏的框架和方法,如从人物、情节、语言、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如何深入解读文本。至于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补充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对孙悟空形象特点和修辞手法的讲解,同时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但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成语、典故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为此,我考虑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成语接龙、典故讲解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中能积极思考,提出有见地的观点。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得较为紧张,不敢大胆展示自己。针对这一点,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鉴赏吴承恩在《西游记》中的写作风格,分析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本节课将紧密围绕以上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开展互动、讨论、分享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举例解释:通过分析孙悟空在故事中对白骨精的识别和应对策略,强调其智慧和正义感,使学生理解这一形象所体现的正面价值观。
西游记56-60回导学案答案

第60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孙悟空是在哪里找到牛魔王的?牛魔王被邀赴宴,因何事又急忙赶回芭蕉洞?
答:孙悟空到积雷山找到牛魔王借扇;牛魔王被请走赴宴。悟空偷了牛魔王座骑金睛兽,变成牛魔王到芭蕉洞,骗得真扇,依罗刹女所教之法将扇变大。却不会变小。牛魔王失金睛兽,忙赶回芭蕉洞。
七年级(上)名著助读学案
时间
班级
组别
姓名
课题
《西游记》56-60回
一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默读《西游记》第56-60回,感知内容,准确概括事件。
2.精读精彩片段,了解人物。
粗读概述
●第五十六回
唐僧被一伙强盗吊在树上,悟空救下唐僧,打死二人,当晚,投宿一老者家,老者之子与强盗发现悟空,便欲谋财报仇。老者报信,师徒走脱,强盗追来,被悟空打得死伤伤,老者之子亦被割下头,僧大惊,先念起紧箍咒,使悟空疼痛难忍,又赶走了他。
第59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1、师徒在此回到哪里?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
火焰山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火焰山是西方必经之路,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
2、最初铁扇公主为什么不想把芭蕉扇借给孙悟空?
答:铁扇公主恼恨孙悟空把她的孩子红孩儿送入观音处做善财童子,不肯相借。
3、后来悟空怎么借到芭蕉扇(假扇)的?
读后感悟
疑问
反
思
引读思考
一、默读《西游记》56-60回,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2、第56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
悟空为何遭唐僧二次贬逐?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西游记》导学案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1、运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2、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感悟;3、在名著阅读中,发展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知识链接】1、吴承恩(1499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
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我国明清两代出现了一大批长篇小说,其中有四部成就最高,被后人称之为“四大名著”,它们是。
【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奇pā()qì合()qiān吝()拖男qiè女()皈.依佛门()石碣.()瞑.目()嗟.叹()唱喏.()罗刹.女()佯.问()骁.雄()悚.惧()不垢.不净()解.数()2、阅读《西游记》及有关“附录”,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精读《美猴王》和《孙悟空一调芭蕉扇》片段,在书上圈点批注,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简要概括《西游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它给读者的启示是什么?【课堂探究】4、仔细阅读并讨论精彩片段《美猴王》,说说“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5、仔细阅读并讨论精彩片段《孙悟空一调芭蕉扇》,说说铁扇公主为什么不肯把芭蕉扇借给孙悟空?孙悟空为什么称铁扇公主为嫂嫂?6、请为“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英雄行为写一段颁奖词。
7、《西游记》情节扣人心弦,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最喜欢哪个情节?A、精彩情节:B、情节简介:C、推荐理由:8、人物解读:A、取经的师徒四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你最喜欢谁?你最不喜欢的又是谁?为什么?我最喜欢的是我最不喜欢的是B、除了师徒四人外,《西游记》还写到大批神佛与妖魔,你如何看待他们?C、“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
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西游记》导学案2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名著导读《西游记》导学案一、引入新课:前一节课,我们着重简介《西游记》的内容和情节结构。
本节课进一步分析一下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
二、研习作品:1、请学生上台讲有关孙悟空的小故事:(任选一个)①大闹天宫②智调芭蕉扇③智擒红孩儿④赌胜车迟国⑤三打白骨精⑥美猴王⑦真假美猴王2、分析孙悟空的形象:①孙悟空原系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个破石而出的石猴。
他一来到人间,就“目远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显示无比威力,酝酿着对神权统治的挑战。
后来,他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做了“美猴王”,率领着众猴在花果山水帘洞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②为了与天地山川齐寿,不生不灭,他学得神通,主动向审权正统进攻,闹龙宫,踏地府.③孙悟空不做“弼马温”,奋起金箍棒,打出南天门,又偷蟠,盗御酒,窃仙丹,败天兵,一反再反,“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真“打得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踪.”④孙悟空在“强者为尊"的思想指导下,自称“齐天大圣”,并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定要玉帝让出天宫宝座.⑤在西天取经中上孙悟空遇妖必斗,见魔必诛,有恶必除,除恶务尽。
不管是象征官宦和地主豪绅的妖魔鬼怪,还是体现自然力的妖魔鬼怪,他都务求诛杀天绝.他上天入地,探妖巢,入魔窟,不辞辛苦,不畏艰难,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讲究策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即使在生命攸关的时刻,他也从不灰心,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精神,同妖魔进行始终不懈的顽强斗争,直至胜利。
孙悟空在取经途中降妖荡魔的斗争,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无比的勇武。
⑥孙悟空斩妖除怪的斗争实际上是与神佛斗争的继续,是函悟空闹龙宫、地府、天宫战斗的继续,仍然具有反抗神佛正统的积极意义。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孙悟空。
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身上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勇于反抗、敢作敢为的战斗精神;在“西天取经”中,孙悟空身上双表现出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积极进取、永不妥协的理想主义精神。
部编教材人教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学习教案

教学( jiāo xué)目标
• 了解《西游记》的影响、成书经过和大概内容; • 了解和学习(xuéxí)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 交流自己所读的《西游记》,提高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第2页/共26页
第三页,共26页。
作者(zuòzhě):吴承恩
• 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明代作家。从小就很聪明,少年得志,名满乡里。《淮安府志》 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xià bǐ)立成。”但成年后的吴 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贡生,后来 又做过两任小官。晚年隐居创作《西游记》。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 郎搜山图歌》《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
•
这是唐僧师徒四人的一部“创业史”。
第6页/共26页
第七页,共26页。
大话西游,解读( jiě dú)
人物 孙悟空
孙悟空:原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 后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的齐天大圣。 受观音点化,护送唐僧(tánɡ sēnɡ)西 天取经,取经成功后,封为“斗战胜
佛”1.。孙悟空用何兵第7器页/共2(6页b如īng意q金ì)?箍棒
liɑng)
能达到目标。
成功 成功=信念+智慧+勇敢+奉献
(chénggō
ng)定律
第24页/共26页
第二十五页,共26页。
放飞想象
假如(jiǎrú)孙悟空头上没有 了金箍儿,会怎么样?
第25页/共26页
第二十六页,共26页。
第10页/共26页
第十一页,共26页。
简析人物性格
• 唐 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rénshēng); • 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名著导读《西游记》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西游记》导读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通过对整本书的介绍,提高学生阅读整本名著的兴趣2.指导学生学会跳读与精读的读书方法3.学会分析名著的深层含义重点:跳读时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难点:精读中对人物语言、心理的理解一、有关《西游记》及其作者的资料(知识竞赛)1.《西游记》作者的姓名、字、号及生活的朝代?2.《西游记》主要描写一个什么故事?(简要概括)3.哪位菩萨想试探唐僧师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贤、文殊菩萨化成美女,招四人为婿,唐僧等三人不为所动,只有猪八戒迷恋女色,被吊到树上?4..《西游记》中,孙悟空原为东盛神州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他第一个师父是谁?孙悟空从他那里学到了什么神通(至少说出三种)?5.唐僧师徒五人最后分别被封为什么佛?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6.孙悟空的武器是在哪儿得到的?这个武器原来是做什么用的?经孙悟空变化,名字叫什么?7.过火焰山时,铁扇公主不肯借出宝扇,第二次借宝扇时孙悟空是如何骗得宝扇的?又如何被骗回?8.沙和尚原为天上的什么大将?因何事被贬下凡?8.《西游记》中描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你能再说出三个吗?9.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之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什么山下?唐僧受谁点化去救出孙悟空?10.猪八戒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什么官?因何获罪下凡,误投猪胎?三、重点阅读资料《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复述情节,用原文的关键词句完成下列表格。
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唐三藏三训一变:二变:三变:四、在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你最想点评的是哪个人物呢?为什么?请划原文句子来佐证你的观点。
(1)孙悟空:(2)唐三藏:(3)猪八戒:(4)沙悟净:(5)白骨精:。
西游记36-40导学案

4.在四个主要人物形象中,你最欣赏哪个角色?为什么?最讨厌哪个角色?为什么?请根据书中内容,举例分析.
读后感悟
疑问
感悟
七年级(上)名著助读学案
时间
班级
编号
姓名
课题
《西游记》36—40回
一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学会泛读,引导学生用浏览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欣赏精彩片段;
2、引导学生了解36—40回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习重点
了解36—40回内容,提高学生整体感知水平。
学习难点
学会泛读,整体把握书中的主要情节及人物性格特点空变的?
2.红孩儿是如何被观音收服的?
3.某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从来没有动摇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婴儿
唐僧梦前来,自称是此地乌鸡国国王,三年前被一道士推入御花园井中害死,道士变为国王篡位。又交给唐僧一玉王+圭。作为告知亲生太子的表记。唐僧从梦中惊醒,但阶下却真有一玉王+圭。悟空变为白兔,将出城打猎的太引入寺中。又变成一矮人为太子言明其父王事,并请他回去向母验证。
粗读概述
1.36—40回主要内容:
●1.第三十六回:收服了金角银角之后,师徒四人继续向西方前进,唐僧对西去取经之路更加坚定了。
在荒山野岭中走着走着,天渐渐黑了,突然看见了一座寺庙,想在此借宿一晚。唐僧叫徒弟们在门外等候,怕吓着了寺内的僧人,唐僧进去借宿,不料主人就是不答应,唐僧又去问明原因,原来有许多僧人也在此借宿,但一住就不走了,不但不走,还做一些败坏名声的事情,所以不让唐僧借宿,唐僧想自己从小就进入佛门,却遭此侮辱和误解,便哭着出来了,悟空见师父哭了,二话没说就打了进去,长老们见此人惹不得便躲了起来,悟空见大家都躲起来,便打碎了门口的石狮,庙里再也没人敢躲起来,都出来集合,恭恭敬敬的招待唐僧才敢退下师徒四人在庭院赏月。唐僧思乡,悟空以月为喻,为其点明见佛空易,返故田亦易之理,唐僧解悟,满心欢喜。八戒、沙僧观月,于佛理亦各有所得。唐僧叫徒弟们先都去睡,自己则温习温习一下经书,以免忘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学习重难点】1.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2.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阅读全书2.填空:本书作者:(时代)(人名)3.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全书内容:【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二、课堂助学:1.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
那同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2. 读后你认为它哪方面写得美?(情节)师:我们就先来看情节。
(板书“情节”)同学们最好这么来谈:我认为……情节好。
因为……比如:…….3. 除了情节之外,还有没有你最喜欢的认为美的地方?(人物。
)4. 在小说中作者提到了海外仙山,天上灵宵宝殿,水中龙王宫,地下阎罗城,这一切都光怪陆离,每一处都极尽了描摹功夫。
接下来我们该欣赏什么了?(环境)5. 好了,我们刚才一起来探讨了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以及相关的情节和景物描写,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我们通过刚才的探讨,结合我们的实践来看一下,阅读《西游记》后,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6.学生之间互相切磋,讨论。
学生可以列举在阅读时遇到的难题。
如:有学生问:如果没有唐僧,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让孙悟空一个人去取经就好了!老师:这大概是很多人的一个困惑吧,谁能帮他解释?三、课堂巩固(一)填空1.《西游记》,长篇_章回体神话小说_小说,是_神怪_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_玄奘远出西域取经_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__吴承恩_,字汝中,号射阳山人,__明_代人。
3.全书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_,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8至100_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_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_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_大闹天宫_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_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_.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定海神针,又唤_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__.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_。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_。
7.猪八戒又叫_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_天蓬元帅_,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_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净坛使者_。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_,被贬下界,在卷帘大将_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金身罗汉_。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_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八部天龙马)。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__上。
10、《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浪漫主义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1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_、筋斗云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_如意金箍棒_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_如来佛祖__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_观音菩萨_____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_孙行者__。
1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_孙悟空_;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猪悟能_;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_。
1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白骨精_、大闹_天宫_、真假_美猴王_、三借芭蕉扇_。
1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_大闹天宫15.《西游记》全书共一百___回,孙悟空自号_美猴王_16.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第_二十七_回_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_17.“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
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_西游记_》,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大闹天宫等_。
18.有人对《西游记》有人道:“阳光灿烂猪八戒_,百变猴头孙悟空_,憨厚老成_沙和尚_,阿弥陀佛是唐僧。
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
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19.(1)_猪八戒__照镜子——里外不是人(2)_猪八戒_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3)_孙悟空_ _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20.读到《西游记》第60回,我们知道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二借芭蕉扇采用了(假冒牛魔王)方法。
四、布置作业:(一)列举简述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分别给他们取了什么名?观音所赐的名分别是什么?五行山救悟空高老庄收悟能、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悟净2.列举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3.列举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四个即可。
白骨精、黄风怪、蝎子精、红孩儿4.《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
大闹流沙河、高老庄娶亲。
5.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理由。
最喜欢: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不喜欢: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列举两个《西游记》中你喜欢的情节,并说说理由。
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哪个?大闹天宫8.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
乌鸡国、车迟国、女儿国、玉华洲天竺国9.小说除塑造唐僧师徒四个形象外,还写到许多神仙,请列兴几个。
如来佛祖、观音菩萨、菩提祖师、太白金星、镇元大仙10.悟空、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如意金箍棒、钉耙、禅杖1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主要有两次: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二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
12.《西游记》中白龙马、猪八戒和沙僧在做唐僧之前分别都是做什么的?西海龙王三太子,天蓬元帅,卷帘大将13.《西游记》中,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哪一家族的刁难?这些刁难分别是什么?牛魔王家族,火云洞主红孩儿三昧真火的考验,牛魔王之妻芭蕉扇刁难。
14.《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多少难?其中大徒弟孙悟空的筋斗云一翻是多少里?他会多少般变化?八十一,十万八千里,七十二15.《西游记》中,孙悟空原为东盛神州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他在哪里?拜谁为师?他的武器是在哪儿得到的?这个武器原来是做什么用的?经孙悟空变化,名字叫什么?灵山(灵台方寸山)、菩提老祖、东海龙宫、定海神针、二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16.《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谁投胎转世的?做了状元谁的儿子?因父亲遇难,自幼出家,法名是什么?金蝉子,陈光蕊,玄奘17.《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终得正果,请问: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分别被如来佛封为什么称号?唐僧——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斗战胜佛;猪八戒——净坛使者;沙僧——金身罗汉;白龙马——八部天龙广力菩萨18.你能写出几句出自《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吗?例如: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等。
19.写出几个《西游记》中具有神妙奇幻的想象,紧张曲折的情节?三打白骨精,智取芭蕉扇等20.《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哪三位人物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美女,老妇。
老翁(姑娘,老婆婆,老头儿)(二)简答题。
⒈谈谈你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
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悟空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⒉结合相关情节,说说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
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讴歌,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⒊结合具体情节说说唐僧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集封建儒士迂腐和佛教信徒虔诚为一身的高僧,一遇妖魔涕泪交流,见佛就拜,不论真假,为了说明必须经历艰难、坚持不懈才能获得幸福成功⒋分别简述沙僧、猪八戒的性格特点。
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八戒:性情憨直,奸懒谗滑,常怀退缩之心,善奉承诌媚⒌简述孙悟空学艺和名字的由来。
美猴王为求长生不死,在海上漂泊八九年后,到灵台万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赐孙悟空,学得七十二般变化和十万八千里筋斗云⒍小说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昏庸无能,不辨忠愚。
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7.你认为《西游记》中哪一回写得最为精彩,为什么?三打白骨精等(三)综合1.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
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
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示例: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