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
言文(完整版)
古诗词和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背诵古诗词和文言文,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下面是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清单,供大家研
究参考。
古诗词
1. 清明 - 杜牧
2. 静夜思 - 李白
3. 望岳 - 杜甫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5. 将进酒 - 李白
6. 小池 - 杨万里
7. 春晓 - 孟浩然
8. 登高 - 杜甫
9. 夜泊牛渚怀古 - 杨万里
10. 静夜思 - 杜牧
11. 终南山 - 王之涣
12. 七步诗 - 曹操
13. 回乡偶书 - 贺知章
14. 月下独酌 - 李白
文言文
1. 赤壁赋 - 苏轼
2. 论语·学而篇 - 孔子
3. 西游记 - 吴承恩
4.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5. 古文观止 - 程颢、程颐
6. 郭店楚简《楚辞·离骚》 - 屈原
7. 骆驼祥子 - 老舍
8. 大秦帝国 - 孟非
9. 红楼梦 - 曹雪芹
10. 水浒传 - 施耐庵
以上是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清单,学习时可以逐篇背诵、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意境。
通过背诵和理解,
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初三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大全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1.《岳阳楼记》宋·范仲淹2.《醉翁亭记》宋·欧阳修3.《湖心亭看雪》明·张岱4.《行路难·其一》唐·李白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7.《月夜忆舍弟》唐·杜甫8.《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10.《商山早行》唐·温庭钧11.《咸阳城东楼》唐·许浑1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13.《行香子》宋·秦观1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岳阳楼记宋·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宋·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翻译

【导语】⽂⾔指的是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的、经过⽂体加⼯的书⾯语。
最早根据⼝语写成的书⾯语中就可能已有加⼯的成分。
本篇⽂章是⽆忧考为您整理的《九年级语⽂上册⽂⾔⽂原⽂翻译》,供⼤家借鉴。
九年级语⽂上册⽂⾔⽂原⽂翻译:《陈涉世家》 原⽂: 陈胜者,阳城⼈也,字涉。
吴⼴者,阳夏⼈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苟富贵,⽆相忘。
”佣者笑⽽应⽈:“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世元年七⽉,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屯⼤泽乡。
陈胜、吴⼴皆次当⾏,为屯长。
会天⼤⾬,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乃谋⽈:“今亡亦死,举⼤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世少⼦也,不当⽴,当⽴者乃公⼦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罪,⼆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卒,楚⼈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称公⼦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以为然。
乃⾏⼘。
⼘者知其指意,⽈:“⾜下事皆成,有功。
然⾜下⼘之⿁乎?”陈胜、吴⼴喜,念⿁,⽈:“此教我先威众⽿。
”乃丹书帛⽈:“陈胜王”,置⼈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间令吴⼴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狐鸣呼⽈:“⼤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卒中往往语,皆指⽬陈胜。
译⽂: 陈胜是阳城县⼈,表字叫涉。
吴⼴是阳夏县⼈,表字叫叔。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道被雇佣耕地。
(有⼀天,)他停⽌耕作⾛到⽥边⾼地(休息),怅然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们。
”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家耕地当⽜马,哪⾥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 秦⼆世皇帝元年7⽉,征召穷苦的平民九百⼈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泽乡。
陈胜、吴⼴都被编进这⽀队伍,并担任⼩队长。
正碰上下⼤⾬,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5.《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悯农》——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7.《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夜泊牛渚怀古》——杜甫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从军行》——杜甫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初三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初三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初三上册语文文言文沁园春·雪原文篇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初三上册语文文言文沁园春·雪翻译篇二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3.初三上册语文文言文岳阳楼记原文篇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霪雨通:淫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它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的语言特点,还能通过经典篇章的学习,加深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的精选内容,包括若干篇经典文言文的节选和解读。
《论语》节选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出自《论语》,是孔子对其弟子的教诲。
孔子认为,学习并不断复习,是令人愉悦的事情;有朋友从远方来访,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气,这是君子的风范。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曰:“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这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
范仲淹通过对洞庭湖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出师表》节选诸葛亮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表达了他对先帝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诸葛亮在文中回顾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并表明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尽忠的决心。
《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散文作品,讲述了一个渔人偶然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的故事。
陶渊明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作品,描述了滁州琅琊山的自然风光和醉翁亭的景色。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以下是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
1. 《木兰辞》(明代:曹操)
2. 《白日依山尽》(唐代:王之涣)
3.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4. 《登高》(唐代:杜甫)
5. 《望岳》(唐代:杜甫)
6. 《绝句》(唐代:杜甫)
7.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同年》(唐代:刘禹锡)
8. 《春晓》(唐代:孟浩然)
9. 《七步诗》(唐代:曹操)
10. 《观沧海》(唐代:杜牧)
11. 《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
12. 《静夜思》(唐代:李白)
13. 《将进酒》(唐代:李白)
14. 《蜀道难》(唐代:李白)
15.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
1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崔颢)
17. 《回乡偶书》(唐代:贺知章)
18. 《登幽州台歌》(唐代:陈子昂)
19. 《悯农》(唐代:李绅)
20. 《江雪》(唐代:柳宗元)
以上就是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了。
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包括:
1.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些古诗词文言文是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重要性都比较高,可以通过朗读、默写、理解等多种方式进行记忆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雪》习题精选一、基础巩固1、给加粗的字注音:沁园春()莽莽()红装素裹()折腰()略输()稍逊()成吉思汗()今朝()2、填空:本文作者为,其中《沁园春》是,《雪》是。
3、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⑴惟余莽莽()A、只有我B、只剩C、只有⑵惟余莽莽()A、景色迷茫B、草木茂盛C、无边无际⑶顿失滔滔()A、立刻B、停顿C、安顿⑷须晴日()A、必须B、须要C、等到⑸引无数英雄竞折腰()A、弯腰B、折服C、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颂⑹稍逊风骚()A、文学才华B、妇女举止轻佻C、指“国风”《离骚》二、能力演练4、本文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举例。
5、本词上阕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写出了祖国江山的美丽;下阕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写出了对历代帝王的看法。
抒情贯穿本词的始终。
6、词中哪几句是作者想像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7、词中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几句?写出来并说说含义。
8、你还知道哪些咏雪的诗歌?请举两三例。
三、拓展延伸阅读诗文并回答问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9、请将本词与《沁园春雪》比较,说明他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点。
10、前三句点明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11、“看”字统领了哪几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12、“鹰击长空”和“鱼翔浅底”中的“击”“翔”好在哪里?说明理由。
13、本词上下阕最后一句各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有何作用?一、阅读《沁园春》,进行阅读实践1、选择正确的理解,将字母填在括号里: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⑵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⑶山舞银蛇,原驰蜡象()⑷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A、写静景B、写动景C、既写动景又写静景D、写实景E、写想像中的景象2、填空:⑴“沁园春”是名,“雪”是词的。
⑵《沁园春·雪》这自词写于年,在写法上它用了、、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⑶《沁园春·雪》一词中点题的句子是,点明中心的句子是,直接抒发对祖国赞美之情的句子是。
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⑴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⑵山舞银蛇,原驰蜡象()⑶欲与天公试比高()4、句中“望”字的含义与作用是()A、登高远眺,领起以下各句至“试比高”。
B、从远处向下观望,只关涉到本句“长城内外”。
C、向远处眺望,领起以下各句至“顿失滔滔”。
D、观望,领起以下各句至“试比高”。
5、“红装素裹”一句的意思是()A、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B、指雪地里有的妇女身着红色艳装,有的妇女身着素淡之装。
C、形容雪后红艳的太阳使妇女们衣装更艳,地上的白雪映照着妇女们洁白的肌肤。
D、形容雪后天上是红艳的太阳,地上是素静的白雪。
6、“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娇娆”这几句的描写角度是()A、实写雪后之景,展现出绚烂多彩的美丽图景。
B、是想像,虚写雪后之景,展现出绚丽的美景。
C、通过回忆,写过去的雪后之景,展现出美丽的图景。
D、联想到以往雪后之景,展现美丽的图景。
二、阅读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⑴竞折腰:⑵略输文采:⑶数风流人物:⑷惜秦皇汉武:3、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惜”是针对什么人而言?。
5、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A、数一数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都过去了,真正开创未来的只有当今的英雄。
B、真正称得上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民大众。
C、真正的英雄人物,只有当今的社会才会出现。
D、真正称得上才华出众的人物,要看今天的人民大众。
6、从全词看,下阕是()A、是全词的重点段。
B、是全词的辅助段。
C、与上阕平行关系,一个主题的平列两部分。
D、上阕是重点,这段是引申、发挥的辅助段落。
7、评价这些历史人物的角度是什么?。
三、阅读下文,进行阅读实践《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注:毛泽东填这首词时,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因为一九二五年五月上海工人反英反日大罢工而爆发了。
面对革命的大好形势,毛泽东怀着极大的革命激情填写了这首词。
1、给下列字注音:怅()峥嵘()()遒()遏()2、解释词语:舸──遒──遏──3、本词运用了象征、比喻的写法,请写出下列句子的象征和比喻意义: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⑵漫江碧透,百舸争流──⑶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⑷浪(头)──⑸飞舟──4、旧体诗词不仅讲究押韵,而且有些地方还讲究对偶,请从词中找出三组对偶的句子:⑴。
⑵。
⑶。
5、分别概括上下两阕的内容,并指出总领全词的句子。
【自主探究】毛泽东诗词中的数词运用十分巧妙。
往往一个数词就能表现出一种意境、气魄。
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十万工农下吉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木霜天红烂熳,天兵怒气冲霄汉”等句子视野开阔,气势磅礴,极具美感。
建议将毛泽东诗词中巧用数词的诗句积累在一起,形成一个语言板块。
《陈涉世家》练习一、文学常识1、司马迁:(朝代)著名家,家,家。
2、本文出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体史。
共篇,五大部分:、、、、。
二、语音涉夏佣辍鹄闾适度数将罾谏间篝恚笞宁铚三、通假字发闾左适戍渔阳为天下唱将军身被坚执锐卜者知其指意固以怪之矣四、古今异义卒中往往语(古义:今义:)楚人怜之(古义:今义:)夜篝火(古义:今义:)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今义:)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今义:)借第令毋斩(古义:今义:)今亡亦死(古义:今义:)五、解释下列词语(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王:2、天下苦秦久矣苦:3、尉果笞广笞:4、皆指目陈胜目:5、夜篝火夜:6、置人所罾鱼腹中罾:7、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锐:8、忿恚尉忿恚:六、解释下列词语(一词多义)会会天大雨皆来会计事道道不通伐无道等等死,死国可乎公等遇雨数扶苏以数谏故数言欲亡故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将上使外将兵)项燕为楚将陈胜自立为将军然吴广以为然然足下卜之鬼乎指卜者知其指意皆指目陈胜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得鱼腹中书所置人所罾鱼腹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令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令辱之召令徒属陈守令皆不在与尝与人佣耕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杀之上辍耕之垄上上使外将兵应佣者笑而应曰宜多应者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当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不当立当此时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乃行卜行收兵以扶苏以数谏故或以为死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激怒其众欲广故数言欲亡从民欲也号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号为张楚为若为佣耕为天下唱七、重点词语解释1、屯大泽乡屯:2、会天大雨会:3、或以为亡亡:4、举大计亦死举大计:等死:等:6、扶苏以数谏故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间: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9、辍耕上垄上之:10、怅恨久之怅:之:11、苟富贵,无相忘苟:八、朗读节奏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九、理解性默写1、起义的直接原因:。
2、起义的根本原因: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10、起义的导火线是。
十、重点语句翻译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一、课文内容理解1、“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2、人物欣赏(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以及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中,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十二、开放性试题——对出自本文的成语及名句翻译或解释鸿鹄之志:篝火狐鸣: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阅读下面文言文,做1~5题。
(12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陈涉世家》)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①:度已失期度:②为天下唱唱:③今或闻无罪或:④乃丹书帛曰书: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分)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导火索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答:①:②:4、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2分)答:①②5、用简要的话概括本文段的大意。
(2分)《唐睢不辱使命》练习1、按注音填空正确的字(1)唐睢不rǔ ____使命(2)秦王fú ___然怒(3)免冠徒xiǎn ____(4)以头qiāng ____地(5)休jìn ____降于天(6)天下gǎo ___素(7)秦王色náo ____ (8)huì ____星袭月(9)好收吾骨zhàng ___江边(10)天上宫què ____ (11)三年jī ____旅客(12)低qǐ ____户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2)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3)岂直五百里哉!()()(4)长跪而谢之曰()(5)万籁此都寂()(6)今日又南冠()3、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扑于殿上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大王尝闻布之怒乎?D、秦王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