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六大特色产业介绍

合集下载

宁海概况

宁海概况

宁海宁海简称“缑”,相传古时有将军乘船南下,一路惊涛骇浪,到宁海地界突然风平浪静,故名“宁海”。

宁海自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开始置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宁海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计划单列市宁波市属县,县城距宁波机扬64公里,沈海(同三)高速、甬台温铁路纵贯县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宁海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城。

宁海山清水秀、风景卓佳。

游圣徐霞客曾两次游历宁海,其煌煌60万言奇书《徐霞客游记》即以宁海开篇:“癸丑之三月晦(公历5月19日),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宁海以此在每年的5月19日举行中国徐霞客开游节,并提出把5月19日确立为中国旅游日的倡议,至今已历经七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也成为“中国节庆活动百强”和“中国十大人物节庆”。

宁海是一座人文荟萃的江南古城。

1700多年来,宁海这块土地上诞生过无数的历史文化名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之果。

如“以孤忠抗大奸,支持危局”的南宋丞相叶梦鼎,如有“天下读书种子”之喻的“骨鲠之士”明大臣方孝孺,如为《资治通鉴》作注的宋元之际历史学家胡三省,如国画大师潘天寿,如被鲁迅先生誉为有“台州式的硬气”的左联五烈士之一、革命作家柔石等;平调耍牙、十里红妆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海古戏台成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宁海是风光秀美的山水之城。

宁海是宁波市唯一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县。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2%,拥有176万亩森林,人均占有绿地面积2020平方米,有“天然氧吧”之喻。

全县海、岛、泉资源一应俱全,旅游独具特色。

青山秀水、古村荒岛、碧海渔帆,集佛宗、道源、儒乡于一体,是一块以生态养生旅游为主,结合丘陵海岸观光和历史文化探源等旅游的黄金海隅。

县东北的强蛟岛群,如颗颗翡翠镶嵌在东海之滨,有“海上千岛湖”之美誉;全国三大著名温泉之一的宁海森林温泉藏于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深山幽谷之中,终年流水淙淙,含有多种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微量元素;浙东大峡谷谷深水美,生态宜人。

宁海重点产业介绍宁波生物产业园

宁海重点产业介绍宁波生物产业园

宁海重点产业介绍宁波生物产业园宁波生物产业园是宁海县重点产业之一,位于浙江宁波宁海县,占地约1000亩。

该产业园以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化妆品、绿色食品等生物产业为主。

下面将对宁海重点产业进行介绍。

宁海生物医药宁海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宁海县传统重点产业之一,是全县最具实力、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医药产业链较健全,药械一条龙服务完美呈现。

目前,宁海已形成了以药品开发、代加工、研发中心、检测机构、物流配送和国际贸易等环节为主的生物医药工业体系。

其中,江山药业和牛栏山药业二家公司已是全国知名的医药企业。

宁海化妆品宁海化妆品产业以“健康、无毒、高效、环保”为方向,以使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和高科技原料、追求高质量和高效能为导向,并逐步实现产业经济化、产业规模化的发展。

宁海化妆品产业已融入了高新科技和环保环境的发展理念,从单品儿童护肤、母婴用品,发展到系统保养、高档美白、痘疤去除、对抗皱纹等不同领域,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产品线,结合电商等新型营销模式,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稳定OK,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宁海绿色食品宁海绿色食品产业是以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等相关产业为主体,结合生物科技、食品加工技术、运输和贸易等多种优势资源,形成的具有品种多、质量优、产地特色和食品安全保障的极具竞争力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

以有机蔬菜、稀有蛤蚌、海产加工等产品及其生态景区公园小镇、健康养老等产业和项目为载体,成为宁波市及杭州湾区获得省品牌示范农业区的区域之一。

宁海生物产业园宁波生物产业园体现了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新型建筑材料、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的高新技术和新材料。

该园区现有863计划和国家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在国内外知名的科研机构,重点引进了亚太生物医药、中海养殖、李斯特等10多家知名企业及科技创新机构。

:宁海重点产业涵盖了生物医药、化妆品和绿色食品三个方面,这些产业已经成为宁波市和杭州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活力,使宁波更加成为现代化国际都市。

宁海县六大新兴产业介绍

宁海县六大新兴产业介绍

宁海县六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数控机械、临港工业(家居和建材业)、生物医药、旅游休闲用品等是宁海县的六大新兴产业。

近年来,我县从培育“6+6”产业出发,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并落实到“二区八园”产业基地建设上,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二区”即宁海经济开发区和宁海湾循环经济开发区,“八园”即文具、模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型建材与家居、数控机械、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等八大产业园)。

目前,宁海六大新兴产业已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新能源的发展势头很好,今年1-8月份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20亿元,增长80. 4%。

一、新能源行业以太阳能单晶硅电池切片项目为样板,引导资本向光伏生产企业转移,促使产业适度转型投向“绿色能源”,加速培育成龙头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单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太阳能照明灯具”的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国内重要的太阳能产业基地。

宁海光伏产业起步并不早,但发展很快。

目前已规划在宁海经济开发区建设光伏产业园,扶持该产业快速发展。

龙头企业宁波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今年9月2日已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该公司现已形成太阳能灯具、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组件等系列800多个品种的生产规模,其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企业正逐渐成为浙江省太阳能行业的领跑者。

二、新材料行业依托已有的特色产业,抓住电动汽车,新型可充电固态、液态电池等发展机遇,扩大产业规模,不断改善经济效益,迅速提高出口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把金属复合材料、光电新材料、新型高性能金属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碳纤维材料等项目作为战略重点,推进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新材料产业的集聚效应。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重点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逐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光伏电池材料等新材料行业正在逐渐兴起。

三、数控机械行业依托长街数控城,不断提高数控机械产品档次,促进产业配套,注重产业交叉,与模具、木器加工、石材加工、金属制品加工和广告制作等领域进行产业融合。

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发展

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发展

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发展宁海作为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县级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对于宁海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宁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宁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文化和传统技艺源远流长。

比如宁海的扇子制作技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扇骨的制作和扇面的装饰制作有着独特的技艺精髓,扇面的图案描绘了宁海的山水风光和传统文化,体现了宁海的文化传统和艺术气质。

另外,宁海还有许多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宝带制作、剪纸、剪猪方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宁海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宁海文化的精髓和瑰宝。

其次,宁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宁海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发展了旅游业、手工艺品制作业等相关产业。

宁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吸引游客和外地客商的重要资源,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宁海还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开发,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比如扇子礼盒、剪纸画等。

这些创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也提升了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宁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发展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宁海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宁海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专业的传统技艺传承人,他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给后代,并传播给更多的人。

同时,宁海政府还投入资金和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和保护,修缮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建筑和场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总的来说,宁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发展在保护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不仅对于宁海本身的文化繁荣和经济繁荣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对于整个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宁海、象山、三门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宁海、象山、三门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宁海、象山、三门经济发展比较分析宁海、象山、三门是环三门湾最重要的三个县域,虽然三县在行政上分属于不同的市,却紧密相临,因此三个县在地理位臵、气候物产、经济资源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共通性。

然而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对宁海县和象山县,三门县的发展速度明显缓慢,与这两个兄弟县的差距越拉越大。

本文通过对宁海、象山、三门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正视差距,发挥特色,为实现三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借鉴。

一、宁海、象山和三门的基本概况(一)地理概况宁海有着山区、半山区和浅海滩涂的丰富地形,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945平方公里,耕地3.5万公顷,滩涂2.6万公顷,素有“七山二地一分田”之称。

象山是一个丘多、山低、坡缓的半岛,它由象山半岛和沿海608个岛礁组成,陆域总面积1382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具有“二面环海,一线穿陆”的地理特征。

三门依山滨海,以低山丘陵和沿海平原为主,海岸曲折,河道纵横,岛屿众多,总面积1072平方公里,沿海岛屿122个,素有“陆有林矿之饶,水有渔盐之利”美称。

(二)自然资源宁海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以矿藏资源、水资源和古树名木著称。

目前境内已发现的矿藏以非金属为主,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古树名木数量众多,物种丰富。

象山则以海洋资源丰富闻名,是华东地区集“渔、港、岛、滩”等各种海洋资源于一体的最佳地区之一。

三门素有“三门湾、金银滩”之美誉,具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电力资源和港口岸线资源也备受瞩目。

(三)人口概况截至2008年末,宁海县的总人口数为60.07万人,非农人口数占总人口数比重为15.2%,人口密度为311人/平方公里;象山县的总人口数为53.51万人,非农人口数占总人口数比重为20.6%,人口密度为387人/平方公里;三门县的总人口数为42.27万人,非农人口数占总人口数比重为10.3%,人口密度为394人/平方公里。

二、三县经济发展基本态势表1: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三县有关经济指标地区GDP总量(亿元)人均GDP(元/人)三产比重宁海县 1.13 226 52.8:30.6:16.6 象山县 1.20 267 50.0:30.8:19.2 三门县0.75 210 55.2:22.5:22.3 表2:改革开放三十年中三县的有关经济指标指标名称1984年1990年1998年2008年宁海象山三门宁海象山三门宁海象山三门宁海象山三门GDP 3.30 3.62 1.59 8.23 9.03 4.69 51.37 62.35 17.30 217.93 220.62 81.89 人均GDP 621 745 443 1566 1739 1209 8913 11727 4358 36446 41537 19466三产比重50.2:33.5:16.346.4:32.9:20.745.8:29.4:24.838.0:46.5:15.536.0:43.0:21.043.5:33.6:22.918.4:58.8:22.826.7:45.5:27.836.1:33.5:30.410.5:56.9:32.615.1:49.7:35.216.9:43.1:40.0财政总收入0.26 0.30 0.12 0.69 0.77 0.28 2.95 2.83 0.85 32.20 27.34 10.72 地方财政收入—————— 1.33 1.56 0.45 15.66 14.84 6.1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25 1.28 2.19 0.67 11.46 15.51 3.49 78.05 76.01 78.32社会消费品零1.19 1.54 0.81 3.15 3.322.03 22.31 28.66 5.74 66.06 78.90 28.17 售总额外贸自营——————0.96 0.63 0.05 14.18 13.99 3.43 出口额城镇居民人——————7840 8457 —23481 24066 18233 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426 412 —909 889 636 4011 4470 2521 10332 10202 7179 纯收入城乡居民储蓄0.44 0.30 0.13 1.41 1.42 0.76 15.97 16.92 6.04 71.09 67.59 34.65 存款从表1、表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初期宁海、象山、三门的经济结构和综合实力较为接近,但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三门县仍属于欠发达县,宁海县和象山县却已经是全国百强县,差距逐渐拉大。

浙江141个中心镇特色产业盘点

浙江141个中心镇特色产业盘点

浙江141个中心镇特色产业盘点1 浙江141个中心镇特色产业盘点141个中心镇特色产业盘点 2007年06月18日12:40 观察与思考宋朝“浙江六大米市”之一:临浦镇萧山第二大中心镇,以纺织、羽绒、服装产业为支柱产业。

任伯年故里:瓜沥镇目前已形成轻纺印染、信息技术、环保材料、轻工机械、建筑建材、家用电器等六大行业结构。

瓜沥镇航民村被誉为浙江省“首富村”。

萧山萝卜干主产地:义蓬镇工业企业基本形成了化纤纺织、化工橡塑、机械电子、建筑建材、蔬菜食品等五大支柱产业群。

枇杷之乡:塘栖镇明清时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

以金属制品、蜜饯食品、农药化工、针织服饰为四大优势产业。

大禹治水之地:余杭镇西倚天目山脉,全镇已形成电器电子、塑业、木业等为主的块状经济格局。

良渚文化腹地:瓶窑镇杭州市工业十强乡镇之一,工业体系以纺织服装、文教印刷、机械五金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导。

中国制笔之乡:分水镇制笔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积聚效应显著。

2006年,制笔数量实现“世界人均一支分水笔”目标。

浙江机械工业专业区:富春江镇机械制造、水泥建材、服装布艺为富春江镇三大支柱产业,其中以机械制造为重,被誉为“浙江省的机械工业专业区”。

中国针织名镇:横村镇浙江省最早的乡镇工业发源地之一,针织行业在全省外贸出口占据重要地位。

“一城山色半城湖”:千岛湖镇浙江省第一个全国卫生县城,2004年荣获中国首个国际花园城市(B类城市)金奖。

杭州西部的大门:汾口镇位于淳安县西部,其工业区块特色轻纺项目集聚效应明显。

“梅花雉堞严州城”:梅城镇建德经济重镇,主导行业有低压电器、五金工具、精细化工等六大系列,其中以低压电器和精细化工为主。

诸葛后裔栖息地:寿昌镇现已形成以建材、冶炼、机械、化工、服装为主的工业布局。

中国家纺寝具名镇:乾潭镇工业包括五金工具、家纺、胶合板、机械制造、石煤综合利用等五大系列,其中五金工具螺丝刀为全球最大生产地。

罗隐故里:新登镇茶叶、蚕丝等农林特产久负盛名,已形成制鞋、服装、睛雨伞、印染、造纸、建筑玩具等为主体的工业产业结构。

(完整word版)宁波产业地区分布

(完整word版)宁波产业地区分布
小港装备产业基地
钢铁、石化、能源、造纸、船舶等产业 智能装备、精密机械、装备电子等产业 以生产高档模具以及模具产品、汽车配 件为主导产业 数控机床、注塑机、电气机械、新能源 装备等
保税区
宁波保税区
1、国际贸易产业,建有固体化工市场、 金属市场、进口食品市场及宁波船舶交易市 场;
2、先进制造业:包括液晶光电产业、计 算机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区
宁波国家高新区
专业石油化学工业园区 1、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国家绿色能源与照明特色产业基地 3、新材料产业基地电子信息材料分基 地、 4、国家软件产业基地 5、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软件与服务外 包、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
北仑
临港工业产业带 大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大碶高档模具及汽配产业基 地
象山产业区 象山经济开发区
宁海
宁海经济开发区
大项目、大企业的投资热地,上市公司 的乐园。
LED 、锂电池、光伏电池三大产业链 1、临港型出口加工型为主 2、引进高新技术项目 3、循环经济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智能电网仪器仪表智能家居、 大规模 集成电路为主的电子电气行业 2、汽车配件行业, 3、以港口机械、动车配套、石油设备等 为主的设备制造行业, 4、医疗设备为主生命健康行业 低碳、节能等亲环境型产业为发展重点 台商外商投资开发区 以电子通讯、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新型 材料和服装服饰五大产业为主导 引进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装配制造业、 新材料、新光源和医疗保健 装备制造、精密器械、生物医药、新材料、 新能源 以针织服装、机械装备、电子电器、汽配模 具、新能源为主导 以五金机械、模具、文具、电子电器、汽车 零部件、灯具等为主,发展新型建材与家居、 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装备等行业,

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

3、博物馆保护
非遗产是活态传承,博物馆是物态承载,保护同 样不可偏废。 县委、县政府根据我县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间 资金丰盈充足的特点,出台《关于鼓励促进民办博 物馆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探索完善我县“公助 民办”文化建设体制,助推民营文化企业取得更好 更快发展,鼓励、促进个人和民营企业出资建造博 物馆,
传承的新模式
1、大型民俗风情歌舞剧《十里红妆· 女儿梦》
被搬上舞台,2009年到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2、电影《十里红妆》摄制完成与观众见面 3、赋予文物以灵魂—— 《江南明清门窗格子》、《江南民间椅子》、 《十里红妆女儿梦》、《 红妆》、 《十里红妆》5部书。
十里红妆· 女儿梦
三、多方营造,打响品牌
1、展示性保护
宁海县注重搭建非遗展示平台,促进传承创新。 (1)坚持通过举办每年一届的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 节、两年一届的农民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为民 间艺术的展示交流创造条件。由此,一大批特色鲜明的宁 海民间艺术绽放出新的生机;
(2)在宁海电视台开办“人意山光”栏目、在《今日宁 海》报开办“寻访民间艺术”栏目,介绍本县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及其传承人,扩大社会影响,让更多的老百姓关注 并自觉重视非遗的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非遗保护环境;
政府定位准确,态度明朗,措施得力,扶持到位,给非遗创 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享有者,也是最直接 的保护者,他们对文化的认同、参与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非遗保护 的成效。在非遗保护、创新发展中,我们必须正视并充分尊重当地 群众的利益诉求和精神追求,走群众路线,以人为本,调动和发挥 群众保护非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博物馆保护力度空前。
2、生产性保护
生产性保护是以保持非遗文化内涵为主旨,借助市场手 段激活非遗内在生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海县六大传统特色行业走上快速发展轨道
模具、文具、汽配、灯具、五金机械、电子电器等是浙江省宁海县的六大传统特色行业,先后获得了中国模具产业基地、中国文具产业基地、中国汽车橡胶部件产业基地和中国压铸产业基地等4个“国”字号产业基地称号。

今年1—9月份,六大特色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91.7亿元,同比增长39.6%。

各个行业的产值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其中汽配、灯具、五金机械三个行业高于全县特色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平均增幅,产值增幅分别为48.1%、62.9%和43%。

一、模具
全县共有模具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模具专业制造厂家500余家,模具加工企业和模具车间1500多家,年产模具近4万套,生产的主要模具类别为注塑模具、冲压模具、压铸模具、橡胶模具等,模具行业总产值达51亿元,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10.5%,是宁海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先后被授予“中国模具生产基地”、“中国模具产业基地”称号,6家企业获得了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称号。

模具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韩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一汽、大众、海尔、长虹、松下等大型企业提供模具和产品配件。

近几年,通过模具城的建设,使大批小企业向城区集聚,模具产业集聚度显著提高。

目前,已有330
余家企业入驻模具城,现在,模具城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成立了检测、培训、展示、热处理、信息、国际模具开发等六大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区内企业的快速发展。

我县是全国模具工业的发达地区之一,制模技术越来越成熟,设备越来越先进,全行业有数控设备4000余台,比上年增加了700余台,其中加工中心1000余台,高精度高转速五轴联动机床3台,三坐标测量仪50余台,线切割机床逐步以慢走丝线切割机床为主,电脉冲加工多采用符合基准统一原则,达到高效率装夹的高精度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已广泛采用CAD/CAE/CAM等先进制造技术,高速加工、精密加工、依托精密测量的逆向数字化技术、快速原形技术以及热流道技术、气辅技术等在县内都有应用。

模具企业主要分布在跃龙街道、桃源街道、西店镇等地。

今年1-9月份,模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0.1亿元,同比增长30.2%。

二、文具
文具产业是宁海工业经济的优势产业,拥有生产企业40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达2
万人,全行业实现产值5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1.3%,相继荣获“中国文具生产基地”、“浙江省文具商标品牌基地”、“宁波市精品文具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省知名商号2家,省市级品牌12件,主持起草国家标准1个、行业标准3个,参与起草国家标准1个、行业标准4个。

行业门类齐全,主要有书写工具、纸品本册、五金文具、文件保管用品、化工类文具、教学用具、美术用品、学生用品、办公箱柜等近万种品种,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三分内销、七分外销”的销售格局。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文具网、产品展示中心和产品设计中心等辅助性服务机构也相继落户宁海。

文具企业主要分布在跃龙街道、黄坛镇、西店镇、长街镇。

今年1-9月份,文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37.4亿元,同比增长24.2%。

三、汽配
汽配产业是宁海县的朝阳产业,企业300余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全行业实现产值4 0亿元,已形成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集群以及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协作体系。

行业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转变观念,改良结构,改善组织模式和工作方式,加速应用先进的汽配设计和制造技术,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汽配产业着重发展CAD/CAM/C AE、快速成形、精密成形、虚拟制造和网络制造以及IT管理等先进制造技术。

主要配套产品有汽车同步带、密封件、汽车空调热力膨胀阀、汽车灯具等。

积极发挥三项传统优势:汽配产业链长,形成了较好的协作加工体系;模具产业发达,提供稳定支撑,企业分布集聚,形成区域特色;生产设备改善,制造优势显著。

汽配企业主要分布在梅林街道等。

今年1-9月份,汽配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29.3亿元,同比增长48.1%。

四、灯具
宁海县灯具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已逐步成为国内颇具影响的品牌。

目前,企业发展以L ED手电筒、压铸类灯具、太阳能灯具为主的多元化灯具产业,在整个生产流程中紧跟生态设计标准,在产品设计开发上注重能效设计要求,提高产品的功能和美观等。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实现自身产品性能功效和技术含量的整体提升,以技术创新为动力,
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灯具,以优质、环保、稳定的产品积极参与国际技术竞争。

灯具企业主要分布在大佳何镇、岔路镇、前童镇等。

今年1-9月份,灯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35.6亿元,同比增长62.9%。

五、五金机械
五金机械产业历经50多年的变更,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主要产品如搬运车类、阀门类、挡圈钳、家用工具箱、工业刷金属制品类、通用机械类等逐步成为国内外优势产品。

行业大力推进“四项关键技术、五个重点方向和六大实施工程”。

四项关键技术即CAD/CAE/C AM技术、ERP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五个重点方向即搬运车类着重于“科技、品牌、发展”,阀门类着重于“高档、专业、品质”,工具类着重于“差异、美观、和谐”,金属制品类着重于“拓展、时尚、休闲”,通用机械类着重于“数字、精密、服务”;六大实施工程即创新平台构筑、龙头企业培育、区域品牌创建、产业生态、技术人才建设和产业信息化等。

积极开展行业产业链延伸,巩固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机械手、防爆车、变压器、风力发电、煤矿设备、注塑机械、通用五金和钢丝绳。

五金机械企业主要分布在长街镇、跃龙街道、黄坛镇。

今年1-9月份,五金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55.7亿元,同比增长43%。

六、电子电器
宁海县电子电器行业主要产品有冰箱、电饭煲、吸尘器、饮水器、电热壶等家电产品以及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产品,家电行业以节能实用为宗旨,不断开发新品种,逐步发展智能型家电,壮大行业规模,电子行业以绿色环保为宗旨,引进国内外著名的电子企业,扩大行业总量。

电子电器企业主要分布在西店镇、跃龙街道。

今年1-9月份,电子电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23.7亿元,同比增长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