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六课课件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六课
23
二、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 力
阅读课本第59页的故事,思考问题
阿甘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阿甘的人生充满矛盾。他身有残疾,智商较低,遭遇残酷的战争, 没有任何经验就出去打鱼。。。但这些矛盾不仅没有阻碍阿甘的成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六课
8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1) 矛盾的对立性(又称斗争性):指 事物双方相互区别、相互分离、相互排斥、 相互否定的性质。这是事物的绝对性
纪律
自由 飞机
雷达
先进
落后 空间
网络
正确
错误 青蛙
昆虫
战争
和平 人类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六课
地球
9
(2) 矛盾的统一性(又称同一性):指 事物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相互转化的性质。这是事物的相对性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六课
1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苏 轼
此 事 古 难 全
月 有 阴 晴 圆 缺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六课
15
天地间没有两片完 全相同的树叶。
天地间没有两片完 全不傻和聪明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六课
17
想一想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看上去有 点傻,有点笨,但他脚踏实地,埋头工作,纯朴 憨厚,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也取得了实实在 在的进步,这正是他做人的聪明之处。从许三多 身上,我们如何认识傻和聪明之间的对立统一呢?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六课
21
然而,夫妇二人因牢记赌约,对盗贼不予理睬,让盗贼有了可乘之 机,将财物盗走,从而丧失了抓贼的大好时机,落得家破财丢。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教案

二、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板书)
1.人生矛盾是人生中各种关系、各种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小组讨论:人无完人,分析自身的优缺点。
2.人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1)人与自然的矛盾
(2)人与社会的矛盾
(3)人发展中的矛盾
3.人生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消极的态度是害怕矛盾,掩盖矛盾,表现为两种极端相反的倾向:一种倾向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简单化和偏激,排斥不同,激化矛盾;另一种倾向是回避矛盾,把一切归结于命运,消极地听从命运的安排。所以,换一种态度,就会换一种人生。
案例展示:非洲草原羚羊的比较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要比西岸的每分钟快13米。而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和属类都是相同的,饲料来源也一样。
③运用:用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道理,正确认识和处理成功与失败;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情感目标:
(4)把内外因结合起来,正确地对待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板书)
】
材料:小张的成绩在原来的学校是数一数二的,长期以来,他习惯了老师的赞扬、家长的宠同学们的羡慕,因而对自己一直有着较高的评价。进入重点高中以后,小张才发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同学们的成绩都不比他差,有的甚至还比他好。由原来的学校尖子变成默默无闻之辈,这种变换造成小明内心极大的落差,上课不专心听课,下课就和所谓的“游戏高手”在网吧留恋忘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期中考试6门有4门不及格,小张认为这次是自己“运气”不好,同桌劝小张不要跟那些“游戏高手”交往就能提高学习成绩……
哲学与人生第六课教学设计(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第二单元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人生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不能回避,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知道并能够理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力目标:能够一分为二和全面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扬长避短,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把握机遇取得进步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树立人生就是不断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的观念,能够正视生活中的矛盾,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和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矛盾,促进自身发展,重视自身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学会面对矛盾、解决矛盾2.人生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教学难点:1.学会一分为二和全面的看问题2.重视个人成长的内因作用,明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录像:《猫和老鼠》片段学生分析两者的关系,引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提问: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这样的事例和现象?学生小组竞赛活动:1分钟之内,以列举的生活中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最多为胜。
我们身边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有: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等;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
二、讲授新课:(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1.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面对疾病的折磨, 是悲观死去还是笑对不 幸?
《 玻璃女孩水晶心》的 作者魏瑞红。她,报考北大 心理学专业,考取国家心理 咨询师,开通“瑞红知心热 线,帮助无数困惑的人们走 出心灵的沼泽。
3. 积极面对和解决人生矛盾,促进自身发展
What about you ?
要点回顾
一、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区别。 古今中外皆有矛盾辩证观点。如“万物莫不有 对” 请同学们举例。阅读材料P71 《老子》五千言中,有一系列相对相反的概念: 阴阳、有无、大小、强弱、动静、正反、 、生 死、存亡、兴废、美丑、善恶、攻守、治乱等。
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既斗争又统一,推动 了事物向前发展。 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处处都有矛盾 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各不相同 产与销、种与收、教与学、借与贷、买与 卖、病与医等
学习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要求 我们: 第一,要坚持两点论,学会一分为二地和全面 地看问题。
第二,要坚持从对立统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和 解决矛盾,促进事物的发展。
2.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的共同结果
哲学上把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即事物的内 部矛盾,叫做内因。把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 的对立统一,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 果。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 一样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决定 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 发展的条件,能够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变化发 展,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到影响和制约的作用。
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6课时)

第6课时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教学目标】1.认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理解矛盾的概念,掌握矛盾观点。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3.运用: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在解决人生矛盾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进步和发展。
【教学重点】1.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2.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3.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教学难点】1.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录像:《猫和老鼠》片段学生分析两者的关系,引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提问: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这样的事例和现象?2、学生小组竞赛活动:1分钟之内,以列举的生活中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最多为胜。
我们身边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有: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等;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
3、人民日报(2012.11.3)十八大特刊“回望10年历程,中国社会结构变化之深、利益格局调整之大、遭遇的外部环境之复杂,实属罕见。
市场经济的冲击余波未了,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的浪潮又不期叠加。
分配焦虑、环境恐慌,拼爹时代、屌丝心态,极端事件、群体抗议,百姓、社会、市场、政府的关系进入“敏感期”。
人民群众不仅要福利的拓展,也要公平的过程;不仅要权利的保障,也要权力的透明。
满足“需求”,回应“要求”,不仅关系到发展能否实现“正义增长”,关系到13亿人的政治信任,更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前途。
人,是发展的全部意义所在,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用?人,也是决定发展的最大变量,人心齐,泰山移。
中职哲学与人生6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 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 段有不同矛盾,同一矛盾双方各有其特殊性。
矛盾的转化与解决
02
01
03
矛盾转化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对 立面变为统一面或由统一面变为对立面。
动力转化
人生目标能够将外部压力 和挑战转化为内在的动力, 促使个人克服困难,实现 自我超越。
目标调整
随着个人成长和环境变化, 人生目标需要适时调整, 以保持与个人发展的一致 性,激发新的动力。
培养积极心态与应对挑战
积极心态
应对策略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个人在面对挑战时 保持乐观和自信,从而更好地应对困 难和挫折。
维持人生动力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反思,保持对目 标的持续追求和不断探索,同时也要学会化解矛盾和冲突 ,处理好压力和挫折,保持内心的平衡和稳定。
03
矛盾观点在人生中的应用
面对挫折与困难的态度
积极面对
将挫折和困难视为成长的机会,以乐观的心态去迎 接挑战。
自我反思
在遇到挫折时,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从中吸取 教训。
人生动力与矛盾的关系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源泉 。
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与社 会的矛盾等,会激发人的内在需求和欲望,促使人不断地追 求和探索,推动人生的前进和发需要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入手。内在方面 ,要培养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认知等;外 在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适当的激励、给予正面 的反馈等。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doc

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理解矛盾的概念,掌握矛盾观点。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3.运用: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在解决人生矛盾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进步和发展。
【教学重点】1.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2.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3.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教学难点】1.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录像:《猫和老鼠》片段学生分析两者的关系,引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提问: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这样的事例和现象?学生小组竞赛活动:1分钟之内,以列举的生活中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最多为胜。
我们身边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有: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等;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
〈新课讲授〉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1.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万物莫不有对”,是说事物之中或事物之间具有两面性。
例如:网络对人们来说就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人们通过它可以快速获取更多的信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会使人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甚至可以给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再如:让学生观赏漫画《他敢剪吗?》,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1)拿剪刀的人叫甲,另一个叫乙。
甲要剪乙头上的绳子说明什么?甲想剪乙头上的绳子,他敢吗?为什么?(2)假设乙战胜甲,夺了剪刀,乙敢剪吗?学生展开讨论,作出结论:甲手拿剪刀,处于强盛一方,但他不敢剪。
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ppt课件

启示:
福祸相依,我们要善于用冷静的头脑,辩证 的眼光看待福与祸。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可以转 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好事和坏事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互相转换。
当然,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 能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 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 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 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 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这祸就只能是祸 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条件。
自相矛盾
我的矛无坚不 摧!
我的盾没有利
如果用你的矛去
器能穿过它! 刺你的盾,如何?
!?
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盾, 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 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P72
矛盾的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 有矛盾。
(故事:笼子里的老虎和野外的老虎)
矛盾的特殊性——不同的事物有不同 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 矛盾也各有其特点
听说养鸡能赚钱,他向亲戚借了500元钱,养起了鸡。但 是一场洪水后,鸡得了鸡瘟,几天内全部死光。500元对别人 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对一个只靠三亩薄田生活的家庭而言,不 啻天文数字。他的母亲手不了这个刺激,竟然忧郁而死。
他后来酿过酒,捕过鱼,甚至还在石矿的悬崖上帮人打过 炮眼……可都没有赚到钱。
35岁的时候,他还没有娶到媳妇。即使是离异的有孩 子的女人也看不上他。因为他只有一间土屋,随时有可能 在一场大雨后倒塌。娶不上老婆的男人,在农村是没有人 看得起的。
鸡蛋变小鸡
温 度
37℃~39.5℃
同化— 异化 遗传—变异
种蛋
外部矛盾
内部矛盾
经过21天的孵化
(外因)
(内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盾没 有利器能穿过它!
我的矛无坚不摧!
!?
此后,“矛盾”成为
“荒谬”的同义语,为传统
逻辑思维所不容许。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
生命本身即包含 有死亡的种子。
黑格尔
哲学意义上的矛盾: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
间既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 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简 言之,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通俗的讲,矛盾就是事物、思想、问题等
医生接着说:“所谓的缺点,至多不过是个营养不足的优点。如果你
是个战士,胆小显然是个缺点;如果你是个司机,胆小肯定是个优点。 如果你现在仍然认为自己胆小是个缺点的话,与其想办法克服胆小,还 不如想办法增长自己的学识、才干,当你拥有较多见识、较宽视野的时 候,即使你想做个懦夫,也很困难了!
想一想
我们应坚持用矛盾的观点(对立 统一)来看我们自身,矛盾也是我 们人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生就 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 盾的过程,在解决矛盾中我们得到 成长。
“克隆”是细胞与个体之间的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相互依存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 的存在未前提
两人间的平衡是对 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 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 矛盾的统一体。双方相 互依存,不可分割地联 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 前提。——不敢剪:失 去矛盾的一方,另一方 也就不存在了。
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事例和现象都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具有客观性
事物、现实、思 想、烦恼都是矛 盾。
扁鹊进见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道:“您有点小病
在皮肤的纹理间,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 病。”扁鹊离开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 “治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说:“您的病已到了皮肤和
肌肉里了,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不理睬,扁鹊 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
(2)生活本身充满矛盾,人生就是一个必定要经历各种 各样矛盾的历程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中度过的。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什么叫矛盾?
哲学上讲的矛盾,称辩证矛盾,它与逻 辑学上的矛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里要 求准确理解和掌握辩证矛盾。
逻辑矛盾
辩证矛盾
矛盾的概念
如果用你的矛去 刺你的盾,如何?
传说有一次,御使大夫 请他去裁一件进宫穿的衣服 ,裁缝手脚利索地量好了他 的身腰尺寸,问:”请教御 使老爷,您当官多少年了? “御使很奇怪,反问他:” 你量体裁衣就够了,还要问 这些干什么?
初任高职 任职中期 任职末期 意挺在的到矛特了胸高盾具殊气凸普体性盛肚遍 ,问性 并题原 找具理 出体意的分解气指析决微导矛 。下盾平,的具正体确抑 低分方头郁析法弯不矛,盾做腰振
各有解释
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 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语文老师:谁能比我们更好? 数学老师:这个集合是空集; 英语老师:NOBODY! 历史老师:这样的人历史上还不存在; 政治老师:实践将证明你们是最好的。
上述事例告诉我们不同的学科研究的矛盾不同。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 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植物 发芽 幼苗 发育 开花 结果 死亡
第六课
马跑了这未必 不是一件好事
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的附近 生活着一支狼群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 什么也看不见。 ◆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高就没有低。
对待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历来有不同的人生态度。积 极的人生态度是正视生活中的矛盾,从事物的对立统一 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全面认识和协调处理矛盾的不 同方面,积极化解矛盾,消除对立,在解决矛盾中推动 人生发展。 而消极的态度是害怕矛盾,掩盖矛盾,表现为两种极端 相反的倾向:一种倾向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简单化和偏 激,排斥不同,激化矛盾;另一种倾向是回避矛盾,把 一切归结于命运,消极地听从命运的安排。所以,换一 种态度,就会换一种人生。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人类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高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低
矛盾的普遍性 —— 矛盾的特殊性
↓
1、空间: 事事有矛盾
↓
1、不同事物的矛 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2、时间: 时时有矛盾
2、同一事物的矛盾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各有其特点
3、事物矛盾双方 各有其特点
1、办事情想问题要坚持“两点论”(或一 分为二、两分法、全面的观点),反对 “一点论”(或偏激、一分法、片面的观 点)。
自然界的 各种运动 形式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命运动
都包含了矛盾
社会运动
生产力 与生产 关系
经济基 础与上 层建筑
阶级 社会 存在 矛盾 社会主 义社会
阶级之间
阶级内部 存
在
着
经济活动 中政治生
矛 盾
活中伦理
道德中生
产与消费
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
存
人类思维 不同学术观点
在
领域
矛
盾
记忆、思考
2012/3/27-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1)矛盾的对立性(又称斗争性)指事物双方相互区别、 相互分离、相互的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这是事物绝对 性
(2)矛盾的统一性(又称同一性):指事物双方相互 联系、相互依存、相互矛盾贯的通两个、基相本属互性转? 化的性质。这是事 物的相对性
战争
和平 廉洁
…数… 学上的正与负 物理上的排斥与吸引
经济增长与社会安定 庄稼吸收水分与蒸发水分 化学上的化合与分解
生物上的遗传与变异 社会现象有生产与消费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思考:上述话语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对立 又统一。
一、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1、人生发展中的矛盾不能回避 (1)人的一生是在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中度过的。
少年有些疑惑:“那勇敢反倒是缺点吗?”医生摇摇头说:“不,勇 敢是一种优点,而谨慎是另一种优点;只不过人们更重视勇敢这种优点 罢了,就好像白银与黄金相比,人们更注重黄金。” 少年内心颇为宽慰, 眉头有些舒展。 医生又问:“你喜欢啰嗦的人吗?”少年说:“不喜 欢。”医生说:“但你若是看过巴尔扎克的小说,会发现这位伟大的作 家就很啰嗦,常为一间屋子、一个景色,婆婆妈妈讲个不休。但是剔除 这些,那就不是巴尔扎克的小说了,你能说这一定是巴尔扎克的缺点 吗?” 少年笑了。
坚持用全面的观点(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 看问题。
不仅知其一,而且知其二。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矛盾中。
没有矛盾的“世外桃源” 找得到吗?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风 景秀丽的和谐的没有任何 矛盾的理想世界。从哲学 角度看,这个世外桃源是 否真的没有“矛盾”?
方法论:正确对待矛盾,要承认矛盾、分析 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 法解决矛盾。
(2)用矛盾观点正确分析和解决人生道路上的矛盾 A、全面分析矛盾的两个方面,做到一分为二
全面分 析自我
优点缺点 优势劣势
理想 目标
现实
(2)用矛盾观点正确分析和解决人生道路上的矛盾 A.全面分析矛盾的两个方面
《士兵突击》中主人公许三多 如何看待傻和聪明之间的对立统一?
小组讨论: 人无完人,分析自身的优缺点。
后短前长 前后一样长 前短后长
常言道:“水火不相容”。着 了火用水浇就行了。你认为如何?
着火的物体性质不同,扑灭火灾的方法也 不同。否则不但不能扑灭火灾,还会酝成大祸。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能说出几个蕴含这一哲理 的成语、俗语吗?
• 因材施教; • 对症下药; • 因地制宜; • 入乡随俗。
2、既要看到事物的对立,还要看到事物的
统一;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同一中把
握对立。
2012/3/27-
一 分 为 二 看 问 题
3、积极面对和解决人生矛盾,促进自身发展
小故事
胆小
一个少年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是胆小,为此他很自卑,觉得前途无望。一 天,他鼓起勇气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听了他结结巴巴的诉说,十分喜悦地 握住他的手说:“胆小叫什么缺点呢,分明是个优点嘛!你不过是非常谨 慎罢了,而谨慎的人总是很可靠,很少出乱子。”
足球比赛中的
相 学习过程中的 互 自身存在的 转 社会生活中的 化
自然界中的
攻与守 苦与乐、成功与失败
缺点与优点
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 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律、 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
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 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
矛盾双方一转化, 事物性质就会发生 变化。
小故事
胆小
医生又问:“你讨厌酒鬼吗?”少年说:“当然讨厌,我甚至瞧不起
他们。”医生说:“是啊,酒鬼这个名称的确不好听,但是李白难道不 是酒鬼吗?”少年打断医生的话:“不是!他和陶渊明一样,是爱喝酒 的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医生笑道:“对,我赞同你的观点,你的 意思是说——缺点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呈现不同的色彩:有的酒鬼,仅 仅是酒鬼,而李白则是栖身到酒中的诗仙。”
④错误倾向: 形而上学一刀切,一风吹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仲由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 孔子答:“不能!”
冉求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 孔子答:“干吧!”
华西问孔子:“为什么同一个问 题,回答不一样呢?”
孔子说: 冉求很畏缩,我要鼓励他; 仲由好勇过人,我要约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