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_学科基础_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合集下载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合成生物学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合成生物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探索着新的生命形态和机制,并为人类提供着更美好的未来展望。

合成生物学在自然生物基础上进行人工改造,创造出全新的生命体系。

它将化学、物理、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融合在一起,旨在构建“数据化的”生物系统以及从生理学和历史学角度出发的计算模型。

合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包括合成基因、微量化合成、高通量筛选和自然环境模拟等。

合成生物学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

在生命科学领域,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手段,科学家们可以模拟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抑制因子,研究基因表达、细胞分裂、应激反应等课题。

此外,合成生物学还能开发新的药物、环保技术以及人工生命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在药物研发领域,合成生物学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提高药物研发效率和准确度。

合成生物学的微量合成技术可以将活性物质合成到数量越来越少的程度上,这有助于减少药品的成本,加快药品上市速度。

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技术,科学家们还可以设计新的药物目标和药物分子,从而探索出更好的治疗方案。

在环保领域,合成生物学可以用来处理有毒有害物质。

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食物链末梢,能够通过吸收、代谢等方式将废弃物质转化为有用物质,从而完成环境治理等任务。

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技术,可以设计新的、更有效地吸收有害化合物的微生物,并将其引入污染区域,使有害化合物快速降解和消除。

在人工生命领域,合成生物学将具有无与伦比的发展潜力。

人工合成生命体将会是合成生物学技术研究的重点,这有望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手段,人类有望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和特征的生命体,使得生命科学有着崭新的发展可能。

然而,随着合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一些风险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如何减少现有的风险,并确保新的发展趋势是安全的和道德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

一方面,不当的微生物造成的疾病以及人工生命的伦理问题等问题,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合成生物技术可能会潜在地开发出新的危害,比如设想中的恶意生物武器等。

合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合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合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近年来,合成生物学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它不仅有助于推动基础生物学的发展,而且能够为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开辟新的前景。

本文将介绍合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对生物体的模拟模拟生物体是合成生物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模拟生物体的行为和细胞内的代谢状态等生物学信息。

在这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1.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模拟科学家们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细胞内的代谢状态进行了模拟。

结果表明,神经网络能够较准确地模拟细胞内代谢反应,并能够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2.基于计算机模型的模拟研究人员发现,构建计算机模型能够更加精确地模拟生物体,从而为设计更加有效的代谢工程提供了可能。

二、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某种程度上来说,合成生物学的进展和基因编辑技术成果密不可分。

早期,科学家们尝试控制细胞的代谢反应,但由于没有对细胞的基因组进行编辑,导致研究困难重重。

随着CRISPR-CAS9技术的诞生,基因编辑技术更加成熟,这为合成生物学带来了巨大的推进。

最新进展包括:1.CRISPR-CAS9技术的不断优化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调节不同元件的层级和衰减系数,对CRISPR-CAS9技术进行了优化,极大提高了其编辑基因的精度和效率。

2.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的探索科学家正在探索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其中可以提高基因间的精度,将有可能提高CRISPR-CAS9技术的基因编辑能力。

三、生物细胞的构建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生物细胞的构建一直是一个困难和挑战。

最新进展包括:1. 基于合成生物学原理对细胞进行设计科学家们通过对生物细胞的构建进行深入研究和设计,成功地构建了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细胞体系。

2.对合成生物学中的故障进行诊断和修复随着合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在构建生物细胞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

因此,对故障的诊断和修复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对生物体进行修复,不仅可以提高其生存率,还能够为生物体的使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合成生物学发展现状与前景

合成生物学发展现状与前景

合成生物学发展现状与前景一、本文概述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和功能,以实现对生命现象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合成生物学在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我们将从合成生物学的定义与特点出发,介绍其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领域,分析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最后展望合成生物学在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合成生物学发展现状与前景的概览。

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发展历史虽然短暂,但成果斐然。

其发展历程可大致划分为概念的提出、技术的积累、以及应用的拓展三个阶段。

概念的提出阶段主要发生在21世纪初,合成生物学这一概念由生物学家和工程师们共同提出,他们希望通过这门学科,能够重新设计和构造生物系统,实现生物功能的优化和增强。

这一阶段,科学家们主要致力于探索生物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建立合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技术积累阶段则是在过去十余年中,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合成生物学得以快速发展。

科学家们利用这些技术,逐步揭示了生命现象的微观机制,为合成生物学的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这一阶段,合成生物学领域涌现出许多重要的技术和方法,如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基因合成技术、代谢工程等。

进入应用拓展阶段,合成生物学开始走向实际应用,其成果也逐渐显现。

在医药领域,合成生物学通过设计新型的生物药物和生物疗法,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农业领域,合成生物学通过改良作物基因,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性,为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在环保领域,合成生物学则通过构建高效的微生物处理系统,助力环境治理和污染修复。

合成生物学还在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合成生物学的进展与前景

合成生物学的进展与前景
Logo
简介
研究内容 三个层次 一是利用已知功能的天然生物模体或模块构建成的新型调控网络 并表现出新功能; 二是采用从头合成的方法人工合成基因组DNA并重构生命体; 第三个层次则是在前两个研究领域得到充分发展之后,创建完整 的全新生物系统乃至人工生命体。
Logo
简介
合成生物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是采用从自然界分割出来的标准的生物学元件,可被修饰 、重组乃至创造的元件。 第二是依据基因组和系统生物学的知识进行理性的重组、设计 。 第三是采用现代生牛物技术和相关物理、化学技术,人工建造 优化的生物系统,乃至获得新的生命(生物体)。
ogo
前景及挑战
挑战
然而,合成生物学发展的道路上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 方面,生物体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目 前许多生物部件的功能还不完全明确.已经测试过的部件也可能 会因细胞类型或实验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即使每个部件的功能都 是已知的。当这些部件组合在一起时,它们也不一定像预想的那 样发挥功能。一旦互不相容的部件被组合在一起放进细胞中,很 可能对其宿主产生非预期的影响:环境因素对细胞内部分子活动 的影响和高昂的科研成本也是合成生物学面临的一大障碍。所以目 前正确合成大量的(如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DNA仍然是不现实的。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与展望
Contents
1 简介 2 研究现状及应用
3 发展前景及挑战Logo源自简介定义: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涉及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系统 生物学、基因工程、工程学以及计算科学等多个领域的新兴综合 性交叉学科(McDaniel R.,2005),旨在设计和构建工程化 的生物系统,包括基因线路、信号级联及代谢网络的构建等,使 其能够处理信息、操作化合物合成、制造材料、生产能源、提供 食物、改善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以可预测和可靠的方式得到 新的细胞行为。

生物工程与合成生物学

生物工程与合成生物学

生物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生物工程与合成生物学是两个紧密相关的学科领域,它们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生物学原理来改造和创造生物系统,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生物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的定义、应用领域和前景展望。

一、生物工程生物工程是将工程学原理应用于生物学的学科,旨在利用生物技术和生物材料来开发新型产品和实现工业生产。

生物工程涉及诸多研究领域,如遗传工程、蛋白工程、细胞培养和基因治疗等。

1.1 遗传工程遗传工程是生物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改变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实现对生物体性状的改良和新功能的引入。

遗传工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例如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基因治疗的开发。

1.2 蛋白工程蛋白工程是利用遗传工程和生物化学方法来改造和设计蛋白质,以满足特定需求的学科。

通过蛋白工程技术,可以改善蛋白质的功能性、热稳定性和药物性质,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1.3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生物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它通过体外培养细胞和组织,使其进行增殖和表达特定产物。

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为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重新设计和重新组装生物系统来构建具有新功能和性状的生物体。

合成生物学涵盖了生物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以实现对生物学的工程化控制。

2.1 合成基因组合成基因组是合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技术合成整个生物体的基因组。

合成基因组技术的突破将极大地推动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例如构建设计新的微生物工厂、改造植物基因组以增强抗病性等。

2.2 生物电路设计生物电路是合成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它是对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递进行工程化设计的过程。

通过生物电路设计,可以实现对生物体内代谢通路、基因表达和细胞行为的精确控制,为新型药物和可持续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合成生物学综述

合成生物学综述

合成生物学综述摘要:一、合成生物学的定义与背景1.合成生物学的概念2.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3.合成生物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二、合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与技术1.基因合成与编辑2.基因组设计与构建3.生物元件与模块4.生物计算与人工智能三、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前景1.生物制造与生物工程2.生物医药与基因治疗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四、合成生物学面临的挑战与展望1.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2.技术瓶颈与安全隐患3.国际合作与竞争态势4.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正文:合成生物学综述一、合成生物学的定义与背景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领域,结合了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

自从2000 年美国科学家文特团队成功合成首个基因以来,合成生物学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在我国,合成生物学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发表了多篇高影响力论文,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二、合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与技术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基因合成与编辑技术是核心。

借助于基因编辑工具如CRISPR/Cas9,研究人员可以精确地对基因进行定点编辑,实现对生物系统的设计与改造。

此外,基因组设计与构建技术、生物元件与模块的研究、以及生物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应用,都为合成生物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前景合成生物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生物制造与生物工程领域,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可以设计和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工厂,实现绿色、高效的生产。

在生物医药与基因治疗方面,合成生物学为个性化治疗、基因修复等提供了可能。

同时,合成生物学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通过生物修复技术改善环境污染。

在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方面,合成生物学可以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生物计算等领域,为国家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四、合成生物学面临的挑战与展望尽管合成生物学有着巨大的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中国合成生物学2035发展战略》

《中国合成生物学2035发展战略》

我国合成生物学2035发展战略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学、工程学和信息学的交叉融合,合成生物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领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合成生物学旨在通过重新设计和合成生物系统的基因组,创造全新的生物体系,为人类社会、经济和健康带来重大影响。

面对合成生物学领域的迅速发展,我国积极制定了2035年的发展战略,以推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为我国在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领先地位提供支持。

一、背景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全球范围内,合成生物学已成为各国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之一。

随着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和化学工程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合成生物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不断提升,相关领域的产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二、我国的现状目前,我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科研方面,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合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

在产业化方面,一些企业也已经开始尝试将合成生物学技术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挑战和机遇然而,我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仍面临一些挑战。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研水平和产业化进程仍有差距,需要加大力度提升研发水平。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需要与多个学科领域相互融合,推动跨学科合作。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也需要面对市场需求、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挑战。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实力的日益增强,我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我国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人才优势,具备推动合成生物学发展的基础条件。

政府也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为合成生物学领域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

四、发展战略基于以上情况,我国制定了2035年的合成生物学发展战略,旨在推动我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实现由跟随者向领先者的转变。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前景展望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前景展望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前景展望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关注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基因的序列、氨基酸以及细胞内分子之间的相互影响。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生物学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合成生物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生物学家们开始使用合成酶来制造基因。

这种技术通过改变DNA序列,使其产生新的功能蛋白质。

这种技术的出现,使得科学家可以定制化基因,从而改变生物的特性。

在当时,合成生物学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单个基因的研究。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尝试着将多个基因结合起来研究,从而创造出更为复杂的生物系统。

这是合成生物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现状目前,合成生物学技术已经可以用于生产多种蛋白质和代谢产物。

例如,在医药领域,这种技术可以用于生产药物和疫苗。

在工业上,合成生物学技术可以生产新型高分子材料和生物燃料等。

此外,这种技术还可以被应用于环保领域,例如用于测定水中污染物的浓度。

总之,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

除此之外,合成生物学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包括制造新的组织和器官等。

比如,科学家们可以使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制造新的心脏瓣膜或肝脏细胞,并且这种技术在未来几年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三、合成生物学技术的未来展望未来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将会取得更加惊人的成绩。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合成生物学将会变得越来越精细和高效。

这意味着我们将能够制造出更加复杂的生命形式,这些生命形式将可以生产出比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所有种类的药物和材料更加优秀的产品。

同样,未来的合成生物学技术还将会为医学研究带来新的机遇。

例如,它可能能够用于制造人类肾脏、心脏等人体器官的印刷,并能够使用普通人的细胞以此制造新的生命体。

这项技术的出现将有望帮助许多人得到更好的治疗方式,同时也扩大了生命实验室的应用范围。

总之,合成生物学技术,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将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从专门的工艺转化为一个成熟的工业。美国普
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与分子生物学系的 We is s
等[10]发表了题为“合成生物学: 对于一个刚出现
学科的新的工程作用”的综述。他们概括了合成
图 2 DNA 合成与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半导体芯片 生物学新学科的基本性能以及与其它工程学科相
技术的比较
比的独特性; 讨论了从生物装置、模块、细胞到
3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多细胞系统各个层次进行设计和建造工程细胞的 方法。Bre itha up t[11]在“对生物学的工程师方法”
3.1 合成生物学的工程本质
一文中指出, 工程师对分子生物学的兴趣与贡献
合成生物学新学科综合应用包括分子生物 已经激励产生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合成生物
学、工程学、化学、数学、物理学、信息学等不 学。尽管至今还没有商业应用, 但对于基础研究
Synthetic Biology: Fundam entals , Advances and Prospect
Zhao Xueming Wang Qingzhao
(De p a rtme nt of Biolog ic a l Eng ine e ring , Sc hool of Che mic a l Eng ine e ring & Te c hnolog y; Tia njin Ke y La b ora tory for Biolog ic a l a nd Pha rma c e utic a l Eng ine e ring ; Ins titute of life Sc ie nc e a nd Bioe ng ine e ring , Tia njin Unive rs ity,
同 学 科 的 知 识 , 进 行 设 计 及 实 现 新 的 细 胞 行 为 , 的 展 望 是 非 常 令 人 鼓 舞 的 。 Pa nke 等 [12]发 表 了
这是通过包括新的蛋白质、基因线路、信号级联 “合成生物学 - 将工程置入生物学”的述评, 归
及代谢网络的构建等种种生物工程努力来达到 纳出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框架, 特别突出了系统设
合 成 生 物 学 涉 及 的 生 物 系 统 分 成 DNA、 零 件 、 装 置、系统这样 4 个层次。为了进一步扩大学术界 及社会各界对合成生物学的深入了解, 2006 年 Sc ie ntific Ame ric a n 以 “ THE BIO FAB GROUP”(生物制造研究组, 包括合成生物学领 域的 9 位领军人物)为作者, 发表了“工程生命: 组 建 生 物 制 造 ” 的 长 篇 分 析 评 论 性 文 章[9], 在 正 文开始之前用大字突出强调: 从有关工程领域的 成功经验中所学到的原理及实践可帮助将生物技
《前沿科学》季刊 2007·3 总第 3 期 Frontier S cience
合成生物学:
学科基础、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
◆赵学明 **, 王庆昭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系; 天津市生物与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天津 300072)
摘 要: 由于基因组测序及 DNA 合成技术与工具的突破性进展, 生物工程正在加速发展, 导致合成生物学的 出现。本文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的定义, 强调了该学科的工程属性及关键的工程研究方法, 举例说明了最近几 年合成生物学在生物科 学 知 识 产 生 , 在 生 物 零 件 、装 置 及 系 统 的 建 造 , 以 及 在 药 物 、能 源 、酶 的 生 产 等 研 究 领 域的重要进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进展中的许多技术被认为是能够改变世界的技术, 是由 35 岁以下甚 至 30 岁以下的年轻研究人员完成的。本文还展望了合成生物学在生物科学和生物经济中的巨大潜力, 也指 出 其 面 临 的 科 学 技 术 难 题 以 及 在 生 物 安 全 、伦 理 、知 识 产 权 方 面 的 问 题 。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生物工程; 基因工程; 基因线路; 系统生物学; 代谢工程; 细胞工厂 中图分类法: Q- 1 文献标识码:A
Tia njin 300072, China ) Abs tract: Biological engineering is rapidly accelerating owing to the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and tools for sequencing and synthesizing DNA, which give rise to the emerging discipline of synthetic biol- ogy. In this review, we introduce the definition of synthetic biology, highlight its engineering belongs and the key aspects of engineering approach, illustrate the important advances of synthetic biology applications in generation of biological knowledge; in construction of biological parts, devices and systems; in production of pharmaceutical compounds, energy, and enzymes. It is worth notice, many technologies, which can change the world, were created by young researchers under 35 or even 30. This paper also predict the great po- tential of synthetic biology in bioscience and bioeconomy and the facing challenge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 logical barriers, issues in biosecurity, ethics and intelligent properties. Keywords : synthetic biology; biological engineering; genetic engineering; genetic circuits; systems biology; metabolic engineering; cell factory
!!!!!!!!!!!!!!!!!!!!!!!!!!!!!!!!!!!!!!!!!!!!!!!!!!!!!!!!!!!!!!!!!!!!!!!!!!!!!!!!!!
收稿日期: 2007- 09- 12 修订日期: 2007- 09- 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NSFC- 2053604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2007CB707802, 2003CB716003) ,
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 05YFGZGX04500) ** 通讯作者, E- ma il: xmzha o@tju.e d u.c n 作者简介: 赵学明( 1946- ) , 男, 化学工程硕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现 任教育部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代谢工程、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 ; 王庆昭( 1974- ) , 男, 生物化工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代谢工程、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
图 1 “合成生物学”的论文、专利及网络信息增长情况
1 合成生物学的定义
合成生物学一词在 2000 年以前的 90 年中, 也就断断续续出现过 20 余次。对于近几年合成 生物学的突然变热, 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解 释。著名科普刊物 The Sc ie ntis t[3]为此专门采访 了一些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参加者, 并以“什么是 合成生物学”为题发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UCB) 的化学工程教授 Ke a s ling 说: 合成生物 学正在用“生物学”进行工程化, 就像用“物理
56
Hale Waihona Puke !!!!《前沿科学》季刊 2007·3 总第 3 期 Frontier S cience
0 前言
由 Sc ie nc e 杂 志 数 据 库 搜 索 , 该 刊 最 早 于 1911 年 33 卷有两篇文章出现“合成生物学”一 词。由 Sc irus 搜索引擎搜索, 合成生物学一词最 早出现于 1911 年 7 月 8 日著名医学刊物 《柳叶 刀》 [1]发表的 一 篇 书 评 中 。 后 来 虽 然 断 断 续 续 出 现过多次, 但在 1980 年第一次以“基因外科术: 合成生物学的 开 始 ” 为 题 出 现 在 德 文 刊 物[2]的 一 篇长篇论文。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2000 年以后, 合成生物学一词在学术刊物及互联网上 逐渐大量出现。图 1 是由 Sc irus 搜索的学术论文 数、专利数和网络信息以及由 Scopus 搜索的学 术论文数, 由此可以看出合成生物学飞速发展的 趋势。
学”进行“电子工程”, 用“化 学 ” 进 行 “ 化 学 工程”一样。哥伦比亚癌症研究中心、测序及基 因组科学中心主任 Holt 说, 合成生物学与传统的 重组 DNA 技术之间的界限仍然是模 糊 的 。 从 根 本上说, 合成生物学正在利用获得的“元件”进 行 下 一 层 次 的 工 作— ——对 细 胞 进 行 实 际 的 工 程 化。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教授、计算遗传学中 心主任 Churc h 说, 主要的出发点是在把合成生 物学与现有的领域 ( 例如基因工 程 或 细 胞 工 程) 分离开来。我们已经在一次涉及一个“零件”或 少量“零件”。合成生物学是利 用 我 们 所 确 信 的 一些“零件”进行新生物系统的工程。它在利用 从系统生物学得出的最好分析去加工制作及检验 复杂的生物机器。明尼苏达大学物理系教授 Noire a ux 说, 合成生物学的定义是令人困惑的, 在很多方面就像生命的定义一样困惑。作为一个 物理学家, 会喜欢建造机器、机器人。这正是我 们试图利用生物分子要做的事情。这看起来像工 程, 但也面临许多基础问题。威斯康星- 麦迪森 大学的遗传学教授 Bla ttne r 说, 让我问一问我的 资助单位, 我回来再告诉你。根据上述情况, 我 们推荐“合 成 生 物 学 组 织 ” 网 站[4]上 公 布 的 合 成 生物学的定义, 合成生物学包括两条路线: ( 1) 新的生物零件、组件和系统的设计与建造; ( 2) 对现有的、天然的生物系统的重新设计。这两条 路线的目的都是为了造福人类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