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特征性
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文学理论教程
文学意蕴层面
由于形象具有指向性和包孕性,就使意蕴层面呈 现出多层次的丰富意蕴,一般又可以分出三个不 同的层面:
1 历史内容层
2 哲学意味层
3 审美意蕴层
文学理论教程
典型论的发展
典型(Tupos)基本上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
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7世纪以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上是类型说,
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性; 二、18世纪以后,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
的转变,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 三、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
力,在一定条件下,他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还有互相依存的一面,
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
文学理论教程
意境的形成
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 品》中已见端倪
→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直接使用了“意境” 这个概念
→诗僧皎然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 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
BACK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凡是在文学史上可以称为典型文学形象,都具有 永恒的艺术魅力。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可以从魅力的表现和魅力 的实质两个方面来考察。艺术魅力一般表现为吸 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而它实质上是由文学典 型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造成的。
BACK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观察文学创作, 提出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 题。这是对典型理论的重大贡献。
熟,把人类的典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产品典型特征特性描述

产品典型特征特性描述长凝大蒜是榆次区长凝镇的特色产品之一,自明、清以来就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和认可。
1、外在感官特征皮色为浅紫色或白色,蒜瓣数目一般为四瓣或是六瓣,色香味美,辣味纯正,隔夜刀切放置不退色、不变色,砸烂三天不变色,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因以上特点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长凝大蒜食后口无异味,用老陈醋腌制后颜色呈翠绿。
2、内在品质指标经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蛋白质检测结果为5.42g/100g,高于普通产品检测均值5.2 g/100g。
维生素C 检测结果为11.6mg/100g,明显高于普通产品检测均值7mg/100g。
钾元素检测结果为5360mg/kg,高于普通产品检测均值4370mg/kg。
钙元素检测结果为107mg/kg,高于普通产品检测均值100mg/kg。
铜元素检测结果为 1.47mg/kg,高于普通产品检测均值 1.10mg/kg。
锰元素检测结果为3.12mg/kg,高于普通产品检测均值2.4mg/kg。
长凝大蒜主要生长在长凝镇西长凝村及周边几个村庄,是特定区域小气候下生长的优良品种。
其生长环境:海拔800-1000米,年平均气温10℃,日照13小时以上,土壤PH值7.2。
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2012-06-27 192246)转载▼标签:杂谈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
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2. 问:请问word 中怎样让每一章用不同的页眉?怎么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页眉,一改就全部改了?答:在插入分隔符里,选插入分节符,可以选连续的那个,然后下一页改页眉前,按一下“同前”钮,再做的改动就不影响前面的了。
简言之,分节符使得它们独立了。
这个工具栏上的“同前”按钮就显示在工具栏上,不过是图标的形式,把光标移到上面就显示出”同前“两个字来。
3. 问:如何合并两个WORD 文档,不同的页眉需要先写两个文件,然后合并,如何做?答:页眉设置中,选择奇偶页不同与前不同等选项。
文学概论

一.三种文学类型。
(书P180)依据文学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与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应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三种类型。
1.现实型文学(写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现实型文学偏重对客观现实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现实矛盾,触及人生。
)(1)再现性:①现实型文学突出对现实的再现,按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
②现实型文学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将主观情感融汇在客观再现之中,渗透在情节、场面、人物的描绘刻画之中。
福楼拜:“艺术家不应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生活里露面一样。
”如鲁迅《阿Q正传》,鲁迅虽然没有对阿Q进行任何直接评价,但是在吃虱子、非礼吴妈等细节描写中,暗含了他的情感评价。
(2)逼真性:以写实的方法,对生活中各事物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尤其指细节刻画的逼真。
巴尔扎克认为:“小说在细节上不是真实的话,它就毫无足取了。
”2.理想型文学(抒情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1)表现性:理想型文学突出表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表达作家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
它多用直抒胸臆的方式,不像现实型文学不动声色的把情感隐藏在对事物的描绘中。
如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创造了一个自耕自食、人人平等的理想王国。
(2)虚幻性: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遵循情感逻辑,追求情感真实。
如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情感的真实。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暗示性、朦胧性。
(1)暗示性:暗示是其寄寓意蕴的方式。
反对艺术只描写客观世界,要求艺术揭示隐藏在客观世界之后的最高真实。
致力于寻找、塑造精神状态的“对应物”,认为可以通过带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暗示主观精神、心灵状态。
美国学者劳·坡林指出:“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地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
新闻稿件的写作基础:新闻事件具有典型性特征

三一文库()〔新闻稿件的写作基础:新闻事件具有典型性特征〕典型报道对于非专业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它却是我们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时必须掌握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闻事件具有典型性特征,仅供参考阅读!▲【新闻事件具有典型性特征】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新闻稿件是北京日报、京郊日报、中国人口报等我们所要面对主要媒体的重要刊载内容。
这类稿件大约占上述报纸用稿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前段时间我和我们刘凤婷处长给咱们石景山区写的“让爱与阳光同在”一稿,就属于典型报道。
2006年,全国上下都在开展关爱流动女孩行动,咱们石景山区和全市、全国的其它地方比,比他们搞得好,咱们就是典型,写咱们怎么开展关爱流动女孩行动的稿件,就属典型报道。
因此,对典型报道可以简单作这样的理解:即典型报道就是百里挑一树典型。
大家都在做同样的工作,谁做得好,谁就是典型。
如刚才我们说的关爱流动女孩行动,我们做的工作是全国都在做的,但我们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有特色,做得有成效,因此,我们石景山就是这方面工作的典型。
谁做了大家都想做但基本上都没做好的事情,谁就是典型。
学雷锋做好事,拾金不昧,把工作当事业干,做出一番让大家刮目相看的工作业绩来,等等。
这些都是大家想要做到的,但是真正做好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是十分地不容易,因此,谁做到了,谁就有可能就是典型。
谁做了与当前的宣传教育主题有着密切关联的事情,也可以作为特殊情况,成为一个特定时间段的典型。
比如,当前全国人口计生系统都在学习中央的新“决定”,哪个单位哪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有创新,有成效,谁就有可能成为这一较短时间内的典型。
把上述的一些典型的工作或事迹报道出去,就是通常意义上所称的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的一个容易产生的错误理解,就是把一般的好人好事或者履行应尽的职责或任务当做新闻事件来报道。
比如某某某帮某老人解决了一个什么困难之类的。
这种事迹是否是新闻,必须要看是否具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此类事件是否与当前的宣传主题有较强的关联;二是当事人做这件事是不是轻易就可以实现的。
新闻稿件的写作基础:新闻事件具有典型性特征

新闻稿件的写作基础:新闻事件具有典型性特征【新闻事件具有典型性特征】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新闻稿件是北京日报、京郊日报、中国人口报等我们所要面对主要媒体的重要刊载内容。
这类稿件大约占上述报纸用稿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前段时间我和我们刘凤婷处长给咱们石景山区写的“让爱与阳光同在”一稿,就属于典型报道。
2006年,全国上下都在开展关爱流动女孩行动,咱们石景山区和全市、全国的其它地方比,比他们搞得好,咱们就是典型,写咱们怎么开展关爱流动女孩行动的稿件,就属典型报道。
因此,对典型报道可以简单作这样的理解:即典型报道就是百里挑一树典型。
大家都在做同样的工作,谁做得好,谁就是典型。
如刚才我们说的关爱流动女孩行动,我们做的工作是全国都在做的,但我们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有特色,做得有成效,因此,我们石景山就是这方面工作的典型。
谁做了大家都想做但基本上都没做好的事情,谁就是典型。
学雷锋做好事,拾金不昧,把工作当事业干,做出一番让大家刮目相看的工作业绩来,等等。
这些都是大家想要做到的,但是真正做好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是十分地不容易,因此,谁做到了,谁就有可能就是典型。
谁做了与当前的宣传教育主题有着密切关联的事情,也可以作为特殊情况,成为一个特定时间段的典型。
比如,当前全国人口计生系统都在学习中央的新“决定”,哪个单位哪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有创新,有成效,谁就有可能成为这一较短时间内的典型。
把上述的一些典型的工作或事迹报道出去,就是通常意义上所称的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的一个容易产生的错误理解,就是把一般的好人好事或者履行应尽的职责或任务当做新闻事件来报道。
比如某某某帮某老人解决了一个什么困难之类的。
这种事迹是否是新闻,必须要看是否具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此类事件是否与当前的宣传主题有较强的关联;二是当事人做这件事是不是轻易就可以实现的。
比如,近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连续播出了多位普通百姓学雷锋做好事的新闻,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与建立和谐社会、关心弱势群体有着密切联系。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文本:“文本”(text ,又称本文),在英语中是原文、正文的意思,这里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作品中人物的典型性,它的性格特征和艺术魅力都是通过“卓越的性格刻画”来实现的,在人物塑造时处于艺术表现的中心地位。
典型环境: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意境: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
它是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审美意象:审美象征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它不仅是观念意象的高级形态,也与典型、意境一样,属于艺术至境的高级形态之一。
1.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①文学言语层面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这是由作家选择一定的语言材料,按照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创造的特殊言语系统。
文学语言与一般语言的不同:文学言语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外,还有以下三个特点必须加以说明。
第一,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
普通言语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它必须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并且必须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原则。
文学言语则是指向本文中的艺术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而要求与整个艺术世界氛围相统一。
第二,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
优秀典型总结

优秀典型总结一、背景优秀典型是指那些在特定领域中表现出色、成绩突出的个人或组织。
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优秀的素质,不断创新和进步,为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各行各业均可以找到优秀典型的身影。
他们的成功经验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二、优秀典型的特点优秀典型的成功背后常常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和品质。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特点,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1. 坚持与毅力优秀典型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
他们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面对困难或挫折也从不轻易放弃。
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才使他们取得了成功。
2. 创新与进取优秀典型善于创新并敢于追求进步。
他们不满于现状,不断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不断挑战自我。
通过持续的创新和进取,他们在自身领域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3. 自律与责任感优秀典型具有良好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他们始终坚持自我要求,守时守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们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情,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4. 团队协作优秀典型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他们能够与团队成员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协作,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更大的价值。
三、优秀典型的作用优秀典型的成功经验和精神对我们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启示。
以下是一些优秀典型的作用:1. 激励和鼓舞优秀典型通过他们的成功经验和精神,激励和鼓舞着我们。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他们的成功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2. 指导和帮助优秀典型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们指导和帮助。
通过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发展道路,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
他们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3. 促进社会发展优秀典型的成功不仅仅对个人有益,也对社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的成功经验和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动力。
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进步和改革。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10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0.1 复习笔记一、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一)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1.文本的含义“文本”,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2.关于文本层次问题的研究(1)“言、意、象”三国时期的经学家王弼,在对《周易》进行诠释时,详明地理清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王弼看来,“言、象、意”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
人们首先接触的是“言”,其次“窥”见的是“象”,最后才能意会到由这个“象”所表示的“意”。
(2)黑格尔在西方真正把作品由表及里的构成观当做一种理论提出来的是黑格尔。
黑格尔认为: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和内容。
黑格尔把“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称为“外在形状”,它的作用是“能指引到一种意蕴”。
(3)英伽登波兰现象学派理论家英伽登把文学作品的文本由表及里地分成四个层面:①第一个层面是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这属于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面;②第二个层面,即意义单元,是由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所传达的意义组织,它是文学文本的核心层面;③第三层面是多重图式化面貌,是由意义单元所呈现的事物的大略图影,包含着若干“未定点”而有待于读者去具体化;④第四个层面是再现客体,即通过虚拟而生成的“世界”。
英伽登有时又补充说,在某些文学文本中,还可能存在“形而上的特质”。
(二)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1.文学言语层面(1)含义文学言语层面,这里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2)特点①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是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
有时它也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只要与整个艺术世界的氛围相统一就可以了。
②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涵性文学言语把语言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文学言语中蕴涵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涵性。
③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自动化”言语,是指那些过分熟悉的不再能引起人的注意的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典型的特征性
所谓“特征”,是指“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帖性”。
在希尔特的启发下,黑格尔把“特征性”当作艺术创作的重要原理加以提倡。
从外延看,“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事物、一个人物、一种人物关系等。
典型的创造是通过特征化实现的,“特征化”在艺术表现中显示了巨大的能量。
如陆游的《示儿》,把临终的遗言变成千古名篇;契诃夫把“打喷嚏”一个细节,生发成一篇名扬四海的小说;杜甫的《兵车行》,是通过一个场景,给我们留下大唐帝国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历史画卷;鲁迅通过人血馒头治痨病这件事,揭示了中华民族深刻的历史教训和悲剧命运的根源;尤涅斯库在《秃头歌女》中,通过“夫妻对面不相识”的人际关系,让你产生透心的悲凉。
也就是说,上述诸因素无论哪一种被“特征化”了,都可以产生不朽之作。
所以巴尔扎克说:“特征”的特点在于“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而文学典型的特征化原则,是要求调动这一切方面特征化的表现力为形成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服务。
这样,对文学典型的“特征性”,就要分两个层次来理解了。
此外,像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像薛宝钗的“世故圆滑”,像王熙凤的“心狠手辣”等等都是这些典型的“总特征”,使人物成为独特的“这一个”,成为一个鲜·活的富有魅力的生命。
(二)典型的丰厚历史意蕴
人类之所以创造典型这种艺术至境形态,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是想“从他本身召唤出来的东西”中,“认出他自己”,是为了“观照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因而人类希望能从典型中“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典型应当为人类“自己而存在”。
说到底,人类创造典型,是为了人类“直观自身”的审美需要,追求的是典型所应该具有的审美认识价值,看一看人是怎样在历史和现实中生活的,以及历史和现实的本来面貌如何。
这样,凡是世界公认的典型,总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性格刻画,同时显示了“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从而葆有丰厚的历史意蕴。
鲁迅笔下的阿Q这个典型,同样表现了巨大的思想深度和丰厚的历史意蕴。
在阿Q的悲剧命运里,就有道不尽的“思想”。
仅就大的方面讲有:(1)对中国国民性的痼疾的认识;(2)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和历史教训的总结;(3)对辛亥革命时期历史面貌的认识和中国农村各阶层状况的分析;(4)对农民革命的必然性和盲动性的准确揭示;(5)对“阿Q相”和“精神胜利”的批判;(6)以及由以上方面所显示的作家思想的睿智、人道的情怀和爱国的赤诚等等。
沈雁冰(茅盾)甚至认为,他还有全人类的意义。
总之,他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阿Q。
不读阿Q,何以了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不读阿Q,怎能知道中国人曾经有过怎样屈辱的历史和苦难的人生!这便是典型提供的丰厚的历史意蕴。
(三)典型的艺术魅力
典型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典型独特的审美效果。
这种审美效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文学典型以人的生命形式而呈现出无穷魅力。
美国现代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
一种生命形式,因此它能“激发人们的美感”。
而典型却是按人自身的生命形式创造的艺术形象,因而分外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特别具有满足人类在最充分的意义上“直观自身”的审美价值。
这种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典型以人的生命形式所展现的生命的斑斓色彩。
文学典型给人提供的精神世界是如此丰富,往往令读者叹为观止。
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的一颗心显得那样晶莹、那样高洁、那样美丽可爱。
那是聪慧过人的、诗意充盈的、柔情万种的、富于幻想的、向往着美好爱情的少女之心;又是敏感多思的、眼光超越的、痛苦忧伤的、缠绵悱恻的、向往着自由和舒展个性的诗人之心;还是一颗饱读诗书的、超凡脱俗的、峻逸高洁的、孤独自傲的、宁折不弯的富于东方文化特色的士子之心。
第二,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真实性。
这是艺术创造的原则,更是马克思主义典型观的核心命题,它为艺术典型规定了严格的历史尺度。
要求典型具有的真实性,应含有更丰富深刻的历史意蕴。
他们提倡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希望通过卓越的个性刻画能揭示出更多的政治和社会的真理,体现出历史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