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树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梳理-思维导图(北师八下)

初中物理思维导图参考答案(共计13专题)专题1透镜及其作用参考答案:1.光心2.厚薄3.会聚4.薄厚5.发散6.照相机8.放大镜9.缩小10.等大实11.放大实12.正立放大虚13.晶状体凸透14.晶状体视网膜15.前凹16.后凸17.显微18.望远专题2机械运动参考答案:1.长度2.零刻度量程分度值3.正紧贴4.垂直分度值下一位5.单位6.时间7.标准8.地面9.物体本身10.参照物11.快慢12.比13.m/s 14.Km/h 15.1m/s=3.6km/h 16.v=s/t17.快慢18.不是19.v=s/t20.刻度尺21.停表专题3质量与密度参考答案:1.物质2.千克(kg)3.属性形状物态位置4.质量5.水平零刻度线平衡螺母中线左游码和6.量程7.比值8.ρ=m/V9.kg/m3g/cm310.1g/cm3=1000kg/m311.不同12.ρ=m/V13.ρ=m/(V2-V1) 14.ρ=(m1-m2) /V16.m=ρV 17.V=m/ρ专题4常见的力参考答案:1.物体物体2.受力3.成对相互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上4.形变运动状态5.大小方向作用点牛顿(N)6.受力一个箭头作用点7.形变8.伸长量量程调零相同9.地球10.地球地面附近11.mg竖直向下重心12.相互接触相互相对运动13.压力粗糙程度14.滚动粗糙程度分离15.压力专题5运动和力参考答案:1.一切物体匀速直线静止2.推理3.改变维持4.平衡5.不变6.质量7.无8.不变9.同一个相等相反同一直线10.平衡力非平衡力专题6压强参考答案:1.水平面2.垂直向下4.控制变量法5.压力作用效果6.受力面积7.p =F/S 8.帕斯卡(Pa)9.减小减小增大专题7液体压强参考答案:1.重力2.流动性3.相等4.增大5.密度6.p=ρgh7.连通8.高度相同水壶、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专题8 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参考答案:1.大气2.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3.760 1.01×1051054.高5.高低6.小专题9 浮力参考答案:1.上2.深度不同3.压力差F1-F24.体积密度体积密度越大5.控制变量6.G-F7.向上等于8.==9.>G悬浮=专题10 浮力的应用参考答案:1.>2.=3.<4.=5.<6.体积7.自身重力8.小于专题11 功和功率参考答案:1.作用下2.力3.移动的距离4.静止5.惯性6.垂直7.乘积8.W =Fs9.焦耳(J)10.快慢11.功做功时间12.P= eq \f( W , t ) 13.瓦特(W)专题12 简单机械参考答案:1.力固定点2.支点动力阻力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3.=F1L1=F2L2 4.大于费距离小于省距离等于等于5.固定不动省力力的方向6.省力力的方向距离7.定滑轮动滑轮省力力的方向几分之一8.转动轴9.几分之一10.连续转动11.几分之一12.省力专题13 机械效率参考答案:1.有用2.额外4.比值5.η= EQ \f( W有 , W总 ) ×100% 6.小于小于1 7.百分数8.η= EQ \f( W有 , W总 ) = EQ \f( Gh , Fs ) 9.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 10.弹簧测力计11.越大12.增大13.减小。
初中物理每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每章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课程,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以下是初中物理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理初步- 物理学的定义:研究自然界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 测量基础:长度、质量、时间的测量工具和单位。
- 误差和精度:误差的概念,减小误差的方法,以及如何提高测量的精度。
# 第二章:机械运动- 描述运动: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 运动的图形表示: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
- 力的作用: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
# 第三章:力和运动-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单位,以及基本性质。
- 力的测量:弹簧秤的使用。
-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 第四章:压强和浮力- 压强的定义: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 液体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连通器的原理。
-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
# 第五章:功和能- 功的概念: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公式。
-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计算。
-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
# 第六章: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
- 声音的传播: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
# 第七章: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
- 光的折射:折射现象,透镜成像。
# 第八章:热现象- 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定义和测量。
- 热传递: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 热量的计算: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 第九章:物质的相变- 相变的定义:物质从固态到液态、液态到气态的转变。
- 熔化和凝固: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熔化热和凝固热的计算。
- 蒸发和凝结:蒸发过程,凝结现象。
# 第十章:电流和电路- 电荷与电场:电荷的性质,库仑定律,电场的概念。
-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及其关系。
-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
初中物理知识树全共23页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初中物理知识树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树总结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研究物质、能量、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初中物理主要包含一些基础的物理概念和原理,是建立中学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础。
一、运动学知识树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位移和速度: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比值。
2.加速度: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3.运动相关公式:包括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和等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公式。
4.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地下落的运动。
5.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前进,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作用的运动。
6.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
7.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和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8.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其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二、力学知识树力学是研究力学平衡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原因。
2.力的分类: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弹力和重力:弹力是物体之间的接触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4.归纳和磁石之间的力:归纳力是由电磁感应引起的,磁力是由磁场引起的。
5.摩擦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并相互滑动时产生的力。
6.浮力: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产生的向上的力。
7.杠杆和机械原理:杠杆是利用力的平衡来传递和控制力的装置,机械原理是杠杆运动的基本规律。
8.杠杆平衡:根据杠杆上的力和距离的乘积相等的原理,推导出杠杆平衡的公式。
三、能量和能量转化知识树能量是物体或系统由于其状态或位置而具有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能量的分类:动能、势能、热能和机械能。
2.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如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等。
3.功和功率:功是力对物体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初中科学 物理部分 知识树

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 决简单的问题
杠 杆
辨认定滑轮、 动滑轮和滑轮 组
知道定滑轮和 动滑轮的特点知道Biblioteka 轮组的特 点(限于两个滑 轮的滑轮组)
滑 轮
使用滑轮组(限于两 个滑轮的滑轮组)解 决简单的问题
克服摩擦做功与物 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热传递过程中用热 量来量度内能的变 化 说明人体能量来源 及其转化
保护 眼睛 和用 眼卫 生
光的折 射现象
光的 折射 规律
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同一种物 质中沿直线传 播 光的反射 定律
镜面反射和 漫反射
眼球对光的作用 相当于凸透镜
电磁波 的存在
电磁波
太阳光 的组成 无线电波、微波、红 外线、可见光、紫外 线、X射线都是电磁 波及在生活和生产中 的应用
光的反射定 律和折射规 律解释简单 的现象
滑动变阻器改 变电路中电流 大小的原因
使用滑动变阻器 改变电路中电流 大小
电 阻
解释欧姆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 ②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不超过两个电阻的电路)
解释欧姆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 应用欧姆定律解决 简单的电学问题 (不超过两个电阻的电路)
欧 姆 定 律
①说明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 ②绘制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电路图 ③应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④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压强 的概 念
速度 公式 计算
液体压强
应用 压强 公式 计算 液体压强 跟密度、 深度的关 系
增大 和减 小压 强的 方法
液体压 强的存 在
参照 物的 概念
弹力的概 念
压 与 速 定 关
通过力学发展史中的典型 事例领悟科学精神
电磁知 识在技 术中的 应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各星系团——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地球及其它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
2.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是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项目状态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运动情况特征形状体积流动性固态很小很大规则振动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没有液态较大较小比较自由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有气态很大很小极度散乱没有确定的形状没有确定体积有3.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和核外电子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
4.长度的单位:光年;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光年=3×108m/s×(365×24×60×60)s=9.4608×1015m=9.4608×1012km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二、质量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的符号是m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的单位:千克(kg) 克(g) 毫克(mg) 吨(t)1t=103kg, 1kg=103 g 1g=103mg.2.质量的测量测量工具:天平测量原理:杠杆原理天平使用注意事项:被测物体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3.托盘天平的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水平台)上;(2)移动游码,使游码位于标尺的最左端的零刻度处;(3)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使天平的横梁平衡;(4)测物体的质量(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从大到小,必要时拔动游码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5)读数:左盘=右盘+游码;(6)整理好器材。
最全面(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华版)

最全面(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华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1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 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 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度,在0 度和100 度之间分成100 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 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 的 概 念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作用是相互的,有直接和间接作用之分)。
作用力、反作用力、施力物、受力物。
力 的 单 位 牛顿 N
力 三 要 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 图 示 法 用单位线段长度表示大小、圆点表示作用点、箭头表示方向。
力 的 测
量
工具——弹簧秤。
弹簧秤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
物体发生 形变 物体不受力(牛顿第一定律)、受平衡力和受非平衡力的运动状态各如何? 参照物 改变运动 状态 两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缺一不可),同一直线的两力合成。
重
力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在受力物重心。
大小:G = m g 摩 擦 力 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向反。
作用点:在相互接触面。
压
力 方向:垂直物体表面。
作用点:在受力物体表面。
作用效果用压强表示。
压强计算 浮 力 、 升 力
方向:竖直向上。
作用点:在受力物重心。
浮力、升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计算
质 量 是物质的属性(不变),单位:Kg ,
天平的使用方法。
密
度 是物质的属性,ρ = m / v , 单位:kg / m 3 , 密度的应用。
惯
性
是物质的属性,保持原的运动状态的性质。
杠 杆 五 要 素 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 功的原理
杠杆平衡 条件 F 1 ×L 1 = F 2 ×L 2
△ 动力对机械做功(总功)等于机械 定 、 动 滑 轮 定、动滑轮的优缺点,滑轮组的绕线法。
克服所有阻力做功(有用功、额外功)
机 械 效 率 η η = W 有 / W 总×100 % ,滑轮组效率测定。
W 总
= W 有
+ W
动滑
+ W
各种阻力
机 械 功 W W = F ×S ,单位(焦 J )做功的两个条件。
△ 一组公式:W 总= F ×S 、W 有 = G 物× h 功
率
P P = W / t , 单位(瓦w )表示做功快慢。
F 拉 = 1/n ( G 物 + G 动 ) 、S = n × h
机 械 能 E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
W 额 = G 动滑× h + 其它阻力做功
电 量 Q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C ), 1库仑 = 6.25 ×1018个电子电量
电 阻 R 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可变电阻的原理及连接方法,(伏安法测电阻) 电 流 I I = Q / t ,单位(安培A ),测量工具——电流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电 压 U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单位(伏特V ),测量工具——电压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电
功
W 定义式:W = Uit 推导式:W = I 2Rt = U 2t / R ,单位(焦J ),实用单位(千瓦时 1kwh = 3.6×106J ) 电 功 率 P 定义式:P = W / t 推导式:P = UI = I 2R = U 2/R ,单位(瓦w ),实用单位(千瓦)U 2额/P 额=U 2实/P 实 串 联 电 路 特点:I 总 = I 1= I 2= ┅
U 总 = U 1 + U 2+ ┅
R 总 = R 1+ R 2+ ┅
初 并 联 电 路 特点:U 总 = U 1 = U 2= ┅ I 总 = I 1+ I 2+ ┅
1 / R 总= 1 / R 1 + 1 / R
2 +┅
中
欧 姆 定
律
I = U / R 表示同一段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
(用电器的电阻一般视作不变) 物 焦 耳 定 律
Q = W = I 2Rt ; 当 I 相等时,Q 与R 的关系 Q= I 2Rt ; 当U 相等时,Q 与R 的关系Q = U 2t / R
理 电流的磁 效应 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右手螺旋定则:判别直导线和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知 磁场对电流作用 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动机原理)。
受力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别,应用实例——电动机。
识
电磁感应 现象
法拉第实验:闭合电路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的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
方向右手定则,发电机。
匀速直线运动 V = S / t
平均速度 V = S / t
固体压强计算 P = F / S
液体压强计算 P = ρ g h (均匀ρ )
气体压强计算 在2km 以内……
阿基米德定律 F 浮 = G 排 = ρ 液gV 排
当漂、悬浮时 F 浮
= G 物
即 ρ 液 g V 排 = ρ 物 g V 物
判断沉浮方法 1,比较G 物和F 浮2,比较ρ 物和ρ 液(实心物)
摄尔修斯(瑞)—摄氏温标 开尔文(英)—热力学温标 牛顿(英)—牛顿第一定理 托里拆利(意)—测定标准大气压值 阿基米德(德)—阿基米德定理 奥斯特(丹)—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英)—电磁感应
贝可勒尔(法)—首先发现放射现象 焦耳(英)—焦耳定理 欧姆(德)—欧姆定理
物理量国际单位
结构图
家庭电路组成电源(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熔断器、插座、开关、用电器等。
长度L m
安全用电测电笔的原理、熔断丝的计算与选用、不高于36伏电压为安全电压、安全用电的“四不”。
面积S m2
用电量的计算W = P t ,注意用千瓦时单位较为简便。
体积V m3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量,两套温标(摄氏、开氏)T =(273 + t)K,温度计及使用。
质量m kg
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热传递、做功),热机(1循4冲2周),柴、汽油机的不同之处。
时间t s
燃烧热值一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燃料热值,单位J / Kg,计算公式:Q = q m Q吸=Q放温度T k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底1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比热容。
单位J / kg0C Q吸= C m (t - t0)速度V m / s
热量物质在热传递过程中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单位J 热量计算Q放= C m (t0 - t)力 F N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升华(吸热)汽化的两种形式,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
Q放 = qm 功W J
熔化(吸热)汽化(吸热)功率P w
固体液体气体热量Q J
凝化(放热)液化(放热)比热 C J / kg 0C
凝华(放热)热值q J / kg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很小很小)压强P Pa
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运动。
(扩散)电流I A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电阻R Ω小孔成像实验证明光在同一均匀媒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电压U v 色散实验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复合而成的。
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产生的原因。
(红、绿、蓝)三原色电功W J 反射定理L入、L反在L法两侧,且三线在同一平面,α = β。
平面镜成像原理和特点。
电功率P w 折射定理L入、L折在L法和界面两侧,且在同一平面。
当光从空气射到物时α>γ,反之α<γ。
U>f 放大镜特殊光线要记的七个常数凸透镜的应用2f>U>f 幻灯机1,水的密度 1.0× 103 kg / m3
U>2f 照相机2,标准大气压 1.01× 105Pa 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3,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声音需要在介质中传播,不同的介质、温度其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4,家用电压220v 声音的传播
分类1,乐音(美妙动听)。
2,噪音(烦噪厌恶)5,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 × 108m /s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的单位:赫兹Hz。
频率高音调高。
6,g = 9.8 N / Kg 乐音三特性响度声音的在小叫响度。
振幅的单位:分贝dB。
振幅大响度大。
7,声在空气中的速度340 m /s 音色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
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声音品质。
(1)、1m/s=3.6km/h
重点掌握四个实验(2)、1g/cm3=103kg/m3
1,密度测定2,伏安法测电阻 3,小灯功率测定4,滑轮组机械效率测定单位换算(3)、1kw•h=3.6×106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