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小学数学修订教材介绍
最新2019-2019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2019-2019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三单元测量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一单元时、分、秒课题:秒的认识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遵守、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来描述具体的时间。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多媒体课件: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情景。
师:在201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还有那旋转计时的“小彩旗”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你看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二、一!”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时间单位:秒。
(板书:秒的认识)2.在生活的哪些地方你见到或用到过“秒”呢?结合主题图,学生自由发言。
(红绿灯转换、赛跑等都用“秒”来计时。
)二、互动新授1.秒的认识。
(1)进入情境,全面观察。
提问:我们知道计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
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钟表,仔细观察,说说你从钟面上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观察,再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观察的结果。
(预设:我发现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中还有5个小格……)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准确。
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
(2)认识1秒。
提问:在钟面上跑得最快的那根针就是秒针。
“秒”可以记录比1分更短的时间。
那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教师用课件演示秒针走1小格的动作,让学生观察。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新变化和新特点-2019年精选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新变化和新特点2012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已开始执行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使用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教材。
所有的初中和小学教师,以及教研员们需要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并投入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保证并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中。
那么,人民教育出版社新推出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与原来的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相比,它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下面作一简要介绍。
一、教材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学内容的编排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与要求的变化和教材实验的结果,以及相关的教材修订研究,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和教材的结构进行了调整,这样就使教材的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
例如:“数与代数”部分,在二年级下册增加“混合运算”单元;将“有余数的除法”迁移至“万以内数认识”之前(从三(上)移至二(下));将“倍的认识”后移至三年级上册并且单独成为一个单元等。
“图形与几何”部分,在一年级直观认识平面图形时安排认识平行四边形;在三年级的“四边形”单元不再安排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而是安排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特性的认识;在初步认识角的概念后,接着让学生直观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观察物体”的教学安排了三个层次,分别安排在二、四、五年级等。
“统计与概率”部分,第一学段降低教学要求,每一学年只安排一个小单元的统计教学;第二学段才让学生系统学习统计图表知识,形成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判断、预测去解决问题。
“可能性”的教学后移至五年级。
“综合与实践”部分,调整或重新设计了部分主题活动,加强了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加强了对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将“数字编码”从“数学广角”的内容改变为“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重新设计“我们的校园”等主题活动。
修订后的教材,数学知识的出现、教学的顺序更具逻辑性,更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
2019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9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部编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第四单元 比第五单元 圆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九单元 总复习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课题:分数乘法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感受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整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出示生日会分蛋糕情境图)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日时一般都要吃蛋糕,如果每个人吃72个蛋糕,你知道这72表示的意思吗?(72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二、探索新知1.投影出示例题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92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92表示什么。
指明回答:92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实际上就是求3个92是多少。
) 2.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解答。
92+92+92=96=32(个) 3.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1)提问: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都相同。
) (2)追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启发学生得出:3个92相加,用乘法表示是92×3或3×92。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计划 (1)第1课时秒的认识 (3)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 (6)第3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8)第4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9)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1)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11)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14)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6)第4课时估算 (19)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21)第三单元测量 (23)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 (23)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 (25)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 (27)第4课时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30)第5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33)第6课时解决问题 (36)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计划 (40)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42)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44)第3课时练习课 (47)第4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50)第5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52)第6课时练习课 (54)第7课时解决问题 (55)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58)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60)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学计划 (61)第1课时倍的认识 (62)第2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64)第3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 (66)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计划 (69)第1课时口算乘法 (70)第2课时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课) (72)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73)第4课时笔算乘法(一次进位) (75)第5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77)第6课时笔算乘法(练习课) (79)第7课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82)第8课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84)第9课时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课) (85)第10课时乘法的估算 (87)第11课时解决问题(1) (89)第12课时解决问题 (91)第13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93)第14课时整理与复习 (96)第15课时数字编码 (98)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99)第1课时四边形 (99)第2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104)第3课时周长 (111)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13)第5课时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解决问题 (117)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21)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121)第2课时几分之一大小比较 (123)第3课时几分之几的认识 (125)第4课时几分之几大小比较 (127)第5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129)第6课时分数的简单应用 (131)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计划 (133)第1课时集合 (134)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计划 (138)第1课时复习时、分、秒 (140)第2课时复习笔算加减法 (142)第3课时复习测量 (145)第4课时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 (148)第5课时复习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150)第6课时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54)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
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名目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2)亿以内数的认识 (3)数的产生 (13)亿以上数的认识 (15)计算工具的认识 (19)用计算器计算 (21)1亿有多大? (23)第二单元角的度量(25)直线、射线和角 (26)角的度量 (28)角的分类 (30)画角 (32)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34)1.口算乘法 (35)2.笔算乘法 (39)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53)垂直与平行 (54)平等四边形和梯形 (60)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66)整理和复习 (91)第六单元统计(93)你寄过贺卡吗? (99)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02)第八单元总复习(109)多位数的认识图复习 (110)乘法和除法复习 (112)空间和图形复习 (114)统计复习 (116)- 1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懂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明白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可以依照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味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觉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数学与现实日子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看日子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
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
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
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办法推广到万级。
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预备:师预备计数器,学生每人收集现实日子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新变化和新特点-2019年精选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新变化和新特点2012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已开始执行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使用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教材。
所有的初中和小学教师,以及教研员们需要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并投入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保证并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中。
那么,人民教育出版社新推出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与原来的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相比,它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下面作一简要介绍。
一、教材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学内容的编排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与要求的变化和教材实验的结果,以及相关的教材修订研究,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和教材的结构进行了调整,这样就使教材的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
例如:“数与代数”部分,在二年级下册增加“混合运算”单元;将“有余数的除法”迁移至“万以内数认识”之前(从三(上)移至二(下));将“倍的认识”后移至三年级上册并且单独成为一个单元等。
“图形与几何”部分,在一年级直观认识平面图形时安排认识平行四边形;在三年级的“四边形”单元不再安排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而是安排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特性的认识;在初步认识角的概念后,接着让学生直观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观察物体”的教学安排了三个层次,分别安排在二、四、五年级等。
“统计与概率”部分,第一学段降低教学要求,每一学年只安排一个小单元的统计教学;第二学段才让学生系统学习统计图表知识,形成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判断、预测去解决问题。
“可能性”的教学后移至五年级。
“综合与实践”部分,调整或重新设计了部分主题活动,加强了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加强了对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将“数字编码”从“数学广角”的内容改变为“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重新设计“我们的校园”等主题活动。
修订后的教材,数学知识的出现、教学的顺序更具逻辑性,更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019 年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及解读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 1二、课程基本理念. 2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 9一、总目标 . 9二、学段目标 . 10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 16第一学段( 1~3 年级) . 16一、数与代数 . 16二、图形与几何. 18三、统计与概率. 19四、综合与实践. 20第二学段( 4~6 年级) . 20一、数与代数 . 20二、图形与几何. 23三、统计与概率. 25四、综合与实践. 26第三学段( 7~9 年级) . 26一、数与代数 . 26二、图形与几何. 31三、统计与概率. 40四、综合与实践. 42第四部分实行建议 . 43一、教课建议 . 43二、评论建议 . 54三、教材编写建议. 62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70附录. 75附录 1 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75附录 2 内容标准及实行建议中的实例. 78数学是研究数目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有关,跟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数学更为宽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平时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归纳而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单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并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特别是 20 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联合在很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建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数学修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修养。
作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术,更要发挥数学在培育人的理性思想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行代替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育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拥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培育学生的抽象思想和推理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2024年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除法2. 分数混合运算3. 比例与分数的关系4. 百分数5. 量的计量6. 统计7. 图形的变换与认识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熟练进行相关计算。
2.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掌握比例与分数的关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 理解百分数的概念,能够进行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5. 学会使用计量单位,进行计量和换算。
6. 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能够分析统计数据。
7. 理解图形的变换,提高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应用。
(2)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简便计算方法。
(3)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2. 教学重点:(1)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2)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技巧。
(3)比例与分数的关系。
(4)图形变换的类型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教学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通过实际情景引出分数乘除法,例如:分水果、切蛋糕等。
(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分数混合运算,如购物打折等。
(3)通过实际案例引入比例与分数的关系,如绘制地图等。
2. 例题讲解:(1)详细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步骤。
(2)通过具体例题,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
(3)以实际例题讲解比例与分数的关系,以及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3. 随堂练习:(1)针对分数乘除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
(2)针对分数混合运算,设计实际应用题,让学生练习。
(3)设计图形变换的题目,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空间想象力。
4. 课堂小结:(2)强调图形变换的类型和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乘除法、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和步骤。
2. 板书比例与分数的关系,以及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