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优质完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按照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多角度学习《故宫博物院》。
2.模仿写作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二、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会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作思路;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写作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四、教学方法:1、以找中心句的方法提炼文章的主要信息;2、填图法;合作探究法;3、多媒体展示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安排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由世界四大著名宫殿导入。
创设情境(二)检查预习:让学生合上课本说说本文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学生说的可能杂乱无章,与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有序说明形成比照。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图:多媒体展示故宫的平面图。
使学生明白说明顺序的重要性。
(四)合作探究:1、作者详写了哪个殿?(太和殿)2、文章写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请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二段和最后一段,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结构来安排材料的?4、在文中找出说明故宫博物院特点的语句。
学学习本文的详略安排以及结构层次;让让学生明白运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选好立足点,用准方位词。
让学生明白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五)播放视频:《故宫博物院》从视觉听觉角度感受文章的内容,避免说明文的枯燥性。
(六)课堂小结:想一想文章到底是怎样把规模如此宏大的故宫写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呢?总结本节课所学,为学写说明文铺垫。
(七)拓展延伸:展示一幅卧室,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构思一篇小说明文《我的卧室》。
巩固本节课所学。
(八)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构思或文章。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九)作业:1、举例说明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找出文中你觉得写的准确、优美的句子加以体会。
为下节课优化作文《我的卧室》做准备。
第二课时: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及语言特点,优化学生作文《我的卧室》。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故宫博物院》是按照参观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
文本并不难,但说明文一向不太受学生欢迎,没有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不够吸引学生。
这恐怕就是一个难点,难以上出彩来,会使得这堂课在全校所有公开课里暗淡无光。
经过几番斟酌和与师傅苏老师的讨论商量,我把课堂教学目标定为:1.积累字词,掌握它们的音、形、义;2.围绕“太和殿”阅读,掌握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法;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方法;4.了解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定为: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2.以太和殿为例,把握本文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方法。
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让学生先行阅读文章,了解课文内容,并查找故宫相关知识,写写“我心中的故宫”的小文章,抒发对故宫的热爱之情。
这样做,好处是让学生对故宫有了更多的了解,课堂上也显得从容。
然而,竟然有个小变故,学生没听清我的作业要求,竟把小文章全交至办公室,而我到了课堂才知道。
本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抒发情感,并为进一步解读文本做好铺垫,不想竟泡汤,并给我抛下难题:怎么继续课堂。
我还是硬着头皮让学生发言,学生依据自己零星的记忆,草草说了一些对故宫的了解和感触后,我也就只好强行进入下一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文意,并设置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得积极而流利,我高兴进入下一环节——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文中有很明显的体现作者游踪的词,我让学生找到这些词,然后完成故宫平面示意图。
学生完成比较轻松,但当我展现课件,由于投影仪的问题,屏幕上的平面图不清晰,不能不引为憾事。
这个重难点解决好了,就要突破另一个重难点,把握本文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方法,重点解析5-8段。
我引导学生思考了如下问题:5-8段分别写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内容?分别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第6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以便让学生体会故宫的特征,并进一步讲用空间顺序说明时要注意确定立足点和准确的方位词,方便学生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顺利进行说话训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反思第【1】篇〗《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一《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课文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
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指导性。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以及找准作者的立足点;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首先告诉学生有关作者的情况,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完成课后故宫建筑的简单示意图——就是根据课文内容注明各部分的名称,我想这应该是很简单了,因为文章思路很清晰,它是按游览者参观故宫的顺序,由南到北依次介绍说明。
5分钟过去了,令我无语,大部分学生没能完成示意图。
看来同学们印象并不深刻,我想在学生的脑海里没能形成对故宫博物院的整体印象,对一些方位词的理解也不到位,看来课堂上只靠老师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是不行的,更需要引导式的学习,该让学生自己完成的老师坚决不能代替,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来完成,并且日后要经常复习巩固。
2.重点在研读介绍太和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读而过。
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在讲解过程时,能抓住文章重点进行讲解,尤其从课文第五自然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壮丽的特点。
如:金黄色、青蓝点金、贴金彩画、金锁窗。
第六自然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
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第七自然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作者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详略结合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让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第【1】篇〗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
千多间房屋,九个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
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
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第【2】篇〗
这节课主要是要同学们学会按空间顺序描写的说明方法,但因为
时间关系只能勉强说到第6自然段就下课了,还来不及讲就下课了。
这节课最主要的目的是达到了,但详略得当这个重点突出的不是很明显,就只是让同学们在老师引领下去自己感知故宫的空间顺序。
还做
得不足的地方是,没能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被点名的同学回答不出
问题,就耗费时间,导致整个班都在等,这是以后身为老师的我要注
意的地方。
一节课,是否紧凑、连贯、充实,一定要做把有限的课堂
时间用在刀刃上。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与反思第【1】篇〗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故宫博物院》。
宫,甲骨文(宀,房屋),吕(多个窗口),像一座大型建筑开着多个窗口,造字本义:多窗户的多楼层大型建筑。
故宫——以前的宫殿,昔时的皇城大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随着作者黄传惕的脚步,撩开它神秘的面纱,聆听历史脉搏跳动的声音。
2.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边这个图,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
3.再读课文,找出故宫的总体特征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哪些语句印证了这一特征?4.作者将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前朝重点介绍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大殿____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____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____是雕龙屏。
方台____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____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____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____的宝座。
梁坊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____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资料链接:故宫(紫禁城)5.我来当导游!假设现在是20xx年,我们在座的同学都在祖国首都的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现在你们将作为“北京友情导游”,带领千千万万慕名而来的游客游览太和殿,你将怎样设计导游词呢?导游词内容:根据课文和分组介绍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用途。
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有恰当的开场白、过渡语和结束语;有自己的创意。
6.全文的感情色彩是怎样的?7.设计“故宫”旅游纪念品〖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与反思第【2】篇〗课时安排两课时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总分结合的方法;(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了解故宫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反思第【1】篇〗教学中,学生能与老师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率比较高,课堂收效明显。
最值得欣慰的是,在引导学生想象“孩子们怎样‘熬’过艰难贫穷的日子”这一环节时,问题刚一提出,同学们的小手便纷纷举起。
有的说:“他们会靠着勤劳的双手,一天天长大,去跟着列宁推翻沙皇统治。
”我听了好激动,立刻评价说:“你真了不起!是的,这是一条能彻底改变穷人命运的出路.事实正是这样,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剥削统治,使俄国所有穷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能结合时代背景,能把社会课上学到的知识与本课内容联系起来想象,实在难得。
我心里确实为学生这一合理而富有创造力的想象而高兴。
仔细想一想,学生之所以能出现如此精彩的发言,正是因为这一问题触动了学生情感的琴弦,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想象的愿望,因此,我深深地感到:只要教师提问开放灵活,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精彩的智慧生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反思第【2】篇〗《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二《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是按照参观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创造。
一、教学效果本课教学效果很明显,有以下几点:1.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合理地设计教学问题,教学重、难点得到合理的体现和突破。
2.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
比如课前展示由科代表主持,并由各组介绍课前搜集的关于故宫的知识,既为新课教学做了准备,使学生对故宫不再陌生;也锻炼了主持人和各组同学的胆量、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将自己最超卓的一面,在教室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
3.学生自己能弄懂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弄懂。
由于语文学科知识的琐碎性和答案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完全撒手给学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第1篇】这节课主要是要同学们学会按空间顺序描写的说明方法,但因为时间关系只能勉强说到第6自然段就下课了,还来不及讲就下课了。
这节课最主要的目的是达到了,但详略得当这个重点突出的不是很明显,就只是让同学们在老师引领下去自己感知故宫的空间顺序。
还做得不足的地方是,没能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被点名的同学回答不出问题,就耗费时间,导致整个班都在等,这是以后身为老师的我要注意的地方。
一节课,是否紧凑、连贯、充实,一定要做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刀刃上。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第2篇】《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是我在校内上的一节公开课,较好的运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方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一部分,由于本篇文章较长,如果没有课前同学们充分预习,学习起来就会很困难。
我设置了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预习题:1、字词注音字形展示。
2、简介你所了解的故宫。
3、简介作者。
通过展示扫除了字词障碍,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特别是让学生简介故宫,大部分学生会查找一些资料,起到了熟悉课文的目的。
第二部分,故宫作为明、清的皇宫,规模宏大,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特点。
特别是它的布局体现了中央集权制皇权至上的特点,因此弄清楚作者的参观路线就会梳理出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因为我曾经游览过故宫,把自己在故宫的照片展示给学生,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通过在网上搜索的一系列照片,依次展示了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宫殿。
然后让学生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故宫的示意图。
从到文本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三部分,通读课文,理清思路,安排学生再次回归文本。
学生在前面的铺垫下,胸中有了“丘壑”,阅读文本就不会有大的障碍。
第四部分,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我通过问题为导引,学生阅读文本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任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反思第【1】篇〗对于爱情这个敏感的话题,在教学中一直是一个禁区,没有人敢去涉及。
如果稍有不测,就会发生意外事件。
好在现在的课本已经开始注重这方面,并选如了课文。
课文浅显易懂,很容易被学生们接受。
我觉得这是教材在进步,时代在进步,也是更加人性化的饿体现。
对于爱情,不管是在迁客骚人的笔下,还是在影视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少了它是成不了席的。
而这也是每一个人要经历的必然阶段。
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呢为什么不光明正大地把它说明白呢教完这篇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写的信,忍不住有许多想说的话。
一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师生一起畅谈爱情这个话题。
中学生的早恋似乎是个敏感的话题,家长老师们总是谈之色变,对于孩子或是学生们更是坚决压制。
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畅谈这个话题了,因为这是课文呀!我们要学习它,分析它,就要结合我们的生活,说出我们的心里话,再也不会有什么顾忌,不必有什么遮掩和躲闪,我们可以在阳光下,在课堂上,在老师面前,脸不红心不跳的大说特说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反思第【2】篇〗《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是我在校内上的一节公开课,较好的运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方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一部分,由于本篇文章较长,如果没有课前同学们充分预习,学习起来就会很困难。
我设置了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预习题:1、字词注音字形展示。
2、简介你所了解的故宫。
3、简介作者。
通过展示扫除了字词障碍,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特别是让学生简介故宫,大部分学生会查找一些资料,起到了熟悉课文的目的。
第二部分,故宫作为明、清的皇宫,规模宏大,充分体现了*建筑的特点。
特别是它的布局体现了中央集权制皇权至上的特点,因此弄清楚作者的参观路线就会梳理出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因为我曾经游览过故宫,把自己在故宫的照片展示给学生,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
《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课文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
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指导性。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首先告诉学生有关作者的情况,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完成课后故宫建筑的简单示意图——就是根据课文内容注明各部分的名称,我想这应该是很简单了,因为文章思路很清晰,它是按游览者参观故宫的顺序,由南到北依次介绍说明。
5分钟过去了,令我无语,大部分学生没能完成示意图。
看来同学们印象并不深刻,我想在学生的脑海里没能形成对故宫博物院的整体印象,对一些方位词的理解也不到位,看来课堂上只靠老师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是不行的,更需要引导式的学习,该让学生自己完成的老师坚决不能代替,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来完成,并且日后要经常复习巩固。
本课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较简洁,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同时又不过分突出该手段的替代和渲染作用,效果较好。
在课后作业部分,让学生当一回小导游介绍故宫博物院,这样的课外练笔设计可让学生复习课文内容,补足课堂上没有讲解的景点内容(如:后三宫等),另外,又可锻炼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二、成功之处
在文本探究中,不断质疑为什么采用这种说明顺序,怎样采用这种顺序。
学生在深入探究中明白必须根据说明对象来确定最合适的说明顺序。
在空间顺序说明时注意确定立足点和准确的方位词。
在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进行说话训练,学生比较容易学会。
三、不足之处
文章第五至第八自然段是课文重点,没有很好地自然地安排体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特点。
学生对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重点介绍,由于课前学生资料查阅不够,阅读文本不够深入,讨论之后依然没有到位的答案。
另外,学生在说话训练中立足点过渡不自然,没有准确使用方位词。
四、改进措施
首先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脚印片段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接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中的结构层次。
然后以小导游的形式介绍参观顺序。
学习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太和殿),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
最后以空间顺序写一篇说明文,介绍我们的学校,或者自己的家、自己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