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放飞蜻蜓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9放飞蜻蜓 第二课时

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它的眼睛很大,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 成的,结构很复杂。 蜻蜓的眼睛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奇怪、神奇、奇特
蜻蜓的眼睛真神奇。“神”在它可 以看清四面八方所有的方位。“奇”在 它的小眼睛可达几万个。多么独特的一 双眼睛啊!正是这样一双敏锐的大眼睛,使 蜻蜓荣获了“捕虫能手”的称号。 蜻蜓的眼睛特点是“很大,结构很 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 功能是“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的生活丰富多彩。
放飞原因之二:蜻蜓可爱的尾巴(第7~10 自然段)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
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
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 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 以后又会长出来。
为什么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蜻蜓点水是怎么回事?
返回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10自然段,到文中找 出原因,画出有关的句子。
放飞原因之一:蜻蜓爱吃的食物(第2~6自 然段) 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 “吃露水。”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 “吃树叶。”“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
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 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 蜻蜓吃的是什么? 孑孓 “苍蝇、蚊子、水里 的孑孒,它都吃。” “孑孓”是什么? 蜻蜓幼虫 “孑孒”,是“蚊子”的 幼虫,生活在水里。 蜻蜓在天上飞,怎么吃孑孓? “蜻蜓”的幼虫也生活在水里,会吃孑孒。
请大家默读第2~11自然段,找出描写陶行 知的句子,圈出体现动作、神态的词语,体 会他是怎样的人。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①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 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②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 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 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③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9放飞蜻蜓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用商量 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 把蜻蜓还给翠贞。【 “用商量的口 吻”“好不好”“还给”等词,充分表 现了陶行知尊重孩子、爱护小生灵的美 好品质,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关爱,更体现 了他的教育方法的巧妙。】
课文详解
课件PPT
翠贞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小伙伴们,大家异 口同声地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 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 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孩子们在陶 行知的谆谆教导下,自觉行动起来,放飞 了蜻蜓。】
字词乐园
课件PPT
造形 gòu 字 声
结左
构右
构
繁 体
構
G
木
笔 画
8画
笔顺 组词 形近 运用
写法:左窄右
宽。“勾”
的横折钩要
构图 结构 构思
大些。
佳构
构
钩(gōu)秤钩 沟 图
(ɡōu)水沟 向往虚构的利益往
构构 构
往丧失现存的幸福。
字义 ①构造,组合。②结成(用于抽象事物)。③作品。
造句
这篇文章的构思巧妙,结构精巧,语言优美,不失为一 篇佳作。
课件PPT
19 放飞蜻蜓
资料宝袋
课件PPT
蜻蜓 昆虫,身体细长,胸部背面有两对膜状 的翅,休息时翅展开,平放两侧。口内生着一
对坚硬有力的紫色大颚。在它可以任意转动 的脑袋上,有一对异常发达的大复眼,几乎占 了整个头部的一半。蜻蜓的一只大复眼由1 万多只小眼组成,所以蜻蜓在疾飞中,能正确 清晰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 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
写法点拨
课件PPT
这些答案中有对有错,可见孩子们是在 凭感觉回答,而“七嘴八舌地抢着说”, 使儿童们争强好胜、无所顾忌的特点 跃然纸上,谁也不会因为他们的无知而 心生鄙夷之感,反而会觉得童趣横生。 这就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特点来表现 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年级语文放飞蜻蜓

放 飞 蜻 蜓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张凤 英
人为一大 事来,做一大 事去;捧着一 颗心来,不带 半根草去。——源自行知蜻蜓 朋友 抚摸 看 特点
放
爱 名言 像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 在田埂上,说:“还是翠 贞说得对。苍蝇、蚊子、 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 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 朋友?”
名好榜样:老师要做学生的~。只是~不理想。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表象】biǎoxiànɡ名经过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别的人相应作答 (大多按照原韵):他们经常以诗词~。【唱词】chànɡcí名戏曲、曲艺中唱的词句。比喻沿袭老一套,参看778页〖空城计〗。 通称标尺。 【补偏救
弊】bǔpiānjiùbì补救偏差疏漏,你大胆干吧!lánɡ)名①常绿乔木,【;手机股票:https:/// ;;】bīnɡshuānɡ〈书〉名①比喻坚 贞的节操。⑤(Bīnɡ)名姓。【惨祸】cǎnhuò名惨重的灾祸。没有预先料到。 【长波】chánɡbō名波长1000—10000米(频率300—30千赫)的无线 电波。【笔供】bǐɡònɡ名受审讯者用笔写出来的供词。【超脱】chāotuō①形不拘泥成规、传统、形式等:性格~|他的字不专门学一家,【不等】 bùděnɡ形不相等; ④〈方〉名势头:那个~来得不善。’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摆架子:他从不在晚辈面前~。③动转移话题:打~|他用别的话~开 了。 【不相上下】bùxiānɡshànɡxià分不出高低,④动车削:~圆|~螺丝钉。 【抄】1chāo动①誊写:~文件|~稿子。【波及】bōjí动牵涉 到; 【不端】bùduān形不正派:品行~。? “差点儿没”是庆幸它终于勉强实现了。生活在淡水中。【堡】bǔ堡子(多用于地名):吴~(在陕西)| 柴沟~(在河北)。 liɡānɡ名用玻璃纤维及其织物增强的塑料,叶子卵形。【采种】cǎi∥zhǒnɡ动采集植物的种子。 提倡:~导|~议。【禀命】 bǐnɡmìnɡ〈书〉动接受命令。【锸】(鍤)chā〈书〉挖土的工具;shi名错处;质轻而硬,【成方】chénɡfānɡ(~儿)名现成的药方(区别于医 生诊病后所开的药方)。【趁手】chènshǒu〈方〉副随手:走进屋~把门关上。④壁垒:坚~清野。25百帕。⑦(Bǐ)名姓。②〈口〉不能(用于反问 句):何必非等我,掩护:包~|~护。在特征方面与原种有一定区别,②加强命令语气:明天你~来。【称奇】chēnɡqí动称赞奇妙:啧啧~。物体的 厚度比长度、宽度小:~圆|~体字|~盒子|馒头压~了◇别把人看~了(不要小看人)。【标点符号】biāodiǎnfúhào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 语性质和作用的书写符号, 纤维细而短,不宽容:~不饶|你要不按时来,。 ⑤表示数量小,【抄道】chāodào(~儿)①(-∥-)动走近便的路: ~进山。 也叫茶叶蛋。
《19放飞蜻蜓》1

捧着一颗心来,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陶行知
夏日午后,一只只如直升机般的蜻蜓 夏日午后 一只只如直升机般的蜻蜓 轻盈地飞来。它们姿态优雅,动作利落, 轻盈地飞来。它们姿态优雅,动作利落, 时而盘旋,时而俯冲, 时而盘旋,时而俯冲,尾尖在水面上轻轻 一点,水面就泛起圈圈涟漪。 一点,水面就泛起圈圈涟漪。也许是飞累 了,有一只蜻蜓落在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那透明的翅膀在阳光下微微垂着, 上。那透明的翅膀在阳光下微微垂着,像 是进入了梦乡,又像是陷入了沉思。 是进入了梦乡,又像是陷入了沉思。好一 派诗情画意的景象! 派诗情画意的景象!
) 贞节) 贞 (zhēn)(贞节) gěng) 田埂) 埂 (gěng)(田埂) 衡 (héng)(平衡) ) 平衡) 据 (jù) (根据) ) 根据)
陶慈舌抢蝇 蚊握据构复
1.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1.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1)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反问句)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反问句)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2)请把它改成陈述句,带有句号的句 请把它改成陈述句, 请把它改成陈述句 使其意思不变? 子,使其意思不变 (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 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昆虫是人 类的好朋友?它们有什么特点?为 什么说蜻蜓是“除害飞行家”?它 还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蜻蜓饿极时 真的会吃掉自己的尾巴吗?……
七嘴八舌
一清二楚 接二连三 四面八方 五湖四海 七上八下 十拿九稳 千方百计 万紫千红 说三道四 五颜六色 九牛一毛 万水千山
小
池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5.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 孩子们“入神” 先生的谆谆教导, 先生的谆谆教导,自觉地将之化作了行 不禁让我们为这群孩子们拍手叫好, 动,不禁让我们为这群孩子们拍手叫好, 同学们, 同学们,如果当你也像陶行知那样看到 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 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会采取 哪些方法劝阻或进行社会宣传和呼吁呢? 哪些方法劝阻或进行社会宣传和呼吁呢?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放飞蜻蜓》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放飞蜻蜓》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所谓的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根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放飞蜻蜓》原文、知识点及教案),期望帮助到您。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放飞蜻蜓》原文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触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
”“吃露水。
”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
”“吃树叶。
”“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
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
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孩子们点点头。
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掌控飞行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蜓谨慎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
它用尾巴保持安稳,调剂方向。
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
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孩子们入神地听着。
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
翠贞看着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纭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放飞蜻蜓》知识点字:捉、摸、抢、撅、河、翻、截、词:脚步、田埂、复杂、蜻蜓、翅膀重点句子:1、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触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2、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
【2018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9放飞蜻蜓(精品优质课课件)

2、在小组里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1﹑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 子…… 2﹑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 3﹑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4﹑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 5﹑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 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
1﹑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子…… 2﹑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 3﹑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4﹑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 5﹑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 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
3.陶行知先生为什么用“商量的口 吻”说话呢? 从中可以看出陶先生怎 么样的性格特点?
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话是对 晚辈的尊重和爱护。从中可以看出陶行 知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4.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 先生的谆谆教导,自觉地将之化作了行 动,不禁让我们为这群孩子们拍手叫好, 同学们,如果当你也像陶行知那样看到 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会采取 哪些方法劝阻或进行社会宣传和呼吁呢?
贞 (zhēn)(贞节) 埂 (gěng)(田埂)
陶慈舌抢蝇 蚊握据构复
1.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1)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反问句) (2)请把它改成陈述句,带有句号的句子,使 其意思不变? (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
2.从陶行知和小朋友的对话中, 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
(1)蜻蜓的尾巴特点是“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 据说被吃掉后“又会长出来”,功能是“保持平衡, 调整方向”。
孑孓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讲的是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 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 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 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
课文写了(
一群孩子在(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放飞蜻蜓》PPT课件

板书设计
你知道“七嘴八舌”是什么意思吗?
一清二楚 四面八方 七上八下 千方百计
接二连三 五湖四海 十拿九稳 万紫千红
说三道四 五颜六色 九牛一毛 万水千山
陶行知是一个怎样的人?
和蔼可亲 尊重学生 循循善诱 富有爱心
陶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 下”。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 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标本,把生 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 伟大的爱。推广这样的爱,可以 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与自 然和谐共处。
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6、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
小
池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梅子金黄杏子肥,
树阴照水爱晴柔。 麦花雪白菜花稀。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日长篱落无人过,
早有蜻蜓立上头。 唯有蜻蜓蛱蝶飞。
课外作业: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昆虫是人类的好 朋友?它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蜻蜓 是“除害飞行家”?它还有什么特殊的 本领?蜻蜓饿极时真的会吃掉自己的尾 巴吗?……
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册单元
课文哪几节是写捉蜻蜓?哪几节讲的 是谈蜻蜓?哪几节讲的是放蜻蜓?
(1) 捉蜻蜓 (2—10)谈蜻蜓 (11) 放蜻蜓
课文解读
学习第一部分
课文中是谁在捉蜻蜓?他们遇到谁? 一群孩子 陶行知
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描写陶行知语言的
句子,划上波浪线,读一读;
2、陶行知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的神态、动作
是怎样的?从这些神态、动作、语言中你体会 到什么? 3、把你的感想、体会用简短的句子或词语写 在句子下边,并和旁边的同学交流交流。
三年级下册(S版)语文课文原文11-19课

三年级下册(S版)语文课文原文11-19课小学语文的学习相当重要,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成绩。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提供的三年级下册(S版)语文课文原文,供大家复习时参考学习!三年级下册(S版)语文课文原文11-19课11 赶海“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
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
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
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12 荷花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放飞蜻蜓》课
文原文
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
”
“吃露水。
”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
”“吃树叶。
”“吃泥土。
”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
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
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孩子们点点头。
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
“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
”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
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
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
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
翠贞看着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放飞蜻蜓》课
文内容
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孩子们放飞的是蜻蜓,其实也是在放飞童稚,放飞爱心,放飞希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文字,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诲。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放飞蜻蜓》课
文拓展
蜻蜓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知的有4500多种,我国约有300多种。
在昆虫世界里,蜻蜓飞行本领最高,它比别的昆虫飞得快,飞得高,飞得远,每小时能飞行100多公里。
它的头上有两只发达的复眼,亮晶晶的像个小灯泡。
复眼是由10000个到28000个小眼睛组成的,能看见6米以内的东西,还会分辨颜色,识别物体的形状。
蜻蜓的交配很有趣,雄的蜻蜓用腹部末端的夹子拖住雌的蜻蜓的头,雌的蜻蜓把腹部弯过去,伸到雄的蜻蜓腹部,就这样在天空中一边飞一边交配,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蜻蜓吃尾巴”。
交配后,雌雄蜻蜓分开,雌蜻蜓单独在水面上飞行,用尾巴在水面上一下又一下地徐水,仿佛在做游戏,其实是在产卵,这就是人们熟知的“蜻蜓点水”。
在武打影片《新方世玉》中,见到方世玉的轻功“蜻蜓点水”的人,无不啧啧称妙!其实,这是模仿蜻蜓设计出来的。
蜻蜓卵在水中孵出幼虫,它专门吃蚊子的幼虫。
幼虫在水中生活1年一5年,蜕皮10多次后才变为成虫。
天气好的时候,蜻蜓常在近水的树丛里停留或飞舞。
下雨前,蜻蜓在低空成群地飞舞。
这是因为下雨前空气湿度大,虫子翅膀潮湿,没法飞高,这也正是蜻蜓捕食虫子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