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地球上的水》导学案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经典教案《地球上的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经典教案《地球上的水》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分布和名称,并能描述水体间联系的途径。

2.概述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认识到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学会利用图表来获得信息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水体的分类,认识到分类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

2.通过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及特点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多媒体课件【提问】小溪中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舞蹈。

打一物体。

【学生活动】猜出谜底是——水。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地球上的水。

(板书标题)1.水的分布(10分钟)【提问】有人说我们居住的地球应当叫水球,你知道为什么吗?【教师】因为我们生活的地球有71%的表面积被水占着,从天空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到处都是水的世界,那大家想知道地球上水的分布到底是怎样的吗?请看大屏幕。

【PPT】课本图1-1 水的分布图。

【小组活动】观察、思考并回答:①从图中可看出,地球上的水可以分为哪几类?②各类水体所占的比例如何?③从中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或者你有什么样的想法?【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总结。

引导学生得出陆地淡水很少以及人类可利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少之又少的结论。

引导学生谈感受,并自觉的提出要节约用水的想法。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标准,对水进行不同的分类。

等等。

【思考与讨论】你能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水吗?2.水的循环(25分钟)【提问】前几天有个小朋友问我,江河的水都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海,那大海会不会有一天满上来淹没地球呢?你们觉得呢?【教学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并说说自己的看法和原因。

【过渡】地球上的水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们是时刻在进行惊天动地的运动和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我们称之为水循环。

八年级科学上册 1.1 地球上的水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1 地球上的水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浙教版

地球上的水一、水的分布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态、态和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

①气态水数量最,但分布最。

②液态水数量最,分布。

③固态水仅在、或条件下才能存在。

2、陆地水体类型:①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水、水和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②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包括水、水、水、水、水、水等,水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 ,但是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它供应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③在地球淡水中,是主体,全球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②陆地循环(内陆循环):陆地水蒸发或植物蒸腾、水汽凝结又形成陆地降水。

意义:对水资源更新有一定作用,但补给陆地上水体的水量。

③海上内循环:海水蒸发,水汽凝结又形成降水。

海上内循环水量最大。

水资源更新最主要依靠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循环(内陆循环)对水资源更新也有一定的作用。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读图写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E 、C 、B 、F 、H 、G 、A 、I 、D 。

其中人类能改变的环节是。

3、水循环的意义:①维持全球;②使陆地上淡水资源。

③促使的迁移和的交换 ; ④不断地塑造着。

4、水循环的原因:内部原因: ; 外部原因:;三、水资源的分布1、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①平均年径流量:;②全球水资源分布特点:;③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④为什么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一些城市也会发生供水困难:;四、水与生命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①仙人掌为什么能生活在沙漠里?答:。

②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当堂检测3、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A太阳辐射能 B重力能 C大气运动 D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4、对长江、黄河水的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参与海陆间循环B、只参与陆上内循环C、只参与海上内循环D、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陆上内循环5、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资源可以循环更新,因此不必节约使用B海陆间循环、陆地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更新C由陆地循环更新的水资源数量较少,因而陆地循环对各地的影响意义不大D水循环能影响全球环境,但影响力度不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节 地球上的水》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节 地球上的水》教案

《第1节地球上的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上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2.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3.知道大部分得水污染是人类活动造成的;4.知道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有害。

教学重点认识地球上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上缺乏水资源,树立保护水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作业教师准备:课前预习作业、限时作业、课件、地球仪、地图、烧杯、汤匙、滴管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大家天天用水,水滋润着地球上的万物,同时又把大自然打扮的多姿多彩。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水在自然界中构成的美景。

怎么样?二、汇报展示那你们知道地球上的哪里有水吗?(板书:地球上的水)把你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展示一下。

学生自由汇报:大海、小河、小溪、湖泊……三、教师点拨1.你们喜欢企鹅吗?她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在南北极存在着大量的冰川,你们认为冰川是水吗?为什么?冰川就是固体的水。

所以说南北极的冰川中也有大量的水。

2.想一想哪里还有水?天上下的雨水,有的流入了江河湖海,而有的则到哪里去了?在农村有许多地方都在使用井水,井水是从哪来的?(地下)地下也有水。

3.谁来概括地说一说地球上究竟哪有水?生: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

四、二次观察1.这是什么?面对地球仪或地图,呈现在眼前的大部分颜色是什么?地图上的蓝色代表什么?2.在地球表面有30%是陆地,70%是海洋,而在30%的陆地上,还有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可见地球上水的分布是多么的广泛,根据这个特征,你们能给地球起一个更加形象的名字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太空中拍下的地球的照片。

3.地球上的这些水都一样吗?为什么?(海洋里的水是咸水,有的地方的水是淡水。

)(1)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

而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大气中也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只有一些河流、湖泊、何浅层地下水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

(2)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把地球上所有的水比做一个大西瓜,那淡水只相当于一小块西瓜,而可被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颗小西瓜籽。

八年级科学上册 1.1 地球上的水教案1 (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1 地球上的水教案1 (新版)浙教版

1.1 地球上的水课题(章节) 1.1 地球上的水(第一课时)上课时间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使学生认识地球上的水的种类、分布、水循环及水与生命的关系等内容,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河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类和分布特点2、知道水循环及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和原因教学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及特点教学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

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让学生谈谈对水的认识。

二、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海洋水 96.53%冰川冰 68.69%1、水陆地淡水 2.53% 其他水体………… P2地下淡水 30.06%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0.94%2、多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有三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三、水的循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1、水循环的过程特点: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水循环:(1)小循环1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练习:根据图1—1,写出图示有关过程的名称。

①______;③_____;④___。

2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2、水循环的重要性: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

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备课教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1《地球上的水》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1《地球上的水》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

地球上的水一、教材分析1.内容特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第一节,本课是“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主题2——人类生存的地球中的地球上的水体与“物质科学”中的主题——常见的物质中的“水”有密切联系,水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它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也是学生容易体验和领会的,因此教材以“水”为主题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章节,本节先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循环,知道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以及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树立要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知道水的存在状态。

(2)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探讨,体验水无处不在。

(2)通过读图分析等活动,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一系列挑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养成对知识“乐学、乐用”的积极心向。

(2)通过对淡水资源分布、储量和水的重要性的学习,认识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性,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

(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难点)水循环过程和产生原因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水的体验十分丰富,对于“水在哪里?哪里有水?”“所有动植物都离不开水”等都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并且在第一册中曾经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水与地球上生命的密切关系等知识。

学生经验体系中的这些关于水的知识片段是本节内容的学习基础。

从水在哪里→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存在的?它们怎么转化?是什么力量促使它们转化?从所有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水对生命有多重要呢?这些问题在原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情境被提出来,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头脑中关于水的零碎知识将起来,并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入,对各类水体的存在及其转化和循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生活中的水》这一课题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秋八年级科学上册 1.1《地球上的水》教案1 浙教版精编版

秋八年级科学上册 1.1《地球上的水》教案1 浙教版精编版

1.1地球上的水一、教材分析1.内容特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第一节,本课是“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主题2——人类生存的地球中的地球上的水体与“物质科学”中的主题——常见的物质中的“水”有密切联系,水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它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也是学生容易体验和领会的,因此教材以“水”为主题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章节,本节先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循环,知道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以及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树立要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知道水的存在状态。

(2)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探讨,体验水无处不在。

(2)通过读图分析等活动,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一系列挑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养成对知识“乐学、乐用”的积极心向。

(2)通过对淡水资源分布、储量和水的重要性的学习,认识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性,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

3.教学重难点(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难点)水循环过程和产生原因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水的体验十分丰富,对于“水在哪里?哪里有水?”“所有动植物都离不开水”等都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并且在第一册中曾经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水与地球上生命的密切关系等知识。

学生经验体系中的这些关于水的知识片段是本节内容的学习基础。

从水在哪里→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存在的?它们怎么转化?是什么力量促使它们转化?从所有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水对生命有多重要呢?这些问题在原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情境被提出来,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头脑中关于水的零碎知识将链接起来,并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入,对各类水体的存在及其转化和循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生活中的水》这一课题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1-地球上的水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1-地球上的水教案

1.1 地球上的水课题:地球上的水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

2、了解地球上的水以不同形式存在于不同的空间位置;3、了解地球上的水以不同形式存在于不同的空间位置;了解水体间的循环、转化;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以水的分类为载体,学会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分类。

情感目标:通过对水的分类和水循环对学生进行辩证观的渗透;教学重点:地球上水的存在位置;水对生命的重要性以及水循环教学难点:水循环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计备注一、引入新课出示一幅地球图片(投影)问:在太空中看地球,看到的蓝色、白色和黄色分别是什么?其中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是什么?生答:水。

讲述:地球可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水球。

水在地球上是怎样分布的?二、新课教学问: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哪里?答:海洋、河流、湖泊、土壤、空气、生物体内……(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在课件中打出水存在的各种图片)引导: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有的在海洋,有的在陆地,有的在大气中,有的在生物体内,有的高空,有的在地下,那么我们能否根据它们积聚情况,分布的地点不同,进行归类?学生讨论,并归类(学生可能将生物体内的水归为陆地水,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板书:一、水的分布:海洋水 96.53%陆地水湖泊咸水 0.94%地下咸水陆地淡水 2.53% 、、、、、、、、大气水生物水讲解:海洋水含量最多,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其他三种水总和只有占 3.47%,因此我们看到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为蓝色就是这个原因。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2页图表,并布置任务:任务一:图表中的列出的水中哪些不可以被人们直接且方便饮用?学生讨论并总结:地球上的水①咸水不能直接饮用:海洋水、湖泊咸水、地下咸水②不方便饮用:冰川水、深层地下水、永冻土底水、大气水、生物水。

说明:经计算可方便被人们直接利用的水只占2.53%中的3.472%,也就是该占全球总量的0.00759%。

分析:刚才同学们都将我们周围常见的河流水、湖泊淡水等列为可以直接利用且方便利用的,而实际上近年来,这些水真的可以直接饮用吗?列出:③被污染的水。

八年级科学上册1_1地球上的水教案新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1_1地球上的水教案新版浙教版1

1.1地球上的水一、教材分析1.内容特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第一节,本课是“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主题2——人类生存的地球中的地球上的水体与“物质科学”中的主题——常见的物质中的“水”有密切联系,水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它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也是学生容易体验和领会的,因此教材以“水”为主题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章节,本节先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循环,知道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以及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树立要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知道水的存在状态。

(2)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探讨,体验水无处不在。

(2)通过读图分析等活动,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一系列挑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养成对知识“乐学、乐用”的积极心向。

(2)通过对淡水资源分布、储量和水的重要性的学习,认识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性,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

3.教学重难点(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难点)水循环过程和产生原因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水的体验十分丰富,对于“水在哪里?哪里有水?”“所有动植物都离不开水”等都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并且在第一册中曾经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水与地球上生命的密切关系等知识。

学生经验体系中的这些关于水的知识片段是本节内容的学习基础。

从水在哪里→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存在的?它们怎么转化?是什么力量促使它们转化?从所有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水对生命有多重要呢?这些问题在原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情境被提出来,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头脑中关于水的零碎知识将链接起来,并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入,对各类水体的存在及其转化和循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生活中的水》这一课题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地球上的水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
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根本特点。

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开展的重要性,使学生
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1.水的分布
(1)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1018米3,
它以_液_ 态、固态和气态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
_ 大气和生物体中。

其中海洋水是咸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

(2)陆地淡水包括冰川水、地下淡水、_ 湖泊淡水、
水、_河水等。

2.水的循环
(1)地表上的水在_液态、_固态和_ 气态之间发生变化。

(2)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_降水、下渗、
沿地表或地下流动而严密地联系在一起,进展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3.水资源的分布:从全球范围看:赤道附近地区和_ 地区,水资源往往比拟丰富,而_内陆和_ 沙漠地区,水资源那
么比拟贫乏。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我国北方淡水资源只有
淡水资源的。

4.水与生命:水不但是植物的重要组成局部,而且动物也离不开水,水是动物生存的根本条件。

1.(6分)在地球上,水大局部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固态的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那么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2.(3分)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C )
A.河水、深层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河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
D.河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3.(3分)地球上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2.53%,而淡水中的绝大多数又是( A )
A.冰川水B.湖泊淡水 C.河水 D.大气水
4.(8分)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之间的相互转化和运动。

其中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5.(6分)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

如下图为水循环的一局部,图中X、Y、Z分别表示水循环的某个阶段。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6.(2分)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根本的物质之一,没有水,生命就不可能存在。

据测定,人体质量的以上是水分,一个安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需要大约升的淡水。

7.(4分)以下有关水的需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D )
A.仙人掌不需要水,因此放在露天阳台上的仙人掌不需要浇水B.沙漠植物沙拐枣不需要水,因为沙漠上层几乎不含水
C.骆驼有时需要水,有时不需要水
D.地球上的任何生命都需要水
8.(4分)以下生物中不需要水即可生活的是( D )
A.仙人掌 B.骆驼
C.大肠杆菌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9.(4分)渔民出海时遇到淡水用完的情况应该( D )
A.立即返航 B.喝海水
C.用海水制纯水 D.吃鱼等海生动物
10.以下关于水资源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D )
A.沙漠地区,水资源比拟贫乏
B.赤道附近和距海较近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C.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水循环比拟活泼
D.全球大约有30%的地区面临着缺水危机
11.我国是一个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C )
12.以下水体中占陆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 B )
A.地下淡水 B.冰川水 C.河流水 D.大气水
3.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缺乏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D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14.以下水循环过程中,物态变化属于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是( D ) A.海洋上的降水 B.陆地上下雪
C.冰川融化成水流入江河 D.植物蒸腾作用
二、填空题(11×2分=22分)
15.从全球范围看,水资源比拟丰富的地区是地区和地区,而和地区水资源比拟贫乏。

全球大约有的地区正面临着缺水的危机。

16.地球上含量最多的水是,它能直接饮用吗?
_ _,请你提出把它变成饮用水的处理设想:
17.地球上的水以不同的形式分布,其中绝大局部的水分布在
中,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上的资源。

三、简答题(6分+17分=23分)
18.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

资料一和资料二是我国局部省市年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

从空间上看,我国水资源分布有南多北少的特点,极度缺水的省市有,水资源比拟丰富的省市有。

资料一:我国局部省市人均水量图
19.读水循环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

(1)以下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①_ _;②;
③;④。

(2)图中_ (填序号)环节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地得到补充。

(3)水循环连续进展的动力是_ _。

(4)不同的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 )
A.地表径流 B.蒸发和降水
C.地下径流 D.下渗和蒸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