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煤技术知识点

合集下载

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
1.简介 简介
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y;CCT )一词源于 洁净煤技术( ; 美国,是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 美国 ,是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 燃烧 、 转换 和污染控制新技术的总称, 和污染控制新技术的总称,是当前世界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 主导技术之一, 也是高新技术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 主导技术之一 , 也是高新技术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 。 洁净煤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烧煤洁净技术, 洁净煤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烧煤洁净技术,二是煤 转化为洁净燃料技术。 转化为洁净燃料技术。
原 煤
配煤
终 端 利 用
谢谢大家!ຫໍສະໝຸດ 煤3.煤的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又称为煤的热值, 煤的发热量,又称为煤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 燃烧后产生的热量。煤的发热量是煤质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 燃烧后产生的热量。煤的发热量是煤质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 煤作为动力燃料,主要是利用煤的发热量,发热量愈高, 煤作为动力燃料,主要是利用煤的发热量,发热量愈高,其 经济价值愈大。我国规定以每千克发热量为7000 7000千卡的煤作 经济价值愈大。我国规定以每千克发热量为7000千卡的煤作 为标准煤。 为标准煤。
洁净煤技术
3.煤转化为洁净燃料技术 煤转化为洁净燃料技术
(1)煤的气化技术 有常压气化和加压气化两种,它是在常压或加压条件下, 有常压气化和加压气化两种,它是在常压或加压条件下, 保持一定温度,通过气化剂(空气、氧气和蒸汽) 保持一定温度,通过气化剂(空气、氧气和蒸汽)与煤炭反 应生成煤气,煤气中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 应生成煤气,煤气中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 燃气体。用空气和蒸汽做气化剂,煤气热值低; 燃气体。用空气和蒸汽做气化剂,煤气热值低;用氧气做气 化剂,煤气热值高。煤在气化中可脱硫除氮,排去灰渣, 化剂,煤气热值高。煤在气化中可脱硫除氮,排去灰渣,因 煤气就是洁净燃料了。 此,煤气就是洁净燃料了。

洁净煤技术基础知识

洁净煤技术基础知识

问题一:能源的概念、分类及新能源的特点1.能源的概念能源:比较集中,较易转化的含能物质。

其中,《能源百科全书》中对“能源”定义为:“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

”可见,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

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2.能源分类能源的分类,按照生产方式,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根据能否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与非再生能源。

根据能源使用的类型,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可直接取得而又不改变其形态的能源,也就是自然界中以天然形式存在并没有经过加工或转换的能量资源。

蕴藏方式中,一次能源包括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

除此以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核能等可再生能源也被包括在一次能源的范围内。

二次能源则是指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成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量资源。

蕴藏方式中,如电力、煤气、汽油、柴油、沼气等能源都属于二次能源,其中电能是最主要的二次能源之一。

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再产生的能源称为,反之称为非再生能源。

风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非再生能源。

地热能基本上是非再生能源,但从地球内部巨大的蕴藏量来看,又具有再生的性质。

核能的新发展将使核燃料循环而具有增殖的性质。

核聚变的能比核裂变的能可高出5~10倍,核聚变最合适的燃料重氢(氘)又大量地存在于海水中,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核能是未来能源系统的支柱之一。

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常规能源:利用技术上成熟,使用比较普遍的能源叫做。

包括一次能源中的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新能源:新近利用或正在着手开发的能源。

新型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氢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能源。

洁净煤技术考试要点

洁净煤技术考试要点
4.煤的热稳定性
煤的热稳定性是指煤在燃烧和气化过程中对热的稳定程度,即煤块在高温状态下保持原来粒度的能力。对于使用块煤作原料的固定床气化工艺来说,煤的热稳定性差将会增加煤料层内气体流动的阻力和带出物量,降低气化效率。
5.煤的机械强度
煤的机械强度是指煤块的抗碎、耐磨及抗压等综合性物理和机械性能。它涉及煤在输送和气化过程中能否保持所要求的粒度和筛分组成,机械强度较低的煤不能直接作为固定床气化的原料。
型煤质量标准测定方法
水分、灰分、灰熔融性、热强度、热稳定性、反应性、结渣性、转鼓强度、耐水强度
5.水煤浆制煤的意义,水煤浆的特点,质量要求,如何实现级配
意义:它可以象油一样运输、储存、雾化和稳定着火燃烧,其热值相当于燃料油的一半,因而它可以直接替代燃煤、燃油作为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的直接燃料;水煤浆还是理想的气化原料,产生的煤气可以用于煤化工或联合循环发电;特制精细水煤浆可以作为燃气轮机的燃料
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滞后于烟气脱硫技术,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发出的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工艺(SN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SCR)。
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也被译作碳捕获与埋存、碳收集与储存等)是指将大型发电厂所产生的二氧化碳(CO2)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方法
2.煤的粘结性
煤的粘结性是指煤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受热分解而先变为塑性状态,然后煤粒之间受膨胀压力的作用再相互粘结在一起的程度。它会影响气体在料层内流动的通畅性与在料层截面上分布的均匀性。传统煤气化用煤采用弱粘结性的煤
3.煤的结渣性

洁净煤技术知识点

洁净煤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1.一次能源: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

2.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得到的能源产品。

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

3.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类环境问题。

4.煤炭燃烧要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放射性飘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

其中,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

5.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

6.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达到一定浓度形成光化学烟雾。

氮氧化物形成酸雨,加重环境危害。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二氧化氮7.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的基础:半导体PN结的光伏效应。

第二章1.洁净煤技术(CCT)是煤炭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高新技术的总称。

2.洁净煤技术可分为四大部分:煤炭燃烧前处理(净化技术)、燃烧中处理(净化技术)、燃烧后处理(净化技术)和转化技术。

3.燃烧前处理分为:选煤,型煤(工业型煤,民用型煤和特种型煤),水煤浆(70%煤,30%水,1%添加剂)。

4.燃烧中处理分为:低污染燃烧,燃烧中固硫,流化床燃烧,涡旋燃烧。

5.燃烧后处理分为烟气净化(脱硝脱硫),和灰渣处理。

6.转化技术分为:煤气联合循环发电,城市煤气化,地下煤气化,煤液化,燃料电池,磁流体发电。

第三章1.物理选煤是根据煤炭和杂质物理性质(蹂躏度,密度,硬度,磁性及电性等)上的差异进行分选。

方法有:重力选煤,电磁选煤。

2.物理化学选煤即浮游选煤,是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进行分选。

3.化学选煤是借助化学反应,使煤中有用成分富集,除去杂质和有害成分的工艺过程。

可分为碱处理,氧化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1. 引言洁净煤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先进的煤燃烧和碳捕集技术来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并提高煤燃烧效率的方法。

煤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但其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洁净煤技术的发展旨在解决这些问题,使煤燃烧更加环保和高效。

2. 洁净煤技术的分类洁净煤技术可分为燃烧技术和碳捕集技术两大类。

2.1 燃烧技术燃烧技术是通过改进煤燃烧过程来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方法。

常见的燃烧技术包括:•燃烧控制:通过优化燃烧温度、燃料供给以及燃烧过程中的空气分配,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燃料预处理:对煤进行洗煤、破碎和干燥等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提高煤燃烧效率;•燃烧辅助技术:如气体再循环、预混煤粉燃烧等,可以降低煤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2.2 碳捕集技术碳捕集技术是一种将二氧化碳从煤燃烧废气中分离和捕集的方法。

常见的碳捕集技术包括:•吸收法:利用化学吸收剂(如氨水和胺溶液)与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使其被吸收,并进一步进行分离和回收;•膜分离法:利用特殊薄膜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实现捕集和回收;•吸附法:利用固体吸附剂,如活性炭和分子筛,吸附并分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3. 洁净煤技术的应用洁净煤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洁净煤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示例:3.1 发电工业洁净煤技术在发电工业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大型燃煤发电厂。

通过采用燃烧控制、燃料预处理和燃烧辅助技术,可以降低发电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并提高煤燃烧效率。

碳捕集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回收,减少碳排放。

3.2 工业锅炉工业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燃煤设备,也是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洁净煤技术在工业锅炉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煤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3 煤气化工艺煤气化是一种将煤转化为合成气的过程,合成气可以用于制备液体燃料和化学品。

洁净煤技术知识点

洁净煤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1.一次能源: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

2.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得到的能源产品。

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

3.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类环境问题。

4.煤炭燃烧要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放射性飘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

其中,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

5.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

6.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达到一定浓度形成光化学烟雾。

氮氧化物形成酸雨,加重环境危害。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二氧化氮7.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的基础:半导体PN结的光伏效应。

第二章1.洁净煤技术(CCT)是煤炭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高新技术的总称。

2.洁净煤技术可分为四大部分:煤炭燃烧前处理(净化技术)、燃烧中处理(净化技术)、燃烧后处理(净化技术)和转化技术。

3.燃烧前处理分为:选煤,型煤(工业型煤,民用型煤和特种型煤),水煤浆(70%煤,30%水,1%添加剂)。

4.燃烧中处理分为:低污染燃烧,燃烧中固硫,流化床燃烧,涡旋燃烧。

5.燃烧后处理分为烟气净化(脱硝脱硫),和灰渣处理。

6.转化技术分为:煤气联合循环发电,城市煤气化,地下煤气化,煤液化,燃料电池,磁流体发电。

第三章1.物理选煤是根据煤炭和杂质物理性质(蹂躏度,密度,硬度,磁性及电性等)上的差异进行分选。

方法有:重力选煤,电磁选煤。

2.物理化学选煤即浮游选煤,是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进行分选。

3.化学选煤是借助化学反应,使煤中有用成分富集,除去杂质和有害成分的工艺过程。

可分为碱处理,氧化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

1、洁净煤技术:是煤炭高效和洁净开发、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技术的总称2、型煤的发展及应用:节约能源、提高煤炭利用率、有效减少环境污染3、型煤与原煤比德特点:反应活性高、粒度均匀、孔隙率达、可改质优化原煤4、型煤定义与分类:型煤是指按照一定力粒度要求,将一种或几种煤粉在有黏结剂或无黏结剂存在条件下,经一定压力作用,加工成一定外形的煤炭制品5、灰分:型煤产品燃烧后残留物所占的含量6、灰熔融性:型煤燃烧或融化时,其中矿物质随着温度升高软化、熔融、流动时的温度特性7、反应性:衡量型煤在气化炉或燃烧炉内同空气或水蒸气反应快慢的指标8、结渣率:衡量型煤在燃烧或者气化过程中矿物质结渣程度的一个指数9、煤炭分选技术:通过对原煤进行分选加工,能够除去其中大部分无机矿物质,降低煤的灰分和硫分,从而有效改善煤炭产品质量,优化煤炭产品结构10、跳汰选煤:原煤主要在垂直升降介质中安密度差异进行分选的过程跳汰选煤所利用的介质是水也可以使空气11、重介质选煤:是一种利用密度介于煤和矸石之间的液体作为分选介质的高效重力选煤的方法12、浮游选煤:利用煤和矸石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在固液气三相界面进行的一种选别技术13、水煤浆技术:将煤炭粉碎到足够的细度后与流动介质混合搅拌制成浆体燃料代替液体燃料的一种新型煤基洁净流体燃料制造技术14、水煤浆的有点:燃烧效率高、节能、环境效益好,燃烧过程更易于操作和控制15、燃烧特性:水煤浆可以雾化燃烧,由于其实质上是固液两相态流体,二科而可燃烧物质只是其中的固体煤炭颗粒,其雾化后的液滴实际上是固体煤炭颗粒表面附着这一定水分的复合体其燃烧过程经过不等温加热、水分蒸发、挥发分析出、和燃烧以及炭粒燃烧和燃尽四个阶段,由于水分较多,水分的汽化导致水煤浆的着火时间比煤粉燃烧要长,燃烧温度和烟气温度比煤粉燃烧的要低16、煤质对成浆行的影响:水分、灰分、氧含量、可磨性、煤的变质程度17、分散剂的种类:离子型和非离子型18、稳定剂的作用;水煤浆稳定剂的作用就是促使在水中已经分散的煤炭颗粒能够和周围其他的颗粒和水形成一种较为脆弱担忧一定刚度的三位空间结构19、煤炭清洁燃烧技术:煤在燃烧过程中提高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技术20、煤炭烟气净化技术:根据燃煤烟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及烟尘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特点对其中的污染物脱除精华的技术21、煤的气化技术:在特定的设备内于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的有机质与气化剂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固体煤转化为灰渣和可燃气体的过程22、优点通过煤炭气体的转化途径可以吧煤炭储运和使用既而方便燃烧反应也难完全且有害于环境的固态物质甚至劣质燃料23、煤炭液化技术:煤炭液化是把固体状态的煤炭经过一系列化学加工将其转化成液态产品的洁净煤技术24、煤的间接液化法:先把煤在高温下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式煤炭全部转化转化为合成气,在催化剂饿作用下合成为液体燃料的工艺技术25、动力配煤技术:根据用户对煤质的要求,将若干种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煤按照一定的比例掺配加工而成的混合煤26、优点:充分发挥每种煤的特点,相互取长补短使配煤质量满足大中小不同类型的需求,提高利用率,节约能源。

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

1、洁净煤技术的定义和内涵?在煤炭开发和加工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

是使煤炭作为一种能源应达到最大潜能的利用而释放的污染物控制在最低量,以实现煤的高效、洁净、经济利用为目的技术。

中国洁净煤技术是以煤炭洗选为源头、以煤炭气化为先导、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与发电为核心、以煤炭转化和污染控制为重要内容的技术体系。

2、煤炭燃烧的方式根据煤在燃烧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分为:层状燃烧、悬浮燃烧、流态化燃烧(沸腾燃烧)3、CO2的捕集方式二氧化碳的捕集方式主要有三种:燃烧前捕集(Pre-combustion)、富氧燃烧(Oxy-fuel combustion)和燃烧后捕集(Post-combustion)。

依据捕获系统的技术基础和适用性,通常将火电厂CO2的捕集系统分为以下4种:燃烧后脱碳(post-combustion)、燃烧前脱碳(pre-combustion)、富氧燃烧技术(oxyfule)以及化学链燃烧技术(CLC)。

4、IGCC发电系统组成、发电原理、过程、优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发电系统,是将煤气化技术和高效的联合循环相结合的先进动力系统。

它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煤的气化与净化部分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部分。

第一部分的主要设备有气化炉、空分装置、煤气净化设备(包括硫的回收装置),第二部分的主要设备有燃气轮机发电系统、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发电系统。

IGCC的原理是:煤经过气化和净化后,除去煤气中99%以上的硫化氢和接近100%的粉尘,将固体燃料转化成燃气轮机能燃用的清洁气体燃料,供入燃气轮机的燃烧室,产生高温燃气以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再利用燃气轮机高温排气经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做功发电,即使得燃气发电与蒸汽发电联合起来。

指煤经过气化产生中低热值煤气,经过净化除去煤气中的硫化物、氮化物、粉尘等污染物,变为清洁的气化燃料,燃烧后先驱动燃气轮机发电,然后利用高温烟气余热在废热锅炉内产生过热蒸汽驱动蒸汽轮机发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一次能源: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

2.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得到的能源产品。

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

3.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类环境问题。

4.煤炭燃烧要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放射性飘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

其中,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

5.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

6.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达到一定浓度形成光化学烟雾。

氮氧化物形成酸雨,加重环境危害。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二氧化氮7.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的基础:半导体PN结的光伏效应。

第二章1.洁净煤技术(CCT)是煤炭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高新技术的总称。

2.洁净煤技术可分为四大部分:煤炭燃烧前处理(净化技术)、燃烧中处理(净化技术)、燃烧后处理(净化技术)和转化技术。

3.燃烧前处理分为:选煤,型煤(工业型煤,民用型煤和特种型煤),水煤浆(70% 煤,30%水,1%添加剂)。

4.燃烧中处理分为:低污染燃烧,燃烧中固硫,流化床燃烧,涡旋燃烧。

5.燃烧后处理分为烟气净化(脱硝脱硫),和灰渣处理。

6.转化技术分为:煤气联合循环发电,城市煤气化,地下煤气化,煤液化,燃料电池,磁流体发电。

第三章1.物理选煤是根据煤炭和杂质物理性质(蹂躏度,密度,硬度,磁性及电性等)上的差异进行分选。

方法有:重力选煤,电磁选煤。

2.物理化学选煤即浮游选煤,是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进行分选。

3.化学选煤是借助化学反应,使煤中有用成分富集,除去杂质和有害成分的工艺过程。

可分为碱处理,氧化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4.微生物选没事,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某些自养型和易养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从煤中溶浸硫,达到脱硫目的。

5.煤炭洗选的作用:1提高煤炭质量,减少污染。

2提高煤炭利用效率,节约能源。

3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能力。

4减少运力浪费。

6.湿法选煤主要包括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和浮游选煤。

7.重介质选煤是用密度介于煤与矸石之间的重液或悬浮液作为分选介质的选煤方法。

基本原理是阿基米德原理。

8.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磁铁矿粉与水配制的悬浮液作为选煤的分选介质。

9.重介质选煤的设备叫做重介质分选机:斜轮重介质分选机,立轮重介质分选机,重介质旋流器。

10.重介质分选机主要选块煤,重介质旋流器主要选末煤。

重介质旋流器分为两产品,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11.浮游选煤简称浮选,根据煤和矿物质杂质表面润湿性的差别,在浮选药剂的作用下,分选细粒煤(小于0.5毫米)的一种选煤方法。

12.浮选药剂:起泡剂、捕收剂、调整剂。

13.浮选优点:(1)可回收大量优质细粒精煤;(2)可净化选煤用循环水;(3)实现洗水闭路循环,防止环境污染。

14.干法选煤优点:(1)工艺简化;(2)节省投资和成本;(3)适合干旱缺水和高寒地带。

15.风选:利用空气作为分选介质的选煤方法。

16.化学选煤法分为:碱处理、氧化法和溶剂萃取。

17.微生物选煤法分法:生物浸出法,微生物表面处理法,微生物絮凝法。

18.动力配煤技术是将不同类别不同质量的煤按不同比例混合和配入添加剂,使之实现煤质互补,优化产品结构,适应用户燃煤设备对煤质的要求,达到提高燃煤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技术。

19.决定锅炉热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三条:(1)炉型是否先进;(2)煤质与炉型是否相符;(3)操作是否得当。

20.根据燃烧方式的不同,可将锅炉分为层燃锅炉,室燃锅炉和沸腾炉。

21.动力配煤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方法有线性规划法,神经网络法,模糊数学法等。

第四章1.型煤是用一种或数种煤粉与一定比例的粘结剂或固硫剂在一定压力下加工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强度的煤炭产品。

2.型煤按用途分为:工业型煤、民用型煤和特种型煤。

按形状分:圆柱形、砖形、笼形、马赛克型、球形、枕型、卵型等。

按工艺分:有粘结剂冷压成型、无粘结剂冷压成型、热压成型型煤。

3.型煤技术指标:抗压强度、抗破碎性、抗冲击性、抗风蚀性、抗水性、密度等。

4.粉煤成型过程:配料、装料、压密、压溃、反弹。

5.泥煤、褐煤一般用无粘结剂冷压成型工艺型煤。

6.冷压成型是温度低于100摄氏度的条件下成型的。

7.热压成型:把型煤配合料高速加热到形成大量胶质体的温度下成型的工艺。

8.型煤粘结剂:有机类、无机类、复合类。

9.型焦技术:把非炼焦用原料煤(主要是不黏结煤和弱粘结煤)加一定量的粘结剂(或不加粘结剂)压制成型煤,按一定比例和原料煤配合(或全部为型煤),装入炼焦炉炼焦。

第五章1.水煤浆(CWM)是一定粒度的煤与水混合成的高浓度浆状燃料。

2.水煤浆物理特性:流变性,触变性,可雾化性。

3.煤炭的表面有强烈的疏水性。

4.磨煤可以用干法也可以用湿法,还可以用混合法。

5.水煤浆添加剂:分散剂、稳定剂。

6.稳定剂作用:(1)使水煤浆具有剪切变稀的流变特性;(2)使沉淀物有松软的结构,防止产生不可恢复的硬沉淀。

第六章1.煤炭气化是指一定温度压力下用气化剂对煤进行热化学加工,将煤中有机质转变为煤气的过程。

2.气化和燃烧的区别:气化和燃烧均属氧化过程。

燃烧是完全氧化反应,气化是非完全氧化反应。

3.气话同干馏的区别:气化有氧化过程,干馏无氧化过程。

4.煤炭气化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气化炉,气化剂和供给热量。

5.气化剂是煤炭气化的介质6.煤炭气化的分类:移动床(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气流床气化,熔融床气化。

第七章1.煤炭地下气化(UCG)是将地下煤炭通过热化学反应,在原地转化为可燃气体的技术。

2.贯通的方法有:电力贯通,空气渗透火力贯通,爆炸破碎贯通,定向钻孔贯通,水力压裂贯通。

第八章1.煤炭液化技术,是将固体的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

2.煤炭液化过程的实质就是提高H/C的值,破碎大分子,和提高纯净度的过程。

3.煤炭液化技术又称为煤的直接液化技术和煤的间接液化技术。

4.间接液化的技术主要有三种:南非的费-托合成法,美国的莫比尔法和正在开发的直接合成法。

第九章1.烟气净化技术,是指根据燃煤烟气中有毒害气体及烟尘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其中的污染物予以脱除、净化的技术。

2.烟气净化技术可分为除尘,脱硫,脱硝三类。

3.除尘设备主要有旋风除尘器,湿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电除尘器四大类。

4.旋风除尘器特点:除尘效率可达95%以上;捕集粒径小于5pm的颗粒效率不高。

5.湿式除尘器的原理是:利用水或其他液体形成的液网、液膜或液滴与含水气体接触,借助于惯性碰撞、扩散、拦截、沉降等作用捕集尘粒,使气体得到净化。

6.常用湿式除尘器:水膜除尘器、斜棒栅除尘器、文丘里除尘器。

7.袋式除尘器:通过过滤材料及附着在过滤材料上的粉尘层的机械过滤作用而达到除尘目的。

8.电除尘器是利用高压静电场捕捉烟气中的粉尘,从而使烟气净化的装置。

电除尘器的除尘过程分为气体电离,粉尘荷电,粉尘沉集和清灰。

9.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脱硝技术应用最广的技术。

10.氮氧化物形成方式:热力型,瞬时反应型,燃料型。

11.低过量空气燃烧就是使燃烧过程在尽可能接近理论空气量的条件下进行。

12.过量空气系数:只是实际供给燃料燃烧的供给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13.空气分级燃烧:基本原理是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阶段来完成。

14.燃料分级燃烧:把80%~85%的燃料送入第一级燃烧区,其余15%~20%的燃料则在主燃烧器的上部送入二级燃烧区。

15.烟气再循环:在锅炉内的空气预热器前抽取一部分低温度烟气直接送入炉内,或与一次风或二次风混合后再送炉内。

16.煤炭脱硫技术:脱硫方法一般可划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三类。

17.燃烧前脱硫:去除原煤中灰分和部分硫,常用的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法等。

18.燃烧中脱硫:又称炉内脱硫,在氧化气氛中,所有的可燃硫会被氧化成二氧化硫。

19.燃烧后脱硫:燃烧后脱硫,又称烟气脱硫(FGD),烟气脱硫的基本原理是酸碱中和反应,最常用的碱性物质是石灰石,生石灰和熟石灰,也可以采用氨和海水等其他碱性物质,其方法共分为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和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20.湿法烟气脱硫: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氨法烟气脱硫。

第十一章1.减少污染的洁净煤发电技术:一,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GCC)。

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CFBC),三,增压流化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FBC-CC)四,常规燃煤电站加脱硫脱硝装置(PC+FGD+De-NOx)。

2.提高火力发电机组效率的技术有:超临界(SC)与超超临界(USC)发电技术.3.临界压力,也就是液体在临界时的饱和蒸汽压。

4.火力发电厂基本循环是郎肯循环。

5.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把高效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与洁净的煤气化技术结合起来,既有高效发电效率,又有极好的环保性能,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洁净煤发电技术。

6.典型的IGCC工艺流程为:煤经气化成为中低热值煤气,经过净化,除去煤气中的硫化物,氮化物,粉尘等危险物,变为清洁的气体燃料,然后送入燃气轮机的燃烧室燃烧,一驱动燃气轮机做工,燃气轮机排气进入余热,锅炉加热给水,产生过热蒸汽驱动蒸汽轮机做功。

7.循环流化床,是固体颗粒在炉膛内以一种特殊的气固流化床方式运动。

第十五章1.碳捕集与封存。

(CCS)是指将大型发电厂或其他大型用煤企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

2.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二氧化碳的捕集,二氧化碳的运输,二氧化碳的存储。

3.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燃烧前捕集及富氧燃烧和燃烧后捕集。

4.二氧化碳封存: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

5.地质封存:二氧化碳注入油田或气田丰唇,可是原油体积膨胀,粘度降低。

二氧化碳,注入煤层工程,由于二氧化碳比甲烷对煤具有更大的亲和力,将二氧化碳注入煤层二氧化碳将吸附与煤层而驱替出甲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