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机械类型
第八章园林病虫害防治机械

部的空气被压缩,皮碗与挡片贴紧,
皮碗上的小孔堵塞,被压缩的空气顶
开单向球阀进入密封的药箱上部;皮
碗活塞不断地上下运动,药液上部的 空气不断的增加、压缩,形成对药液 的压力。当压力达到0.39一0.58MPa
图8—10 皮碗活塞式气泵 1.活塞杆2.泵筒3.出液管4.挡片 5.皮碗6.单向阀7.药液箱
普通型喷枪适用于田间 作物和矮生果树的喷雾。
果园型喷枪也称可调喷 图8—9 喷枪
枪,适用于果园喷雾。
a.普通型 1.手柄2.开关3.喷头
远射程喷枪可用于果园、b.果园型
森林喷雾,也可用于水 稻田喷雾。
1.涡流芯2.喷头帽 3.喷头体4.推进杆 5.手柄
c.远射程型 1.扩散片2.喷嘴 3.喷头帽 4.垫圈 5.并紧帽 6.喷枪管
3.压力泵
压力泵有气泵和液泵两种。按压力泵工作部件 的运 动特点分为往复式和旋转式两大类。
往复式压力泵 它是利用泵室的容积变化形成负压或 增压,将药液吸入或排出。其特点是排液过程是间歇 的;因此,工作压力和排液量不稳定。所以,凡采用 容积变化吸、排药液的喷雾机上,都装有空气室和调 压安全阀,保证工作压力和排液量稳定。
入前腔,完成吸液过程。
(2)排液过程……
活塞如此循环往复可连续、稳定地向喷 头供给高压药液。在大型喷雾机上,多 采用活片活塞式压力泵。
图8—13 活片活塞式液泵 a.吸液过程b.排液过程
1.泵室2.平阀片3.胶碗托4.胶碗5.吸液 管6.活塞7.排液阀8.弹簧9.排液管10. 空气室11.孔阀片12.三角套筒13连杆
(4)柱塞泵 柱塞泵的工作
原理与活塞泵相同。不同的是在
结构上用柱塞代替了活塞。柱塞
不与缸筒内壁接触,仅在缸筒端
施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的器械称植保机械概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节 喷雾机构造及工作过程
1 喷雾机的特点、种类 2 喷雾机的构造、基本原理、工作过程 2.1 构造(组成)
由柴油机带动工作的喷雾机,把泵和动力放在不同的 固定架上,可组成不同的形式,如担架式、畜车式等。 2.2 工作过程
国外植保机械的发展,各有其特点。 如日本地块较小,经营分散,故以发展小型动力配 套的背负式和担架式植保机械为主。近年来开始发展较 大型植保机械,如自走式机动喷粉喷雾弥雾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美国、俄国、加拿大等国,土地面积大而较平坦,故以 发展与拖拉机配套的悬挂式和牵引式等大型植保机械为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 国内外植保机械的发展
我国植保机械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仿制、自行研制 、联合设计与攻关等几个阶段,由人力到机动的迅速发 展过程,广泛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设计制造 了许多新的产品,基本解决了农作物的植保问题,主要 以小型植保机械为主,仍有大量工作有待继续努力。
化学防治法:利用化学药剂,通过专用设备灭病虫害的 方法。操作简便,防治效果好,生产率高,受地域和季节影 响小,但对环境和生态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是植物保护的 的主要方法,应用广。
组织制度防治法:通过对植物的检疫,特别是对作物种 子的检疫及有效的管理,可控制病虫害的扩大和蔓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国外植保机械正在向着机动、大型、多用、高生产率、 高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机动背负式喷雾机逐步发展成喷雾、喷粉、弥雾、超低 量喷雾、喷烟、喷湿粉、撒颗粒等一机多用。
植保机械复习资料

植保机械复习资料植保机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采用机械化操作可以大大提高植保效率,减轻劳动力负担,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实现环境友好型的植保管理,因此掌握植保机械的相关知识对于农业领域从业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以下是植保机械复习资料,希望对有需要的人士有所帮助。
一、植保机械的分类1、手推式植保机手推式植保机是一种手工操作的机械设备,其轻巧便捷、成本低廉的特点使其在小面积、低投入农田的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喷雾器喷雾器是一种实现喷雾作业的机械化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各种液态农药、肥料等通过泵浦喷射到作物上,利用雾化的形式将药物均匀地附着在作物表面。
3、手持化学灌溉器手持化学灌溉器是一种手持喷雾器具,由泵浦、手动压缩活塞等组成,通常为小型农田作业提供便利。
4、多功能植保机多功能植保机是一种兼具灌溉、喷雾、施肥等功能的机械化设备,其能够实现多项作业,大大节省农民的时间和劳动力投入。
5、航空植保机航空植保机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植保设备,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规模、复杂的农田作业,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二、植保机械的使用方法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在使用植保机械之前,需要按照要求做好维修、检查、清洗等工作,保证机器的运转状态符合要求。
此外,还需要仔细阅读机器使用说明书,熟悉机器的各项设置,如液位、喷雾角度、喷嘴大小等。
2、正确连接喷雾管路在进行喷雾作业时,需要将喷雾管路正确连接,保证喷嘴与作物距离、喷雾角度等符合要求。
此外,还需要检查喷雾管路是否漏水,如果发现有漏水现象需要及时进行维修。
3、选择合适的操作区域在进行植保机械作业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操作区域,避免对周围的人员或环境造成影响。
同时,需要综合考虑风速、天气等因素,避免因恶劣天气导致作业效果不佳。
4、注意安全事项在植保机械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如佩戴防护眼镜、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药物直接接触皮肤或眼睛等敏感部位。
此外,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机器运转状态,避免发生危险事故。
农药的施用器械

N o n g j i y u w e i x i u农药的施用器械一般称为植保机械。
植保机械种类很多。
由于农作物种类、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多种多样,决定了植保机械也多种多样。
从手持式小型电动喷雾器到拖拉机机引大型喷雾机,再到装在飞机上的航空喷洒装置,形式多种多样。
一、植保机械的分类植保机械的分类,通常是按施药方法、动力配置和移动方式等进行分类的。
1.按施药方法分类分为喷雾机、弥雾机、超低量喷雾机、喷烟机、喷粉机等类型。
(1)喷雾机是利用液泵使药液产生一定压力,通过喷头、喷枪形成雾滴喷洒出去,雾滴直径为150~300微米。
(2)弥雾机利用高速气流将药液吹散出去,与空气撞击成雾,雾滴直径为100~150微米。
(3)超低量喷雾机使用油剂高浓度药液。
利用机械离心力的作用,将药液击散为零滴,随风飘移到作物表面上。
雾滴直径为15~100微米。
(4)喷烟机利用高温使烟剂化为烟雾,悬浮于空中,弥散到农作物的各个部位,雾滴直径小于50微米。
(5)喷粉机利用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喷撒粉剂。
(6)搅拌机将药剂与种子一起装入搅拌器内,摇转搅拌机具,使种子外面包上一层药膜,防治种子的传染病及地下害虫。
(7)灯光诱杀器具是利用黑光引诱趋光性的害虫,以集中捕杀。
2.按动力配备分类分为人力植保机械、机动植保机械和电动植保机械。
(1)人力植保机械以人力驱动进行工作,如手动喷雾器、手摇喷粉器、踏板式喷雾器等。
(2)机动植保机械以机械动力驱动进行工作,如机动喷雾喷粉机、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吊杆喷雾机等。
其配套动力有汽油机、柴油机和拖拉机等。
(3)电动植保机械一般以干电池为动力,如手持式超低量喷雾器。
3.按移动方式分类人力植保机械分为背负式、胸挂式、肩挂式、手持式等;小型机动植保机械分为背负式、手提式、担架式等;大型机动植保机械分为牵引式、悬挂式、自走式等。
此外,对于喷雾机械来说,还可以按对药液的加压方式、机具结构特点,施药量多少或雾化方式分类。
植保机械课件第二章 常用植保机械 人力植保器械

2.背负式电动喷雾器 外形尺寸: 40×195×570mm
药箱容量: 15升 整机净重:7.4kg 液 泵: 微型隔膜泵 工作压力:0.16-0.32兆帕 电池组:12V10Ah(全封闭,免维护),最大连续喷洒 时间 9小时 充电器:输入AC100-240V50/60Hz, 输出DC12V 2A 可配喷头:单/双头圆锥雾、扇形雾喷头,四孔可调弥雾
• 药箱必须密封,并留出压缩空间!
压缩式喷雾器的构造
• 压缩式喷雾器的构造 包括气筒、药液桶和 喷射部件三部分组成。
气筒
喷射部件
药液桶
压缩式喷雾器的工作原理
喷洒部件:圆锥雾或扇形雾喷头,可选配件 :调压阀、稳压阀、压力表、小喷杆、防飘罩等 。
压力装置:为活塞式或膜片式容积泵,稳压 空气室可置于药箱外为外置式,新型喷雾器均为 内置式,减少滴漏和污染。
• 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的构造
手动背负式喷雾器构造图 1.开关 2.喷杆 3.喷头 4.固定螺母 5.皮碗 6.塞杆 7.毡圈 8.泵盖
压缩式喷雾器
• 压缩式喷雾器
• 采用气泵(打气筒)预先将空气压入密闭药箱的 上部,对液面加压,再经喷洒部件把药液喷出。
•
它不是持续加压,而是间歇式加压,在喷雾
进行到压力下降时即需要再加压,所以也称为预
压式喷雾器。为保证压缩式喷雾器较长时间内排
液压力稳定,药液只能加到水位线,留出约30%
的药箱容积用于压缩空气。
一、人力植保机械的种类
• 人力植保机械的种类
• 人力植保机械包括手动喷雾器、手动喷粉器等。 • 手动喷雾器 以手动方式产生的压力迫使药液通过
液力喷头喷出,与外界空气相撞击而分散成为雾 滴的喷雾器械。 • 手动喷粉器 一种由人力驱动风机产生气流来喷撒 粉剂的机具。
植物保护机械的类型

1.风扇 2.风机壳体 3.出药量控制杆 4.活门 5.搅拌器 6.药粉箱 7.喷粉嘴固定装置 8.喷粉嘴 9.扩散器 10.减速器 11.万向节轴
思考题
1. 手动液泵式喷雾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 手动气泵式喷雾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手动喷粉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 机动背负式喷雾喷粉机械
⑵喷粉原理
喷粉如图所示,和喷 雾一样,汽油机带动风机 叶轮旋转,大部分高速气 流经风机出口流经喷管8而 少量气流经出风筒3进入吹 粉管4,然后由吹粉管上的 小孔吹出,使药箱中的药 粉松散,以粉气混合状态 吹向粉门体。由于弯头7下 粉口处有负压,将粉剂吸 到弯头内。这时粉剂被从 风机出来的高速气流,通 过喷管8吹向远方。
组成:由药液桶、气泵和喷头等组成。
工作原理 压缩喷雾器是利用打气筒将 空气压入药液桶液面上方的空间,使药 液承受一定的压力,经出水管和喷洒部 件成雾状喷出,如图11所示。当将喷雾 器塞杆上拉时,泵筒内皮碗下方空气变 稀薄,压强减小,出气阀在吸力作用下 关闭。此时皮碗上方的空气把皮碗压弯, 空气通过皮碗上的小孔流入下方。当塞 杆下压时,皮碗受到下方空气的作用紧 抵着大垫圈,空气只好向下压开出气阀 的阀球而进入药液桶。如此不断地上下 压塞杆,药液桶上部的压缩空气增多, 压强增大,这时打开开关,药液就被压 入喷洒部件,成雾状喷出。
液泵
活塞 进液阀
工农—16型喷雾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出液阀 喷头
空气室 开关
2.手动气泵式喷雾机
该机由药液桶、气 泵和喷头等组成,它与 液泵式喷协和机的不同 点就是不直接对药液加 压,而是用泵将空气压 入气密药桶的上部(药 液只加到水位线,留出 一部分空间以贮存压力 空气),利用空气对液 面加压,再经喷头把药 液喷出。
植保机械综述

对喷头的研究关键要解决喷射压力、喷射角、 雾滴大小、喷洒均匀性等与喷雾机械喷洒性能相关 的主要设计参数,并理清这些参数与喷头结构参数 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对喷头结构参数的优化。
标,减少漂移量,节省农
药,保护环境。
喷头中两种新型的喷雾技术
一 抗漂移技术
由于非目标的雾滴飘移现象产生大量的问题,如污 染土壤、空气和水源,沉积在作物、家畜、树木中最 终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危害。因此,对环境质量要求 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对雾滴飘移有更清楚的认识,从 而有助于正确、安全、有效的使用农药。
调压阀的组成:
由调压轮、调节手柄、回水体、阀门、 推杆、弹簧托、弹簧等组成
空气室的工作原理:
活塞在排液行程中的高压药液,进入空气室, 使空气室上部的空气压缩,药液贮于空气室下部, 将能量贮存起来,不至对喷头有过大的冲击压力。 当活塞在吸液行程中,高压药液的压力,显著下降, 这时空气室内的压缩空气膨胀,使药液从空气室排 出,对药液增压,以补偿其降低的压力 。
③专业化程度低。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及气象条 件多样,目前农业生产中主要的农作物品种,包 括粮食、纤维、油料、蔬菜、果树、糖烟、茶桑、 牧草、绿肥等8大类共达2000多种,每年发生的 主要病虫草害约有1600多种,目前植保机械品种 及保有量显然不能满足防治需求。
从世界植保技术发展趋势看,在今后相当长
雾滴尺寸是影响雾滴飘移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 工作压力、流动速度下,喷头决定了雾滴粒谱的分布, 在喷雾质量的控制范围内选择产生大雾滴的喷头能控 制移。低漂移喷头就是通过一定的喷头结构设计使 喷头产生低漂移的较大雾滴,从而有效降低漂移。
植保机械的作用与种类

植保机械的作用与种类(一)植保机械的作用自从人类开始农耕以来就面临农作物病虫草害的挑战,农业生产所蒙受的损失之大是人所共知的。
因此,与病虫草害开展斗争是人类的一项持久任务,至今也仍然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一个严峻课题。
世界各国的有关专家半个世纪以来每隔几年都要举行一次国际植物保护大会(InternationalCongressofPlantProtection,简称ICPP)来共商对策。
同病虫草害斗争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从最原始的求助于神灵和手工防治,到后来的喷撒化学农药,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探索,包括生物的方法、物理机械的方法、农耕的方法和化学的方法和综合防治方法。
当化学农药的巨大威力被发现以后,化学防治技术就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起来。
化学农药之所以这样容易地被农民和政府部门所承受,与化学农药的两个重要特点有关:一是快速,二是高效。
病虫草害也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种类繁多,二是繁殖快速。
仅己有的记载病虫草鼠害达数千种之多,企图用非化学的方法来完全控制这么多种类的有害生物是不可能的。
因此,化学防治法的发展突飞猛进并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到目前为止,仍是人类对病虫草害开展综合防治中最有效、最主要的手段。
植物保护机械与农药、防治技术一样是化学防治的三大支柱之一。
在旧中国,植保机械几乎是一张白纸。
每年全国由于虫灾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数百亿公斤之多。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农业,植保机械,主要是化学农药施洒机械,亦就是施药机械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其间经历了由仿制到自行设计;由人力手动喷雾器到与小型动力配套的机动植保机械和与拖拉机相配套的大中型施药机械,以及已得到比较广泛应用的农林航空施药技术。
随着农业高速发展,高效农药的应用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要求的提高,农药使用技术与施药器械面临着新的挑战。
农药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农药使用技术及其施药器械的研究面临两大课题:如何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和有效利用率;如何防止或减轻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和对环境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动力机驱动液泵工作时,水流通过滤网,被吸液管吸入泵缸内,然后压 入空气室建立压力并稳定压力,其压力读数可从压力表标出。压力水流经流量 控制阀进入射流式混药器,借混药器的射流作用,将母液(即原药液加少量水 稀释而成)吸入混药器。压力水流与母液在混药器自动均匀混合后,经输液软 管到喷枪,作远射程喷射。喷射的高速液流与空气撞击和摩擦,形成细小的雾 滴而均布在农作物上。
植保机械类型
2020年5月27日星期三
三、实验内容
1、研究36型担架式喷雾机及背负式18型弥雾 喷粉机的工作过程。主要工作部件地构造及调整。
2、启动机器,观察喷雾时的工作情况。 3、研究超低量弥雾机的构造特点和工作原理。
36型担架式喷雾机
1. 混合器 2. 混药器 3. 空气室 4. 喷枪 5. 调压阀 6. 压力表 7. 回水表 8. 曲轴 9. 活塞杆 10. 活塞 11. 泵筒 12. 出水阀 13. 流量控制阀 14. 吸水管 15. 吸水滤网 16. 母液桶
⑵喷粉原理
喷粉如图所示,和喷雾一 样,汽油机带动风机叶轮旋转 ,大部分高速气流经风机出口 流经喷管8而少量气流经出风 筒3进入吹粉管4,然后由吹粉 管上的小孔吹出,使药箱中的 药粉松散,以粉气混合状态吹 向粉门体。由于弯头7下粉口 处有负压,将粉剂吸到弯头内 。这时粉剂被从风机出来的高 速气流,通过喷管8吹向远方 。
气力式喷头
气力式喷头是利用较小的压力将药液流导入高速气流场,在 高速气流的冲击下,药液流束被雾化成为直径75~100μm的细小 雾滴。高速气流一般由风机产生。
离心式喷头
离心式喷头(或超低量喷头)是将药液输送到高速旋转的雾 化元件上(如圆盘等),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药液沿着雾化元件 外缘抛射出去,雾化成细小雾滴(雾滴直径为15~75μm)。
Hale Waihona Puke 液力式喷头液力式喷头主要是利用高压泵对液体施加一定压力,通过喷头 进行雾化药液成为雾滴,是目前植保机械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雾化 装置。主要有涡流式喷头、扇形喷头、撞击式喷头三种型式。
⑴涡流式喷头:其特点是喷头内制有导向部分,高压药液通过导向 部分产生螺旋运动。涡流式喷头根据结构不同分为切向离心式喷头 、涡流片式喷头和涡流芯式喷头三种型式。
手持式超低量喷雾机的工作原理
手持式电机驱动式离心喷头,其主 要工作部件是一个旋转的圆盘。其雾化 原理;当动力机驱动双齿盘作高速旋转 时,注入在齿盘中心附近的药液在齿盘 离心力作用下,克服了齿盘对药液的摩 擦阻力,沿盘表面均匀而连续不断地向 外缘扩展,扩展面积越大其药液膜也就 越薄。当药液膜扩展至齿盘拐角处时, 药液膜部分地甩出和分流到另一齿盘上 ,经前后两齿盘相互交换地扩展,直到 两齿盘边缘的锯齿尖处,在齿尖集中成 一雾滴并迅速飞离。
果园风送式喷雾机
组成:主要由药箱、取力器、压力泵、管路系统、流量控制阀、轴流风机、 环状喷头分配管、喷头、机架和传动装置等组成。
果园风送式喷雾机结构示意图
流量控制手柄
药箱
喷头喷洒雾滴 喷头
高速气流
气流
药液泵
轴流风扇
⑵扇形喷头:扇形喷头有狭缝式喷头和冲击式(反射式)喷头,药 液经喷孔喷出后均形成扁平扇形雾,其喷射分布面积为一矩形。
⑶撞击式喷头:它由扩散片、喷嘴、喷嘴帽和枪管等组成。喷嘴制 成锥形腔孔,出口孔径一般为3~5mm。其雾化原理:由喷雾胶管流 来的高压药液,通过喷嘴到达出口处,由于过水断面逐渐减小,其 压力逐渐下降,流速逐渐增高,形成高速射流液柱,射向远方。
18型背负式弥雾喷粉机
机动背负式弥雾喷粉机是采用气流输粉、气压输液、气力喷雾原理 ,由汽油机驱动的机动植保机具。
1.组成:背负机主要由机 架、离心风机、汽油机、 油箱、药箱和喷洒装置等 部件组成。
视频
⑴弥雾原理
离心风机与汽油机输出轴 直连,汽油机带动风机叶轮旋 转,产生高速气流,并在风机 出口处形成一定压力,其中大 部分高速气流经风机出口流经 喷管10,而少量气流经出风筒3 、进气塞4、进气管5、过滤网 组合6流进药箱内,使药箱中形 成一定的气压。药液在压力的 作用下,经粉门7、出水塞8、 输液管9、开关11流到喷头12, 从喷嘴周围的小孔以一定的流 量流出,先与喷嘴叶片相撞, 初步雾化,再与高速气流在喷 口中冲击相遇,进一步雾化, 弥散成细小雾粒,并随气流吹 到很远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