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精选44篇)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范文心理健康自我评价范文心理健康的定义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定义: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四不脱离现实环境;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八能适度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够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够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精选44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人的自我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那么你有了解过自我评价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精选4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1高中学习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
这三年是我不断增长知识,开拓眼界的三年。
学习勤奋多思,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年的高中生活让我从中感受到了许多受到批评时我所做的不仅仅是听取,而是去反省去深刻的认识自己;受到委屈或是误解时,我所想要做的不是为自己辩解,而是用实际行动,让时间来证明自己;当自己的努力有所回报时,在自我欣慰的同时,还要记得先告诉自己这只是迈向成功的很小一步。
三年里,在老师的精心教育中,在自己的认真学习下,我学习到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提高了自我品德修养。
在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自主学习能力较强。
同时,我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继往开来努力完善我,用全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挑战。
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我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高校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在这,我将更加努力,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在人生的篇章中书写下最光辉的一页。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三年的高中生活已近阑珊,但高中生活的每一幕仍然历历在目。
当初踌躇满志的踏入高中大门,却被举目无亲妹妹,一个人也不认识的环境几乎要将我吞噬的心情,初中时的优势学科在高一的多次考试中也成绩平平,那种失落受挫的感觉我至今难忘。
小学生成长与心理健康的重点知识点概述

小学生成长与心理健康的重点知识点概述小学生的成长与心理健康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他们正在经历许多身体、情感和认知的变化。
因此,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以下是对小学生成长与心理健康的重点知识点的概述。
一、自我认知和身份建立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价值、能力和角色的认识。
在小学阶段,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
这个阶段,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他们擅长什么,以及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他们了解他们的长处和兴趣,并提供支持和建议,以帮助他们积极塑造自己的身份。
二、情绪和情感管理小学生经常面临各种情感和情绪,如愤怒、悲伤和快乐。
了解如何管理这些情绪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教授他们用积极的方式表达和处理这些情绪的技巧。
此外,建立情感支持网络和提供情绪管理的策略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小学生开始与同龄人建立和维持朋友关系。
他们面临着冲突解决、合作和交流等一系列社交技巧的挑战。
教育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发展积极的沟通和合作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和角色扮演,他们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四、学习和成就动机小学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逐渐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
教育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和提供奖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该鼓励学生注重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估,以认识到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五、压力管理与适应能力小学生面临来自学业、社交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应对和管理这些压力,以避免可能的负面影响。
教育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应对策略,例如时间管理、放松技巧和有效的应对方式。
同时,提供支持和鼓励也是关键,以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
六、身体健康与生活习惯身体健康对于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小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保持健康的饮食、良好的睡眠和适当的身体活动。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黑板报素材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黑板报素材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在发展心理学上属学龄期。
在心理发展的健康问题上,小学生有以下几点是比较突出的。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大脑在不断地发展,尤其是与高级心理功能有关的额叶。
在学龄期其认知功能有很大发展,表现在感知觉与观察力的发展,特别是差别感受性迅速增长。
如视觉的颜色差别、听觉的音调辨别;手、脚运动的协调性、精确性、灵敏度等明显提高。
在空间知觉、方位感、时间知觉都有很大进步。
观察力的发展体现在精确性、目的性、判断力的进步。
随着知识的学习,记忆力不断提高,有意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理解记忆日益增加。
记忆策略不断丰富。
思维发展在这个时期要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
学龄期的认知能力发展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学龄期的语言能力发展,口头言语在一年级以对话言语为主;2-3年级时,独白语言开始发展,一般到5-6年级,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初步完善。
书面语言在入学初是落后于口头言语,随着教育进程,书面语言能力得以发展(学校或家庭教育起决定性影响)。
关于内部语言的发展是在入学后,学习任务需要独立思考(学会“先想后说、先想后写、先想后做”)。
这样使学生在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内部语言逐渐发展;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内部语言发展经历“出声思维、过渡时期、无声思维”三个阶段。
学龄儿童在智力上获得的最大进步是具备“心理操作”能力,也就是说,儿童可以用抽象思维(是内部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去认识和反映内、外部世界,这是使智力更为广泛、灵活和深刻。
这个时期是皮阿杰理论的“具体运算期”,主要的表现是儿童学会了“守恒”(7岁左右出现,对某种事物不变的概念,如将量筒中的水倒入杯中,学龄前儿童会觉得水变少了,而学龄儿童就不受影响);“比较”(幼儿一般不会使用“比较”这个词汇来表示事物的关系,而是用绝对化的词汇);“排序”(学龄儿童会按大小、长短来为事物排序)。
当然皮阿杰理论的年龄划分过分绝对化,实际上存在个体差异,也与教育有关。
小学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教案题目:小学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教案导语:心理健康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意识意味着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更好地相处。
本文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进行教案设计,旨在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并提供一系列的方法和活动来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 背景: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诸多情感和心理问题,有必要通过教育干预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2. 目标:- 培养小学生积极的心态,提高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 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好地面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 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并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1. 主题:了解自己,发掘自我价值- 活动一:自我介绍- 活动二:制作“关于我”的海报- 活动三:小组讨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2. 主题:情感与需要- 活动四:情感表达游戏- 活动五:编写感谢信- 活动六:小组合作——帮助他人满足需求3. 主题:应对挫折和压力- 活动七:角色扮演——情景模拟- 活动八:学习肌肉放松法- 活动九:通过绘画表达情绪4. 主题:积极心态与自信心- 活动十:讲述积极的故事- 活动十一:小组合作——制定目标和计划- 活动十二:舞蹈和唱歌表演三、教学过程与评价1. 教学过程:- 第一步:介绍课程背景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
- 第二步:依次进行各个主题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 第三步:展示学生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 第四步:对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了解他们在课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2. 评价方式:- 通过参与活动的情况,观察学生的积极程度和表现。
- 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海报、感谢信等。
- 进行小组讨论和个人采访,了解学生对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的理解和意识。
四、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介绍课程背景和目标。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稳定都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呢?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以期能够更好地关注和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首先,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积极乐观的心态。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坚定乐观,勇敢面对,不轻易气馁。
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至关重要。
其次,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应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
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与家人、老师、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增强情感稳定性。
此外,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应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知识充满好奇和热情,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应包括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小学生往往在情绪上较为脆弱,他们需要学会正确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应对各种情绪问题,保持情绪稳定。
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最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应包括积极的生活态度。
小学生应该学会积极面对生活,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他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
总之,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关注和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希望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都能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知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知识1. 为什么需要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学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良好的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至关重要。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压力,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2.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在小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 - 学习压力:小学生面临来自学业的压力,如考试、作业等。
过重的学习压力可能导致焦虑和紧张情绪。
- 自尊心问题:小学生正处在自我认知和认同的发展阶段,自尊心可能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
- 人际关系问题:小学生开始接触社会,与同学、老师等建立起各种人际关系,但有时也会遇到友谊纠纷和欺凌问题。
3. 如何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教师的角色教师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知识和解决方法,并能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
(2)家校合作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问题,与学校一起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计划。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共同关注和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3)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例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情绪管理培训等。
这些活动旨在增加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他们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小学生应学会正确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学校可以通过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开展情绪管理训练等方式,帮助小学生理解情绪的本质,学会积极应对各种情绪。
4.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益处(1)提高学业成绩良好的心理健康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业成绩。
(2)改善人际关系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助于培养其交往能力和友善合作的态度,改善人际关系。
(3)预防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能够及早了解和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从而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扩大。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有必要为小学生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下面就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探讨。
一、认识自己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应该鼓励孩子勇敢面对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
同时,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拿一棵树和另一棵树相比,要让每个小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情绪管理小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因此,教育者应该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地管理情绪。
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调节情绪,例如运动、绘画、听音乐等。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可以倾听小学生的心声,给予他们支持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和被重视。
三、建立自信自信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时表扬孩子的努力和成就,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同时,要积极鼓励小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四、社交能力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阶段,他们需要与同龄人和师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社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小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合作互助,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学会接纳小学生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他们面临着来自不同文化、生活背景的同学。
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生需要学会尊重和接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教育者可以通过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小学生尊重多样性、包容不同。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应该携手合作,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愿每个小学生都能在心理健康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小学小学心理健康课-自我认识(17张PPT)-ppt课件

诗歌欣赏
我是一个“点”, 曾为自己的渺小而难堪: 对着庞大的宏观世界, 只有闭上失望的双眼。 经过一位数学教师的启发, 我有了一个新的发现:
“ 点 ” 的 自 述白
瑞 兰
两个“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三个“点”,能构成一个“三角”,
无数个“点”,组成圆的“金环”。
我是一个“点”, “点”是我的名片。 我也有自己的半径, 我也有对着的圆点。 不信,从月球上看地球, 也有宇宙间渺小的雀斑。 我欣喜,我狂欢! 谁没有自己的位置? 不!你的价值在闪光, 只是你还没有发现。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信念、世界 观等个性特征的认识。
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 地位、名望等方面的认识。
寻人启事
茫茫人海中,“我”消失了。请从生 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这三方面 (每方面写五个)写一个寻人启事。名字 不用写。
如何认识自我?
方法一:自省
自省是人的一种自我体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通过 自我反思、自我检查来认识自己。
1、老牛为什么说骆驼和羊都是不对的? 2、骆驼和羊怎样做才能说是对的?
自我的定义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 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 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 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2021/4/12
生理自我 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
自我的结构
对自己的身体、性别、年龄、容貌、健康状况等 生理方面的认识。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Hale Waihona Puke 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人际关系中的我
父母眼中的我:
老师眼中的我:
同学朋友眼中的我: 兄弟姐妹眼中的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 我 行 动 —— 个 体 对 自 我 进 行 调 节 管理约束控制等方面的行2、心理测试法 3、自我评价法
19.08.2020
h
11
周哈里窗
19.08.2020
h
12
What am I?(我是谁?) What do I want to do?(我想干什么?) What can I do?(我能做什么?) What is my advantage/disadvantage?(我的优
体,而是将他们转换成了一个抽象的一般化他人,其自我
概念是在设想的一般化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基础上形成的。
19.08.2020
h
20
四、小学生自我概念的现状
(一)小学生的自我认知 1、定义
自我认知(也称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身状
况的了解和看法。完整的自我认知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 我、心理自我这三个方面的综合了解。
学习压力越大,自我接纳越低。
(2)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越差,自我接纳越低。
(3)教师的态度。
教师对学生态度好,学生自我接纳越高。
19.08.2020
h
24
案例1:小梦是个长的高高胖胖的、憨憨乎乎的
女生。她的学习成绩很差,而且经常不交作业。 老师找她谈心,问她为什么不交作业,她回答: “我不会。”老师告诉她:“谁也不是天生就会 的,你可以向老师、家长、同学请教。”她竟笑 眯眯的看着老师说:“不用学了,反正我这个人 很笨!”老师还想劝她:“孩子,你不笨。”她 说:“老师你不用安慰我,我的确很笨,在家里 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这么说我,还有上体育 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左转,我总是右转,气的 老师说我笨。”
19.08.2020
h
21
2、特点
(1)来源于“他人”,是外加的
例如:别人说我聪明,我就是聪明的。
(2)片面的、不完整的
例如:一次成功,沾沾自喜;一次失败,畏缩不前。
(3)变化的、不稳定的
例如:今天老师表扬了我,我就是一个受老师欢迎的人;明天老 师批评了我,我就是一个不受老师欢迎的人了。
19.08.2020
势和劣势?) What can I be in the end?(我的终极目标是?
)
19.08.2020
h
13
自我概念的测量:“20问法”
第一步:问答。“你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自我——对自身社会性要素的 认识。如:与人相处的关系,在班 上的地位和作用等。
心理自我——对自身心理状况的认识。 如: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认 知、情感、意志等。
h
8
自我概念的心 理成分
19.08.2020
认知成分——对自己各方面的自我 了解与评价。如:自我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评价等。
情感成分——情感体验。如:自信、 自卑、自豪、自暴自弃等。
19.08.2020
h
25
分析:自我否定(自卑)
特点:过分自卑,认为自
己处处低人一等,一无所 长,谁都不如。“我不行, 我不会,我不干了……”是 他们的口头禅。他们对人、 对事总是回避、退缩的态 度,不敢抛头露面,不敢 尝试,低估自己的能力。
19.08.2020
h
26
如何培养自信,战胜自卑?(我能行)
第五章 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
本章思考题:
1、掌握自我概念的定义、功能、发展等; 2、了解小学生自我概念的现状; 3、如何增强小学生的自我概念。
19.08.2020
h
1
19.08.2020
h
2
“我是谁”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的优点是什么” “我的缺点是什么” “我在别人的眼中是怎样的” ……
1.保持内在一致性(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看法相一致, “现在”)。
2.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按照与自己自我概念相一致 的方式解释自己的行为,“过去”)。
3.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对自己的期望与自我概念是 相一致的,“将来”)。
19.08.2020
h
15
19.08.2020
h
16
詹姆斯提出了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
启示:引导儿童和青少年形成积极的自我 概念。
19.08.2020
h
17
三、自我概念的发展
1、儿童自我概念发展 的核心机制:认知能 力的不断提高,与他 人的相互作用。
19.08.2020
h
18
2、库利
(C.H.Cooley,1902),通 过“镜像过程(lookingglass process)”形成 “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
h
22
(二)小学生的自我接纳
1、含义
自我接纳(也称自我满意):是指个体对自 我现状的满意程度。它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产 生的自我情感体验。
19.08.2020
h
23
2、现状
多数独生子女自我接纳程度较高; 独生子女自我接纳程度居中者居多,高分组人数仍是少 数(可能是对学习状况满意度低导致)
3、影响因素 (1)学习压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回答分析。从三个方面进行:(1)答案的数量 和质量;(2)回答内容的表现形式;(3)回答的内容是 否涉及自己的未来。
19.08.2020
h
14
二、自我概念的功能
伯恩斯《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1982)一书中论述:
19.08.2020
h
31
分析:自我肯定(自信等)
特点:能正确地认识自我,
既承认自己的优点,又不 否认自己的缺点;不骄傲, 不自卑,悦纳自己,尊重 他人;不怕困难,敢于尝 试,不怕失败,对自己充 满信心。
19.08.2020
h
32
如何培养自我效能——开发潜能?
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在组织、执 行行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的能力判断和信念。
19.08.2020
h
3
在希腊阿波罗神殿上,写着一句箴言“人——认 识你自己”,这就是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
谜面:“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 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斯芬克斯)
谜底:“人”。(俄狄浦斯)
19.08.2020
h
4
一、自我概念的涵义
关于自我概念的术语,常见的提法有: “自我意识”、“自我观念”等,通常简 称为“自我”。我们统一用“自我概念” 来指代各种关于“自我”的讨论。
幸运的是:罗尔斯当时所在的诺必塔小学来了位叫皮尔 ·保罗的校长,有一次,当调皮的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 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出乎意料地听到校长对他说,我一 看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
19.08.2020
h
34
校长的话对他的震动特别大。从此,罗尔斯记下了这句 话,“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带给他信念,指引他 成长。他衣服上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不再夹杂污言秽语 ,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很快成了班里的主席。四十多年间 ,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终于在51岁那年 ,他真的成了纽约州州长,且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
长。
这个故事说明,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与期待,将对学生的 学习、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斯也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赞美。”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一样,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
师的赞美和期待。
19.08.2020
h
35
19.08.2020
h
29
分析:自我轻狂(自傲)
特点:夸大自我。一是自
以为是,认为自己比谁都 强,过分强调自己的正确 性,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喜欢出风头;二是为我独 尊,爱把自己的观点强加 于人,即使错了,仍要强 词夺理,维护自尊。
19.08.2020
h
30
案例3:小蝶是一个13岁的女孩,黑黑的皮肤,细长的眼
别人对儿童的态度反应
(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
一面镜子,儿童通过他们来
了解和界定自己,并形成相
应的自我概念。
19.08.2020
h
19
3、米德(G.H.Mead,1934),“一般化他人 (generalized other)”和“重要他人 (significant others)”。
儿童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不是个别的人或独特的群
19.08.2020
h
6
(二)自我概念的涵义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通过 自我观察或他人的反馈而获 得的对自我各个方面的认识 和看法。(针对詹姆斯的 “客观我”而言)
19.08.2020
h
7
自我概念的 组成
19.08.2020
生生理理自自我我————对对自自身身的的生生物物属属性性的的 认认识识。。如如::性性别别、、身身高高、、体体重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