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病虫害防治
向日葵锈病病虫害防治

向日葵锈病一、病状向日葵重要病害,大流行年份减产40%~80%。
叶片、叶柄、茎秆、葵盘等部位染病后都可形成铁锈般状孢子堆。
叶片染病,初在叶片背面出现褐色小疱是病菌夏孢子堆,表面破裂后散出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后病部生出许多黑褐色的小疱,即病菌冬孢子堆,散出黑色粉末,即冬孢子,发生严重的致叶片早期干枯二、发病条件该病发生与上年累积菌源数量、当年降雨量关系密切,尤其是幼苗和锈孢子出现后,降雨对其流行起有重要作用。
进入夏孢子阶段后,雨季来的早,可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常引致该病流行。
三、侵染循环寒冷地区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条件适宜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侵入幼叶,形成性子器,后在病斑背面产生锈子器,器内锈孢子飞散传播,萌发后也从叶片侵入,形成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接近收获时,在产生夏孢子堆的地方,形成冬孢子堆,又以冬孢子越冬。
南方温暖地区病菌在多年生向日葵或菊芋上以菌丝越冬,越冬后繁殖进行再侵染。
四、防治方法(1)尽快选育抗3号小种的食用葵或油葵抗病品种。
(2)加强前期管理,及时中耕,合理施用磷肥。
(3)药剂拌种用25%羟锈宁可湿性粉剂100g干拌50kg种子,可减轻发病。
(4)药剂方法: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隔15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简介:向日葵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植物,受到广泛的喜爱和种植。
然而,向日葵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其生长和开花。
因此,合理有效的向日葵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保护和维持向日葵的生长健康至关重要。
一、病害防治措施:1. 土壤预防: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种植向日葵,避免密植和过度灌溉,以减少土壤湿度。
良好的排水性能能够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2. 苗期管理:在向日葵苗期,要注意加强通风,避免高湿度环境。
另外,要避免地下沉淀、秽积造成的病菌大量滋生。
3. 病叶清除:定期检查向日葵叶片,一旦发现叶片出现斑点、黄化等异常,及时将病叶摘除,避免病菌进一步蔓延。
二、虫害防治措施:1. 昆虫捕捉板:在向日葵周围配置昆虫捕捉板,黏贴物可以吸引和捕捉害虫,减少其危害程度。
2.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昆虫作为向日葵害虫的天敌,例如瓢虫、蚜虫天敌等,起到一定的控制害虫数量的效果。
3.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可以使用一定剂量的杀虫剂对向日葵进行喷洒,但要注意使用剂量和时间,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三、病虫害防治技巧:1. 向日葵间隔种植:将向日葵和其他作物进行间隔种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交叉感染的机会。
2. 定期清理病害和虫害:定期检查向日葵植株,发现有病害和虫害时,要及时清理和处理。
同时,清理周围的落叶和枯枝,避免害虫的滋生及病菌的藏匿。
3.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性较好的向日葵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侵害。
四、预防措施的重要性:1. 综合防治:只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才能将向日葵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降到最低。
2.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生物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3. 保持品质:向日葵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可以保护植物的生长和生命,还能确保向日葵的品质和观赏价值。
五、结语:通过合理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能够提高向日葵的生长健康程度,保护其生命和生长环境。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向日葵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花卉植物,然而,由于其易受病虫害侵袭的特点,保护向日葵免受病虫害的危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向日葵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帮助您保持向日葵的健康生长。
一、病害防治1. 菌核病防治菌核病是向日葵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为了防止菌核病的发生,种植向日葵之前,应确保种子和土壤无菌。
此外,定期清理周围的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以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
若发现向日葵感染了菌核病,应立即摘除并销毁受感染的部分,以防止病菌传播。
2. 锈病防治锈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对向日葵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要预防锈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选用抗锈病品种、加强肥力管理以增强植物的免疫力、定期检查并及时摘除受感染的部分。
3. 灰霉病防治灰霉病是向日葵常见的真菌病害之一,它会导致叶片枯萎和茎部腐烂。
为了预防灰霉病的发生,应避免地面积水,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
此外,及时清除落叶和枯死的花朵,以减少真菌滋生的机会。
二、虫害防治1. 蚜虫防治蚜虫是向日葵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导致植株叶片变黄、卷曲和凋谢。
为了防治蚜虫,可以喷洒含有蚜虫防治剂的水溶液,或者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蚜虫数量。
2. 铃虫防治铃虫是向日葵另一个常见的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为了防治铃虫,可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同时加强施肥管理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三、常规防治措施除了具体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外,还有一些常规的防治方法可以帮助保持向日葵的健康。
1. 良好的生长环境为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应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选择充足的阳光和通风条件。
此外,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并避免过度浇水,以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向日葵的叶片、茎部和花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例如,发现受感染的叶片应立即摘除并销毁,以防止病菌或害虫的传播。
3. 平衡施肥向日葵需要适量的营养才能健康生长,但过量施肥可能会导致植株脆弱,易受病虫害侵袭。
油葵病虫害防治技术

油葵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农业防治:调整播期,选择对向日葵螟具有较高抗性的油用型
向日葵进行种植,以避免向日葵螟的危害。
2.生物防治:
•释放赤眼蜂。
在向日葵开花量分别达到20%、50%和80%时,分3次放蜂,总释放量为8万头/667m2。
•使用生物杀虫剂。
在向日葵开花初期,针对葵盘进行定向喷施16000IU/mg BT可湿性粉剂0.75~1.5kg/hm2防治幼虫。
3.物理防治:在电源方便的地区,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控制向日葵
螟,每4hm2悬挂一部杀虫灯。
4.理化诱控:在成虫高峰前至向日葵花期以后,以25~30枚/hm2
的密度在田间按棋盘式等距离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成虫。
5.药剂防治:
•菌核病:使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兑水稀释至600倍,或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稀释至500~800倍,或者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兑水稀释800~1000倍喷雾,7~10d为一阶段,一阶段喷洒2次。
•根腐病: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3%的菌核净、萎锈灵等农药拌种,对苗期根腐型和菌核病有效。
•霜霉病:用种子重量0.3%的2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发病初期可用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隔10天喷一次。
以上防治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应用,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同时,要注意防治方法的综合应用,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并降低防治成本。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向日葵病虫害防治一、概述向日葵(学名:Helianthus annuu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为了保证向日葵的正常生长、减少经济损失,本文将详细介绍向日葵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二、向日葵病害防治⑴菌核线虫病菌核线虫病是向日葵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由菌核线虫引起。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菌核线虫品种、采取轮作措施、合理施肥、注意排水等。
⑵锈病锈病是向日葵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由锈菌引起。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锈病品种、合理施肥、适时喷洒药剂等。
⑶黑斑病黑斑病是向日葵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由黑斑病菌引起。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黑斑病品种、定期清除叶面积水、合理施肥等。
⑷灰霉病灰霉病是向日葵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由灰霉病菌引起。
防治措施包括保持通风透光、避免高湿高温环境、注意控制灌水量等。
⑸病害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向日葵病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包括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合理施肥、进行防病虫害喷药等。
三、向日葵虫害防治⑴蚜虫蚜虫是向日葵的常见害虫之一,会给向日葵造成严重危害。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检查、采取拂尘、喷洒杀虫剂、引进天敌等。
⑵蛴螬蛴螬是向日葵的常见害虫之一,会危害向日葵的根部。
防治措施包括轮作、合理施肥、及时除虫等。
⑶斑潜蛾斑潜蛾是向日葵的常见害虫之一,会危害向日葵的叶片。
防治措施包括采取手动捕捉、定期喷洒杀虫剂等。
⑷蚜虫防治剂蚜虫防治剂是一种常用的防治虫害的药剂,根据不同的蚜虫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注意使用时的剂量和喷洒时间。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⒈向日葵病害图片。
⒉向日葵虫害图片。
⒊防治药剂说明书。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植物检疫法:指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的法律法规,目的是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和入侵。
⒉农药管理法:指对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目的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向日葵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向日葵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向日葵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
然而,向日葵病虫害的发生给向日葵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向日葵的生长和产量,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治措施。
我们需要注意向日葵的生长环境。
向日葵喜欢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
因此,在种植向日葵时,我们应该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种植。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向日葵的灌溉和施肥,保证向日葵的生长环境适宜。
我们需要注意向日葵的病虫害防治。
向日葵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螟虫、白粉病、霜霉病等。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定期检查向日葵的叶片和茎干,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
2.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使用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等。
3.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4.采用轮作和间作的方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加强向日葵的养分管理,增强向日葵的抗病虫能力。
向日葵病虫害的防治需要我们采取综合措施,从生长环境、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入手,保护向日葵的生长和产量。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使用农药的安全和环保,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向日葵病虫害的防治

向日葵病虫害的防治作者:刘丽颖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09年第08期一、菌核病1、病斑:菌核病侵染部位为茎基、茎秆、花盘三部分,分别称为根腐型、茎腐型和烂盘型。
根腐型多发生在苗期,为害苗茎基部和根部,绕茎形成病斑,病斑干燥后茎部收缩,整株呈立枯状枯死,也称立枯型。
烂盘型发生在开花以后,其发病率极高,且对生产造成极大威胁,初发病时花盘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逐渐变褐软化。
这时如遇多雨高湿及相对低温,病斑迅速扩大,腐烂处长出白菌丝,花盘背面海绵状组织内形成灰黑色菌核和体积较大的长颗粒状及结连成片的菌核。
稍受振动花盘纷纷掉落地面,只剩茎杆竖立地上。
发病较轻的花盘局部腐烂,种子霉坏变质。
2、药剂防治:药剂拌种防治根腐型菌核病效果较好。
如菌核净、速克灵、五氯硝基苯、甲基托布津等,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5~0.6%。
防治烂盘型菌核病,可用菌核净1000ppm在盛花期喷治,防效可达70%以上。
或用50%速克灵1000ppm、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ppm,于盛花期或终花期喷治,防效为50~70%。
喷洒五氯硝基苯对消灭出土的子囊盘有一定效果。
亩用70%的五氯硝基苯1~1.5kg,加湿润细土10~15kg,搅拌均匀,于8月中旬子囊盘大量出土时,撒在向日葵田间,或用喷粉器喷在地面,并浅锄1次。
隔12~15天再喷1次。
凡上年发生菌核病的地块及重茬向日葵地块,更应喷洒防治。
二、霜霉病1、病症。
(1)全株发病。
也称系统侵染型。
感病幼苗的子叶、真叶出现淡黄色病斑,病斑扩大,幼苗生长受阴,矮小瘦弱,不久便干枯而死。
不死的病株节间缩短,茎秆瘦弱硬化,生长迟缓;叶片皱缩,叶面褪绿部分逐渐扩大,叶背布满白色霉菌;植株矮化,株高仅10~40cm;不能形成花盘,或只能形成很小的花盘,结一些秕瘦的种子,无产量。
严重感病株只能存活几周。
(2)局部发病。
也叫局部侵染型。
部分或大部分叶片上产生褪绿病斑,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状,病斑背面长满白霉。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向日葵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夏季花卉,但在种植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护向日葵的健康生长,有效防治病虫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向日葵病虫害,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灰霉病灰霉病是向日葵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由真菌引起。
当天气潮湿时,向日葵的叶片和花朵上会出现灰白色的霉斑,严重的话会导致叶片萎蔫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具有一定抗性的向日葵品种进行种植,可以降低灰霉病的发生。
2. 清除病叶和病残体:及时清理感染病害的叶片和花朵,防止病斑扩散,减少病原菌的存活根据。
3. 硫剂喷雾:使用合适浓度的硫剂进行喷雾,可以有效控制灰霉病的发生。
二、叶斑病叶斑病是向日葵另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由细菌引起。
感染叶斑病的向日葵,叶片上会出现黄色小斑点,严重时斑点会扩展并融合成大的叶斑。
1. 温度控制:叶斑病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因此要合理控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
2. 空气流通:保持种植环境通风良好,减少空气湿度,有助于预防叶斑病的发生。
3. 防治感染源:及时清除感染病害的植株,避免病斑扩散。
同时避免水滴传播病原体。
三、蚜虫蚜虫是向日葵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以榨取植物汁液为生,会导致向日葵的叶片卷曲、生长受限等问题。
防治方法:1. 人工清除:发现蚜虫时,可采用手工清除的方式,如用棉签蘸取肥皂水轻轻擦拭叶片,将蚜虫清除。
2.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瓢虫、蚂蚁等,可以帮助控制蚜虫数量。
3. 茉莉花素:使用茉莉花素进行喷雾,可以引诱蚜虫的天敌,达到控制蚜虫的效果。
四、金龟子金龟子是向日葵上的天敌虫类,它以蚜虫为食,是生物防治蚜虫的有力助手。
1. 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种植向日葵时,要注意为金龟子提供足够的栖息地和食物,如种植一些草本花卉作为金龟子的觅食对象。
2. 不滥用杀虫剂:杀虫剂不仅会对蚜虫造成影响,也会对金龟子等益虫造成伤害。
因此,在防治蚜虫时,要避免过量使用杀虫剂,以免破坏生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锈病
锈病
锈病பைடு நூலகம்
锈病
向日葵锈病的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如白葵杂1号、辽葵杂1号、沈葵1号。 2、加强前期管理,及时中耕,合理施用磷钾肥。 3、药剂拌种。用25%羟锈宁可湿性粉剂100g干拌50kg种 子,可减轻发病。 4、发病初期喷药,每7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3次。可选 的药剂有:
15%三唑酮1000-1500倍液; 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 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 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
五、黑斑病、 褐斑病
黑斑病
黑斑病
褐斑病
褐斑病
向日葵黑斑病和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 2、秋季深翻土地,消灭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 3、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4、种子处理:用50%福美双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 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也可用60℃温水浸种10分钟。 5、人工去除病叶:现蕾前期开始,每10天1次,连续 去除4次。 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 粉剂4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一次, 连续喷2-3次。
二、列当
向 日 葵 列 当
向日葵列当 是一年生草本双 子叶植物,没有 叶和真正的根, 靠短须状的假根 侵入向日葵根组 织内寄生,属全 寄生性杂草。每 株向日葵可寄生 20—140棵列当。 被寄生向日葵植 株矮小、瘦弱, 受害严重的整株 枯死。
向日葵列当
向日葵列当
一般每株 列当有花 30一50朵, 最多207朵
5.诱发列当出苗后铲除。根据列当萌发离不开向日葵根系分泌 物刺激的特点,可采用诱发列当萌发的办法进行防治。在列当 危害严重的田块,轮作春播玉米。在另一田块,高密度播种向 日葵。在列当正常萌发出土时期,将向日葵苗连根拔起,趁鲜 嫩时切短捣碎,施入玉米田块行间的垄沟里,覆土掩埋,诱使 列当种子萌发。列当种子萌发后由于没有可寄生的寄主全部枯 死,如此连续几年,就可将田间积蓄的列当种子全部消灭。
6.深翻土地30厘米以上。在15cm以下的主根或深根处寄生的列 当幼芽、幼苗不易出土,这些列当当年就死亡。
三、黄萎病
病菌 从根部 侵染,使吸 收水分和营养 的根系坏死。随 着病情的发 展,病菌延 茎秆维管 束向上
扩展
黄萎病
黄萎病
菌丝延茎 秆维管束向上扩展,
使得维管束被菌丝 堵塞变褐
黄萎病
维管束被菌丝堵塞变褐
双斑长跗萤叶甲
双斑长跗萤叶甲
白星花金龟子
白星花金龟子
白粉病
白粉病
减轻向日葵病虫害的农事操作事项
1、向日葵不宜连作,连作会导致病害发生,减产甚至绝产,实行 3年以上的轮作。 2、向日葵喜欢磷钾肥,磷钾肥有助于提高植株抗病和抗倒伏能力。 3、若遇连阴雨和低温会导致病害大面积发生。故在保证成熟的前 提下,适当晚播。 4、向日葵对小麦除草剂非常敏感,应特别注意漂移和残留药害。 5、搞好田间卫生,将病株、病叶、发病花盘、籽粒等彻底清除深 埋或烧掉,减少病原。 6、种子处理:60℃温水浸种10-20分钟;杀菌剂0.5%拌种;杀菌 剂和杀虫剂配置毒土,覆盖种子,配合防治地下害虫地老虎、蛴 螬和金针虫等。 7、宽窄行种植。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食用葵40厘米 左右,油用葵25厘米左右。这样田间通风透光好,雨后可较快降 低田间湿度,减少发病。同时还便于农事操作。
5、适当晚播:花期葵盘的海绵组织是菌核极易侵染 的部位,病菌孢子萌发须90%以上湿度。因此使花期 和多雨季节错开,可成功避免病害发生。 6、大小垄种植:采用大小垄种植可降低田间湿度, 减轻病害的发生。同时充分利用边际效应增加产量。 7、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60℃左右温水浸种1020分钟灭菌,同时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40%菌 核净可湿性粉剂拌种,农药用量为种子量的0.30.5%。 (2)花期及时喷药 于盛花期后每隔7天喷药一 次,连喷3次。可用的农药有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列当种 子0.2-0.5 mm大小。每 株可产生10 万粒以上
种子
花 种子
植株
退化为 鳞片状叶 片,螺旋 排列在茎 秆上。无
叶绿素
须状假 根,寄生 于向日葵
根内
向日葵列当的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的向日葵品种对列当的寄生程度明显 不同,所以选用对列当具有抗性的品种是防除列当的经济有效 措施。
病株
健株
黄萎病
黄萎病
维管束 从下到上被菌丝 堵塞,叶片因得不到 水分和养分变黄
枯死
黄萎病
叶 片 从 下 向 上 萎 蔫 枯 死
黄萎病
最 后 整 株 叶 片 都 枯 死
黄萎病
叶尖和叶缘发黄,后变褐
叶脉间发黄
黄萎病
叶脉间发黄变褐 整叶干死
向日葵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向日葵黄萎病是土传病害,病菌来源于土 壤、病残体和种子,因此该病的防治应从以下 方法入手: 1、种植抗病品种。 2、病残株应清除出田间并烧毁。 3、药剂拌种 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 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拌种,也可用80%抗菌 剂402乳油1000倍液浸泡种子30分钟,晾干后播 种。 4、苗期喷施叶面微肥及杀菌剂如代森锌,退菌 特,多菌灵,百菌清等均可防治和减轻该病的 发生。
2.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禁从病区调运混有列当的向日葵种子, 防止向日葵列当传播蔓延。
3.对重茬、迎茬地实行一定年限的轮作倒茬。由于列当的种子 只有在接触到寄主根的情况下才能萌芽,所以对重发生田块以 非寄主作物,如麦类、甜菜、高粱、玉米、谷子、糜子等作物 轮作,年限不少于6年。
4.及时铲除田间列当苗和向日葵自生苗。在列当出土开花前连 根拔除或铲除并将其烧毁或深埋。由于列当从向日葵开始形成 花盘到成熟均可寄生出土,药剂防治成本较高,因此,增加中 耕次数、及时拔除列当苗及向日葵自生苗是一项经济有效的防 治方法。
子囊盘
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轮作。菌核 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一般3年后活力基本丧失,所 以采取向日葵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换茬,能大大减轻 发病。轮作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不能与豆科、十 字花科等作物轮作。 2、深翻:将地面上菌核深翻入土25-30厘米以下, 使其不能萌发。 3、种植抗病品种:种植龙葵杂一号、二号;吉葵杂 一号、白葵4号等抗病品种。 4、清除田间病残体,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在 收获之后,应将病株、残枝落叶、病花盘、籽粒彻 底清除出田间深埋或焚烧。
混杂在 种子中的
菌核
菌核病的侵染循环
菌核在土壤和植株残 体中越冬
菌核进入田间土 壤
植株萎蔫,茎 中部腐烂,下 部溃疡
病害造成产量损失和 增加了田间菌核
头腐
根和菌核接触,菌核萌发侵染根,菌 丝在土壤表面扩展
春播 菌核在土壤中
中部茎腐
子囊孢子传入
子囊孢子 侵染
子囊孢子释放和 传播 子囊盘
菌核在高湿度下土 表萌发产生子囊盘
谢谢大家
5、必要时用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灌根,每株 灌500 mL。 6、加强田间管理
多年连作重茬地、排水不良低洼地、种植 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过多、苗期低温多雨、成 株期高温多雨、虫害严重的地等均易发生黄萎 病。因此要进行轮作倒茬,深翻土地,选择无 病肥沃高产田。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早间苗, 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适时灌溉, 防止大水漫灌,排灌结合,无积水;增施磷钾 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
向日葵病虫害 诊断与防治
国家向日葵产业体系杨凌试验站 龙书生
2016.09.12
一、菌核病
根 腐 型 菌 核 病
茎 腐 型 菌 核 病
叶 腐 型 菌 核 病
盘 腐 型 菌 核 病
盘 腐 型 菌 核 病
盘 腐 型 菌 核 病
侵入茎秆髓部 组织中的病菌在植株死亡后
在茎秆内产生菌核
残留在田间的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