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默写竞赛题
《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

《弟子规》知识竞赛题目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0分)1、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很重要,这可用弟子规中的______ 、_______概括。
2、衣服脱下后,要放在固定的位置,以免弄脏或找不到,这用弟子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
3、在路口拐弯的时候角度要大一些,不要碰到东西的棱角,这可用弟子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概括。
4、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太匆忙,否则就容易出错。
5、“弟子规圣人训首____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_________”6、父母呼______父母命_________。
7、事虽小________苟擅为 __________物虽小 __________苟私藏_________10、孝第一要培养的是敬,如果父母叫我们时拖拖拉拉,那么就中不符合我们弟子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父母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当恭敬地聆听,所以父母教________。
12、父母责备我们大部分都是出自爱心,所以 __________,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3、一个孝子心里常常存着父母,因为心里存着父母,为了让父母安心,所以他必然 _____________,长大后,为了让父母放心,他力求做到:___________。
14、父母亲喜好的东西,当子女的应该尽力准备齐全,父母亲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地去避免,如果这样,你就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孝经云:身体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这是因为 _________。
另外,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俗的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每题6分共24分)1、“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告诉我们要珍惜光阴,请你说出2-3句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警句。
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 弟子规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李毓秀C. 孟子D. 荀子2. 弟子规的原名是什么?A. 训蒙文B. 论语C. 孟子D. 大学3. 弟子规主要教育儿童哪些方面?A. 科学知识B. 儒家思想C. 艺术修养D. 体育锻炼4. “父母呼,应勿缓”出自弟子规的哪一章?A. 总叙B. 入则孝C. 出则悌D. 谨5. “事虽小,勿擅为”是什么意思?A. 事情虽小,不要擅自做决定B. 事情虽小,不要拖延C. 事情虽小,不要忽视D. 事情虽小,不要轻视6. “亲所好,力为具”体现了弟子规的哪种教育思想?A. 尊重长辈B. 勤俭节约C. 诚实守信D. 助人为乐7. “兄道友,弟道恭”中的“道”是什么意思?A. 道路B. 道德C. 行为准则D. 说话方式8. 弟子规中提到的“谨”是指什么?A. 谨慎B. 节俭C. 谦逊D. 忍耐9.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说话要算数B. 言行一致C. 诚信D. 礼貌10. “凡出言,信为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说话要大声B. 说话要快C. 说话要诚实D. 说话要谨慎答案1. B2. A3. B4. B5. A6. A7. C8. A9. C10. C结束语通过这次弟子规知识竞赛,我们不仅复习了弟子规的基本内容,也加深了对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的理解。
希望每位参赛者都能从弟子规中汲取智慧,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新时代青少年。
弟子规知识竞赛决赛题范文

1、“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中的“亏”的意思是(亏损、欠缺)。
2、《弟子规》是三字一句,共有(360)句(1080)个汉字。
3、《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4、《弟子规》分为(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七部分。
5、《弟子规》的字意是(让我们做人做事生产生活按规范标准去要求)。
6、《弟子规》中的“规”是指(规矩、规范、标准、规则)。
7、“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8、“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操作法以(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为重点,对(操作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安全确认。
9、“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中的“不入”的意思是(不接受)。
10、《弟子规》中,“号泣随,挞(ta)无怨”中的“挞”是指(用鞭棍抽打)11、“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中的进是指(走进、靠近)。
12、学习《弟子规》最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
13、《弟子规》的总叙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14、《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16、《弟子规》的特点是传播儒家思想(“孝”)文化。
17、在《弟子规》中,“事死者,如事生”中的“事”是指(对待、侍候)。
18、集团公司提出的新型安全理念是(只有全安,才有安全)。
19、“行高者、名为高”中的行是指(品行)。
20、《四书》是指(《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1、“行高者,名自高”的下一句是(人所重,非貌高)。
22、“读书法,有三到”中的三到是指(心到、眼到、手到)。
23、集团公司提出的“两化”管理是指(精细化管事,军事化管人)。
24、“手指口述”的目的是使(人的注意力和物的可靠性)达到高度统一。
二、抢答题:1.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讲的是关于尧的故事。
弟子规知识赛决赛题

方山二中首届学习传统文化之《弟子规》知识竞赛决赛题一、个人必答题(30道题,每组每人回答一道,每题10分)1、亲所恶谨为去的前一句是什么?答案:亲所好力为具2、号泣随挞无怨的前一句是什么?答案:谏不入悦复谏3、进必趋退必迟的后一句是什么?答案:问起对视勿移4、长者立幼勿坐与低不闻却非宜在原文中是一句话吗?答案:不是,长者立幼勿坐与长者坐命乃坐在原文中是一句5、写出晨必盥兼漱口中的盥字6、长无言退恭立的前一句是什么?答案:路遇长疾趋揖7、步从容立端正的后一句是什么?答案:揖深圆拜恭敬8、写出勿箕踞勿摇髀中的髀字9、执虚器如执盈中的虚器是什么意思?答案:空的器具10、吾与我不分明的前一句是什么?答案:人问谁对以名11、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是《弟子规》那部分内容里的知识?答案:入则孝12、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是《弟子规》那部分内容里的知识?答案:谨13、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是《弟子规》那部分内容里的知识?答案:信14、直谅士渐相亲的前一句是什么?答案:闻誉恐闻过欣15、冠必正纽必结的后一句是什么?答案:袜与履俱紧切16、奸巧语秽污词中奸巧语是什么意思?答案:奸邪巧辩的言语17、见人恶即内省的意思是什么?答案:看见他人犯了罪恶的时候,心里先反省自己18、勿厌故勿喜新的前一句是什么?答案:勿谄富勿骄贫19、就人问求确义的前一句是什么?答案:心有疑随札记20、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是《弟子规》那部分内容里的知识?答案:亲仁21、圣与贤可驯致的前一句是什么?答案:勿自暴勿自弃22、心有疑随札的后一句是什么?答案:记就人问求确义23、直谅士渐相亲中的直谅士是什么意思?答案:正直诚实的人24、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对应《弟子规》中那一部分?答案:信25、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对应《弟子规》中那一部分?答案:余力学文26、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对应《弟子规》中那一部分?答案:入则孝27、写出便溺回辄净手中的溺字28、冠必正纽必结勿乱顿致污秽在《弟子规》中是一句话吗?答案:不是,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29、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对应《弟子规》中那一部分?答案:谨30、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中訾是什么意思?答案:批评、嫉妒、诽谤任一即可。
《弟子规》知识竞赛复习题及答案

《弟子规》知识竞赛复习题及答案一、《弟子规》基本常识1、《弟子规》的字意是(让我们做人、做事、生产、生活按规范标准去要求)。
2、在中国古代“四书”里涉及到《弟子规》的内容的是(《论语》)。
3、《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4、《弟子规》中的所有的爱的字意主要阐述的是(爱心)。
5、学习《弟子规》最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6、《弟子规》中的“规”是指(规矩、规范、标准、规则)。
7、《弟子规》中的“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
8、(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中的“首”的意思是(第一重要)。
9、整部弟子规共多少句?36010、整部弟子规共多少字?108011、弟子规原名是什么?训蒙文12、《弟子规》作者是谁?后来经谁改编?[李毓秀贾存仁]13、《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是山西什么地方的人?[新绛]14、《二十四孝》全名是什么?《全相二十四孝诗选》15、圣人训的意思是什么?孔子的教导、教诲16、《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什么年间?卒于什么年间?康熙年间、乾隆年间17、请简要介绍一下《弟子规》《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全书的中心思想,采用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韵文形式,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应守的规范。
《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中,特别是它的核心思想重在教导孩子的言行,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因此在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其倡导的诸多传统美德对于今天和谐家庭关系、优化社会风气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8、集团公司对全员学习、讨论、实践《弟子规》活动是如何要求的。
全员学习、讨论、实践《弟子规》活动由党委牵头,团委具体承办,各单位要成立活动领导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各级党团组织为此项活动责任部门,坚持“分类引导,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践行《弟子规》竞赛知识题以及参考答案

践行《弟子规》竞赛知识题以及参考答案引导语:《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下文是的践行《弟子规》竞赛试题以及答案,我们一起学习吧。
一、必答题1、“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中的“亏”的意思是(亏损、欠缺)。
2、《弟子规》是三字一句,共有(360)句(1080)个汉字。
3、《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4、“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中的“不入”的意思是(不接受)。
5、《弟子规》中,“号泣随,挞(ta)无怨”中的“挞”是指(用鞭棍抽打)6、“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中的进是指(走进、靠近)。
7、学习《弟子规》最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
8、《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9、“行高者、名为高”中的行是指(品行)。
10、“行高者,名自高”的下一句是 (人所重,非貌高)。
二、抢答题:1. 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讲的是关于尧的故事。
答案:错,舜的故事2. “百善孝为先”是为了提倡人们敬孝行善。
答案:对3. 形容一个人,目正心直,主要是指一个人注重德行及其修养、品行端正。
答案:对4. 《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答案:对5.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三国里的曹操为了教育其子而说的做人准则。
答案:错,刘备6.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中“省”在本句中字意是看望、问候的意思。
答案:对7.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中的“业”在句中的意思是指作业及其业绩的意思。
答案:错,所从事的事情8.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是《论语》一书中阐述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方法。
答案:对9.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中的“进”是指的是进入、进出、进出口的意思。
《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

7
黄香小时候是如何孝顺父母的? (请用原文回答)。 现在我们有了很好的生活条件, 还需要向他学习吗?为什么?
颂词“居有常,业无变” 告诉我们居所和事业应 该处在一个什么状态? 应该怎么对待自己的学 业?
应该怎样对待父母所喜 欢的事和讨厌的事? 原文怎么说?
请解释颂词“德有伤, 贻亲羞”, 并说明我们 应该如何修养,才不会 让父母蒙受羞辱?
“工夫到,滞塞通。”意思是( ) A、只要功夫练到了家,体内就没有任 何阻塞。 B、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就自然 通达了。 C、只要功夫练到了家,就能打通关。
字不敬,心先病。”意思是( ) A、如果文章写得不恭敬,说明你病了。 B、如果文字没有表现出敬重,说明你 身体有病。 C、如果字写得潦草、不工整,说明你浮 躁不安,心没定下来,思想不集中。
当你的朋友请求与他一同去 街上上网时,你应该( ) A、答应他 B、不做声 C、拒绝
当你们班大多数同学买校服时,而 家里的经济又比较拮据,你应该( ) A、打肿脸充胖子,买。 B、不买,但心里有点难受。 C、不买,也不在意。
当你看见外班的一位同学在厕所抽 烟,你的正确心态是( )。 A、不关己,莫闲管。 B、见人恶,即内省。 C、有则改,无加警。
能否为了钱财,比如玩具、 漫画书、食物等,和兄弟 姐妹起争执?
原文怎么说?
我们跟随父母去参加宴会时 会遇到很多长辈,在走路、 就座、吃东西的时候,应该 如何对待长辈们? 原文怎么说?
对待没有亲戚关系的长 辈,和对待自己的父母 兄长要有不同吗?为什 么?请结合颂词说明。
我们在哪些方面应互相攀 比,哪些方面不能互相攀 比? 原文怎样?
“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 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 ) A、孙敬和苏秦 B、李白和杜甫 C、程颐和程颢 D、毛泽东和周恩 来
弟子规竞赛试题5-6年级

水岩希望学校5-6年级《弟子规》知识竞赛试题姓名:班级:得分:一、为加横线的字注音(10分,每空1分)1、冬则温,夏则凊.()2、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3、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4、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5、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二、默写(共20分,每空1分)1、亲所好,,亲所恶,。
2、亲有过,,,柔吾声。
3、称尊长,,对尊长,。
4、弟子规,,首孝悌,。
5、,夏则凊,,昏则定。
6、,应勿缓,,行勿懒。
7、,乘下车,,百步余。
8、事虽小,,,子道亏。
9、年方少,_____________,饮酒醉,____________。
10、物虽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心伤三、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
(40分,每题8分)1、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2、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3、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4、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5、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四、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1、古人说谓的“伯仲叔季”中的“仲”指的是一家中的()A、长子B、次子C、三子D、四子2、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A、宋国B、鲁国C、赵国D、楚国3、《弟子规》创作于哪个朝代()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4、《弟子规》曰:“但力行,不学文。
任已见,昧理真。
”那你知道“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A、岳飞B、吕蒙C、杨六郎D、戚继光5、“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孙敬和苏秦B、李白和杜甫C、程颐和程颢D、毛泽东和周恩来五、判断题。
(10分,每题1分)1、“称尊长,勿呼名。
”里的“勿”就是不可以,“呼”就是叫的意思。
()2、“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这句话的意思是:双亲爱我,我就孝顺他们,他们不爱我,我就不用孝顺他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宋词》默写(东区专用)一、默写(一空一分)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今夕是何年。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此事古难全。
,。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山头斜照却相迎。
,,。
3、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无泥。
?!休将白发唱黄鸡。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5、十年生死两茫茫。
,。
,。
纵使相逢应不识,,。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6、,,,。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
7、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
8、,。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脉脉此情谁诉?!,、!。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
9、。
,。
云中谁寄锦书来?,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10、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11、,,。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2、,。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1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14、,。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5、,,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16、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7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今宵酒醒何处?,。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8、,,。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
20、,。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总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则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母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晨则省_____________出必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道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亲心伤亲所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德有伤_____________亲爱我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号泣随____________〈出则弟〉兄道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者先_____________长呼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勿呼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遇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下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者立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低不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退必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事父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易至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冠必正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有定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贵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对饮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为_____________立端正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缓揭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虚室_____________ 事勿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勿问将入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对以名_____________不分明_____________ 须明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凡出言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不如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市井气_____________ 见未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退错凡道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此说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见人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即内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人_____________若衣服_____________不如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益友却闻誉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心非_____________过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诫子书》习题1、解释划线的字词(1)非宁静无以致远( ) (2)夫君子之行( ) (3)险躁则不能治性( ) (4)俭以养德( ) (5)年与时驰( ) (3)非学无以广才( ) (7)遂成枯落( ) (8)淫慢则不能励精( ) 2.翻译下面的句子(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怎样理解文中的“静”4.诸葛亮围绕成才,告诫儿子什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5.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