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工程力学复习纲要

Fx = 0,
Fy = 0, MO= 0
基本式
Fx = 0 ,
MA = 0 , MB = 0 。
二矩式
A、B 连线
不垂直于x 轴
平面特殊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 汇交力系
平面 平行力系
平面力偶系
第1篇 静力学
6. 根据平面受力平衡条件,由已知力求解未知约束力的步骤: (1) 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注意:主动力若为分布荷载,首先要简化为集中力。
第2篇 材料力学
(2)杆件内力分量的正负号规则
➢同一位置处左、右侧截面上内力分量必须具有相同的 正负号。 ➢用截面法求内力分量时,一般先假设该截面的内力为 正。通过计算,得出内力如果为正值,则内力确实为 正;若计算出内力为负值,则表明该内力为负,方向 与原受力图上假设的方向相反。
第6章 杆件内力与内力图 1、轴力正负号:受拉为正、受压为负 2、扭矩正负规定
注意事项:
解:2. 整体平衡 根据整体结构的受力图 (为了简便起见,当取整体为研
究对象时,可以在原图上画受力图),由平衡方程
可以确定
Fx 0
FAx 0
解:3. 局部平衡
杆AB的A、B二处作用有5个约束力,其中已求得FAx=0,
尚有4个未知,故杆AB不宜最先选作平衡对象。
杆BC的B、C二处共有3个未知约束力,可由3个独立平衡 方程确定。因此,先以杆为平衡对象。
第2篇 材料力学
1、直杆轴向拉压时斜截面上的应力
正负号规定: : 横截面外法线转至斜截面的外法线,逆时针 转 向为正,反之为负;
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对脱离体内一点产生顺时针力矩的切应
力为正,反之为负;
σ
F
τ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2

《工程力学》测验大纲〔202102修订〕一、测验目的:通过测验,促进学生加强对工程力学的学习,查验他们对工程力学的根底理论常识掌握情况和应用理论常识解决实际工程中实际力学问题的能力。
二、测验内容及要求:1、第一章理论力学局部:静力学(1)了解:工程力学的两个组成局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研究目的、工程力学的学科特点、工程力学根本内容、工程力学的研究方法。
(2)理解和掌握:固体:力与刚体的运动及力与弹性体变形的关系;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工程力学与其他根底课与技术课程的联系;工程力学的学习目的、意义和方法。
力系的概念,力系的分类。
力矩及力偶矩。
2、第二章平面力系⑴了解: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汇交力系与平行力系的简化与合成。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⑵理解和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式。
摩擦的概念与摩擦锥。
2、第三章空间力系〔专科少学时函授不考〕3、(1)了解:空间力系分类。
任意力系的平衡与简化。
(2)理解和掌握:空间汇交力系与力偶系。
4、第四章材料力学根底(1)了解:外力与内力的区别。
变形与应力之间关系(2)理解和掌握:内力的求解根本方法。
杆件的根本变形形式。
5、第五章拉伸压缩(1)了解:轴向拉伸与剪切变形特点。
(2)理解和掌握:拉伸变形〔压缩〕根本计算方法。
应力与应变计算方法。
强度核算。
6、第六章扭转(1)了解:扭转的内力特点(2)理解和掌握:扭转的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的计算方法及校核方法。
7、第七章弯曲(1)了解:弯曲变形的应力特点纯弯曲与横力弯曲。
(2)理解和掌握:梁的内力图弯曲变形的强度与刚度计算。
8、第八章强度理论组合变形〔专科不考〕(1)了解:平面应力状态。
强度理论(2)理解和掌握:拉弯与弯扭组合变形的应力计算,强度与刚度校核。
9.第九章压杆不变*〔专科或函授专升本少学时不考〕⑴了解:压杆不变的概念⑵理解和掌握:压杆不变问题的计算方法。
三、测验方式与试卷布局:1、测验方式:闭卷、笔试2、试卷总分:100分;3、测验时间:90分钟;4.试卷题型、⑴判断题;⑶单项选择题;[4]计算有时4种题型都有,简答题、计算题必出5.试题难易比例:根底内容占70%、较难内容占30%四、命题原那么l、试卷内容难度比例分配合理;2、题型多样化;3、题量适当;4、同份试卷及A、B卷内容重复率不超过20%。
专升本考试《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一、说明本考试大纲为专科毕业生升入本科专业入学考试制定。
考试大纲作为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力求紧密结合专科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到既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的掌握,又能为学生今后在专业继续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工程力学的考试,考察学生对刚体静力分析、平面力系、弹性变形体静力分析、杆件的内力、杆件的应力与强度、杆件的变形与刚度、压杆稳定、运动力学基础、动载荷与交变应力的学习和掌握。
本大纲在专家的考试命题和考生复习提供一个关于考试内容、重点等方面的参考。
二、大纲1、内容(1)力与力偶,约束与约束力,受力分析与受力图;(2)平面力系向一点的简化,平衡方程及其应用,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3)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与应力,变形与应变,杆件的变形形式;(4)杆件的内力:杆件拉(压)时的内力,杆件扭转时的内力,杆件弯曲时的内力;(5)杆件的应力与强度,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杆件拉(压)时的应力与强度,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强度,梁弯曲时的应力与强度,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杆件在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时的应力与强度,杆件在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时的应力与强度,连接件的剪切与挤压强度;(6)杆件拉(压)时的变形,圆轴扭转时的变形与刚度,梁弯曲时的变形与刚度;(7)压杆稳定的概念,压杆的临界力与临界应力,压杆的稳定校核(8)运动力学基础,点与刚体的运动,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动能定理,动静法;(9)动载荷与交变应力,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转动时的应力与强度,构件的疲劳极限与疲劳强度。
2、重点(1)平面力系平衡方程及其应用,物系的平衡问题;(2)基本变形的内力,内力图;(3)应力与强度,应变与刚度,基本变形的强度和刚度条件与应用;(4)组合变形强度计算,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应用;(5)压杆失稳,欧拉公式及其适用范围;(6)刚体的平动和转动,转动方程,角速度与角加速度,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与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7)刚体的平面运动,基点,速度瞬心,瞬时转动,瞬时平动,平面运动分解成随基点的平动和绕基点的转动,求平面运动刚体内各点速度的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法;(8)惯性力的概念、动静法及其应用。
《工程力学(专科)》课程考试大纲

《工程力学(专科)》课程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工程力学》是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机械和近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是该类专业专科生取得毕业资格的考试科目之一。
二、考试目标《工程力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工程力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工程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理解与掌握,以及基本计算能力和运用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题方式本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方式。
答案必须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二)答题时间考试时间90分钟。
(三)基本题型1、判断题(每题3分,共24分)2、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3、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4、分析计算题(2~3题,共23分)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与要求0. 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析模型、分析方法。
1.刚体、力、力系、力矩、约束与约束力基本概念。
约束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合力矩定理。
静力学基本原理及其推论。
二力构件的受力特点。
简单系统受力分析。
2.力系等效与简化的概念。
力偶的概念及其性质。
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平面力系的简化结果。
固定端约束的约束力分析。
3.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摩擦力、摩擦角和自锁的概念。
4.杆件的四种基本受力和变形形式。
关于材料的三个基本假定。
5.内力分析的控制面。
轴力图与扭矩图。
剪力图与弯矩图。
6.拉(压)杆的应力与应变分析计算。
强度设计。
材料的力学性能基本知识(应力—应变曲线及材料性能指标)。
应力集中概念。
7. 扭转的概念。
剪切虎克定律。
剪应力互等定理。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特点及计算。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
8. 平面弯曲的概念。
弯曲时梁的正应力分析及计算。
提高粱弯曲强度的措施。
9. 梁弯曲后的挠曲线。
挠度和转角。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积分常数的确定条件。
工程中的叠加法理论。
提高梁弯曲刚度的主要措施。
10. 一点应力状态的概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831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2020年)

831工程力学考试大纲(2020年)一、考试要求《结构力学》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用结构力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力学》要求考生对工程设计中有关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有明确的认识,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应具备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结构力学》部分考试范围1、杆系结构组成分析:自由度、计算自由度;静定结构组成规则,杆件体系几何组成分析。
2、静定结构受力分析:静定梁、刚架、组合结构、三铰拱和桁架结构的内力计算;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
3、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变形体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图乘法,互等定理;荷载作用、温度作用、支座移动、制造误差所引起的结构位移计算。
4、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梁、刚架、组合结构、桁架)由荷载作用、温度作用、支座移动、制造误差所引起的内力;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的确定;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梁、刚架)由荷载作用、支座移动所引起的内力;力矩分配法解超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结果的校核。
5、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静力法作静定结构内力及支座反力影响线;机动法作静定结构内力及支座反力影响线;最不利荷载位置的确定。
●《材料力学》部分考试范围1、基本概念:变形固体的物性假设;约束、内力、应力,杆件变形的四个基本形式。
2、轴向拉、压问题:内力和应力(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计算;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计算;材料的力学性质;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力学性能的比较。
3、应力状态分析:平面问题任意点的应力状态描述;平面问题任意点任一方向应力的求解(包括数解法、图解法);一点的应力状态识别;空间应力分析及一点的最大应力;广义虎克定律。
4、扭转问题:自由扭转的变形特征;自由扭转杆件的内力计算;扭转变形计算;矩形截面杆的自由扭转;薄壁杆件的自由扭转;简单超静定受扭杆件分析。
838工程力学基础-北京理工大学

838 工程力学基础1.考试内容1.考试内容①静力学:力对坐标轴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对轴的矩,力偶,力系的主矢和对某点的主矩,力系的简化,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带摩擦的平衡问题。
②运动学:点的运动方程,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刚体平面运动,平面运动刚体的速度瞬心,速度投影定理,点的速度、加速度合成定理。
③动力学:质点系的质心,刚体的转动惯量,功,质点系的动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质点系的动量,质心运动定理,质心运动的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质点系对某点的动量矩,质点系对定点的动量矩定理和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定律。
④杆件基本变形: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典型材料轴向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常用的强度理论;应力应变关系;梁的弯曲。
2.考试要求①了解:材料力学性质的实验方法;点的运动描述,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的描述,力系的简化结果,动力学基本定理及其守恒定律。
②理解:材料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应变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强度理论;刚体平面运动,速度瞬心,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平面运动;质点系动能、动量、动量矩。
③掌握:杆件基本变形;平面运动刚体系统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点的速度,加速度分析;力系平衡问题;质点系动力学基本特征量(动能、动量、动量矩)的计算,动能定理,动量守恒、质心运动守恒和质心运动定理的应用,对定点的动量矩定理、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及其守恒定律的应用;3、考试题型和分值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考试为闭卷笔试,满分150分。
参考书目"1. 工程力学(上\下册)2.工程力学学习指导(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梅凤翔,周际平,水小平主编。
830结构力学土建考研大纲

830结构力学土建考研大纲(实用版)目录一、830 结构力学考试大纲概述二、考试内容详解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3.结构稳定4.结构动力学5.矩阵位移法正文一、830 结构力学考试大纲概述830 结构力学是土建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门重要科目,其主要目的是考察考生对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结构稳定、结构动力学和矩阵位移法等方面。
二、考试内容详解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主要包括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刚片、自由度、约束、必要约束与多余约束、实铰与瞬铰的概念,以及瞬变体系的概念。
考生需要掌握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并能够应用这些规律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2.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主要涉及隔离体平衡法求杆件未知内力和分段叠加法作直杆的受力分析。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并能够准确地求解杆件的内力。
3.结构稳定结构稳定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结构稳定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包括稳定系数、临界力、屈曲载荷等概念。
考生需要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分析结构的稳定性。
4.结构动力学结构动力学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结构动力学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的掌握程度,包括动力学基本方程、振动系统的受力分析、振动模态等。
考生需要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的结构动力学问题。
5.矩阵位移法矩阵位移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结构内力和位移的方法,主要涉及矩阵的运算和解法。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矩阵位移法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并能够应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不:学科根底必修总学时数:学分数:一、考试对象本科理工科学生二、考试目的工程力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工程力学知识的根底上,注重考察学生关于全然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与把握、熟练的全然运算能力和运用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把握〞、“熟练把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明白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咨询题中熟悉或再现它们;把握,指学生清晰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定理的条件与结论,公式的表述与使用范围等〕,同时能在全然运算中正确地使用它们;熟练把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根底上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它们进行有关推导和计算,以及分析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咨询题。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刻1、考试方法:〔专业考闭卷笔试〕2、记分方式:百分制,总分值为100分3、考试时刻:120分钟4、试题总数:约7题5、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那么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全然原理、全然概念和要紧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把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那么是:题目数量较多、范围较广,最全然的知识一般要占60%左右,略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20%左右。
6、题目类型〔1〕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3)判定题(每题1分,共10分)〔4〕计算题〔每题12分,共60分〕四、考试内容、要求工程力学·理论力学局部?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1-1刚体和力的概念§1-2静力学公理§1-3约束和约束反力§1-4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了解和把握刚体和力的概念以及静力学公理;(2)熟练把握约束的概念和类型,熟练把握约束力的画法;(3)熟练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正确的受力图。
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2-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2-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2-3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及计算§2-4平面力偶理论(1)把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和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2)了解和把握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及计算;(3)把握平面力偶理论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力学》(含理论力
学、材料力学)
考试大纲
说明:考生可带绘图工具包括铅笔、橡皮、三角尺、
量角器、圆规以及非文字存储和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第一部分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的内容结构
理论力学50%
材料力学50%
四、试卷的题型结构
计算题100%
第二部分考察的知识及范围
考察的知识及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理论力学
1、静力学公理与物体受力分析
静力学基本概念;常见约束与约束反力;静力学公理;平衡力系
作用下的物体受力分析。
2、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和解析法;平面力对点之矩;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3、平面任意力系
力线平移定理;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主矢和主矩;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物体系的平衡·静定和静不定问题;平面桁架。
4、空间力系
空间汇交力系;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空间力偶系;空间任意力系向任一点简化·主矢和主矩;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平行力系的中心与物体的重心。
5、摩擦
摩擦及其分类;滑动摩擦;摩擦角和自锁现象;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滚动摩阻的概念。
6、运动学基础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点的运动学;刚体的平动;刚体绕定轴转动。
7、点的合成运动
点的合成运动的基本概念;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8、刚体的平面运动
平面运动概述;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速度;用瞬心法求
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加速度;运动学综合应用举例。
9、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
动力学的任务;动力学的基本定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10、动量定理
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理论;质心运动定理和质心运动守恒定律。
11、动量矩定理
动量矩和动量矩定理;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12、动能定理
各种作用力的功;质点和刚体的动能;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功率和功率方程;势力场、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13、达朗贝尔原理
质点和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
14、虚位移原理
约束;广义坐标;自由度和理想约束的概念;虚位移原理。
二、材料力学
1、绪论
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的概念及其分类;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形变、位移和应变的概念;工程构件的分类;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2、拉伸压缩与剪切
拉伸与压缩的概论;横截面上的轴力和应力;斜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拉压杆的静不定问题;剪切与挤压的概念及其实用计算。
3、扭转
扭转的概论;自由扭转杆件的内力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应变计算;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圆轴受扭破坏分析;圆柱形密圈螺旋弹簧。
4、弯曲
平面弯曲基本概念;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梁的正应力及剪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梁变形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用积分法、叠加法等计算梁的变形。
5、应力和应变状态分析
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和图解法;应力状态分类;空间应力状态分析;广义虎克定律。
6、强度理论
强度理论的概述及材料的两种破坏形式;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及其评述;莫尔强度理论。
7、组合变形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拉伸与压缩与弯曲的组合;斜弯曲;偏心压缩和截面核心;扭转与弯曲的组合;组合变形的普遍情况。
8、压杆稳定
压杆稳定的概念;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欧拉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计算;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
9、能量法
能量法的概述;应变能、余能;用能量法解超静定系统;卡氏定理;虚位移原理及单位力法。
10、动载荷
动载荷的概述;惯性力问题;冲击问题;冲击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