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温度计的秘密》教案

合集下载

温度计的秘密(教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温度计的秘密(教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温度计能测量温度,是因为液体在一般状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科学思维:能尝试用科学推理的方法对观看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探究实践:能用简洁的器材做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观看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态度责任: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重难点】通过实践操作体验,认识液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器材预备】玻璃瓶、烧瓶、烧杯、玻璃管、塑料管、橡皮塞、酒精、红墨水、水(冷、热)、果汁、醋、抹布、水槽、铁架台。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科学小魔术,大家想不想看?生:(预设)想!师:这就是我的魔术箱,旁边是两杯常用的水,为了让同学们便于观察,我在里面分别加入了红墨水,并插上带有橡皮塞的塑料管,不要眨眼睛,现在老师要把这两杯水放入我的魔术箱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奇迹,我看到了奇迹已经发生了,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么?生:左边的液面逐渐上升,液面越升越高,右边的塑料管液面没有升高。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到底魔术箱里藏有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揭晓,原来是两杯水,这边是热水,这边是冷水,难道我的魔术和水的温度有关?师: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测量水温的仪器是什么?生:温度计。

师:我们来回忆一下:当把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时,温度计的液面生:上升!师:当把温度计放入冷水中时,温度计的液面? 生:下降!师:你们不光眼睛好,记忆力也棒!师:我们知道温度计里面装的是液体,温度计的液面上升了,说明液体的什么变了?变得怎样了?那把温度计放入冷水中,温度计的液面下降了,说明液体的什么又变了:变怎样了?(学生猜想:温度计里的液体受热时,体积变大;受冷时,体积变小。

)师:同学们的猜测挺大胆的,那你们想不想进一步研究里面的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温度计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体验(一)尝试制作模拟温度计1、指生示范制作模型对照说明师:既然我们要研究温度计,但温度计是密封的,不能打开,不便于我们研究。

四年级青岛版《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

四年级青岛版《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

四年级青岛版《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热胀冷缩现象,并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相关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经历对热胀冷缩现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能设计并进行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热胀冷缩现象。

2.教学难点理解热胀冷缩现象的微观本质,以及不同液体热胀冷缩程度的差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瓶、玻璃管、橡胶塞、红墨水、水槽、热水、冷水、不同液体(如酒精、煤油、水)的小瓶、气球、吸管、橡皮筋等。

2.多媒体课件,包括温度计的发明历史视频、热胀冷缩现象的动画演示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温度计,提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温度计来测量温度,那你们知道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度吗?它的里面有什么秘密呢?”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并猜测其工作原理。

2.展示一些生活中需要测量温度的场景图片,如测量体温、水温、气温等,强调温度计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课(20分钟)1.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温度计的放大图,详细介绍温度计的各个部分,包括玻璃泡、玻璃管、刻度、液柱等,并讲解每个部分的作用。

例如,玻璃泡是用来盛装测温液体的,液柱的高低变化反映温度的变化。

让学生观察手中的温度计模型或实物,再次熟悉其构造。

2.探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热胀冷缩现象教师演示实验:在烧瓶中装满红墨水,用插有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让学生观察玻璃管中红墨水的变化。

然后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红墨水的变化。

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温计的秘密》教案

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温计的秘密》教案

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温计的秘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的概念;2.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理解摄氏温标的基本知识;4.发现物体的变温现象和温度计的指示变化之间的关系;5.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温度和温度计的基本知识;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不同物体的变温现象和温度计指示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体会温度变化对物体性质的影响;2.了解不同物体对温度的反应特点;3.掌握温度计使用时的准确度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温度和温度计的基本知识;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观察物体的变温现象和温度计指示的变化,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 温度和温度计的基本知识1.温度是物体热度的大小,用温度计来测量;2.温度的基本单位是℃,分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等;3.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等;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读数时减去刻度误差。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垂直测量;2.读数时刻度盘的底部与视线平行;3.刻度误差要减去。

3. 不同物体的变温现象和温度计指示变化之间的关系1.温度上升时物体膨胀,温度下降时物体收缩;2.温度计中的液体随温度的变化而膨胀或收缩,温度计的指示也随之变化;3.同样的温度变化,不同物体的表现不同。

教学过程1. 温度和温度计的基本知识1.教师引领学生感受温度变化–思考:夏天汽车座椅很热,冬天手摸玻璃会感觉冰凉,这是什么原因?–根据学生的回答,引领学生进入温度和温度变化的认识。

2.温度计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自己观察手中的体温计,学习其基本构造和温度计读数原理;–通过展示水银温度计的使用,让学生了解温度在温度计中的显示原理。

3.温度计误差讲解–通过不同温度计的使用差异,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误差问题;–通过多次读数让学生了解如何减少误差。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观察温度计使用方法–将温度计放入容器中,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杆和标记部分;–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谈谈温度计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温度计的秘密|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温度计的秘密|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温度计的秘密|青岛版教学目标: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观看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看到的对象做合理的说明,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尊重证据,情愿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液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及液体在一样情形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设计做好一个温度计的实验。

难点:使学生明白得液体的“热胀冷缩”。

教学预备:每组实验材料:温度计、烧瓶、胶塞和玻璃管、红水、醋。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师:你把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你能发觉什么?2. 学生做实验。

3. 我们在三年差不多了解了温度计的构造也学会了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你看到了这种现象,有什么问题?二、猜想与假设你认为温度计什么缘故能测温度?三、制定探究方案科学是严谨的,只有猜想不能让人信服,我们能不能自制一个温度计的隐秘?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四、实施探究方案学生实验、教师参与。

五、展现与交流1.实验中你观看到什么现象?2.讨论:如此的现象说明什么?水柱上升、醋柱上升是什么缘故?是加多了吗?3.小结:一样情形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依照液体热胀冷缩制成的。

六、拓展与创新课下调查研究:冰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情形,这是如何回事?教学反思:温度计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测量器,学生都已学会使用方法,学习本课意在以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为引子。

借助对各种液体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样情形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青岛版科学小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温度计的秘密》

青岛版科学小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温度计的秘密》

《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设计实验,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日常生活中的液体热胀冷缩现象产生探究兴趣。

4.能利用热胀冷缩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科学服务于生活。

教学准备1.演示材料量筒、水、烧杯、平底烧瓶、插在橡胶塞中的细玻璃管、水槽、热水、冷水、各种饮料等。

2.分组材料染成红色的水、平底烧瓶、烧杯、水槽、插在檬■胶塞中的细玻璃管、果汁、牛奶、酒精、醋、煤油、试管,热水、冷水、抹布等。

课前交流利用往量筒中加水、往外倒水,让学生初步建立液面高度变化与体积变化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师出示温度计实物),还认识它吗?它叫什么?师:昨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用温度计测量了水温,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昨天的实验过程。

(播放视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当把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温度计的液面有什么变化?生:当把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面上升;放入冷水中,液面下降。

2.师:我们知道温度计里面装的是液体,当把温度计放入热水中,这个液体的液面上升了,说明液体的什么变了?那把温度计放入冷水中,液体的液面下降了,说明液体的什么又变了?(学生猜想:温度计里的液体受热时,体积变大;受冷时,体积变小。

)二、分工合作,自主探究(一)通过温度计模型探究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师:同学们认为,温度计里的液体:受热时,体积变大;受冷时,体积变小;但是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想。

既然我们要研究温度计,首先我们就要先来了解一下温度计的构造(简介温度计的构造)2.师:温度计是密封的,不能打开,不便于我们研究。

所以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简易的材料,分别是:烧瓶、一根插在橡胶塞内的玻璃管、还有一杯水,为了便于观察,老师把水染成了红色。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温度计的构造图,想一想,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材料来制作一个温度计模型呢?(学生上台操作)3.师:你能说说温度计模型的各部分分别相当于温度计的哪一部分吗?4.学生分组制作温度计模型。

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教案 温度计的秘密

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教案 温度计的秘密

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教案温度计的秘密1、温度计的秘密预习展示教案学习目标1、探究: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观察实验,做好探究实验记录;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情感: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识: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液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即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重点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个性化设计教学措施学习过程一、实验导入:出示温度计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针对这支温度计,你能提出哪些科学问题?师归纳学生所提问题。

(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物体的温度)小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有关温度计的秘密。

(师即时板书课题:温度计的秘密)二、自主探究:1、认识温度计为什么能测温度提问:你们认为温度计能测量物体的温度可能和哪部分构造有关系?小结: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了解水的反常现象三、拓展延伸:思考:寒冷的冬天,经常有自来水管冻裂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抢答1组、3组、5组1号依次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其他小组补救。

学生猜想。

7、9组2号依次汇报本组的猜想。

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实验证明温度计能测量测量与液柱有关。

1、6、3号每人各测一次凉水的温度;2、5、4号各测一次热水的温度,并观察温度计液柱的变化。

2组、11组3号汇报。

4组、6组的2号依次汇报。

活动2:学生分组实验:运用烧瓶、水、酱油、酒精等各种液体,制作模拟温度计,并分别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水槽中,观察液柱的变化。

1、2、3、4号各用一种液体进行实验,5、6号观察,8组、10组、12组的5号依次汇报。

小组讨论、汇报。

1组、3组、4号依次汇报。

阅读课本P3资料卡,了解水的反常膨胀。

学生抢答。

10《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年级下册

10《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年级下册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温度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温度的掌握情况,为温度计的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温度计的重点,强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4.能够通过实验和实践,观察温度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如在测量水温、气温等场景中的应用。
5.能够运用温度计测量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如计算温度变化范围、平均温度等。
6.能够将温度计测量结果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在烹饪、饮料制作、家庭温度调节等场景中的应用。
7.能够认识到温度计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如在气象监测、医疗诊断、工业质量控制等领域的应用。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温度计的秘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温度的兴趣。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温度计的学习状态。
2.例题二:请说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答案: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正确步骤如下:
(1)首先,将温度计的感温部分(即温度计的玻璃管或金属棒)插入待测液体的表面下。
(2)等待一段时间,让温度计的感温部分与液体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3)然后,快速读取温度计上的温度值。
(4)最后,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并记录温度值。
2.课程平台:无特别指定,可使用学校提供的教学平台。

推荐精品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温度计的秘密》优质课教案

推荐精品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温度计的秘密》优质课教案

《温度计的秘密》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温度计的构造,了解温度计制造的原理原理,揭开温度计的秘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和具体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的构造。

2.通过课堂分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制造的原理原理,揭开温度计的秘密,使学生理解液体都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指导学生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温度计的构造,了解温度计制造的原理原理,揭开温度计的秘密。

教学难点通过指导学生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法。

课前准备1.装有酱油、酒精的模拟温度计各一支,水槽2个。

2.演示用温度计1支,每实验小组摄氏温度计1支。

3.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互动:师:同学们讨论一下你见到的温度计都由那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让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归纳补充完整。

2.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加深学生认识温度计的各个构成部分:玻璃柱、液体、刻度、数据等。

3.师:温度计放到热水中,红色液柱上升,放到冷水中,红色液柱下降了。

温度计的液柱为什么会上升或下降呢?今天我们通过实验一起来研究温度计的能够测出温度的秘密。

二、新课学习(一)学习新课1.认识水和其它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提问:出示模拟温度计与演示温度计,比较它们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把它们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液柱有什么变化?学生分组实验:把模拟温度计分别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水槽中,观察液柱的变化。

(3)讨论:瓶中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液柱却上升或下降,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讨论、汇报。

小结:水受热体积会膨胀,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体积缩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这种性质,我们把它叫“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4)提问:其它的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学生实验并讨论、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注意事项:玻璃器材要轻拿轻放;热水不要烫伤;抹布擦水等。
5.注意小组合作并填完实验记录。
我发现
6.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奥,你发现红色液面在热水中上升在冷水中下降,其他小组同学你们也看到这个现象了
吗?(你们都看到了这个现象,是什么原因呀?小瓶里面的水变多或变少了吗?那是什么多了?体积变了)
7.(1)饮乐多的瓶子不密封水面没有变化。奥,瓶子太大而且不密封不论受热还是遇冷液面都没有变化。
二、探究活动
(一)了解温度计的秘密
实验1:做个水温度计
1.真的这样吗?猜想未必是事实,我们这只是我们要得到科学的结论,还必须要动手做实验,要揭开温度计的秘密没有温度计可不行,让我们先来做个温度计。
2.每个桌上都有老师提供的各种材料,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打算用到哪些材料来做温度计,打算如何做呢?
3.小组汇报教师板画。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个快乐对对碰的小游戏,一个同学用语言描述,另外一个同学猜是什么物体,明白吗?谁愿意来参加?每组派一个同学到前面来,咱比比看哪个小队配合最默契。
2.刚才老师看同学们玩游戏的兴趣很高,我也想来参加了。我描述,你来猜。听好了,有一个物体它在夏天的个子高,在冬天的个子矮,暖和它便长,天冷它就缩。奥,大家真聪明马上想到了是温度计。
4.现在你有办法让你的温度计也有刻度了吗?先小组间相互交流一下。
5.谁来说在不同温度的具体高度,然后在记录的数据间平均分,记出具体刻度。(尺子、皮筋、油笔)
7.哦,原来你们也想到了和科学家一样方法,那就赶紧动手做吧。学生制作温度计刻度。
8.温度计做好了,来用你们的温度计来测测这盆水温度吧,我们比比看哪个组的温度计最准确。
2.在做这个温度计的时候,你们想研究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3.看看不同液体的温度计是不是也会放在热水里液面上升,在冷水里下降。还想比较一下哪种温度计上升的比较快,哪种温度计上升的会比较慢?想研究这个问题,你们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4.下面我们各小组就做自己喜欢的各种温度计吧,相信这次你们会有更多大的收获。
.生回答实验步骤:
老师说出准确结果,选出优胜小组,颁发小巧手勋章。
教后记:
温度计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测量仪器。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已多次使用温度计,本课让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继续培养学生利用简单器材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2)管子粗细不同水面上升的速度不同。原来管子细的上升现象更明显。
8.根据你做的温度计,你发现做个温度计都需要哪些条件?(密封、管子要细点、温度计低下的小泡水不能太多。)
9.奥,从小小的实验中你明白的道理可真不少呀。来给我们的温度计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实验2:做自己喜欢的液体温度计
1.你还想个什么样的温度计呢?
3.温度计大家并不陌生,以前在科学课上我们就见过也用过,说说你们了解的温度计吧。
4.大家对温度计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来研究温度计的秘密,同学们都带了不少温度计,我们再来玩玩温度计,可要仔细观察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还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
5.为什么温度计的液柱为什么会上升和下降?这个问题提的好,谁来猜想一下是什么道理呢?(温度高就上升、温度低就下降)
导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液体都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
导学准备
演示用温度计1支。
每实验小组准备不同的温度计;四个瓶子、管子粗细不同;不同的液体。
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资料。
板书设计
1、温度计的秘密
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导学过程
知识要点
点拨与策略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坛山街道南关小学
“五环节”课堂教学导学
课题:1、温度计的秘密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使学生理解液体都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会合作与交流、反思
5.谈谈你们的新收获吧。小组汇报,(所有的液体温度计都上升了,说明液体都遇热膨胀、遇冷收缩。)还有哪些小组你们做了什么温度计?你们看到什么现象?板书:所有的液体都会遇热体积都会变大我们说膨胀,遇冷体积缩小我们说收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胀冷缩。
6.你还有什么另外的发现吗?什么最快?
7.我们来解决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红的?是酒精为什么放酒精?(速度快)管子细?(上升现象明显),玻璃泡?都小(小受热反应灵敏)
实验3:给温度计画上刻度
1.你认为今天你做的最好的温度计是哪个?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2.就用你们最满意的温度计来帮我测测这杯水的温度吧,谁来测?没有?为什么你们都不来测?
3.还有刻度没有解决,是呀这些温度计都有刻度才能测出温度来。知道温度计的刻度是怎么确定的吗?我们一起来继续看,科学家将水结冰的温度作为零摄氏度,水沸腾的温度作为100摄氏度。我们将0到100度平均分为100份,每份就是一度;平均分成10份呢每份就是10摄氏度。
三、知识拓展
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破裂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水在不同的温度都会热胀冷缩吗?课下请同学们相互交流查阅资料来解决这个问题,下节课我们交流一下。)
请根据大屏幕上出示的图片观察
(种类、构造、发明人)
(手悟、喝气、水中、仔细观察外形、构造;发现红色液体?刻度?管子很细?上升下降?板书)
(每组瓶子四个瓶子、管子粗细不同。)
(把小瓶里倒满水,盖上插吸管做个模拟的温度计,然后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看看和温度有什么关系。)
教师板书:遇热――水――-上升?
遇冷――水――下降?
(我想做个牛奶温度计,大家想用不同液体来做温度计。)
(在放小瓶的时候要同时放便于比较。)
(不同液体速度不同)
(没有刻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