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计入费用的计算和归集
成本核算原理要素费用的核算

账户进行归集。
5
二、基本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的要求
1.对于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 产而且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如构成产品实体的原 材料费用、工艺用燃料和动力费用、生产工人工资 及福利费等,应单独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 。
如果这些费用是某一种产品直接耗用的,还应直接记入 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直 接人工”等相应的成本项目中;
Step2 计算单位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应分配原材料实际 消耗量(即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 定额消耗量之和
128020/10/18
Step3 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种产品的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凡是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2.凡是用于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
用,先在各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账户进行归集, 期末全部分配计入各该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成本;
3.凡是用于全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
在“管理费用”账户进行归集; 4.凡是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费用,在“销售费用”
①成果类 ②消耗类 ③定额类
如产品的重量、体积、产 量、产值等;
0
三、间接费用分配的原则
1 “合理”
2 “简便”
3 常用的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主要有
①成果类 ②消耗类 ③定额类
如生产工时、生产工资、 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量或 原材料费用等;
1
三、间接费用分配的原则
1 “合理”
2 “简便”
3 常用的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主要有
成本会计-生产费用要素的归集和分配

(三)费用核算的原则
2、对于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
首 先
“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总账
然 后
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
(三)费用核算的原则
3、对于三项期间费用
用于产品销售的费用
销售费用总账
用于组织与管理生产 经营活动的费用
管理费用总账
用于筹集资金的费用
财务费用总账
(四)分配标准的选择(间接计入费用)
适用于定额管理制度健全,材料消耗额比较准确的情况, 一般适用于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
练习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 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 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 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为5.5 公斤。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 担的材料费。
第五章 生产费用要素的归集和分配
1 要素费用分配概述 2 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 3 外购动力费用的汇集和分配 4 工资费用的汇集和分配
5
其他费用的汇集和分配
第五章 生产费用要素的归集和分配
1 要素费用分配概述 2 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 3 外购动力费用的汇集和分配 4 工资费用的汇集和分配
5
其他费用的汇集和分配
一个故事一首诗,成会精华由此知
五君进餐三千整,需要合理来分摊, 分配基础有重要,贪吃贪喝款多担。
(三)费用核算的原则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设成本 项目的直 接生产费用
⑴如果是某种 产品的直接计入 费用,应直接计 入“基本生产成
本”总账。
⑵如果是几种产 品的 间接计入费用, 应采 用适当的分配 方法, 分配计入各 种产品成 本。
一个故事一首诗,成会精华由此知
要素费用核算概述

第一节
要素费用核算概述
— 5——5 —
三、要素费用的分配
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标准主要有三类:
(1)成果类,如产品的重量、体积、产量、产值等。
(2)消耗类,如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量或原材料费
用等。
(3)定额类,如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Biblioteka 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计算公式为:
费用分配率=
待分配费用总额 分配费用标准总量(总额)
某分配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对象的分配标准总量×费用分配率
第一节
要素费用核算概述
— 6——6 —
三、要素费用的分配
对于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用于产品生产(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 但没有专门设立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应该分别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 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然后通过一定的账 务处理程序结转。 对于用于产品销售的费用、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以及筹集 生产经营资金的费用,则不计入产品成本,而应分别计入“销售费用”“管理 费用”和“财务费用”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然后全部转入“本年 利润”账户,冲减当月损益。 对于用于固定资产购置和建造等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 和期间费用,应计入“在建工程”等科目,然后通过一定的账务程序转入“固 定资产”等账户。
成本会计
项目
第一节
要素费用核算概述
— 2——2 —
一、要素费用核算的原则
要素费 用核算 的原则
受益性原则
成本分配的受益性原则可以概括为谁受益、谁负担; 负担多少,视受益程度而定。这一原则要求选用的分 配标准能够反映受益者受益的程度。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 接费用分配计入原则
制造费用≠间接费用

制造费用≠间接费用李若亮摘要:制造费用是成本会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制造费用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务中,笔者注意到很多会计人员都把制造费用等同于间接费用,但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吗?对此,笔者将提出不同的意见,最后得出结论,制造费用≠间接费用。
关键词:制造费用;间接计入费用;间接生产费用制造费用是成本会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制造费用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务中,笔者注意到很多会计人员都把制造费用等同于间接费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也规定制造费用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但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吗?众所周知,间接费用有两种含义,从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讲是间接计入费用,从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讲是间接生产费用,那前述制造费用所指的间接费用是间接计入费用还是间接生产费用呢?笔者认为两者均不是,确切讲制造费用应是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生产费用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制造费用≠间接费用。
一、制造费用≠间接计入费用间接计入费用是指生产费用发生时,不能或不便于直接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而需先加以归集,待月终选择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后才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间接计入费用大部分计入制造费用,但不是全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采用“制造成本法”,产品成本按经济用途一般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直接材料”成本项目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费用。
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例如纺织用棉、冶炼用矿石和制造机械用的钢材等,通常分产品领用,这些原料及主要材料费用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但原料及主要材料也有不能分产品领用的,例如化工生产中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料,还有大部分辅助材料,这种材料费用属于间接计入费用,需要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而不计入“制造费用”。
成本会计学(第03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第四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归 集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Slide 1
第三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 的归集和分配
§3.1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3.2 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4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5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3.6 期间费用的核算
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
基本生产耗用
“基本生 产成本”
辅助生产耗用 分别计入
“辅助生 产成本”
各车间耗用
“制造费用”
管理部门耗用
“管理费用”
Slide 13
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某产品的原材料 定额消耗量
该种产品 =实际产量
单位产品原材料 ×消 耗 量 定 额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 各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 消耗量之和
辅助生产车间
未设“制造费 用”明细账
参照基本生产车 间费用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成 本”
Slide 7
5.期间费用
产品销售的费用 行政管理部门的费用
筹资费用
“销售费用”
“ 本
管理费用”
年
利
“财务费用”
润
”
Slide 8
4.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
成果类
产品的重量 体积 产量 产值
常见分配标准
消耗类
生产工时 机器工时 原材料消耗量或原 材料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
直接用于产品生 产并专设成本项 目的各项费用
成本管理会计第三章下

材料进项税额=731+6.8=737.8(元)
借:材料采购
4,425
应交税费
737.8
贷:银行存款
5,162.8
计划成本法: (4)本月购进的甲材料300千克已经验收入库,月末
时结算凭证仍未到。先按计划成本入账,下月初用 红字冲回。
材料计划成本=300*25=7,500(元)
本月末:
借:原材料
7,500
5、账户设置: (1)如果企业低值易耗品业务比较多,可设置“低值
易耗品”一级会计科目; (2)如果低值易耗品业务不多,可在“周转材料”一
级会计科目下设置“低值易耗品”二级科目。 6、不同用途下低值易耗品摊销的处理: (1)对于生产领用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低值易耗品摊销
额作为间接费用先记入“制造费用”账户; (2)对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领用的低值易耗
借:原材料
3,300
贷:材料采购
3,300
计划成本法:
(3)采购甲材料180千克,结算凭证到达并办理付款手 续。付款总额为5,166元,其中货款额5,031元(其 中,价款4,300元,增值税731元);进货运费96.8 元(其中准予扣除的进项税6.8元);装卸费35元。材 料未到。
材料实际成本=4,300+(96.8-6.8)+35=4,425(元)
(1)甲、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
甲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50*6*10=9000(元)
B材料定额费用=150*8*8=9600(元)
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 18600(元)
乙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20*9*10=10800(元)
B材料定额费用=120*5*8=4800(元)
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 15600(元)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物流成本核算可以采用一般的会计、统计和混合方式等传统方法进行核算,但随着物流管理研究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倾向于采用一种新的核算方法,也就是作业成本法来进行物流成本核算。
.一、物流成本核算的传统方法物流成本由于在现行财务会计体系中尚未进行核算,为了反映物流成本的高低,并为物流管理提供成本信息资料,在实践中,可采用以下几种传统的方法核算物流成本。
(一)会计核算方式会计核算方式,就是通过凭证、账户、报表对物流费用加以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报告的方法。
会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具体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双轨制,即在传统成本核算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
这样物流成本的内容在传统成本核算和物流成本核算中得到双重反映,因此称为双轨制。
二是单轨制,即改变传统成本核算体系,建立一套能提供多种成本信息的共同的凭证、账户、报表核算体系,使得物流成本得以单独反映,又不重复在其他成本核算体系中反映。
在这种情况下,要对现有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进行较大的改革,需要对某些凭证、账户、报表的内容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要增加一些凭证、账户和报表。
会计方式提供的成本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且准确、真实。
但这种方法比较复杂,要么重新设计新的凭证、账户、报表核算体系,要么对现有体系进行较大的甚至是彻底的调整。
企业应根据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程度等具体情况,确定物流成本核算是采用“单轨制”还是采用“双轨制”。
从发展的角度看,最好是采用“单轨制”。
(二)统计核算方式统计核算方式,是不要求设置完整的凭证、账户和报表体系,而是通过对企业现行成本核算资料的剖析,从中抽出物流活动耗费部分,再加上部分现行成本核算。
要归入物流成本的费用,如物流信息、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等,然后再按物流管理的要求对上述费用重新归类、分配、汇总,加工成物流管理所需要的成本信息。
统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不需要对物流耗费作全面、系统、连续的反映,所以运用起来比较简单、方便。
成本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理论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成本计算对象是指计算产品成本过程中,确怎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的承担客体。
产品成本项目一般是指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的项目,是对产品成本构成内容所作的分类。
交互分配法是指会讣期中将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归集,期末先将这些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之间,按照它们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第二次分配。
约当产量比例法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虽,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的方法。
品种法也称简单法,是以产品品种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大虽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企业,深受它们的青睐。
简化分批法是每月发生的间接计入费用,先将其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按成本项目分别累计起来,只有在有产品完工的那个月份,才对完工产品,按照其累计工时的比例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而全部在产品应负担的间接il•入费用,则以总数反映在基本成本二级账中,不进行分配,不分批计算。
常见的分批法。
成本性态是成本变动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
平行结转分步法指半成品成本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而是在哪一步骤发生就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帐内,直到最后加工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各步骤的成本明细帐转出的方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产品成本汁算分步法中结转成本的一种方法,亦称”汁划半成品成本法"。
技术性变动成本也称约朿性变动成本,是指在苴单位成本受客观因素决泄,消耗量由技术因素决泄那部分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泄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左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汁算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材料费用中扣除,已领未用的各种材料,应在月末办理退料手续,需留待 下月继续使用的,应办理假退料手续,不得把领用数额当作消耗数额。
二、材料发出的原始凭证
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加强对材料费用 的控制对于节约材料消耗,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要加强对材料费用的控制,节约产品生产的材料消耗, 企业必须建立必要的材料消耗定额和领退料制度。常用 的有关原始凭证有:
二、要素费用的计算和归集方法
要素费用的计算和归集分为两层次: 第一层次:直接计入的费用,简称直接费用,是指能确
认为哪一种产品耗用的资源,直接归集为该产品的生产 成本。间接计入的费用,简称间接费用或称共同耗用的 费用,是指不能明确归属于哪一种产品耗用的资源,不 能直接归集为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应采用一定的标 准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 第二层次:如果在成本计算期末没有在产品,通过第一 层次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即为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如果 在成本计算期末还有在产品,那么,生产费用还应在完 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确定完工产品和在产 品成本。因此,产品成本计算过程就是生产费用的归集、 分配、再归集、再分配的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各种要素费用的分配,都是通过编制相 应的费用分配表来完成的,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编制会 计分录,登记各种成本、费用等相关的明细账和总账。
第二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材料费用的内容 直接材料费用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构成产品实体或有助于产品形成的
各种材料物资的货币表现。包括: 1、原料及主要材料:是指经过加工后,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和材料。 2、辅助材料:是指直接用于生产或有助于产品的形成,便于生产顺利进行,
1、限额领料单。 2、领料单。 3、领料登记表。 4、 退料单等。
三、发料成本的确定
确定发出材料的成本是一项重要而繁琐的工作,其准确 与否直接关系到期末库存材料成本及产品成本的准确性。 发料成本受发料数量和发料单价两个因素的影响。若材 料日常核算采用计划成本计价,还应考虑材料成本差异。
知识目标
● 熟悉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主要内容; ● 熟悉要素费用归集的业务处理; ● 掌握要素费用分配的主要方法及相关业
务处理。
能力目标
● 能够做好各项要素费用核算的基础工作; ● 能够合理地归集各项要素费用; ● 能够按照合理的标准分配各项要素费用。
第一节 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概述
(一)直接计入费用的计算和归集
直接计入费用的计算和归集: 若是直接计入的材料、动力等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要素
费用,应直接记入这种产品的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燃 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某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
摘要
直接 材料月初在产品 本月发生费 生产费用合计成本项目
燃料
及动 力
直接 人工
一、要素费用的概念 要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
种费用。 按其经济内容划分,主要有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
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三大类。 为了具体地反映工业企业各种费用的构成,可进 一步划分为八个费用要素:外购材料、外购燃料、 外购动力、职工薪酬、折旧费、利息支出、税金 及其他支出。
制造费 合计 用
(二)间接计入费用的计算和归集
若是间接计入的材料、动力等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要素 费用,还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单独地分配记入这几 种产品的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燃料及动力、直接人 工、制造费用。
间接计入费用的方法
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方法,就是要求分配所依据的标准与所分配 的费用多少有比较密切的因果联系。常用的分配标准主要有三类:
本章内容简介
在了解要素费用核算一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工 业企业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职工薪 酬、折旧费、利息支出、税金、其他支出等八个 费用要素的核算内容、分配和归集的方法及账务 处理。要素费用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 消耗情况,为了分别计算产品成本,必须首先按 用途将要素费用进行必要的归集与分配,不同的 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方法不尽相同。
但不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材料。 3、外购半成品:是指从外部购入,还需继续加工或进行装配,构成产品主要
实体的半成品及配套件。 4、燃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燃烧发热或为创造正常劳动条件所用的各种
燃料。 5、动力: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水、电、风、汽等。 6、包装物:是指生产领用,构成产品实体和价值的组成部分的各种包装物品,
1、成果类:采用产量、产值等作为分配标准。 2、消耗类:采用生产工时、原材料消耗量等作为分配标准。 3、定额类:采用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作为分配标准。 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计算公式为:
间接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和
某种产品或某分配对象应负担的费用=该产品或对象的分配标准 额×间接费用分配率
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是成本会计的难点之一,其分配原理和计算 方法贯穿于整个成本会计的计算过程之中。
(三)辅助生产费用的计算和归集
辅助生产费用也有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之分。
1、对于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能确认直接用于某 种产品生产耗用的费用,应该分别记入“辅助生产成本” 和“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然后 通过一定的账务处理程序,转入“生产成本”总账科目 和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有关的成本项目。
2、对于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首先分别记入“辅 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总账科目进行归集,期 末采用一定的标准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然后通过一定 的账务处理程序,转入“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和有关的 产品成本明细账有关的成本项目。
(四)期间费用的计算和归集
对于发生的期间费用,则应分别记入“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总账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 的借方进行归集,期末从其贷方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的借方,直接计入当月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