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后版本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年制)4.7》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年制〕第一局部职业能力标准一、二、三、四、教学安排表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理论实践周学时周数考核方式课程群性质授课地点精品课程校企开发课证融通12BX0020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363333-111▲公共基础课必修12BX00601形势与政策教育/6603-02▲公共基础课必修99BX00300信息技术教育1320320-48■公共基础课必修07BX00601体育(1)1300300-215▲公共基础课必修15BX00100军训和入学教育(含军事理论)25614407-202▲公共基础课必修12XX00100公益与品格教育1280280-214▲综合素质课选修大学英语Ⅲ 3.5565604-014■公共基础课必修D4管理学基础35427272-214■专业基础课必修D4院校级创业财税技能35427272-214■专业拓展课必修D4快递运营46432322-216■专业核心课必修D4小计1120.5530260268140501010012BX00400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概论2363242-116▲公共基础课必修12BX00602形势与政策教育14402-02▲公共基础课必修15BX00302就业指导(1)0.58804-02▲公共基础课必修12XX00200整合思维1280280-214▲综合素质课选修大学英语Ⅲ 3.5565604-014■公共基础课必修D4市场营销35427272-214■专业基础课必修D4市场调查与分析35427272-214▲专业基础课必修D4物流信息技术35427272-614■专业基础课必修D4院校级是快递技能综合实训3540540-318▲专业核心课必修D5是电子商务实务35427272-214■专业基础课必修D4仓储与配送业务处理35427272-214■专业基础课必修D4院校级是小计11264562352211851102315BX00303就业指导(2)0.58804-02▲公共基础课必修12XX00300人文艺术修养1280280-214▲综合素质课选修12XX00400团队与执行力1280280-214▲综合素质课选修物流企业经营模拟实训3480480-86▲专业拓展课必修D3采购与供应链管理35427273-39■专业核心课必修D4省部级是物流作业流程优化综合实训3480480-68▲专业核心课必修D3电商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3540540-69▲专业核心课必修D5专业综合实践822402240-288▲专业拓展课选修D6小计822.5492354571413511********顶岗实习(毕业设计)15.04204200-2815▲专业核心课必修小计115420042015011000公共基础课1117342231109320.2%11000综合素质课4411201120 4.8%0000专业基础课515324135189517.9%5210专业核心课93480081719240.5%8120专业拓展课1142240224016.7%0000总计3084180********10100.00%2433第四学期统计符号说明:▲考查 ■考试授课地点(单一选项):D1普通教室 D2一体化教室 D3机房 D4多媒体教室 D5实践场所 D6校外实训基地 D7其他(语音室、体育馆等)课证融通课程:指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合的课程。
2017年青岛黄海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流程,能在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且理论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需求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潜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一)知识1.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掌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术;4.了解国内外供应链及物流领域理论与实际发展情况和趋势,熟悉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了解国内外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5.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
(二)能力1.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3.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4.具有一定的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包括供应链以及物流系统的设计能力、物流业务的运作能力和管理的能力。
(三)素质1.政治素质: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人正直诚实,服务社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2.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和修养,多思善学,不断更新知识,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3.职业素质: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质,有创新创业的意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4.军事素质:具有一定的军事基本知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军事训练合格标准;5.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拥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后版本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物流管理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大专三、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四、标准学制三年五、职业目标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荣辱、讲诚信、守纪律、爱劳动;有思想、守纪律、爱岗敬业。
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吃苦耐劳和挑战自我的品质,敢于创新、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工作态度。
具有客户服务意识、主动经营人脉网络的意识、保密意识和法律意识;善于沟通与协调和团队合作精神;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强烈的成功欲望。
六、职业能力(一)职业能力:职业通用能力:商务服务意识与能力,组织与沟通能力,数字统计与信息处理能力,商务公文起草能力,英语汉语演讲与展示能力,计划和时间管理能力。
(二)专业核心能力:1.采购服务与组织能力,运输服务与组织能力,仓储服务与组织能力,配送服务与组织能力,国际报关与货代服务与组织能力,箱管与场管能力,港口设备管理和操作能力。
2.能操作常用的电脑办公软件处理日常事务;能操作常见的专业物流软件(系统)处理相关物流业务。
3.具备熟练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4.能操作常用的传真机、复印机、装订机等办公设备,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5.能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处理不同类型企业采购业务的能力,达到胜任采购文员(内勤)、采购主管等岗位的水平。
6.能运用采购相关知识技能,处理不同类型企业运输业务的能力,达到胜任运输业务员、运输调度员、运输安全员、运输主管等岗位的水平。
7.能运用仓储管理相关知识技能,处理不同类型企业物资仓储业务的能力,达到胜任仓储主管、仓管员、保管员、理货员、装卸主管等岗位的水平。
8.能运用配送及配送中心管理相关知识技能,处理企业配送业务的能力,达到胜任分拣员、配单员、配送中心主管等岗位的水平。
9.能运用货运代理相关知识技能,处理货代业务的能力,达到胜任货代操作员、货代业务(销售)员等岗位的水平。
2017年青岛工学院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管理学专业代码:120801修业年限:3-8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掌握物流法规与实务、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以及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与现代物流相关的技术和方法,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运作管理,能在各类物流企业或生产企业的物流部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生产运作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仓储与配送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系统掌握供应链优化、物流系统优化以及仓储与配送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1.知识要求(A):A1:掌握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A2: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能够适应物流管理工作中定量分析及信息化的要求;A3:掌握系统的供应链及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熟悉供应链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业务运作及组织管理;A4: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知识,并能正确运用国内外物流方面的法规和政策;A5:熟悉国内外物流发展状况及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和仓储企业的基本运作模式。
2.专业能力(B):B1: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B2:具有一定的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供应链设计能力、物流系统设计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B3:具有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B4: 具备一定的创业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性实验能力、创业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2017年临沂大学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方案

专 02112003
商品学
选修 48 32 16 2.5 2 0.5 3
物流学院
业
国际贸易理论
02112104 选
与实务
选修 48 32 16 2.5 2 0.5 4
物流学院
26
修
02112204 商贸物流概论 选修 48 32 16 2.5 2 0.5 4
物流学院
课
程 02112304 电子商务概论 选修 48 32 16 2.5 2 0.5 4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商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物流学院
6
02114806 数学拓展 I 选修 48 48
33
02114907 数学拓展 II 选修 48 48
1 1 体育与健康学院 1 2 体育与健康学院
37 1 3 体育与健康学院 1 4 体育与健康学院
军事理论(含军 25100801 事技能训练) 必修(36)
2 1 11
武装部
10100911 大学通用英语 I 必修 64 32 32 3 2 1 1 外国语学院
10100922
大学通用英语 Ⅱ
必修 64
32
32
3
2
12
外国语学院
10101033 经管英语 必修 64 32 32 3 2 1 3 外国语学院
10101104 大学应用英语 必修 48 16 32 2 1 1 4-7 外国语学院
10101201 大学计算思维 必修 48 16 32 2
1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120601专业名称: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精深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业务技能,能适应第三方物流管理需要,具备物流系统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决策的创新型应用型物流管理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1、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和文献检索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知识:物流学、企业物流管理及物流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实践技能和较为系统的物流管理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英语交流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有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精神。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文化素质:掌握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专业外语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
熟悉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与就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有关管理知识、服务技能和人文社科知识。
具有较强自学水平和接受新知识钻研新问题的能力。
专业素质:具有为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外语会话、计算机应用等知识。
具有较强的物流管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其相关的基本管理技能。
物流管理专业特色及才培养方案

一、物流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使学生具备系统的经济科学基础理论和物流管理基本知识,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掌握从事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二、物流专业特色及培养规格1.专业特色在产学结合的基础上,以就业岗位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整合课程内容,课程和职业能力相对应,建立教学与实验、实训相结合模式,着力培养适应物流产业发展需要、体现职业应用能力为特征的专业人才。
以就业岗位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体现在:就业岗位 支撑课程采购及物料控制供应链管理、采购学、商务谈判物流规划与设计 物流方案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成本管理货运代理 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贸易流程仿真实训生产企业 生产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条码技术与应用商业企业 商业学、零售学、配送与配送中心、POS系统实训、条码技术与应用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运输概论、仓储管理、条码技术与应用、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模拟、电子商务模拟实验2.人才规格学生了解并掌握物流管理专业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理论、基本业务和基本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强。
初步成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物流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后续发展能力强,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人才。
学生毕业时,可在各类企业从事物流业务操作及管理工作,如:港口、各类商业流通企业、生产企业、专业物流公司、快递公司等。
3.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表毕业生知识要求毕业生能力要求能 力 类 别 能 力 要 素 课 程 设 置 考 核 标 准通用能力 英语应用能力具备阅读和翻译本专业一般性英文资料的能力,具备基本的日常口语交流的能力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办公自动化设备和软件的使用能力;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电脑网络处理单据及各类文件信息技术基础就业创业能力获取求职信息的能力;撰写求职自荐书的能力;求职答辩能力;签订劳务合同的能力;就业指导、课外拓展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社交能力 交往与组织的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大学生心理与健康礼仪与社交知 识 类 别 知 识 内 涵 课 程 设 置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管理知识 基本管理职能、管理程序、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管理学原理金融与经济知识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西,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金融学基础会计学 市场营销知识市场营销的基本观念、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知识;市场调研及营销环境分析的知识;市场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及促销策略知识;市场营销物流基础知识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组成物流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体系;物流学概论综合化专业技术知识 物流职能技术运输各种方式及合理规划的知识;仓储技术及其优化的知识;配送管理和配送中心管理的知识;物流各环节成本预测、核算、决策和分析的知识;生产企业物流管理的知识;供应链理念和设计的知识;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与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知识;零售领域得知识;物流机械设备管理的知识;物流信息技术的选择和条码的应用知识;商业流通和采购管理的知识;国际贸易流程实训;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实训;物流技术综合实训;运输概论仓储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管理生产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与国际货运代理零售学物流机械与设备物流信息技术与条码应用商业与采购学国际贸易实训电子商务实训物流技术综合实训持续发展能力 必须学会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有捕获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素质拓展教育课创新能力 学生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不拘泥于传统模式,敢于提出创新的思想及理念的能力;素质拓展教育课职业生涯规划创新能力资格证书专业基本技能 营销调研技能市场调研、预测的能力;开展广告宣传的能力;营销策划的能力;开拓市场、推销的能力;市场营销、商业学营销员资格证书 会计统计技能账簿登记、报表编制及费用核算的能力;利润核算、效益分析的能力;统计分析的能力;基础会计学、统计学会计资格证金融理财技能知晓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金融学企业管理技能各种不同类型的的企业组织、计划、协调、控制和指挥领导的能力;管理学物流学概论助理物流师商务谈判技能与客户及对手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谈判技巧,把握谈判局势、控制谈判方向的能力物流技术综合实训商务谈判师专业综合能力 物流管理能力采购管理能力;运输管理能力仓储管理能力;配送与配送中心管理能力;零售管理能力;物流设备管理能力;物流成本管理能力;企业物流管理能力;物流企业管理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商业与采购学运输概论仓储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零售学物流机械与设备物流成本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与国际货运代理供应链管理ERP实训电子商务实训国际贸易实训物流技术综合实训报关员单证员跟单员报检员物流师电子商务师物流经理国际货运代理从业资格证书投标师条码技术与应用资格证书物流方案策划能力物流企业策划与设计物流方案的能力;第三方物流与国际货运代理供应链管理物流技术综合实训ERP实训物流系统设计能力 物流信息技术设计物流系统的能力;物流信息技术与条码应用电子商务实训国际贸易实训物流技术综合实训ERP实训POS实训毕业生素质要求素质名称 内 涵 要 求 培 养 途 径思想道德素质 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物流管理理论和实践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其具备全面的物流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物流行业的需要,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二、培养要求1. 具备扎实的数学、经济、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2. 熟悉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3. 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高效的工作环境;4. 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内容1. 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对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包括参与物流项目的实施,了解物流企业的日常运作,学习物流管理中的实际操作技能等。
3. 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和实践项目,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4. 英语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英语学习,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他们具备与国际物流管理接轨的能力。
四、教学模式和方法1. 前沿知识讲授开设前沿知识讲座,邀请行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讲解,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2. 实践教学开设物流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体验物流管理工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并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让他们参与到物流项目中,掌握实践技能。
3. 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保障1. 实验室设施建立完善的物流实验室和信息系统,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和设备支持,让学生真实地进行物流管理操作。
2. 实习实训基地与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并安排导师指导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物流管理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大专三、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四、标准学制三年五、职业目标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荣辱、讲诚信、守纪律、爱劳动;有思想、守纪律、爱岗敬业。
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吃苦耐劳和挑战自我的品质,敢于创新、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工作态度。
具有客户服务意识、主动经营人脉网络的意识、保密意识和法律意识;善于沟通与协调和团队合作精神;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强烈的成功欲望。
六、职业能力(一)职业能力:职业通用能力:商务服务意识与能力,组织与沟通能力,数字统计与信息处理能力,商务公文起草能力,英语汉语演讲与展示能力,计划和时间管理能力。
(二)专业核心能力:1.采购服务与组织能力,运输服务与组织能力,仓储服务与组织能力,配送服务与组织能力,国际报关与货代服务与组织能力,箱管与场管能力,港口设备管理和操作能力。
2.能操作常用的电脑办公软件处理日常事务;能操作常见的专业物流软件(系统)处理相关物流业务。
3.具备熟练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4.能操作常用的传真机、复印机、装订机等办公设备,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5.能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处理不同类型企业采购业务的能力,达到胜任采购文员(内勤)、采购主管等岗位的水平。
6.能运用采购相关知识技能,处理不同类型企业运输业务的能力,达到胜任运输业务员、运输调度员、运输安全员、运输主管等岗位的水平。
7.能运用仓储管理相关知识技能,处理不同类型企业物资仓储业务的能力,达到胜任仓储主管、仓管员、保管员、理货员、装卸主管等岗位的水平。
8.能运用配送及配送中心管理相关知识技能,处理企业配送业务的能力,达到胜任分拣员、配单员、配送中心主管等岗位的水平。
9.能运用货运代理相关知识技能,处理货代业务的能力,达到胜任货代操作员、货代业务(销售)员等岗位的水平。
10.能运用报关报检知识技能,处理不同类型的企业报关及报检业务的能力,达到胜任关务处理(无证)、报关员(有证)、报检员(有证)、报关报检主管等岗位的水平。
11.能运用物流信息处理方面的知识技能,进行物流信息搜集处理、统计分析的能力,达到胜任物流信息员、物流统计分析员等岗位的水平。
1.岗位描述再包装①根据客户的需求,制订合理的再包装流程。
②负责再包装人员的管理,包括人员的培训、指导、检查和考评。
③制订再包装工作的KPI指标,定期提供与再包装工作相关的报告和报表,如工作量统计、差错率、工作效率和包装成本节约报告等。
④协调与相关部门的工作,确保再包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⑤依照ISO,GSP和GSDP要求,全力发展质量管理系统和质量标准。
⑥改进和完善再包装工作的管理,提高再包装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⑦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操作,确保安全无事故。
⑧完成其它指派任务。
报关保险①向保险公司提供以下单据:保险单或保险凭证正本、运输契约、发票、装箱单、向承运人等第三者责任方请求补偿的函电或其它单证、被保险人已经履行应办的追偿手续等文件、由国外保险代理人或由国外第三者公证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海事报告。
②在办妥有关手续,交付单据后,等待保险公司审定责任,决定是否予以赔付,如何赔付。
如保险公司决定赔偿,则最后由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支付款项。
物流运作服务采购①采购项目申请,②采购项目的审批、确认、报价与购买③采购项目的结算。
仓库管理①按规定做好物资设备进出库的验收、记帐和发放工作,做到帐实相符。
②随时掌握库存状态,保证物资设备及时供应,充分发挥周转效率。
③定期对库房进行清理,保持库房的整齐美观,使物资设备分类排列,存放整齐,数量准确。
④熟悉相应物资设备的品种、规格、型号及性能,填写分明。
⑤搞好库房的安全管理工作,检查库房的防火、防盗设施,及时堵塞漏洞。
运输①物流运输分析与决策②铁路货物运输③公路货物运输④航空货物运输⑤水路货物运输⑥管道运输⑦集装箱运输与国际多式联运⑧货物运输合同与保险。
2.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3.能力与素质总体要求七、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职业技能,系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理论,具有现代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管理技能、能够胜任大中型外贸企业、其他工商企业及物流业中的仓储、运输、配送、物流系统设计、物流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八、主要课程简介1、经济数学学时:64(实验0 学时)考核方式:笔试本课程包括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定积分的应用、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和无穷级数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推理能力以及工程应用能力,同时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材:《经济数学》侯风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国际贸易实务学时:72(实验18)考核方式:考试主要讲授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学说;西方主要的国际分工学说;国际贸易的基本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区域性经济一体化;多边贸易体系;国际经贸协定等理论内容;国际贸易术语及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基本条款;合同履行中的各个环节及应当注意的问题;国际贸易中的传统和新型的贸易方式等。
本门课程强调应用理论于实践当中,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后具备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基本技能,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主要的政策措施,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
教材:《国际贸易实务(项目化教程)》李青阳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3、市场营销学学时:64(实验24 学时)考核方式:笔试该课程研究企业如何将产品或劳务有效地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手中,通俗地说,它是一门研究如何做生意和搞竞争的学问。
主要内容包括怎样识别市场需求,分割市场以及针对目标市场所采取的营销组合策略如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等。
教材:《市场营销学》仲崇高、熊高强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4、物流管理概论学时:64(实验8学时)考核方式:笔试物流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和拓展性很强的科学。
本课程在系统地介绍物流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物流科学的最新发展,将物流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技术与现代物流理念、现代物流技术、现代物流管理和现代物流模式进行对接。
教材:《现代物流管理项目化教程》张莉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5、供应链管理学时:64(实验16学时)考核方式:笔试该课程主要介绍了供应链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供应链的基概念、结构模型及其特征;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提出了战略伙伴选择的考虑因素及方法,三种战略联盟形式;供应链选管理中信息的价值、信息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和物流管理。
阐述了根据供应链的特点优化运作流程、进行企业重构、确定了相应的供应链管理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及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的原理、供应链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及方法;全球供应链的类型及形成过程。
教材:《供应链管理(项目化教程)》骆金鸿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6、仓储管理学时:72(实验24学时)考核方式:笔试本课程介绍了关于采购、配送和仓储管理的一些概念、原理及理论,重点是采购、良好的配送和库存管理中的关系。
本课程涵盖了供应商关系与绩效管理、仓储、库存和配送、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决策制定及库存管理的模型等。
教材:《仓储管理实务项目化教程》罗书林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7、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学时:64(实验14学时)考核方式:考查物流中心是指处于枢纽或重要地位、具有较完善的物流环节,并能实现物流集散和控制一体化运作的物流据点,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是确保物流中心发挥作用的前提,本课程将主要分析物流中心的功能设定,如物流中心的集约功能、衔接功能、支撑功能、扩展功能、环保功能等,以及对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动态原则、竞争原则、低运费原则、交通原则、统筹原则等,掌握影响物流中心选址、布局主要因素,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材:《物流中心设计与管理》周文胜、师俊强主编中国商业出版社8、物流成本管理学时:72(实验16学时)考核方式:笔试从成本管理角度,了解和熟悉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从物流过程的主要环节上,掌握仓储、运输、包装、装御、配送、汉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的成本构成、成本计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教材:《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刘繁荣、韦家明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9、物流法规学时:84(实验34)考核方式:笔试本课程集理论和应用为一体,是为培养适应现代开放经济中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的需要的而设立的。
学好这门课需要有物流领域和法律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是这些课程的后续学习。
本门课程注重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针对性,着眼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物流行业的经营和物流活动本向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体系十分庞大。
本课程从探讨物流法规体系入手,按照国内外物流操作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国际公约等有关规定,分别对物流管理中涉及的合同、与物流过程密切关联的商品买卖过程、物流过程中直接包括的包装、配送、仓储、装卸、搬运、运送、口岸管理等各个环节所涉及的法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介绍,同时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物流业经营所面临的法律环境进行了研究。
教材:《物流法律法规》陈石清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0、生产与运作管理学时:72(实验16)考核方式:考试随着企业生产管理实践的丰富以及对于生产理论的深入探讨,生产与运作管理逐步成为较为完整的体系。
在本课程包括生产与运作的基本概念、生产与运作战略、新产品开发管理、生产系统选址与布局设置、工作设计与劳动组织、生产计划工作、MRP/MRPII/ERP、供应链与采购管理、JIT生产与现场管理、PERT和设备管理等内容。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组织案例研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各项生产与运作工作的理论、方法,并结合案例讨论使学生熟练掌握课程规定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系统管理观念和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他们以后从事相关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教材:《生产运作管理》胡子瑜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九、课程及学时分配表注:课程结构比例1、实践教学:406学时,占总学时:22.31%。
2、专业实践教学:356学时,占专业课总学时:28.34%十、学年及学期教学活动分配表(周数)十一、职业资格与要求(一)课程考核要求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完规定课程,经考试成绩合格。
(二)英语等级能力要求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证书(三)计算机等级能力要求取得全国计算机应用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具体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