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话

合集下载

梧州白话俚语

梧州白话俚语

一天都光晒(云开雾散,大快人心) 一部通书睇到老(用老的眼光看待新事物) 十问九唔应(屡问屡不答) 小心驶得晚年船(小心可保长久平安) 手指拗出唔拗入(比喻自己人不帮自己人反而帮外人) 数还数,路还路(人情归人情,数目要分明) 十划都未有一撇(比喻事情离成功还早着) 生人唔生胆(没有胆量,胆小怕事) 各花入各眼(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情人眼里出西施) 手板眼见工夫(比喻工作范围小,一眼可见) 有风驶尽利(比喻在得势的时候仗势凌人,不留情面) 有头威冇尾阵(虎头蛇尾) 跌落地都要楋翻揸沙(比喻失败了不认失败,硬撑着) 楋手唔成势(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有碗话碗,有碟话碟(说话直率,有什么说什么)
三六九──源于话剧(电影)《七十二家房客》中巡警绰号。现多指街头巡警。 三分颜色当(上)大红
三斤猪头,得把嘴── 一个猪头才三斤重,除了嘴巴就没什么了。比喻光靠嘴巴空讲的人。 一句唔该使死人 掟煲——暗喻男女間的情愛破裂了。 偷雞——曠工或曠課的貪懶偷閒。 貪口爽——暗喻祇是說出來好聽,而決不實行的話。 食晏(吃午餐) 曱甴(蟑螂) 笑骑骑(笑哈哈) 笑口噬噬(张开嘴笑) 笑口吟吟(笑容满面) 嬲爆爆(气冲冲) 眼崛崛 唔忿气(不服气) 闭翳(发愁) 喊苦喊忽(哭哭啼啼) 乞人憎(令人讨厌) 心思思(老惦念着) 失魂鱼(形容人惊慌失措如受惊的鱼) 心息(死心)
好唱口——意指说风凉话。 拋生藕——又说「卖生藕」,意指女人卖弄风骚,勾引男人 拍膊头——指向人讨好表示亲热,或鼓励别人。 两骑牛——“脚踏两船”,比喻不能决定往哪一方面走好,或暗喻处在敌对的双方当中,相 机行事。 放白鸽——“骗婚”,就是利用女人骗取财物。这种人常主使自己方面的女子和男子结婚, 当达到了骗取金钱目的之后,便席捲而逃。 金笸箩——指极受宠爱的孩子或珍贵的东西。 食死猫——受了冤枉委屈,代人背黑锅。 剃眼眉——要人当场出丑,使人丢脸。 抌心口——用强迫的手段向人勒索。

梧州藤县话词法结构

梧州藤县话词法结构
・1 5
陈 芳 :梧 州藤 县话 词 法结构
4 / [i 1 . L ̄ ,常用在 动物 名 词后 ,表 示幼 小 的 。
动物 。例 如 : 猫J [ l 4 mi L  ̄ u ] — 小猫 —
3 但噢 紧饭 。[y hk kn fn .( . k e e a ] 他在 吃着
a i i i a
ua e e i i i i i e iu a e m
ue e n n
ue o uo i i i e m
o n
yi a o u
a n
iu i e m
i n u n
剃 头佬 [h i t u 1 u ] — 理 发师 t e “ e 它 踮 — 飞 头佬 [ i t u lu ] f 的 E 船 g 昕 —— 理 发 师 厨 子佬 [s 船 — — 厨师 t y t lu ] i 此外 ,“ ”还加 在 部 分形 容词 后 面 ,带 有 轻 佬 蔑 的 意思 。例 如 : 神 经 佬 [e e e — — 疯 子 sn。 0。 u ] k l
饭 呢 。 )
( )表 示动 作还 没 完成 ,只保 持存 在 、持续 二
状态 的 “ 持续 体 ” 梧州 藤 县话动 词表 示动 作还 没完成 , 只保 持存 在 、持 续状 态 的 “ 持续 体 ” ,用 “ ”[y 和 “ ” 住 t ] 有 s u ] 如: 。例 1 坐 住 会 有 比你 倚 住 好 睇 ?[o t u i . O 。s y e ma p ik s u te ? 坐着 看好 ,别 站着 2 in i t y h i ](
梧 州 藤县 话属 粤语 沟漏 片 , 在进 行 田野 调 查过
程 中, 笔者 发现 梧州 藤 县话 除具 有沟 漏 片粤 语 的特 点之外 ,还具 有 自己独 特 的词 法特 点 。 文 拟从 名 本

粤海方言片

粤海方言片
人体、疾病
头壳(脑袋)头皮(头屑)面珠墩(脸蛋儿) 酒凹(酒窝) 下爬(下巴) 眼(眼睛)眼眉(眉毛)眼核(眼珠) 耳仔(耳朵) 耳屎(耳垢) 大牙(槽牙)鼻哥(鼻子)鼻哥窿(鼻孔) 身子(身体) 心口(胸口) 膊头(肩膀)毛管(毛孔)罗柚(屁股) 手板(手掌) 手瓜(胳膊) 脚(脚、腿)背脊(脊背)尾龙骨(尾骨) 肚腩(小肚子) 睇医生(看病)驳骨(接骨头)联针(缝针) 埋口(合口) 执药(抓药) 燥火(上火)好翻(好了)唔精神(不舒服) 冻亲(着凉) 头赤(头痛)打冷震(发抖)打噎(打嗝) 呕血(吐血) 浊亲(被水呛着)心口翳(胸闷)豆皮(麻脸) 血压高(高血压) 落晒形(憔悴不堪)病猫(病鬼)生萝卜(长冻疮) 热痱(痱子) 痕(痒)黐线(神经失常)发羊吊(发羊角疯) 盲佬(瞎子) 甩皮(脱皮)损(破)香港脚(脚气) 撞聋(听觉不灵) 作呕(恶心)肚屙(拉肚子)滞(消化不良) 身庆(身体发热) 咳(咳嗽)焗亲(中暑)晕酡酡(晕乎乎)兴heing合合(很热)生痱孜(溃疡)
粤语音调
粤语一共分为九声: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
九声各自代表自有:诗 史 试 时 市 事 色 锡 食
粤语词汇
助词:
喇(了)谂(想)乜(什么)掂(定)既gie(的)
疑问词:
乜水(什么东西(带有鄙视))
指代、人物
我(我) 你(你) 佢(他) 我哋(我们)你哋(你们)佢哋(他们) 人哋(人家) 呢度(这里) 嗰度(那里)边度(哪里)呢(这) 嗰(那) 咁样(这样、那样) 点解(为什么)第日(改天)第次(下次) 乜嘢(什么) 乜(什么) 几多(多少)边(哪)咁好(这么好) 阿爸(爸爸) 阿妈(妈妈) 阿哥(哥哥)阿嫂(嫂嫂)阿爷(爷爷) 阿嫲(奶奶) 阿公(外公)阿婆(外婆、老婆婆)阿叔(叔叔) 老豆(爸爸) 老妈子(妈妈)家姐(姐姐) 大佬(哥哥)细佬(弟弟) 新抱(媳妇) 舅父(舅舅)孙(孙子) 仔仔(儿子)女女(女儿) 契爷(干爹) 契仔(干儿子)寡佬(单身汉) 仔(儿子)女(女儿) 后底乸(继母) 太子爷(少东家)契弟(王八蛋)老坑(老头) 老嘢(老东西,老家伙)老姑婆(老处女)基老(男同性恋者) 老细(老板) 老千(骗子)后生仔(年轻小伙子)后生女(年轻姑娘) 靓仔(漂亮的小伙子)靓女(漂亮的姑娘)细路(小孩) 细蚊仔(小孩) 臊虾(婴儿)马仔(打手)事头婆(老板娘) 事头(老板) 塞(孙子的儿女) 麦(孙子的儿女的儿女) 老襟(两姐妹同一个老公) 老顶(上司)乸型(娘娘腔)

广西方言

广西方言

广西方言<BR>广西能说或能听懂汉语方言的人口约3000万。

据1982年统计,广西汉族人口2200多万,都说汉语方言。

少数民族中许多人也用汉语方言作为交流的工具。

广西是中国汉语方言种类最多的省(区),有粤语、西南官话、客家话、平话、桂北湘方言、闽方言6种。

粤语使用人口最多,其后依次是西南官话、客家话、平话、桂北湘方言、闽方言。

<BR>粤语广西汉语中流行最广的一种方言,属汊语粤方言。

又称白话。

使用人口1500多万。

主要分布桂东南。

以桂东北的贺县至桂南的南宁市、凭祥市为分界线。

线的东南主要说粤语,几乎占广西总面积的1/3;线的西北说粤语的不多,分布也较分散。

广西粤语与广州话相近,互能听懂。

一部分粤语居民迁入少数民族地区杂居,吸收了少数民族语言成份,形成如勾漏粤语等与广州话相异较大的土语。

<P>梧州粤语汉语粤方言的次方言,在粤语中与广州话最接近。

主要分布在梧州市,平南县大安、丹竹、武林3镇,桂平县城及金田镇,苍梧县城,贺县县城及附近。

内部差异很小。

使用人口近100万。

以梧州话作代表,语音系统声母21个,韵母46个。

</P><P>邕浔粤语汉语粤方言的次方言之一。

与梧州粤语比较相近,能互相听懂。

语音系统吸收了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壮语的成分,元音普遍高化,多类韵母。

主要流行于邕州、浔州两岸交通便利的城镇,如南宁市及邕宁县、崇左县、宁明县、横县、平南县等县城以及柳州市部分地区。

以南宁市为代表点。

</P><P>勾漏粤语汉语粤方言的次方言之一。

在粤语中使用人口最多,在800万以上;与广州话差别大。

主要分布在玉林及梧州两地区13个县市(除平南县、桂平县城外)。

音系复杂,声调有10个,是广西汉语方言中声调最多的一种。

有汉语粤方言中极为少见的b、d 浊声母。

许多字韵尾失落,如“两”读为l al23°∞词汇很有特点,如平南环城土语“汤”读为S nj21(音与“顺”同)。

粤语发源地在哪个地方

粤语发源地在哪个地方

粤语发源地在哪个地方?
粤语发源地是广西梧州大部分地区和广东封开少部分地区。

粤语又叫广州话。

粤语是以广州话为中心,以珠江三角洲及西江两岸的市县,包括梧
州市,还有香港、澳门的话语为基础,这是粤语系统中最为通行的主体方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汉族文化的传播,汉语也就在这一带流行开来。

由于广信一带远离中原,交通不便,这些汉族移民进入岭南之后,他们使用的汉
语也就逐渐偏离了中原汉语的发展轨迹而形成了自己的某些特点,遂形成了早期的粤语,即粤语的雏形。

广西白话跟广东白话的地域差异

广西白话跟广东白话的地域差异
虽然话“广东广西山水相连,语言相通”,但经过一番比较我仲系要讲广东白话同广西白话系有好大差别噶,系我地广西所有白话之中系得梧州市白话最正架,跟广州话差别不大,梧州市亦都有著“广西小香港”之称,梧州白话确系可以罗出黎晒命,广东好多地方D白话都冇梧州白话正,就算放到珠江三角洲地区亦都要优过肇庆、顺德、江门等地白话。
近年来,不少学者呼吁建立一个国家语言文字博物馆,但一直没有实现。封开作为岭南文化和粤语的发源地,可以先行一步,在博物馆内建立一个粤语馆,收集、积累本地及周边地区粤语的材料,特别是那些独特的语音现象,例如上面讲过的浊塞音等,将这些不可多得的早期粤语“活化石”保存下来,不仅可以作为粤语形成于古广信的见证,而且可以作为岭南文化研究和我国古代语言文化研究的宝贵资料。
3 回复:总结广西白话跟广东白话的地域差异
粤语保存着占代雅言的大量因素,可以通过粤语与《切韵》音系的对照证实。《切韵》是我国最早一部音韵学著作,成书于隋朝初年,所记录的是南朝时期读书人的音系,也就是晚期雅言的音系。以《切韵》音系跟今天汉语七大方言进行对照,可以看出,保存这个音系最多最完整的是粤语。以古代的入声为例,北方的汉语方言由于受游牧民族语言影响,塞音韵尾普遍脱离,因此,现在这·—带的人们完全不知道入声是怎么一回事。其他汉语方言虽然保存一些入声,却不完整。粤语由于拒绝了“入派三声”这一变化规律,所以保存着古代的全套入声,同鼻音韵尾整齐对应。
粤语保存着我国最早的“普通话”
讨论粤语的形成地,首先要弄清粤语从何而来。有人以为粤语来源于占代岭南“百越”语言,这不合乎事实。粤语确实保存着某些古代岭南“百越”语言的因素,但它的主要来源,则是古代中原一带的“雅言”。
雅言的基础是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使用的原始华夏语。到了周朝,便发展成为中原一带的民族共同语,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普通话”。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方言不同,而官方交往,文人讲学,祭祀活动,都使用雅言。孔子就说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秦朝征服“百越”之地,征发原六国的逃亡者以及赘婿、贾人到岭南作“垦卒”。这些垦卒“来自五湖四海”,互相交际必须使用雅 言。但由于垦卒独自屯田,因此他们的语言只在屯内通行,并未在整个岭南地区传播。直至赵佗建亢南越国时,也采用百越土著的服饰和生活习俗,讲百越土著的语言。可见雅言并未在岭南通行,只是出现了少数面积很小的“雅言岛”。雅言在岭南传播,始于西汉平南越国之后。汉武帝设“交趾刺史部”监察各郡,东汉撤交趾刺史部设置交州,交趾刺史部和交州都是汉人政权,官方交际必须讲雅言。交趾刺史部和交州的治所大部分时间设在广信(今封开和梧州),雅言就首先在广信使用。广信又是岭南早期的商贸重镇。汉武帝派使者从徐闻、合浦出发,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以丝绸、瓷器、杂缯等购回明珠、璧琉璃、奇石等海外奇珍,经南流江——北流江和鉴江——南江两条贸易通道输入广信,再经贺江——潇水输往中原。中原传入的雅言通过商贸活动而逐步通行于这一带。

中国方言大全

中国方言大全
湖南省的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攸县、茶陵、酃县、汝城、桂东等县的某些乡村,还有浏阳、平江县的某些乡村。江永、江华等地也有少数人说客家方言。
台湾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桃园以南各乡镇和中坜、新竹、竹东、苗栗一带乡镇以及屏东县一部分乡镇、高雄县的美浓镇。
客家方言在海外的分布可分为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五个地区。其中亚洲讲客家方言的共有350万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非洲的客属华侨华人共有万人,分布在毛里求斯、留尼旺、南非等12个国家。在美洲约有46万人讲客家方言,分布在秘鲁、美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欧洲、大洋洲的客属华侨华人有16万和万人。
桂南片,分布在广西的粤语地区,以南宁话为代表。
此外还有一种为平语方言,分布于广西一带,其特点为是北方方言对南方方言地区侵蚀的产物。
1中国方言2汉语方言的形成3七大方言简介
中国方言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
湘 方 言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通行地域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安化、宁乡、长沙、望城、株洲、湘潭、湘乡,双峰、涟源、娄底、新化、冷水江、叙浦、辰溪、邵阳、邵东、新邵、隆四、洞口、武冈、新宁、城步、东安、零陵、双牌、祁阳、祁东、衡阳、衡山等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此外,广西北部全州、灌阳、资源、兴安等4县也通行湘方言。使用人口估计在2500万以上。

土生土长噶你,对广东话知多少

土生土长噶你,对广东话知多少

方言广州本身乃由番禺及南海的一部份组成所以广州方言其实可以算是南番顺方言 的一个特例。广州、番禺和南海的方言比较接近但顺德有不少字的发音跟其它地方 不同例如“凹”不读lap而读nap“吃饭”不叫“食饭”而叫“吔yɑ :k饭”。 罗广方言分布于 肇庆、四会、罗定、广宁、怀集、封开、德庆、郁南、阳山、连县、连山等县市。 以肇庆话为代表。 虽然所有语音、词汇都在跟广州方言片靠拢但在语调上依然保留 早期古语的特色。如阴平调的高降调与高平调有明显差别阴入调的重读调值与普通 话第四声相近。几乎无粤海方言片中所盛行的懒音如所有非【i】元音开头的字均冠 以声母ng珂ngo1矮ngai2亚ngaa3爱ngoi3恶ngok3nl音分明 近代香港方言1949年前的 香港由于主、客混居所以香港方言带有很浓的粤客混杂的口音即客家人说的客家话 受到广府话的音调和词汇的影响和反过来。当中以锦田话为代表但这种口音今日只 在上了年纪的香港人身上找到。1949年后香港方言开始出现大量懒音当中以鼻音消 失即n/l不分及w拗音的消失最为显着。新一代年青人普遍把“你nei”和“我”ngo念成lei 和o。把“国”gwok误读成“角”gok“过”gwoh读成“个”goh。这现象似乎与大量外地移民 有关对他们而言n/l的发音差异不大在大部分情况下混淆两者亦不会带来严重的沟 通障碍于是他们来港学习这种新方言时往往舍难取易淡化一些难以分辨的发音之差 异。这亦所谓“民理论”这种现象在台式国语、美式英语的演化过程中亦曾出现。 不 过80年代之前的大众媒体依然尽力避免在电台电视节目上出现懒音直到今天部分香 港文语言学家亦对懒音屡加抨击并提出“正音”活动但懒音似乎已经为香港粤语的特 色在大多数大众媒体、歌手表演中懒音更被视作“潮流”、“入时”的口音。但总体上 香港方言与广州方言仍然异常接近。英语在香港比较普及加上从前香港通常比内地 较先接触外来的新事物过去不谙英语的低下阶层会用广州话拼读日常的英语词汇所 以香港粤语的英语外来词十分普遍。例如“地盆管工”叫“科文”foreman、“煞车掣”叫 “逼力”brake、“轴承”叫“啤令”bearing、“草莓”叫“士多啤梨”strawberry等等。不少老 人家仍把“邮票”称作“士担”stamp、“保险”叫“燕梳”insurance等。这些地道的用语可 能会使外地汉语使用者不知所云。四邑方言片Toishanese 四邑方言是指新会、恩平、 开平、台山等地的方言当中以台山话为代表。珠海有一半人讲四邑方言特别是斗门 一带而其它地区则使用香山片粤语。四邑方言和广州话发音相差较大。 阳江方言是 指阳东阳西阳东江城这四个地方的方言.是一个独特的语言系统除了阳江人lt阳春例 外gt全世界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讲阳江话或者和阳江话接近的地区。 桂南方言片 Cancerese 主要分布桂东南。以桂东北的贺县至桂南的南宁市、凭祥市为分界线。 线的东南主要说粤语几乎占广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线的西北主要说官话。广西粤语 与广州话相近互能听懂。但也有早期一部分广东话区的居民迁入少数民族地区杂居 吸收了少数民族语言成份形成如勾漏粤语等与广州话相异较大的土语。主要包括邕 浔粤语梧州粤语勾漏粤语以及钦廉粤语。 分类如下 邕浔粤语南宁话与梧州粤语比 较接近。主要流行于邕州、浔州两岸交通便利的城镇如南宁市及邕宁县、崇左县、 宁明县、横县、平南县等县城以及柳州市部分地区。以南宁市为代表点。 梧州粤语 梧州话与广州话很接近。主要分布在梧州市平南县大安、丹竹、武林3镇桂平县城及 金田镇苍梧县城贺县县城现贺州及附近。内部差异很小。以梧州话作代表语音系统 声母21个韵母46个。勾漏粤语北流话主要分布在玉林及贵港两地区13个县市除平南 县、桂平县城外。北流在玉林地区北流话是勾漏粤语的典型代表自古以来勾漏地方 都属于北流容县话与北流话最相近而与玉林话相比北流话更接近广东粤语。音系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特殊载体,它是旅人来到一个新地方首先直接接触的,同时也是最难短时间内全面了解的。

正因为如此特别,在此我很荣幸地向大家介绍我家乡梧州的方言—白话。

Language is a special carrier of local culture, with which a person has the first direct contact when he moves to a new place. At the same time,he hardly ha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n it in short time. Language is so special that I deem it an honor to introduce the dialect of my hometown Wuzhou to you.
梧州位于广西东部,地处珠江流域中游。

梧州市是一个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称苍梧郡, 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

Wuzhou city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n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Pearl River basin. As an ancient city which has more than 2000 years history, Wuzhou is the earliest birthplace of Lingnan culture and Cantonese, was called Cangwu County in the ancient times.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灭南越国,将岭南重新划分管理。

自此至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长达316年,苍梧郡治广信县(今梧州市区)一直是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秦到东汉这段漫长的岁月,汉族移民将中原的文化、语言带到广信生根、开花、结果。

In the Han Dynasty Yuanding six years (111 years BC), the Han Dynasty redistricted and managed the Lingnan region, after subjugating the Nanyue Kingdom. From this time to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Jin’an sixteen years(AD 211 years)for 316 years, Guangxin town in the Cangwu county(now the urban district of Wuzhou) had bee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the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在古广信,随着汉人与百越人的进一步融合,中原汉语不断地吸收接纳一些百越土著语言,包括壮语,逐渐地形成了早期粤语。

由于受战乱影响小,岭南人特别是广信人的粤语较多地保留魏晋年间中原汉语的面貌。

With the Han people making further communication with the Baiyue people in the ancient Guangxin town, the central plains Chinese developed gradually into the inchoate Cantonese by constantly absorbing the indigenous language of the Baiyue people including Zhuang languages. Due to the few effects of wars, Cantonese of the Lingnan people especially guangxin retained more features as the same as Chinese in the central plains during Wei and Jin dynasty.
梧州话传承千年,虽然因与粤港澳相邻,语言大受广州、香港影响,但仍保留了自身的特色。

广州话,香港话,带有十分浓厚的感情色彩。

而梧州话以自然为宗,没有太多的感情色彩,无为而无不为,平淡自然。

白话之所以称为白话,就是白到什么都没了。

归于平淡,归于水。

梧州白话语音系统有声母21个,韵母46个,并且声调十分丰富,相比起古调平、上、去、入四类,梧州白话的声调可以分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去声、上阴入、中阴入、阳入等多个调类。

The inheritance of Wuzhou dialect has spent more than one thousand. Although the dialect is affected by Guangzhou and Hong Kong because Wuzhou is adjacent to them, it still retain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Guangzhou and Hong Kong dialect both express strong emotions. The Wuzhou dialect, by contrast, taking "nature" as its destination, doesn’t express more feelings.
“Do nothing yet everything will be done”. The Wuzhou dialect is called vernacular because it goes into wateriness and nature. The language and voice system of Wuzhou vernacular consists of 21 initials and 46 finals. What’s more, it has very rich tones including high and level tone, rising tone, falling tone, entering tone and so on, that is to say, the traditional four tones are divided meticulously into more tones.
随着时代的发展,梧州话越来越趋同于广州话和香港话,直到现在,每个地道的梧州人与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的人们用粤语交流都是轻而易举,收放自如,彼此间毫无违和感,而梧州人也十分喜欢粤语文化,每天都离不开粤语,离不开粤语歌和粤语电影电视。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ra, vernacular is becoming similar to the dialect of Guangzhou and Hong Kong. So everyone of authentic Wuzhou people can talk fluently to people of Guangzhou, Hong Kong and Macao until now.Wuzhou people love extremely the culture of Cantonese all the time, and can hardly do without Cantonese, Cantonese songs, movies and TV series every day.
作为梧州人,我很自豪我懂得白话,我总是开玩笑说我懂得三门语言-粤语,普通话,英语,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我了解它。

As a Wuzhou person, I am quite proud of my understandings about vernacular so I usually use three kind of languages—Cantonese, Mandarin and English. Therefore, I hope more people can know about it through m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