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寿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太平简介

中国太平简介

中国太平简介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太平”,是管理总部设在香港的中管金融保险集团。

中国太平是当今中国保险业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品牌,1929年创立于上海。

1956年太平保险与其他民族保险企业一起成为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成员公司,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专营境外业务。

1999年受命全面控股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所有境外经营性机构,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保险业唯一的跨境综合经营的保险集团。

2001年重新进军国内市场。

2009年,完成下属各公司品牌整合。

2013年,中国太平同步完成集团改制和整体上市。

历经87载的风雨洗礼,中国太平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30万名员工、25家子公司、1400余家各级营业机构,4000亿总资产的大型跨国金融保险集团,经营区域涉及中国内地、港澳、北美、欧洲、大洋洲、东亚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业务范围涵盖寿险、财险、养老保险、再保险、再保险经纪及保险代理、互联网保险、资产管理、证券经纪、金融租赁、不动产投资、养老产业投资等领域,业务种类齐全,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保险服务。

2012年以来,中国太平抓住列入中管所带来的重要战略机遇,在全面、充分论证基础上,制定了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综合金融保险集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三年再造一个新太平”的战略目标,整个集团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集团专业化运作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了业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架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持续为股东和社会创造价值,中国太平于2013年同步完成集团改制和整体上市。

2013年6月27日,重组改制获得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复,标志着中国太平在加快建设一流金融保险集团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2014年是中国太平“三年再造一个新太平”的收官之年,全体太平人攻坚克难、跑赢大市,圆满完成“三年再造”战略目标。

截至2014年底,集团总保费收入8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总资产3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太平人寿简介

太平人寿简介

太平人寿简介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人寿”)是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平”)旗下的专业寿险公司,为我国中大型寿险公司之一。

中国太平拥有88年品牌历史,是管理总部设在香港的中管金融保险集团。

作为中国太平战略发展的主要力量,太平人寿依托中国太平综合性、多元化经营平台,在个人代理、银邮代理、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等渠道,提供涵盖人寿、意外、健康、年金等多种类型的保险产品,为客户提供周全的保险保障和一站式、一揽子金融理财服务。

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注册资本金100.3亿元,目前已开设37家分公司和1100余家三、四级机构,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全国。

“太平”品牌1929年创立于上海。

1956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专营境外业务。

2001年重新进军国内市场。

2001年11月,中国太平(时为“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太平人寿为经营主体,全面恢复经营国内人身保险业务,12月5日,太平人寿正式开业。

复业以来,太平人寿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专业发展之路:紧密围绕“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创建了具有太平特色的公司经营与业务发展模式;强化以“创新”为特色的核心竞争优势,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系;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引进人才,培育出一支具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坚持“价值持续增长”的理念不动摇,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品质指标持续提高,企业内含价值不断提升。

近年来,紧跟集团“精品战略”实施步伐,太平人寿着力打造“最具特色和潜力的精品寿险服务提供商”,公司业务规模、价值稳步增长,业务品质始终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

2016年,公司当年度原保险保费收入逼近千亿大关,达到943.64亿元,总资产超过3200亿元,期末有效保险金额超过23000亿元,服务客户总量超过3800万人次,累计向客户支付理赔款和生存金总额超过560亿元,充分发挥了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支柱的职能。

太平洋保险典故

太平洋保险典故

太平洋保险典故一、保险的起源最早的保险形式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古巴比伦国,其国王曾下令僧侣、法官及村长等官员,对他们所辖境内的居民收取赋金,用以救济遭受火灾及其他天灾的人们。

二、现代保险的诞生而最早的正式保单来自于1347年10月23日,在这天,意大利商船"圣·科勒拉"号要运送一批贵重的货物由热那亚到马乔卡。

这段航程虽然距离不远但极度危险,极有可能遇到地中海的飓风和海上的暗礁。

船长不想冒这么大的风险,但又不愿意失去这一笔大买卖,他为此非常为难。

这时,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找到了意大利商人乔治▪勒克维伦,说明情况后,双方约定,船长先存一些钱在乔治那里,如果6个月内船顺利抵达马乔卡,那么这笔钱就归乔治所有,否则乔治将承担船上货物的损失。

这张纸质协议在今天看来就是一份真正的保险,这也成为了现代商业保险的起源。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英国到处抢地盘,成了日不落帝国,海上贸易非常发达,可是相伴随的海上运输风险,还需要一个专门的组织来统筹协调,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出现了最早的保险商会,皇家交易所,到了1720年,被正式批准成为保险公司,也是目前世界纪录可查的第一家保险公司。

(古代保险与现代保险的不同之处,古代保险是把一个人风险分摊给大家,现代保险是把个人的风险转移给别人。

)三、中国保险的兴起这个要从鸦片战争说起,当时英国为了给鸦片贩子提供保障,于1805年在广州成立了第一家保险公司,名字叫谏当保安行。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西洋人,后面又来了伦敦保险公司,于仁洋历保安行等,但这些保险公司可不是来中国发福利的,而是合伙来中国捞钱的。

说个经典的故事:广州有家戏院,叫广舞台戏院,在当地那是老有名了,地位相当于北京的鸟巢。

这个剧院要买火险,当时多家保险公司来争抢,被一家英国公司中标了,戏院老板买了三万保额的火险。

结果,这个老板是个大话精,他说:“就广舞台怕仨字就值得投三万!”后来真着火了,除了广舞台招牌,别的都烧光了,于是老板去理赔,保险公司开始耍赖皮了,“你是给广舞台招牌上的保险,招牌又没烧坏,不能赔……”,大家看到没,理赔纠纷这事从200年前就开始了。

中国保险公司成立的发展史

中国保险公司成立的发展史

中国保险公司成立的发展史
中国保险公司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当时保险业开始在中国出现。

在近代史上,由于外来侵略和内部动乱,中国保险业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保险业经历了恢复、发展、改革、开放等不同阶段。

具体如下:
1.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唯一一家保险公司。

2.1958年-1978年,全国保险业务处于全面关闭状态,陷入了长达20年的停滞期。

3.1978年-2001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保险作为金融行业之一,也注定将迎来很大的发展。

1979年,中央下发《关于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和加强保险机构的通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业务得以全面恢复,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了分公司。

1980年,PICC恢复了国内人寿保险业务,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养老金计划。

1981年,PICC开始承担国外财产保险业务,并在香港、纽约等地设立了代表处。

4.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多家保险公司,如1988年3月21号成立的平安保险公司,以及1992年更名为中国平安的股份制保险企业。

此外,还有一些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5.近年来,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迅速,保险产品种类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险服务也不断提升。

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保险也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发展方向。

总的来说,中国保险业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中国人寿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寿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寿的发展历程中国人寿是中国大陆最早成立的人寿保险公司之一,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中国人寿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寿的历史可追溯至1949年,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恢复与重建时期。

为了满足人民的保险需求,同时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于1949年12月中国保险公司改组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为新中国的第一家国有保险公司。

当时,中国人寿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人寿在上世纪80年代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1982年,中国人寿第一次开展营销活动,推出了“财富之舟”户外宣传活动,使得保险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并进一步拓展了中国人寿的业务范围。

1996年,中国人寿开始探索改革创新,引入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2000年,中国人寿成功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实现了国内与国际间的资本运作。

2003年,中国人寿完成了历史性的重组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上市人寿保险公司。

此后,中国人寿进一步加大了市场开拓的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大量的分支机构和营销服务中心,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2015年,中国人寿在全球人寿保险市场稳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的梅州人寿。

同时,中国人寿连续多年位列“财富500强”,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保险公司之一。

近年来,中国人寿积极参与国家战略,致力于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中国金融开放的发展。

中国人寿先后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了中国人寿的国际化发展。

同时,中国人寿还积极拓展资产管理、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新业务领域,为实现中国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近70年的发展,中国人寿已经成为中国保险行业的龙头企业,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将来,中国人寿将继续秉持“专注保险,创造价值,造福人民”的发展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保险保障。

太平洋保险公司介绍

太平洋保险公司介绍
太平洋保险公司介绍
PPT文档演模板
2011年荣登 美国《财富》 世界500强企 业,英国 《金融时报》 全球500强, 美国《福布 斯》全球前 500强企业,
太平洋保险公司介绍
誉满全球的太平洋
公司设立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
份有限公司、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
份有限公司、 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太平洋(香港)有
PPT文档演模板
太平洋保险公司介绍
服务至上的太平洋
95500
PPT文档演模板
太平洋保险公司介绍
精英荟萃的太平洋
公司建立了 覆盖全国的销售 服务网络,营销、 直销和银行代理 销售体系三足鼎 立。全国设有37 家分公司、约 5300家中心支公 司、支公司与营 销服务部,20余 万服务人员。
PPT文档演模板
太平洋保险公司介绍
历史悠久的太平洋保险
1943年12月8日,交通银行成立太平洋保险 公司。公司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促成,将来拟向 南洋群岛发展,故名太平洋保险。
解放前的太平洋保险 公司常务董事、总经 理钱新之
1945年太平洋保险公司位于上海 四川路261号的总部
PPT文档演模板
太平洋保险公司介绍
太平洋保险公司介绍
盛世腾飞的太平洋
2009年12月23日上午10:00,中国太保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交易,股 票简称为“中国太保”,股票代码为02601.募集资金总额约为240亿港元。
PPT文档演模板
太平洋保险公司介绍
千金承诺信天下 金鼎有实稳健行
太平洋 服务为基客至上 以人为本精英荟
PPT文档演模板
•曾任马美保险公司(AIG)常务董事兼总 经理、香港AIG总经理
•成功筹建了台湾安泰保险公司,后升任美 国安泰人寿保险公司总裁

太平人寿保险公司介绍

太平人寿保险公司介绍

公司介绍一、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太平,是隶属于国务院的国有控股金融保险集团,原名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是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首家金融保险控股公司。

2009年5月,经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核准,财政部、中国保监会批准,更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

2009年6月29日,正式以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名称办公。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原名香港中国保险(集团)有限公司,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为集团在港澳和海外部分机构的主要控股股东。

2009年6月获准更名。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与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

中国太平是惟一一家总部设在香港的国有保险集团公司,是我国保险业改革开放的重要形象窗口。

中国太平共有各级营业机构1188家,其中,子公司20家,省级分公司和子公司直属分公司(办事处)125家,其他各级分公司1043家;集团经营区域遍及中国内地、港澳、欧洲、大洋洲、东亚及东南亚等地区。

截至目前,中国太平全集团总资产逾1200亿,客户逾600万,管理客户资产逾数万亿。

作为综合经营的金融保险服务商,中国太平以保险业务为中心,资产管理为保障,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集团业务所辖产业链横向兼容寿险、产险、养老保险及再保险;纵向统筹保险顾问、经纪、代理、直销等业务;并通过统一的资产管理平台、统一的共享服务和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价值管理的优化组合,满足客户综合的金融保险服务需求。

中国太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坚持“诚信立司、专业治司、效益兴司、合力强司”的管理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追求盈利的持续增长,走质量效益优先、风险管理先行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今天的中国太平,以“创造富裕的安宁生活”为使命,秉承“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坚持“诚信、专业、价值”的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具有鲜明品牌特色、持续发展能力和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性综合金融保险集团。

太平的发展史

太平的发展史

太平保险的历史[大] [中] [小]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1-09-09 16:23 共34人浏览金城银行创办太平保险,开风气之先1929年11月20日,太平保险公司创立于上海。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保险业正处在有史以来第一个发展高潮期。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国人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有感于“海通以来,我国的财产保险与生命保险为外商所垄断,金钱外溢与年俱增,不独有损利权,漏卮难塞,其影响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尤为严重”(沈雷春:1937年《中国保险年鉴》),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集资创办保险公司,力图与洋保险相抗衡。

据资料记载,1919年至1935年间,国人共开设保险公司30余家。

在此期间,中国保险业还出现了一个新形势,就是银行业投资办保险蔚然成风。

银行与保险具有天然的联系:它所经营的贷款业务,贷款户的货物或不动产抵押都必须投保以资保证。

在保险业方兴未艾之时,银行家看到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因此纷纷起而经营。

从1926年以后的10年间,由私营银行和官办银行投资设立的保险公司共有12家。

《中国保险史》对此评论道:“中国从1926年到1936年期间,由于金融业以其雄厚的资金投入保险业,改善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注意培养专业人才,拓展险种,发展经纪人,并利用银行贷款关系,争取工商业的保险业务。

民族保险业有了迅速发展,与1914年相比,公司家数增加两倍多,资本金增加五倍多,呈现一片新的景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继1926年东莱银行设立安平水火保险公司之后,私营的金城银行于1929年投资100万元(实收50万元)开设了太平水火保险公司,设址于上海江西路212号金城银行大楼。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由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兼任,丁雪农任第一协理,王伯衡任第二协理。

太平保险公司以太极图形为商标,取“生生不息”之意,并打出了“太平保险,保险太平”的口号。

公司于1929年11月20日成立,次年2月19日正式开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12月5日,北京国际饭店国际会议厅,1000多名社会各界嘉宾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太平80华诞。

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保险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80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中国保险业的兴衰沉浮,承继了中国保险业的丰厚积淀,是中国80年民族保险事业诞生、成长与发展的缩影。

金城银行注册成立太平水火保险公司
1929年11月20日,金城银行在上海独资注册太平水火保险公司,注册资本金100万元(实收50万元),由金城银行行长周作民任总经理,丁雪农任第一协理,王伯衡任第二协理。

太平水火保险公司以太极图形为商标,取其“生生不息”之意,亮出了“太平保险,保险太平”的宣传口号。

太平事业由此发端。

1930年2月19日,太平水火保险公司正式开业,总部设址于上海江西路212号金城银行大厦(现江西中路200号)。

太平水火改称太平保险,并成立人寿保险部
1933年7月,公司改组完成。

同时,将公司名称中的“水火”两字删去,改称太平保险公司,并增办人寿、意外等保险业务。

鉴于寿险业务的特殊性,当年9月,董事会决定人寿保险部之会计独立,并从公司资本中特拨国币100万元,备作举办寿险业务之基金。

12月,公司指定专人开始筹备事宜。

1934年4月20日,人寿保险部正式成立,并自即日起开始对外营业,到年底,有效保额已达170万元,之后逐年增加,营业范围亦逐渐扩展至全国。

太平寿险部吸收社会各界人士组建寿险监理委员会,推动寿险业务的发展。

当时,国民党元老林森、蔡元培等为寿险部开业分别题词“同登人寿”和“实行互助”,以示祝贺。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正式公告改组成立
1936年8月,太平保险收购中国天一保险,天一寿险部的全部寿险契约也由太平人寿全部承受。

1937年1月11日,当时的国民政府修正公布《保险业法》及《保险业法施行法》,规定同一保险主体不得兼营产险与寿险。

在《保险业法》施行前兼营者,应于《保险业法》施行后两年内依法改组。

划出寿险部,设立单独的人寿保险公司乃提上太平保险集团的议事日程。

1938年8月10日,经国民政府经济部核准,太平人寿获发营业执照。

同年12月30日,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正式公告改组成立。

同日,太平寿险部取消。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由周作民担任,丁雪农、王伯衡任协理。

太平人寿十分注重产品宣传,
发愿“惟有人寿保险可以解决人生问题”,通过发布广告的形式宣传公司产品。

同时,向公众介绍先进、科学的保险理念,逐步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

历史上,太平人寿也开发了多种寿险产品,福寿险、两全保险、子女教育金保险,满足了社会的不同需求,成为当时市场热销的险种。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有效保额与年俱增,到1938年底,太平人寿的有效保额已达国币700万元。

到1939年底,增至国币1000万元,1941年底,有效保额更高达国币3500余万元。

至此,太平人寿已成为华商保险业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和市场份额最多的民族保险公司之一。

太平保险移师海外,专营境外业务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对旧中国保险业的公私合营改造。

1956年,太平保险与新丰保险合并。

同年,“太平保险”由上海迁册北京,成为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附属公司。

期间,根据国家统一安排,“太平保险”停办国内业务,专门经营境外业务,继续为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服务,为国家积累外汇资金。

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以“太平人寿、太平保险”名义全面恢复国内保险业务
2001年12月,太平人寿、太平保险在国内相继恢复业务经营。

太平品牌在国内的复业,使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原名“中国保险集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009年6月,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使用“中国太平”为集团的名号,一方面保留了集团作为国有集团公司的名称属性;另一方面,可以继续利用“太平”品牌在国内的相对优势,带动集团的快速发展。

自此“中国太平”品牌全新登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