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南大学805生态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生态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
牛翠娟,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
应用生态学
试卷内容结构
有机体与环境(20%)
种群生态学(20%)
群落生态学(20%)
生态系统生态学(20%)
应用生态学(20%),
试卷难易结构
容易题占40%,中等难度题占50%,高难度题占10%
试卷题型结构
客观题占40%,主观题占60%
试卷分值结构
名词解释约40%,简答(或论述)题约60%
评分标准和要求
要求有具体的评分标准和答案,评分标准科学合理,可操作。
备注
一级学科硕士点召集人签名:(学院盖章)学院分管院长签名:
海南大学生态学考研真题和资料

2019级海南大学生态学研究生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他感作用生态位内稳态环境容纳量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顶级群落尺度效应生物多样性二、简答题1、种内群聚的生态学意义?2、生态金字塔如何形成,研究生态金字塔有什么指导意义?3、简述水环境的特点及植物对水环境适应形态和结构特征?4、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5、什么叫生态平衡,你认为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有哪些?6、简述全球变化的主要内容,全球变化的驱动力是什么?7、与一般系统相比,生态系统具有哪些特征?三、论述题1、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变化趋势,群落演替理论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什么指导意义?2、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生态学一、名词解释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846-林学 考试大纲

海南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46-林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海南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二、考试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闭卷、笔试。
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第一章林木良种生产第一节母树林的疏伐改建技术母树林的概念。
1.1 母树林的林分选择1.2 选留母树与疏伐改建技术。
第二节林木种子园营建和管理技术种子园的概念。
2.1 种子园及其主要类别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苗种子园的概念。
2.2 园址选择与规划设计2.3 无性系种子园营建种子园的营建、栽植密度的确定、无性系间的配置、苗木准备、整地与定植。
2.4 种子园管理。
第三节良种采穗圃采穗圃、良种采穗圃的概念。
3.1 良种采穗圃的建立3.2 良种采穗圃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第一节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的理论基础1.1 林木结实间隔期与种子生产的关系丰年或大年、欠年或小年、林木结实间隔期的概念。
形成林木结实间隔期的主要原因、缩小林木结实间隔期的措施。
1.2 种子成熟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种子成熟的概念。
1.2.1 生理成熟生理成熟的概念和特点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1.2.2 形态成熟形态成熟的概念和特点。
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1.2.3 种子成熟的外部特征1.3 林木种实类型与种实调制球果类、干果类、肉质果类。
1.4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1.4.1 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树种特性与寿命(种皮结构、种子内含物、种子含水量)、种子成熟度和健康状况。
1.4.2 影响种子生命力的环境因素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通气条件、生物因子。
第二节林木种子采集2.1 种子采集技术2.1.1 制定采种期的原则2.1.2 采种方法树上采集、地面收集和伐倒木上采集等方法的具体内容。
2.1.3 种子登记2.2 林木种实调制技术林木种实调制的概念。
2.2.1 球果的脱粒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加热干燥法的具体内容。
2.2.2 干果类的调制2.2.3 肉质果类的调制2.2.4 净种及种粒分级2.2.3 种子贮藏技术2.3.1 干藏法干藏的概念、普通干藏法和密封干藏法。
新版海南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内心思绪万千。
一年很短,备考的经历历历在目,一年很长,长到由此改变了一个人的轨迹,并且成就一个梦想。
回忆着一年的历程,总想把它记录下来,希望可以给还在考研道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一点帮助。
考研是一个非常需要坚持的过程,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既然选择了,就勇敢的走下去吧。
考研整个过程确实很煎熬,像是小火慢炖,但是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原来世界真的是美好的。
文章整体字数较多,大家可视自己情况阅读,在文章末尾我也分享了自己备考过程中的资料和真题,大家可自行下载。
海南大学生态学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33)普通生物学或(636)自然地理学(805)生态学参考书目:《生态学》,李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普通生物学》周云龙编,高教出版社,2011《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第四版关于英语复习。
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我大概早上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背单词,考研单词大多数是不要求掌握拼写的,在阅读中见到能认出即可,所以速度可以快一点,多重复几遍。
早上大概背一到两个单元,晚上睡觉之前再听一遍录音,第二天再迅速的复习一下,效果还不错。
海南大学生态学考研真题和资料

2019级海南大学生态学研究生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他感作用生态位内稳态环境容纳量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顶级群落尺度效应生物多样性二、简答题1、种内群聚的生态学意义?2、生态金字塔如何形成,研究生态金字塔有什么指导意义?3、简述水环境的特点及植物对水环境适应形态和结构特征?4、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5、什么叫生态平衡,你认为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有哪些?6、简述全球变化的主要内容,全球变化的驱动力是什么?7、与一般系统相比,生态系统具有哪些特征?三、论述题1、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变化趋势,群落演替理论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什么指导意义?2、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生态学一、名词解释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考试大纲

海南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海南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二、考试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闭卷、笔试。
满分150分,其中农业机械学50分,理论力学50分,机械设计50分。
四、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农业机械学第一章耕地机械1)了解和掌握铧式犁的基本构造和类型2)了解和掌握犁体曲面的工作原理第二章整地机械1)了解圆盘耙及其理论计算2)了解和掌握旋耕机及其理论计算第三章播种机械1)经典播种方法及主要特点;播种机的类型及一般构造,排种器的基本类型2)开沟器的主要功用,开沟器的技术要求3)播种机播前播量调整,播种机组的动力配备,播种机组工作阻力计算、作业幅宽确定播种机作业机组功率消耗计算。
第四章植保机械1)植物保护的意义,植物保护的方法,机械化化学防治方法,植物保护机械的主要类型2)植物保护机械的类型3)喷雾机的喷射部件,喷雾机的辅助部件第五章收割机械1)谷物的收获方法,谷物的机械收获系统2)收割机类型和一般构造3)谷物茎秆的切割理论,切割器的类型与构造,往复式切割器的传动机构,切割器的工作原理及运动分析,切割器的功率消耗,割刀惯性力的平衡理论第六章脱粒机械1)脱粒机的一般组成,脱粒机的工作原理,2)脱粒机的工艺流程,脱粒装置及理论分析3)分离装置的基本类型,分离装置的功率消耗3)清粮装置及理论分析第七章联合收获机1)谷物联合收获机的类型2)谷物联合收获机的构成3)联合收获机的总体参数4)玉米收获机械的类型5)玉米收获机的工作原理第二部分理论力学第一章静力学1)熟悉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对简单的物体系统,能熟练地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2)熟悉力、力矩和力偶等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3)掌握各种类型力系的简化方法,熟悉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主矢量和主矩;4)能应用各种类型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801生态学概论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生态学概论》(曹凑贵主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5 年,第三版)编制而成,适用于生态学专业的硕士研究 生入学考试。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绪论 考试内容: 1.生态学的定义、发展过程及趋势;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支学科与研究方法; 3.生态学的主要任务。 考试要求: 1.了解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分支学科和研究方法; 2.理解生态学的核心内容; 3.掌握现代生态学发展的趋势。 (二)生态系统 考试内容: 1.系统的概念、方法和生态系统的定义; 2.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点; 3.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4.生态系统服务与管理。 考试要求:
2
5.种群的种间关系。 考试要求: 1.了解种群的概念; 2.理解种群的调节、种群种内和种间相互关系; 3.掌握种群的基本特征、逻辑斯蒂增长理论模型、K 和 r 对策 生物的特点。 (五)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考试内容: 1.生物群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3.群落的形成与演替; 4.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及与稳定性的关系。 考试要求: 1.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群落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的 含义; 2.理解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子和稳定性; 3.掌握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和演替的系 列类型。 (六)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考试内容: 1.能量的概念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 2.能流流动的渠道和过程;
3
3.能流的符号与模型; 4.生态系统生产力概念和分类。 考试要求: 1.了解能量的形式,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和生态系统生产力; 2.理解能量的概念,能流的符号和模型; 3.掌握能量流动的渠道、能量林德曼效率和生态学金字塔。 (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考试内容: 1.物质循环的概念、基本形式、类型和特点; 2.水、碳、氮、磷等循环途径及特征; 3.物质循环与环境污染; 4.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和防治。 考试要求: 1.了解环境污染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2.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水、碳、氮、磷等主要物质循环过程; 3.掌握物质循环的两种基本形式和特征。 (八)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考试内容: 1.信息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特点和模型; 3.植物的信息传递方式和对象,动物间的信息传递方式; 4.信息流的人工控制。
海南大学研究生805-生态学 考试大纲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05-生态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二、考试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闭卷、笔试。
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态学的定义、发展过程及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第二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支学科与研究方法基本要求:熟练掌握:生态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生态学的方法论掌握:生态学的学科体系;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理解:生态学的产生;现代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第二节生态因子的概念及作用原理第三节生态因子(光、温度、水、土壤)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第四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基本要求:熟练掌握:环境、生态因子、生境等概念;环境和生态因子的类型;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物耐受限制的调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途径;生物对主要生态因子的适应类型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主要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理解: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主要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第三章种群生态学第一节种群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种群的动态第三节种群空间分布特征第四节种群的生活史及繁殖策略第五节种群的调节第六节种内与种间关系基本要求:熟练掌握:种群的概念及其数量特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生态入侵;种群数量波动的调节机制;各种种内和种间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表现形式;阿利氏原则;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理论掌握:种群数量增长的理论模型;种群数量的实际动态;生态对策;各种种内关系的生态学意义;种间竞争的结果;群体行为、领域性和捕食作用对种群数量的调节机制理解: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数量的理论增长及实际动态;生态对策;种内关系及其效应;种间关系及其基本表现形式第四章群落生态学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第二节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第三节群落的动态基本要求:熟练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生物群落的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生物群落的演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掌握:群落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群落演替过程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理解: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群落的演替和过程及影响因素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第一节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四节生态系统中物质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子第五节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结构特点及其分布基本要求:熟练掌握: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生态金字塔;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生态平衡及其表现和状态;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中的能源和能流途径;分解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分解作用的因素;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特点和类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相关概念;物质循环的基本形式和基本类型;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特点;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特点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效率;陆地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过程;能量流动规律;分解作用的意义;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生态系统中信息流动的过程与环节;几种重要物质的循环;有毒有害物质循环对环境的影响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的过程和限制因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规律;分解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及其传递;物质循环的基本形式和类型;几种重要物质的循环;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第六章景观生态学第一节景观生态学的一般概念和理论第二节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景观生态学中的一般概念和理论掌握:景观的概念及景观生态学及其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理解:景观和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中的一般概念和理论第七章应用生态学第一节全球变化:概念、原因、生态学潜在风险第二节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及应用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第四节恢复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全球变化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内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恢复生态学的原理与主要技术掌握:全球变化的生态后果;减缓全球变化的途径;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及保护途径;可持续发展的属性理解:全球变化及其生态后果;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805-生态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海南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二、考试时间
180分钟。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闭卷、笔试。
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态学的定义、发展过程及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支学科与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生态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生态学的方法论
掌握:生态学的学科体系;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理解:生态学的产生;现代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第二节生态因子的概念及作用原理
第三节生态因子(光、温度、水、土壤)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