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中汉字和假名的起源及发展

合集下载

概说日语中的汉字

概说日语中的汉字

概说:日语中的汉字一汉字的传入和使用(一)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日本现在使用的文字主要有汉字、假名、罗马字。

此外,还有像数学这类特别的场合,使用希腊文等。

汉字原本是为了表达汉语而由中国人创造出来的。

日本的假名则是以中国的汉字为基础创造出来的文字。

汉字大约是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在中国发明的,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当时是用尖头的工具,将文字刻在龟甲和牛、鹿等的骨头上。

后来学者们把那上面刻划的文字命名为“甲骨文”。

它是在中国安阳小屯一带被发掘出来的,这地方原是据今大约3000年前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

安阳当时叫做殷,因此商代又被称为殷。

商被周王朝所灭,这里毁为废墟,后被人称为殷墟。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自成体系的一种最古老的文字。

当时的文字还是极其原始的,具有象形表意性。

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周朝的末期,也就是公元前6世纪左右,出现了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这就是“金文”。

和甲骨文一样,金文的形体还没有定型,但它的形体也逐渐脱离了图绘性而变为线条化、平直化。

甲骨文和金文统称“殷周古文”。

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统一了文字。

他的丞相李斯主持并参与了这项工作。

首先废除了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的不同形体,其次将秦国固有的文字即大篆的形体进行简省删改,同时吸收民间字体中的一些简体、俗体字,加以规范。

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正式字体——小篆。

此时的汉字则表现为前所未有的定型化,至今还用于书法,篆刻等艺术领域。

由殷周古文变成小篆,这是汉字的第一次大变化,大量的异体字被淘汰,形体由异而同,奠定了汉字“方块字”的基础。

篆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可是书写起来并不方便,很快在民间出现了一种较为草率的新字体。

这种新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差役、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

隶书在秦代灭亡后得到进一步地推广和流行,在随后的汉代(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发明了纸和墨,汉字在西汉时期变成了更加接近现行汉字的“汉隶”。

日本文字发展与研究

日本文字发展与研究
汉字的含义通常与其组成的部分有关,也可以传达出抽象的概念。
汉字的含义
03
假名的书写
假名的书写风格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用途进行变化。
假名的发音与书写
01
假名的起源
假名是日本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汉字。
02
假名的发音
假名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每种都有特定的发音规则和音节。
数字化发展
日本文字的数字化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无纸化、电子化的进程,使文字的传播和保存更加方便和长久。同时,数字化也将促进日本文字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满足不同领域和人群的需求。
趋势
挑战
全球化使得日本文字面临着与其他语言的竞争和融合,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等问题。
机遇
全球化也为日本文字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日本文字可以借助全球化的发展,与其他语言进行交流和融合,丰富自身的语言和文化内涵。同时,全球化也带来了更多的读者和市场,为日本文字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日本文字的心理学研究
总结词
日本文字的教育学研究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研究日本文字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分析其在语言习得、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作用,为改进教育实践提供理论
日本文字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日本文字的数字化发展与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日本文字的数字化发展迅速,包括字体设计、排版、OCR识别等方面。未来,数字化日本文字将更加普及,并带来更高效、便捷的文字处理方式。
汉字对日本文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词汇、语法和书写等方面。
03
汉字的传入与影响
02
01
1
假名的产生与演变
2
3
假名是在汉字的基础上产生的,最早的假名出现在公元7世纪左右。

日语与中文的关系

日语与中文的关系

数量比较:日语 中固有词较多, 中文中汉字作为 基础词汇,外来 词较少
语义比较:日语 中固有词与汉字 词之间存在差异, 中文中汉字的意 义相对稳定
日语中汉字词汇的来源 中日词汇的相似度比较 中日词汇的不同点分析 日语中汉字词汇的用法和含义
汉字词:日语中存在大量汉字词,与中文相似或相同 借用词:日语中有些词汇是从中文借用过来的,与中文完全相同 语义相同:日语和中文中有些词汇虽然书写不同,但语义相同或相近 文化交流:日语和中文之间的词汇共同点反映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历史
特点:汉字是 表意文字,通 过字形表达意

结构:汉字由 笔画组成,笔 画之间有一定 的结构和比例
书写:汉字书 写讲究笔顺和 间架结构,具
有艺术性
日语使用假名和汉字,汉字传入日本后发展成假名 中文使用汉字,汉字具有表意功能 日语假名是音节文字,汉字是语素文字 中文汉字数量庞大,日语假名数量较少
汉字:日语和中文都使用汉字作为书写系统。
日语中存在时态 和语态的变化, 中文则没有
语序基本一致:主语+谓语+宾语 存在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如过去时、进行时等 句子成分复杂度相似:如并列句、复合句等 词汇分类和功能相似: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固有词:日语中 原有的词汇,与 中文词汇差异较 大
外来词:日语中 通过汉字传入或 借鉴其他语言的 词汇,与中文词 汇存在一定相似 性
教育政策:日本针对日语教育的政策和措施,中国针对中文教育的政策和措施
语言创新:日语中的外来词和网络流行语,中文中的新词汇和表达方式
语言创新:日语和中文都在不断吸收外来词汇和表达方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语言变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日语和中文的语言形式和表达 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例如网络流行语和社交媒体的语言表达。

假名与汉字的异同点

假名与汉字的异同点

假名和汉字在很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异同点。

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比较:起源与发展:汉字:起源于中国,是中文特有的一种文字系统。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汉字被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成为了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

假名:起源于汉字,是为了适应日本当地人的语言习惯而对汉字进行的改造。

假名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日本古代的万叶假名,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形式。

文字形态:汉字:形态各异,数量庞大,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态和读音。

汉字的书写风格可以根据不同的书法家和时代而有所差异。

假名:由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形式组成,每个假名都代表一个音节。

平假名类似于汉字的草书,而片假名则类似于汉字的楷书。

音节与发音:汉字:一个汉字通常代表一个音节,但也有一些多音字可以代表多个音节。

汉字的发音因地域和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假名:一个假名代表一个音节,但与汉字不同的是,假名没有声调的区分。

书写与阅读:汉字:在书写时,汉字的顺序通常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阅读汉字需要一定的拼音和识字能力。

假名:在书写时,假名的顺序通常也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但是,由于假名是由简单的图形符号组成的,因此阅读起来比汉字更为直观。

用途与功能:汉字:除了作为语言的书写符号外,汉字还具有表达思想、传承文化等重要功能。

在古代,汉字还被用于占卜、祭祀等活动。

假名:主要用于日常书写和语言表达。

与汉字不同的是,假名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口语表达。

学习难度:汉字:对于母语非汉语的人来说,学习汉字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由于汉字具有方块字的特点,因此在阅读时相对容易一些。

假名:对于母语非日语的人来说,学习假名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由于假名是由简单的图形符号组成的,因此在阅读时相对比汉字容易一些。

总的来说,假名和汉字在起源、发展、形态、音节、书写、用途和学习难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异同点。

两者都是各自语言中重要的书写和表达工具,但各有其特点和优势。

日语的由来

日语的由来

日语的由来我们使用日文原始剧本进行字幕翻译的时候,可以看到其上有大量的汉字,在日本的动画画面上,比如EVA中也同样可以看到大量的汉字。

这是怎么回事呢?它们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我给大家一些资料,以便大家明白其来龙去脉。

一、日本开始“使用汉字记载其语言”的历史及假名的产生一千多年前,大量的日本来华留学生即遣唐使、遣隋使,将先进的中华文明,包括汉语及汉字带到了日本。

日本从此正式开始了使用文字记载语言的历史。

最初日语的每一个音,都是由一个汉字表达。

公元九世纪,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假名。

假名又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

具体做法是:将中文的草书衍生成平假名,把中文楷书的偏旁改成片假名。

例如平假名的『あ』乃由汉字的『安』简化而来的;而片假名的『ア』则是汉字『阿』的一部分。

早期,日本正式的文章都是汉文,而片假名则是佛教僧侣们读经典时用来做标音的,平假名则是女性所用的文字。

目前日文中常用的汉字约有二千字左右,片假名大多用来表示外来语,其余的多用平假名。

现代日语中,假名共有71个,最基本的有46个,排列成“五十音图”(字母表)。

二、汉字在日语中的发音及读法日语中汉字的发音有“音读”和“训读”两大类。

音读,即日本人引入中国汉字时模仿该字汉语发音的读法。

由于中国汉字进入日本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中国不同朝代的“普通话”有所差异,这在日语中的汉字的读音上也留下了不同的痕迹。

因此,在现代日语中一个汉字的普通读音通常有两种,称为“吴音”和“汉音”。

如日语中的汉字“人”的音读,“汉音”为“じん”,“吴音”为“にん”。

关于这些,大家可以听动画片《EVA》中的部分词比如“暴走”、“再启动”等等是不是感觉跟我们的汉语发音极其相似?“训读”是利用汉字表达日语固有词语意义的读法,也可以说是汉字的日译。

如日语中的汉字“人”的训读为“ひと”。

关于“训读”我再讲个小故事。

我们来看一段引文:“余能奈可波牟奈之伎母乃等志流等伎子伊与余麻须万须加奈之可利家理”。

日本语发展史的论文

日本语发展史的论文

日本语发展史的论文最佳答案(1)文字日本使用汉字、平假名、片假名3种文字,此外有时也使用罗马字。

汉字是从中国传入的表意文字。

后来创造了万叶假名,利用汉字的音训来表现日本的国语。

此后又从万叶假名的简化写法产生了平假名和片假名(9世纪前后)。

平假名和片假名都是音节文字,现在各有46个。

在书写日语时,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多数用汉字写,动词及形容词的活用变化部分、助动词和助词都用假名写。

副词用汉字、假名都可书写。

现在平假名已经广泛使用,片假名主要用于表示外来语。

在学校最初教的文字是平假名。

但是,现在的孩子入学之前多数已经会读写假名了。

日本文字最初适用于竖写,但也可以横写。

竖写的时候自右向左移行,古代竖写居多,为了便于表示数字和引用外国语,横与也逐渐普及了。

不过阅读时仍是竖写的方便,所以一般报刊、杂志、书籍大多数是竖写。

(2)汉字一种象形和指事均为十分发达的表意文字。

例如,表示太阳的文字“日”了自太阳的形状,表示树木文字“木”是模仿树木的形态而创造的。

又如表示“林”的文字由两个“木”并列而成,表示“森”的文字由3个“木”字重叠而成。

汉字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据说汉字总数有5万左右。

这是指“字”数,“词”数则高达数倍以上。

在日本官厅、公司及报纸使用的常用汉字规定为1945个(1981年)。

但是,人名及地名使用的汉字还有许多,因此认识的汉字必须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否则看不懂报刊书籍。

此外,日本自己创造的汉字(称国字)也很多。

从中国传入的汉字有中国式的音读和日本式的训读之分。

(3)日语的特征日语具有独特的文章结构和固有的文字,与其他语言不太相似。

从语系看,认为它与朝鲜语、阿尔泰语属于同一语系的主张较为有力,但至今尚无明确的证明。

从使用人口之多、语言文化程度之高来说,它与英语、俄语、汉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一样,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语言之一。

现代日语的特征有以下几个。

①混合使用几种不同种类的文字,有汉字、平假名、片假名、罗马字等。

第一讲日本语概况

第一讲日本语概况

3、汉字的形变
• 原由:记录日本语音语言的需求。 原由:记录日本语音语言的需求。
汉字的草书 也麻 やま

伊奴

平假名 汉字的一部分 片假名

イヌ

4、文字的类型及功能
表意
日本汉字 平假名 文字 假名 片假名
罗马字 签名
表音
表外来语 拟声词
ちょっと お休み
二、发音
• 1、发音形式:音拍音
• 一般一个假名为一拍。每一拍是一个元 音或“辅音+元音” 元音: 辅音+元音: a あ i い u う e o え お sa ki さ き
i p pan
電話(でんわ)
mon
一般(いっぱん)
門(もん)
汉字的音变 训读: • (2)、训读: 取中国汉字的形而用日本 语音语言的读音。(即用日语读汉字) ya ma 山 tsu ku e 机 ka ga mi 鏡
注:有的日语汉字既有音读,又有训读。 有的日语汉字既有音读,又有训读。 みせ (mi sei) 例: 店 てん (ten)
六、中国人学日语的优势
• 1、易写 • 中国汉字语日本汉字字形相似、写法笔顺 相近。 • 2、易读 • 中国汉字与日本汉字有些读音近似。 • 3、易理解 • 中国汉字与日本汉字有许多意义相同或 相近。 丈夫 大丈夫 当然也有少数不同:手紙
(信) (结实) (没关系)
• 4、文化习俗近似,特别是与中国古代。 • 等级社会 • 男尊女卑 • 敬语的使用 • 节气、节日相似 • 各种文化:茶道、书法、戏剧
s + a k +i
辅音有: 清辅音: k s t n h m y r w 浊辅音: g z d b p(半浊)

日本语言文化介绍

日本语言文化介绍

-


最早的文字体系是汉字(漢 字),随着时间的推移,日 本人民创造了平假名和片假 名,形成了现代的日语字母
系统
这些字母系统不仅具有独特 的形态,而且具有音节和音

日本文字的发展经历了多个 阶段
平假名起源于草书汉字,而 片假名则源于汉字的偏旁部

日本文学的魅力
日本文学的魅力 1 日本文学拥有丰富的传统和独特的魅力 2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源氏物語》、
以表现日本市井生活为主题
74%
30000
此外,日本传统建筑也具有独特 的风格,如寺庙和城堡等
日本社交礼仪的复杂性
01
日本社交礼仪非 常复杂,包括鞠 躬、交换名片、 穿着打扮等许多 细节
日本社交礼仪的复杂性
02
在交际过程中, 日本人注重礼貌 和谦虚,避免给 他人带来麻烦或 不适
03
在商务场合,日 本人注重效率和 严谨,而在私人 场合,他们则更 注重家庭和亲情
《平家物語》和《万葉集》等
3 这些作品展示了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 价值观和人性的多样性
4 此外,日本现代文学也取得了很高的成 就,如川端康成、村上春树等著名作家
日本艺术的独特风格
日本艺术的独特风格
3,658
日本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包括茶道、花道、武道、建筑和
绘画等领域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是 浮世绘,它将绘画与版画相结合,
日本语言的起源和特点
日本语言的起源和特点
01
日本语言起源于古代中国, 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日本语言逐渐发展出了自
己独特的语法和词汇
02
日本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复杂 的敬语系统,根据对话双方的亲疏 关系、社会地位和交际场合等因素, 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敬语词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语中汉字和假名的起源及发展
日本现在使用的文字主要有汉字、假名、罗马字。

此外,还有像数学这类特别的场合,使用希腊文等。

汉字原本是为了表达汉语而由中国人创造出来的。

日本的假名则是以中国的汉字为基础创造出来的文字。

在汉字传入日本以前,日本并没有文字和文字语言。

据日本最古老的史书《日本书记》和《古事记》记载,汉字大约在公元3世纪开始传入日本的。

一般认为,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汉字正式传入日本,当时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国王派遣阿直歧和王仁到日本教日本的皇子学习汉文汉字。

这是有关日本人系统学习汉文汉字的最早纪录。

但是,据考证,日本人肯定在那以前就已经接触了汉字,从九州出土的“汉委奴国王”金印(据《后汉书》记载为公元57年汉武帝接见日本使者时赠给日本国王的金印)以及其他一些出土的金石器皿也证实了这一点。

到5世纪左右,太刀铭、钟铭、碑文等金石文中已经有日本人撰写的汉文。

到6世纪,已开始正式学习汉文,而且以学习真正的汉文为前提的学术界也逐渐形成。

从此,汉字逐渐被日本社会所接受。

到7、8世纪,日本人撰写的汉诗、汉文已不鲜见,这说明汉字已被日本的知识阶层所掌握。

总之,从4世纪后期,日本大和朝廷侵占朝鲜开始,到7世纪后期日本在白村江一战中失利,从朝鲜半岛退出为止,在此期间,随着朝鲜半岛政治形势的改变,一直都有大批所谓“归化人”来日,他们都是朝鲜籍汉人,精通汉文,受到日本朝廷的欢迎,并被赐予姓氏,他们和精通汉文的韩汉人出任史官或博士。

所以早先传入朝鲜半岛的汉字最初就是由这些人带入日本的,并在日本上层阶级之间逐渐获得推广的吧。

汉字传入日本后开始只在文首、文直等一部分氏族中使用。

那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际使用汉字的呢?我们可以在《日本书记》仁德天皇41年的记载中看到:“遣纪角宿祢于百济,始分国郡疆场,具录乡土所出”,也就是派遣纪角宿祢到百济,让他观察那里的疆界,记明送往百济的出所、国名和品名。

此外,在履中天皇4年还有“始之于诸国置国史。

记言事达四方志。

”这样的记载。

这时,更是进一步在各国设置国史,让其记录国内的形势,并作出报告。

由此可见,汉字逐渐在官方变得实用了。

在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

后来,汉文化传入日本,具有文化修养的日本人开始能用汉文记事。

到了公元五世纪中叶之后,日本人民创造了用汉字作为表间符号来书写日语的方法。

至八世纪后,这种将汉字作为表间符号的方法已经被普遍采用,日本古代著名的诗歌集《万叶集》就是采用这种书写方法。

如日语的“山”,读作“やま”,在《万叶集》中就用“也麻”两个汉字来书写。

“桜”读作“さくら”,就用“散久良”三个汉字来书写。

日语中的助词“て、に、を、は”等则用“天、尔、乎、波”等汉字来表示。

这种书写方法后来被称为“万叶假名”。

但是,用万叶假名式的汉字记事作文十分繁杂,在此后来慢慢简化,只写汉字楷书的偏旁,如“阿”—“ア”,“伊”—“イ”,“宇”—“ウ”等。

另外,柔和的汉字草书适合于书写日本和歌,尤其在盛行用草书书写信件、
日记、小说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简练流畅、自由洒脱的字体,如“安”—“あ”,“宇”—“う”等。

至此,日本民族终于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由于这些文字都是从汉字字形假借而来的,因此称为“假名”。

根据假名的书写方法不同,取自汉字楷书偏旁的称为片假名(カタカナ),从汉字草书演变而来的称为平假名(ひらがな)。

片假名和平假名都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

一般书写和印刷都用平假名,片假名通常用来表示外来语和特殊词汇。

平假名也可以充当句子中的其它无具体意思的成份,如例中的“は”就是一个助词,用来分隔“これ(这)”和“日本语”。

另外,它还是日文中汉字读音的基本单位,和汉语拼音的作用有点相似。

“テキスト”是片假名。

片假名和平假名是一一对应的,读音相同,只是写法不同。

片假名主要用来构成西方外来语及其它一些特殊词汇,如例中的“テキスト”的意思是“课本”,就是从英语单词“text”音译过来的。

此外,日语中还有用源于罗马的拉丁字母来表示日语的方法,称为“罗马字”。

罗马字主要多见于人名、地名等。

随着中日两国的交往,汉文典籍不断地传到日本,中国各个时代的汉字、汉语、文化知识不断地被日本人吸收,创造出适合自己使用的文字,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不断交流,有利于两国的共同发展。

姓名:程延鹏学号:100614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