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盆景艺术01

合集下载

观赏植物学——盆景流派

观赏植物学——盆景流派

观赏植物学简述盆景的各大流派、每个流派的代表树种、传统技法、艺术风格、代表人物、作品(附图)。

一、扬派扬派盆景唐、宋时已有制作,至清代,扬州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并形成流派。

1949年,扬派盆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代表树种:松、柏、榆、杨(瓜子黄杨)传统技法:精巧的剪扎技艺.。

艺术风格: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的独特造型。

扬派盆景技艺精湛,尤以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别树一帜,具有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饮誉海内外。

代表人物:万觐堂、王寿山代表作品:古木清池(榔榆)二、苏派苏派盆景是以苏州为中心的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造型结构和艺术风格,是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苏派盆景艺术的发展得天独厚。

太湖石玲珑透剔,山崖溪边嘉树随手可得。

苏州山水秀丽,风光宜人,在历史上早就有不少造园名手,把山林野趣摄于城市的园林艺术之中,因而“咫只千里,缩龙成寸”的盆景艺术更有了借鉴的范本;加之苏州向为文人荟萃之地,盆景艺术长期受其文化艺术的熏陶,遂逐步形成苏派盆景艺术的区域特性和独特的传统风格。

代表树种: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传统技法:粗扎细剪,以剪为主、扎为辅艺术风格:老干蟠枝、清秀古雅。

制作精细,灵巧人微,宛如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以典雅、绮丽、朋快、流畅的感受。

深受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

运用中国绘画的画理,讲究意境。

代表人物:周瘦鹃、朱子安代表作品:秦汉遗韵(圆柏)三、川派川派盆景是以四川省名来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 其中又分为川西与川东两处地方风格。

川西以成都为中心包括温江、郫县、灌县、崇庆、新都、什邡等县。

川东以重庆为中心,包括重庆周围各县。

四川位于长江上游,东部为四川盆地,西部为青藏高原,盆地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中国富饶地区之一,素有“天府之国”称号,高原海拔较高,山岭重叠,尖峰深壑,耸人云霄。

还有风景秀丽的峨嵋,山势巍峨,峰峦挺秀。

盆景艺术流派

盆景艺术流派

盆景的艺术流派及每个流派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一、扬派代表树种:松、榆、杨(黄杨)艺术风格:扬派盆景的艺术特点是“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

扬派盆景采用棕丝“精扎细剪”的造型方法,如同国画中的“工笔细描”。

扬派盆景还特别讲究“功力深厚和自幼培养”,这就是“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由于受扬州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扬州盆景和扬州园林一样,既有北方雄建的特点,又有南方秀美之特征。

这也是形成扬州盆景艺术特点的原因。

代表作品巧云(黄杨)腾云(黄杨)岫云明末遗韵行云二、苏派代表树种:榆、雀梅、三角枫、石榴、梅艺术风格:苏派盆景风格的特点,第一是古雅。

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树龄的枯干老枝,缩龙成寸,移植在咫尺的盆中,显得古朴苍劲。

例如朱子安老艺人创作的一盆雀梅,有人称誉它为"盆景之王"。

这盆古雀梅造型优美,姿态奇特,蟠扎粗枝,裸露盆面,三十七片叶片,亭亭似盖,苍翠欲滴,既显得苍老古拙,老而弥健,又是生机蓬勃,葱绿可爱。

苏派盆景的第二个特点,是制作精细,灵巧人微,宛如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以典雅、绮丽、朋快、流畅的感受。

但它的"精",绝不是细密繁琐,而是精巧在布局构思和气韵意境上,"体现了"大胆落墨,小心收拾"的中国画理。

例如朱子安创作的小盆"一枝显秀",利用一棵盘根错节的树桩,以灵巧的艺术手法,使其长出一根枝条,古桩与新枝相映成趣。

苏派盆景第三个特点,是深受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

有人称苏州盆景是浓缩了的苏州园林。

江南的造园名手,明代有张南阳、计成;清代有张涟、石涛等,他们都是既擅长绘画,又以造园闻名。

随举一石,颠倒置之,无不苍古成文,迂回人画。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苏州园林可说是苏州盆景的模本,反之,苏州盆景也可说是苏州园林的小样。

苏派盆景第四个特点是运用中国绘画的画理,讲究意境。

例如按照文征明诗意创作的水石盆景"倚空石壁",追求潘夭寿画意的千层石水石盆景"云起",以及榆桑合栽的"牧归桑榆晚"等,都是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取法自然,意境深远,寓景抒情,妙趣横生。

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 百科知识

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 百科知识

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百科知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扬派盆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起源于江苏扬州地区,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扬派盆景以其精致的制作工艺和优雅风格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

在扬派盆景的制作过程中,艺术家们运用各种技艺和手法,将自然风景中的优美景致巧妙地还原在花盆之中,展现出一种精湛的艺术境界。

扬派盆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扬州盆景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扬州盆景在唐、宋、元、明、清各朝时期都有了不同的发展和变革,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扬派盆景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选取材料、形象设计、修剪造型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繁琐的制作工序,才能完成一件真正的扬派盆景作品。

在扬派盆景的制作中,选取材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扬派盆景的制作材料主要有盆、土、植物等,艺术家需要根据盆景的主题和风格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盆的选择包括盆的款式、大小、材质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盆能够营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土的选择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要保证植物能够顺利生长,并且给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植物的选择需要考虑植物的种类、形状、颜色等,要保证植物的外形与整体的盆景主题相互配合。

形象设计是扬派盆景制作中的第二个关键环节。

艺术家需要根据盆景的主题和风格来设计盆景的整体形象,包括景观的布局、植物的摆放、景物的构图等。

形象设计是盆景制作的灵魂所在,一件成功的盆景作品需要具有精致的形象设计,才能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修剪造型是扬派盆景制作中的最后一环,也是最为考验艺术家技艺的环节。

通过修剪植物的形态和姿态,能够使植物更加符合盆景的整体主题和风格,从而增加盆景的艺术感染力。

修剪造型需要耐心和细心,需要艺术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将一件平凡的植物变化成一件艺术精品。

扬派盆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高超的制作工艺而备受赞誉,被誉为“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

瘦西湖盆栽博物馆详细介绍

瘦西湖盆栽博物馆详细介绍

瘦西湖盆栽博物馆详细介绍瘦西湖盆栽博物馆是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内的一个独特的景点。

作为中国盆景文化的代表,瘦西湖盆栽博物馆展示了丰富多样的盆景艺术品和相关文化遗产。

本文将详细介绍瘦西湖盆栽博物馆的背景、展品和参观体验。

一、博物馆背景瘦西湖盆栽博物馆创建于1996年,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的盆栽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位于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内,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瘦西湖盆栽博物馆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盆景文化,向游客展示盆栽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展品概述瘦西湖盆栽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盆栽艺术品和相关文化遗产,展示了中国盆景艺术的博大精深。

展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 原生盆景:展示了自然山水的盆景,如山川、水流、云雾等元素的模拟制作。

在这些原生盆景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佛置身于山水之中。

2. 街巷盆景:展示了中国古代街市的盆景,如古民居、小巷弄堂、石板路等元素的再现。

这些街巷盆景展示了古代中国城市的独特风貌,让人仿佛穿越到过去的时光里。

3. 文化盆景: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盆景,如古代建筑、寺庙宝塔、文人雅士等元素的模拟制作。

这些盆景既是艺术品,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4. 主题盆景:展示了一些有特定主题的盆景,如四季景观、花鸟虫鱼、人物故事等。

这些盆景通过不同的植物组合和造型设计,展现了不同的主题和意境。

5. 珍贵盆景:展示了一些珍贵稀有的盆景艺术品,如百年古树、罕见植物、传世盆景等。

这些盆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代表了中国盆景文化的巅峰之作。

三、参观体验瘦西湖盆栽博物馆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参观体验,既能欣赏盆景艺术,又能了解盆景的制作过程和相关知识。

1. 观赏盆景:游客可以在博物馆内欣赏到各类盆景艺术品,通过观赏盆景,领略到盆景艺术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2. 互动体验:博物馆开设了一些互动体验区域,让游客可以参与到盆景的制作和栽培过程中。

(整理)我国主要盆景艺术流派及其特点,

(整理)我国主要盆景艺术流派及其特点,

我国主要盆景艺术流派及其特点摘要:对我国主要盆景艺术流派及其特点作出简要的分析,今后中国盆景的学术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关键词:盆景流派艺术特点盆景,是以活的植物、山石、山石代用物等实体性材料为物质手段,以盆盎一类器皿为造型空间,通过自然景致立体艺术形象的创造而真实地再现自然,并且表现人们对自然的审美理想和艺术情感的一种园艺艺术品。

盆景艺术源起于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7000年前(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就有了草本盆栽,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则出现了木本盆栽并出现了水旱盆景形式的“缶景”,到唐代盆景艺术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

发展至今,出现了众多的风格流派,如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海派、徽派、等。

盆景是特殊的艺术。

它熔造型艺术和园艺科学于一炉,是以植物,山石为主要素材,通过立意、造型、布局、养护等艺术的和科学的手段,在特定的盆盎内构成立体景观,以小中见大为特色。

国外盆景产业概况盆景源起中国,日本的“唐风化”“宋风化”,使盆景传向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向西方,欧美各国的盆景也逐渐兴起[1]。

在日本盆栽的影响下,成立了以日本为中心的各国参加的世界盆栽友好联盟(N.B.A)及以美国为中心的过级盆栽协会(B.C.I)两大国际盆栽组织,推动国际盆栽的发展。

目前,在花卉盆景产业上,荷兰、日本、美国等国家都走在了我国前列。

美国、日本和一些西欧国家,盆景和温室作物的液栽培已逐步取代传统的土壤栽培。

日本盆景得力于营养液加速栽培,提高盆景生产率和质量,并使其冲破壁垒森严的欧美检疫关卡,输出大量盆景,从而占领了国际市场。

一、扬派代表树种:松、榆、杨(黄杨)艺术风格:扬派盆景唐、宋时已有制作,至清代,扬州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并形成流派。

1949年,扬派盆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950年初,扬州曾调36盆松柏盆景送北京中南海,1973年扬派盆景与岭南派、川派、苏派、海派盆景被国家城建总局园林绿化局列为全国树桩盆景五大流派。

论扬派盆景艺术美-2019年精选文档

论扬派盆景艺术美-2019年精选文档

论扬派盆景艺术美盆景艺术是一门活的造型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其特性在于制作技艺因活而异,因活而变,因活而难。

扬派盆景制作技艺是指扬州、泰州地区范围内的盆景制作技艺,其艺术产生于生活美学基础之上,以扬州八怪的绘画理论“枝无寸直”为创作的理论依据,在艺术实践中,采用“一寸三弯”的扎片技法,其作品以少见多,以小见大,造型优美。

扬派盆景风格与中国画的铁笔线描相似,寓壮观于清秀,融变化于严整,表现出自然美、造型美、形式美和意境美。

扬派盆景艺术产生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扬州及周边地区,开端于元代,在明代形成地方特色,清代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与苏派、川派、岭南派、海派齐名,成为中国“五大流派”之一。

扬派盆景兼容并蓄,既有北方盆景的阳刚志气又不乏南方盆景的典雅精致。

结合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社会现象,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创新,这是扬派盆景得以永续发展的可贵之处。

山水盆景自然美自然美即自然事物的美,一般包括两种形态: 一种是没有经过人类实践操作而进行加工改造的自然对象的美, 像雪山、大海等;另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对象的美, 扬派的山水盆景就是这种自然美的杰出代表。

扬派山水盆景是将大好河山和秀丽景色移入盆盎之中,通过人工的整理与改造,从而达到“一峰则太华千寻, 一勺则江河万里”的逼真效果。

山水盆景的自然美一般包括树木的姿、形、色、香、韵;山景的形、纹、色、质;水景的光、影、声、动;盆钵几架质朴与协调。

其表现在人观赏后,陶醉其中,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春风又绿江南岸》为扬派山水盆景传承人汪波的作品。

这幅作品成功地运用多块灰黑色的斧劈石创作出连绵起伏的山丘, 主峰山腰配有叶小、低矮的植物,侧峰栽种草苔,近处巧用苔藓构筑农田,点缀在空阔的江面上,形成一片秀美的江南景色。

山的坡脚缓缓伸入水面,水中点以小丘,几只白帆在远处飘荡,右下角的两只白鸟在低空飞翔,打破了远方江景的宁静,给画面带来了些许生气。

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小语做批注

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小语做批注

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小语做批注批注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并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以下是对“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文章的批注建议:
1. 扬派盆景的定义与特点
批注:扬派盆景的特点是什么?与其他盆景有何不同?
2. 扬派盆景的历史与发展
批注:扬派盆景是如何起源的?它在历史上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发展阶段?
3. 扬派盆景的艺术价值
批注:扬派盆景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它如何与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
4. 扬派盆景的制作技巧与养护
批注:制作扬派盆景有哪些关键的技巧?如何养护才能保持其美观和生命力?
5. 扬派盆景在现代的传承与创新
批注:扬派盆景在现代面临哪些挑战?有哪些新的发展和创新?
6. 扬派盆景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影响
批注:扬派盆景在文化上有什么特殊意义?它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7. 作者对扬派盆景的情感与观点
批注:作者对扬派盆景有何特别的情感或观点?这些情感或观点是如何体现在文章中的?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在文章旁边或空白处写下这些批注,以便于回顾和深入思考。

这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还能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习惯。

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 百科知识

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 百科知识

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百科知识
《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
扬派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以其巧夺天工的技法和丰富多样的造型而闻名于世。

扬派盆景起源于江苏省扬州市,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

扬派盆景以其轻盈、细腻、富有意境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扬派盆景的特色在于其精湛的艺术技法和细致的观赏价值。

扬派盆景的制作过程非常考究,需要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有深入的了解,同时需要对盆景的造型和材质有精湛的掌握。

扬派盆景的艺术家们常常运用苔藓、红柳、小叶榕等植物,通过修剪造型、搭配盆景器材和工具等手法,打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盆景作品。

这些盆景作品既展现出了自然景观的美感,又融入了传统中国绘画的意境,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神韵和魅力。

扬派盆景在盆景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种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园林艺术形式。

随着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扬派盆景也逐渐走向世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总的来说,扬派盆景以其巧夺天工的技法和精致的造型而成为了中国盆景艺术中的一个亮点,它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高度成就,也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希望扬派盆景能够继续传承发展,为世人带来更多的美好与惊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利用》课题研究案例设计
《扬州盆景艺术概述》教案设计
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吉沐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盆景作品的欣赏,了解中国盆景艺术的分类、形式、艺术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情感目标:通过作品欣赏,激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盆景的分类
教学难点:
扬派盆景的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图片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二课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讨论问题:
1、这是什么?
2、日常生活中在哪见到过?
学生:这是盆景。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准确,你们家里有吗?什么样子?觉得漂亮吗?
学生:卧室窗台上的花卉、电脑桌前的仙人球、客厅里的吊兰、花园里的假山、展厅的盆景……都很漂亮。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盆景在生活中确实随处可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盆景广泛的进入到寻常百姓家中,用盆景对家居进行装饰,已成为现代家居生活的一种时尚追求。

瞧,这简单的居室环境,经过盆景的装点是多么的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啊!盆景除了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外,还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还具有教育作用和经济效益。

欣赏盆景可以丰富人们的想象力,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有着无穷的乐趣。

你是否也有冲动想知道到底什么是盆景呢?它是如何分类?具有什么形式?又有什么艺术特点呢?今天这一节课就带你们实现这个愿望!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盆景艺术。

二、研讨新知
1、盆景的定义:(课件)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欣赏,你们发现:①盆景以什么作为材料?②这些盆景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以花、草、树、木、山、石……为材料;都是在盆子里的景。

教师:对,概括起来来说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为材料,都是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

所以说盆景是……(课件)。

对,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
品。

2、盆景的组成:(课件)
教师:盆景通常有哪几部份组成?
学生:盆子、树木和山石组成。

教师:同学们所说的盆景组成还不全面,准确的说: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

那么景、盆、几(架)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学生相互讨论。

3、盆景的分类:(课件)
教师:想一想,根据盆景的定义,材料的不同,盆景可以分为哪几类?
学生回答:可以分为树木盆景和山石盆景两大类。

教师总结:非常好,准确的说应该是树木类(桩景类)、山石类、树石类。

以木本植物材料为主的盆景称为树木盆景(树桩盆景);
以自然山石材料为主的盆景称为山水盆景(山石盆景)。

看,这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山水盆景,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不同点之处是有水或无水。

那么山石盆景根据是否有水可分为哪两类……?对,盆中贮水即水盆式,盆中盛沙无水的称为旱盆式,即水石盆景、旱石盆景。

(水石盆景:表现江河湖海等景象;旱石盆景:,表现无水的山景,如大漠山景。


4、盆景的形式:瞧,这形形色色的盆景,花样翻新、各不相同,它们有什么不同?先来分析一下树木盆景。

学生:树干的形状不同,有直立的、弯曲的、有的是两颗树干,有的是多颗树干……
教师: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同学们总结的很好,树木盆景根据树干的造型不同来划分的。

树干直立称为直立式,树干斜的称为斜干式……所以说树木盆景的形式可分为:
①直立式、②斜干式、③悬垂、④卧干式、⑤双干式、⑥丛林式、⑦曲干式、⑧附石式等等。

同学们假设一下,如果是树干换做是山石的话,你可以联想到山石盆景的那些形式?
学生:①立山式、②斜山式、③悬崖式、④横山式、⑤对山式
教师:同学们举一反三的能力都很强,那么根据山体的形状和在组合,山石盆景还有象形式、孤峰式、开合式、散置式、峰峦式等五种形式。

在这要注意区分这些形式,不要混淆了。

5、盆景的艺术特点:
通过盆景作品的欣赏和学习,你喜欢盆景吗?为什么?并发表一下你对此特点的感受。

学生讨论发言:盆景虽小却可以包罗万象,让我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自然之美,所以我喜欢盆景。

教师:好,非常好,盆景把大自然的景物浓缩到小小的盆子中,将宏伟的大自然微观化,以小见大,可见盆景艺术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

教师:你来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盆景可以净化空气,陶冶人们的情操,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盆景。

教师:对,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当它经过人们的常年的精心栽培,变成了一件活的艺术品。

教师:这两位同学回答的都很好,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日常生活中,盆景我们随处可见,它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盆景是雅俗赏艺术品,他的形式多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和追捧,并成为家居生活、节日庆典、会议等必备的佳品,是时尚的宠儿。

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就是盆景的艺术特点:
(1)小中见大,(2)活的艺术品,(3)形式多样;
三、教学小结:
我耕耘给我收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了对盆景有所了解,也收获不小吧?
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了盆景的相关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学会欣赏盆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教师:盆景,是古文人遣兴的小玩意,可小玩意有大文章。

盆景艺术是表现大自然的,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又高于生活、自然。

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有机结合。

它是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互相结合,溶为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被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凝固的音乐,活的雕塑。


四、课后建议:
请同学们观摩下面的两幅盆景,选择其中的一个画一画或者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盆景的风格与流派
图片展示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些盆景有什么特点吗?
教师阐述: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地理因素不同,文化风情有异,盆景流派也异彩纷呈。

总的来说,由于存在树木盆景、山石盆景、树石盆景的三大类,在划分盆景的流派时也是各自划分。

三者当中,树木盆景的流派成型最早,内容也最丰富。

就树木盆景而言,在1981年国家城市建设总局科研成果------《中国盆景艺术的研究》中,对我国树木盆景的主要流派作了概述。

它们是:①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派,②以成都为代表的川派,③以江苏省苏州为代表的苏派,④以江苏省扬州为代表的扬派,⑤以上海为代表的海派。

一时被称为中国树木盆景之“五大流派”。

三、扬派盆景艺术——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提问:你们听说过扬派盆景吗?知道哪些扬派盆景制作的名人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阐述:
以扬州为中心的扬派盆景,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南通、如皋、盐城等地,由于地处江苏北部,故又统称苏北派。

扬派盆景技艺唐、宋时已有制作,至清代,扬州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并形成流派。

1949年,扬派盆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950年初,扬州曾调36盆松柏盆景送北京中南海,1973年扬派盆景与岭南派、川派、苏派、海派盆景被国家城建总局园林绿化局列为全国树桩盆景五大流派。

扬派盆景技艺精湛,尤以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别树一帜,具有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饮誉海内外。

四、扬派盆景艺术——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展示盆景图片
提问:
同学们能根据展示的盆景说说扬州盆景的特色吗?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加以明确。

“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的风格和“一寸三弯”的剪扎技艺,至今仍然是扬派盆景区别于中国
其他各派盆景的最显著特征。

提问:
同学们知道扬州盆景的审美标准吗?
扬派采用棕丝“精扎细剪”的造型方法,特别讲究功力深厚和自幼培养,形成“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的审美标准。

五、扬派盆景艺术——代表性人物与代表性作品
提问:
同学们通过网络、书刊等媒体了解到扬派盆景艺术的代表性人物及代表性的作品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
扬派盆景技艺可查考的历代代表性人物有万觐棠、王寿山、万瑞铭、陆春富、丁锦圣等。

当代扬派盆景艺术大师、盆景理论研究专家有徐晓白、韦金笙、赵庆泉、林凤书等。

扬派盆景技艺的代表性作品有《巧云》、《云中绘石》、《鹤立衔芝》、《腾云》、《铁骨峥嵘》、《行云》、《饮马图》、《八骏图》、《古木清池》等。

六、扬派盆景艺术——目前保护情况
教师阐述:
为了保护和传承扬派盆景技艺,扬州市和泰州市政府做了大量工作。

扬州市政府将扬州市盆景园改建为扬派盆景博物馆,确定其事业单位性质,并通过财政差额拨款的方式,为专业人员从事扬派盆景艺术传承与新品创作提供基本条件。

七、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根据课堂上老师的介绍,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谢写一篇关于扬派盆景继承与发展的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