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范文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 7及答案(一)2020 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党的早期领导人是(B)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D.张太雷 2.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A)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张闻天 3.1930 年 5 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B)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关系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4.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B) A.党的四大 B.党的七大 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 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 A.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 B.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 C.经济一体化为时代主题 D.可持续发展为时代主题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B)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D) A.世界格局有了深刻变化 B.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 C.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D.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
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C) A. 以人为本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A.以人为本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3/ 7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2020年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2020年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四套)2020年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A、对内改革B、对外开放C、党的领导D、发展生产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A、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B、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坚持从严治党C、发扬党内民主D、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4、在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取得的重要经验就是把()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制度建设5、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A、理论联系实际B、密切联系群众C、为人民服务D、批评与自我批评6、在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过程中,要把()贯穿其中。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制度建设7、总结中国近代史上历次革命斗争失败的一条基本经验教训是()A、没有明确的方针B、没有政党的领导C、没有进行武装斗争D、没有一个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的革命政党的领导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D、小资产阶级9、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是()A、坚持政治协商制度B、加强党的建设C、加强爱国统一战线工作D、提高党员干部素质10、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A、加强思想教育B、提高党员素质C、提高公务员素质D、改善党的领导11、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A、思想作风建设B、工作作风建设C、执政能力建设D、政治建设12、改善党的领导要正确处理()A、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B、党员个人与组织的关系C、上级与下级的关系D、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13、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A、党不管党B、纪律松弛C、组织涣散D、脱离群众14、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是()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B、一切从实际出发C、人民民主专政D、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A、工人阶级B、各民主党派C、中国共产党D、军队1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指()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组织路线B、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在集中指导下民主的民主集中制C、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制D、少数服从多数和多数服从少数相结合参考答案1、C2、D3、B4、A5、B6、D7、D 8、A 9、B 10、D11、C 12、D 13、D 14、D 15、C 16、B二、多项选择题:1、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A、理论联系实际B、密切联系群众C、为人民服务D、批评与自我批评E、艰苦朴素2、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A、务必保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B、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C、务必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D、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E、务必保持党的优良作风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C、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E、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4、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A、认识路线B、政治路线C、经济路线D、思想路线E、组织路线5、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所把握的基本原则有()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C、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D、与时俱进、求真务实E、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6、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认真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A、增强党的先进性B、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C、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D、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E、提高防止和平演变的能力7、加强党的建设的整体部署是()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经济建设E、文化建设8、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因为,党现在面临()A、执政的考验B、改革开放的考验C、政治多极化的考验D、和平演变的考验E、经济全球化的考验9、党的领导包括()A、政治领导B、经济领导C、思想领导D、组织领导E、文化领导10、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A、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迫切需要B、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C、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D、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的必然要求E、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参考答案1、ABD2、BD3、ABCD4、BE5、BCE6、CD7、ABC8、ABD9、ACD 10、ABCE三、填空题: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代表,代表,代表。
2020年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2020年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四套)2020年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A、对内改革B、对外开放C、党的领导D、发展生产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A、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B、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坚持从严治党C、发扬党内民主D、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4、在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取得的重要经验就是把()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制度建设5、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A、理论联系实际B、密切联系群众C、为人民服务D、批评与自我批评6、在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过程中,要把()贯穿其中。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制度建设7、总结中国近代史上历次革命斗争失败的一条基本经验教训是()A、没有明确的方针B、没有政党的领导C、没有进行武装斗争D、没有一个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的革命政党的领导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D、小资产阶级9、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是()A、坚持政治协商制度B、加强党的建设C、加强爱国统一战线工作D、提高党员干部素质10、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A、加强思想教育B、提高党员素质C、提高公务员素质D、改善党的领导11、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A、思想作风建设B、工作作风建设C、执政能力建设D、政治建设12、改善党的领导要正确处理()A、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B、党员个人与组织的关系C、上级与下级的关系D、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13、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A、党不管党B、纪律松弛C、组织涣散D、脱离群众14、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是()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B、一切从实际出发C、人民民主专政D、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A、工人阶级B、各民主党派C、中国共产党D、军队1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指()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组织路线B、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在集中指导下民主的民主集中制C、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制D、少数服从多数和多数服从少数相结合参考答案1、C2、D3、B4、A5、B6、D7、D 8、A 9、B 10、D11、C 12、D 13、D 14、D 15、C 16、B二、多项选择题:1、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A、理论联系实际B、密切联系群众C、为人民服务D、批评与自我批评E、艰苦朴素2、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A、务必保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B、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C、务必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D、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E、务必保持党的优良作风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C、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E、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4、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A、认识路线B、政治路线C、经济路线D、思想路线E、组织路线5、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所把握的基本原则有()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C、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D、与时俱进、求真务实E、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6、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认真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A、增强党的先进性B、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C、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D、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E、提高防止和平演变的能力7、加强党的建设的整体部署是()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经济建设E、文化建设8、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因为,党现在面临()A、执政的考验B、改革开放的考验C、政治多极化的考验D、和平演变的考验E、经济全球化的考验9、党的领导包括()A、政治领导B、经济领导C、思想领导D、组织领导E、文化领导10、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A、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迫切需要B、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C、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D、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的必然要求E、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参考答案1、ABD2、BD3、ABCD4、BE5、BCE6、CD7、ABC8、ABD9、ACD 10、ABCE三、填空题: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代表,代表,代表。
2020年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2020年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2020年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 B )。
A、南方谈话B、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党的十三大2.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台湾问题的实质是( C )A、中国与美国的问题B、中国与日本的问题C、中国的内政问题D、中国与美国和日本的问题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A )。
A、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B、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C、邓小平理论的指导D、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是(B )。
A、先进生产力B、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C、社会发展规律D、综合国力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 C )。
A、坚持执政为民B、坚持与时俱进C、坚持党的先进性D、坚持立党为公7.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 A )A、十六大上B、十七大上C、十五大上D、十四大上8.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基本要求是( C )A、以人为本B、执政为民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9.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 A )。
A、历史唯物论B、辩证唯物论C、实践论D、认识论10.科学发展观创造性的回答了(B )的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D、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样对待马克思主义1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 D )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模拟卷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请将其前面的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每小题0.8分,共80分)1.下列关于具体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就没有哲学②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③哲学是科学,科学也是哲学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下面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形存神存--理在事先B.理在气先--削足适履C.掩耳盗铃--削足适履D.统筹兼顾--刻舟求剑3.“一江清水送京津”。
2014年12月12日,耗时11年建设和施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提闸通水。
这项世界级的调水工程,汇聚了数十万建设者的汗水,凝结了几十万库区移民的无私奉献。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历史是由精英人物创造的C.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D.满足个人需求才能实现人生价值4.1934年科学家布雷特和惠勒提出“光变物质”,并指出如果让两个光子通过撞击结合在一起就有可能实现。
虽然所有物理学家都相信它是真的,而且听起来也很简单,但要想实验证明却非常困难。
2014年,科学家宣布确实找到了利用现有技术即可验证这一理论的简单方法。
从哲学上看,“光变物质”的前提是()。
A.承认世界的静止性B.发挥意识的决定性C.否认实践的社会性D.承认世界是物质的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
A.由意识组成的B.由神创造的C.由具体物质构成的D.由精神性单子构成的6.下列说法与“否极泰来”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庖丁解牛B.集腋成裘C.乐极生悲D.釜底抽薪7.下列与“一曝十寒”所体现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A.三天打鱼两天晒网B.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C.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D.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8.1994年4月20日,我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互联网时代从此开启。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本部分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公文撰写者的政治素养最主要的是学习( )。
A.马克思主义理论B.逻辑知识C.业务理论D.能力训练2.公文的主题是公文制发者所要表达的( )。
A.政策和法规的观念B.重视本单位利益的观念C.意图或主张D.通报有关事件的细节3.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为( )。
A.热传递定律B.分子运动论C.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D.牛顿力学第一定律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四个现代化的实现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结束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5.中国是世界上( )的国家。
A.动物种类最多B.植物种类最多C.微生物种类最多D.森林种类最多6.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的是()。
A.法律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国务院部委规章7.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A.改革和开放的关系B.计划和市场的关系C.发展和稳定的关系D.速度和效益的关系8.在赈灾义演中,甲、乙表演了丙创作并发表的小品《亲情》,因义演也是营利性的,所以甲、乙()。
A.应经丙许可并向丙支付报酬B.可以不经丙许可,但应向丙支付报酬C.可不经丙许可也不用向丙支付报酬D.对丙不产生任何义务9.关于法律溯及力,我国刑法规定()。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10.下列哪些关联是正确的()①郭守敬--十二气历②炼丹术--火药③沈括--《梦溪笔谈》④东京--瓦市⑤元政府--宣政院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11.下列不属于国务院行使的职权是()A.领导和管理司法行政工作B.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C.保护华侨的合法权利和利益D.改变或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12.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波浪能B.煤炭C.石油D.天然气13.下列对村委会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我国最基层的人民政府B.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C.村委主任由民主选举产生,报乡政府批准D.也可以由上级机关任命14.发展全社会卫生体育事业属于政府的()职能。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四套)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选题1.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B )A.实现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资本主义D.实现共同富裕2.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建党的( C )A.先决条件B.必然要求C.根本条件D.必然结果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指( B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组织路线B.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在集中指导下民主的民主集中制C.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制D.少数服从多数和多数服从少数相结合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 B )A.党的宗旨决定的B.党的性质决定的C.党的路线决定的D.党纲党章决定的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C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实现共产主义6.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根本的(C)A.政治路线B.组织路线C.工作路线D.思想路线7.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 B )A.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8.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C )A.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B.党的代表大会制度C.民主集中制D.少数服从多数9.在改革开放时期,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是( C )A.消灭剥削B.消除两极分化C.反对腐败D.反对封建主义10.总结党成立80多年的历史,我们得出的最得经验是( C )A.必须始终紧紧依靠群众B.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C.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 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二、多选题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ABCD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2.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的基本原则有(BC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D.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3.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 BD )A、务必保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B、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C、务必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D、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4.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因为,党现在面临(ABC )A、执政的考验B、改革开放的考验C、和平演变的考验D、经济全球化的考验三、判断题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四套)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建国初期属于( A )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B、全国大陆的统一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土地改革的完成3.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 C )A、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D、保护民族工商业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正确的结论是(BDE )A、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B、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C、是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D、是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的过渡性社会E、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2、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有(ABE)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B、遵循自愿互利的、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C、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政策D、全面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E、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3,、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BCD)A、消灭资本家B、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C、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判断题:1、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错)提示:错误。
前者是因为其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所以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后者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但因为社会主义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所以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1.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党的早期领导人是(B)A.李大钊B.毛泽东C.陈独秀D.张太雷2.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A)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张闻天3.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B)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关系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4.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B)A.党的四大B.党的七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A.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B.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C.经济一体化为时代主题D.可持续发展为时代主题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B)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D)A.世界格局有了深刻变化B.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C.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果D.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
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C)A. 以人为本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A.以人为本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因为(BD)A.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B.它们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C.它们具体的理论观点是一样的D.它们对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认识是一样的E.它们的世界观是一致的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DE)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E.概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ACD)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毛泽东个人的思想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它(ABCD)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C.对当今时代特点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D.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E.它是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5.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要求全党要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ABC)A.共产党执政的规律B.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C.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D.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的规律E.改革开放的瑰丽6.邓小平在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时,指出(ABCD)A.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B.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C.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D.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E.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7.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战略。
这个战略的基本思想是(CD)A.正确处理速度、比例、效益的关系,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B.切实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C.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相协调D.把发展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实现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E.统筹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结合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ABCD)A.把发展成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统筹兼顾E.党的基本路线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ABCD)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E.坚持什么样的群众路线,怎样坚持1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要坚持(AC)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E.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1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BCD)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E.马克思列宁主义三、简述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和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三点: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
[答案要点]“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1)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
(2)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重要的思想保证。
(3)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4.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及其历史地位。
[答案要点] 党的十七大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
四、辨析题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本命题错误。
这个命题的关键是要分清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思想。
主要有两点。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的全部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包括正确的和有些不正确的思想。
这些思想和毛泽东的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同时,毛泽东之外的其他许多卓越的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之,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的思想实既有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五、论述题试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它包括: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全面发展,就是要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3)指导意义: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六、材料分析题以下是有关科学发展观的一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摘自《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2007.3)材料2. 2004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摘自《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2007.3)材料3.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引自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1)材料2、材料3、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1、材料2、材料3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它与我党的根本宗旨有什么关系?[分析提示](1)主要说明了以下三个紧密关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