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灯课程设计
2407流水灯课程设计

2407流水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流水灯的工作原理,掌握基础电子元件的功能和连接方式。
2. 学会使用编程软件,编写简单的流水灯控制程序。
3. 了解电路图的阅读方法,能分析并绘制简单的流水灯电路图。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流水灯电路的搭建。
2. 培养学生编程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能通过编程实现流水灯的不同效果。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技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电子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2407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设计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流水灯项目。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应用、电路图的阅读、编程控制等技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电子科技的兴趣和环保意识。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介绍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的功能、符号及使用方法,结合课本第2章内容。
2. 流水灯工作原理:分析流水灯的工作原理,讲解电路图的阅读方法,参考课本第3章相关内容。
3. 编程控制:学习C语言基础,使用编程软件(如Arduino IDE)编写流水灯控制程序,结合课本第4章编程知识。
4. 电路搭建:教授学生如何搭建流水灯电路,包括电路板的焊接、元件的连接等,参考课本第5章实践操作内容。
5. 项目实践:分组进行流水灯项目实践,每组设计并实现一种流水灯效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知识拓展:介绍流水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探讨电子产品的环保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包括电子元件、电路图、编程控制、电路搭建等模块,与课本章节内容紧密结合。
l流水灯课程设计

l流水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流水灯的制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础的电子电路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流水灯的原理,掌握基本的电子元件使用方法,了解简单的电路图阅读和绘制。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使用电子工具的能力,如切割、焊接、组装等,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工程技术领域的热情,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流水灯的原理、电子元件的使用、电路图的阅读和绘制、流水灯的制作等。
1.流水灯的原理:介绍流水灯的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构成。
2.电子元件的使用:详细讲解各种电子元件的功能和用途,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
3.电路图的阅读和绘制:教授学生如何阅读电路图,如何根据需求绘制电路图。
4.流水灯的制作: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流水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实践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1.讲授法:用于讲解流水灯的原理、电子元件的使用和电路图的阅读和绘制。
2.实践法:用于流水灯的制作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法:用于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提供基础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学习。
2.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电子电路知识。
3.多媒体资料: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流水灯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4.实验设备:包括电子元件、电路板、焊锡丝等,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相关的电路设计、实验报告等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8路流水灯课程设计

8路流水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8路流水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2.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电子元件知识,正确搭建8路流水灯电路;3. 学生能够解释8路流水灯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指令和程序逻辑。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8路流水灯电路的搭建,提高动手实践能力;2. 学生通过编程控制8路流水灯,培养编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共同完成8路流水灯的制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探索8路流水灯的过程中,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爱好;2. 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3. 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电子元件的应用和编程控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元件知识和编程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需引导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实践中达成学习成果,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电子元件:介绍8路流水灯所需的基础电子元件,如LED灯、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电路原理:讲解8路流水灯的电路设计原理,包括电路图识别、工作原理等;- 程序设计:分析8路流水灯程序设计的基本指令、流程控制和编程技巧。
2. 实践操作:- 电路搭建:指导学生按照电路图,正确搭建8路流水灯电路;- 程序编写:教授学生编写8路流水灯控制程序,实现流水灯效果;- 调试与优化: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程序和电路进行调试与优化。
3. 教学大纲与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回顾电子元件知识,讲解8路流水灯电路原理;- 第二课时:分析8路流水灯程序设计,进行电路搭建;- 第三课时:编写控制程序,实现流水灯效果;- 第四课时:对8路流水灯进行调试与优化,总结交流学习心得。
c52流水灯课程设计

c52流水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流水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及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简单的流水灯效果。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电路连接和程序编写。
2.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分析并解决流水灯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制作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电子应用,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制作实践课程,旨在通过流水灯的设计与制作,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本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尚需提高。
教学要求:1. 教师需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电子知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3. 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成果为主要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理论知识学习:- 电路基础知识:回顾电路的基本元件、电路图的识别和电路连接方法。
- 编程基础知识:介绍流水灯程序设计所需的编程语言和基本语法。
2. 实践操作:- 电路连接:指导学生根据设计要求,完成流水灯电路的连接。
- 程序编写:教授学生编写简单的流水灯程序,实现流水灯的基本效果。
3. 创新设计与制作:- 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具有特色的流水灯效果。
- 制作与调试:指导学生进行流水灯的制作、调试,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一课时:复习电路基础知识,讲解流水灯原理和编程基础。
2. 第二课时:学生分组,进行电路连接和程序编写。
3. 第三课时: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教师点评,指导改进。
4. 第四课时:学生根据教师指导意见,进行创新设计和制作。
ewb流水灯课程设计

ewb流水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并掌握流水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电路图的阅读。
2. 学生能够描述微控制器与外围电路的连接方法,并解释其功能。
3. 学生掌握基础的电子元件知识,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并能在实际电路中识别和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ewb流水灯电路。
2. 学生通过ewb软件操作,实现流水灯程序的编写和调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进行基本的电路故障排查和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和编程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分享和互助。
3. 学生通过实践,增强自信心,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的实际意义,培养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增强的特点,课程设计以实践操作为主线,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
课程目标明确、具体,旨在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介绍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基础元件的作用、符号及参数,对应教材第二章。
- 电阻的种类和阻值计算- 电容的作用和容值识别- 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2. 流水灯电路原理:讲解流水灯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电路图识别,对应教材第三章。
- 流水灯电路的构成元件- 电路工作原理及流程- 电路图的识别和解读3. 微控制器与外围电路连接:学习微控制器与外围电路的连接方法,对应教材第四章。
- 微控制器引脚功能介绍- 外围电路与微控制器连接方式- 电路连接注意事项4. ewb软件操作与编程:利用ewb软件设计流水灯电路并进行编程,对应教材第五章。
- ewb软件基本操作与界面介绍- 流水灯电路的搭建与仿真- 编程实现流水灯效果5. 流水灯电路实践:动手实践,进行流水灯电路的搭建、编程和调试,对应教材第六章。
dsp课程设计2812流水灯

dsp课程设计2812流水灯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DSP 2812流水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DSP 2812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流水灯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使用DSP 2812开发流水灯项目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DSP 2812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CPU、存储器、外围接口等组成部分,以及指令系统和工作模式。
2.流水灯的硬件设计:包括LED灯阵的设计、驱动电路的设计、时钟电路的设计等。
3.流水灯的软件编程:包括初始化程序、定时器程序、PWM控制程序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DSP 2812的基本原理和流水灯的硬件设计。
2.讨论法:用于讨论流水灯的软件编程方法和实际应用。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硬件电路搭建和软件编程,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DSP 2812原理与应用》。
2.参考书:包括DSP 2812的数据手册、硬件设计手册等。
3.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学PPT、视频教程等。
4.实验设备:DSP 2812开发板、LED灯阵、驱动电路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来评估。
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编程练习和实验报告,通过学生的完成质量来评估。
3.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内容涵盖课程的全部知识点,以笔试形式进行。
4.项目演示:学生需要设计和实现一个DSP 2812流水灯项目,通过项目演示和报告来评估。
16组流水灯课程设计

16组流水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16组流水灯的基本电路原理,理解电子元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使学生了解编程控制16组流水灯的方法,掌握相关编程知识和技巧。
3. 帮助学生理解流水灯在实际应用中的电路设计和调试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搭建16组流水灯电路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编写程序,实现对16组流水灯的控制,锻炼编程思维。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和编程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毅力,树立自信心,勇于克服挑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电子设备、节约资源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元件知识和编程基础,喜欢动手实践,具有较强的求知欲。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关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鼓励学生创新思考,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复习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和符号,重点讲解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在流水灯电路中的应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元件及其应用2. 流水灯电路原理:介绍16组流水灯电路的设计原理,分析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基本电路原理3. 编程控制方法:讲解编程控制流水灯的方法,包括编程语言基础、程序结构、控制指令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编程基础知识;第四章 控制指令及其应用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动手搭建16组流水灯电路,编写程序实现流水灯控制效果,并进行调试。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操作与调试5.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提高流水灯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常规流水灯课程设计

常规流水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常规流水灯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流水灯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流水灯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原理;让学生熟悉流水灯的制作材料和工具;让学生掌握流水灯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一个流水灯的制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思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流水灯的起源和发展:介绍流水灯的历史背景,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流水灯的原理:讲解流水灯的工作原理,包括电路构成、灯光效果等。
3.流水灯的制作材料和工具:介绍流水灯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以及其用途。
4.流水灯的制作步骤和方法:详细讲解流水灯的制作过程,包括电路连接、灯具制作等。
5.流水灯的创新设计:引导学生发挥创新能力,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流水灯作品。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流水灯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创新思路。
3.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流水灯作品,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和创作技巧。
4.实验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流水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流水灯制作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和工具,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比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理工大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心形流水灯姓名:明*学号:************专业班级:电气10-7班指导老师:**所在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目录摘要 (3)一、设计指标(要求) (4)二、系统框图 (4)三、各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元器件选择3.1 脉冲产生电路 (5)3.2 复位电路 (8)3.3 分频电路 (8)3.4 移位控制电路 (10)3.5 显示部分 (11)四、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12)五、元器件清单 (12)六、实际PCB图或布线 (13)七、设计总结7.1 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 (13)7.2 心得体会 (14)八、参考文献 (15)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审美方式的提高,流水灯在都市生活中扮演着愈加不可或缺的角色。
酒店,婚庆,酒吧,KTV,广场,商场,招牌等场所的流星雨灯条、流水瀑布灯、月花灯等,给人以繁星闪耀,流水似瀑的感觉。
而彩色LED闹钟,手机外壳的跑马灯的应用点缀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流水灯的控制方法可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但相对现代可编程控制器而言,利用移位寄存器实现最为便利。
通常用左移寄存器实现灯的单方向移动,通过双向移位寄存器实现灯的双向移动。
此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制作四路流水灯来实现18个LED心形灯的控制。
关键词:双向移位寄存器,NE555脉冲电路,LED灯。
一、 设计指标(1)输出为4路(18个)LED 灯;(2)要求能实现左移右移功能,左右移自动切换; (3)移动速度可调节(4)每个循环左移和右移的步数和变化规律自定。
二、系统框图三、各单元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3.1脉冲产生电路由555定时器组成时钟发生电路,为整个电路提供所需的时钟信号CP 。
(1)NE555内部结构555定时器是一种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其内部结构如图(A ) 及管脚排列如图(B )所示。
它由分压器、比较器、基本R--S 触发器和放电三极管等部分组成。
分压器由三个5K 的等值电阻串联而成。
分压器为比较器1A 、2A 提供参考电压,比较器1A 的参考电压为23cc V ,加在同相输入端,比较器2A 的参考电压为13cc V,加在反相输入端。
比较器由两个结构相同的集成运放1A 、2A 组成。
高电平触发信号加在1A 的反相输入端,与同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比较后,其结果作为基本R--S 触发器_D R 端的输入信号;低电平触发信号加在2A 的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比较后,其结果作为基本R —S 触发器_D S 端的输入信号。
基本R--S 触发器的输出状态受比较器1A 、2A 的输出端控制。
(2)NE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工作原理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如图(C)所示,其中R1、R2和电容C 为外接元件。
其工作波如图(D)所示。
设电容的初始电压c U =0,t =0时接通电源,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所以高、低触发端TH V =TL V =0<13VCC,比较器A1输出为高电平,A2输出为低电平,即_1D R =,_D S =(1表示高电位,0表示低电位),R S -触发器置1,定时器输出01u =此时_0Q =,定时器内部放电三极管截止,电源cc V 经1R ,2R 向电容C充电,c u 逐渐升高。
当c u 上升到13cc V 时,2A 输出由0翻转为1,这时__1D D R S ==,R S -触发顺保持状态不变。
所以0<t<1t 期间,定时器输出0u 为高电平1。
1t t =时刻,c u 上升到23cc V ,比较器1A 的输出由1变为0,这时_0D R =,_1D S =,R S -触发器复0,定时器输出00u =。
12t t t <<期间,_1Q =,放电三极管T导通,电容C通过2R 放电。
c u 按指数规律下降,当c u <23cc V 时比较器1A 输出由0变为1,R-S触发器的_D R =_1D S =,Q的状态不变,0u 的状态仍为低电平。
2t t =时刻,c u 下降到13cc V ,比较器2A 输出由1变为0,R---S 触发器的_D R =1,_D S =0,触发器处于1,定时器输出01u =。
此时电源再次向电容C 放电,重复上述过程。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电容充电时,定时器输出01u =,电容放电时,0u =0,电容不断地进行充、放电,输出端便获得矩形波。
多谐振荡器无外部信号输入,却能输出矩形波,其实质是将直流形式的电能变为矩形波形式的电能。
⑶ 振荡周期由图(D )可知,振荡周期12T T T =+。
1T 为电容充电时间,2T 为电容放电时间。
充电时间 11212()ln 20.7()T R R C R R C =+≈+ 放电时间 222ln 20.7T R C R C =≈矩形波的振荡周期121212ln 2(2)0.7(2)T T T R R C R R C =+=+≈+ 因此改变1R 、2R 和电容C 的值,便可改变矩形波的周期和频率。
对于矩形波,除了用幅度,周期来衡量外,还有一个参数:占空比q ,q=(脉宽w t )/8(周期T ),w t 指输出一个周期内高电平所占的时间。
图(C )所示电路输出矩形波的占空比111212122T T R R q T T T R R +===++。
本设计中NE555的元器件及参数选择、计算如下:矩形波的振荡周期T=0.7×(1000+2×75000)×0.00001≈1 S3.2复位电路按钮开关启动全电路的清零电路。
电路中所有芯片的清零端接在一起,当按钮动作,直接清零,使电路回复初始状态。
3.3分频电路分频电路有74LS161与74LS112组成。
74LS161对脉冲进行十六分屏;74LS112再分别进行一次二分频;(1)74LS112 双JK触发器74LS112引脚图(2)74LS161可予制四位二进制异步清除计数器74LS161引脚图输入输出C R CP LD EP ET D3D2D1D0Q3 Q2Q1Q00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0 0 0 01 ↑ 0 Ф Ф d c b a d c b a1 ↑ 1 0 Ф Ф Ф Ф Ф Q3 Q2Q1Q01 ↑ 1 Ф 0 Ф Ф Ф Ф Q3 Q2Q1Q01 ↑ 1 1 1 Ф Ф Ф Ф 状态码加174LS161功能表从74LS161功能表功能表中可以知道,当清零端CR=“0”,计数器输出Q3、Q2、Q1、Q0立即为全“0”,这个时候为异步复位功能。
当CR=“1”且LD=“0”时,在CP信号上升沿作用后,74LS161输出端Q3、Q2、Q1、Q0的状态分别与并行数据输入端D3,D2,D1,D0的状态一样,为同步置数功能。
而只有当CR=LD=EP=ET=“1”、CP脉冲上升沿作用后,计数器加1。
74LS161还有一个进位输出端CO,其逻辑关系是CO= Q0·Q1·Q2·Q3·CET。
合理应用计数器的清零功能和置数功能,一片74LS161可以组成16进制以下的任意进制分频器。
3.4移位控制电路74LS194 双向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可以在移位脉冲作用下一次逐位右移或左移,数据既可以并行输入、并行输出,也可以串行输入、串行输出,还可以并行输入、串行输出,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十分灵活,用途也很广。
74LS194引脚图D0~D3:并行输入端; Q0~Q3:并行输出端;S0、S1:操作模式控制端;:为直接无条件清零端;S R:右移串行输入端 S L:左移串行输入端; CP:时钟脉冲输入端;74LS194的模式控制和状态控制表利用移位寄存器可构成环形和扭环形计数器。
可先使S0=S1=1,并行输入预置数值,再改变S0和S1的电平,实现左移或右移状态。
若把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以一定方式反馈到串行输入D SR端或D SL端,就可以构成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
例如,将74LS194的Q3接到D SR端,可得到模4的环形计数器(不可自启动);将Q3端通过一个非门接到D SR端,则可得到模8的扭环形计数器(不可自启动)。
用一片74LS194及门电路构成一个课实现7分频或8分频器。
7分频器的分频信号由Q2输出,同时将Q2、Q3输出通过与非门后接入D SR端,S0S1=10。
8分频器的分频信号由Q3取非后输出,同时将该信号送入D SR端,S0S1=10。
3.5显示部分现实电路中,LED1=QA,LED2=QB,LED3=QC,LED4=QD,SR=NOT(QA·QB·QC),SL=NOT(QB·QC·QD)。
在初始状态或清零时,SR=0,SL=0,S1=0,S0=1,74LS194实现对数字右移输入,所以在CP 脉冲的作用下,四个LED灯的状态由1111(初状态)→0111→0011→0001。
此时SR=1,结合功能表克制、、可知QA、QB、QC、QD的输出状态将变为1、QAn、QBn、QCn。
在S1、S0状态没有改变之前,LED灯将在S1、S0的控制下实现右移;在32S时(从上电的那一刻开始计时),S1=1,S0=0,LED灯的状态刚好为1000(此时SL=1),下一个脉冲到来之后SL=0,结合功能表可知QA、QB、QC、QD的输出状态将变为QBn、QCn、QDn、1,LED灯将在S1、S0的控制下实现左移。
四、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五、元器件清单⑴+5V直流稳压电源⑵红色LED灯,18个;⑶按钮开关,1个;⑷NE555芯片,1块;⑸74LS20, 1块;⑹74LS161,1块;⑺74LS191,1块;⑻74LS112,1块;⑼10uf电解质电容,2个;⑽电阻:1K-2个、75K-1个、510-4个。
六、实物图七、设计总结7.1 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优点1:电路的四个LED灯可以通过并联拓展出更多的LED灯,由于LED灯是并联,故不用担心分压的问题。
优点2:NE555脉冲产生电路将75K电阻两端并联一个100K的电位器,可以通过调节电位器进而调节脉冲周期,最终实现调节流水灯快慢的功能。
缺点1:在布局的时候没有预先合理布局,只追求了正面排布的规则,导致后面的线过纷乱复杂。
缺点2:在焊接导线的选择上,选了偏硬的网线中的导线,而没有选择排线,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焊接难度,但是却导致了后面线出现了蓬乱的情况。
7.2 心得体会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数字电路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