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练8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含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攻坚决胜组合抢分练八信息性阅读+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组合抢分练八信息性阅读+名句名篇默写+写作一、(2022·福建省厦门市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种子主权包含种子保育和普惠使用的权利。
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种子选育推广的主力,而近百年的农业现代化,使市场力量成为主导力量。
但如果没有农民的参与,种子主权就将失去社会基础。
另外,种子是农业与食物体系构建与发展的基础,与空气、阳光、水等农业必须的要素一样,种子不是任何人或任何国家的创造物,而是源于自然的馈赠。
因此,人类需要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而非基于商业经济,来实现对种子主权的普惠分配。
种子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密切联系,对跨国粮商和资本集团更普遍直接投资于种子研发并从中获利的模式构成了天然障碍,第一个障碍是自然环境和生态过程的不确定性。
气候、土地等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物的生长节奏,但不易控制。
第二个障碍是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存在差异,这违背了资本为了逐利而快速流通的本质。
为此,资本主导的商业化食物体系以改造种子为切入口,通过加快甚至规避农业生产的自然过程,减少自然不可控因素对资本获益所产生的破坏。
资本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必然遵循产量、产值最大化的逻辑,强调单一种植与强制推广。
通过专业化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结合,包括转基因育种等,商业化食物体系的确能实现对种子主权的改造。
跨国粮商也将原本属于农民和主权国家的权益转移到自己手中,攫取了巨大专利垄断利润。
笔者曾在2018年对巴西的多家农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在跨国粮商经营、规模扩大、种子技术垄断的合力作用下,哪怕是当地的大农场合作社,若不使用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种子,不追随这种模式,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就连巴西政府在跨国集团面前也缺少话语权,他们不得不通过改变国内税制,甚至让渡国家在某些关键资源或基础设施的发展权益,来迎合跨国粮商的垄断经营。
可见,种子主权的抗争对象,是一整套资本控制的过度商业化的育种体系。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练8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

练习8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月13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
舞台上,演员们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饱满的情绪叙述着村寨近年来发生的“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变化。
外出打工的尔呷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回到了家乡,( )。
舞台背景上,山民世代攀爬的藤梯被安全、耐用的钢梯代替,这象征着“悬崖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演员通过舞蹈塑造出了一个个饱满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用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大凉山的人们走出贫穷、奔向未来的心路历程。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独辟蹊径,以写意的手法,充分运用舞台的空间延伸力、民族音乐的穿透力,让脱贫攻坚的故事活灵活现展现在舞台之上,带着观众走进那遥远却又温暖的大山深处,走进那遥远而又温情的故乡深处。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A.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在锦城艺术宫正式公演。
B.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
C.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在锦城艺术宫正式公演。
D.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
解析:A项,“以讲述……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讲述”成分赘余,“以……故事为原型”搭配不当。
B项,“以……故事为原型”搭配不当,“故事”不能说“原型”。
D项,“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状语顺序不当,应该为“在锦城艺术宫正式公演”。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A.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与尔呷一起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B.与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的阿嫫,一起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C.与阿嫫一起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D.与守护彝族传统根脉的阿嫫,一起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解析:上文是“外出打工的尔呷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回到了家乡”,联系所给句子看,“尔呷”是整个句子的陈述对象,句子要连贯,需保持话题一致,排除A。
(精编)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20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鉴赏

组合练二十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鉴赏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曹雪芹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富贵荣华的生活,不能不说这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奠定了基础。
后来遭遇变故生活贫困,过起了________的生活。
在历史上曹雪芹并不出名,对于像曹雪芹这样以一部作品________的人物来说,( )毕竟,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先知道《红楼梦》,后认识曹雪芹的。
曹雪芹为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写了不少诗和判词,其中大都预示了她们悲惨的命运,对于喜爱《红楼梦》的读者而言,有时真有点________。
可是当前《红楼梦》在社会人群中的阅读状况令人堪忧,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红楼梦》被读者近年来推举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第一把交椅。
《红楼梦》面世以后,曾有过几次集中的被“围观”热潮,与之相伴的学术、艺术争论也不断出现。
20世纪80年代,87版电视剧《红楼梦》借助刚刚火热的电视,红遍了整个中国。
在当前某个普通事件常常也能________流行起来的年代,作为经典的《红楼梦》遭冷遇、不流行、难读,只能说“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A.一无所有闻名于世不堪卒读莫名其妙B.家徒四壁闻名于世不忍卒读莫名其妙C.家徒四壁闻名遐迩不堪卒读神乎其神D.一无所有闻名遐迩不忍卒读神乎其神【解析】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
形容十分贫困。
一无所有:什么也没有。
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闻名于世:全世界都知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形容非常著名。
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主要指远近闻名。
不忍卒读: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不堪卒读: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神乎其神:神秘奇妙到了极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A.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红楼梦》坐上了被读者近年来推举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第一把交椅。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检测: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含解析)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工智能是20世纪以来最为深刻、最有影响的技术革命。
阿尔法狗战胜围棋冠军李世石,象征着计算机技术已进入人工智能的新信息技术,其特征是大数据、大计算、大决策,三位一体。
人工智能的智慧已能和人类相提并论。
2010年左右,大数据时代宣告到来,超级运算技术的广泛________,新式算法的横空出世,人工智能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让人________,甚至始料未及。
虽然当前的人工智能还不具备自我升级、自主创造的能力,但它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未来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无视人工智能的作用和功能,这意味着,新一轮的________运动必被强势激发,人们可能面对新的冲击和挑战不知所措。
人工智能对于国家治理是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的早期发展,需要国家在治理上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强力的支持,而当技术蓄势待发并逐渐成熟且准备在人类社会运用时,治理主体的缺失、治理能力的强弱就可能导致生产秩序混乱、权责不清、道德忧虑等。
如何建立人工智能时代精准治理的原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迫切的现实________。
在当下,人类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对于人工智能,()。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总是对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C) A.应用应接不暇创新问题B.运用目不暇接创造问题C.应用应接不暇创新难题D.运用目不暇接创造难题解析:第一组,应用:使用。
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应选“应用”。
第二组,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
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根据语境,这里重点突出应付不过来,应为“应接不暇”。
第三组,创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良、升级,得到一个性能更优异的产品。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根据语境“虽然当前的人工智能还不具备自我升级、自主创造的能力”“未来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无视人工智能的作用和功能”,应选“创新”。
2020高考语文二轮 备考专项狂练 八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Word版含解析

一、(贵州南白中学2019届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水泊梁山所建立的是一个义的王国。
不管是忠义堂还是聚义厅,都是以义为最高原则的。
在江湖上,被无条件认同的这种义的原则是与官方所奉行的权利和财产的等级制相抗衡的。
“替天行道”大旗下所建立的,就是这种义的理想国。
在这种理想王国中,人人在精神上都像兄弟一样平等,但也不是没有等级,不过不是以财产和政治权力来划分的,而是以义。
在两类义士(仗义疏财的和拔刀相助的)中尤以仗义疏财者占有最高的社会等级。
因此,毫无武功的宋江占了第一把交椅,对于梁山事业毫无贡献的卢俊义占了第二把交椅。
这不仅是一种军事等级,更是一种道德荣誉。
在梁山泊,道德约束力远远要超过军事的约束力。
而这个理想国走向毁灭,不是由于外部的压力,而是源于这个平等原则的内在的矛盾。
因为在这个义的王国中,享有最高权威的是最主动地仗义疏财的义士。
而这样的义士必然是最大的财主。
而财主的出现恰恰又是经济上、财产上的不平等造成的。
这样的思想矛盾就决定了在组织上占据领导地位的绝对不可能是解宝、解珍、阮氏兄弟那样的脱离了土地的农民(猎户、渔民),而是宋江、卢俊义那样的地主阶级的在野派。
农民起义从来就不是一个阶级所能胜任的,起义者向来都是农民、小生产者和地主阶级的在野派组成的统一战线。
这种起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但在思想上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而且在组织上具有妥协、投降的内在因素。
稍有西方文论修养的读者都不难从恩格斯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写农民起义失败的剧本)的评论中得到解释,恩格斯在那封著名的信中说济金根悲剧的根源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这本来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理论问题。
电视剧《水浒传》的改编者如果用在武打设计方面所花的心思的百分之一来思考这样关键、严肃的问题,我想,就不至于在耗资上千万人民币的大制作上弄出致命伤来了。
2020年度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20分钟训练1 语言文字运用 古代诗文默写诗歌鉴赏

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江西版分钟训练1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默写+诗歌鉴赏1.下列加点词语中,每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搠.倒/朔.风迤.逦/逶迤.怂.勇/纵.容拔擢./濯.足B.锱.铢/辎.重尺牍./牛犊.言筌./诠.释孤僻./譬.如C.接榫./鹰隼.纰.漏/胚.胎坍.缩/彤.云木铎./演绎.D.怃.然/芜.杂白晳./剖析.曲肱./弘.扬孝悌./睇.眄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糍粑测隐揠苗模陵两可B.庠序蹙数罟唉声叹气C.教诲喟叹桥暾回肠荡气D.纱绽箭簇遄飞一傅众休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一向崇尚浩然正气。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许多仁人志士“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为民族大业和人民利益选择了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B.孔子跟弟子相处,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平等。
他从来不对弟子隐瞒什么?非常尊重弟子的人格。
C.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
D.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
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任何君主残酷剥削百姓,使百姓活不下去,百姓必然奋起反抗,最终导致改朝换代。
考其缘由,就是亡国之君见利忘义,干下了“为渊驱鱼....”的蠢事。
....,为丛驱雀B.九寨沟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C.如今的大多数家长不愿让孩子受自己受过的苦,凡是能代替孩子做的事,一律不放过。
殊不知,不让孩子接受生活实践的锻炼,孩子可能成为“四体不勤....”的人。
....,五谷不分D.《滕王阁序》是古代骈文中的精品。
它结构紧凑,文脉贯通,且能脱出一般骈文模山范水之窠臼,融入真情实感,在辞藻方面也可谓富丽堂皇....。
2020届高考语文江苏省二轮复习训练题:8.练习1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

练习1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2019江苏,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答案D本题考查词语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
名闻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强调的是空间。
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于一个时期。
强调的是时间。
结合语境应选“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结合语境,应选“纷至沓来”。
杂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在一个地区居住。
栖居:栖息;居住。
结合“现代都市”的语境,应选“栖居”。
2.(2019南京、盐城一模)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记得数年前第一次踏上徽州这块土地,但见烟树葱茏,掩映着栉比而立的黛瓦粉墙,将徽州民居衬托在山光水色之中,。
,。
,,。
①勾勒出疏树寒村的山水胜境②犹如丹青妙手在用枯笔淡墨③强烈地吸引着我深入画境④寻幽探胜而陶然忘返⑤呈现出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⑥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牵人情思A.③②①⑥④⑤B.③⑥④②①⑤C.⑤②①⑥③④D.⑤⑥③②①④答案C解答此题,注意理解文意,可看出横线前语段内容是介绍景物的,所以不难发现⑤填在第一空,可以排除A、B选项。
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可知中间总结句应该是⑥,对以上景物进行总结,故⑤后不能紧接着⑥,可以排除选项D。
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3.(2018苏州阳光指标调研)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A.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庞德《在一个地铁车站》)B.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辛笛《风景》)C.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D.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曾卓《悬崖边的树》)答案D D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组合(二十一)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一)

专题组合(二十一)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一)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发酵.(jiào)酣.畅(hān)蹚.浑水(tānɡ) 豺.狼当道(cái)B.模.板(mó) 怯.懦(qiè)蒲.公英(pú) 断壁颓垣.(yuán)C.菜肴.(yáo) 藩.篱(fān)跷.跷板(qiào) 春风拂.面(fú)D.洁癖.(pǐ) 踝.骨(huái)敲竹杠.(ɡànɡ) 按图索骥.(jì)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项,豺(chái)狼当道;B项,模(mú)板;C项,跷(qiāo)跷板。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新白领标准”之所以再度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主要因为人们总是对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更感兴趣,于是在转发微信、微博的同时发发牢骚。
B.十三陵景区的游览变成了“坐在车上看一看陵墓”,被削减的游览时间则用来安排购物,景区附近的玉器城和烤鸭店均设置得像谜宫,进去了就很难出来。
C.中国男子篮球队在之前的两场主场比赛中赢得并不轻松,技术指标乏善可陈,明显落后于强劲对手,所以急需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来渲泄此前的郁闷。
D.两国元首对此达成高度共识:用“修昔底德陷阱”这个冲突和对抗的宿命论来描述中美关系的现状与未来,实际上是人为给中美关系的发展套上枷索。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B项,谜宫—迷宫;C项,渲泄—宣泄;D项,枷索—枷锁。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外峭壁千寻,城墙雄壮巍峨,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这就是早在海内外闻名遐迩....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钓鱼城。
B.有时候,我们可以用俗语和成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8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12月13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
舞台上,演员们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饱满的情绪叙述着村寨近年来发生的“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变化。
外出打工的尔呷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回到了家乡,()。
舞台背景上,山民世代攀爬的藤梯被安全、耐用的钢梯代替,这象征着“悬崖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演员通过舞蹈塑造出了一个个饱满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用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大凉山的人们走出贫穷、奔向未来的心路历程。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独辟蹊径,以写意的手法,充分运用舞台的空间延伸力、民族音乐的穿透力,让脱贫攻坚的故事活灵活现展现在舞台之上,带着观众走进那遥远却又温暖的大山深处,走进那遥远而又温情的故乡深处。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C )A.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在锦城艺术宫正式公演。
B.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
C.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在锦城艺术宫正式公演。
D.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
解析:A 项,“以讲述⋯⋯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讲述”成分赘余,“以⋯⋯故事为原型”搭配不当。
B 项,“以⋯⋯故事为原型”搭配不当,“故事” 不能说“原型”。
D项,“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状语顺序不当,应该为“在锦城艺术宫正式公演”。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D )A.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与尔呷一起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B.与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的阿嫫,一起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C.与阿嫫一起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D.与守护彝族传统根脉的阿嫫,一起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解析:上文是“外出打工的尔呷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回到了家乡”,联系所给句子看,“尔呷”是整个句子的陈述对象,句子要连贯,需保持话题一致,排除A。
此外,“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的是“阿嫫”,“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除了“阿嫫”,还有回来的“尔呷”。
故选D 项。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D )A.它们依仗长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在树枝上玩着“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
B.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C.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D.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唯陈言之务去”。
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解析:“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引号与D项中的引号作用均为引用诗文。
A 项,表强调。
B项,表强调,强调“作文”的“作”。
C 项,表专有名词。
4.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
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
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或短语填在横线上。
(5 分)“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
”严格的家教、良好的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会在言传身教中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会在润物无声中助孩子立起人生坐标,让人终身受益。
家风建设十分重要,时代发生多大变化,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①不仅会在言传身教②更会在润物无声③也正因此家风建设④不论时代⑤都要重视解析:这类试题要关注文段的内容,仔细揣摩句子之间的关系,认真考虑句子间的意思。
同时也要辨识和对比提供的词语,本题根据所给语境的前后文句的逻辑关系,可知“言传身教”和“润物无声”是递进关系;后文是总结句,所以用“也正因此”;最后根据句子间的前后关系,“时代发生多大变化”和“要重视家庭建设”是条件关系,所以用“不论——都”。
二、名篇名句默写(6 分)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两句证明了曹刿的观点,即齐师败绩并非使诈而是真的逃跑。
(2)屈原在《离骚》中用“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宁死不失正直。
(3)《赤壁赋》中面对客人将人生看作蜉蝣一样短暂的感叹,苏轼同样用了一个比喻,借月的“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来劝慰朋友人生周而复始,并没有真正失去。
三、古代诗文阅读(28 分)(一)古代诗歌鉴赏(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 题。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独孤及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
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
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A.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而诗中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写离情别绪,而送别之情却蕴含其中。
B.首联中“羽翼”是比喻,“羽翼高”是说王录事志向高远,希望他位至宰辅,与下文他久居低位形成对比。
C.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与《琵琶行》“青衫湿”中的“青衫”含义相近。
D.“盘根”喻难办之事,“发硎刀”喻其杰出才干,尾联的意思是希望友人到任后能施展才华,取得良好政绩。
解析:B 项,“志向高远,希望他位至宰辅”错,诗中并无此意,“羽翼”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说明他很有才华。
7.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分)答:①赞美:首联赞美了王录事文采出众,有杰出的才能。
②同情:颔联对其长期不能升迁表达了同情。
③劝诫(忠告):颈联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
④鼓励:尾联鼓励他要不辞辛劳,建功立业。
(每点2 分,任答三点即可)解析:本诗是一首送别诗,抓住诗歌的类别有助于我们分析作者的情感。
送别诗常见的情感有: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朋友间的叮咛、称颂,体贴入微的宽慰,积极奋发的勉励,前路珍重的殷切祝愿,对前途艰险的担忧等。
本诗首联“文章达”“羽翼高”是对友人才能的赞美;颔联“白首”“尚青袍”是对友人年华逝去却不得重用的同情,“青袍”在古代泛指官位低的官吏;颈联“须藏器”“莫告劳”是对友人的劝诫忠告;尾联则是对友人的勉励,希望友人能施展才华。
白话诗歌:我称赞你文章通达,当年才华有志。
可惜时光荏苒匆匆白头,宦海一生却官位轻微。
如果没有遇到明主就不要展露自己,安于低位不要发牢骚。
如果遇到盘根错节却值得做的大事,就发挥自己的才干好好地做一番吧!(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 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
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
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
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
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
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
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
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
入为尚书仆射。
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
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
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
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
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
弟子缞.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A.臣闻百王之失/ 皆由权移于下/ 大臣持国/ 常以势盛为咎/ 诸舅不宜干政王室/ 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B.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 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 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C.臣闻百王之失/ 皆由权移于下/ 大臣持国/ 常以势盛为咎/ 诸舅不宜干政/ 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D.臣闻百王之失/ 皆由权移于下大臣/ 持国常以势盛为咎/ 诸舅不宜干政王室/ 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这句话的含义是“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力下移造成的。
大臣把持国政,常因势力大而作恶。
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事情,以此显示天下是个人的天下。
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
根据理解“大臣持国”的意思是“大臣把持国政”,所以不能断开。
由此可以排除B、D 选项。
根据“以示天下之私”虚词“以” 前应该断开,因此可以排除选项C。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A.“博士”,古官名,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后指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教授生徒的官职。
B.“刺举”一谓检举,派人刺探阴私加以检举揭发,二谓检举奸恶,举荐有功。
此处用后一意。
C.“临朝”特指皇室女性亲临朝廷处理政事,古时后宫不能上厅堂,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
D.“缞绖”,在古代缞和绖就是丧服和丧带,“缞”“绖”合在一起指整套衣服,后来渐渐引申为服丧。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选项B,“刺举”一谓检举,派人刺探阴私加以检举揭发,二谓检举奸恶,举荐有功。
根据原文“贵戚恶之”可以得知,“此处用后一意”说法有误。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A.乐恢为人至孝,洁身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