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频通信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扩频通信基础知识

扩频通信基础知识

扩频通信基础知识技术背景:传统的模拟无线通信一般采用调频()和调幅()两种方式,不能适应高速数据通信的要求。

进入八十年代后,数字无线数据通信方式成为主流,其调制方式有振幅键控()、移频键控()和相移键控(),其优势是便于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如均衡技术、编码技术等等,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的可靠性。

实际的系统如、等。

但是这些系统也存在一些缺陷。

一方面,由于无线通信信道的开放性,通信环境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各样的突发干扰,使得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降低,同时,信道的时域和频域选择性衰落,使得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随着无线业务的快速增长,要求无线网络具备相当的灵活性,以适应业务的发展变化。

这些都是常规的无线数字通信难以解决的。

这些因素促成了对采用新技术的需求,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并进一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优势:扩频通信就其调制方式而言,与传统的数据通信没有什么差别,也包括、、以及最近得到迅速发展的,不同之处是在调制之前增加了一个扩频处理环节,把待传送符号用特征码进行扩展,扩展后的符号称为码片;在接收端同样增加了一个解扩处理的环节,将个码片恢复为一个符号。

这即是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扩频通信的优势是由扩频操作所使用的特征码-伪随机序列()带来的。

伪随机码具有双值自相关特性,它保证了同步相关操作获得的输出远大于非同步相关的输出值。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当两条传播路径的时差在一个码片以上时彼此之间的干扰。

这即是通常所说的扩频抗多径原理。

同时,相关解扩处理还能够大大降低窄带脉冲干扰,如一般的工业噪声、环境噪声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解扩处理是对个码片的能量进行累加,因此,可以允许接收的信号电平在噪声以下,只要保证累加获得的能量满足信号判决的要求即可。

这一性能使得扩频通信技术首先在军队保密通信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扩频通信抗多径的性能使得移动通信信道的相关带宽不再成为限制通信速率的障碍,因此在扩频通信方式下可以实现高速数据通信。

扩频通信基础

扩频通信基础

跳频图案
图1所示为一快跳频图案, 它是在一个时间段内传送 一个码位(比特)的信息. 通常称此时间段为跳频的 驻留时间,称频率段为信 道带宽. 图2所示为一慢跳频图案, 它是在一个跳频驻留时间 内传送多个(此处3个) 码位(比特)的信息.
跳频系统性能指标
跳频带宽 跳频频率的数目 跳频的速率 跳频码的长度(周期) 跳频系统的同步时间
扩频通信定义
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信号所占有的 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须的最小带宽;频带的扩 展是通过一个独立的码序列来完成,用编码及调制的 方法来实现的,与所传信息数据无关;在接收端则用 同样的码进行相关同步接收,解扩及恢复所传信息 数据 信号的频谱被展宽了 采用扩频码序列调制的方式来展宽信号频谱 在接收端用相关解调来解扩
1110010 1110010 1110010 1110010 1110010 1110010
0001101 1110010 0001101 0001101 0001101 1110010 000ππ0π πππ00π0 000ππ0π 000ππ0π 000ππ0π πππ00π0
发送码 发端已调信号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扩频通信的分类
◆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跳变频率(Frequency Hopping) ◆跳变时间(Time hopping) ◆各种混合方式
直接序列扩频CDMA系统
所谓直接序列 (DS-Direct-Scquency)扩频,就是直接用具有 高码率的扩频码序列在发端去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收端, 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去进行解扩,把展宽的扩频信号还原成 原始的信息.
m序列的性质
m序列的自相关函数由下式计算(p=2n-1):

第1章_扩频通信概述解析

第1章_扩频通信概述解析
扩频通信概述
一、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传输带宽至少是信息带宽的百倍以上; 传输带宽主要由扩展函数(扩展码)决定;
二、扩频通信的主要特点
信息隐蔽性好; 抗高斯噪声干扰能力强; 抗多径干扰能力强;
三、扩频通信的理论依据
C.E.Shannon信道容量公式
S C B log2 1 , bps N
C.E.Shannon指出:在高斯噪声的干扰下,在限平 均功率的信道上,实现有效和可靠通信的最佳信号是 具有白高斯噪声统计特性的信号; 哈尔凯维奇从理论上证明:要克服多径衰落干扰的影 响,信道中传输的最佳信号形式是具有白高斯噪声统 计特性的信号;
四、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码的确定
具有白高斯噪声统计特性; 易于产生、加工和复制;
处理增益:
Gp
S / N out S / N in
Bss Rc Tb Bb Rb Tc
干扰容限:
S M j G p Lsys N out
dB
干扰门限(实际): M J M j 1 dB
六、扩频通信系统性能指标




测距 军用扩频系统组网 快速跳频电台 精确制导 移动通信 电子对抗中的扩频技术 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 CDMA扩频通信 无线局域网 蓝牙(BlueTooth)技术
思考题
1、一个DS-SS系统在干扰是信号的250倍条件下工作,若基带滤 波器输出的信噪功率比为10dB,系统内部信噪比损失为 3.5dB, 求系统的处理增益最少应为多少?干扰容限是多少? 2、一个伪码速率为 1Mbps而信息速率为100kbps的DS-SS系统, 试评述其有无使用价值?一般伪码速率至少为多少系统才能 有实用价值?

扩频通信基础知识

扩频通信基础知识

扩频通信基础知识技术背景:传统的模拟无线通信一般采用调频(FM)和调幅(AM)两种方式,不能适应高速数据通信的要求。

进入八十年代后,数字无线数据通信方式成为主流,其调制方式有振幅键控(A SK)、移频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其优势是便于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如均衡技术、编码技术等等,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的可靠性。

实际的系统如GSM、I S-54等。

但是这些系统也存在一些缺陷。

一方面,由于无线通信信道的开放性,通信环境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各样的突发干扰,使得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降低,同时,信道的时域和频域选择性衰落,使得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随着无线业务的快速增长,要求无线网络具备相当的灵活性,以适应业务的发展变化。

这些都是常规的无线数字通信难以解决的。

这些因素促成了对采用新技术的需求,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并进一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优势:扩频通信就其调制方式而言,与传统的数据通信没有什么差别,也包括ASK、FSK、PSK以及最近得到迅速发展的QAM,不同之处是在调制之前增加了一个扩频处理环节,把待传送符号用特征码进行扩展,扩展后的符号称为码片;在接收端同样增加了一个解扩处理的环节,将N个码片恢复为一个符号。

这即是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扩频通信的优势是由扩频操作所使用的特征码-伪随机序列(PN CODE)带来的。

伪随机码具有双值自相关特性,它保证了同步相关操作获得的输出远大于非同步相关的输出值。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当两条传播路径的时差在一个码片以上时彼此之间的干扰。

这即是通常所说的扩频抗多径原理。

同时,相关解扩处理还能够大大降低窄带脉冲干扰,如一般的工业噪声、环境噪声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解扩处理是对N个码片的能量进行累加,因此,可以允许接收的信号电平在噪声以下,只要保证累加获得的能量满足信号判决的要求即可。

这一性能使得扩频通信技术首先在军队保密通信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扩频通信资料

扩频通信资料

扩频通信一、简介扩频通信是一种通过同时传输多个频带信号以提高通信效率和抗干扰能力的通信技术。

扩频通信技术在军事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扩频通信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二、扩频通信原理扩频通信利用码分多址技术,通过同时使用多个频带信号的方式来传输信息。

在发送端,数据会被编码成高频率的扩频码序列,然后与载波信号相乘,形成一个带有更宽频率的信号。

接收端利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码,将多个频带信号分离出来还原成原始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保护通信安全。

三、扩频通信应用1.军事通信:扩频通信技术可以有效保护通信数据的安全性,提高抗干扰能力,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系统中。

2.卫星通信:卫星通信需要长距离传输数据,扩频通信技术可以提高通信质量和覆盖范围,是卫星通信的重要技术支持。

3.移动通信:3G、4G、5G等移动通信标准中都采用了扩频通信技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提高通话质量和减少信号干扰。

四、扩频通信发展趋势1.多载波扩频技术:通过同时使用多个载波信号,提高通信吞吐量和频谱利用率。

2.混合码扩频技术:结合不同类型的扩频码序列,进一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3.飞跃式发展:未来扩频通信技术将朝着更高速率、更低功耗和更广覆盖等方向发展,为5G、IoT和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应用提供支持。

五、总结扩频通信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通信方法,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扩频通信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通信行业的发展。

希望本文对您对扩频通信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有所启示。

扩频通信概述ppt课件

扩频通信概述ppt课件
抗多径干扰能力强 ,应用扩频意味着多径效果的减小 能够实现精确的定时和高分辨率的测距和测速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2024/3/10
1515
扩频通信概述
四、扩展频谱通信系统的特点
缺点
复杂、成本高 对宽带干扰没有抵抗能力 对信道要求高,带宽效率低(某些场合)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2024/3/10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2024/3/10
2525
扩频通信概述
八、扩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扩频带宽和处理增益进一步提高; 跳频和跳时的跳速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扩频码的复杂性进一步提高; 采用混合扩频技术; 采用多进制扩频技术; 采用多载波扩频技术; 扩频通信技术实现的数字化、 软件化;
扩频通信技术和自适应技术如自适应选频、 自适应天线和自适应干扰抑制滤波技术结合 使用。
1616
扩频通信概述
五、扩频通信的发展简史
跳频和跳时的概念出现于1940年代的早期
1942年由在奥地利出生的女演员Hedy Lamarr 和美国作曲家George Antheil发明。
直接序列的概念晚几年出现
相关检测出现在1940年代后期 瑞克接收机出现在1952年
早期绝大多数应用于军事和情报目的
扩频通信概述
扩频通信概述
一、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二、扩频通信的概念
三、扩频通信的分类
四、扩频通信系统的特点
五、扩频通信的发展简史
六、扩频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七、扩频通信的应用
八、扩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2024/3/10
11
扩频通信概述
一、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工作原理 待传信息信号与高速率的伪噪声(伪随机)码波形相乘后, 去直接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个参量,来扩展传输信号的带宽。 用于频谱扩展的伪随机序列称为扩频码序列。
15
1.2.1 直接序列系统
16
1.2.1 直接序列系统
调制方式的选取 在直接序列系统中,通常进行相移键控(PSK)调制。由于 PSK信号可以等效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因此直接序列 系统常采用平衡调制方式。抑制载波的平衡调制不仅节约了发 射功率与提高了发射机的工作效率,而且对提高扩频信号的抗 侦破能力也有利。
噪比以及用于传输信息的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
令C是希望具有的信道容量,即信息速率,有
C 1.44 ln1 S
B
N
对于典型干扰环境,有 S / N ,1幂级数展开得
4
1.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扩频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的理论基础
C 1.44 S
B
N

B 0.7C N S
说明
➢对于任意给定的噪声信号功率比 ,只要增加用于传输信息 的带宽B,就可以增加在信道中无差错地传输信息的速率C。
射频信号s(t)的带宽取决于伪噪声码c(t)的码速率Rc。在PSK 调制的情况下,s(t)的带宽等于伪噪声码速率的2倍,即 BRF=2Rc,而几乎与数字信号d(t)的速率无关。
2021年1月12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技术研究所
11
1.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假设有用信号的功率为P1=P0,码分多址干扰信号的功率P2 =P0,多径干扰信号的功率P3=P0,其他进入接收机的干扰 和噪声信号功率N=P0。再假设所有信号的功率谱是均匀分 布在BRF=2Rc带宽之内。
17
1.2.2 频率跳变系统

直接扩频通信理论基础

直接扩频通信理论基础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直接扩频通信理论基础
汇报人:XLeabharlann X目录01 02 03 04 05 06
直接扩频通信基本原理 扩频序列
扩频调制与解调 抗干扰性能分析
多径干扰抑制 直接扩频通信的应用与发展
01
直接扩频通信基本原理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扩频通信:一种通信技术,通过将信号的带宽扩展到比原始信号带宽更宽的频带中,以 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市场竞争:各大厂商纷纷推出 自己的直接扩频通信产品
直接扩频通信的未来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更高速率、更大容量、更低功耗 应用领域拓展: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等 标准制定: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产业合作: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推动产业发展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
02
扩频序列
伪随机序列的生成原理
伪随机序列的定义: 具有某种随机性的 序列,但实际上是 按照一定规则生成 的
生成方法:常用的 有m序列、Gold 序列、WalshHadamard序列等
应用:在直接扩频 通信中,伪随机序 列用于扩频和解扩 ,以提高系统的抗 干扰能力和安全性
特点:具有良好的 自相关性和互相关 性,可以降低误码 率,提高通信质量
解调性能: 解调性能受 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 扩频码的设 计、信道条 件等。
04
抗干扰性能分析
抗干扰原理
直接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扩频通信的抗干扰性能分 析
扩频通信中干扰的来源和 类型
扩频通信中抗干扰技术的 应用和实现
抗干扰性能分析
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扩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原理 扩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扩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测试方法
抗干扰性能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频通信基础知识
扩频通信基础知识
技术背景:
传统的模拟无线通信一般采用调频(FM)和调幅(AM)两种方式,不能适应高速数据通信的要求。

进入八十年代后,数字无线数据通信方式成为主流,其调制方式有振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其优势是便于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如均衡技术、编码技术等等,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的可靠性。

实际的系统如GSM、IS-54等。

但是这些系统也存在一些缺陷。

一方面,由于无线通信信道的开放性,通信环境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各样的突发干扰,使得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降低,同时,信道的时域和频域选择性衰落,使得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随着无线业务的快速增长,要求无线网络具备相当的灵活性,以适应业务的发展变化。

这些都是常规的无线数字通信难以解决的。

这些因素促成了对采用新技术的需求,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并进一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优势:
扩频通信就其调制方式而言,与传统的数据通信没有什么差别,也包括ASK、FSK、PSK以及最近得到迅速发展的QAM,不同之处是在调制之前增加了一个扩频处理环节,把待传送符号用特征码进行扩展,扩展后的符号称为码片;在接收端同样增加了一个解扩处理的环节,将N个码片恢复为一个符号。

这即是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扩频通信的优势是由扩频操作所使用的特征码-伪随机序列(PN CODE)带来的。

伪随机码具有双值自相关特性,它保证了同步相关操作获得的输出远大于非同步相关的输出值。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当两条传播路径的时差在一个码片以上时彼此之间的干扰。

这即是通常所说的扩频抗多径原理。

同时,相关解扩处理还能够大大降低窄带脉冲干扰,如一般的工业噪声、环境噪声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解扩处理是对N 个码片的能量进行累加,因此,可以允许接收的信号电平在噪声以下,只要保证累加获得的能量满足信号判决的要求即可。

这一性能使得扩频通
信技术首先在军队保密通信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扩频通信抗多径的性能使得移动通信信道的相关带宽不再成为限制通信速率的障碍,因此在扩频通信方式下可以实现高速数据通信。

传输速率的限制取决于信号处理的速度。

可见,扩频技术在提高数据通信速率和改善数据通信的可靠性方面,大大优于常规数字通信。

同时,由于所有用户可以共用同一频带,大大简化了网络系统的规划,使得系统在适应不断增长变化的业务方面,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这种通信方式与常规的窄道通信方式是有区别的:
一是信息的频谱扩展后形成宽带传输;
二是相关处理后恢复成窄带信息数据。

正是由于这两大持点,使扩频通信有如下的优点:
抗干扰
抗噪音
抗多径衰落
具有保密性
功率谱密度低,具有隐蔽性和低的截获概率
高精度测量等
可多址复用和任意选址
一、信号的频谱被展宽了。

传输任何信息都需要一定的带宽,称为信息带宽。

例如人类的语音的信息带宽为300Hz --- 3400H z,电视图像信息带宽为数MHz。

为了充分利用频率资源,通常都是尽量采用大体相当的带宽的信号来传输信息。

在无线电通信中射频信号的带宽与所传信息的带宽是相比拟的。

如用调幅信号来传送语音信息,其带宽为语音信息带宽的两倍;电视广播射频信号带宽也只是其视频信号带宽的一倍多。

这些都属于窄带通信。

一般的调频信号,或脉冲编码调制信号,它们的带宽与信息带宽之比也只有几到十几。

扩展频谱
通信信号带宽与信息带宽之比则高达100 --- 100 0,属于宽带通信。

为什么要用这样宽的频带的信号来传输信息呢? 这样岂不太浪费宝贵的频率资源了吗?
二、采用扩频码序列调制的方式来展宽信号频谱。

我们知道,在时间上有限的信号,其频谱是无限的。

例如很窄的脉冲信号,其频谱则很宽。

信号的频带宽度与其持续时间近似成反比。

1微秒的脉冲的带宽约为1MHz。

因此,如果用限窄的脉冲序列被所传信息调制,则可产生很宽频带的信号。

如下面介绍的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获得扩频信号。

这种很窄的脉冲码序列,其码速率是很高的,称为扩频码序列。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所采用的扩频码序列与所传信息数
据是无关的,也就是说它与一般的正弦载波信号一样,丝毫不影响信息传输的透明性。

扩频码序列仅仅起扩展信号频谱的作用。

三、在接收端用相关解调来解扩
正如在一般的窄带通信中,已调信号在接收端都要进行解调来恢复所传的信息。

在扩频通信中接收端则用与发送端相同的扩频码序列与收到的扩频信号进行相关解调,恢复所传的信息。

换句话说,这种相关解调起到解扩的作用。

即把扩展以后的信号又恢复成原来所传的信息。

这种在发端把窄带信息扩展成宽带信号,而在收端又将其解扩成窄带信息的处理过程,会带来一系列好处。

弄清楚扩频和解扩处理过程的机制,是理解扩频通信本质的关键所在。

在2001年的某个冬日,侯山窝煤院的某个教室里,正在进行着该校信电学院的<通信原理>理论课考试,第一道题目就是:浅谈香农公式在数据传输中的指导意义.俺(javie)知道这是老师送分的题目,因为只要把课本上香农公式那一节的第一段
抄上,就肯定是满分了(俺带了小抄),但是俺想写点自己的东西.所以,那个时候俺就想到了扩频通信,顺便多吹了点,于是,本次理论课考试javie得了99分,哈哈~~
好,我们开始讲述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主要是基于两个公式.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想法使信号所占领谱尽量的窄,以充分利用十分宝贵的频谱资源。

为什么要用这样宽频带的信号来传送信息呢? 简单的回答就是主要为了通信的安全可靠。

扩频通信的基本特点,是传输信号所占用的频带宽度(W)远大于原始信息本身实际所需的最小(有效)带宽(DF),其比值称为处理增益Gp:
Gp = W/DF (1)
众所周知,任何信息的有效传输都需要一定的
频率宽度,如话音为1.7 --- 3.1kHz,电视图像则宽到数兆赫。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增加通路数目,人们广泛选择不同调制方式,采用宽频信道(同轴电缆、微波和光纤等),和压缩频带等措施,同时力求使传输的媒介中传输的信号占用尽量窄的带宽。

因现今使用的电话、广播系统中,无论是采用调幅、调频或脉冲编码调制制式,Gp值一般都在十多倍范围内,统称为“窄带通信”。

而扩频通信的Gp值,高达数百、上千,称为“宽带通信”。

扩频通信的可行性,是从信息论和抗干扰理论的基本公式中引伸而来的。

信息论中关于信息容量的仙农(Shannon)公式为:
C = WLog2(1十P/N) (2)
式中:
C --- 信道容量(用传输速率度量)
W --- 信号频带宽度
P --- 信号功率
N --- 白噪声功率
式(2)说明,在给定的传输速率C不变的条件下,频带宽度W和信噪比P/N是可以互换的。

即可通过增加频带宽度的方法,在较低的信噪比P /N(S/N)情况下,传输信息。

扩展频谱换取信噪比要求的降低,正是扩频通信的重要特点,并由此为扩频通信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扩频通信可行性的另一理论基础,为柯捷尔尼可
夫关于信息传输差错概率的公式:
Powj &raquo; f(E/N。

) (3)
式中:
Powj --- 差错概率
E --- 信号能量
N。

--- 噪声功率谱密度
因为,
信号功率 P=E/T (T为信息持续时间) 噪声功率 N=WN。

(W为信号频带宽度) 信息带宽 D F=l/T
则式(3)可化为:
Powj &raquo; f(TW.P/N) = f(P/N.W/
D F ) (4)
式(4)说明,对于一定带宽 DF的信息而言,用G p值较大的宽带信号来传输,可以提高通信抗干扰能力,保证强干扰条件下,通信的安全可靠。

亦即式(4)与式(2)一样,说明信噪比和带宽是可以互换的。

总之,我们用信息带宽的100倍,甚至1000倍以上的宽带信号来传输信息,就是为了提高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即在强干扰条件下保证可靠安全地通信。

这就是扩展频谱通信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