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高强混凝土柱轴向受压承载力试验研究_王力尚

合集下载

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火作用下受力性能分析

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火作用下受力性能分析

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火作用下受力性能分析
王尚;王卫永;刘界鹏
【期刊名称】《钢结构》
【年(卷),期】2017(032)001
【摘要】为了得到火作用下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的抗火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有限元模型、分析ISO-834标准升温条件下构件的温度场分布和耐火极限.研究截面尺寸、荷载比、长细比等因素对构件耐火极限的影响规律.采用试验数据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吻合较好.
【总页数】5页(P100-104)
【作者】王尚;王卫永;刘界鹏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5;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5;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5;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温下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 [J], 王卫永;宋柯岩;刘界鹏
2.带约束拉杆L形钢管混凝土轴压柱受力性能分析 [J], 谭良斌;刘忠;朱勇杰;杨哲光;朱智俊
3.真实火作用下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抗火性能 [J], 刘发起;吉力阿木;杨冬冬;杨华
4.横向撞击荷载作用下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分析 [J], 史艳莉;何佳星;鲜威;王蕊
5.相对两面受火的方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抗火性能 [J], 张玉琢; 刘雨杰; 吕学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钢管混凝土中长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钢管混凝土中长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钢管混凝土中长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发布时间:2022-07-14T07:19:30.747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卷第3月第5期作者:纪建军[导读] 本文对一组钢管混凝土(CFST)中长柱的轴压力学性能开展试验研究,得到试件的加载过程、破坏形态纪建军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006摘要:本文对一组钢管混凝土(CFST)中长柱的轴压力学性能开展试验研究,得到试件的加载过程、破坏形态、应变发展过程和轴力-柱中纵向应变曲线。

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中长柱在轴压荷载作用下发生整体弯曲破坏,试件中部出现明显的受压区和受拉区,且由于钢材和核心混凝土的相互作用,钢材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中长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ed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medium-long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FST) columns under axial compressive loading. The loading process, failure mode, strain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xial force-longitudinal strain curve in the middle height of column we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FST column presents global bending failure. A compression zone and a tension zone are observed at the middle of the specimen.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eel and core concre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eel and concrete are fully utilized. Key words: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Medium long column; Axial compressive performance; Experimental study 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FST)柱因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抗火性能和方便施工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跨桥梁结构中。

钢管混凝土柱开孔后抗压性能研究

钢管混凝土柱开孔后抗压性能研究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钢管混凝土柱开孔后抗压性能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结构工程指导教师:卢亦焱;王洪滨20040401摘要钢管混凝土柱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结构构件,与钢筋混凝土柱及钢柱相比,这种构件是具有承载力高、变形性能好以及抗震性能优越、节省材料和施工简便等众多优点。

在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节点是整个结构的重要环节,节点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整体性和可靠性,而且节点对钢管混凝土柱抗压性能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因此对钢管混凝土柱开孔后抗压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意义。

本文结合深圳某实际工程,对RC梁钢筋穿过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管混凝土管壁开孔轴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观察柱破坏形态、主要位置的应力应变情况。

2.RC梁钢筋穿过混凝土柱承载力影响试验研究。

通过试验研究穿孔后柱工作性能和破坏形态,测定管柱开孔后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和不开孔时的对比,确定加强环和加强肋的效果。

3.通过模拟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适合于工程实际的钢筋穿过钢管混凝土柱的构造计算要求,以供工程参考。

通过对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试验研究可知,管壁开孑L后加强环和加强肋,对管柱的承载力影响不大,破坏都在试件端部和靠加强环处的钢管局部鼓曲。

通过对钢管混凝土管壁开孔轴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可知,在柱端部和靠加强环处有应力集中现象,柱达到破坏荷载时管壁钢材均屈服,而加强肋依然处于弹性,这与试验现象一致。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承载力试验值及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进一步验证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开孔试验有限元分析AbstractBestructuralmembersofpossessinghighperformances,concretefilledsteeltubularcolumnsgettheadvantageoverreinforcedconcretecolumnsandsteelcolumns.Suchashavinggreatbearingcapacity、gooddeformingandearthquake—resistantperformances、savinginmaterialandconstructingeasy.Thejointsareveryimportantintheconcretefilledsteeltubularcolumns,theyinfluencethestructuralentiretyandreliability.Theyalsoinfluencetheresistcompressionperformanceoftheconcretefilledsteeltubularcolumns,Soit’Sveryimportanttoresearchtheconcretefilledsteeltubularcolumnsbyopeningpore.BasedoncertainengineeringinShenzhen,thispaperstudiedthebearingcapacityofthecolumnsbyexperimentsandtheoreticalanalyses,andalsomadenumericalsimulationanalysesofthecolumnsbyfiniteelementanalysissoftwareThemaincontentsareasfollows:1.Thepapermadenumericalsimulationanalysesofthecolumnsbyfiniteelementanalysissottware--ABAQUSinordertostudythesituationofthecolumns’stress-strainandfailureinexperiments.2.Theauthormadeanexperimentonthecolunms.Fromtheresultsoftheexperiment,wecouldstudyservicebehaviorandfailurestateofthecolumns,anddeterminedeffectofthestrengtheningringsandthestrengtheningribsbycomparingthebearingcapacitybetweenthecolumnswithjointsandwithoutjoints.3.Bymakingnumericalsimulationanalysesandexperiments,thispaperprovidedengineeringwithappropriatemeansaboutdesigningthecohmms.Italsoprovidedreferenceforsimilarengineeringapplication.Fromtheexperiments’results,wecanseethatthestrengtheningringsandtheOCCurSstrengtheningribsdonothingtothebearingcapacityofthecolumns.Thefailureallattheendofthecolumnsandsteelpipebucklespartiallynearthestrengtheningrings。

装配式核心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及受力机理

装配式核心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及受力机理

第50卷第12期2019年12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V ol.50No.12Dec.2019装配式核心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及受力机理刘阳1,2,王超1,郭子雄1,2,王品治1,许一鹏1(1.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1;2.华侨大学福建省结构工程与防灾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摘要:提出一种装配式核心钢管混凝土(PCSTRC)柱建造技术,实现混合框架结构的柱-柱快速拼装,并完成4个足尺框架柱试件的单向轴压试验,包含1个整浇RC 柱、1个整浇核心钢管混凝土(CSTRC)柱和2个PCSTRC 柱试件。

最后,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PCSTRC 柱的轴向荷载-变形曲线理论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整浇CSTRC 柱轴压承载力和极限变形相对整浇RC 柱分别提高27.6%和25.6%。

PCSTRC 柱承载力高于整浇RC 柱且随核心钢管配钢率增加而增加,最大提高21.7%;PCSTRC 柱的极限变形比整浇RC 柱最大提高了29.2%,但轴压刚度略低于整浇试件;在相同核心钢管配钢率下,PCSTRC 柱轴压承载力比整浇CSTRC 柱降低15.7%,极限轴向变形基本相同;PCSTRC 柱整个轴压受力过程分为弹性、塑性发展和承载力衰减3个阶段;弹性和塑性发展阶段可忽略套管约束作用,按照普通CSTRC 柱进行设计;承载力衰减阶段应考虑套管对核心钢管混凝土部分的附加约束作用进行残余承载力计算。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核心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受力机理中图分类号:TU398文献标志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1672-7207(2019)12-3127-10Axial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and load bearing mechanism ofprefabricated core steel tube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LIU Yang 1,2,WANG Chao 1,GUO Zixiong 1,2,WANG Pinzhi 1,XU Yipeng 1(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Huaqiao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2.Key Laboratory for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of Fujian Province,Huaqiao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Abstract:A prefabricated core steel tube reinforced concrete (PCSTRC)column was proposed to achieve rapid assembly for columns of hybrid frame structures.Four full-scaled specimens,including one monolithic RC column,one monolithic core steel tube reinforced concrete (CSTRC)column and two PCSTRC columns,were tested under monotonic axial compression.A theoretical model between the axial compression load and deformation response of PCSTRC columns was finally propos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xial load bearing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19.12.022收稿日期:2019−03−01;修回日期:2019−05−20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8304;51578254);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9HZ0701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J01074)(Projects(51878304;51578254)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Project(2019HZ07011)supported b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gram of Fujian Province;Project(2018J01074)support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通信作者:刘阳,博士,教授,从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E-mail :*****************.cn第50卷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mechanism.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axial compression capacity and the ultimate axial deformation capacity of the monolithic CSTRC column increase by27.6%and25.6%,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monolithic RC column.The axial compression capacity of the prefabricated column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onolithic RC column 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eel ratio of the core steel pared with the RC column,the maximum increase ratio of the axial compression capacity of the PCSTRC columns is21.7%.The maximum ultimate axial deformation capacity of the PCSTRC columns is29.2%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C column,while the axial stiffness of PCSTRC columns is slightly lower.The axial compression capacity of the PCSTRC column decreases by15.7%compared with the monolithic CSTRC column with the same steel ratio of core steel tube,while the ultimate axial deformation capacity of both columns is almost the same.There are three phases during the whole monotonic axial loading process,which are the elastic phase,plastic deformation developing phase and degradation phase.The confinement of the splicing steel tube to the core steel tube could be neglected during the first two phases and the PCSTRC columns can be designed following the ordinary CSTRC columns.However,this confinement has to be considered into calculation the residual load carrying capacity at the third phase.Key words:prefabricated structures;core steel tube reinforced concrete;axial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experimental study;loading bearing mechanism在RC柱截面核心处设置小截面圆钢管并根据工程需要填充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形成的核心钢管混凝土(core steel tube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CSTRC)柱是一种性能优良、相对经济合理的组合构件形式[1]。

钢管混凝土轴压柱受力力学性能研究

钢管混凝土轴压柱受力力学性能研究
规 律。并 在此基础上 , 出了该类构 件在工程 实践 中的建 议 , 提 以 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试验测量数据主要有 : 管纵向应 变、 钢 荷载值等 。
由试验得 到的钢管和混凝土材料材性试验结果见表 2表 3 , 。
表 2 钢 管 力 学 性 能
材料名称
钢 管
1 试验概 况
本试验 的试验 因子数 为 1 : 个 混凝 士 强度 等级 , 钢管 等级 只 能通过理论 分析得 出。混凝土采用 0 0和 C 0 混凝 土 , 3 5级 钢管采
类构件在 实际工程 中的应用提 出了合理的建议 。
关 键 词 : 钢 管 混凝 土 , 压 短 柱 , 验 研 究 , 响规 律 圆 轴 试 影
中图分类号 : 3 3 1 TU 2 .
文献标识码 : A
0 引 言
钢管混凝土利用 钢管 和混凝 土两种 材料在 受力 过程 中的相 互作用 , 即钢管对混凝 土的约束作用使? 凝 土处于复杂 的应 力状 昆 态 之下 , 混凝土 的强度得 以提高。同时 , 使 由于 混凝土 的存 在可 以避免或延缓钢管发生局部屈曲 , 以保证 其材料性能 的充 分发 可 挥 。所 以钢管混凝土的极 限承载 力会大 于单个 的钢管 和混凝 土 极 限承载力之和 , 本文主要对 圆钢管混凝 土柱 做受力分析和 试验 研究… 。主要研究对象为 钢管t 昆凝土并 对 比素 ? 土和钢管 受 昆凝
用 Q3 2 5钢材 , 外径为 10nn, 6 11长径 比分别 为 4 5 和 3 9 。根 据 .9 .6
以往的试验 , 件的长径 比在 4附近 的试验 效果 比较好 , 构 长径 比
太小则端部效应 明显 , 长径 比太大则构件容易失稳破 坏[l 2。

钢管高强混凝土柱轴向受压承载力试验研究_王力尚

钢管高强混凝土柱轴向受压承载力试验研究_王力尚

ST CC-20 217.34 ×2.96 ×876 4 1 993 373 35 088 80 67.36 0.31 0.27 3 453
ST CC-21 219×3.8 ×876 4 2 568 325 35 082 66 53.86 0.44 0.45 3 073
ST CC-22 219×3.8 ×876 4 2 568 325 35 082 80 67.36 0.35 0.34 3 602
图 1 试验装置简图
试件的基本数据及轴向受压承载力试验值 表 1
试件 编号
D ×t × L (mm)
L As
f
t y
Ac
f cu
f
t c
D (mm2)(M Pa) (mm2) (MPa) (M Pa)
θt
θk
N
t 0
(kN )
STCC-1 114.3 ×2.56 ×456 4 898 329 9 357 66 53.86 0.59 0.59 926
confinement index
钢管高强 混凝土 柱有 许多优 点 , 已 用于我 国三十
多幢高层建筑 。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轴 向受压承载力
是其基本受 力性能 , 国内 外对此 已有一 定的 研究[ 1-4] , 国内有关规程[ 5, 6] 也有计算公式 。下面给出了 22 根钢
管高强混凝土柱和 3 根空钢管柱的轴向 受压全过程试 验研究情况 , 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 , 提出 了钢管高强混
STCC-8 164.5 ×2.34 ×660 4 1 191 315 20 051 80 STCC-9 164.5 ×2.34 ×990 6 1 191 315 20 051 66
67.36 0.28 0.28 1 984 53.86 0.35 0.36 1 681

钢管超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钢管超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约为极限荷载的 1Π10 ,持荷时间 1 min. 实验数据是由计算机通过 7V 13 数据采集器以 4 次Πs
的频率自动采集. 试件是在重庆建筑大学结构实验室的 500 t 压力机上进行实验的.
表 1 钢管超高强混凝土试件一览表
试件
D ×t ×L
f sΠMPa f cΠMPa 含钢率 ρΠ% f sρ
还可以看出密封养护圆柱体混凝土试块在与钢管混凝土相同的加载制度下测得的强度为8417mpa与标养的立方体试块强度比值为84171160173高于蔡绍怀提出的0167可见超高强混凝土经钢管约束后强度大为提高其提高的幅度与含钢率的乘积基本上成线性关系见图mm的试件a1核心混的强度也提高了15左右含钢率最高的试件a5核心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了160尽管超高强混凝土在其极限荷载的90左右横向变形才急剧增大钢管仍能对其产生良好的约束增强作用
由表 1 可见 ,超高强混凝土经钢管约束后 ,强度大为提高 ,其提高的幅度与含钢率 ρ和钢 材强度f s 的乘积基本上成线性关系 (见图 6) ,即使是钢管壁厚只有 1 mm 的试件 (A1) ,核心混凝
图 5 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的 N - ε曲线 图 6 核心混凝土的强度增长Δf c 与 f sρ间的关系
第 29 卷第 4 期 1999 年 7 月
东 南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Vol129 No14 J uly 1999
钢管超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谭克锋 蒲心诚
(西南工学院材料系 , 四川绵阳 621002) (重庆建筑大学材料系 , 重庆 400045)
2 188
1. 030
4715
A5 - 1 127 ×7 ×445

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稳定承载力研究

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稳定承载力研究

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稳定承载力研究
韩林海
【期刊名称】《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8(031)003
【摘要】采用考虑构件具有千分之一杆长的初挠度,利用对偏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分析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承载力,推导了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总页数】6页(P23-28)
【作者】韩林海
【作者单位】哈尔滨建筑大学金属结构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70.2
【相关文献】
1.单肢钢管混凝土轴压中长柱的稳定承载力分析 [J], 黄加平;全国兴;黄雪开
2.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中长柱极限承载力研究 [J], 葛清蕴;厉彩梅;杨富莲
3.徐变对空心钢管混凝土轴压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J], 王洪欣;查晓雄
4.预制钢管超高强石渣混凝土叠合柱的轴压特性研究 [J], 陈国灿;赖庆先;田跃平;杨智硕
5.钢骨-方钢管混凝土轴压柱稳定承载力分析 [J], 朱美春;潘进芬;王清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加载 板有 一 球铰 。 可以 认 为 , 试 件 上 、下 端 均 为铰
接 , 其等效计算长度 le 可取 为试件的 实际长 度 L 。量 测的内容包括 :施加在试件上的压力 , 试件 中部三倍钢
管外径长度范围的压缩变形 , 试件钢管的 纵向应变 , 试
件钢管的环 向应变 。轴 压力 用力传 感器 量测 , 压 缩变
核心混凝土的横截面面积 ;f cu
,
f
t c
分别 为实测混 凝土立方 体强度和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值 ;θt, θk 分别为混凝土套箍指标试验值和
标准值
;f yt
为钢材屈服强度的实测值
;N
t 0
为轴向受压2
D ×t(m m)114.3 ×2.56 114.2 ×3.9 164.5 ×2.34 165.1 ×3.54 217.3 ×2.96 219 ×3.8
STCC-2 114.3 ×2.56 ×456 4 STCC-3 114.3 ×2.56 ×456 4
898 329 9 357 66 53.86 0.59 0.59 951 898 329 9 357 80 67.36 0.47 0.45 1 043
STCC-4 114.3 ×3.9×456 4 1 351 364 8 887 66 53.86 1.02 0.93 1 231
形用电子位移计量测 , 应变用应变片量测 。
每个试件用 4 个位移 计量 测压缩 变形 , 位移 计之
间间隔 90°。钢管混凝土柱试件 STCC-1 , S TCC-6 和钢
*基金项目 :教 育部博 士点基 金(2000000345);北 京市自 然科 学基 金(8002012)。
管试件 S TC-1 量测了 12 个点的纵向应变和 12 个点的 环向应变 , 其 余试件 沿钢管纵 向和环 向各量测 4 个点 的应变 , 用 IM P 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并记录试验数据 。
图 1 试验装置简图
试件的基本数据及轴向受压承载力试验值 表 1
试件 编号
D ×t × L (mm)
L As
f
t y
Ac
f cu
f
t c
D (mm2)(M Pa) (mm2) (MPa) (M Pa)
θt
θk
N
t 0
(kN )
STCC-1 114.3 ×2.56 ×456 4 898 329 9 357 66 53.86 0.59 0.59 926
STCC-5 114.3 ×3.9×456 4 1 351 364 8 887 80 STCC-6 164.5 ×2.34 ×660 4 1 191 315 20 051 66
67.36 0.82 0.71 1 413 53.86 0.35 0.36 1 731
STCC-7 164.5 ×2.34 ×660 4 1 191 315 20 051 66 53.86 0.35 0.36 1 698
压强度试验值和标准值 。
46
试验表明[ 6] , C50 ~ C80 级高强混凝土 轴心抗压强
度实测值与 立方 体 强度 的比 值为 0.8 ~ 0.85 , 且 随强
度增加而 增 加 。试 件的 混 凝土 立 方体 强 度实 测 值为
66M Pa 和 80M Pa ,大体上相当于 C60 和 C75 , 对应的比
f
t y
, 极限强度
f
t su
,试验结
果列于 表 2 , 弹性 模 量 Es 为 2.06 ×105N/mm2 。表 1 中的试件钢管混凝土套箍指标 试验值 θt 和 θk 分别用 下式计算 :
θt
=
f
t y
A
s/
f
t c
A
c
θk = f yk A s/ f ck A c
(1)
式中 f yk取 235MPa ;f ct 和 f ck分别为核心混凝土轴心抗
STC-1 165.1 ×3.54 ×660 4 1 796 342
0
0
6 12
STC-2 164.5 ×2.34 ×660 4 1 191 315
0
0
3 75
STC-3 217.34 ×2.96 ×876 4 1 993 373
0
0
7 43
注 :D , t , L 分别为钢管的外径 、壁厚和长度 ;As , Ac 分别为钢管和
第 33 卷 第 7 期
建 筑 结 构
2003 年 7 月
钢管高强混凝土柱轴向受压承载力试验研究 *
王力尚 钱稼茹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北京 100084)
[ 提要] 22 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轴向受压试验结果表明 , 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的轴向受压破坏为剪切破 坏 , 长柱的破坏为弯曲破坏 。根据试验和有关文献的结果 , 提出了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 C80 、套箍指标不大 于 1.1 的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轴向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以及长柱轴向受压承载力折减系数计算公式 。 [ 关键词] 钢管高强混凝土柱 轴向受压 承载力折减系数 套箍指标
fyt(M Pa) 329
364
315
342
373
325
f stu(MP a) 390.6
458.8
399
431
480
380.9
二 、试验结果 1.破坏过程 L/ D 不大于 6 的试 件 , 荷 载较 小时 , 试 件外 观无
明显变化 ;荷载为试件最大承载力的 0.7 倍左右时 , 可 听到试件发出劈拍声 ;荷载为 试件最 大承载力 的 0.82 ~ 0.9 倍左右时 , 钢管外表面 逐渐出 现剪切滑 移线 ;试 件承载力达到最大值后 , 继续加载 , 试件的 承载能力下 降 , 荷载为试件 最大 承载力 的 0.85 倍 左右 时 , 核 心混 凝土发生剪切 流动 , 钢 管表 面局部 屈曲 、出现鼓 包 ;试 件的承载能力下降到一定值时 , 承载能力 不再下降 , 而 应变不断增 加 , 这时 候试件 已严 重变形 。由 于核 芯混 凝土的作 用 , 钢 管只 有 向外 凸 、没 有向 里 凹的 破 坏现 象 。图 2(a)为试件 S TCC-21 破坏后的照片 , 图 2(b)为 试 件 STCC-6 破坏 后钢 管内 核心 混凝 土的 照片 , 混凝 土呈斜向剪切破坏 , 没有压碎 , 仍为整体 。
STCC-8 164.5 ×2.34 ×660 4 1 191 315 20 051 80 STCC-9 164.5 ×2.34 ×990 6 1 191 315 20 051 66
67.36 0.28 0.28 1 984 53.86 0.35 0.36 1 681
ST CC-10 164.5 ×2.34 ×990 6 1 191 315 20 051 80 67.36 0.28 0.28 1 971
ST CC-17 165.1 ×3.54 ×660 4 1 796 342 19 602 66 ST CC-18 165.1 ×3.54 ×660 4 1 796 342 19 602 80
53.86 0.58 0.56 1 814 67.36 0.47 0.43 2 352
ST CC-19 217.34 ×2.96 ×876 4 1 993 373 35 088 66 53.86 0.39 0.35 2 915
ST CC-20 217.34 ×2.96 ×876 4 1 993 373 35 088 80 67.36 0.31 0.27 3 453
ST CC-21 219×3.8 ×876 4 2 568 325 35 082 66 53.86 0.44 0.45 3 073
ST CC-22 219×3.8 ×876 4 2 568 325 35 082 80 67.36 0.35 0.34 3 602
ST CC-14 164.5 ×2.34×1 650 10 1 191 315 20 051 80 67.36 0.28 0.28 1 793
ST CC-15 164.5 ×2.34×1 980 12 1 191 315 20 051 66 53.86 0.35 0.36 1 634
ST CC-16 164.5 ×2.34×1 980 12 1 191 315 20 051 80 67.36 0.28 0.28 1 850
confinement index
钢管高强 混凝土 柱有 许多优 点 , 已 用于我 国三十
多幢高层建筑 。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轴 向受压承载力
是其基本受 力性能 , 国内 外对此 已有一 定的 研究[ 1-4] , 国内有关规程[ 5, 6] 也有计算公式 。下面给出了 22 根钢
管高强混凝土柱和 3 根空钢管柱的轴向 受压全过程试 验研究情况 , 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 , 提出 了钢管高强混
程应用范围 。
2.加载设备和量测
图 1 为试验装置 简图 , 用 5 000kN 四柱 刚性 试验
机对试件施加轴向压力 , 大部分试件一次 加载至破坏 。
试件放置在试验 机的 下加载 板上 , 下加载 板下 有一个
球铰 ;试件 的顶 上放 置 一块 钢 板 , 钢板 上 放置 力 传感
器 , 传感器上放置的钢板与试验机的上加 载板相接触 ,
值分别为 0.816 和 0.842 , 因此试件的混凝土轴心抗压
强度试验 值
f
t c
取为
53.86M Pa

67.36M Pa ,
f ck 按《混
凝 土结 构 设计 规 范》(GB50010 —2002)[ 7] 采 用 。 试件
的混凝土套箍指 标试验值 为 0.28 ~ 1.02 , 符合 我国工
凝土柱的轴向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一 、试验概况
1.试件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