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答案

合集下载

语言文字运用(2023年全国高考4套试卷及官方参考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2023年全国高考4套试卷及官方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①原句每个动词都带“着”,强调动作正在进行,现场感更强;②原句单双音节
变化使用,不呆板;③原句中单音节的“舞、踱”和双音节的“跳舞、踱步”相比,更能体现出 仙鹤动作的轻盈。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2023年,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 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 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耿老 头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售货员找了钱给 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忧伤: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 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 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崭乌黑, 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 俩老头还都爱穿撤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荡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 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 神!
【参考答案】①“处”表示地方,重叠后表示每一个地方;②“微”表示轻微,重 叠后表示更加轻微;③“早”表示时间比较靠前,重叠后表示时间非常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1)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
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 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 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 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 一痛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 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 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 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 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这一身汗! 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 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 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2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C. 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D. 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有着深厚的戏曲艺术传统,辽杂剧、金院本到北杂剧都在此出现,孕育了中国戏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到中国戏曲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明清传奇(昆曲)的兴盛也是至北京而达到鼎盛。

可以说,戏曲的()在北京深厚而肥沃。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既拥有巨大市场,也决定着全国的文化风向。

在京剧形成之前,北京的戏曲(),除昆、弋之外,秦腔等花部诸腔都早已活跃于北京戏曲舞台。

徽班之所以能① ,占据北京戏曲舞台,一定意义上就在于当时北京宽松活跃、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环境与生态。

作为都城,北京在思想文化上体现出多元性与包容性,不同艺术、不同声腔都有其市场和观众,这种格局使得京城戏曲舞台犹如万花筒,② ;又如一个熔炉,各种声腔可在其中裂变组合、③ 。

徽班在安徽与北京间几进几出,这个过程对戏班和戏曲本身也是一种历练,在与昆、弋及花部诸腔的接触、交流中,彼此取长补短,借鉴融合,使得四大徽班在京城保持了“安庆色艺最优”的美誉与地位。

徽班除唱徽调二簧外,(),包括京腔、秦腔、昆曲和时尚之曲,属于多种声腔并奏。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3.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参考答案:21.B 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

语言文字运用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答案
1.用一句话解释什么是比喻。

答: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比作另一个事物或概念,以便更生动地描述、强调或概括。

2.下面哪个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a)我等了一年才得到这个机会。

b)这个任务太重了,我根本完成不了。

c)他的房间整理的非常干净。

答:b)这个任务太重了,我根本完成不了。

3.下面哪个词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雨点轻轻地敲打着窗户。

b)鲜花在阳光下绽放。

c)她的微笑像阳光一样明亮。

答:a)雨点轻轻地敲打着窗户。

4.请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来描述“生活中的喜与忧”。

答:生活中的喜悦如阳光,照亮心灵;生活中的忧愁如乌云,遮蔽希望。

5.请举一个反问的例子,使其体现对比及强调的效果。

答:你难道不知道即使失败了,也意味着你正在努力吗?
6.下面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他的笑容温暖如春日的阳光。

答:使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

7.下面的句子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她的歌声像一阵清风,轻轻地拂过我的耳边。

答: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8.下面的句子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时间在流逝,岁月在沉淀。

答: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9.请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述“生命的不易”。

答:一种坚强,一种勇敢,一种乐观,是面对生命挫折的品质。

10.下面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的心在雨中破碎,在阳光中重生。

答: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2024届山东省4月份语文试题汇编之语言文字运用Ⅰ含答案

2024届山东省4月份语文试题汇编之语言文字运用Ⅰ含答案

2024届山东省4月份语文试题汇编之语言文字运用Ⅰ(学生版)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在数字经济时代,网络社交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A 首先,大学生创业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创意时,可能会遭遇他人的抄袭盗用。

其次,社交媒体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容易让部分大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其中,导致数小时白白流逝。

B,还可能让他们错过学习、实践和其他宝贵的创业机会。

再次,部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过度依赖网络社交平台,他们错失了与现实世界的互动机会,无法真正融入创业环境。

此外,①网络社交平台上的信息重复度多,②一些大学生容易受其他创业者所影响,③从而丧失自己的独特性,④使得创业的风险增加。

⑤同时网络社交平台上的噪声,⑥也导致一些大学生无法集中精力搞研发。

⑦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创业计划,⑧对他们的创业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19.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

(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二十一岁那年,命运就判决他下肢瘫痪,只能终身坐在轮椅上。

时时刻刻,他体验着一种面临绝境的、即将被吞噬的感觉,仿佛被牵引..着,一只脚踏在悬崖边缘松动的碎石上,仿佛面对剃刀寒光闪闪的锋刃。

终于,写作接引..了他,成为他每天愿意继续观看晨曦和夕阳的最重要的动机。

按照他的说法,“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或者,“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

这是他使自己获得拯救的道路,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寻到。

自此他沿了这条道路艰难地行走,就像独自摇着轮椅跨过公园里的沟沟坎坎。

在走进这个园子15年之后,他拿出了这一篇《我与地坛》。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需要题跋。

题与画每每①,好画还须有好题。

题得好,对于画不啻是②。

但反过来,假使题得不好,那真真是佛头着粪,整个的画面都要被它破坏。

抱石肯把他辛苦的劳作拿来让我题,他必然相信我至少不至于题得怎么坏,但在我则不免有几分惶恐。

以前我曾替他题过一幅画,题得特别拙劣,至今犹③。

目前经验虽然又多了一些,但也不敢说有十分的把握。

辞要好,字要好,款式要好,要和画的内容、形式、风格恰相配称,使题跋成为画的一个有机的部分,这实在不是容易的事。

而且据我自己的经验,好的画确实是比较好题。

打个不十分伦类的比喻吧,就好像好的马比较好骑那样。

经受过训练的马,只要略通骑术,它差不多事事可以如人意。

即使你是初次学骑,它也不会让你十分着难。

没有经过训练的劣马,那是不敢领教的。

好的画不仅可以诱发题者的兴趣,而且可以启迪题者的心思。

你对着一幅名画,只要能够用心地读它,它会引你到达一些意想不到的境地。

由于心思的焕发、兴趣的葱茏,便自然会得到比较适意的辞、比较适意的字、比较适意的风格。

——好的,题吧,大胆地题吧。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答案:①相得益彰②锦上添花③耿耿于怀解析:正确使用成语。

第①空,此处所填成语应体现题与画之间的关系,而根据后面的“好画还须有好题。

题得好……假使题得不好,那真真是佛头着粪,整个的画面都要被它破坏”可知,题与画之间是相互补益、相互配合的,故此处应该填写“相得益彰”之类的成语。

第②空,此处所填成语应强调题得好对于画的作用或意义,“不啻”一词在句中的含义是“如同”,那么所填成语应含有比喻修辞,再根据题与画之间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关系可知,题得好能让画作好上加好,故此处应该填写“锦上添花”之类的成语。

第③空,语境说的是以前“我”曾替抱石题过一幅画,题得特别拙劣,以至于直到今天“我”还是难以释怀,始终记在心里,故此处应该填写“耿耿于怀”之类的成语。

语言文字运用 精简版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 精简版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答案(一)【答案】17. C 18. D 19. D【17题详解】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

可以用排除法。

“耳熟能详”:听得熟悉,乃至能够详细地复述出来。

“有目共睹”: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

形容极其明显。

语境说的是陶瓷艺术作为标志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全世界都很熟悉它,所以此处选用“耳熟能详”。

排除BD项。

“美轮美奂”:形容高大华美的,而且一般多用于赞美新屋。

“精美绝伦”:精美:精致美好。

绝伦:没有可以相比的。

精致美妙得没有东西可以比得上。

此处说的对象是瓷器,所以应选用“精美绝伦”。

“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

“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

语境说“中国瓷器所蕴藏的‘中国风’”,令西方人赞赏得不停。

应选用“赞不绝口”。

排除A项。

“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

“南辕北辙”: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

语境说“因为文化传统的隔阂,国外文博学界在解读中国瓷器故事画时经常”会弄错对象,此处选用“张冠李戴”,排除A项。

综上分析,本题选C项。

【18题详解】题干是“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

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

“容易被理解”是指“取材于当时流行的话本小说”的“这些故事”,而不是“话本小说”,所以应排除BC项。

比较AD两项,A项中的“内容”和“故事”有重复的嫌疑,且D项中“又”承接上文。

所以应排除A项。

本题应选D项。

【19题详解】题干是“文中划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及答案(湖北武汉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及答案(湖北武汉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关键时刻,总有一群①的老科学家始终胸怀祖国和人民,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中国怎么办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由于促成这个计划“建议”的提出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都发生在1986年3月,因而这个计划被命名为“863计划”。

如何让中国真正拥有自己的高科技,掌握战略竞争的主动权经历过“两弹一星”科研攻关的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等对此十分着急,常常②地研究、讨论,有时几乎急得夜不能寐。

即便年事已高仍心系祖国的科技发展和进步,这些曾经立下不朽功勋的老科学家们,驱动着对祖国前途和命运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了我国现代化的继续前进,我们就得迎接这新的挑战,追赶上去,绝不能置之不顾……”王大珩曾说,我们几个人顶多是起了些催化剂的作用,或者说是为“863”计划点了一根火柴。

今天,人们应当永远铭记,35年前的那个春天,四位胸怀国之大者的老科学家③的重要建议。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修改正确。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喻体意思差不多,可不可以去掉一个,为什么【答案】18. 示例:①德高望重②夜以继日③高瞻远瞩19. 示例:对祖国前途和命运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动着这些曾经立下不朽功勋的老科学家们,即便年事已高,他们仍心系祖国的科技发展和进步。

20. 示例:不可以。

两个比喻都是老科学家的自谦,认为没有为“863”计划作出多么重要的贡献;但二者的含义和强调的重点不同。

“催化剂”指他们加快了中国科学发展的速度,他们自身并没有多大改变。

“点了一根火柴”指他们激发了大家的科学热情和创造动力。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及答案(含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及答案(含答案)

重庆市江津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觉醒年代》用初心、匠心、诚心、史心、艺心,熔铸成有质感的影像语言,追寻跨越历史长河的中华民族精神,为电视剧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再添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精品力作,照亮了同类电视剧的创作之路。

《觉醒年代》不仅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内对国家大势进行了展现,亦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有着清晰的呈述,凸显了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对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视野的高度开阔。

导演张永新说:“中国两千五百年不变的车辙,如何应对西方的冲击与侵略?只有一条路——觉醒。

”该剧堪称经典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对历史场景的完美再现,既有愚昧的晚清遣老、残暴的北洋军阀、守旧的儒学大家,也有在新思想影响下率先觉醒的青年英才、寻求救国良方的知识分子领袖,还有在近现代中华文化史上留下①的诸多人物。

除了对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等人物的②外,其他人物虽寥寥数笔却极为传神,如鲁迅、钱玄同、辜鸿铭、黄侃等人物均演绎得十分生动传神,就连跟随辜鸿铭的两个封建忠仆也刻画得③。

18.请在文中标序号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19.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它修改正确。

(4分)20.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比喻与设问的修辞手法,请任选其一简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息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__________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

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

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________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 ),这个“气”是个多义词,常特指“药性”,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诊释药的特性,是为“四气”。

中医还有“补脏气”之说,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气”则指生理功能,“补脏气”即指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这就是许多人中药的原因之一。

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如果“以热益热,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

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纳入信奉相辅相成若非如此
B.纳入笃信相反相成反之
C.写入信奉相反相成反之
D.写入笃信相辅相成若非如此
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用中药治病是中医的特点,中药有“气”的概念
B.中医治病常用中药,中药的概念讲究“气”
C.中医治病常用中药,中药有“气”的概念
D.用中药治病是中医的特点,中药的概念讲究“气”
1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药的这种特性,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认识这种特性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B.中药的这种特性,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这种特性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C.中药“四气”的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认识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D.中药“四气”的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11.按要求在下面文字横线处填补恰当的语句,使语段文理贯通、符合逻辑。

(6分)
⑴,从涓涓细流的上游到惊涛骇浪的中游,最后注入宽阔浩渺的海洋。

上游是美丽的童年,叮叮淙淙的小溪从清幽宁静的丛林绿地间淌过,像一支浪漫的童谣;中游是沉重的中年,汹涌漫淼的河流从奇崛跌宕的暗礁巨岩中穿行,像一部惊险的电影。

下游是⑵。

因此,人生的主流离不开百折不挠的执著。

一旦目标确定,就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历尽艰险,投入大海。

⑶。

要求:
(1)处填一个比喻句:
(2)处根据语境仿写:
(3)处写一句收束语:
12.将下面语段的主要意思提炼成对偶句,字数不超过28个字。

(5分)
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地下没矿,山上无林,位于高县东南部的黄庄乡三合村曾是这里
最穷的山村,贫困曾乌云般遮蔽三合人脱贫致富的希望。

转折发生在2016年,美术专业毕业又在郑州办过4年美术培训班的知青冯亚珂,深知原生态村落的开发价值。

他用筹集到的150万元资金在三合村建了首个农家宾馆,主要接待写生学生,开张半年宾馆就营收20多万元。

冯亚珂的成功让村里百姓看到了发展旅游的前景。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三合村改善基础设施,改造村容村貌,成了写生专业村。

如今,25家农舍宾馆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年收入约400万元。

近年来,更多像冯亚珂一样的知青回乡创业,三合村已逐渐发展为集写生、摄影、研学、培训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2019年,三合村脱贫摘帽。

答案:
8.B 解析:“纳入”,指放进、归入,多用于抽象事物。

“信奉”,信仰敬奉。

“笃信”,深信不疑。

“相反相成”,意为两个看起来是相反的事物,实际上是相互依赖、互相促进的,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若非如此”,如果不是这样。

“反之”,与此相反。

9. B 解析:括号内所填语句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所在,由第一段的“中医”话题转换到第二段“中药”及中药“气”的话题。

据此,B、C两项承上启下、衔接连贯的作用较之A、D 两项来得恰当。

B项和C项的次句都有“中药”和“气”,符合文意,但B项以“气”收尾,与下一句开头“这个‘气’”形成顶针的效果,故B项最恰当。

10.A 解析:原句错误主要有三:一是被动句错;二是关联词语误用,导致强加因果;三是“它”指代不明,可以指代“这种特性”,也可以指代“每一味药”。

B项未解决强加因果问题。

C项未修改被动句使用错误和指代不明的问题。

D项未修改原句语病。

11.⑴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河流;⑵安详的老年,缓慢从容的河水从阔大平缓的海口河床中注入,像一出厚重的戏剧;⑶这样的人生才会升腾出大河奔流的气度与风范。

(每处2分,符合要求即可)
12.知青回乡创业办旅游,政府助力脱贫兴山村。

(或:知青回乡创业,政府助力脱贫。

)(内容提炼正确,3分;对偶形式符合要求,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