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图纸2D标准

合集下载

2D标注规范

2D标注规范

2D标注规范一标注原则: 考虑加工精度.装配.检测.美观二标注分类: 模胚图(含装配图)、模仁零件图、机构类图、配件(或标准件图)。

一标注原则1、所有图面均采用第三视角画法。

2、所标图面均不能用SCALE放大或缩小(即在计算器图面保持1:1),只能将图框放大或缩小。

3、所有图面图框均采用YM标准图框。

图框大小的选取,依照图形的大小,复杂程度来定图框大小。

4、图形标注时,尽量采取1:1标注,以便核对图面。

5、图框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必须能被1整除。

常用比例有:1:10、1:8、1:5、1:4、1:2.5、1:1.25、1:1、1.25:1、2:1、2.5:1、4:1、5:1、8:1、10:1等(特殊时可采用1:1.6)。

6、图面出图字高为2.0,字宽为字高的0.75或0.8。

为便于规划,我们统一标注样式YM(文字颜色为绿色,文字样式为standard,字体txt)。

YM图框.dwg7、整套零件采用统一基准(即基准符号位置摆放一致)﹕A 一般与装配图基准一致﹔B 可以整套图面按组立图基准旋转正90。

8、单位设定以十进制毫米为单位。

标注精度﹕非成型或非配合角度标注以一位小数;水孔﹑螺丝孔﹑逃孔(角)等无装配精度以整数或整十条标注﹔成型部份﹑有配合关系等均以三位小数(配合公差)标注,配合部位需标注清角。

10 、出图笔宽设定颜色笔宽备注1 号色-----------------0.15 ------------------红色2 号色-----------------0.10 ------------------黄色3 号色-----------------0.05 ------------------绿色255号色----------------0.3 ------------------白色其它--------------使用对象线宽--------------\11、常用图层名称颜色线型应用范围0 white continuous 轫廓线可见线11 red center 中心线弹簧简化线13 green hidden 不可见线14 cyan continuous 加强结顶针逃孔15 blue hidden 不可见O型环16 magenta hidden 不可见水孔及塞子17 white continuous 轫廓线可见线20 gray phanton 打断线29 green continuous 尺寸标注线Center ren center 中心线Hatch gray continuous 剖面线二标注分类模胚图(含装配图)模仁零件图机构类图配件(或标准件图)模胚图:出图编号:“P”代表模胚类图面,“**”代表流水号(01,02,03,...)。

模具2D特征公差要求

模具2D特征公差要求

基准孔
青岛中科昊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Qing Dao Zhong ke hao tai new material science&technology CO.,LTD
行位
ID:行位导轨槽 公差:宽0/+度0.:030M/+M0.03MM
长度:+0.1/+0.3MM
青岛中科昊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Qing Dao Zhong ke hao tai new material science&technology CO.,LTD
Qing Dao Zhong ke hao tai new material science&technology CO.,LTD
END
青岛中科昊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Qing Dao Zhong ke hao tai new material science&technology CO.,LTD
模具2D特征公差要求
青岛中科昊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Qing Dao Zhong ke hao tai new material science&technology CO.,LTD
颜色标示规定
青岛中科昊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Qing Dao Zhong ke hao tai new material science&technology CO.,LTD
ID:定位销孔 公差:0/+0.02MM(配做)
青岛中科昊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Qing Dao Zhong ke hao tai new material science&technology CO.,LTD
飞模定位销孔

模具设计2D结构图绘制一般方法

模具设计2D结构图绘制一般方法

绘模具结构图一、当把成品图调进模图时,成品图必须乘缩水。

(模具尺寸=产品尺寸×缩水)必须把成品图MIRROR(镜射)一次,即模圈里的成品图是反像的(成品是完全对称的除外)在前模,应把不属于前模的线条删除在后模,应把不属于后模的线修删除。

二、成品在模具里应遵循分中的原则,特别是对称的,成品如果不分中,到工场加工时很可能出错。

三、所有枕位之模具,枕位必须避开入水,无法避开时要加水口铁。

四、成品之间12—20mm(特殊情况下,可以作3mm)当入水为潜水时,应有足够的潜水位置,成品至CORE边15-50mm,成品至CORE的边距与制品的存度有关,一般制品可参考下表经验数值选定。

制品的厚度(mm)成品至CORE边数值(mm)2015—2020—3020—3030—4030—40﹥4050五、藏CORE(内模料)深度28mm以上,前后模内模料厚度与制品的平面投影面积有关,一般制品可参考下表,经验数值选定。

CORE料边至回针应有10mm距离。

制品平面投影面积前模内模料厚度A+型腔深度后模内模料厚度B+型腔深度SP、CMmmMm﹤77253277—1163238116—1543850154—1934464≧1935076CORE料宽度一般比顶针极宽或窄5—10mm,最低限度成品胶位应在顶针板内不影响落顶针,CORE料边至模胚边一般应有45—80mm六、当在一块内模料上出多个CAVITY时,内模料大小不超过200×200mm。

七、模内镶入模框中圆角一般取10mm,如要开精框时则取16mm或更大,铍铜模模内不倒圆角。

八、任何一种塑胶入水位置应避免从唧咀直行入型腔。

九、镜面透明之啤塑(K料、亚加力、PC等)应注意,冷料井入水流量及入水位置不能直衡(冲),一般作成“S”型缓冲入水,扇形浇品,使成品表面避免产生气级流雲。

(15)选模胚的一般原则:当模胚阔度在250mm(包括250mm)以下时,用工字型模胚口型,模胚阔度在250—350mm时,用直力有面板模胚(T型)。

塑胶模具设计CAD排位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塑胶模具设计CAD排位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塑胶模具设计CAD排位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塑胶模具2D排位图步骤及注意事项一、排组立图的步骤1、把产品的3D图文件转到2D图档上,需将倒勾或有机构处做剖面,要注意比例问题。

(1:1比例);2、转到2D图文件上的产品图要加缩水和镜像。

注意:完成以上两步骤后必须检查,可以测量产品在加缩水前后的同一地方,来检查缩水加的是否正确;3、排组立前要定成品基准线。

即把产品上boss或大平面等易找到的特征定X,Y,Z三轴,特征的寻找需尽量接近于成品中心,若是两上下盖相配合,基准则尽量为同一点。

成品基准线相对模具中心要为整数;4、依照成品基准线把模仁排出来。

步骤与表示重点:a、删除成品上的虚线;b、如侧视图为剖面要将侧视图的实线改为虚线,仅留剖面处为实线;c、要把成品的分型面表示出来,重点表示主分型面,斜销,滑块处分型面。

分型面上的插破,靠破也需表示;d、还需把模仁拆入子处表示清楚,正视图入子遍界用黄色线表示,且入子沉头也需表示。

入子与入子间要避免有薄铁现象,一般不可小于1mm。

(模仁需拆入子部位一般为整体不好加工处或肋较深处及一些boss处)。

5、排顶针,水路,最后排模仁螺丝。

要注意三者不能干涉,三者间距不小于3mm,拆入子时也要一同考虑.以下为顶针,水路,螺丝的排列重点:a、顶针要排在成品不易脱模处,如成品的边缘、肋及塑料较深处。

顶针的尺寸要尽量选择大的,以增加强度。

顶针舆成品形状间距应不小于0.6-1mm,以避免薄铁现象。

b、排水路的宗旨是可以尽快的带走模温,以达到冷却效果。

直通的水路效果最好。

C、模仁螺丝一般排四个,位置要尽量对称。

6、排模仁要注意强度问题,产品边缘距模仁边缘应不小于20mm,模仁边缘距模架边缘的距离要按模具大小而定,大模具要50mm以上,小模具为30-50mm (天地侧350mm以下视为小模具)。

有特殊要求的要个别对待。

二、排位1. 成品在内模的排位应以最佳效果情势排放位置,要思量入水标位置和分型面因素。

模具设计2D标注规范

模具设计2D标注规范

模具设计2D标注规范1. 引言模具设计2D标注规范是为了规范模具设计图纸中的标注方法和格式,以便于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解读模具设计图纸。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模具设计2D标注规范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2. 标注要求在进行模具设计2D标注时,应满足以下要求:2.1 标注清晰标注应采用黑色实线,线宽适中,字迹清晰可辨。

避免使用颜色或虚线标注,以免造成混淆和误解。

标注应避免与图形、尺寸或其他标注重叠或遮挡,以确保标注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2.3 标注位置准确标注应放置在要标注的对象或特征上方或右侧,并与之相连接,以便于理解和解读。

对于曲线或圆弧等特殊形状,标注应尽量居中并与之相切。

2.4 尺寸标注规范尺寸标注应采用下划线连接尺寸线和箭头,标注数字与尺寸线相邻,字体要清晰易读,尺寸整齐排列。

2.5 表面质量标注对于需要标注表面质量的特征,应采用符号标注,如平面、凸台、凹槽等,以便于理解和评估设计要求。

标注应具有明确的意义和明确的指示,避免模糊或含糊不清的标注。

标注应与设计意图相符,并能够指导生产制造操作。

3. 标注格式在进行模具设计2D标注时,应注意以下格式要求:3.1 尺寸标注格式尺寸标注应按照以下格式进行标注:•长度单位: 应在图纸或标题栏中明确指定长度单位,如mm、cm等。

•尺寸线: 采用细实线进行标注,与被标注的对象或特征连接。

•箭头: 采用实心箭头,指向被标注的对象或特征。

•标注数字: 字体要清晰易读,与尺寸线相邻,与箭头保持一定的距离。

3.2 表面质量标注格式表面质量标注应采用以下格式进行标注:•符号标注: 采用几何图形或符号进行标注,如平面采用单横线、凸台采用三角形、凹槽采用双横线等。

•标注位置: 符号标注应与被标注特征相连,并放置在特征之上或之下,以便于理解和解读。

3.3 其他标注格式其他标注应采用以下格式进行标注:•文字标注: 标注应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并与被标注的对象或特征相连,以指示具体的信息或指导操作。

模具设计标准PPT课件

模具设计标准PPT课件
3
1.模胚的类型:
二.模胚
1.1. 卧式成型机〕:根据模具的大小和选用成型机不同,选用直身模胚或工字型模胚。
1.2. C型成型机〕:选用左右工字型模胚
2.模具编号位置:
3. 模胚的加工要求:
3.1. 导柱外面要加导套〔防止敲导柱拉伤模胚的孔〕;导柱要做油槽,导套后面做 开排气槽
3.2. 导柱和导套外表光洁度到达以上〔外表用肉眼看不到刀纹〕
3.3. 导柱和导套的配合问隙为〔双边〕
深,并且开通导套
3.4. 导柱和衬套之间的间隙为〔双边〕
导套
Ød
导柱 衬套
外表(内 外)光洁 度到达以 上
Ød+00.020
ØD1 0
导套挂台处 排气槽
5
3.5. A板和B板基准边错位最大 3.6. A板和B板直角度在以内 3.7. A板和B板框基准边的尺寸相差在以内
高的内模四边加直身导柱/导柱. 4.前后模型芯:采用斜度四个方向定位〔前后左右〕 5.前后模型芯镶件:采用直斜度四个方向定位〔前后左右〕 6.精定位尽量在模仁上原身留,拆镶件增加误差,结构性不强 7.精定位必须设计斜面,防止烧伤 8.模胚挖框和边锁由模胚厂加工〔预防挖框后模胚变形〕 9.零位和基准面要一致〔一套模具标数基准要一致〕,图面标数注意配合公差 10.层层定位要注意加工顺序,一层定位加工完后再加工另一层
IN“, 〞OUT“字样左来自图左边接运水17
模具做转水口
转水口镶件
18
4.16.模具加一百万次计数器,指定计数器(我司实际安装右图所示计数器〕,并 安装在操作面这边 我司所使用计数器规格 25
48 53
19
4.17.模胚出线槽局部倒圆角
20
4.18.前模胚边要做避空(红色区域避空0.5MM) 防止插伤后模模仁边

模具图面2D标注规范

模具图面2D标注规范

材料和热处理状态标注
材料
标注每个零件所使用的材料,如“45#钢”、“P20塑料”等,以便了解其机 械性能和加工特性。
热处理状态
标注零件的热处理状态,如“淬火”、“回火”等,以及热处理后的硬度要求 ,以确保零件的机械性能。
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标注
公差
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标注适当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以确保零件的加工精度 和装配要求。
定义与术语
模具图面
表示模具结构、零件、装配关系的图纸。
2D标注
使用二维平面图形进行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 标注的方法。
术语解释
根据行业标准和惯例,对模具图面2D标注规范中 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统一规定。
02
模具图面2D标注基本规则
线性尺寸标注规则
01
线性尺寸应标注在加工 或测量时容易测量的位 置,并尽量标注在视图 的外侧。
02
尺寸线应与所标注的轮 廓线平行,尺寸界线应 与对应的轮廓线相切或 重合。
03
箭头应指在尺寸界线上, 不允许箭头指向被标注 的轮廓线。
04
尺寸数字应按标准字体 书写,并应遵循标准单 位的规定。
角度标注规则
01
02
03
04
角度标注应标注在能够准确反 映加工或测量所需的角度位置

角度尺寸线应绘制成圆弧形, 角度界线应与对应的角度线相
表面粗糙度
根据零件的表面要求,标注适当的表面粗糙度值,以指导加工过程中表面质量的 控制。
其他技术要求和注释
技术要求
标注零件的特殊加工要求、检验要求、 焊接要求等,以确保零件的制造质量 和性能。
注释
在图纸上添加必要的注释,以解释图 纸中的某些细节、特殊要求或注意事 项,帮助制造人员更好地理解图纸。

注塑模具设计第11讲 实例3-2D-11 三板模标准件的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第11讲 实例3-2D-11 三板模标准件的设计
模胚大小 3030以下
3030~4045 4045~5055 5055以上 限位螺钉 小拉杆直径mm 尼龙胶塞 (开闭器)直径mm
数量 4个
4个 4个 4个
13
16 20 25
13
16 20 20
1
十三、三板模标准件的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拉杆(水口边)的长度Y: Y=A+B+C+X+S+2; A—面板(定模座板)厚度; B—水口板(流道推板)厚度; C—A板(定模板)厚度; X—水口板和A板的打开距离; X=M+(15~20); X最少不能小于110mm; M—流道凝料总高度; S —面板和水口板的打开距离; S通常取10mm左右
实例三 玩具面壳注塑模具2D设计
复习:顶出系统、排气系统的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检查上次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
新课:
十三、三板模标准件的设计 本例标准件主要包括流道钩针、小拉杆、开闭器、顶棍孔、支撑柱、限位柱 、弹簧、限位钉等。 ※三板模配件设计参考:见下表及下图 限位螺钉,小拉杆,尼龙胶塞(开闭器)的选定:
十三、三板模标准件的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流道推板与定模座板的打开距离一般常取6~10mm,本例取10mm。 ②流道推板与定模板的打开距离 流道推板与定模板的打开距离L=流道总长+(20~30mm)≥120 mm。本例的流道 总长为94mm,故流道推板与定模板的打开距离取120mm。 (4)小拉杆避空孔在动模视图中的添加 ①【燕秀工具箱】→【三板模相关】,在【三板模相关】对话框中选择第二排 的第一个视图,该视图为小拉杆避空孔的动模视图,选择小拉杆的直径为 Φ 16mm,如图3-1-56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图纸2D标准
2D标注规范
标注原则:
标注分类: 模板类.模仁类.机构类线割规范
一标注原则
放大或縮小
只能將圖框放大或縮
特殊時可采用1:1.6)
,字寬為字高的
90
、單位設定一般以十進制毫米為單位,
颜色笔宽备注
可见线
弹簧简化线
BACK
¾模板类
¾模仁类
¾机构类
BACK
模板类
z装配图: AS
z面板: A01
z A 板: A
z B 板: B
z顶出板: B12
z底板: B03
BACK
装配图标注
以模具中心為原點

BACK
面板
定位環的位置﹑直徑及深度﹐注口襯套逃
BACK
A 板
要標注的尺
:H=-50)
側視圖上的大﹑小端無需標出。

見圖五
BACK
B 板
要標注的尺寸有
图七
開閉器孔應標出孔徑﹑孔深﹑螺絲孔型號﹑
图九
图十
BACK
顶出板
孔﹑頂板導套
孔徑﹑沉頭高度及大小。

如下圖十一﹕
图十一
BACK
底板
頂板導柱孔
要注意下固定板上的螺絲
BACK
模仁类
¾
¾
¾
¾
BACK
前,后模仁
檢查模仁尺寸是否正確,以及模
特殊時可旋
4‧立體圖的擺放
立體圖的擺放要與主视圖一致,如反應不清,
立體圖放大位數不定,可依圖紙空間來定,但
5‧(0,0)點選取
點‧
點,一般要近基準側優先,並注明
需有一側視圖反映其加工最深點﹐并標出
BACK
机构类
¾斜顶耐磨板
¾行位压板,
BACK
斜顶
斜顶引導塊
斜顶寬1MM
斜顶座及耐磨板
行位座
9后退之視圖方
9
9
圖(一)簡易行位座
耐磨板
行位压板
铲基
拨杆
线割图档制作规范
¾
统一、规范线割档的制作方法并推广之。

¾
¾
点选多义线
一段段的圆弧顺滑过渡连接;如直接炸开多义线,
余量预留:通常在高度方向上
0.0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