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图纸标注标准及常见尺寸标注方法

合集下载

模具设计图纸标注标准及常见尺寸标注方法27581

模具设计图纸标注标准及常见尺寸标注方法27581
2‧ 模仁基準擺放要與組立圖一致,(特殊時可旋 轉,但要符合組立圖擺放一致)。
3‧ 模仁視圖的布置 3.1. 主視圖要以開模方向的視圖作為主視圖‧ 3.2. 側視圖要靠近主視圖擺放,然後才是剖視圖‧ 3.3. 模仁外側為斷差面或曲面時,要以側視圖反映
其形狀‧不要以剖視圖反映其形狀‧ 3.4. 放大盡量放在其圖旁邊‧
➢ 行位,行位座,行位耐磨板,行位压板,铲基 拨杆(S01,S02……)
BACK
斜顶
1.斜顶,英文名為Angle Lifer,我部門命名為AG01﹐… 2.斜顶的功用有﹕A.成形倒勾B.頂出成品C.排氣 3.斜顶的重要工位﹕A.成形工位B.配合面 4.一般情況下, 斜顶高度方向應以分模線PL為基准進行標
6 號色----------0.10 -----------紫色
7 號色----------0.20 -----------白色
8 號色----------0.08 -----------\
9 號色----------0.08 -----------\
其它----------0.10------------\
標注按模仁的標注規范。有水路的行位還 應標出其水路的大小﹑規格及高度。
圖 (一) 簡易行位座
耐磨板
行位压板
铲基
拨杆
线割图档制作规范
➢ 目的 统一、规范线割档的制作方法并推广之。
➢ 适用范围 设计部制作线割档的相关人员。
➢ 内容 1.线割图档的源图必须调用3D人员转换的最新.Dwg 档。 2.配合加工部的线割编程软件,设计所制作的线割 轮廓线只能由直线和圆弧组成,其它任何线条将使 档案读不出来。 3.前后模仁的分模面、内模仁镶件孔与镶件外轮廓 线是曲线且需要线割加工时,制作的线割轮廓线要 用同一条线,以保证其装配的准确性。

模具图纸标注与公差标注标准

模具图纸标注与公差标注标准

• 模仁前后模插穿与枕位之间公差图示:
• 一些流动性一般的材料﹐如ABS;ABS+PC﹔POM等插靠破公差定如下图:
• (如遇PS;PP等流动性好的材质﹐則公差更严格)
• 插破位公差﹕

+0.01/-0.00 (母模加铁)
公差图示
烨 •
+0.00/-0.01 (公模减铁)



24
24
课题名 编号
制定模具图纸标注与公差标注标准 008
现状问题点(选定背景)
背景:产品图纸重要公差未在模具图纸中反 映出来,装配间无公差说明
主导部门 课题组长
模具部 李新春
问题点: 1.车间反馈漏标数现象; 2.重点尺寸无标注;
项目成员 项目周期 活动原则
设计全体人员
3.现标数无统一规范.
烨 2017年11月20日-2018年2月9日
* 8、基准角必须标示; * 9、注意图框的填写;
* 10、附4张标准图档供参考:前模仁与后模仁
运水3d示意图.PDF
前模仁.PDF
后模仁.pdf 后模仁公差图.PDF
13
模具图纸标注与公差标注标准——前后模入子
* 1、前后模入子分圆入子与非圆入子;
* 2、圆入子应尽量以封闭尺寸标注﹐特殊情况下需定原点的圆心和一平面作为原点﹐剖视则以分模
防止斜顶因冲胶时变形而走批锋;
* 3、有胶位加工的部份若是磨床加工一定要标注清楚,方便车间加工,若是重要尺寸
要标注公差;
烨 * 4、斜顶座要预留0.5以方便配斜顶,并标负公差0/-0.02;
* 5.斜顶导向块尽量分开用磨床加工,并标注负公差; * 6、注意图框的填写; * 7、附4张标准图档供参考:

模具图的认识与画法

模具图的认识与画法

尺寸數字
尺寸界線尺寸線 尺寸界線 Nhomakorabea直徑符號
半徑符號
模具图设计
1.简易式模具图设计图之画法 将一些技朮要求以文字说明达到目的,此设计优点为缩短 设计时间,其缺点为部分螺丝位置由组装人员自定,若模 具发生问题时须按照原有的模具施工而无法以图面施工。 本厂以前采用是简易式模具图设计画法,现在本厂的模具 图是向标准式模具图方向发展的。
图面展开尺寸缩料比的加减
1.折弯180度时材料尺寸加上1.5mm(材料为1.0mm厚) 2.折成90度时材料尺寸加上0.3mm 3.折成弧形时材料尺寸加上π /2*(r+kt)
(1) L=A+B+1.5t (2) L=A+B+0.4t
(3) L=A+B+π /2*(r+kt)
备注:当r≦ t时k=0.3 当2t≦ r≦ 3t时k=0.4
2.标准式模具图设计图之画法 将整套模具之所有零配件都清楚地以图面表示,开模人员 须将模具之所有零配件按图施工。此种作法对模具修护较 方便理想。设计缺点是开模时间长,其优点为开模人员按 图施工即可做模。
模具图设计时基本要求
1.应尽量减少工程数,但须不影模具结构之强度。 2.孔多时须分布于各工程使之平均。 3.复合模或压毛边模内孔边缘至外缘不得少于50MM。 4.易发生损坏之处作植入块。 5.管位之设计时须使产品易放易拿。 6.上板厚度至少35MM以上,下板厚至少40MM以上。 7.复合模之模板厚至少25MM以上,外围强度单边50MM 以上。 8.模座或上下板之侧面大于500MM的须画吊模用螺丝 孔。 9.画图时图面要清楚 ,不同的图层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模具图的认识与画法
1.模具图各种零件图标表示法 2.模具图尺寸标注及所表达意义 3.模具设计之画法 4.模具设计基本要求 5.图面展开尺寸缩料比的加减

模具零件公差与配合尺寸标注标准(试行版)

模具零件公差与配合尺寸标注标准(试行版)
4、一般配合尺寸可根据具体零件或具体尺寸的精度要求选用7~12级配合公差。
5、重要配合尺寸的形位公差选用5~7级。
6、粗糙度:外观面~。配合、滑动面等~。
6、上述配合公差及等级为一般精度模具。
7、一般配合尺寸公差不在图纸上标注,只注明本张图纸或某部分尺寸加工等级(既指定公差级别),车间按此等级公差标准进行生产与检验的方法也是一种方法。但从成本与效率及长远角度讲应在图纸上标注为好。
三、运水井孔
位置公差:小于150㎜、±㎜,大于150㎜、±㎜。
深度公差:+1㎜。 直径公差:+㎜。
四、避空位、倒角、底孔钻孔深度、有效牙深度等如下表:
螺纹规格
M4
M5
M6
M8
M10
过孔直径
φ
φ
φ
φ
φ11
杯头直径
φ7
φ
φ10
φ13
φ16
沉孔直径
φ8
φ10
φ12
φ14
φ18
杯头长度
4
5
6
8
10
沉孔深度
9
3)、除上述极端尺寸外,多数模具零件重要配合尺寸选用6级~9级。
2、优先配合孔、轴公差表等相关配合类表依据国家标准。
3、常用公差5~12级和尺寸分段如下表(表一)
基本尺寸㎜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IT13
IT14
≤3
4
6
10
14

12
18
30
48
75
20
29
46
72
115
185
290

模具设计图纸标注标准及常见尺寸标注方法

模具设计图纸标注标准及常见尺寸标注方法

模具设计图纸标注标准及常见尺寸标注方法关键信息项:1、模具设计图纸的基本要求2、标注标准的适用范围3、常见尺寸标注的类型及方法4、标注的精度要求5、尺寸标注的字体和字号6、标注的线条粗细和颜色7、公差标注的规则8、形位公差标注的方法9、表面粗糙度标注的规定1、模具设计图纸的基本要求11 模具设计图纸应清晰、准确地表达模具的结构、尺寸和技术要求。

12 图纸应采用标准的绘图比例和视图布置,以确保各部分的尺寸关系清晰可见。

13 所有的线条应粗细均匀、清晰,图形应整洁、无歧义。

2、标注标准的适用范围21 本标注标准适用于各类模具设计图纸,包括注塑模具、冲压模具、压铸模具等。

22 对于特殊类型的模具或有特定要求的项目,可在遵循本标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但需在图纸中明确说明。

3、常见尺寸标注的类型及方法31 线性尺寸标注311 水平尺寸应从左至右标注,垂直尺寸应从上至下标注。

312 尺寸线应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且间距均匀。

313 尺寸数字应位于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字头朝上或朝左。

32 直径尺寸标注321 直径尺寸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Φ”。

322 标注圆的直径时,尺寸线应通过圆心。

33 半径尺寸标注331 半径尺寸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

332 标注圆弧的半径时,尺寸线应从圆心引出。

4、标注的精度要求41 尺寸标注的精度应根据模具的使用要求和加工工艺确定。

42 一般情况下,未注明公差的尺寸,其公差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43 对于重要尺寸,应在图纸中明确标注公差值。

5、尺寸标注的字体和字号51 尺寸标注的字体应采用标准的工程字体,如宋体、仿宋体等。

52 字体的字号应根据图纸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择,一般以清晰可读为原则。

53 尺寸数字的高度应与尺寸线的宽度相匹配,通常为尺寸线宽度的15 倍左右。

6、标注的线条粗细和颜色61 尺寸线、尺寸界线应采用细实线,其线宽一般为 025mm 035mm。

62 中心线、轴线应采用点划线,其线宽一般为 025mm 035mm。

模具图面2D标注规范

模具图面2D标注规范

材料和热处理状态标注
材料
标注每个零件所使用的材料,如“45#钢”、“P20塑料”等,以便了解其机 械性能和加工特性。
热处理状态
标注零件的热处理状态,如“淬火”、“回火”等,以及热处理后的硬度要求 ,以确保零件的机械性能。
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标注
公差
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标注适当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以确保零件的加工精度 和装配要求。
定义与术语
模具图面
表示模具结构、零件、装配关系的图纸。
2D标注
使用二维平面图形进行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 标注的方法。
术语解释
根据行业标准和惯例,对模具图面2D标注规范中 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统一规定。
02
模具图面2D标注基本规则
线性尺寸标注规则
01
线性尺寸应标注在加工 或测量时容易测量的位 置,并尽量标注在视图 的外侧。
02
尺寸线应与所标注的轮 廓线平行,尺寸界线应 与对应的轮廓线相切或 重合。
03
箭头应指在尺寸界线上, 不允许箭头指向被标注 的轮廓线。
04
尺寸数字应按标准字体 书写,并应遵循标准单 位的规定。
角度标注规则
01
02
03
04
角度标注应标注在能够准确反 映加工或测量所需的角度位置

角度尺寸线应绘制成圆弧形, 角度界线应与对应的角度线相
表面粗糙度
根据零件的表面要求,标注适当的表面粗糙度值,以指导加工过程中表面质量的 控制。
其他技术要求和注释
技术要求
标注零件的特殊加工要求、检验要求、 焊接要求等,以确保零件的制造质量 和性能。
注释
在图纸上添加必要的注释,以解释图 纸中的某些细节、特殊要求或注意事 项,帮助制造人员更好地理解图纸。

模具零件公差与配合尺寸标注标准(试行版)

模具零件公差与配合尺寸标注标准(试行版)

模具零件公差与配合尺寸标注标准标准(试行版) 编制:编制:审查:审查:审批:审批:批准:二零壹零年年一月二零壹零年年一月配合类:顶针孔类1、孔位置度公差≤±0.1mm 。

垂直度≤0.03/30㎜。

㎜。

2、孔表面粗糙度1.6。

3、孔尺寸公差如下表:PP 料顶针取值-0.02mm 顶针孔尺寸公差+顶针孔尺寸公差+0.020.020.02~~0.04mm ABS 料顶针取值-0.02mm 顶针孔尺寸公差+顶针孔尺寸公差+0.030.030.03~~0.06mm4、远胶口位置非胶料冲击位PP 料可略大0.01mm mm。

ABS 料可略大0.02mm mm。

5、若顶针来料、若顶针来料-0.01mm -0.01mm -0.01mm,则公差须相应变动。

,则公差须相应变动。

,则公差须相应变动。

6、若采用快EDW 加工,则快EDW 后,孔表面最后须铰加工。

后,孔表面最后须铰加工。

司筒孔类1、孔位置度公差:≤150㎜、±0.03㎜,>150㎜、±0.05㎜。

垂直度≤0.02/30㎜,㎜,2、孔表面粗糙度1.6。

3、尺寸公差如下表:PP 料 司筒取值-0.02mm 司筒孔尺寸公差+司筒孔尺寸公差+0.010.010.01~~0.03mmABS 料司筒取值-0.02mm 司筒孔尺寸公差+司筒孔尺寸公差+0.020.020.02~~0.04mm5、若司筒来料、若司筒来料-0.01mm -0.01mm -0.01mm,则公差须相应变动。

,则公差须相应变动。

,则公差须相应变动。

6、上述位置度公差为一般精度要求公差、上述位置度公差为一般精度要求公差((非精密模下同非精密模下同))。

7、根据具体产品情况,如果司筒定位精度要求较高,或采用慢EDW 控制位置度公差。

制位置度公差。

8、快EDW 后,孔表面最后须铰加工。

铰加工。

镶件孔类1、孔位置度公差: ≤150㎜、±0.03㎜, >150㎜、±0.05㎜。

任务4标注模具零件图的尺寸和注写文字

任务4标注模具零件图的尺寸和注写文字

AutoCAD2008基本操作 四、 标注尺寸 任务4 标注模具零件图的尺寸和注写文字 尺寸设置与标注 标注工具栏
任务实施 标注凸凹模固定板零件的尺寸1(视频录像) 标注凸凹模固定板零件的尺寸2(视频录像) 任务4 标注模具零件图的尺寸和注写文字 注写凸凹模固定板标题栏文字(视频录像)
END
FOR WATCHING
项目1的尺寸 和注写文字
任务4 标注模具零件图的尺寸和注写文字 文字设置与注写 一、设置文字样式 单击按钮
二、 输入文字 AutoCAD2008基本操作 任务4 标注模具零件图的尺寸和注写文字 文字设置与注写 单击按钮
三、 设置标注样式 任务4 标注模具零件图的尺寸和注写文字 尺寸设置与标注 单击按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 7 等字样而应标注为M8.M10等形式,
侧面螺丝(吊模螺丝孔)高度尺寸需文字说明
(如:H=-12.5)。
4.有排气槽的应标明排气槽的位置﹑大小和
深度。
BACK
A板
1. 斜进胶口的标注: 斜度, 进胶口小端直径, 胶口的角度, 胶口的位置尺寸, 与喷嘴接触 处的圆弧大小及深度. 见图一
2. 斜导柱孔: 斜导柱的直径及其斜度, 各部分的 深度, 见图二
Center ren
center
Hatch gray continuous
应用范围
轫廓线 可见线
中心线 弹簧简化线
不可见线
加强结 顶针逃线 可见线
打断线
尺寸标注线
中心线
剖面线
BACK
二 标注分类
模板类
模仁类
机构类
BACK
模板类
装配图: AS 面 板: A01 A 板: A B 板: B 顶出板: B12 底 板: B03
标注按模仁的标注规范。有水路的行位还 应标出其水路的大小﹑规格及高度。
图 (一) 简易行位座 图 (二) 伸入前模板(侧面带耐磨板)的行位座
耐磨板
行位压板 铲基
拨杆
线割A图档制作规范
目的 统一、规范线割档的制作方法并推广之。
适用范围 设计部制作线割档的相关人员。
内容 1.线割图档的源图必须调用3D人员转换的最新.Dwg 档。 2.配合加工部的线割编程软件,设计所制作的线割 轮廓线只能由直线和圆弧组成,其它任何线条将使 档案读不出来。 3.前后模仁的分模面、内模仁镶件孔与镶件外轮廓 线是曲线且需要线割加工时,制作的线割轮廓线要 用同一条线,以保证其装配的准确性。
3. 冷却水孔: 冷却水孔的规格, 型号, 编号及位 置尺寸, 见图三
4. “O”型环﹕其外形均以整数标注, 要标注的尺 寸有: 槽的外径, 宽度, 深度, 水孔的直径﹐ 并在空白处注明“O”型环规格,如P12, 见图四
5. 螺丝孔的规格位置及深度(标准模胚上已经有的 螺丝孔可以不标注)﹐此时不应有S-1等字样而应 标注为M8.M10等形式。侧面螺丝(吊模螺丝孔) 高度尺寸需文字说明(如:H=-50)。
2‧ 模仁基准摆放要与组立图一致,(特殊时可旋 转,但要符合组立图摆放一致)。
3‧ 模仁视图的布置 3.1. 主视图要以开模方向的视图作为主视图‧ 3.2. 侧视图要靠近主视图摆放,然后才是剖视图‧ 3.3. 模仁外侧为断差面或曲面时,要以侧视图反映
其形状‧不要以剖视图反映其形状‧ 3.4. 放大尽量放在其图旁边‧
2D标注规范
一 标注原则: 考虑加工.装配.检测.美观 二 标注分类: 模板类.模仁类.机构类 三 线割规范
一 标注原则
1、所有图面均采用第三视角画法。 2、所标图面均不能用SCALE放大或缩小(即在
计算器图面保持1:1),只能将图框放大或缩 小。 3、图框大小的选取,依照图形的大小,复杂程 度来定图框大小。 4、图形标注时,尽量采取1:1标注,以便核对图 面。
6. 各顶针﹑套筒﹑扁梢之沉头均应标注出 孔径﹑沉头高度及大小。如下图十一﹕
图十一
BACK
底板
1. 底板包含了:K.O.孔﹑顶板导柱孔﹑拉回装 置孔﹑螺丝孔﹑套筒顶针沉头孔等。
2. 标注下固定板时,要注意下固定板上的螺丝 种类,其中包括锁模脚的螺丝,锁底板的螺 丝,锁支撑柱的螺丝及吊模螺丝,有时还有 定位模脚的定位销孔。
8. 对于一个视图只反映一个具体工位时﹐如图面 放置不下﹐可以采用局部视图(局部投影图与局 部放大图)。
9. 需有一侧视图反映其加工最深点﹐并标出(最深 点或THE DEEPEST),在侧向投影视图上标出(最 大点或MAX)。
10‧ 标注模仁时 A. 要注明,pl面以下取负数,pl面以上取正数‧
如:平面Z=-15.00,Z=+2.00,水路高度H=-15 B. 视图与立体图均要注明插破及靠破‧ C. 模仁入子编号要在主视图上注明,侧视图编号
9. 如有其它特殊情况﹐可以用文字说明。
BACK
B板
1. 冷却水孔: 冷却水孔的规格, 型号, 编号及位置尺寸, 见 图三
2. “O”型环﹕其外形均以整数标注, 要标注的尺寸有: 槽的 外径, 宽度, 深度, 水孔的直径﹐并在空白处注明“O”型 环规格, 如P12, 见图四
3. 螺丝孔的规格位置及深度(标准模胚上已经有的可以不 标注)﹐此时不应有S -4 等字样而应标注为M8.M10等形 式。打在B板侧面螺孔(如﹕吊模螺丝孔)高度尺寸有时 为了方便可以以文字说明(如:H=-50)。
3. 具体结构的标注与前面介绍的模板类零件 相同,不再重述。
BACK
模仁类
前模仁: CAV 前模镶件: CAV01,CAV02…… 后模仁: COR 后模镶件: COR01,COR02……
BACK
前,后模仁
1‧ 标注模仁时,首先将3D传档过来的DWG档与装 配图进行核对,检查模仁尺寸是否正确,以及模 仁有无倒勾,有无做拔模角或尖角。
5、图框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必须能被1整除。 常用比例有:1:10、1:8、1:5、1:4、1:2.5、 1:1.25、1:1、1.25:1、2:1、2.5:1、4:1、 5:1、8:1、10:1等(特殊时可采用1:1.6)
6、图面出图字高为2.25,字宽为字高的0.75 或0.8,为便于规划,我们统一RONENS 或CHINA两种字型。
也要注明‧
BACK
机构类
斜顶,斜顶座,斜顶引导块,斜顶耐磨板 (AG01,AG02……)
行位,行位座,行位耐磨板,行位压板,铲基 拨杆(S01,S02……)
BACK
斜顶
1.斜顶,英文名为Angle Lifer,我部门命名为AG01﹐… 2.斜顶的功用有﹕A.成形倒勾B.顶出成品C.排气 3.斜顶的重要工位﹕A.成形工位B.配合面 4.一般情况下, 斜顶高度方向应以分模线PL为基准进行标
4. 回位销RP孔径及其逃孔大小和深度,导柱(导套)孔孔径 及沉头高度﹑直径等。见图七
图七
5. 斜顶孔孔径大小及斜顶引导块孔的高度﹑ 位置。见图八
6. 顶板导柱孔(EGP)的孔径及深度。见图八
7. 侧视图上插破之角度斜面应注明(插破)字样 如﹕与顶出块靠(插)破之面﹑前模仁插过后 模的插破面等。见图(九)
6 号色----------0.10 -----------紫色
7 号色----------0.20 -----------白色
8 号色----------0.08 -----------\
9 号色----------0.08 -----------\
其它----------0.10------------\
7、出图时坐标标注的尺寸线12~15MM,限 界标注呎寸线长为6~7MM , 中心线露出 界长1.2-1.5mm (都指出图后的长度)。
8、整套零件采用统一基准(即基准符号位置摆 放一致)﹕A 一般与装配图基准一致﹔B 可以 整套图面按组立图基准旋转正90
9、单位设定一般以十进制毫米为单位, 标注精 度﹕角度标注(两位小数)﹐水孔﹑螺丝孔﹑逃 孔等无装配精度以整数或整十条标注﹔有配合 关系﹑成型部份等均以两位小数
3. 装配图中主要螺丝应标上编号(如S-1;S-2 等), 其编号在平面图和断面图上要一致.
4. 各标准件在平面图上应标上代号(如SP; GB;SP; STP; RP; EGP 等).
BACK
面板
1.面板的长﹑宽﹑高,尺寸精度为两位小数。
2.定位环的位置﹑直径及深度﹐注口衬套逃
孔直径。
3.螺丝孔的规格位置及深度﹐此时不应有
5‧ (0,0)点选取 A. 主视图的x、y方向(0,0)点以模具中心为(0,0)
点,特殊情况以成品中心为(0,0)点‧ B. 模仁轴方向(0,0)以pl面为(0,0)点‧ C. 如模具中心,pl面离模仁太远时,可以模仁直角
边来定(0,0)点,一般要近基准侧优先,并注明 To mcl mm及To pl mm 6‧ 模仁标注时均采用2位数标注,对于精度不高的 可用整数标注如靠肩宽度。 7. 对于顶针,镶件,斜顶较多的模仁及用毛料割的 大镶件需另外标注线割打孔图
5. 螺丝孔的规格位置及深度﹐此时不应有S - 6 等 字样而应标注为 M8.M10等形式。侧面螺丝 (吊模螺丝孔)高尺寸需文字说明(如:H=-50)。
6. 铲基留自然其主视图上应以小端尺寸标注﹐ 侧视图上的大﹑小端无需标出。见图五
7. 侧视图上插破之角度斜面应注明(插破)字样。 见图五
8. 小拉杆﹑开闭器﹑导柱(套)孔等需应剖视反映 见图六
8. 开闭器孔应标出孔径﹑孔深﹑螺丝孔型号﹑ 深度﹐见图(十)
9. 侧面使用直角定位块﹐除应作一剖视图外还 需作一向视图。见图(十)
10. 如有其它特殊情况﹐可以用文字说明。
图九
图十
BACK
顶出板
1.上下顶出板密切相关, 因此将它们为一个 整体进行标注。
2.上下顶出板上包含了﹕顶针沉头孔﹑套筒 孔﹑螺丝孔﹑回位梢RP孔﹑顶板导套EGP孔﹑ 斜顶座孔﹑支撑柱SP孔﹑拉回装置孔等。
10 、出图笔宽设定
颜色
笔宽
备注
1 号色----------0.10 -----------红色
2 号色----------0.10 -----------黄色
3 号色----------0.15 -----------绿色
4 号色----------0.10 -----------蓝色
5 号色----------0.10 -----------水蓝色
4‧ 立体图的摆放
4.1. 立体图的摆放要与主视图一致,如反应不清, 可增加立体图‧
4.2. 立体图放大位数不定,可依图纸空间来定,但 不能太小,如空间不够,立体图可单独另放一张 图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