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与圆综合题
二次函数与圆的综合题(中考数学必考压轴题)

二次函数与圆的综合题(中考数学压轴题必考)例1.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左边),抛物线经过点D以AB为直径画⊙P,试判定点D与⊙P的位置关系,并证明.练习1.如图,二次函数y=ax2﹣(a+1)x(a为常数,且0<a<1)的图象过原点O并与x轴交于点P;过点A(1,﹣1)的直线l垂直y轴于点B,并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Q,以OA为直径的⊙C交x轴于点D,连接DQ.(1)点B与⊙C的位置关系是;(2)点A是否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填“是”或“否”)(3)若DQ恰好为⊙C的切线,①猜想:四边形OAQD的形状是,证明你的猜想;②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例2.如图示已知点M的坐标为(4,0),以M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交x轴于A、B,抛物线过A、B两点且与y轴交于点C.过C点作⊙M 的切线CE,求直线OE的解析式.练习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4,0),B(1,0),且以AB为直径的圆交y轴的正半轴,设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抛物线y=﹣x2﹣x+2于E,F两点,问:是否存在以线段EF为直径的圆,恰好与x轴相切?若存在,求出该圆的半径;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练习3.如图,抛物线y=﹣x2﹣x+2与x轴交于A(﹣4,0),B(2,0),与y 轴交于点C(0,2).以AB为直径作⊙M,直线经过点E(﹣1,﹣5),并且与⊙M相切,求该直线的解析式.练习4.如图,抛物线y=﹣x2+x+2.经过A、B、C三点,A点坐标为(4,0),B点坐标为(﹣1,0),以AB的中点P为圆心,AB为直径作⊙P的正半轴交于点C,M为抛物线的顶点,试说明直线MC与⊙P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练习5.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以AB为直径作⊙M.(1)求出M的坐标并证明点C在⊙M上;(2)若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求出当CP与⊙M相切时P的坐标;练习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4,0),B(1,0),且以AB为直径的圆交y轴的正半轴于点C,过点C作圆的切线交x轴于点D.(1)求点C的坐标和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析式;(2)求点D的坐标:(3)设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E,F两点,问:是否存在以线段EF为直径的圆,恰好与x轴相切?若存在,求出该圆的半径,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练习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A=n,OC=m,⊙M与y轴相切于点C,与x轴交于A,B两点,∠ACD=90°,抛物线y=ax2+bx+c经过A,B,C三点.(1)求证:∠OCA=∠OBC;(2)若A(x1,0),B(x2,0),且x1,x2满足x1+x2=5,x1•x2=4,求点C 的坐标和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ACD≌△ABD,在四边形ABDC内有一点P,且点P到四边形四个顶点的距离之和P A+PB+PC+PD最小,求此时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及P点的坐标(用含n的式子表示).练习8.已知二次函数y=mx2+(m﹣3)x﹣3(m>0)(1)求证:它的图象与x轴必有两个交点;(2)这条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A、B(A在B左),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sin∠ABD=,⊙M过A、B、C三点,求⊙M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 A是⊙M的切线?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3.如图,抛物线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对称轴为y轴,且经过(0,0)和(,)两点,点P在该抛物线上运动,以点P为圆心的⊙P总经过定点A(0,2).(1)求a,b,c的值;(2)求证: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P始终与x轴相交;(3)设⊙P与x轴相交于M(x1,0),N(x2,0)(x1<x2)两点,当△AMN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圆心P的纵坐标.练习9.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bx+1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且抛物线过点(2,2),点P为抛物线上的动点,以点P为圆心的⊙P与x轴相切,当点P运动对,⊙P始终经过y轴上的一个定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P的半径为时,⊙P与y轴交于M、N两点,求MN的长;(3)求定点E到直线y=kx﹣8k的距离的最大值.练习10.已知:直线y=﹣x﹣4分别交x、y轴于A、C两点,抛物线y=ax2+bx (a>0)经过A、O两点,且顶点B的纵坐标为﹣2(1)判断点B是否在直线AC上,并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以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D为圆心,以OD为半径作⊙D,试判断直线AC与⊙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E为⊙D的优弧AO上一动点(不与A、O重合),连接AE、OE,问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OA:∠AEO=2:3?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练习11.已知A是x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以线段OA为直径作⊙B,圆心为点B,直径OA=m,线段EF是⊙B的一条弦,EF∥x轴,点C为劣弧EF的中点,过点E作DE垂直于EF,交抛物线C1:y=ax2+bx(a>0)于点G,抛物线经过点O和点A.(1)求证:DG=m;(2)拖动点A,如果抛物线C1与⊙B除点O和点A外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求b的值;(3)拖动点A,抛物线C1交⊙B于点O、E、F、A,①求证:DE=m﹣;②直接写出FC2的值(用a,m的代数式表示)练习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C(1,1)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交x轴于A.B两点,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经过点A,B,且其顶点P在⊙C上.(1)求∠ACB的大小;(2)写出A,B两点的坐标;(3)由圆与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抛物线的顶点P的坐标为(1,3),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4)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D点,使线段OP与CD互相平分?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4.如图1,抛物线y=ax2+3ax(a为常数,a<0)与x轴交于O,A两点,点B 为抛物线的顶点,点D是线段OA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D并延长与过O,A,B三点的⊙P相交于点C,过点C作⊙P的切线交x轴于点E.(1)①求点A的坐标;②求证:CE=DE;(2)如图2,连接AB,AC,BE,BO,当,∠CAE=∠OBE时,①求证:AB2=AC•BE;②求的值.练习14.如图1,已知圆O的圆心为原点,半径为2,与坐标轴交于A,C,D,E 四点,B为OD中点.(1)求过A,B,C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2)如图2,连接BC,AC.点P在第一象限且为圆O上一动点,连接BP,交AC于点M,交OC于点N,当MC2=MN•MB时,求M点的坐标;(3)如图3,若抛物线与圆O的另外两个交点分别为H,F,请判断四边形CFE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练习15.如图,二次函数与x轴的一个交点A的坐标为(﹣3,0),以点A为圆心作圆A,与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B,C,点B,C的横坐标分别为﹣2,﹣5,连接AB,AC,并且满足AB⊥AC.过点B作BM⊥x轴于点M,过点C作CN⊥x轴于点N.(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经过点B作直线BD,在A点右侧与x轴交于点D,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E,使得∠ADB=∠ABM,连接AE,求证:AE=AD;(3)若直线y=kx+1与圆A相切,请求出k的值.例5.已知抛物线y=ax2+bx+5(a≠0)经过A(5,0),B(6,1)两点,且与y 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y=ax2+bx+5(a≠0)的函数关系式;(2)如图1,连接AC,E为线段AC上一点且横坐标为1,⊙P是△OAE外接圆,求圆心P点的坐标;(3)如图2,连接AC,E为线段AC上任意一点(不与A、C重合)经过A、E、O三点的圆交直线AB于点F;①点E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OEAF的面积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②求出当△AEF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点E的坐标.练习16.如图1,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1,0),B(﹣5,0)两点,且与y轴交于点C.(1)求b,c的值.(2)在第二象限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BC的面积最大?求出点P的坐标及△PBC的面积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点E为线段BC上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经过B、E、O 三点的圆与过点B且垂直于BC的直线交于点F,当△OEF面积取得最小值时,求点E坐标.练习17.如图1,抛物线y=+bx+c与x轴交于点A(﹣1,0),B(3,0),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以AB为直径在x轴上方画半圆交y轴于点E,圆心为G,P为半圆上一动点,连接DP,点Q为PD的中点.①判断点C、D与⊙G的位置关系,并说明原因;②当点P沿半圆从点B运动到点A时,求线段AQ的最小值.练习18.如图1,二次函数y=ax2﹣3ax+b(a、b为参数,其中a<0)的图象与x 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1)若b=﹣10a,求tan∠CBA的值(结果用含a的式子表示);(2)若△ABC是等腰三角形,直线AD与y轴交于点P,且AP:DP=2:3.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如图2,已知b=﹣4a,E、F分别是CA和CB上的动点,且EF=AB,若以EF为直径的圆经过点C,并交x轴于M、N两点,求MN的最大值.课后练习1.抛物线y=ax2+bx﹣4交x轴于A(﹣2,0),B(4,0)两点,交y轴于点C,点P是介于B、C之间的抛物线上的动点(包括B、C两点),点E是△ABP 的外接圆圆心.(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当P为抛物线的顶点时,求圆心E的坐标;(3)如图2,作PH⊥x轴于点H,延长PH交⊙E于点Q,当P从C点出发,沿该抛物线运动到B点,求点Q在这个运动过程中的路径长.2.如图,在正方形OABC中,AB=4,点E是线段OA(不含端点)边上一动点,作△ABE的外接圆交AC于点D.抛物线y=ax2﹣x+c过点O,E.(1)求证:∠BDE=90°;(2)如图1,若抛物线恰好经过点B,求此时点D的坐标;(3)如图2,AC与BE交于点F.①请问点E在运动的过程中,CF•AD是定值吗?如果是,请求出这个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②若,求点E坐标及a的值.。
二次函数和圆综合(压轴题+例题+巩固+答案解析)

【例1】.如图,点()40M ,,以点M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与x 轴交于点A B ,.已知抛物216y x bx c =++过点A 和B ,与y 轴交于点C .⑴ 求点C 的坐标,并画出抛物线的大致图象.⑵ 点()8Q m ,在抛物线216y x bx c =++上,点P 为此抛物线对称轴上一个动点,求PQ PB + 最小值. ⑶ CE 是过点C 的M ⊙的切线,点E 是切点,求OE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巩固】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与y 轴的交点为C ,顶点为M ,直线CM 的解析式2y x =-+并且线段CM 的长为(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A (X 1 ,0)、B (X 2 ,0),且点A 在B 的左侧,求线段AB 的长。
(3)若以AB 为直径作⊙N ,请你判断直线CM 与⊙N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04)C ,为圆心,半径为4的圆交y 轴正半轴于点A ,AB 是C ⊙的切线.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点Q 从O 点开始沿x 轴正方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且动点P 、Q 从点A 和点O 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 (秒).⑴当1t =时,得到1P 、1Q 两点,求经过A 、1P 、1Q 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及对称轴l ;⑵当t 为何值时,直线PQ 与C ⊙相切?并写出此时点P 和点Q 的坐标;⑶在⑵的条件下,抛物线对称轴l 上存在一点N ,使NP NQ +最小,求出点N 的坐标并说明理由.提示:(1)先求出t=1时,AP 和OQ 的长,即可求得P 1,Q 1的坐标,然后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进而可求出对称轴l 的解析式.(2)当直线PQ 与圆C 相切时,连接CP ,CQ 则有Rt △CMP ∽Rt △QMC (M 为PG 与圆的切点),因此可设当t=a 秒时,PQ 与圆相切,然后用a 表示出AP ,OQ 的长即PM ,QM 的长(切线长定理).由此可求出a 的值.(3)本题的关键是确定N 的位置,先找出与P 点关于直线l 对称的点P ′的坐标,连接P ′Q ,那么P ′Q 与直线l 的交点即为所求的N 点,可先求出直线P ′Q 的解析式,进而可求出N 点的坐标.【巩固】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在原点O ,对称轴为y 轴.一次函数1y kx =+的图象与 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侧),且A 点坐标为()44-,.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过()01-,点.⑴ 求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⑵ 判断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⑶ 把二次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t 个单位()0t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M N,,三点的圆的,两点,一次函数图象交y轴于F点.当t为何值时,过F M N面积最小?最小面积是多少?【例3】如图1,⊙O的半径为1,正方形ABCD顶点B坐标为(),,顶点D在⊙O上运动.50⑴当点D运动到与点A、O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试证明直线CD与⊙O相切;⑵当直线CD与⊙O相切时,求OD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⑶设点D的横坐标为x,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巩固】如图,已知点A 从()10,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x 轴向正方向运动,以O A ,为顶点作菱形OABC ,使点B C ,在第一象限,且60AOC ∠=︒;以()03P ,为圆心,PC 为半径作圆.设点A 运动了t 秒,求: ⑴ 点C 的坐标(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⑵ 当点A 在运动过程中,所有使P 与菱形OABC 的边所在直线相切的t 的值.【例4】已知:如图,抛物线213y x m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90ACB ∠=︒⑴ 求m 的值及抛物线顶点坐标;⑵ 过A B C ,,的三点的M ⊙交y 轴于另一点D ,连结DM 并延长交M ⊙于点E ,过E 点的M ⊙的切线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F G ,,求直线FG 的解析式;⑶ 在条件⑵下,设P 为CBD 上的动点(P 不与C D ,重合),连结PA 交y 轴于点H ,问是否存在一个常数k ,始终满足AH AP k ⋅=,如果存在,请写出求解过程;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巩固】如图,已知点A的坐标是(),,以AB为直径作O',90-,,点B的坐标是()10交y轴的负半轴于点C,连接AC、BC,过A、B、C三点作抛物线.⑴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⑵点E是AC延长线上一点,BCE∠的平分线CD交O'于点D,连结BD,求直线BD的解析式;⑶在⑵的条件下,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DB CBD∠=∠?如果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DCEA yxBO O'课后作业:1.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A,,点B在第一象限且OAB2000O,,()∆为正三角形,OAB∆的外接圆交y轴的正半轴于点C,过点C的圆的切线交x轴于点D.⑴求B C,两点的坐标;⑵求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⑶设E F,分别是线段AB AD,上的两个动点,且EF平分四边形ABCD的周长.试探究:AEF∆的最大面积?参考答案例1【巩固】例2分析:(1)先求出t=1时,AP和OQ的长,即可求得P1,Q1的坐标,然后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进而可求出对称轴l的解析式.(2)当直线PQ与圆C相切时,连接CP,CQ则有Rt△CMP∽Rt△QMC(M为PG与圆的切点),因此可设当t=a秒时,PQ与圆相切,然后用a表示出AP,OQ的长即PM,QM的长(切线长定理).由此可求出a的值.(3)本题的关键是确定N的位置,先找出与P点关于直线l对称的点P′的坐标,连接P′Q,那么P′Q与直线l的交点即为所求的N点,可先求出直线P′Q的解析式,进而可求出N点的坐标.【巩固】例3【巩固】例4【巩固】作业。
最新中考数学复习中考专题:圆与二次函数结合题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中考专题: 圆与函数综合题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C (22为半径的圆与轴交于A 、B 两点.(1)求A 、B 两点的坐标;(2)若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A 、B ,试确定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解:(1)过点C 作CM ⊥轴于点M ,则点M 为AB 的中点.∵CA =2,CM =, ∴AM ==1.于是,点A 的坐标为(1,0),点B 的坐标为(3,0)(2)将(1,0),(3,0)代入得,解得 所以,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如图,半径为2的⊙C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 ,点C 的坐标为(1,0).若抛物线2y x bx c =++过A 、B 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BO=∠POB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若点M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上一点,△MAB 的面积为S ,求S 的最大(小)值.3、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的对称轴为轴,且经过(0,0116)两点,点P 在抛物线上运动,以P 为圆心的⊙P 经过定点A (0,2),(1)求a,b,c 的值;(2)求证:点P 在运动过程中,⊙P 始终与轴相交;(3)设⊙P 与轴相交于M ()1x ,0,N ()()212x ,0x x 两点,当△AMN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圆心P 的纵坐标。
4、如图,二次函数y =x 2+bx -3b +3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交y 轴于点C ,且经过点(b -2,2b 2-5b -1).(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M 过A 、B 、C 三点,交y 轴于另一点D ,求点M 的坐标;(3)连接AM 、DM ,将∠AMD 绕点M 顺时针旋转,两边MA 、MD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E 、F ,若△DMF 为等腰三角形,求点E 的坐标.5、类比、转化、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和数学基本图形在数学学习和解题中经常用到,如下是一个案例,请补充完整。
初三数学 圆与二次函数综合训练题

圆为背景的二次函数综合训练卷1.如图,已知点A的坐标是(﹣1,0),点B的坐标是(9,0),以AB为直径作⊙O′,交y轴的负半轴于点C,连接AC,BC,过A,B,C三点作抛物线.(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E是AC延长线上一点,∠BCE的平分线CD交⊙O′于点D,连接BD,求直线BD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DB=∠CBD?如果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三问改成,在(2)的条件下,点P是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CD的面积是△BCD面积的三分之一,求此时点P的坐标.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当图形W上的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相等时,则称点P为图形W的“梦之点”.(1)已知⊙O的半径为1.①在点E(1,1),,M(-2,-2)中,⊙O的“梦之点”为;②若点P位于⊙O内部,且为双曲线(k≠0)的“梦之点”,求k的取值范围.(2)已知点C的坐标为(1,t),⊙C的半径为,若在⊙C上存在“梦之点”P,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3)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存在两个“梦之点”,求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D与轴相切于点C(0,4),与轴相交于A、B两点,且AB=6(1)D点的坐标是,圆的半径为;(2)求经过C、A、B三点的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F,试证明直线AF与圆D相切;(4)在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并求出点坐标.4.(2018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数学模拟)如图,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经过点(2,﹣3a),对称轴是直线x=1,顶点是M.(1)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经过C,M两点作直线与x轴交于点N,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以点P,A,C,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直线y=﹣x+3与y轴的交点是D,在线段BD上任取一点E(不与B,D重合),经过A,B,E三点的圆交直线BC于点F,试判断△A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4)当E是直线y=﹣x+3上任意一点时,(3)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5.已知,如图,点M在x轴上,以点M为圆心,2.5长为半径的圆交y轴于A、B两点,交x轴于C(x1,0)、D(x2,0)两点,(x1<x2),x1、x2是方程x(2x+1)=(x+2)2的两根.(1)求点C、D及点M的坐标;(2)若直线y=kx+b切⊙M于点A,交x轴于P,求PA的长;(3)⊙M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点Q、A、C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与△AO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并求出过A、C、Q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4,0),B(2,0),与y轴交于点C(0,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为该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直线AC上方,当以A、C、D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最大时,求点D的坐标及此时三角形的面积;(3)以AB为直径作⊙M,直线经过点E(﹣1,﹣5),并且与⊙M相切,求该直线的解析式.7.如图①已知抛物线y=ax2﹣3ax﹣4a(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与y的正半轴交于点C,连结BC,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为E.(1)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E坐标为_____,点A的坐标为_____;(2)若以E为圆心的圆与y轴和直线BC都相切,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如图②Q(m,0)是x的正半轴上一点,过点Q作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BC交于点M,与抛物线交于点N,连结CN,将△CMN沿CN翻折,M的对应点为M′.在图②中探究:是否存在点Q,使得M′恰好落在y轴上?若存在,请求出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O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在四边形OABC中,AB∥OC,BC⊥x轴于C,A(1,1),B(3,1),动点P 从O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运动.设P点运动的时间为t秒(0<t<2).(1)求经过O、A、B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P作PD⊥OA于D,以点P为圆心,PD为半径作⊙P,⊙P在点P的右侧与x轴交于点Q.①则P点的坐标为_____,Q点的坐标为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试求t为何值时,⊙P与四边形OABC的两边同时相切;③设△OPD与四边形OABC重叠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t的函数解析式.9.已知x轴上有点A(1,0),点B在y轴上,点C(m,0)为x轴上一动点且m<﹣1,连接AB,BC,tan∠ABO=,以线段BC为直径作⊙M交直线AB于点D,过点B作直线l∥AC,过A,B,C三点的抛物线为y=ax2+bx+c,直线l与抛物线和⊙M的另一个交点分别是E,F.(1)求B点坐标;(2)用含m的式子表示抛物线的对称轴;(3)线段EF的长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EF的长;如果不是,说明理由.(4)是否存在点C(m,0),使得BD=AB?若存在,求出此时m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k﹣1)x﹣k与直线y=kx+1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1)如图1,当k=1时,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直线AB下方,试求出△ABP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如图2,抛物线y=x2+(k﹣1)x﹣k(k>0)与x轴交于点C、D两点(点C在点D的左侧),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直线y=kx+1与以O、C为直径的圆相切?若存在,请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来源:]11.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经过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B和C。
专题:二次函数与圆

专题:二次函数与圆1、如图,抛物线m :21y (x h)k 4=-++与x 轴的交点为A 、B ,与y 轴的交点为C ,顶点为(3,)M 254,将抛物线m 绕点B 旋转!180,得到新的抛物线n,它的顶点为D.(1)求抛物线n 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n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 ,点P 是线段ED 上一个动点(P 不与E 、D 重合),过点P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F ,连接EF.如果P 点的坐标为(x,y) ,△PEF 的面积为S ,求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并求出S 的最大值;(3)设抛物线m 的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G ,以G 为圆心,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直径作⊙G ,试判断直线CM 与⊙G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抛物线与轴相交于,两点,与轴相交于,为抛物线的顶点,直线轴,垂足为,. (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2)为直线上的一动点,以为斜边构造直角三角形,使直角顶点落在轴上.若在轴上的直角顶点只有一个时,求点的坐标;3、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A.C,与y轴相交于点B,A(−94,0),且△AOB∽△BOC.(1)求C点坐标、∠ABC的度数及二次函数y=ax2+bx+3的关系式;(2)在线段AC上是否存在点M(m,0).使得以线段BM为直径的圆与边BC交于P 点(与点B不同) ,且以点P、C、O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是以AB为直径的M的内接四边形,点A,B在x轴上,△M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过点M作直线l与x轴垂直,交M于点E,垂足为点M,且点D平分AC.(1)求过A,B,E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证:四边形AMCD是菱形;(3)请问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ABP的面积等于定值5?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最新整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圆综合测试题

(完整)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圆综合测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圆综合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圆综合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 圆综合测试题(海淀西城期末)1.二次函数()257y x =-+的最小值是 A .7- B .7 C .5- D .5 2.抛物线2(2)1y x =-+的顶点坐标是 A .(21)--,B .(21)-,C .(21)-,D .(21),3.如图,△ABC 内接于⊙O ,若o100AOB ∠=,则∠ACB 的度数是 A .40° B .50° C .60° D4.如图,⊙C 与∠AOB 的两边分别相切,其中OA 相切于点P .若∠AOB =90°,OP =6,则OC 的长为A.12 B ...5.将二次函数265y x x =-+用配方法化成2()y x h k =-+的形式,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 A .2(6)5y x =-+ B .2(3)5y x =-+ C .2(3)4y x =-- D .2(3)9y x =+-6.若一个扇形的半径是18cm,且它的弧长是12π cm ,则此扇形的圆心角等于 A .30° B .60° C .90° D .120°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的坐标为(1-,2),AB ⊥x 轴于点B .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将△OAB 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OA 1B 1,且点A 1在第二象限,则点A 1 的坐标为 A .(2-,4)B .(12-,1)C .(2,4-)D .(2,4)8.如图,A ,B ,C 三点在已知的圆上,在△ABC ∠ABC =70°,∠ACB =30°,D 是 的中点, 连接DB ,DC ,则∠DBC 的度数为A .30°B .45°C .50°D .70°9.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果调整商品售价,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设每件商品降价x 元后,每星期售出BAC商品的总销售额为y 元,则y 与x 的关系式为A .60(30020)y x =+B .(60)(30020)y x x =-+C .300(6020)y x =-D .(60)(30020)y x x =--10.二次函数228y x x m =-+满足以下条件:当21x -<<-时,它的图象位于x 轴的下方;当67x <<时,它的图象位于x 轴的上方,则m 的值为 A .8B .10-C .42-D .24-12.抛物线22y x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A .()2213y x =++ B .()2213y x =+- C .()2213y x =-- D .()2213y x =-+ 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3.点A (3-,1y ),B (2,2y )在抛物线25y x x =-上,则1y 2y .(填“>”,“<"或“=”) 14.已知关于x 的方程260x x m -+=范围是 .15.如图,线段AB 和射线AC 交于点A ,∠A =30°,AB 点D 在射线AC 上,且∠ADB 是钝角,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AD 的长度值:AD = .16.古算趣题:“笨人执竿要进屋,无奈门框拦住竹,横多四尺竖多二,没法急得放声哭.有个邻居聪明者,教他斜竿对两角,笨伯依言试一试,不多不少刚抵足.借问竿长多少数,谁人算出我佩服.”若设竿长为x 尺,则可列方程为 . 17.程大位所著《算法统宗》是一部中国传统数学重要的著作.在《算法统宗》中记载:“平地秋千未起,踏板离地一尺.送行二步与人齐,五尺人高曾记.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嬉.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长有几?” 【注释】1步=5尺.译文:“当秋千静止时,秋千上的踏板离地有1尺高,如将秋千的踏板往前推动两步(10尺)时,踏板就和人一样高,已知这个人身高是5尺.美丽的姑娘和才子们,每天都来争荡秋千,欢声笑语终日不断.好奇的能工巧匠,能算出这秋千的绳索长是多少吗?"如图,假设秋千的绳索长始终保持直线状态,OA 是秋千的静止状态,A 是踏板,CD是地面,点B 是推动两步后踏板的位置,弧AB 是踏板移动的轨迹.已知AC =1尺,CD =EB =10尺,人的身高BD =5尺.设绳索长OA =OB =x 尺,则可列方程为 .18.阅读下面材料:在学习《圆》这一章时,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尺规作图题:小敏的作法如下如图,(1)连接OP ,作线段OP 的垂直平分线MN交OP 于点C ;(2)以点C 为圆心,CO 的长为半径作圆,交⊙O 于A ,B 两点;(3)作直线PA ,PB .所以直线PA ,PB 就是所求作的切线.老师认为小敏的作法正确.请回答:连接OA ,OB 后,可证∠OAP =∠OBP =90°,其依据是 由此可证明直线PA ,PB 都是⊙O 的切线,其依据是 . 19.解方程:2250x x +-=。
圆、相似三角形、二次函数经典综合题

中考数学《圆》综合复习【1】已知:如图,△ABC 内接于⊙O ,∠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D ,交⊙O 于E ,EF ∥BC 且交AC 延长线于F ,连结CE.求证:(1)∠BAE=∠CEF ;(2)CE 2=BD ·EF.【2】如图,△ABC 内接于圆,D 为BA 延长线上一点,AE 平分∠BAC 的外角,交BC 延长线于E ,交圆于F.若AB=8,AC=5,EF=14.求AE 、AF 的长.【3】如图,已知AB 是⊙O 的弦,OB =2,∠B =30°,C 是弦AB 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A 、B 重合),连接 CO 并延长CO 交于⊙O 于点D ,连接AD . (1)弦长AB 等于 ▲ (结果保留根号); (2)当∠D =20°时,求∠BOD 的度数;(3)当AC 的长度为多少时,以A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B 、C 、O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写出解答过程.【4】如图,在ABC △中90ACB ∠=,D 是AB 的中点,以DC 为直径的O 交ABC △的三边,交点分别是G F E ,,点.GECD ,的交点为M ,且ME = :2:5MD CO =.(1)求证:GEF A ∠=∠. (2)求O 的直径CD 的长.B CF E A D O .A B D C EF 第9题图【5】如图右,已知直线PA 交⊙0于A 、B 两点,AE 是⊙0的直径.点C 为⊙0上一点,且AC 平分∠PAE ,过C 作CD ⊥PA ,垂足为D 。
(1)求证:CD 为⊙0的切线;(2)若DC+DA=6,⊙0的直径为l0,求AB 的长度. 【6】【7】如图,已知⊙O 1与⊙O 2都过点A ,AO 1是⊙O 2的切线,⊙O 1交O 1O 2于点B ,连结AB 并延长交⊙O 2于点C ,连结O 2C. (1)求证:O 2C ⊥O 1O 2; (2)证明:AB ·BC=2O 2B ·BO 1;(3)如果AB ·BC=12,O 2C=4,求AO 1的长.O 1O 2A B【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0,0),以OA 为 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作半圆C ,点B 是该半圆周上一动点,连 结OB 、AB ,并延长AB 至点D ,使DB=AB ,过点D 作x 轴垂线,分别交x 轴、直线OB 于点E 、F ,点E 为垂足,连结CF (1)当∠AOB =30°时,求弧AB 的长度; (2)当DE =8时,求线段EF 的长;(3)在点B 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点E 、C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此 时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 如图(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边AB 在x 轴上,且OA OB >,以AB 为直径的圆过点C .若点C 的坐标为(02),,5AB =,A 、B 两点的横坐标A x ,B x 是关于x 的方程2(2)10x m x n -++-=的两根. (1)求m 、n 的值;(2)若ACB ∠平分线所在的直线l 交x 轴于点D ,试求直线l 对应的一次函数解析式; (3)过点D 任作一直线l '分别交射线CA 、CB (点C 除外)于点M 、N .则11CM CN+第24题图图(3)l '【10】如图l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在x轴上,AB=10.以AB为直径的⊙O’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C.连接BC,AC。
专题63 构造圆与隐形圆在二次函数中的综合问题(解析版)

由已知,点 D 坐标为(﹣1,0),点 B 坐标为(0,﹣1),
设点 P 的坐标为(a,﹣ a﹣1),
①当△AOB∽△ADP 时,
AD AO
=
DP,即2
OB
=
a+
,
解得:a=﹣1;
点 P 坐标为(﹣1,− 2);
②当△AOB∽△APD 时, 过点 P 作 PE⊥x 轴于点 E, 则△APE∽△PED, ∴PE2=AE•ED,
【答案】(1)点 B 的坐标为 (2, 1 ) ;(2)对称轴为直线 x 1 ;(3)当 a 1 时,抛物线与线段 PQ 恰有
a
2
一个公共点.
【解析】
解:(1)∵抛物线与 y 轴交于点 A,∴令 x 0 ,得 y 1 , a
∴点 A 的坐标为 (0, 1 ) ,∵点 A 向右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B, a
∴(﹣ a﹣1)2=(a+3)(﹣a﹣1),
解得 a1=﹣3(舍去),a2=﹣65,
∴点 P 坐标为(﹣6,﹣ );
5
5
(3)存在,CQ 最小值为
7− 5;
2
如图,取点 F(﹣1,﹣1),过点 ADF 作圆,则点 E(﹣2,﹣2)为圆心,
2
∵tan∠AFD=2,
∴弧 AFD(A、D 除外)上的点都是满足条件的 Q 点,
则∠ODC=2∠CMO=∠OMN、MC=MO=MD, ∴sin∠ODC=sin∠OMN= = , 又 MO=MD, ∴当 MD 取最小值时,sin∠ODC 最大, 此时⊙M 与直线 x=1 相切,MD=2, MN= 2 − 2= , ∴点 M(﹣1,﹣ ), 根据对称性,另一点(﹣1, )也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点 M 的坐标为(﹣1, )或(﹣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点A 和 B,则
解得
4 b , 3 c 2.
y
(2,0)(6,0)
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故 C(0,2).
C
l P
(2)如图①,抛物线对称轴l是x=4. ∵ Q(8,m)抛物线上,∴ m=2. O 过点Q作QK⊥x轴于点K,则K(8,0),QK=2,AK=6,
Q
A
E
D
M
x B K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
二次函数与圆综合题
展示讨论
1.如图,点M(4,0),以点M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与x轴交于点 1 y x bx c 过点A和B,与y轴交于点C. A,B.已知抛物线 6 ⑴ 求点C的坐标,并画出抛物线的大致图象.
2
⑵ 点Q(8,m)在抛物线 动点,求PQ+PB 最小值.
C D A E 图② M x B
O
展示讨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展示讨论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C(0,4)为圆心,半径为4 的圆交y轴正半轴于点A, AB是⊙C的切线.动点P从点A开始沿AB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 的速度运动,点Q从O点开始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 速度运动,且动点P、Q从点A和点O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 t(秒). ⑴当t=1时,得到P1、Q1两点,求经过A、 P1、Q1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及对称轴l; ⑵当t为何值时,直线PQ与⊙C相切?并 写出此时点P和点Q的坐标; ⑶在⑵的条件下,抛物线对称轴l上存在 一点N,使NP+NQ最小,求出点N 的坐标 并说明理由.
1 y x2 bx c 上,点P为此抛物线对称轴上一个 6
⑶ CE是过点C的⊙M的切线,点E是切点,求O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解:(1)由已知,得 A(2,0),B(6,0),
∵ 抛物线
1 2 6 2 2b c 0, 1 62 6b c 0, 6
展示讨论
y
O
x l
展示讨论
C y D O B 5 x A 图1
1
展示讨论
展示讨论
y P C O 1 A B x
展示讨论
y D M A C G O E B F x
展示讨论
y
O A C
O'
B x
D E
图①
展示讨论
y
(3)如图②,连结EM和CM. 由已知,得 EM=OC=2. CE是⊙M的切线,∴ ∠DEM=90º ,则 ∠DEM=∠DOC. 又∵ ∠ODC=∠EDM. 故 △DEM≌△DOC. ∴ OD=DE,CD=MD. 又在△ODE和△MDC中,∠ODE=∠MDC, ∠DOE=∠DEO=∠DCM=∠DMC. 则 OE∥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