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复习课导学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一、复习目标:(同下)二、自学活动:1、学会理解他人;(1)人们之间需要理解(2)尊重、善意和沟通2、宽容的重要性;(1)宽容的内涵(2)宽容的意义(3)宽容要坚持原则3、学会如何宽容他人;4、欣赏和赞美的艺术(1)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2)欣赏他人的含义(3)欣赏的地位(4)能欣赏他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5)真诚的赞美是温暖的阳光(6)赞美的艺术5、以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面对竞争;(1)竞争是前进的动力(2)竞争压力的作用(3)如何正确应对竞争的压力(4)中学生应对竞争压力的正确做法6、培养合作精神。
(1)社会生活离不开团结合作(2)合作是一种能力(3)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合作三、练习验收:1、王老师因工作病倒了,小李、小张和小丁商量带些水果去看望老师。
可是有的同学认为他们这是“拍马屁”。
对此,小李决定放弃看望老师的打算。
小张非常不高兴,还和同学拌嘴。
小丁却善意地向这些同学说明:王老师是为了我们而累病的,我们不是都很关心王老师吗?我想我们应该一起去。
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上述三人的观点进行评析。
2、只有你有心,你就会发现世界上每一个都有值得赞美的地方,每一个人也都喜欢听赞美的话。
请记录一次你赞美别人的经历及一次别人赞美你的经历。
(1)我赞美他(她):(2)我赞美的话是:(3)对方的反应是:(4)我的感受:(5)赞美我的是:(6)他(她)赞美我的话:(7)我的感受是:(8)这两次赞美经历,给我的启示:3、材料一:现代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教育……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竞争。
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通过竞争,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新思维不断产生,进而推动人类的`生产、生活不断向更高的阶段迈进。
因此,现代社会喜欢竞争,鼓励通过竞争调动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充分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下册复习教案

10、我们为什么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1、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2、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样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3、教育对国家的意义。
4、受教育权的含义
5、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
6、我国为什么要普及义务教育?
7、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8、法律保护公民受教育权的原因。
9、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侵犯时怎么办?
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15、消费者的维权途径。
16、请你写一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公益广告语:保护消费者权益,人人有责;
17、请你设计一句提醒广大消费者安全消费的宣传标语:明明白白消费,做聪明消费者;
复习时间安排
用一课时复习知识点并做配套习题
采
取
策
略
根据章节知识点及学情分析,结合考点内容,采取具体措施有:
本单元知识点较多,是历年考试的重点,复习过程中不光要进行相关选择题的练习,还要教给学生做材料分析和探究应用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本单元知识点较多是历年考试的重点复习过程中不光要进行相关选择题的练习还要教给学生做材料分析和探究应用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吴忠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思品学科八年级第三单元复习教案制定人:
单元章节复习
知识点及
时间
安排
第三单元(章节) 知识点(考点)
部编教材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导学案7.2服务社会

2019-20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政治科第三单元导学案(教师版)主备人:政治组审核人:______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 日期:_____课题7.2服务社会一、教学目标:1、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2、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3、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2、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三、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漫画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自学过程1、为什么说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不例外地享用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价值。
2、为什么说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第 1 页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3、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我们可以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作志愿者。
4、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二)检测练习1、爱因斯坦说:“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 A )A.贡献什么B.得到什么C.具有什么D.想要什么2、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
部编教材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导学案7

2019-20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政治科第三单元导学案(教师版)主备人: 政治组审核人: ______班级: _____ 姓名: _______ 家长签名: _____ 日期: _____课题7.1关爱他人1、教学目标:2、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懂得关爱他人要讲究艺术。
一、能够心怀善意、尽己所能关爱他人, 注意讲究策略。
二、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 在关爱他人时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把握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 关爱他人的作用。
2.教学难点: 关爱他人的艺术。
三、教学方法: 事例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漫画五、教学时间: 1课时(一)六、教学过程:(二)自学过程1、关爱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2、关爱, 就是关心爱护。
在长辈的呵护下, 我们健康成长;在老师的鼓励下, 我们增强学习信心;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我们更懂得友谊的珍贵……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 也都在关爱着他人。
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为什么要关爱他人?(1)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 , 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正能量和润滑剂。
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相谅解, 相互尊重, 与人为善 , 增进信任,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 ,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3)关爱他人, 收获幸福。
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 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从一定意义上说, 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3.怎样关爱他人?(1)关爱他人, 要心怀善意。
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 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 物质上给予帮助, 精神上给予关怀。
(2)关爱他人, 要尽己所能。
关爱不分大小, 贵在有爱心。
(3)关爱他人, 要讲究策略。
帮助他人时, 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 , 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 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 ,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八年级政治上册 3-4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1.“一腔热血育桃李,三尺讲坛写春秋。
”这句诗的寓意是A.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和爱戴 B.对老师奉献精神的赞美c.对园林工人的表扬和歌颂 D.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肯定2.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应该尊敬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被老师误解时,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B.在追求独立自主的同时,自觉接受老师的指导C.教师节送上一张亲手制作的贺卡D.在老师有过失或犯错误时,以对立的态度冷淡、疏远老师3 小明十分珍爱父母给自己买的英语复读机被好朋友小涛借用时不小心摔坏了。
为此,小明伤心极了,小涛内心也忑忐不安……你认为他们可能采取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要求小涛马上赔自己一个复读机 B.小明向父母谎称自己把熨读机弄丢了C.小铸说我不是故愈的,可以不赔你 D.小铸向父母讲明实情,贻偿小明井致歉4.学校举行学生写作比赛,部分同学认为黎明的作文是班上写得最好的,应由黎明代表本班去参赛。
上课时,老师却宜布由汪菲参赛。
黎明非常生气,质问老师:“为什么不选我?太偏心了!”说完,便气冲冲地跑出了教室。
黎明这样做(多选)A.是争取正当权益,无可厚非 B.与老师交流沟通的方法不妥C.未作换位思考,没从老师角度看问题 D.是对老师没礼貌,不尊重老师的表现5、下列男女同学的“交往风景”中,属于正常交往的有①男女同学一起学跳校园交谊舞②女同学为男篮队员加油助威③男女同学经常“单独交流”④男同学拿“玩具蛇”作弄女同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6.我们都想成为受欢迎的人,受欢迎的人的共同特征是A.无原则地宽容他人 B.成绩优秀,考上名牌学校D.真诚友好善良,沟通能力强 D.善于推卸责任7. 小高总跟同学闹别扭,甚至吵架,他很苦恼。
于是,他求助于班主任刘老师,老师约他下午面谈。
当他如约敲门时,办公室传出“请进”的声音,小高踢门就进。
刘老师指着门,亲切地说:“小高,你先给门道个歉吧。
”小高愣了半天,恍然大悟:“老师,我明白了!”小高明白了,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感悟①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②遇到困惑,要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③老师没开导小高,是不负责任的表现④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学会换位思考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8.小林是新来的插班生,为了帮助他学习,班主任安排他与学习委员小娜同桌,小娜很热心地帮助他,没想到的是班上同学纷纷传起了他俩的“绯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我国基本制度(复习课)导学案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知识点巩固】一、基本经济制度内容:__________________、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公有制经济:(1)公有制经济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_____成分和_____成分。
(2)国有经济:①含义: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_______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②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______力量。
(3)集体经济:含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_________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资经济。
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和政策:①地位: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_____________,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______________。
②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___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___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______________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国家政策(做法):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____________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__________经济的发展。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现阶段,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前提: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2)尺度: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在现阶段,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劳动报酬。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三讲在同一片土地上学校班级姓名一、知识要点1、中华民族大家庭:兄弟姐妹、平等相互尊重、团结互助,共同进步2、共同愿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二、重点: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2、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三、重温考点1、如何实现各民族平等尊重?2、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制定了哪些政策?3、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维护民族团结互助?4、“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是什么?5、在实现祖国统一方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四、备考精编1、2012年7月1日,香港迎来回归祖国周年纪念日,香港遭遇两次经济危机冲击,但仍然保持繁荣稳定。
这充分证明()A.在香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完全正确的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C、“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为了巩固和发展统一、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我国实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3、小洞去西双版纳旅游,下列做法不利民族团结的是()A、尊重当地民族宗教信仰B、尊重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C、尊重当地民族的语言文字D、尊重当地百姓,不与他们接触交流4、2011年6月15日至7月8日,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
展厅内500余幅图片、图表以及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和实物、生物新颖的多媒体演示,向观众生动展示了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历史进程和伟大历史意义,充分展示了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和发展前景。
(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请你说出西藏和平解放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3)作为中学生,你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初二政治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走自己的路复习课教学案主备:审核:学科组审核:教导处审核:复习要求: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了解追星现象和偶像崇拜的心理原因和行为利弊,培养理性和成熟的偶像崇拜态度,能够正确评价偶像与自我的关系。
2.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选择。
4.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评价自己,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复习重难点:1.正确认识从众和理性对待追星现象是本课的重点。
2.怎样避免盲目的从众心理,走向自主。
3.培养理性和成熟的偶像崇拜态度,正确评价偶像与自我的关系。
复习课时:2课时复习流程一、梳理知识点:第六课从众与自主1、什么是从众?大家怎么认为,自己就怎么认为,大家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这就是从众现象。
2、从众现象的表现:心理从众和行为从众。
3、从众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1)有的从众有利于个人识大体、顾大局,保证团队成员统一认识和行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从众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
如弱化自我意识,束缚独立思考,抑制开放、竞争、开拓和进取的意识,阻碍独立性的培养,窒息个性的发展,扼杀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
盲目从众不仅会阻碍个人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集体的事业。
更严重的是,不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从盲目从众开始的。
4、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1)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2)社会群体的压力和影响。
(3)缺乏抵御非正式团体和外部不良影响的能力。
5、如何克服从众心理?(1)要避免盲目从众,就要努力学习知识、积累经验、锻炼能力,特别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判断、明辨是非的能力。
(2)全面的发展自我,特别是增强自主作出合理的、负责任的选择和行动的能力,是青少年避免盲目从众的重要途径。
(3)增强抵挡团体不合理压力的能力,学会抵制外部不良的诱惑,是青少年避免从众的重要措施。
第七课偶像与自我1、追星现象产生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复习课导学案
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复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能够准确并熟练背诵第三单元知识点
二、能力目标:1、提高自己背诵的能力2、提高自己运用背诵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掌握知识的快乐,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重难点:能够背诵第三单元重点习题并能解决相应习题
复习内容:
1、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
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已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
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最后,教育能为人未来幸福生活奠基,而对于民族和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2、受教育权的含义:
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3、义务教育的含义?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4、如何维护受教育权:
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5、我们应如何履行受教育义务:
其一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
其二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其三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6、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7、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原因或意义:
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实现公民其它权利的物质基础,切实保护公民的个人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8、概念解释: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继承人:第一: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兄弟姐妹,祖父母,处祖父母
9、作为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其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其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10、我国继承法是如何规定继承顺序的?
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得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11、继承方式有哪些?
遗嘱继承,法定继承
12、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我们应怎么做?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是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13、保护公民智力成果权的法律有哪些?
宪法,刑法,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对于未成年人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14、如何维护我们的智力成果权?
通用维权方法三条。
15、在日常生活中,生产者与经营者、消费者分别处于什么地位?这种地位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生产者与经营者处于有利地位;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和不利地位;
结果: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常常发生。
16、为什么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17、消费者的权利有哪些?
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
(注意:前四项要求会背,其它了解)
18、消费者的义务有哪些?
到商场购物,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它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感谢;维护生产经营者的正当利益等等。
(注意,此题言之有理即可)
19、消费者的一双“慧眼”指什么?
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20、如何练就一双“慧眼”(或:如何防止侵权行为发生?)
①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
②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③还要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1、消费者维权的途径?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D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E起诉。
22、说说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或者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方面,要求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制裁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加强对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宣传教育,要求其守法经营;
最后:消费者自身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维权途径,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23、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有哪些?
宪法,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计量法等。
24、消费者的良好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如何体现的?
A这种意识体现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也体现在不公平交易发生之后。
B在交易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C在侵权行为发生以后,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使不法经营者显露原型,受到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