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指南-膀胱肿瘤治疗术
医院护理部泌尿外科膀胱肿瘤健康教育

医院护理部泌尿外科膀胱肿瘤健康教育
(一)术前指导
L心理指导:鼓励家属和患者共同面对疾病。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 .饮食指导: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粗纤维易消化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3 .休息与活动指导:注意保暖,劳逸结合。
4 .术前准备指导: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术晨清洁灌肠。
(二)术后指导
1 .饮食指导:术后第2天即可进流质,术后第5天改为普通饮食,指导其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
2 .休息与活动指导: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取半卧位,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3 .用药指导:遵医嘱定期膀胱灌注。
4 .膀胱持续冲洗指导: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脱出、受压、扭曲。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治疗指南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23-11-21
目录
• 泌尿外科疾病概述 • 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方法 • 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 泌尿外科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01
泌尿外科疾病概述
泌尿外科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01
02
定义
分类
泌尿外科疾病是指涉及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系统的各类疾病,包括炎 症、结石、肿瘤、先天畸形等。
泌尿外科疾病可分为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前列腺疾 病、男性性功能障碍等几大类。
泌尿外科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01
高发疾病
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前列 腺增生等是泌尿外科领域的高 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
02
年龄和性别分布
部分泌尿外科疾病具有明显的 年龄和性别特征,如前列腺增
生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男性。
生风险。
THANKS
对于存在泌尿外科疾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等危险因素 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监测,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降 低疾病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避免穿着过紧的内裤,减少感染机 会。性生活时要注意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引发感染。
泌尿外科疾病的康复管理
遵循医嘱
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 期复诊,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泌尿系统负担。
02
控制饮水量
根据医生建议,合理控制饮水 量,避免过多饮水加重肾脏负 担。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 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尿
路结石的形成。
03
避免久坐不动
长时间久坐不动容易导致泌尿 系统血液循环不畅,增加疾病 风险。患者应定时起身活动,
泌尿系统肿瘤-掌握肾肿瘤及膀胱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PPT

尿路上皮的胚胎学来源
尿路上皮肿瘤的特点
1、多器官性 2、多灶性 3、多发性 4、复发性
B超的诊断作用
一、特点 1、经济无创、操作简便 3、能够及时报告检查结果
二、作用 1、泌尿道疾病普查的基本工具 2、广泛用于泌尿道疾病的诊断 3、术中辅助定位和治疗
膀胱肿瘤
全身较常见肿瘤之一,我国泌尿 生殖系统最常见肿瘤。
A、噻替哌30~60mg+0.9%NS60ml(或注射水)每周一次×6~8
B、丝裂霉素20~40mg+NS或注射水60ml每周一次×8后每月一 次×12
C、B.C.G120mg+NS50ml每周一次×6后每二周一次×6
D、阿霉素50mg+注射水50~60ml每周一次×4~6后每月一次×6
膀胱腔内化疗常作为局部切除后预防复发,并每3月做一次膀 胱镜检查
膀胱肿瘤的预防
1、关怀职业劳动者 2、规律复查和药物灌注
(保留膀胱者手术者) 3、减少致癌物接触
了解肿瘤部位、大小、数目、形态、蒂部情况、基底部浸润 程度,与膀胱颈及输尿管开口的关系,并可随机活检。
镜下见膀胱癌
膀胱腔内药物灌注(局部治疗)
1、药物 2、溶剂 3、尿管 4、体位 5、时间
肾盂肿瘤的治疗及预后
手术原则:肾脏输尿管全长切除+输尿管口 部位的袖状膀胱壁。
局部切除:活检分化良好、无浸润。 微创手术:经内镜利用激光、电切、电凝
等。 术后5年生存率:30~60%。 辅助治疗:放疗、化疗、生物治疗。 复查:应注意膀胱及尿道有无复发。
肾癌
肾母细胞瘤
肾盂肿瘤
部位
三、 生长方式
1、原位癌
2、乳头状癌 3、浸润性癌
高危膀胱癌患者,这个标准疗法不可错过!

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常见恶性肿瘤,2018年中国新发膀胱癌患者82270例,发病率为5.8/10万。
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占大多数,总体预后较为乐观,即使高危患者10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也可达到70%~85%,但NMIBC的5年复发率高达31%~78%,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NMIBC 的生物学行为和表现在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上,高危NMIBC是一种异质性较强的肿瘤,不论是复发(31%~78%)抑或进展(0.8%~45%)的风险均存在较大变异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既往T1期高危NMIBC临床研究中不同队列的临床治疗结果差异性较大。
T1期NMIBC患者确诊后的5年死亡率达10~34%,因此这类肿瘤具有侵袭性并威胁患者生命。
究其原因:其一,诊断因素,进行经尿道膀胱电切术(TURBT)或病理活检时,术者没有切到膀胱固有肌层,病灶体积过小或肿瘤基底烧灼导致病理诊断准确性受到影响等,以上因素导致T2期患者被低估,而误判为T1期患者进行治疗和预后分析;其二,肿瘤生物学因素,侵袭性的病灶难以完全切除,进而出现疾病进展。
T1期膀胱癌治疗上最具挑战之处在于如何及时、准确地辨别及区分卡介苗(BCG)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复发和进展的患者,以及什么样的患者可以从早期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获益。
尽管已有基于膀胱黏膜肌层浸润性情况的亚分期预后模型(如T1a/T1b/T1c),但这些模型并未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对于具有侵袭倾向的T1期膀胱癌(例如二次电切时仍有T1期肿瘤,肿瘤脉管浸润,尿路上皮癌特殊组织学变异)需尽早进行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
高危NMIBC在TURBT术后首选BCG进行膀胱灌注治疗。
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指南,推荐进行1~3年BCG的膀胱维持灌注治疗。
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指南,推荐Ta 高级别、T1和Cis患者,进行BCG膀胱维持灌注治疗。
临床中T1LG的NMIBC较为少见,由于各指南的标准不一,患者的肿瘤情况亦不相同。
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临床路径(征求意见稿)一、膀胱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ICD10:67.901)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1. 病史:无痛肉血尿或体检发现;2.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或膀胱镜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1. 超声检查分期为非肌层浸润肿瘤;2. 诊断性电切;3. 无手术、麻醉禁忌证;4. 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7-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67.901膀胱肿瘤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3.生化检查(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4. 感染性疾病筛查;5. 胸部X光片;6.心电图。
(七)选择用药: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天。
(八)手术日为住院第3 天。
1.麻醉方式:腰麻;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3.手术内固定物:无;4.术中用药:抗生素,麻醉用药;5.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3-4天。
1.术后用药:抗菌药物头孢或喹诺酮类,用药时间为住院3-4天,出院后5-6 天;2.术后必须复查的项目:无。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 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热等;2. 拔除尿管后,排尿无明显异常。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泌尿外科指南-尿道肿瘤治疗术

尿道肿瘤治疗术一、女性尿道癌治疗术(―)经尿道肿瘤电切术【适应证】肿瘤小、基底部较小、表浅、髙分化、低分期尿道癌。
【禁忌证】1.较大肿瘤。
2.有严重出血性疾病。
3.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或营养状况很差,难以耐受手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1.患者取截石位,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2.用尿道膀胱镜检查全尿道和膀胱。
3.用电切镜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尿道黏膜。
4.留置尿管。
【注意事项】,1.切除深度要足够。
2.术后患者易出现尿道狭窄,近尿道括约肌肿瘤电切后有尿失禁的可能。
(二)尿道部分切除术【适应证】1.前尿道癌0期、A期、B期。
2.肿瘤小,基底部较小,周围组织无浸润者。
3.肿瘤位于尿道前端部。
【禁忌证】1.肿瘤大,基底宽,肿瘤位于前尿道偏后者。
2.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手术难以切除局部肿瘤。
3.有严重出血性疾病。
4.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或营养状况很差,难以耐受手术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备皮。
2.患者取截石位,可选择硬膜外麻醉。
3.常规消毒会阴部,铺巾。
4.距离肿瘤外缘2cm,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
5.充分止血,将尿道切缘与会阴黏膜缝合。
6.留置尿管。
【注意事项】1.前尿道及周围组织被彻底切除过多,残留尿道与周围组织不易缝合。
2.术前应估计为彻底切除肿瘤,剩余尿道有可能很短,应有做尿道全切除的准备,同时重建尿流改道。
(三)前盆腔脏器切除术【适应证】1.前尿道癌C期。
2.前尿道癌尿道部分切除术后复发者。
3.女性全尿道癌。
【禁忌证】1.前尿道癌或全尿道癌有远处转移者。
2.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手术难以切除肿瘤。
3.有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或全身状态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4.有严重出血性疾病。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备皮,配血800~1200ml。
2.术前做肠道准备。
术前3d口服抗生素,进少渣半流饮食,每晚灌肠1次。
术前1d禁食,并从静脉补充营养,手术前晚行清洁灌肠。
3.术前做阴道准备。
4.术前留置导尿管。
5.患者取截石位,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讲解模板

手术资料: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手术步骤: (图7.4.2.4-5)。注意勿 损伤闭孔血管及神经。
手术资料: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注意事项:
1.注意术中出血 在处理两侧膀胱侧后韧 带时一定要分次切断,并贯穿结扎,以防 滑脱而出血。在游离前列腺两侧韧带及耻 骨前列腺韧带时易致静脉丛出血,应做到 边结扎、边切断。如遇出血、结扎止血困 难时可用电凝止血。若仍不能控制出血时, 可选用纱布填塞止血,并加速输血,以防 出血性休克。然后,迅速
手术资料: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注意事项: 食时间。最好将橡皮管引流从会阴部引出, 以利引流。
手术资料: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注意事项: 4.膀胱全切后行尿流改道时,两输尿管内 应放置支架管,以防输尿管与肠道吻合口 处出血后血凝块堵塞吻合口导致无尿。
手术资料: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术后处理: 1.注意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两输尿管导 管应接无菌瓶内,防止上行感染。
手术资料: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注意事项: 切断后尿道、切除膀胱,以利暴露,予以 止血,并可经尿道放入气囊导尿管,充气 后牵引以压迫止血。
手术资料: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注意事项: 2.分离膀胱时切勿穿破膀胱,以免膀胱内 尿液及癌细胞污染手术野,导致盆腔感染 及癌细胞的种植转移。
手术资料: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根治性全膀胱 切除术
手术资料: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科室:泌尿外科 部位:膀胱
手术资料: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麻醉: 一般采用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体位为平卧位、头略低。
手术资料: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概述:
膀胱肿瘤是泌尿男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 约占6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为上皮性肿 瘤,约占95%以上。膀胱上皮性肿瘤中以 移行细胞肿瘤最为常见,约占80%以上, 鳞状细胞癌占3%~6.7%,腺癌占0.5%~ 2.6%。膀胱移行细胞肿瘤中多数为移行细 胞癌少数为良性乳头状瘤,但易复发,并 可癌变。
2011版膀胱癌治疗指南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
尿流改道 放疗与化疗 生活质量、预后与随访 膀胱非尿路上皮癌
一、前 言
2006年,Evidence-Based-Medicine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Campbell’s Urology 国外的指南:EUA;AUA;NCCN
前 言
版本更新
2007年版
2009年版
膀胱灌注化疗 膀胱灌注免疫治疗(BCG、免疫调节剂)
术后膀胱灌注化疗
即刻(24h)
—— 单次(低危) 维持(6-12M)
早期(4-6W)——
化疗药物的选择
丝裂霉素 表柔比星 个体化
BCG灌注禁忌症
术后辅助治疗
3. 4.
膀胱原位癌的治疗 T1G3膀胱癌的治疗
BCG或者灌注化疗,TURBT, 二次TURBT,化疗 或者根治性切除。
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
"Together it is possible"
意义
对膀胱癌的四个“有利于”
诊疗方式的选择与统一
治疗方式的结果判定
不同地区诊疗结果的比较
提高诊疗水平,维护患者的利益
内容
1.
前言
5.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
2.
3. 4.
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组织病理学 诊断
6.
7. 8. 9. 10.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is a papillary urothelial lesion with an orderly arrangement of cells within papillae with minimal architectural abnormalities and minimal nuclear atypia irrespective of the number of cell layers. The urothelium in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is much thicker than in papillomas and/or the nuclei are significantly enlarged and somewhat hyperchromatic. Mitotic figures are infrequent in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and usually confined to the basal lay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膀胱肿瘤治疗术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95%以上是尿路上皮肿瘤,腺癌、鳞癌及肉瘤少见。
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间歇发作的无痛性肉眼血尿,有时会出现严重的下尿路刺激症状。
膀胱肿瘤的手术治疗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 U R B T)、膀胱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3类。
临床应用时又有激光切除术和电灼术,基本属于电切范畴。
一、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适应证】1、表浅性尿路上皮肿瘤(T a和T1期)。
2、分化良好(G1)的T2a尿路上皮肿瘤。
【禁忌证】1.尿道狭窄,电切镜难以放入。
2.膀胱挛缩,无法充盈。
3.非尿路上皮肿瘤,如腺癌或鳞癌。
4.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经规范治疗后无法纠正。
5.脊柱或骨盆畸形不能平卧。
6.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操作方法及程序】1.行全身麻醉或硬脊膜外麻醉。
2.患者取截石位,消毒、铺巾。
3.放人电切镜,观察膀胱颈口、三角区、双侧输尿管口,确认肿瘤的部位、数目、大小和基底情况,充分估计电切的效果。
4.行膀胱循环灌注,保持视野清晰。
5.伸入电切环从肿瘤表面开始切除,直至肿瘤基底下的肌层。
6.电凝出血点,对肿瘤基底周围的异常黏膜下血管可同时电凝。
7.对可疑的黏膜再次做活检,做冷冻切片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若为肿瘤,需要继续电切。
8.用冲洗器冲洗出已切除的肿瘤碎片和膀胱组织,送病理检査。
9.复查膀胱和手术区,止血彻底后,退镜。
10.保留导尿管。
【注意事项】1.辨清输尿管口的位置,对输尿管口周围的肿瘤采用单纯电切,尽量避免电凝,防止造成输尿管口狭窄。
2.位于膀胱侧壁的肿瘤,可改用高频电凝或封闭闭孔神经,减少闭孔神经反射。
3.术后保留导尿管,一般3~7d,根据电切的范围和深度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控制时间。
4.术后7d内开始行规则的膀胱内灌注化疗。
二、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切除术【适应证】1.表浅性尿路上皮肿瘤(T a和T1期)。
2.分化良好(G1)的丁尿路上皮肿瘤。
【禁忌证】1.尿道狭窄,操作镜难以放入。
2.膀胱挛缩,无法充盈。
3.非尿路上皮肿瘤,如腺癌或鳞癌。
4.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经规范治疗后无法纠正。
5.脊柱或骨盆畸形不能平卧。
6.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操作方法及程序】1.行全身麻醉或硬脊膜外麻醉。
2.患者取截石位,消毒、铺巾。
3.放入膀胱镜,观察膀胱颈口、三角区、双侧输尿管口,确认肿瘤的部位、数目、大小和基底情况,充分估计激光切除的效果。
膀胱循环灌注,保持视野清晰。
5.伸入激光光纤,激光从肿瘤表面开始切除,同时凝固出血点,直至肿瘤基底下的肌层,对肿瘤基底周围的异常黏膜下血管可同时凝固。
6.对可疑的黏膜再次做活检,做冷冻切片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若为肿瘤,需要继续激光切除。
7.用冲洗器冲洗出已切除的肿瘤碎片和膀胱组织,留做病理检查。
8.复查膀胱和手术区,止血彻底后,退镜。
9.保留导尿管。
【注意事项】1.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切除术术后保留导尿管,根据切除的范围和深度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控制时间。
2.术后7d内开始行规则的膀胱内灌注化疗。
三、膀胱肿瘤电灼术【适应证】1.表浅性尿路上皮肿瘤(T a和T1期)。
2.分化良好(G1)的T2a丁尿路上皮肿瘤。
3.上述两种情况,因尿道狭窄不能做或拒绝做T U R B T的患者。
【禁忌证】1.T3期以上的膀胱尿路上皮肿瘤。
2.非尿路上皮肿瘤,如腺癌或鳞癌。
3.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操作方法及程序】1.行全身麻醉或硬脊膜外麻醉。
2.患者取仰卧位,头略低,暴露脐与耻骨之间的区域。
3.做下腹部正中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分离腹直肌和锥状肌,切开腹横筋膜,向上推开腹膜,显露膀胱。
4纵行打开膀胱,吸尽尿液同时保护手术伤口。
5.检查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基底情况及与双侧输尿管开口的关系。
6.切除肿瘤基底及周围"化的正常黏膜至肌层。
对小肿瘤可直接电灼。
7.结扎或缝扎切缘处的出血点,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切缘的正常黏膜。
8.用可吸收缝线连续全层缝合膀胱,再间断缝合膀胱桨肌层。
9.留置导尿管。
膀胱内注水观察膀胱缝合,无渗漏,若有渗漏,需要缝补。
10.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吸净后在膀胱缝合处底部放置引流管,皮肤处缝线固定。
11.依解剖层次缝合腹直肌前鞘、腹壁下脂肪和皮肤。
【注意事项】1.打开膀胱时必须保护伤口,应避免尿液污染及肿瘤细胞种植。
2.膀胱的缝合必须严密,缝合后注水检査有无渗漏,若有渗漏,必须缝补,同时在缝合处放置引流管。
3.术后尽早(7d左右)幵始行规则的膀胱内灌注化疗。
四、膀胱部分切除术【适应证】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T2期)、基底较宽、位于顶壁或侧壁。
【禁忌证】1.T3期以上的膀胱尿路上皮肿瘤。
2.非尿路上皮肿瘤,如腺癌或鳞癌。
3.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操作方法及程序】1.行全身麻醉或硬脊膜外麻醉。
2.患者取仰卧位,头略低,暴露脐与耻骨之间的区域。
3.做下腹部正中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分离腹直肌和锥状肌,切开腹横筋膜,向上推开腹膜,显露膀胱。
4.纵行打开膀胱,吸尽尿液同时保护手术伤口。
5.检査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基底情况及与双侧输尿管开口的关系。
6.将肿瘤部位的膀胱壁与周围筋膜分离,沿肿瘤边界周围2cm处切除正常全层膀胱壁(包括肿瘤)。
若切除范围包括一侧输尿管口,需要做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7.对切缘处的出血进行结扎或缝扎,止血满意后,留置导尿管。
8.用可吸收缝线连续全层缝合膀胱切缘,再间断缝合膀胱桨肌层。
9.膀胱内注水观察膀胱缝合有无渗漏,若有渗漏,需要缝补。
10.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吸净后在膀胱缝合处底部放置引流管,皮肤处缝线固定。
11.依解剖层次缝合腹直肌前鞘、腹壁下脂肪和皮肤。
【注意事项】1.打开膀胱时必须保护伤口,应避免尿液污染及肿瘤细胞种植。
2.必须充分游离肿瘤部位的膀胱壁,范围至肿瘤边界周围&化外的正常膀胱壁。
3.若肿瘤部位接近输尿管口,切除范围包括一侧输尿管口时,需要切除该侧输尿管口,并做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4.膀胱的缝合必须严密,缝合后注水检查有无渗漏,若有渗漏,必须缝补,同时在缝合处放置引流管。
5.水后尽早(7d左右)开始行规则的膀胱内灌注化疗。
五、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适应证】1.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T a和T1期)。
2.分化差的原位癌。
3.腺癌或鳞癌。
【禁忌证】1.已有远处转移。
2.膀胱肿瘤局部侵犯骨盆、耻骨和直肠(T4期)。
3.患者伴有脑、心、肺、肝或肾功能严重障碍,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1.男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行全身麻醉或硬脊膜外麻醉。
(2)患者取仰卧位,头略低,暴露脐与耻骨之间的区域,留置导尿管。
(3)通常做下腹部正中切口,如需要延长切口,从脐的左侧绕行延伸。
也可做弧形横切口。
(4)逐依解剖层次切开,进人腹腔。
(5)系统性探査膀胱与直肠和盆壁的关系、髂血管淋巴结有无肿大、肝脏有无转移迹象。
(6)充分游离膀胱顶后部的腹膜,切断、结扎脐中和脐侧韧带。
若腹膜与胯胱有粘连,该处的腹膜一并切除。
(7)将肠道推向上腹部并牵开,清楚暴露手术区域。
(8)沿膀胱两侧切开腹膜,在膀胱外侧找出输精管及供应血管,结扎、切断。
(9)游离双侧输尿管,在近膀胱入口处切断输尿管,远端结扎,近端保护,以免尿液污染伤口。
(10)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外侧界为生殖股神经的中部,上界直到髂总动脉分叉处,下界是盆腔内筋膜,内侧界是膀胱。
解剖全程髂外动、静脉,中部清扫到闭孔,在股管开口处解剖出Cloquet淋巴结,切断淋巴管,将整块淋巴组织从髂血管上分离下来。
注意避免损伤副闭孔静脉和显露闭孔神经。
(11)解剖和分离膀胱周围血管,切断和结扎(或缝扎)闭锁的脐动脉和膀胱上、下动、静脉。
(12)沿膀胱筋膜平面游离膀胱,显露膀胱与直肠之间的平面,在直肠前分离膀胱、前列腺和精囊。
(13)游离前列腺两侧韧带,切断结扎,然后切断耻骨前列腺韧带并结扎。
(14)在前列腺尖部切断尿道,将游离的膀胱、输尿管下段、前列腺、精囊和后尿道完整切除。
(15)尿道断端贯穿缝扎闭合。
术中发现前列腺尖部尿道有肿瘤侵犯,需要做全长尿道切除。
(16)尿流改道术。
将输尿管与替代膀胱的一段回肠或结肠吻合。
(17)在耻骨后放置引流管,引流膀胱切口周围的渗液,皮肤处缝线固定。
(18)依解剖层次缝合腹直肌前鞘、腹壁下脂肪和皮肤。
2.女性根治性膀桄切除术(1)行全身麻醉或硬脊膜外麻醉。
(2)患者取仰卧位,头略低,暴露脐与耻骨之间的区域,用碘酒做阴道准备,留置导尿管。
(3)通常做下腹部正中切口,如需要延长切口,从脐的左侧绕行延伸。
也可做弧形横切口。
(4)依解剖层次切开,进入腹腔。
(5)系统性探査膀胱与子宫、直肠和盆壁的关系,髂血管淋巴结有无肿大,肝脏有无转移迹象。
(6)充分游离膀胱顶后部的腹膜,切断、结扎脐中和脐侧韧带。
若腹膜与膀胱有粘连,该处的腹膜一并切除。
(7)将肠道推向上腹部并牵开,清楚暴露手术区域。
(8)沿膀胱两侧切开腹膜,切断结扎子宫圆韧带,分离卵巢漏斗韧带内的卵巢血管,切断结扎。
(9)游离双侧输尿管,靠近主韧带,在近膀胱入口处切断输尿管,远端结扎,近端保护,以免尿液污染伤口。
(10)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外侧界为生殖股神经的中部,上界直到髂总动脉分叉处,下界是盆腔内筋膜,内侧界是膀胱。
解剖全程髂外动、静脉,中部清扫到闭孔,在股管开口处解剖出Cloquet淋巴结,切断淋巴管,将整块淋巴组织从髂血管上分离下来。
注意避免损伤剐闭孔静脉和显露闭孔神经。
(11)解剖和分离膀胱周围血管,切断和结扎(或缝扎)闭锁的脐动脉,膀胱上、下动、静脉和子宮动、静脉。
(12)在子宫阔韧带根部切开腹膜,将子宫颈和阴道后壁与直肠分开。
分离阔韧带和主韧带,切断并贯穿缝扎。
(13)游离膀胱。
游离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14)切断耻骨尿道韧带,缝扎耻骨后静脉丛,止血。
(15)自宫颈下做切口进入阴道,切除阴道前壁,然后重建阴道。
(16)将膀胱、尿道、了宫、输卵管、卵巢、子宫颈和上段阴道完整切除。
(17)尿流改道术。
将输尿管与替代膀胱的一段回肠或结肠吻合。
(18)在耻骨后放置引流管,引流膀胱切口周围的渗液,皮肤处缝线固定。
(19)依解剖层次缝合腹直肌前鞘、腹壁下脂肪和皮肤。
【注意事项】1.游离膀胱时勿穿破膀胱,以免尿液污染及肿瘤种植。
2.注意手术止血。
3.在游离膀胱后壁、三角区、前列腺和精囊时,应在狄氏筋膜前游离,避免损伤直肠。
4.在做盆腔淋巴结清扫时,看清闭孔神经,避免损伤。
一侧损伤无严重后果,若双侧切断需要一起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