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药种类选择

合集下载

失眠药药物分类、常用药适应症和药代动力学、服用失眠药疾病时机及失眠药选择

失眠药药物分类、常用药适应症和药代动力学、服用失眠药疾病时机及失眠药选择

失眠药药物分类、常用药适应症和药代动力学、服用失眠药疾病时机及失眠药选择失眠药分类第一类是镇静安眠药,包括苯二氮䓬类比如地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阿普唑仑等;非苯二氮䓬类新型安眠药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

第二类是安神促眠的中成药,常用的有枣仁安神胶囊、甜梦胶囊或口服液、舒眠胶囊等。

第三类比较特殊,因为大多数睡眠障碍均和情绪异常相关,故慢性失眠合并情绪障碍患者常用调节情绪促眠的药物,如米氮平、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舍曲林、阿戈美拉汀等。

常用药物艾司唑仑片适应证:主要用于抗焦虑、失眠。

也用于紧张、恐惧及抗癫痫和抗惊厥。

催眠效果比较强,口服之后0.5-1小时即可入睡,维持时间在6小时左右。

毒副作用主要存在依赖性,长时间使用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如果一次大量服用会出现中毒现象,出现呼吸抑制或血压降低有生命危险。

在临床上属于二类精神药品,需要有医生的处方。

奥沙西泮片适应证:主要用于短期缓解焦虑、紧张、激动,也可用于催眠,焦虑伴有精神抑郁的辅助用药,并能缓解急性酒精戒断症状。

肌松作用较其他苯二氮䓬药物为强。

口服吸收慢,口服45~90分钟生效,2~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数天血药浓度达稳态,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6%~89%,T1/2一般为5~12小时。

体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灭活,均经肾排泄,体内蓄积量极小。

T1/2是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代谢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在临床上需要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来决定服用药物的频率,如果半衰期比较长的话,可以每天一次或者隔天一次服用,如果半衰期比较短的话,需要一天服用三次到四次,半衰期是一个很重要指标,来决定药物代谢的速度。

阿普唑仑片适应证:主要用于焦虑、紧张,激动,也可用于催眠或焦虑的辅助用药,也可作为抗惊恐药,并能缓解急性酒精戒断症状。

对有精神障碍如抑郁的患者应慎用。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80%。

口服后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

2~3天血药浓度达稳态。

各类安眠药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各类安眠药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各类安眠药的功能主治与用量一、引言安眠药是一类用于治疗失眠和改善睡眠质量的药物。

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失眠已经成为了普遍的问题。

安眠药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入睡并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

本文将介绍各类常见的安眠药以及它们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二、催眠药1. 苯二氮䓬类药物•功能主治:该类药物能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活动来产生催眠和抗焦虑的效果。

•常见药物:–地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用量: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2. 三环抗抑郁药物•功能主治:除了作为抗抑郁药物,某些三环抗抑郁药物也具有催眠作用。

•常见药物:–氯丙咪嗪–衣替米特–氟西汀•用量: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不宜超量服用。

三、镇静安眠药1. 巴比妥类药物•功能主治:该类药物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强的镇静和安眠作用。

•常见药物:–酚巴比妥–苯巴比妥•用量: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禁止私自增减剂量。

2. 手性非苯类药物•功能主治:该类药物能产生中度镇静和安眠效果,并且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小。

•常见药物:–佐匹克隆–地氮平•用量:使用前请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使用。

四、非处方安眠药1. 抗组胺药物•功能主治:该类药物通过拮抗组胺受体,减少神经传导,从而产生镇静和安眠效果。

•常见药物:–酒石酸氢可待因•用量: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使用,不宜超量服用。

2. 中草药•功能主治:一些中草药也具有一定的安眠作用,例如菊花、枸杞子、当归等。

•常见药物:–菊花茶–枸杞茶–当归片•用量:饮用菊花茶和枸杞茶时,根据自身情况酌情饮用;当归片的用量请遵循医生的建议。

五、注意事项1.安眠药需遵循医生的指导,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

2.长期无节制地使用安眠药可能会导致依赖和耐药性。

3.服用安眠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用量。

4.安眠药的使用期限一般不宜超过4周。

5.某些安眠药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如嗜睡、头晕、肌肉乏力等,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不同的安眠药治疗不同的失眠症

不同的安眠药治疗不同的失眠症

不同的安眠药治疗不同的失眠症目前,临床上治疗失眠的西药主要有:①苯二氮类:如安定、硝基安定、舒乐安定、氯硝安定、阿普唑仑(佳乐定)、咪唑安定、劳拉西泮(罗拉)等。

②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鲁米那)、司可巴比妥。

③二苯甲烷类:如安泰乐。

④其他类:如谷维素、唑吡坦片(思诺思、乐坦)欣)、唑吡酮(忆梦反)等。

不同类型的失眠症,选用药物的品种也不同。

①入睡困难者:对入睡困难的失眠病人,要用超短效类药物,这类药物半衰期短,只有0.5~3小时,服用后可使病人很快入睡,且第二天起床没有酒醉感,如司可巴比妥、氯硝安定、三唑仑(酐乐欣、海乐神)、唑吡坦片(思诺思、乐坦)、咪唑安定等。

②睡眠质量差、梦多者:对维持睡眠有困难、噩梦频频的失眠病人,可选用短效或中效类药物,这类药物半衰期稍长,为6~8小时,可加深慢波睡眠并缩短其时间,如舒乐安定、唑吡酮(忆梦反)、劳拉西泮(罗拉)等。

③早醒失眠者:对早醒的失眠病人,应采用中效或长效类药物,这类药物半衰期长,为12~1 5小时,可延长总的睡眠时间,如硝基安定等。

有人认为安定作为催眠药不错,其实安定起效虽快,但半衰期太长,达20小时以上,患者往往第二天醒来昏昏沉沉,所以此药并不适用于催眠,相反用于白天抗焦虑效果比较理想。

应当指出,多数安眠药物都有成瘾性,属于国家管制药品,必须凭医生处方限量使用,所以患者不得擅自购买使用。

一般连续服用某种安眠药最好不超过4个月,如必须继续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换成别的药物或另类药物。

事实上,不少长期依靠服用安眠药入睡的人,与其说是治疗病症需要这类药物,还不如说是心理上的依赖。

如果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已经形成,且病程较长,程度较重,为避免突然停药产生戒断症状,可逐渐递减所服药物的剂量,直到安全停用。

但用不易产生依赖性的药物进行替代,具体方法则由医生指导。

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

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

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中公卫生医基资料库中公卫生人才网今天带大家一起学习《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

当失眠严重影响生活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药物的帮助入睡。

目前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主要分为三种: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非苯二氮卓类。

一、苯二氮卓类代表药物:地西泮(安定)、艾司唑仑、咪达唑仑等。

作用:⒈抗焦虑作用:苯二氮卓类抗焦虑选择性较高。

主要用于焦虑症。

⒉镇静催眠作用:苯二氮卓类随剂量增大,出现镇静及催眠作用。

能明显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减少觉醒次数。

停药反应较巴比妥类较轻,其依赖性和戒断症状也较轻微。

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

⒊抗惊厥、抗癫痫作用:苯二氮卓类有抗惊厥作用,地西泮静脉注射是目前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

⒋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⒌其他不良的反应:苯二氮卓类毒性较小,安全范围大。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嗜睡、头昏、乏力和记忆力下降。

大剂量时,偶见共济失调。

长期应用仍可产生耐药性,需增加剂量。

久服可发生依赖性和成瘾。

停用可出现反跳现象和戒断症状。

二、巴比妥类代表药物:苯巴比妥作用:⒈镇静催眠。

小剂量可起到镇静作用。

中剂量可催眠。

巴比妥类药物久用停药后可引起睡眠障碍,因此越来越少用于镇静催眠。

⒉抗惊厥。

苯巴比妥有较强的抗惊厥作用及抗癫痫作用,临床用于癫痫大发作和癫痫持续性状态的治疗。

⒊麻醉。

不良反应:催眠剂量的巴比妥类可致眩晕、困倦、精细动作不协调。

中剂量可轻度抑制呼吸中枢。

长期连续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可致成瘾。

成瘾后停药,出现戒断症状。

三、非苯二氮卓类代表药物:水合氯醛作用: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

对快相睡眠影响较小,反跳轻,但久用也可产生依赖性。

局部刺激性大,安全范围小。

可用于顽固性失眠和抗惊厥治疗等。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道题目:1.【单选题】临床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是:A.巴比妥类B.苯巴比妥C.水合氯醛D.苯二氮卓类1.【答案】D。

药物虽然可以帮助睡眠,但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缺点。

研究表明催眠药会增加抑郁症发生率。

常见镇静安眠药

常见镇静安眠药

常见镇静安眠药
第5页
惯用于催眠苯二氮卓类药品
地西泮
氟西泮
氯硝西泮
咪达唑仑
硝西泮
三唑仑
苯二氮卓类 劳拉西泮
艾司唑仑
阿普唑仑
替马西泮 奥沙西泮
常见镇静安眠药
第6页
作用特点:
苯二氮卓类药品品种甚多,各有特点,普通 可依据药品药效和半衰期、不良反应来选择。 肝病或老年患者常选取劳拉西泮和奥沙西泮, 因二者都是安定最终产物,不用在肝脏进行 代谢;仅为入睡困难者可选取短作用药品; 易醒、早醒及白天焦虑者则选取中、长期有 效药品。亦可依据临床症状和药理作用选药。 抗焦虑作用以氯硝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 仑为主;镇静作用以三唑仑、氟西泮、硝西 泮、地西泮和艾司唑仑为主;肌肉松弛作用 以地西泮、氯硝西泮为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常见镇静安眠药
第8页
新型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
尽管苯二氮卓类药安全性显著优于巴 比妥类药,是当前惯用催眠药。但其 本身也存在不良反应和依赖、滥用问 题。于是一些称之为新一代非苯二氮 卓类催眠药引发了人们注意和重视, 这些药化学结构与苯二氮卓类不一样, 为短效或超短效催眠药。
常见镇静安眠药
第9页
新型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
常见镇静安眠药
第4页
苯二氮卓类(BZDs)
苯二氮卓类(BZDs)药品药理作用是抗 焦虑、镇静安眠、抗惊厥和中枢性骨 骼肌松弛。其产生镇静安眠剂量与引 发昏迷及呼吸抑制剂量相差数十倍, 故安全性远高于巴比妥类药,也不含 有麻醉作用,在治疗失眠障碍方面基 本上以取代了巴比妥类药。是当前临 床上最惯用镇静催眠药。
常见镇静安眠药
第7页
不良反应及处理
常见有困倦、乏力、头晕、嗜睡、口干、 视物含糊、过分镇静,严重可引发共济失调、 吐字不清、暂时性遗忘,甚至出现谵妄、意 识障碍。轻者无需处理,严重者应减药,输 液帮助药品代谢。长久用药可产生耐受和依 赖性,依赖性包含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躯 体依赖症状多发生在连续用药六个月以上者, 突然停药会产生戒断症状,如失眠、焦虑、 激越加重、肌肉震颤、多汗、头痛、恶心, 甚至诱发癫痫。所以,使用过程中要尽可能 防止长久使用,停减药时,应逐步迟缓进行。

安眠药有很多品种

安眠药有很多品种

安眠药有很多品种.安定就是安眠药的一种.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安眠药种类繁多(迄今已合成2000余种),历史古老,早在上世纪人们就使用安眠药,如溴剂、巴比妥类。

由于它们催眠效果不太理想,副作用较多,且易成瘾,现今,上述的几类安眠药已有被淘汰的趋势。

1952年,有人对甲苯丙醇的分子结构加以改造,合成了眠尔通(安宁),此药因催眠效果好曾一度风行。

几年以后,我们最为熟悉的安定才得以问世。

由于安定的作用可靠,副作用较小,安定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它成了安眠药的代名词。

楼主,你好!对于你的补充提问.我可以这样答你:安定就是安眠药的一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了几分钟就会睡着的那种.你吃了10颗没有反应的话,正常来说医院不可能开假药的,我建议你还是去找给你开药的医生再询问一下. 另外药片上的字你留意了吗?看看是下面的哪一种? 如果确认是安定的话应该是地西泮.目前常用治疗失眠的药物有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非典型苯二氮卓类)、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目前极少用于催眠)和中药。

迄今镇静催眠药已经历前后三代的发展:一、第一代镇静催眠药物包括巴比妥类、水合氯醛、三溴合剂和羟嗪(安泰乐)等;巴比妥类早在1864年已人工合成(巴比妥酸),但到1903年才发现它具有镇静作用,并认识到巴比妥酸衍生物的药理作用。

它们的治疗指数较低,需中等剂量才改善睡眠,药物之间相互影响比较大、大剂量可影响呼吸。

其中羟嗪对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较合适;水合氯醛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少,广泛用于药物临床试验与不合作者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时的快速催眠;苯巴比妥可对苯二氮卓类与其他催眠药进行替代与递减治疗,也可用于儿童睡行症、睡惊症和梦魇等疾病,或者用于拮抗麻黄素、苯丙胺、氨茶碱等药物的中枢兴奋不良反应。

二、第二代镇静催眠药物主要是指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

该类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

其中地西泮(安定)曾经是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

论安眠药种类与使用指南

论安眠药种类与使用指南

我对那⼏几颗⼩小⼩小的东⻄西注视良久。

连⾃自⼰己的睡眠都要仰仗外⼒力力,那我还残存多少⾃自主,这样活着凭的是什什么?我听上瘾的⼈人说它是吗啡,让⼈人既爱⼜又恨,明知伤⾝身,却⼜又拒绝不了了,因为无它不成眠。

作家钟怡雯曾⻓长期受失眠所苦,她在《垂钓睡眠》中书写了了失眠的痛苦和⾯面对药物的挣扎。

在普通⼈人眼⾥里里,睡眠就如呼吸般⾃自然,纵使是浅眠或入睡困难的⼈人,也能在某些时刻捕捉到睡眠的踪影。

但对失眠者来说,⿊黑夜是漫⻓长⼜又煎熬的,他们渴望时间能走慢些,好腾出更更多和睡眠谈判的机会。

01 巨星之死前段时间,我57岁的⺟母亲患上了了失眠症。

从去年年开始,她就⼀一直睡得不好,需要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从最初吃半颗药就能⼀一觉睡到天亮,到后来逐渐加⼤大剂量量到⼀一颗、两颗、三颗......却仍然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向与睡眠作伴的她,突然就毫无征兆地失去了了它,从此开始和失眠打起了了交道。

那是我们家第⼀一次真正了了解「安眠药上瘾」这个陌⽣生的名词在陪伴我⺟母亲奔波于各⼤大医院和诊所治疗期间,我不停地在⽹网上搜寻有关这个病的资讯,发现原来⼈人类早已与这个病魔交过⼿手。

迈克尔·杰克逊与其私⼈人医⽣生康拉德·穆⾥里里2009年年,乐坛巨星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被发现倒卧在家中卧室,经证实他是被注射强效麻醉剂异丙酚(俗称“⽜牛奶针”)致死,他的私⼈人医⽣生康拉德·穆⾥里里(Conrad Murray)因过失杀⼈人被判4年年徒刑。

杰克逊晚年年罹患失眠症,⻓长期靠药物助眠,⽽而且越吃越重。

⼀一天,失眠已久的杰克逊快崩溃了了,他恳求医⽣生穆⾥里里帮⾃自⼰己注射异丙酚,却不想赔上了了⽣生命。

异丙酚与⼀一般处⽅方安眠药不同,并非只在脑部发挥作⽤用,⽽而是全⾝身麻醉,药效相当强劲。

有药剂师表示,这种只能⽤用作医院⼿手术麻醉的药⼗十分危险,若若患者没有佩戴⽣生理理监测器或控制好剂量量,很容易易造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老年人慎选安眠药

老年人慎选安眠药

老年人慎选安眠药失眠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许多老年人都选择服用安眠药的方法来治疗失眠。

然而专家告诉我们,老年人应根据自己失眠的症状来选择安眠药,否则不但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给身体带来损害。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安眠药有短效、中效和长效之分。

老年人应根据自己失眠的症状进行如下的选择:一、若老年人的失眠症状表现为单纯的入睡困难,可服用短效安眠药思诺思。

思诺思的有效成分是唑吡坦,它属于新一代的非苯二氮类催眠镇静类药物。

一般情况下,老年失眠患者在口服一片(10毫克)思诺思后15~30分钟即可入睡,而且不会发生长睡不醒或醒后乏力等症状。

有研究表明,老年失眠患者在连续服用思诺思5周后,其入睡的时间可明显缩短,夜间醒来的次数会减少,总的睡眠时间会延长。

需要注意的是,在加量服用思诺思时,其产生的药效并不会增强。

因此,当患者在服用该药效果不佳时,切勿随意增加药量。

二、若老年人的失眠症状表现为睡眠的质量差、夜间易醒,说明该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情绪,则可服用劳拉西泮等含抗焦虑成分的中效安眠药,也可服用导眠能、苯巴比妥、安定等长效安眠药。

这些药物有利于患者加深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的脑组织较为脆弱,对一些具有安眠镇静作用的药物敏感性很高。

而巴比妥类镇静安眠药在人体内的分解速度缓慢,易破坏人体的兴奋抑制平衡,使人出现过度兴奋和激动的症状。

因此,老年人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应减量服用。

三、若老年人的失眠症状表现为醒得太早或醒后无法入睡,则可服用硝基安定或氯硝安定等长效安眠药。

因为这些药物能帮助失眠患者获得深度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失眠患者在服用上述这些安眠药时,还应注意服用的时间。

一般来说,短期失眠患者在用安眠药两周后就应停药,但长期失眠患者可长期服用。

一周失眠3次以上的患者需天天服药,而一周失眠3次以下的患者则应按需服药。

同时,老年人对安眠药极易产生耐药性。

因此,老年人应采用交替使用几种安眠药的方法来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另外,还有不少老年人对使用安眠药有恐惧心理,即使长期失眠也不敢服用失眠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眠药种类与选择
(中老年保健经验谈之二十)
目前,常用的安眠药主要有四种,它们是:
1、苯二氮卓类(安定类)。

这是一种通过增强神经信息传导物质神经传递功能,使神经细胞超极化,产生抑制效应的镇静安眠药。

主要有地西泮(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硝西泮(硝基安定)、奥沙西泮(去甲羟基安定)、阿普唑仑(三唑安定)、氟西泮(氟安定)、阿普唑仑(佳静安定)、咪达唑仑(咪唑安定)等。

此类药按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三小类:一类为短效药,主要用在入睡困难者或偶发性、暂时性的失眠症,如咪达唑仑(咪唑安定),作用时间短,孕妇、重症肌无力者禁用,精神分裂症及重症抑郁症者禁用。

第二类为中效药,适用于睡眠浅而多梦者,如艾司唑仑(舒乐安定),不良反应少,老年、体弱者及小儿请遵医嘱。

阿普唑仑(佳静安定),有抗焦虑作用,不良反应见头昏、便秘等。

第三类为长效药,适用于睡眠浅而早醒者,地西泮(安定),治疗范围广,可抗焦虑及恐惧症,还用于紧张性头疼,不良反
应与阿普唑仑相近,青光眼与重症肌无力者禁用。

氟西泮(氟安定),口服吸收完全,作用快,对于入睡困难者作用较好,有胃肠道反应,老年人可导致共济失调。

2、巴比妥类:这是一类通过抑制上行激活系统的功能,使大脑皮层细胞兴奋性下降而产生镇静安眠的药物,这种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小剂量巴比妥即可抑制大脑皮质运动区产生镇静催眠作用;较大剂量可以使感觉迟钝、活动减少、引起困倦和睡眠,并对延髓中枢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呼吸频率减慢,呼吸深度增加等。

这类药物依其作用时间的快慢、长短也可分为长效(如苯巴比妥)、中效(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短效(司可巴比妥)三类。

有口服和注射两种给药方法。

口服长效类药物在20~60分钟内发生作用,中效类药物在10~30分钟内发生作用。

注射给药作用快,中效和短效类巴比妥钠盐静脉注射几乎即刻发生作用。

口服或肌内注射,药物作用可持续6~8小时,静脉注射可持续3~6小时。

3、其它类。

这类药物主要有安眠酮(甲喹酮)、导眠能(格鲁米特)、水合氯醛等。

安眠酮,极易被胃肠道吸收,吸收率可达99%。

它主要作用于大脑皮质,
服药后10~30分钟即发生作用,可持续6~8小时,醒后无不适感,还具有松弛肌肉、抗惊厥的作用。

导眠能,口服后迅速被胃肠道吸收,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服药后30分钟即可人睡,药物作用可持续4~8小时。

水合氯醛,为最常用的催眠药,其优点在于不过分抑制睡眠中的快速动眼状态,醒后多无头昏、困倦等现象。

常用量为10%的溶液10—20毫升,口服或灌肠,15~20分钟入睡;作用可持续6~8小时。

4、褪黑素。

褪黑素又称褪黑激素,松果体素,有“体内安眠药”之称,由位于脑内的一个叫松果体的小器官分泌,且分泌非常有规律。

通常情况下,在每天20点左右开始分泌,随后含量逐渐上升,23点后迅速升高,凌晨2-3点钟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早上8点,褪黑素在血液中的浓度达到最低,晚上20点开始又一个周期。

有一段时间,人们根据褪黑素的分泌规律与人的睡眠时间相吻合的情况,曾认为褪黑素与睡眠紧紧相关,适当补充褪黑素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但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它对治疗睡眠障碍虽有一定效果,但因其副作用太多、太大,因此许多国家已经不许使用褪黑素,我国虽然还没有明确说法,但使用者也要慎重从事。

前三种药物的共同弱点是,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可再现较严重的戒断症状。

如果突然停药,会出现躯体软弱、食欲差、焦虑不安、体重锐减、心动过速、眩晕、血压下降、情绪不稳、激动易怒等症。

心肺均有不同程度抑制呼吸中枢的副作用。

因此一般性的睡眠障碍,能不用的还是不用药的为好,确实需要用药的要认真慎重选药。

如果有抑郁或焦虑倾向,可选择抗抑郁药。

现在,在使用安眠药方面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过分滥用。

有的很轻的睡眠障碍也用药物治疗,有的长时间使用一种药,有的多种药不合理联合或交替使用,有的与酒精合用等;另一种是惧怕不用。

怕产生副作用,不敢用药,哪怕是很重的睡眠障碍也硬挺着,不知道重度睡眠障碍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药物副作用带来的危害。

当前要努力克服这两种倾向,做到不该用的时候不要用,该用的时候一定要用,并且选择最适合自己用的药,尽可能做到科学用药,合理用药,把药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