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积与实用面积的计算

合集下载

实用率的计算公式

实用率的计算公式

实用率的计算公式
实用率是一个百分率,通常用于描述房屋的可用面积与总面积之间的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实用率= 实用面积/ 建筑面积× 100%。

这里的“实用面积”指的是房屋内部真正可以使用的面积,而“建筑面积”则包括了房屋内部的所有面积,包括墙体、楼梯、走廊等公共部分的面积。

因此,实用率越高,意味着单位建筑面积内的可用面积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我们还会听到“使用率”或“得房率”这样的词汇。

其实,这些概念与实用率有所不同。

例如,住宅的套内净面积与房屋建筑面积的比值被称为使用率;而商品房的实用率则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房屋建筑面积的比值。

由于实用率大于使用率,开发商有时会用实用率来吸引买房人。

此外,还需要注意某些宣传中可能会提到“100%使用率”,但这通常不是我们常规理解的使用率,而是按照另一套计算规则得出的数据。

房屋的建筑面积怎么计算

房屋的建筑面积怎么计算

房屋的建筑面积怎么计算建筑面积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建筑总面积和套内建筑面积。

建筑总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面积之和,包括建筑物的内外墙体、阳台、顶层、底层等的表面积总和。

套内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内部实际可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公共空间、墙体和共用设施面积。

计算建筑总面积的一种常见方法是使用建筑平面图。

首先,需要将平面图上的每个房间或区域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测量,可以使用测量工具如软尺或测量仪器来得到准确的尺寸。

然后,将每个房间或区域的长度和宽度相乘,得到该房间或区域的面积。

最后,将所有房间或区域的面积相加,即可得到建筑总面积。

另一种常见的计算建筑总面积的方法是使用建筑物外墙的投影面积进行计算。

首先,需要量取建筑物外墙的长度和高度。

可以用测量仪器或简单的测量工具如卷尺进行测量。

然后,将建筑物外墙的长度与高度相乘,即可得到建筑物外墙的投影面积。

最后,将建筑物内部各个房间或区域的面积加上建筑物外墙的投影面积,即可得到建筑总面积。

计算套内建筑面积需要考虑一些特殊因素,如墙体的厚度和凹凸部分的面积。

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净面积计算。

净面积是指房屋内墙体围成的实际可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体、柱子、阳台等遮挡物的面积。

计算套内建筑面积时,可以按照建筑总面积的计算方法得到建筑物外墙的投影面积,然后减去墙体的厚度和凹凸部分的面积即可得到套内建筑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建筑面积计算标准和方法。

因此,在计算建筑面积时,应该参考当地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总而言之,建筑面积的计算是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或外墙投影面积,通过测量和计算各个房间或区域的尺寸,得到建筑物的总面积或套内建筑面积。

这个过程需要仔细测量和准确计算,以确保得到准确的结果。

同样重要的是,在计算建筑面积时应该遵守当地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房屋的建筑面积符合法律要求。

2023新版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2023新版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2023新版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原创实用版)目录1.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背景和目的2.计算建筑面积的具体方法3.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的计算4.房屋使用面积的计算5.房屋层数的计算6.房屋所在层次的计算7.房屋结构占用面积的计算8.多层和高层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9.房屋内的技术层建筑面积的计算10.穿过房屋的通道和门厅面积的计算11.楼梯、楼梯间、电梯井等面积的计算12.室外楼梯和屋面上的建筑面积计算13.斜面结构屋顶下空间面积的计算14.与房屋相连的走廊和架空通廊面积的计算15.地下层及其相应出入口的面积计算16.层高在 2.20 米以上的地下层面积计算正文一、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背景和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规范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公平性,我国于2023 年发布了新版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新版规则旨在统一计算标准,提高计算效率,避免因计算误差引发的纠纷。

二、计算建筑面积的具体方法1.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按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 米(含 2.20 米,下同)以上的永久性建筑。

2.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系指各产权人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3.房屋使用面积系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面积计算。

三、房屋层数的计算1.房屋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 0.00m 以上计算。

2.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

四、房屋所在层次的计算1.房屋所在层次是指本权属单元的房屋在该幢楼房中的第几层。

地下层次以负数表示。

五、房屋结构占用的面积1.房屋结构(如墙、柱)占用的面积,包括地下室所占用的面积,但不包括天井、墙外阳台、客观存在外楼梯等占用的面积。

六、多层和高层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1.多层和高层房屋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

什么是建筑面积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什么是建筑面积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什么是建筑面积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及使用率计算有直接关系。

那么你对建筑面积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建筑面积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建筑面积的简介建筑面积一般大于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是建设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结构外围水平面积,是以平方米反映房屋建筑建设规模的实物量指标。

建筑面积亦称建筑展开面积,它是指住宅建筑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测定的各层平面面积。

它是表示一个建筑物建筑规模大小的经济指标。

每层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勒脚以上外墙围水平截面计算。

它包括三项,即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在中国内地,与建筑面积有关的法规有《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及现行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而在中国香港,建筑面积及使用面积的计算则需遵循香港测量师学会发布的《量度作业守则》。

在中国台湾则有建筑技术规则,其第九章之容积管制即是关于容积率和建筑面积的规范。

工程的建筑面积和实际面积不一致。

使用面积也叫地毯面积/净面积,就是往地下铺地毯,铺满以后地毯的面积。

使用面积实际上就是套内面积,而工程的建筑面积是在套内面积的基础上加上了每户所占的公摊面积。

计算建筑面积的作用1、确定建设规划的重要指标。

2、确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

是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3、计算有关分项工程量的依据。

4、选择概算指标和编制概算的主要依据。

5、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之间存在着一定比例关系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因为建筑面积是计算商品房价格的结算数据,所以对于购房者来说,了解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住宅建筑中,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和方法是:(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住宅如内部带有部分楼层(如阁楼)也应计算建筑面积。

(2)多层或高层住宅建筑的建筑面积,是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或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是地产名词,与实用面积及实用率计算有直接关系。

因应国家地区不同,其定义和量度标准未必一致。

建筑面积一般大于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是建设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结构外围水平面积,是以平方米反映房屋建筑建设规模的实物量指标。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1)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

它由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3)辅助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活动所占的净面积的总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厕所、厨房等。

(4)结构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对于建筑物而言1.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有或使用的土地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一般按底层建筑面积。

2.通常用于计划地块的建筑密度,计算公式是:建筑密度=占地面积/土地面积。

全国统一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国家经委于1982年颁布的法规性文件)其主要计算规则如下: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建筑物如带有部分楼层者,亦应计算建筑面积。

2.高低联跨的单层建筑物,如需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当高跨为边跨时,其建筑面积按勒脚以上两端山墙外表面间的水平长度乘以勒脚以上外墙表面至高跨中柱外边线的水平宽度计算;当高跨为中跨时,其建筑面积按勒脚以上两端山墙外表面间的水平长度乘以中柱外边线的水平宽度计算。

3.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4.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地下指挥部等及相应出入口的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建筑面积及投影面积计算方法

建筑面积及投影面积计算方法

建筑面积计算方法1、新规范《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国家建设部于2005 年 4 月 15 日公布, 7 月 1 日推行,当前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武汉、福建、等多个省市明令开始实行。

2、对于建筑物面积的计算,设计院、房产商、房管中心各有各的计算标准。

设计院和房管中心的面积计算依照就是国家颁发的规范,而房产企业自己有自己的计算标准。

最后我们房产证上的面积都是房管中心实测的,所以设计院和房产企业说面积是怎么算是没实用的,全部以实测面积为准。

3、既然全部以实测面积为准,那有的朋友说都交给房管中心丈量单位去测不就行了嘛。

其实不可以,我以前听闻过这样的事例,房产商跟面积丈量单位勾通,房产证上的面积比实质少了好多。

而此刻的房子一平方就是几千块,碰到这类事情常常损失巨大。

所以我们作为花费者自己也要知道面积是怎么算的,哪些该算哪些不该算,这样才不会给蒙了。

4、要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算使用新规定,房产企业也会想出各样方法偷换观点。

比方此刻关闭天台算一半面积,头几日就有房产商要求不要在图上注明“关闭天台”这几个字,并解说为“房间的延长”,要求面积全算。

好的,我告诉她,所谓天台,依据规范的解说就是“供使用者进行活动和晾晒衣物的空间”。

你写了然作为房间,也就是说天台没有了。

依据《住所设计规范》,商品房是一定要有天台的,所以我不赞同这么做。

我就这样把她顶回去了,可是我很担忧一般老百姓不知道这些事情,买房的时候会不会被房产商给骗了。

此后假如你的房子所有天台都关闭作为房间,那么你完整能够提出抗议要求赔天台。

好了,下边进入正题,对新老规范做一些比较来告诉大家终究住所建筑面积计算有了什么不同。

对于没有改变的计算规则就不作解说了。

1、新规范规定,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明过2.10m 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m 至2.10m 的部位应计算面积;室内净高不足1.2m 时不该计算面积。

请注意“净高”二字。

房产面积计算规则

房产面积计算规则

房产面积计算规则
1. 套内使用面积:指房屋内部实际可供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体、柱子等结构部分。

一般包括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功能区域的面积。

2. 套内建筑面积:指套内使用面积加上套内墙体面积和套内阳台面积之和。

3. 公摊面积:指将整栋建筑物的共用部分(如楼梯、电梯、走廊、门厅等)按照一定比例分摊给各户的面积。

4. 建筑面积:指套内建筑面积加上公摊面积之和,也就是房屋的总建筑面积。

5. 实测面积:指房屋竣工后,由专业测绘机构测量得出的实际建筑面积。

在房产交易中,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计算规则,因此在具体计算时,建议参考当地相关部门或专业机构的规定和标准。

此外,对于购买房产的人来说,了解房产面积的计算规则有助于清楚房屋的实际大小和价值,避免在交易中出现纠纷。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介绍,具体的房产面积计算规则可能因地区、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房产交易或其他相关活动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当地房地产管理机构以获取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新)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新)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面积是指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反映房屋建筑规模的实物量指标。

它在基本建设计划、统计、设计、施工和工程概预算等各个方面广泛应用,是房屋建筑计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研究和使用规范,我们在这里解读最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

规范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三个部分以及规范条文说明。

总则阐述了规范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建筑面积计算应遵循的原则等。

术语部分列举了25条术语,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涉及的建筑物有关部位的名词作了解释或定义。

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共有25条,包括建筑面积计算范围、计算方法和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规范条文说明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的具体内容、方法做了细部界定和说明,以便能准确地使用规定和方法。

房屋建筑的主体部分1、单层建筑物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勒脚是指建筑物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高度是指室内地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单层建筑物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围护结构是指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门、窗等。

2、多层建筑物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不同的层高划分界限分别计算。

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这种算法称为“层高界限计算法”。

层高是指上下两层楼面(或地面至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中,最上一层的层高是其楼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3、单(多)层建筑物的坡屋顶内空间单(多)层建筑物的坡屋顶内空间不计算建筑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公顷=10000 平方米=100 公亩=15 市亩 1 公亩=100 平方米 1平方米=0.0015亩∴1亩=666.67平方米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

1平方米=0.0015亩,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128+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亩数为0.192。

亩换为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

如要计算24.6亩等于多少平方米,24.6÷3=8.2,8.2加倍后为16.4,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16400。

根据《房产测量规范》,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为:1、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2、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

不应计入的公用建筑空间:1、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车道等?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2、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3、为多幢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包括物业管理?用房。

需要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为整幢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扣除整幢建筑物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并扣除作为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以及人防工程等之后的建筑面积。

住宅楼分摊系数计算方法为?需要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总和除以参加分摊的各单元的建筑面积总和。

然后用各单元参加分摊的建筑面积乘以分摊系数?就可以得出各套房屋的分摊面积。

其中?需要分摊的面积要由产权部门测绘队实地测量。

一般来说,高层楼房的分摊面积要大于多层的分摊面积。

在他们测量实践中,高层的分摊系数一般在0.18—0.26之间,而多层的分摊系数则在0.11—0.16之间。

不过,每个楼盘,甚至一个楼盘各幢房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房屋的公摊面积要实地测量,要根据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关配套情况来定,没有限定的范围。

究竟公摊面积占多大的比例,开发商在跟业主签合同时,应明确说明。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建筑面积是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反映房屋建筑规模的实物量指标,它广泛应用于基本建设计划、统计、设计、施工和工程概预算等各个方面,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房屋建筑计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为帮助大家学习和使用规范,我在这里以自己的理解来解读一下规范的内容,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规范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三个部分以及规范条文说明。

现综合起来讲解。

第一部分总则阐述了规范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建筑面积计算应遵循的原则等。

第二部分例举了25条术语,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涉及的建筑物有关部位的名词作了解释或定义。

第三部分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共有25条,包括建筑面积计算范围、计算方法和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规范条文说明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的具体内容、方法做了细部界定和说明,以便能准确地使用规定和方法。

下面着重讲一下规范中的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一、房屋建筑的主体部分1、单层建筑物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勒脚是指建筑物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图1);高度是指室内地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图1 勒脚单层建筑物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围护结构是指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门、窗等。

2、多层建筑物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不同的层高划分界限分别计算。

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这里我将这种算法简称为“层高界限计算法”。

层高是指上下两层楼面(或地面至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中,最上一层的层高是其楼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3、单(多)层建筑物的坡屋顶内空间单(多)层建筑物的坡屋顶内空间,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其净高超过2.1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至2.1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设计不利用时不应计算面积。

这里我将这种算法简称为“净高界限计算法”。

净高是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屋面板)底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图2:第(1)部分净高<1.2m,不计算面积;第(2)、(4)部分1.2m≤净高≤2.1m,计算1/2面积;第(3)部分净高>2.1m,应全部计算面积。

4、地下建筑、架空层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永久性顶盖是指经规划批准设计的永久使用的顶盖。

图2 坡屋顶下空间利用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和深基础架空层的建筑面积,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结构的,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结构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应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积的1/2计算;设计不利用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和深基础架空层,不应计算面积。

图3 地下室示意图5、建筑物的门厅、大厅、回廊建筑物的门厅、大厅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回廊是指在建筑物门厅、大厅内设置在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回形走廊。

6、高低联跨的建筑物、变形缝高低联跨的建筑物应以高跨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其高低跨内部连通时,其变形缝应计算在低跨部分的面积内。

(图4)建筑物内的变形缝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计算。

图4 高低联跨的厂房示意图7、室内楼梯、井道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垃圾道、附墙烟囱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并入建筑物面积内。

自然层是指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

如遇跃层建筑,其共用的室内楼梯应按自然层计算面积;上下错层户室共用的室内楼梯,应选上一层的自然层计算面积。

(图5)8、建筑物顶部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间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无围护结构的不计算面积。

9、以幕墙作为围护结构的建筑物,应按幕墙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建筑物外墙外侧有保温隔热层的建筑物,应按保温隔热层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图5 户室错层剖面示意图10、外墙(围护结构)向外倾斜的建筑物设有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应按其底板面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图6)如遇到向建筑物内倾斜的墙体,则应视为坡屋顶,应按坡屋顶内空间有关条文计算面积。

图6 某楼层剖面二、房屋建筑的附属部分1、挑廊、走廊、檐廊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挑廊、走廊、檐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有永久性顶盖但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走廊是指建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间;挑廊是指挑出建筑物外墙的水平交通空间;檐廊是指设置在建筑物底层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

(图7)图7 檐廊示意图2、架空走廊建筑物之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有永久性顶盖但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不计算面积。

架空走廊是指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在二层或二层以上专门为水平交通设置的走廊。

3、门斗、橱窗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门斗、落地橱窗,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 2.2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有永久性顶盖但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门斗是指在建筑物出入口设置的建筑过渡空间,起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图8);落地橱窗是指突出外墙面根基落地的橱窗。

4、阳台、雨篷建筑物阳台,不论是凹阳台、挑阳台、封闭阳台、敞开式阳台,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阳台是供使用者进行活动和晾晒衣物的建筑空间。

雨篷,不论是无柱雨篷、有柱雨篷、独立柱雨篷,其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2.1m者,应按其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宽度在2.1m及以内的不计算面积。

雨篷是指设置在建筑物进出口上部的遮雨、遮阳篷。

5、室外楼梯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应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无永久性顶盖,或不能完全遮盖楼梯的雨篷,则上层楼梯不计算面积,但上层楼梯可视作下层楼梯的永久性顶盖,下层楼梯应计算面积(即少算一层)。

6、舞台灯光控制室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三、特殊的房屋建筑1、立体库房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的应按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2、场馆看台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场馆看台下空间,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图9),其净高超过2.1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至2.1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设计不利用时不应计算面积。

如图9:第(1)部分净高<1.2m,不计算面积;第(2)部分1.2m≤净高≤2.1m,计算1/2面积;第(3)部分净高>2.1m,应全部计算面积。

注:这里所谓“场馆”实质上是指“场”(如足球场、篮球场等),看台上有永久性顶盖部分;“馆”应是有永久性顶盖和围护结构的,应按单层或多层建筑物相关规定计算面积。

3、站台、车(货)棚、加油站、收费站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站台、车棚、货棚、加油站、收费站等,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