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及接口第九章作业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九章 习题与思考题

第九章习题与思考题典型例题解析一、填空题:1.8255A把①和②分别称为A组和B组,可组成两个独立的并行接口。
答案:①A口和C口的上半部分(PC4~PC7);②B口和C口的下半部分(PC0~PC3)。
分析:8255A的内部控制部分包括A组和B组控制部分,A组控制电路控制端口A和端口C 的上半部分,B组控制电路控制端口B和端口C的下半部分。
每组控制部件从读写控制逻辑接受各种命令,从内部数据总线接收控制字,并发出适当的命令到相应的I/O端口,以确定各个端口的工作方式。
2.8255A中,A组有①种工作方式,它们是②,B组有③种工作方式,它们是④。
当A组工作于方式2时,B组可以工作于⑤。
答案:①3;②方式0、方式1和方式2;③2;④方式0和方式1;⑤方式0或方式1。
分析:8255A的A组和B组可以通过程序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方式组合,在此要注意只有A组能工作于方式2。
3.当8255A的PC4~PC7全部为输出线时,表明8255A的A端口的工作方式是。
答案:方式0分析:A口工作在方式1或方式2时,均要使用PC4~PC7中部分或全部信号线作为固定的应答信号线和中断请求线。
此题全部PC4~PC7为输出线,说明A口工作时无固定的应答控制线,由此判断A口只能工作在方式0。
二、选择题1.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之间的数据传输前者是并行,后者是串行。
A.接口与CPU B.接口与外设 C.CPU与外设 D.接口与CPU和外设答案:B分析:无论是并行接口还是串行接口,接口与CPU之间的数据传输都是并行的,主要区别是在接口与外设之间。
2.8255A有两种控制字,分别为工作方式字和C口位控字,其工作方式控制字一定是()。
A.不等于80H B.小于等于80H C.大于等于80H D.都不是答案:C分析:8255A的方式控制字最高位D7是特征位,固定为1,所以只有答案C是正确的。
3.8255A工作在方式1的输入状态时,可以通过()知道端口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输入的数据。
微机原理第九章练习题及解

微机原理第九章练习题及解一:单项选择题●8253的端口地址数为( C )。
A:1个B:2个C:4个D:8个●8255的A端口读写操作时,地址线(A)。
A:A1 = 0、A0 = 0 B:A1 = 0、A0 = 1C:A1 = 1、A0 = 0 D:A1 = 1、A0 = 1●写8255的控制字88H,功能是( B )。
A:A口方式0输入B:B口方式0输出C:置PC4为低D:置PC7为高●从8255的C端口读状态信息时,地址线( C )。
A:A1 = 0、A0 = 0 B:A1 = 0、A0 = 1C:A1 = 1、A0 = 0 D:A1 = 1、A0 = 1●8088与8255连接时的写控制字地址是( D )。
A:100H B:101H C:102H D:103H●8086与8255连接时的B口读写地址是( B )。
A:100H B:102H C:104H D:106H●8253写方式控制字时,地址线( D )。
A:A1 = 0、A0 = 0 B:A1 = 0、A0 = 1C:A1 = 1、A0 = 0 D:A1 = 1、A0 = 1●8253的计数器0读写操作时,地址线(A)。
A:A1 = 0、A0 = 0 B:A1 = 0、A0 = 1C:A1 = 1、A0 = 0 D:A1 = 1、A0 = 1●8253的控制字为85H,功能为( B )。
A:计数器0二进制计数B:计数器2十进制计数C:计数器0低8位初值D:计数器2高8位初值●8253的控制字为78H,计数器选择为( B )。
A:计数器0 B:计数器 1 C:计数器 2 D:无作用●8253的控制字为40H,工作方式选择为( C )。
A:方式0 B:方式 2 C:方式 4 D:方式5●8259固定优先权方式的中断请求信号IR0—IR7的优先权顺序为( A )。
A:IR0→IR7 B:IR7→IR0C:IR0→IR7→IR-1 D:每个中断请求信号等优先权。
国防《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9章

习题91.答:(1)DMA方式是一种由专门的硬件电路控制数据在I/O设备与存储器之间直接交换的方式,这种硬件称为DMA控制器,简称为DMAC。
(2)一个完整的DMA传输过程必须经过下面的4个步骤。
①DMA请求。
CPU对DMA控制器初始化,并向I/O接口发出操作命令,I/O接口提出DMA 请求。
②DMA响应。
DMA控制器对DMA请求判别优选级及屏蔽,向总线裁决逻辑提出总线请求。
当CPU执行完当前总线周期即可释放总线控制权。
此时,总线裁决逻辑输出总线应答,表示DMA已经响应,通过DMA控制器通知I/O接口开始DMA传输。
③DMA传输。
DMA控制器获得总线控制权后,CPU即刻挂起或只执行内部操作,由DMA 控制器输出读写命令,直接控制RAM与I/O接口进行DMA传输。
④DMA结束。
当完成规定的成批数据传送后,DMA控制器即释放总线控制权,并向I/O 接口发出结束信号。
当I/O接口收到结束信号后,一方面停止I/O设备的工作,另一方面向CPU提出中断请求,使CPU从不介入的状态解脱,并执行一段检查本次DMA传输操作正确性的代码。
最后,带着本次操作结果及状态继续执行原来的程序。
2.答:DMA方式下,系统中有一个DMA控制器,它是一个可驱动总线的主控部件。
当外设与主存储器之间需要传输数据时,外设向DMA控制器发出DMA请求,DMA控制器向中央处理器发出总线请求,取得总线控制权以后,DMA控制器按照总线时序控制外设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输而不是通过指令来控制数据传输,传输速度大大高于中断方式。
中断方式下,外设需与主机传输数据时要请求主给予中断服务,中断当前主程序的执行,自动转向对应的中断处理程序,控制数据的传输,过程始终是在处理器所执行的指令控制之下。
3.答:8237A有四种工作方式:(1)请求传送方式。
当DREQ有效,若CPU让出总线控制权,8237A进行DMA服务,也连续传送数据,直至字节计数器过0为FFFFH或由外界送来有效信号,或DREQ变为无效时为止。
微机原理及接口第9章习题解答

第9章习题解答1、选择题(1)在数据传送过程中,数据由串行变并行或由并行变串行,其转换是通过()A.锁存器B.加法器C.移位寄存器D.数据寄存器(2)在远距离串行通信中,采用调制技术是为了使信号()A.强度加大B.不失真传送C.一位一位传送D.有条不紊传送(3)微处理器通过数据总线向慢速外设输出数据时,接口部分必须含有的部件是()A.反相器B.放大器C.锁存器D.TTL/EIA电平转换器(4)串行接口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是以串行方式并且以()A.单工方式进行的B.半双工方式进行的C.全双工方式进行的D.半/全双工方式进行的(5)甲乙两台计算机近距离通过RS一232C口进行通讯时,常采用最简单的三线联结。
即是()A.甲机的TXD、RXD、GND分别与乙机的TXD、RXD、GND相连B.甲机的TXD、RXD、GND分别与乙机的RXD、TXD、GND相连C.甲机的RTD、TXD、RXD分别与乙机的RTS、TXD、RXD相连D.甲机的DSR、RXD、DTR分别与乙机的DSR、RXD、DTR相连2、什么是比特率、波特率?解:比特率指每秒传送的二进制位数。
波特率指每秒传送的信息位数量。
3、如果串行传输速率是2400波特,数据位的时钟周期是多少秒?数据位的时钟周期是 = 4.17×10-4秒4、若8251A的收发时钟(RxC、TxC)频率为38.4KHz,它的RTS和CTS 引脚相连。
工作在半双工异步通信,每帧字符的数据位数为7,停止位数为1,偶校验,波特率为600b/s,处于发送状态。
写出初始化程序,其端口地址为02C0H和02C1H。
38.4K = n * 600 ,得分频系数为64MOV DX,02C1HMOV AL,01111011 ;方式字OUT DX,ALMOV AL,00110001 ;控制字OUT DX,AL5、设8251A为异步工作方式,波特率因数为16,7位/字符,奇校验,两位停止位。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九章 课后答案

第九章参考答案1.串行通信有什么特点?它适合于什么应用场合?若你的计算机要接入Internet网,应该采用并行传输还是串行传输?答:串行通信的特点:数据位依次传送。
传送相同字节数信息时,串行传送的时间远大于并行传送的时间;但数据线的根数较少。
串行传送有固定的传输格式。
适合于远距离传输。
计算机要接入Internet网时,应采用串行传输。
2. 设异步传送数据时,每个字符对应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7位数据位和1位校验位,如果波特率是9600b/s,则每秒最多能传输多少字符?答:根据给定条件知:每个字符包含10位,因此每秒最多能传输的字符个数是:9600÷10=9603.叙述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方式以及波特率含义。
答:单工:联系通信双方只有一根数据线,数据只能朝一个方向发送。
半双工:联系通信双方只有一根数据线,但允许数据分时在两个方向传送。
全双工:联系通信双方有两根数据线,允许数据同时进行双向传送。
波特率:每秒钟内传送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4.简要说明RS-232C、RS-422、RS-485的特点。
答:RS-232C的特点:信号线少;多种波特率可选择;传送的距离一般可达30米,采用光电隔离的20mA的电流环传送时可达1000m;采用负逻辑电平,“1”电平为:-5V~-15V,“0”电平为+5V~+15V。
RS-422、RS-485的特点:采用平衡输出的发送器和差分输入的接收器;可在1200m范围内传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没有直接的地线连接。
5.假定8251A工作于异步方式,波特率因子为16,数据位7位,奇校验,允许发送和接收数据,其端口地址为E0H(C/D=0),E1H(C/D=1)。
试编写初始化程序。
略去软复位的初始化程序:MOV DX, 00E1HMOV AL, 01011010BOUT DX, ALMOV AL, 01010101BOUT DX, AL6.设一数据传输率为4800波特的串行打印机通过8251A与8086CPU组成的微机系统相连,打印机只有一串行数据通道,编写一个将起始地址为DATA的80个字符输出到打印机去的发送程序。
微机原理第九章习题

9.习题解答
9.习题解答
解:(1)根据8086系统中I/O地址库被分成奇偶两个地址库 的特点,图8.27中8253的数据线与系统数据总线的低8位 相连,A0=0参加片选端#CS的译码,8253各通道及控制寄 存器的地址号应该都是偶数,它们分别是:计数器O#,地址 为3EOH,计数器1#,地址为3E2H;计数器2#,地址为3E4H ;控制寄存器地址为3E6H。
9.习题解答
8.试比较8253方式O与方式4,方式1与方式5有什么区别?
答:(1)方式O与方式4比较。
方式0和方式4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计数器功能,即计数 到“0”后便结束操作;计数启动条件相同,都是写入初值后 自动启动计数;门控信号对计数过程的影响相同,即GATE为 高电平时允许计数,低电平将暂停计数。但是它们也有不同 :复位后(写入控制字后)OUT输出电平不同,方式0时输出低 电平,而方式4时输出高电平;相应地,计数结束时OUT输出 波形也不同,方式0计数结束时,OUT输出高电平,方式4计 数结束时,OUT输出一个宽度为一个CLK的负脉冲。
答:8255A的3个端口PA、PB和PC都具有工作方式O,而 只有PA、PB有工作方式1。工作于方式0时,端口是基本输入 、输出,即输入缓冲、输出锁存,无控制及状态联络线,3个 端口相互独立;工作于方式1时,PA、PB要利用PC的某些线 作为控制及状态联络线,可以工作于中断方式,输入缓冲且锁 存(—#STB信号锁存数据入端口寄存器)、输出锁存。方式2的 特点是:只有PA口具有方式2,总线式双向口,输入输出均锁 存且缓冲。
3EOH 0UT DX,AL MOV AL,10H ;再送高8位初值 0UT DX,AL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与思考答案第1章微型计算机概论1.1 A B C 1.2 B 1.3 B 1.4 C 1.5 A B C 1.6 B D1.7 00000111B=7D=07H 11010100B=212D=D4H01101010B=106D=6AH 10110.101B=22.625D=16.AH11001.011B=25.375D=19.6H1.8 127D=11111111B=FFH 12.625D=1100.101B=C.AH225.9375D=11100001.1111B=E1.FH 18.3l25D=10010.0101B=12.5H206.125=11001110.001B=CE.2H1.9 10H=10000B=16D 0.A8H=0.10101B=0.65625D28.9H=101000.1001B=40.5625D 4B.2AH=1001011.0010101B=75.6762D20E.4H=1000001110.01B=526.25D1.10 [+37]原=00100101B [+37]反=00100101B [+37]补=00100101B [+37]过余=10100101B[+94]原=01011110B [+94]反=01011110B [+94]补=01011110B [+94]过余=11011110B[-11]原=10001011B [-11]反=11110100B [-11]补=11110101B [-11]过余=01110101B[-125]原=11111101B [-125]反=10000010B [-125]补=10000011B [-125]过余=00000011B 1.11补码00010101B的真值为+21D 补码41H的真值为+65D补码9BH的真值为-101D 补码FFH的真值为-1D补码11110101B的真值为-11D1.12 A的ASCII码为41H a的ASCII码为61Hg的ASCII码为67H z的ASCII码为7AH0的ASCII码为30H 9的ASCII码为39H*的ASCII码为2AH +的ASCII码为2BHCR的ASCII码为0DH %的ASCII码为25H1.12一个16×16字形点阵占用存储空间32B一个24×24字形点阵占用存储空间72B一个32×32字形点阵占用存储空间128B1.14 (以8位补码为例)[X]补+[Y]补=[+38]补+[+100]补=0001010B,溢出[X]补+[Z]补=[+38]补+[-20]补=00010010B,未溢出[Y]补- [Z]补=[+100]补- [-20]补=01111000B,未溢出[Z]补- [X]补=[-20]补- [+38]补=11000110B,未溢出1.15 X与Y=0100B X或Z=1111B Y异或Z=1101B 非Y=1001B1.16微型计算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结构灵活、适应性强;使用方便、维护容易等特点。
微机原理 09 习题答案

一、数据总线缓冲器、读写控制电路、控制字寄存器以及三个计数器二、(1)8253内部有三个计数通道,计数器#0、#1、#2。
CLK为时钟信号输入引脚,GATE为门控信号输入引脚,OUT引脚根据各种工作方式的不同,输出各种工作波形。
(2)MOV AL,10010110BMOV DX,3F3HOUT DX,ALMOV AL,1000MOV DX,3F2HOUT DX,AL三、计算2ms对应的时间常数N=2mS/0.84µs=2×1000/0.84=2381=094DH初始化编程:MOV AL ,75HOUT 0FFH ,ALMOV AL ,81HOUT 0FDH ,ALMOV AL ,23HOUT 0FDH ,AL四、TC(计数周期)=1/1.19MHZ=0.84µs计数器0:N=1000/0.84=1190=04A6H计数器1:N=54900/0.84=65357=FF4DH计数器2:N=15.12/0.84=18=12H初始化编程:MOV AL,36H ;通道0OUT 43H,ALMOV AL,0A6HOUT 40H,ALMOV AL,04HOUT 40H,ALMOV AL,76H ;通道1OUT 43H,ALMOV AL,4DHOUT 41H,ALMOV AL,0FFHOUT 41H,ALMOV AL,94 H ;通道2OUT 43H,ALMOV AL,12HOUT 42H,AL五、在只用一个计数器的情况下。
由于计数值:N=1000000/1=106≥65536故可以采用计数器级联的方式实现题目的要求。
级联方法:计数器0的CLK接1MHZ的时钟脉冲,计数值为1000,工作于方式3;再将计数器0的OUT接于计数器1的CLK端口。
令计数器1也工作于方式3,计数值为1000,就可以在计数器1的OUT输出得到所需要的方波。
初始化程序:MOV DX, 43H ;初始化计数器0MOV AL, 37HOUT DX, ALMOV AL, 00MOV DX, 40HOUT DX, ALMOV AL, 10OUT DX, ALMOV DX, 43H ;初始化计数器1MOV AL, 77HOUT DX, ALMOV AL, 00MOV DX, 41HOUT DX, ALMOV AL, 10OUT DX, A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九章习题解答(部分)1. 什么是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它们各有什么作用?答:并行接口是指接口与外设之间按字长传送数据的接口,即4位、8位或16位二进制位同时传送;而串行接口是指接口与外设之间依时间先后逐位传送数据的接口,即一个时刻只传送一个二进制位。
并行接口传送速度较快,但在远距离传送数据时成本高,损耗大,且平行数据线之间干扰大,所以并行接口一般适用于近距离的高速传送,而串行接口则适用于远距离传送。
2. 试画出8255A与8086CPU连接图,并说明8255A的A o、A i地址线与8086CPU的A i、A2地址线连接的原因。
答:8255A与8086CPU的连线图如下图所示:题9-2图8086系统有16根数据线,而8255只有8根数据线,为了软件读写方便,一般将8255 的8条数据线与8086的低8位数据线相连。
8086在进行数据传送时总是将总线低8位对应偶地址端口,因此8086CPU要求8255的4个端口地址必须为偶地址,即8086在寻址8255 时A0脚必须为低。
实际使用时,我们总是将8255的A0、A1脚分别接8086的A1、A2脚,而将8086的A0脚空出不接,并使8086访问8255时总是使用偶地址。
4. 简述8255A工作在方式1时,A组端口和B组端口工作在不同状态(输入或输出)时,C端口各位的作用。
注:带*的各中断允许信号由 C 口内部置位/复位操作设置,非引脚电平。
5. 用8255A控制12位A/D转换器,电路连接如下图所示。
设B 口工作于方式1输入,C 口上半部输入,A 口工作于方式0输入。
试编写8255A的初始化程序段和中断服务程序(注:CPU采用中断方式从8255A中读取转换后的数据)。
答:设8255的A、B、C及控制端口的地址分别为PORTA、POATB、PORTC和PCON,则一种可能的程序段实现如下:初始化8255AMOV AL,10011110B;设置8255A的工作方式控制字OUT PCON,ALMOV AL,00000101B;设置C 口置位復位控制字,使INTEA (PC2)为OUT PCON,AL;高电平,允许B 口中断MOV AL,00000010B;设置C 口置位/复位控制字,使PC1(IBF B)输出OUT PCON,AL;低电平,启动第一次A/D转换6. 用8255A作为CPU与打印机接口,8255的A 口工作于方式0,输出;C 口工作于方式0。
8255A与打印机及CPU的连线如下图所示。
试编写一程序,用查询方式将100个数据送打印机打印(8255A的端口地址及100个数据的存放地址自行设定)。
主程序:中断服务程序:MOV AL,00000011BOUT PCON,ALIN AL,PORTCMOV AH,ALMOV CL,4SHR AH,CLIN AL,PORTBMOV AL,00000010BOUT PCON,ALIRET;取数,并自动启动下一次A/D转换;PC1(IBF B)输出高电平,停止A/D转换;先取高4位转换值;将高4位转换值放到AH的低端;取低8位转换值放到AL中;PC1(IBF B)输出低电平,再次启动A/D转换题9-5图答:设8255的A 、B 、C 及控制端口的地址分别为 PORTA 、POATB 、PORTC 和PCON ,而需打印的数据放在数据段中以DATA1开头的区域,则一种可能的程序段实现如下:MOV AL, 10000001BOUTPCON, ALMOVCX, 100LEASI, DATA1 NEXT:MOV AL, [SI] OUT PORTA, ALMOVAL, 00001100BOUTPCON,ALINCSIDECCXJZERRORAGAIN:IN AL, PORTC TEST AL,01HJNZAGAINJMPNEXTERROR:设置8255A 的工作方式控制字设置需打印数据的总个数以控制循环次数从数据段取数据并通过 A 口发到打印机设置C 口置位/复位控制字,使PC6为低电平 通知打印机锁存数据并打印 为取下个数据作准备判断是否传完100个数据,如是,转后续处理 如未传完100个数据,读状态端口 查询PC0( BUSY )是否为高电平 如是,继续查询,直到 BUSY 变低BUSY 为低电平,则转NEXT 发送下一个数据1.8432MHz ,其RCLK 与BAUDOUT 相连,端口地址为0330H起,要求其工作在半双工通信,每帧 波特,编写初始化程序。
答:由一种可能的程序段实现如下:MOV DX, 333H;令传输线控制器寄存器Bit7 = 1以设置波特率MOV AL, 80HOUT DX, ALMOV DX, 330H;波特率=9600,设置除数寄存器=000CHMOV AL, 0CHOUT DX, ALMOV DX, 331HMOV AL, 0HOUT DX, ALMOV DX, 333H;设置工作方式:偶校验,7位数据位,一位停止位MOVAL, 00011010BOUTDX,AL10.已知8250的主参考时钟频率为 7位数据、偶校验、1位停止位,波特率为 9600题9-6图MOV DX,334H;设置Modem控制器:允许中断,发DTR和RTSMOV AL,0BHOUT DX,ALMOV DX,331H;开放接收数据就绪、接收字符错和发送缓冲器空中断MOV AL,07HOUT DX,ALSTI题9-12图答:从连接图中可以看出,两台PC机之间没有任何联络信号的连接,题目又只给出数据传送的格式,为了使两台PC机能正确通信,应事先约定其他一些通信规则(注意,这里的规则不一定遵循标准协议,只是具体应用时根据通信双方的特殊情况定义的简单规则,通信双方都遵守就行了)。
假设系统不停地发送已准备好的一批数据,并要求发送的每一个数据都必须被正确接收,即:发送方必须在得知上一个数据已正确达到后,才发送下一个数据;若接收出错,接收方将通知发送方重发;发送方在发完所有数据后通知接收方结束这次通信。
因为没有现成的硬件挂钩信号,故采用软件挂钩:首先找到或构造两个不会被解释为数据的特殊字符做为挂钩用的联络字符,如‘,’表示已准备好接收下一个字符,‘;’表示接收出错,而‘。
’表示发送结束。
发送方在发出一个数据后根据接收方返回的信息确定下一步处理,接收方在接到数据后先判断是否结束此次通信。
程序中采用BIOS中断调用对串口进行操作,需发送的数据事先准备好存放在数据段的以S_DATA为起始地址的N个单元中,接收到的数据则存放在附加段的以R_DATA为起始地址的N个单元中。
一种可能的程序实现如下:MOV AL,8AHMOV AH,0INT14HLEA SI,S_DATAMOV CX,N+1CLDTRANS:DEC CXCMP CX,0JZ EXTLODSBMOV AH,1初始化串行通信的数据格式;使DX : SI指向待传送的第一个数据;N为一共要传送的数据个数(设小于65535个);按地址增量方向取数据;检查数据是否发完?;已发完,退岀;取准备发送的数据到AL中,同时SI加112.试编写两台发送机程序:INT14HTEST:MOV AH,3;读串口状态到AL中INT14HTEST AL,01H;检查是否收到接收方回送的信号?JZ TESTMOV AH,2;取回送的信号到AL中INT14HCMP AL, 1 1>;判断回送信号的含义JZ TRANS;收到’,’表示接收方已收到正确数据,发下一个CMP AL, 1.1>JNZ ERR;发送方收到回送的不明信号,转岀错处理DEC SI;收到’;’表示接收方岀错,发送方重发刚才的数据INC CXJMP TRANSERR:;岀错处理略EXT:MOV AL, 1 1;通知接收方数据已发送完毕MOV AH,1INT14H接收机程序:MOV AL,8AH;初始化串行通信的数据格式MOV AH,0INT14HLEA DI,R_DATA;ES: DI指向数据存放区首址CLD;按地址增量方向取数据TEST:MOV AH,3;读串口状态INT14HTEST AL,01H;检查是否收到数据?JZ TESTAND AL,0EH;检查是否正确接收?JNZ ERR;接收岀错,回送’;'MOV AH,2;将接收到的数据取到AL中INT14HCMP AL, 1 1;检查是否结束通信?JZ EXTSTOSB;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到指定区域,同时DI加1MOV AL, 1 1>;通知发送方接收正确MOV AH,1INT14HJMP TEST;准备接收下一个数据ERR:MOV AL, 1.1>;通知发送方岀错,等待重发MOV AH,1INT14HJMP TESTEXT: ……;结束此次通信14•比较软件、硬件和可编程定时/计数器用于定时的特点。
答:软件定时一般是根据要求设计一个时延子程序,其优点是节省硬件,成本低;缺点是CPU利用率低,且定时间隔不准确;硬件定时会增加相应的硬件设备(如定时/计数器等),使硬件成本增加,但可以不占用CPU,并且定时准确,不过一旦硬件设计制作好后,不能更改定时间隔;用可编程定时/计数器实现定时可以兼顾前面两者的优点,即定时信号的产生由专门的硬件电路产生,定时准确且CPU利用率高,另外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由CPU程控改变定时间隔而不需要改动硬件电路。
17. 8253每个通道的最大定时值是多少?如果欲使8253用于定时值超过其最大值时,应该如何应用?题9-19图答:根据题目要求,只能利用PC机内8253的计数器0,计数时钟频率为1.19MHz ,输出端OUT0接8259的IRQ0端。
PC机中8253的端口地址为40H —43H, 8259的端口地址为20H和21H , IRQ0对应类型号为8的中断。
假设并口8255A的A、B、C及控制端口的地址分别为PORTA、POATB、PORTC和PCON,现用8255的A 口控制指示灯的显示,系统如下图所示。
微机正常工作时,每大约55ms产生一次IRQ0中断,本题指示灯的显示切换时间并不要求非常准确,因此不必再重新设置8253,直接利用55ms的定时中断即可。
一种可能的程序段如下实现:答:8253每个通道的最大定时值=最大计数值X计数脉冲周期T = 216*T。
若需要的定时值超过一个通道的最大定时值,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用:①可将多个通道(或多片8253的通道)串接(级联)起来使用,即将上一级计数通道的输出端OUT接至下一级计数通道时钟输入端CLK,以此扩展计数器的位数。
如按右图所示接法,计数最长位数为三个计数器长度的和,则最大定时值= 248*T。
②同①中思路,只是如果没有多余的硬件计数通道可以CLK08OUT0GATE022CLK15 OUT1GATE13CLK2OUT2 GATE2周期为T的计数脉冲定时信号输题9-17图使用,则可用软件设置下一级计数,如PC机中系统时钟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