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巷村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蒋巷村活动有感作文400字

蒋巷村活动有感作文400字
蒋巷村活动有感作文400字
十一月九日,这是我们六年级学生期盼已久的日子,因为这天学校组织
我们参加一年一度的蒋巷村自然活动。
早上八点整,我们六年级全体师生乘车去蒋巷村,虽然天空阴沉沉的',但是这天气压抑不了我们激动的心情,一路上同学们欢声笑语不断。
来到风景优美的蒋巷村,在教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住宿的地方,大家换上整齐帅气的迷彩服,去参加开营仪式。
下午,教官和我们一起参加了电子拼图、万里长城、大脚板、彩弹射击、排除危机、翻叶子、不倒森林等活动。
所有活动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大脚板了。
所谓的大脚板,其实就是两块很长的木板,木板上有绳子做的套子把脚套进去,然后用手拉住绳子就可以了。
教官把我们全班同学分成四组,男女生各两组,每组9人。
主要是考验同学的团结和协调性,然后由中间同学喊,只听见左、右、左、右。
我们跟着口号从一开始不协调练到非常好第一局我们赢了。
第二局由于摔跤时用的时间过长输了。
在最后的比赛中我们也输了。
两天一夜的自然营地活动结束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蒋巷村,我想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永生难忘的活动。
蒋巷村生态园旅游心得体会

蒋巷村生态园旅游心得体会蒋巷村生态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一个美丽的乡村风景区。
最近我去参观了这个生态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体验。
生态园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
一进入园区,我就被迎面而来的花海所吸引。
五彩斑斓的花朵,一片芬芳的香味,让我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中。
园区内有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地,可以供游客放松身心。
还有一个湖泊,湖水清澈见底,不时有鱼儿在水中跃动,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整个园区的植被十分丰富,每一处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生态园,我参观了很多有趣的景点。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生态农场。
农场内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水果,有黄瓜、茄子、西红柿等等。
农场里的工作人员向我介绍了蔬菜的种植过程和养护方法,还让我亲自体验了一把种植的乐趣。
我戴上了手套,拿起了铁铲,开始挖土、培土,然后把种子种在土里。
虽然这个过程有些辛苦,但是看到自己种下的种子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生态农场的种植模式注重环保,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种出来的蔬菜更加健康和营养。
除了生态农场,生态园还有一个动物园。
这个动物园不同于传统的动物园,动物们并不被关在笼子里,而是自由地在园区里活动。
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动物,有猴子、鹿、孔雀等等。
这些动物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有着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度,给人一种和动物亲近的感觉。
我还在动物园里看到了一场驯兽表演,表演者和动物之间互动默契,真是让人佩服不已。
在生态园,我还参观了一座村庄博物馆。
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古老的农具、家居用品和文物。
这些展品记录了蒋巷村的历史和文化,让我对这个村庄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还学习了一些传统的手工艺,比如编织草帽和制作陶器。
通过亲自动手尝试,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技巧。
在蒋巷村生态园的旅游体验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文的魅力。
这里的绿色环境、丰富的景点和传统文化让我流连忘返。
我相信,未来蒋巷村生态园将会更加繁荣和美丽,吸引更多的游客。
我会将我的旅游体验分享给亲朋好友,希望他们也能来这里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人文的魅力。
蒋巷村青少年实践基地感受300作文

蒋巷村青少年实践基地感受300作文The experience at Jiangxiang Village Youth Practice Base was truly life-changing for me. 在蒋巷村青少年实践基地的经历对我来说真是改变人生的。
I never expected to learn as much as I did during my time there. 我从未想到在那里学到了这么多。
One of the most impactful aspects of the experience was the opportunity to interact with the local community. 经历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分是与当地社区互动的机会。
I was able to learn about their way of life, their struggles, and their hopes for the future. 我能够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挣扎,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Working on various projects in the village allowed me to see firsthand the positive impact of community-driven initiatives. 在村里的各种项目中工作让我亲眼看到了由社区驱动的倡议的积极影响。
From building schools to planting trees, every action had a ripple effect that benefited the entire village. 从建立学校到植树造林,每一个行动都产生了涟漪效应,使整个村庄受益。
Furthermore, the friendships I formed with the local youth were some of the most rewarding connections I have ever made. 此外,我和当地青年建立的友谊是我有史以来建立过的最有价值的联系之一。
蒋巷村实践活动感想

蒋巷村实践活动感想在多年的实践活动中,我有幸参与了蒋巷村的志愿服务和社区建设工作。
这个小村庄坐落在山水交融的地方,虽然它身处偏远,但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蒋巷村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蒋巷村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村民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曾经,这里的农民们主要以种植粮食和果树为生,收入微薄。
但是,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蒋巷村开始逐渐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导下,村委会和居民们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为村民谋取利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工作。
我参与了蒋巷村的某些社区建设项目,例如修缮村委会大楼、打造文化活动广场、建立村级卫生站等。
通过这些实际的工作,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实践的快乐和收获。
尤其是在协助修缮村委会大楼的过程中,我亲身感受到了农村建设的艰辛和劳动的乐趣。
虽然工作繁重,但是当看到一栋栋房屋变得整洁美观时,我深感满足和自豪。
同时,在志愿服务的工作中,我结识了很多善良、勤劳的蒋巷村村民。
他们朴实真诚、热情好客,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要尊重他们的习惯和观念,做一个贴心的志愿者,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在蒋巷村的实践活动中,我也意识到了要与村民们密切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推进实践活动。
每次工作结束后,我都会和村民们一起坐在一起,聊天交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
蒋巷村的实践活动也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我意识到,要想更好地服务农村社区,就必须要有一颗真诚、敬业的心,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同时,要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技术,为农村建设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社区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通过参与蒋巷村的实践活动,我收获了很多。
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沟通、协作,更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的空间。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参与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习蒋巷村的心得体会

学习蒋巷村的心得体会通过几天的集中学习蒋巷村的发展经验和先进事迹,使我对蒋巷村的发展模式和常德盛书记的精神留下了深刻印象。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蒋巷村从昔日人人穷得没饭吃的贫苦小村发展到今天户户有别墅住,家家有汽车开的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成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领头羊,成为全国争相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蒋巷村的巨大变化不给我诸多感想。
第一,一个村能否较好、较快的发展要看是否有一个团结、办事效率高、愿意帮助群众集体致富的党支部和村委会。
团结就是力量,即使个人的力量是那么的微小,但一个团队的力量凝聚起来那是惊人的。
一村的干部只要齐心向上、积极为群众谋实事、办好事,没有干不成的难事。
蒋巷村的1700多亩的低洼、恶土地,如今不是早已被垫高了一米多,成了稳产、高产的良田了吗。
第二,一个农村能否较好、较快的发展看是否有一个好的领头人。
团结就是力量,但是力量方向的把握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一个有威望、目光长远的领头人。
有人把蒋巷村的发展功劳全归功于常书记,但是常书记给予了否认。
虽然他给予了否认,但是他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那是无人可以取代的。
也许没有他,蒋巷村照样会发展,但是能否发展到像今天的成就,我们很难判断。
正是由于有常书记这样好的带头人,蒋巷才能产生巨大变化。
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有一个无私奉献、信念坚定、一心为民的好带头人。
第三,一个农村能否较好、较快地发展看是否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思想路线。
几十年来,蒋巷村就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求真理,走出了符合本村的科学发展道路。
第四,一个农村能否较好、较快地发展看是否能够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
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
经济的发展可以有利于本村的全面发展。
正是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不动摇,蒋巷的“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局面才能充分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蒋巷村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蒋巷村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在蒋巷村的社会实践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蒋巷村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地区,经历了许多发展困境和问题。
在实践中,我亲眼目睹了蒋巷村人民的艰辛努力和对乡村发展的渴望。
通过一系列调研和访谈,我了解到蒋巷村面临的问题包括土地流转、农产品销售渠道、基础设施建设等。
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合作努力解决的。
其次,我认识到社会参与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
在蒋巷村的实践中,我参与了一些志愿者活动,如植树和义务教育支教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亲身感受到了社会参与对于推动乡村发展的积极作用。
志愿者们的参与不仅为乡村带来了实际的帮助,也传递了一种正能量和关爱,激发了村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
再次,我认识到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是极其重要的。
蒋巷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文化,如杂技、民歌等。
在实践中,我拜访了一些村民,了解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和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愿望。
我认为,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不仅是对村民们文化权益的尊重,也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实现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最后,我认识到教育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
在蒋巷村的实践中,我了解到许多村民对于教育资源的渴望和需求。
由于蒋巷村地处交通不便的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因此,我认为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通过优质教育的普及,才能够改变农村儿童的命运,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蒋巷村社会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通过实践,我了解到了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也认识到了社会参与、农村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性。
我相信随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蒋巷村的发展前景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蒋巷实践活动作文

蒋巷实践活动作文《蒋巷实践活动:一场难忘的体验》嘿,你知道蒋巷村吗?之前我参加了一个蒋巷实践活动,那可真是一段超有趣又难忘的经历呢。
我们刚到蒋巷村的时候,就被它那大片大片的农田给吸引住了。
那农田就像一块一块巨大的绿色拼图,整整齐齐地铺在大地上。
田里的农作物可多啦,有长得高高的玉米,那玉米杆子就像一个个小士兵,笔直地站着。
玉米棒子呢,就像裹着层层绿衣的小娃娃,偷偷地从叶子间探出头来。
微风一吹,玉米叶子就“沙沙”地响,像是在和我们打招呼。
我们住的地方也很特别。
那是一排排整齐的小屋子,屋子外面的墙上爬满了爬山虎。
那些爬山虎的叶子小小的、绿绿的,一片挨着一片,就像给墙穿上了一件绿色的披风。
走进屋子,里面的陈设虽然简单,但是特别干净整洁。
床是那种老式的木板床,睡上去硬邦邦的,不过却有一种别样的踏实感。
第一天的活动就是下田劳作。
我们一群人被带到了一块田地里,要种蔬菜呢。
我一开始还觉得这肯定很简单,不就是挖个坑,把菜苗放进去嘛。
可是真到自己动手的时候,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我拿着小锄头,用力地往地里挖,结果这地硬得很,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挖出一个小小的坑。
再看旁边的老乡,那动作熟练得就像在表演魔术一样。
只见他轻轻一锄头下去,一个大小刚好合适的坑就出现了。
他笑着对我说:“小伙子/姑娘,种地可不能光使蛮劲,得有技巧呢。
”我听了,脸有点红,就学着他的样子,慢慢地掌握了一点窍门。
种完菜后,我们的手都变得脏兮兮的,全是泥土。
不过大家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菜苗,心里都美滋滋的。
下午的时候,我们去参观了蒋巷村的养殖场。
一进去,就闻到一股浓浓的动物的味道。
有好多的鸡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它们的羽毛五颜六色的,特别好看。
有一只大公鸡特别神气,站在一个小土堆上,高昂着头,时不时地打个鸣,就好像在向我们展示它的领地似的。
还有那些小猪,一个个圆滚滚的,趴在地上,小眼睛眯着,可爱极了。
我伸手想去摸一摸小猪,结果它“哼哧”一声就跑开了,那小短腿跑得还挺快呢。
五年级蒋巷村实践活动后的作文

五年级蒋巷村实践活动后的作文“哎呀,我好期待这次的蒋巷村实践活动呀!”我兴奋地对妈妈说道。
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我背着小书包,早早地来到了学校。
同学们也都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我们坐上了大巴车,向蒋巷村进发。
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不断。
“嘿,你说蒋巷村会有什么好玩的呀?”“不知道呢,肯定很有趣!”我和旁边的小伙伴聊着天。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蒋巷村。
哇,这里和城市里完全不一样呢!到处都是绿树成荫,还有大片大片的农田。
我们跟着老师走进了村子,就像走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老师带我们先去参观了一个展览馆,里面展示了蒋巷村的发展历程。
我一边看一边惊叹:“原来蒋巷村以前这么艰苦呀,现在却变得这么漂亮!”“是呀,这里的人们真厉害!”小伙伴也附和道。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片果园。
“哇,好多水果呀!”我忍不住叫了起来。
老师笑着说:“同学们,我们可以摘一些水果尝尝哦。
”“太棒啦!”大家一拥而上,开始摘起了水果。
我摘了一个红彤彤的苹果,咬了一口,“哇,好甜呀!”“哈哈,我这个也很甜呢!”同学们都开心地吃着自己摘的水果。
然后,我们又去体验了做农活。
我拿起锄头,学着农民伯伯的样子开始锄地。
哎呀,这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没一会儿我就累得气喘吁吁了。
“加油呀,别放弃!”老师在旁边鼓励我。
我咬咬牙,继续坚持。
在蒋巷村的这一天,我们还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比如钓鱼、磨豆浆等等。
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我们要回去了。
“真舍不得走呀!”我说道。
“是呀,这里太好玩了!”同学们也都一脸不舍。
坐在大巴车上,我回想着这一天的经历,心中充满了感慨。
蒋巷村就像一个宝藏,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艰辛。
这次实践活动,不就像我们人生中的一次小小冒险吗?虽然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勇敢地去尝试,就会收获满满的快乐和成长!这可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赴蒋巷村考察学习心得12月6日,党支部组织我们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企业骨干,参观考察了:全国文明村——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并拜访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同志。
我们此行的目的,在于考察学习以常德盛同志为代表的蒋巷村党员干部、村民员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从中体现出来的党员干部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
走进蒋巷村,风景优美、绿树环绕、绿油油的田野,整洁的别墅群,宽敞气派的工业园,生机昂然的生态园,学校像花园、工厂像公园、村前宅后像果园、公墓像陵园、全村像个天然大公园。
我们先后参观了蒋巷新村—村民的别墅住宅小区、老年公寓、生态种植园、村史展览馆、民俗馆、村办公楼、蒋巷宾馆等地方,观看了介绍蒋巷村近四十年发展奋斗历程的资料片。
40年前的蒋巷村,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血吸虫流行而且偏僻闭塞的苦地方,河沟坑洼、土地破碎,粮食产量级底,村民决大多数住的是泥墙草房。
但是,蒋巷人不甘心贫穷、不甘心落后,他们在村委书记常德盛同志的带领下,凭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穷不会生根、富不会天生”的信念,与恶劣的自然条件展开了斗争。
他们挖沟渠、填洼地,首先从提高粮食产量入手,很快甩掉了穷帽子。
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蒋巷人开始大力发展主体工业、扶持民营经济、吸引外资、扩大联营,在工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蒋巷村增加村民收入、增加社会事业建设和社会保障投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等各方面也得到了全面地发展。
2005年蒋巷村地社会总产值达1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45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超过2万美元。
这对于一个人口只有760人、辖地只有3平方公里的村,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蒋巷村由当初哪个穷乡僻壤发展成为如今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它的发展过程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蒋巷村的脱贫至富、快速发展,靠的是有一个良好的领导班子。
有道是:“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
”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直接决定了一个集体的发展。
在以常德胜为首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生产。
作为带头人,常德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了这个村的发展,他日夜操劳,走南闯北,一心想着自己的集体,自己的村民。
也就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村民,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参观蒋巷后,我知道了常德胜的“奇”,就在于他“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改”的精神,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他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的高尚品质。
常德盛无私奉献,有所作为,不图名利,一心为民的事迹使所有在场的党员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先进性教育。
大家认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所有党员都应该在先进性教育中,对照先进性标准,比较自己和优秀党员之间的差距,进而有力地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蒋巷村之行确实给大家很大感触。
参观结束后,同志们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常德盛同志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执着追求;学习常德盛同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负责精神和情系百姓、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作风,为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都要在学校教育教学的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篇二:参观蒋巷村心得参观蒋巷村心得5月12日我*组织部分*参观了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学习那里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思40多年前的蒋巷村,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血吸虫流行而且偏僻闭塞的苦地方,村民绝大多数住在泥墙草房里。
蒋巷村在常德盛书记的带领下,凭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使蒋巷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走在蒋巷村,一排排别墅林立,绿树成荫,全村像个天然大公园,让人流连忘返。
跟随观光车游览,我心里不断在感叹蒋巷村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对常书记的钦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常书记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放在了蒋巷村发展上,四十年如一日,从常书记身上折射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奉献精神。
常书记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共产党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就要心系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公,执政为民,不为己谋私利,一心一意为民谋福利,做到这些就是一种奉献。
而我们少数村干部缺少这种奉献意识,一切以私利为中心,心中想的是自己而不是群众,什么有利可图就做什么,心思不在此如何发展村经济?奉献意识是基础,有一颗为民办实事的心,才能“百姓得实惠,发展见实效”。
“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体现了常书记内心强烈求变的渴望,就是这种求变的意识化为一种强大的动力,促使着常书记千方百计的想方设法来改变、发展蒋巷村。
我想每一位村干部都应具备求变的意识,全身心谋发展,不能只限于现有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得过且过。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唯有求变才能发展。
常书记用了40多年时间将穷土恶水的蒋巷村发展成现在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村,这种坚定发展信念,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而我们现在村发展环境比常书记那个年代要优越的多,国家政策等都在向农村倾斜,我们只要坚定信念不懈怠,定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同时配强村两委班子很重要,村干部要起“领头羊”作用,带头创业致富,自己有了这种能力才能带领村集体、群众致富。
这就要有奉献意识,不能只想自己致富而忘了共富。
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谋发展,深刻理解领会中央精神,结合本村实情科学发展,力争走出一条符合本村实情的新农村发展道路。
愿*的明天更美好。
篇三:苏州学习心得体会(村党支部书记 3篇) 苏州学习心得体会**镇**村党支部书记 *** 近日,根据镇党委安排,我有幸参加了“万名乡村干部培训示范班”,并到苏州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学习,我找到了差距,增长了见识,受到了鼓舞,开阔了思路。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这次学习考察,共安排了六堂理论课。
听取了苏州农干院讲解的《农村基层干部策略与方法》、《提高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新方法》、《苏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与探索》、《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努力破解新时期三农难题》、《土地流转与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非常强。
二.苏州新农村建设的感受与体会(一)更新观念,思想解放思路决定出路。
苏州人搞发展,无论什么经济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
80年代初期,苏州人大搞的乡镇企业,如今已做大做强,最后发展成了集团公司;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他们通过因地制宜推行“三大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实现了镇级收入靠税金,村级收入靠租金,农民收入靠薪金和股金的良性收益分配格局。
而当年我们也有很多乡镇企业,比如**厂、**厂,但是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全部倒闭,而苏州的乡镇企业却越做越大,我觉得这就是创新和观念(二)发展第一,新农村建设高标准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始终坚持发展地方经济,牢固树立“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发展理念。
上世纪80年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造出苏南经济模式。
造就了一批跑供销、闯市场的能人。
苏州人将其概括为“四千四万”,“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发展乡镇企业。
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工业反哺农业,苏州新农村建设飞快发展。
(三)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苏州新农村建设发展速度快,标准高,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吹出来的,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干出来的,实干可以出成绩、出经验、出办法,实干可以战胜困难,可以创造奇迹。
全国文明村——蒋巷村,曾经是一个穷土恶水、交通闭塞、血吸虫流行的苦地方,在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同志的带领下,怀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和“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坚持走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创新发展之路,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变成了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这种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是吃苦耐劳的苏州干部和苏州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
三.学习苏州经验,创造性的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这次苏州之行,我认为最大的收获不是学到多少拿来就用的招数,而是思想上得到了洗礼和升华。
苏州发展所具有的独特条件和机遇是我们无法比拟的,但苏州人的创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是值得我们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
为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才能取得实效。
苏州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村党支部书记 ***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泰安市委组织部为期七天的乡村干部示范班并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学习。
通过几天的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境界,坚定了信心,看到了希望。
***部长就这次培训班的学习目的及要求更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就是我们学什么、怎么办和怎么干的问题,现将个人的一点体会作以下总结。
一、学什么首先要学一种精神,一种敢为人先、艰苦创业、超越自我、开拓进取的精神。
更要树立一个信念,一个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穷一定要变的信念。
我们要以“等不得”、“坐不住”、“靠不起”的紧迫感和压力感积极行动起来,拼上、豁上,大干一场,不辜负市委对我们这次培训班的希望,真正做到不虚此行,学有所获。
纵观苏南经济强村,大都有一个持久、稳定、强力的领导班子,在经济建设中,党员干部不仅发挥了带头致富作用,而且还有一种无私奉献和回报社会的精神。
参观了全国文明村常熟市蒋巷村,江苏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旺山村等村集体经济特别发达的村,让我们看到了真实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深刻感受到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始终坚持发展地方经济,牢固树立“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发展理念。
上世纪80年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造出苏南经济发展模式。
造就了一批跑供销、闯市场的能人,苏州人将其概括为“四千四万”,“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发展乡镇企业。
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发展的矛盾和困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工业反哺农业,苏州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勤劳的苏州农民在思想解放、与时俱进的新农村建设的改革大潮中,走出了一条“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康庄大道。
二、怎么干要有一个好班子,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我们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