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

基础写作
基础写作

文体论

一、文体与语体

(一)文体与语体的含义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特定的表达风格、色彩和语感的语言体系,就是语体。

文体有三种解释:

一是文本体式(体裁)。

二是作家风格或流派特色(风格)。

三是文章的语言形态(语体)。

(二)文体与语体的区别:

首先内涵不同;其次学科归属不同;

再次外延不同;最后构成要素不同。

二、写作时的要求

1、做到符合体裁

如何定体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设情以位体”的著名3、做到措辞得体

措辞包括了表达方式、语体、分寸感等内容,不同的体式对语体、表达方式都有不同的把握。

(1)准确把握语体

(2)准确运用表达方式

(3)要有分寸感

符合身份、对象;

表现在把握程度方面;

表现在确认褒贬方面

论断,这一论断强调了文章体裁必须具有对文章内容的适用性。

把定体仅仅确定在文章内容的适用性上还是不够完善的。文章内容也是由交际需要决定的。

2 、做到符合格式

定体之后,如果不能用相应的文体格式去表现,就会导致文章文体感不强。

明代顾尔行在《刻文体明辩序》中说:" 尝谓陶者尚型,冶者尚范,方者尚矩,圆者尚规,文章之有体,此陶冶之型范,而方圆之规矩也。"

第一章消息

一、消息的含义和特点:

先了解一下“新闻”的含义

清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也出现了“新闻”一词,在写甄士隐听到坡脚道人唱《好了歌》后,大彻大悟,随这个道人飘然而去的事情后,书中这样记载:“当下轰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英语中新闻这个单词是“news”,是由新这个单词new引申而来,或者说是北(north)、东(east)、西(west)、南(south)四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是指东南西北所发生的事情,即天下事。

(一)消息的含义:广义的新闻就是把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形式都包括在内,是这些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

可以定义为:用简明的文字对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重要的事实予以及时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

(二)消息的特点:内容真实;迅速及时;短小简明;

二、消息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消息分成若干类。从题材上有工业、农业、军事、体育等新闻消息;从篇幅长短上有长新闻、短新闻和简讯;还可以从报道对象上分有人物消息、事件消息、经验消息等这样几种。

现在国内比较通行的是按照写作作特点来分类,有:动态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和公报式消息等。

(一)动态消息。也称为动态新闻,是对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最新发展变化的动态,进行及时报道的一种消息式样。它的主要功能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社会生活中刚刚发生、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件。

(二)经验消息。又叫典型消息、典型报道。它的主要功能是报道某一部门或单位在某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给人们提供借鉴,一般包括交代情况,叙述做法,反映变化,总结经验等。

(三)综合消息。也称为综合新闻,它常常围绕一个中心,把不同地方,不同单位发生的具有同类性质又各有特点的事情综合起来,从不同侧面说明一个主题,反映某一时期带有全局性的情况、动向和问题。

(四)人物消息。是以消息的形式报道新闻人物,反映某个特定人物的思想和事迹。

写作时侧重于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人物的形象、风貌。人物消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五)深度报道。是揭示重大新闻事实内部联系的一种新型的报道形式。对新闻事实报道的同时,还侧重于说明或揭示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和结果,披露“新闻背后的新闻”。详细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事件的意义及社会影响。在报道上突破了“一事一报”的方式,着重表述“为何”、“如何”的问题。如山西毒疫苗事件。

(六)简讯。最简单的新闻体裁。形式多样,“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简明新闻”、“无标题新闻”等。三、消息的写作

(一)消息的篇章结构。

1、倒金字塔式结构。这是消息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按内容重要性或主次关系排

列顺序。

2、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又叫悬念式,编年史式,与倒金字塔式正好相反,

它把主要的事实放在篇后,前面设置某种悬念,让读者必须读完,弄清事实的全貌。

3、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结合的结构。

(二)消息的组成

新闻要素有“新闻五要素”和“新闻六要素”之说,新闻五要素简称五个w,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这五个要素。新闻六要素是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个how(结果如何),也简称为五个w1、标题。

(1)标题的形式:有引题、正题和副题之分。因为标题有引题、正题副题之分,所以标题有单行标题、双行标题和多行标题。

(2)标题的制作:要做到言简意赅、醒目生动,引人注意,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愿望,较快地了解和接受消息的内容,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2、导语。导语写法灵活,方式多样,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写法:

(1)叙述式:以叙述的方式,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地叙述出来。

例: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桥名的杨浦大桥今天正式通车,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大桥上举行了盛大的通车典礼。

(2)设问式:采用设问的方式,把所要表现的内容概括成鲜明、突出的问题,以唤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暗示消息的主旨。

加h。

例:1980年外国通讯社报道伦敦由于密云遮盖了太阳,白天变成黑夜的新闻,导语是这样:“伦敦的天气热不热?回答只有一个字:黑。”

(3)描述式:对消息中的主要事实或者所报道的人物,或者所处的场景,作简洁而形象的描绘,然后引出报道内容。

例:“大约2200年前,在通向秦朝(公元221——公元206)都城咸阳的驿道上,一队队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劳工,在身穿铠甲、手持长矛的兵卒押解之下,艰难而缓慢地行进着。他们是被征发来为秦朝开国皇帝修建陵墓的。”

(4)引语式。就是引用文件、公报的文字,或新闻人物的谈话,或格言、警句等作为导语的开始。

例:“我现在不是资本家,你最好把我说成是一个商人,”荣毅仁说,“人们称我为资本家是因为我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方式。”

(5)评论式。例:奔流一千六百公里的黄河之水,已于今天中午到达天津。久旱缺水的天津人民喜迎豫、鲁、冀三省人民千里迢迢送来的“风格水”,这些水对天津人民的生产和人民生活,将起十分重大的作用

3、主体。主体承接导语,是用足够的、典型的、有说服力的具体材料,进一步阐

发全篇的主题思想,主体是消息的主干和中心部分。主体两个作用和功能:一是对导语进行解释、深1)、对比性材料:即通过对所报道事物的进行今昔、正反、彼此等方面对比,从对比中突出消息所报道事实的意义、突出新闻价值。

(2)、说明性材料:通过介绍与事件发生、发展有关的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思想状况、物质条件等材料,使读者加深对消息内容的认识、理解。

(3)、注释性材料:对消息中出现的一些难理解的内容,如科学技术项目的名称、作用、意义、产品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人物的出身、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专用名词术语、技术性知识等加以注释说明的材料。

5、结尾。又叫结语,它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

化和具体化。二是补充新的事实,导语中没有提及而又能表现新闻主题的事实和其他要素,便由主体补充出来。

4、背景。新闻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作是“新闻背后的新闻”。

使用背景应注意这样几点:一是要有明确的意图;二是不能滥用,不能喧宾夺主,淹没消息中的主要事实;三是背景并不是消息的独立部分,位置灵活,可以穿插使用,放在主体部分的情况最多

三)、确定主题与报道角度。消息的主题就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意义;

选择最佳报道角度是为了提炼恰当而深刻的主题,体现新闻的价值。

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实中发掘新闻价值:(1)、要看事实有无重要性。(2)、看事实有无接近性。(3)、看事实有无罕见性。(4)、看事实有无显著性。(5)、看事实有无时效性。

价值新闻内容要素的不同组合会对消息的意义、主题、价值产生明显的影响。要素如何组合必须由写作目的决定。

如:(1)、省物价局今天宣布,全省国有企业将从7月1日起免去1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所以新闻要素的不同组合会对消息意义、主题、价值产生明显的影响。

第二章通讯

一、通讯的含义和特点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

有人打比方“消息好比电报,通讯好比写信”。

(1)、容量大。和消息相比,通讯可以反映更多更具体的情况,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的更详尽;对一些重要环节和情景,都要进行具体描写;对于一些内容还要求进行深入开掘,适当的延伸和扩展,所以通讯的内容显得丰富、深入,篇幅可以稍长。(2)、注重思想意义。通讯常常与人们普遍关心的,有现实意义的重大事件相联系。(3)、生动具体。生动性是通讯有别与消息的重要特点。消息用事实说话,而通讯不仅用事实说话,还要用形象说话,还要有活灵活现的人物活动,有生动的环境、场景描写,有特写画面。在表达上,可以灵活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法。语言既要简洁朴实、又要生动形象。

二、通讯的种类

通讯的分类有两种方法,一是按通讯报道内容分,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一是按通讯报道的形式分,有访问记,专访,新闻小故事,集纳,侧记,巡礼等多种形式。

(一)人物通讯: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为报道对象的通讯。这种通讯着重描绘人物的言行和事迹,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面貌,一般篇幅较长。

(二)事件通讯:是以写事为主体,要求比较完整地记叙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有着深刻思想意义的典型事件,以发掘其蕴涵的时代精神。事件通讯往往通过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记叙赞扬新思想、新风尚,批评旧观念、旧思想

(三)工作通讯:又称为经验通讯,是具体报道实际生活中的经验、问题的一种通讯。他主要是通过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从中概括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具体的工作。

(四)概貌通讯:又叫风貌通讯。概貌通讯是报道一条战线、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单位的发展变化的新气象,新面貌的通讯报道,通过反映其新变化,新气象,新进展,用以体现时代的风貌。

(五)新闻小故事:又叫小故事,小通讯,这是一种内容集中,情节生动的小通讯。

它的特点一是小,篇幅短小;二是有故事,有故事性;三是以小富大,就是故事虽小,意义深长

三、通讯的写作

(一)提炼主题(二)写好人物(三)写好事件

(四)运用多种表达方法(五)安排好结构

四、布置练习

(一)、指出下列文题中哪些是通讯的标题,哪些是消息的标题,并思考二者在标题上有什么区别?

1、辛勤的园丁

2、四川省教委表彰一批工作成绩突出的教育工作者

3、沈阳市破获盗窃黄金巨案

4、黄金梦的破灭——八百两黄金盗窃犯伏法记

5、“学”是为了“用”——西北高校学生社会实习侧记

6、向社会学习为社会服务西北地区高等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第三章报告文学

一、报告文学的含义与特点

报告文学应该是以文学手段来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或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问题的一种文体。

报告文学的特点有: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

二、报告文学的分类

根据描述对象的不同,通常将报告文学划分为以写人为主的报告文学和以写事为主的报告文学两大类。

三、报告文学的写作

(一)选取反映时代精神的题材

(二)剪裁、组材要恰当,表现手法要得体

(三)重视议论的运用

第四章新闻调查

一、新闻调查的含义和作用

新闻调查是酒新闻事实所作的调查情况写成的调查报告式的文章。

作用:(一)迅速反映情况,总结经验,揭示问题,使人们迅速了解新闻事实的内情、真相。

(二)为领导机关和决策人员迅速制定突发事件的应对政策、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二、新闻调查的特点

(一)新闻调查和工作总结的异同

(二)新闻调查和通讯的异同

(三)新闻调查和评论文章的异同

三、新闻调查的写作

通过欣赏一段新闻调查掌握写作的要领

第五章散文

一、文学体的界定与分类

对文学体的分类,古今中外均有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分类结果

1、我国古代“二分法”。中国古代的人们根据语言是否押韵,把写作的成品区分为

韵文和散文两大类。

2、西方古代以来的“三分法”。叙事类文学写作;抒情类文学写作;戏剧类文学写

3、中西方自近现代以来的“四分法”。根据文学写作在形象塑造、体制结构、语言

运用、写作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将文学写作的成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

二、散文的含义和种类

我国的散文概念向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散文从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可以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类。

三、散文的特点

(一)内容的真实性

(二)取材广泛自由

(三)写法灵活

(四)语言优美、诗意浓郁

四、散文的写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散文易学而难工”。凡能执笔为文者都会写散文,但写得工巧的并不多。好的散文往往注重立意构思、谋篇布局、讲究意境创造、诗意表现和活用笔法。

第六章诗歌

一、诗歌的含义和特点

简而言之,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式样,它以最精炼的语言形式,通过抒写个人的独特感受和情绪,高度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经验,是有韵律、有节奏而且分行排列的一种语言艺术。

诗歌的特点有:

1、抒情性

2、凝练性

3、音乐性二、诗歌的种类

按诗歌表达内容的不同,有抒情诗和叙事诗;

按诗歌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划分,有自由诗、格律诗和民歌;

三、诗歌的写作

(一)想像的拓展

(二)意象的摄取

(三)意境的营造

(四)技巧的征用

顾城的两首诗歌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远与近》

你,

一会儿看云,

一会儿看我。

我觉得你看云时很近,

看我时很远。

徐志摩《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最好不相见》

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

最好不相伴,便可不相欠。最好不相惜,便可不相忆。

最好不相爱,便可不相弃。最好不相对,便可不相会。

最好不相误,便可不相负。最好不相许,便可不相续。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

最好不相伴,便可不相欠。最好不相惜,便可不相忆。

最好不相依,便可不相偎。最好不相遇,便可不相聚。

人生如梦》

你买,或者不买房,

房子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急,或者不着急,

房价就在那里,时缓时急;

你拼,或者不打拼,

青春就在那里,有晴有雨;

你啃,或者不啃老,

父母就在那里,日渐老去。

人生如梦,或者,

让梦如人生,

神马,豪言。

奋斗,浮云。

《超级堵车》

你开,或者不开车,

路就堵在那里,不走不动;

你买,或者不买车,

油价就在那里,只增不减;

你上,或者不上高速,

收费站就在那里,不给不开;

出门挤高峰,或者,

让高峰来挤你,

淡定,憋尿。

焦躁,淅沥。

第七章小说

一、小说的概述

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小说的特点

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情节、人物、环境体现出来的:完整的构筑情节;形象地刻画人物;具体地描绘环境。

三、小说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小说可以分为多种多样的种类,如按照小说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武侠小说忽然社会言情小说等;按照小说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分为故事小说、性格小说、心理小说和抒情小说等,西方现代派小说里有意识流小说、黑色幽默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和新小说派小说等。

最常见分类方法是按小说篇幅长短、容量大小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

四、小说的写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账本中的一页》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她进行的一顿晚餐……(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与课后练习(三)小说训练《鞋架》做一比较,体会小说这种文体的特点与写法

第八章戏剧

一、戏剧的含义及种类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故事,并借助于视觉和听觉来表达心灵感染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

戏剧的种类很多,如从戏剧内容的性质来分,有悲剧、喜剧、正剧和闹剧;从戏剧的容量和规模上分,有多幕剧和独幕剧;从题材的时代分,有历史剧和现代剧;从题材的特点来分,有神话剧和童话剧;从戏剧的表现手段分,有戏曲、话剧、歌剧和舞剧。

(1)戏曲戏曲这个种类是中国独有的,是中国人民群众自己创造并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

(2)话剧话剧产生于欧洲,是在五四时期开始引入中国,当时叫“新剧”或“文明戏”。话剧讲究的是语言的精练准确,讲究内容的复杂深邃,讲究表演的真实朴素,和戏曲相比,它是一种以内容取胜的艺术。

二、戏剧的特征

(一)舞台的假定性

这种假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空假定性;二是表演虚拟性。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二)剧情的集中性

英国近代戏剧理论家威廉阿契尔所说:“大多数伟大的小说里都包含了许多人的大量生活片段,而戏剧却只给我们展示几个顶点,展示两三个不同的命运”。

(三)表演的剧场性一位戏剧理论家把戏剧看成是“发生在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事”,这其实也是戏剧与叙事文学的不同之处。

台上台下这种感应,这份演员和观众,观众和观众之间的心神交汇而构成的剧场效应,就是所谓的剧场效应,也体现了表演剧场性。

三、剧本的写作

剧本与戏剧是两个密切关联而又有区别的概念,剧本,过去也称脚本,是戏剧表演的基础。俗话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一)提炼戏剧冲突

为了使戏剧冲突更具有生动性与丰富性,除了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外,还往往要借助于悬念、误会、巧合等艺术手段,使剧情发展跌宕曲折,引人入胜。

(二)塑造戏剧人物

首先是从细节出发展现人物的鲜明个性

其次是从语言出发揭示人物的复杂性格

如《雷雨》朴:(忽然严厉的)你来干什么?鲁:不是我要来的。朴:谁指使你来的?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示我来的。朴: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鲁:(愤怒)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三)组织戏剧结构

戏剧结构是指对情节的组织安排、分幕分场的处理及衔接、过渡。

(四)提炼戏剧语言

高尔基说:“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

首先是戏剧语言的个性化。所谓个性化,就是指根据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育、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

如《茶馆》中的唐铁嘴,王利发谈起他这个嗜好时,有他的一般个性化语言:“我已经不吃大烟了!”“我改抽…白面?啦,你看,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两大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其次要富有潜台词。所谓的潜台词,就是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一种深层意义或言外之意。

。第九章影视文学

一、影视文学的特点

(一)强烈的叙事性

(二)具有特别的影视符号语言

蒙太奇是影视艺术得以生存、发展的特殊、神奇的艺术方式,在具体组合镜头时又有多种多样的方法。

二、影视文学剧本的写作

首先主题明确集中

其次写好情节和安排好结构

日本一位影视剧理论家说:“一个故事的形成首先需要选择适于表现这个故事的各种素材,适当地保持有机的因故关系和逻辑原则,这是很必要的”。

再次还要善于体现鲜明

一、社会评论

(一)社会评论是指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进行评论和议论,以表明作者观点和见解的说理性文章。

社会评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褒贬的鲜明性和突出的群众性。

(二)社会评论的写作

1、善于选题,确定评论对象。

2、重视分析,展开分析论证。

3、艺术的表现观点

第十一章理论类文体(一)确定评论对象

1.以新闻为评论对象

因为新闻是及时而客观地反映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它往往是评论的对象。

但新闻成为评论的对象,必须具备几个要求:

有评论价值。

据以立论的新闻必须真实。

2.以社会事件与现象为评论对象

选取社会实际生活的事件和现象作为评论的对象,也有如下要求:

选择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或重大行动进行评议。

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热点进行评议

在确定了评论对象以后,要圆满完成评论任务,一是要确立分析的角度,二是要严格遵循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

1.确立分析角度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都有其产生的根源和背景,同时,也与其他事件有着特殊的联系。因此,分析的角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分析其产生背景(2)分析其本质内涵

(3)分析正面或负面影响(4)分析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

2.遵循说理论证要求

社会评论的实质是从材料中挖掘观点进行说理论证的过程。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论点论据要统一(2)论述要虚实结合

(3)严密的论证结构。

说理的艺术也很讲究,不能只求“辞达而已矣”。要艺术地表达观点,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考虑: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使用通俗而生动的语言。

加强评论的形象性。

二、文艺评论

是对各种文艺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评价的一种理论性文章体裁。文艺评论又称为文艺批评。

文艺评论的直接对象包括作家、艺术家、文艺作品、文艺思潮、文艺流派、文艺理论、文艺运动、文艺史以及读者鉴赏接受等一切文艺活动现象。

(一)文艺评论的特征

1、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融合

2、阐释性与创造性的辨证统一

(二)文艺评论的写作

文艺评论以一定的文艺欣赏为基础(但又不停留在欣赏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理性检测、剖析、评价,它具有一定的理论背景和理论原则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在感受、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去进行理性的判断,去总结审美体验的规律,或从艺术的典型视觉去探究更加广阔的社会意义。

要写好文艺评论,首先应认真阅读作品;其次应深入了解作者;第三是精心选择论题,这是写作前的准备。

写作文艺评论时,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简介文艺作品的作者与内容

(二)阐释文艺作品蕴含的思想性

(三)评述文艺作品的艺术形象

对叙述性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剖析是最常见的评述方式。叙述性文艺作品是通过鲜明生动的人物个性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的,那么如何剖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呢?

1.要在作品的情节发展中,在人物所面临的矛盾冲突中,剖析考察人物的行动、语

言、心理、动作。

2.人物分析要抓住主要性格特征。

3.在表述方式上,可以先作具体分析,然后进行归纳概括,也可以先写出归纳概括

的结果,再做具体的分析

三、学术论文

也叫科研论文、科学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探讨其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性文章。

(一)学术论文的特征

1、创新性

2、理论性

3、科学性

(二)学术论文的写作

1、精心选择题目3、提炼论点,拟定提纲

如有一篇论文是《论阿Q性格系统》

中心论点:阿Q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

(1)用线性因果关系的传统方法研究阿很困难,要把阿Q性格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2)阿Q性格系统的基本元素,阿Q性格的自然质——如奴性心理;(3)阿Q 性格的功能质;(4)阿Q性格的系统质。

4、谋划论文结构。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一般由绪论、本论和结论这三大部分构成。 (1)绪论,又称引论,是学术论文的开头,有统领全文的作用。

(2)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内容所在。

(3)结论,是学术论文的结尾部分,是本论部分论证的必然结果。

有价值、有创意、要适中

2、收集研究资料

如课题:茅盾研究。(1)、茅盾的全部作品。(2)、茅盾的生平、家庭、创作道路。

(3)、有关茅盾作品的时代背景材料。(4)、历来研究、评论茅盾作品的资料。(5)、与茅盾同时代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6)、研究茅盾的最新科研成果。(7)、有关理论、文学史方面的资料。

第十二章应用文体一、调查报告:是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和认真严肃的分析研究以后写出来的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其本质规律的书面文体。

(一)调查报告的格式

调查报告的格式,分为标题、正文和署名日期三部分。

1、标题:调查报告的标题通常有单标题和正副标题两种。

2、正文:调查报告的正文大致可以分三部分,即开头、主体和结尾。

3、署名日期:一般写在正文下方,有的写在标题下

(二)调查报告的写法

1、实地调查是调查报告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2、要注意点面结合,叙议结合和观点材料结合三方面

一、调查报告:是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和认真严肃的分析研究以后写出来的反

映客观事物,揭示其本质规律的书面文体。

(一)调查报告的格式

调查报告的格式,分为标题、正文和署名日期三部分。

1、标题:调查报告的标题通常有单标题和正副标题两种。

2、正文:调查报告的正文大致可以分三部分,即开头、主体和结尾。

3、署名日期:一般写在正文下方,有的写在标题下

(二)调查报告的写法

1、实地调查是调查报告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2、要注意点面结合,叙议结合和观点材料结合三方面

观察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以及对当前国家政策的了解等等)运用到调查研究中去,还可以看出,他平时重视各方面知识(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等)的积累,做到了学以致用。他的各位老师应当为此感到欣慰。

四、作者在进行这次农村调查中,表现出了作为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继

承人应有的勤奋、踏实、刻苦、精细的作风。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下,作者能够这样沉下心来而不是浮光掠影地走马观花,不厌其烦,不厌其细地求真、较真,实在难能可贵。

我希望作者能很好地对这次的农村调查认真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进步,争取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研究型的记者。

为了使李强同学这次农村调查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全体同学的共同财富,我建议:

一、将此报告正式印发给全体师生,作为学习参考材料。

二、请李强同学为全院师生作一次汇报讲座,重点讲新闻与传播教学如何

更紧密地结合实际。

转自《新清华》(编辑文清)

二、总结:是单位或个人对前一阶段或某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

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的一种应用文体。

从写作角度和叙述人称看:多数调查报告是由有关部门派人去写的,有些调查报告是作者本人为了研究某方面的问题,深入基层采写的,这些报告一般都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对事物做调查研究,所以写作多用第三人称;而总结则是对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行检查和分析,总结者也是实践活动的参加者,所以写总结时大多使用第一人称叙述。

总结的写作: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总结标题的写法主要有三种:(1)公文式标题(2)正副标题结合式(3)

不出现“总结”字样,但体现出总结的性质。

2、正文:总结的正文是写作的中心部分三、演讲稿

演讲稿,又叫讲话稿、演说词,是供口头发表演讲用的文稿,是一种带有宣传鼓动性的应用文体。

(一)演讲稿的特点

1、实用性

2、口语化

3、应变性

(二)演讲稿的写作

1、写作前的准备

2、演讲稿的观点需要用具体事例来支撑

3、结构的安排

元人乔孟符说的作乐府之法:“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

开头要具有吸引力,要想方设法抓住听众的心理,吸引他们听下去。

主体部分要求内容充实,条理分明,逻辑性强。

结尾要求简短有力。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新闻概述 一、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达纳在年至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某地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会效果”,这些是对陆定一定义的有效补充,然而其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综合上述种种看法,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

《基础写作》期末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第七章结构 一、问答题: 1、文章结构的原则是什么?文章结构的原则有四点:(1)、文章的篇章结构要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和内在联系;(2)、文章的篇章结构必须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3)、文章的篇章结构要体现不同文体的特点; (4)、文章的篇章结构要求自身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2、谈谈思路与结构的关系。思路是思想运行的路线。思路是结构的内在依据。思路的起始、结尾以及曲伸流转 便是文章的结构形式。思路清晰,结构才清晰条理。因为想得清楚,才写得清楚。而结构是思路的物化形式,是思路在文章形式上的具体体现。结构可以检验并促进思路的清晰条理。因此,安排文章的结构,深思熟虑,理清思路是至关重要的。 3、谈谈层次与段落的区别。①划分的依据不同:层次划分的依据是内容;段落的划分依据是表达。 ②两者在结构中的位置不同:层次是仅次于篇的结构单位;段落是文章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③两者的大小不同:一般层次大于段落。在一些短小文章中,比如语文课本上选的文章,层次等于段落,这时的层次相当于一个“意义段”。 ④两者的外部征象不同:段落有“换行”另起,开头空两字的明显标志;而层次没有。层次的划分必须经过阅读,根据内容的次序来划分。 4、安排文章的层次应注意什么? 其一,应根据不同文体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法如下:①记叙文,主要按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安排。A 按照时间顺序安排;B 按照空间顺序安排;C 按照时空交错的方式安排;D 按照认识发展或者感情发展的顺序来安排。②议论文,大多按照问题的性质和事物的几个不同侧面来安排。A 总分式;B 平列式;C 递进式。③说明文主要按照被说明的事物的实际情况结构文章。 其二,层次安排的次序,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不得随意措置或颠倒,以免整体松动、脱节。比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以性质不同的三个材料安排的三个层次就是按照战士的职责与义务安排的,不能随便调换。 其三,文章层次的安排应有主有次,不可平均用力。主要之处要详写,使材料丰厚,内容充实;次要之处要略写。如此,文章内容疏密有致,文势节奏分明,波澜起伏,生动活泼,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5、划分段落的要求有哪些?划分段落的要求有三条: A 要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这一条主要针对段落的“意义段”而言。意思是说,一段只能有一个中心意思,不可把一些互不相干的意思放在一个段落里,即段落内容要单一;另外一层意思是,一个意思要在一个段落里集中讲完,不要这一段说一点,那一段说一点,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搞得支离破碎,即段落内容的“完整性”。这一条是划分段落最基本的要求。 B 划分段落要长短适度。段落的长短措置主要根据该段在文章整体布局中的地位与作用,该段所阐述的内容

写作基础知识之基本句式

写作基础知识之基本句式 导读:写作基础知识之基本句式 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可分为四大类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陈述句: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 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 祈使句: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 感叹句: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 一、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有两种情况: 1 肯定语气改成反问句如: 天才来自勤奋。改为:难道天才不是来自勤奋吗? 2 否定语气改成反问句 小孩掉进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小孩掉进河里,我们能见死不救吗? 注意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的词,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并加上“吗”、“呢”等句末的句号要改成问号。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也有两种情况: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难道”和“不”等词删去,把句末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 练习: 1、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难道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吗? 4、老师对我的教导,难道我会忘记吗?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换: 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遵守课堂纪律。”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例: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天下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注意: 练习: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2)学好语文和输血,对青年人的成才才会起促进作用。 3)同学们都觉得书籍是我们的好老师。

基础写作教程复习整理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 第一节:写作的定义: 文章的分类:文学类、杂交类、实用类、 写作的含义: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一种心智活动 首先,对写作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其次,应该确立作者的主体地位。 最后,还必须看到写作是以书面语为中介符号表情达意的。 第二节,写作的系统: 一、写作的主体; 写作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两个阶段。 写作主体十分丰富,包括作者的思想、品质、修养、等基本的人格精神。也包括写作个体的心理特征、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先天与后天素质、同时还包括写作主体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主观意识和实际能力。 二、写作客体; 写作客体即写作的对象和写作的题材,回答写什么的问题。 “只有人化了的自然,才能与人发生审美的关系,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在它上面显现出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应从主体对象来说,美不美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但从客体方面来说,美不美在于对象是不是人化,是不是与人发生了关系。”作为写作对象的客体,生活是以三种形态存在的: (一)、生活的客观形态,(人事物景) (二)、生活的主观形态,(这是对象化了的作者自身,它是以人的心灵世界为主要的在写作对象,写人的思想和感情。) (三)、生活的文化形态,(精神产品) 三、写作载体;(超越了文章的范畴,但仍以文章为主要的存在方式。) 四、写作的受体;(为谁写) 五、写作系统的组合(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 第三节:写作的特性; 社会性:(写作对象、写作目的、写作效益的社会性) 个体性:写作是一种个体性的心智劳动,文章是作者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综合性: 实践性:(写作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本身就具有实践性) 第四节:写作的功能: 一、传播功能:(与写作目的相联系的直接功能) 二、记载功能:(实际上超越时间的传播功能) 三、实用功能:(在传播、记载的功能里,都包含着写作的实用性目的和管理性功能,“解决好实际问题”是实用写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四、宣泄功能:(宣泄感情) 五、审美功能:(写作活动其实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审美过程。) 第五节:学习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一、学习写作的要求: 1、要有明确目的性 2、要培养学习写作的兴趣 3、要有刻苦训练思想准备 4、要掌握现代写作技术 二、学习写作的方法 1、外功修炼与内功修炼相结合 2、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3、系统学习与系统训练相结合 第二章:写作的主体: 第一节:作者的智力: 一、观察力;观察力是从事研究和写作活动最基本的智力。 1、外部分析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分析器:(内脏器官的感觉,) 3、立体分析器:(第六感觉:肌肉感觉、键觉、骨节感觉、平衡感觉等) 怎样观察? 1、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 2、宏观观察(整体感知)与微观观察(细部进行)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从中央电大的《基础写作》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看来试题将出得比较活同学们特别要注重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一、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你得思考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 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当然不好的文章或作品对世界的破坏甚至毒害也是不应该忽视的。 二、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 答写作的交流性特征是写作的特殊属性。要这样来理解我们写作的目的是要将自己的某种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我们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所以写作这项活动从本质意义上讲是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活动作者的写和读者的读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互动性”。没有哪个人会真正让自己的文章或作品永远锁在抽屉里的。 交流性这个特点尤其体在现在极为流行的一种新的写作文体里博客。互动性在博客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博客一般都设置了评论和留言功能跟读者的交流程度和频度都是空前的。大家可以去看看韩寒的博客每篇文章都是几十万的点击量数千条留言与评论盛况空前。目前他的博客点击量是排在世界第一位足足3亿。这就是写作的交流性。 三、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言之有物”包括材料和思想两个方面。 先看“材料”。材料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材料是拿来干什么的呢是拿来表现思想或观点的。我们写一篇文章就是要传达出一种思想或观点那么通过什么来传达呢材料。这里就有对材料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最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表达我们就选择什么材料。“选择”就是“取”与“舍”两个方面因为有的材料很可能没有作用甚至起反面作用因此选择、取舍很重要。所以由此看来思想依赖材料来表达而材料的选择又受制于思想是双向的。 那么哪些材料可以是用的呢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教材中说了三点要有代表性要有精神启迪效果具有可读性。 再看“思想”。“思想”就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意旨或倾向以及情感。“思想”是需要提炼的什么样的“思想”最能为阅读者所接受呢有三个要求真实、深刻、新颖这也是文本思想的提炼应达到的要求。在什么基础上进行提炼呢要掌握大量的材料还要看到材料背后深藏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要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四、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这道题应该同学们自己来答。怎么答呢举一篇自己的文章为例写写其思考过程、行文过程、修改过程就可以啦。五、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这类题怎么答呢 首先要说出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所体会到的思想与情感。要注意其题目题目常常是文章的眼睛与心灵。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存在、规律、原则有敬畏之心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然后分析这个思想与情感是怎样得出的呢从文章的“材料”——几个故事、议论名人名言中得出来的。第一个故事小时候与祖母一起吃饭时祖母的“谢饭”她说的那些话这让“我”对“天”有朦胧的谢意与感激但并不明确。第二个故事“我”到了国外读到爱因斯坦的故事并把他与中国的介之推联想到了一起两人虽然远隔千里、远距千年但都有一样的情怀伟大的谦虚与胸怀。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第一章写作、写作学、写作课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写作? 一般来讲,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阐明事理的活动。说通俗一点,写作就是写文章。写作时,作者借助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思想——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固定化、外物化、形式化,形成一种有物有序的东西——文章。 2.谈谈写作的社会性的表现。 (1)、写作因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也可以说写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殷周以前,没有文字的洪荒时代,人们?口耳相传?、?声气相求?、?结绳明。 (2)、社会生活激发了作者的写作欲望。?人禀七情,应物斯感。?(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是说人有七情六欲,都是因外物的变化而感发。人在社会生活中因外物的感触,因遭逢际遇的困扰,心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怀,才有强烈的写作欲望。如果没有社会生活,作者无感无会生活与写作活动,一个催生,一个反映,互为因果,两不分离。 (3)、社会生活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写作材料取自于社会生活,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没有社会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早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列宁也说:?我们的感觉、我们的不可能写出文章。 (4)、社会生活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写作的主体都生活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此时代此环境的作家在选材、立意、写作形式,运用的写作方法等方面与彼时代、彼环境的作家都不同。有人曾给老舍说,让他与山西的赵树理换一下,老舍说,那我就完了。 (5)、社会生活影响读者的品评意向,从而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读者是写作的受体。他们的世界观、文章观、审美情趣、阅读倾向都受其所处的社会生活在这里,读者的意见是基于现阶段人们对文章与文学的不同观念并反馈给作者的,尽管作者作了解释,也说明他对读者的意见有所关注。 (6)、社会生活能帮助作者克服主观偏见。列夫〃托尔斯泰在开始写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曾把安娜构思成一个坏女人,但是在写作过程中,由于受到现实生活的启迪,他断然改变了最初的构想,把安娜描绘成一个正面的带有复杂性格的上层俄罗斯妇女形象,充分体现了生活(7)、社会生活可以启发作者获得写作技巧。柳青在《生活是创作的基础》一文中说:?技巧从哪里来的呢?一般地认为技巧从别人书里学来的,前人的书或者现代人的书。其实呢?其实,技巧主要地也是从研究生活来的。?(《创作例话》第200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写作是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写作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写作的规律与技巧也孕育在丰厚的社会生活之中。技巧的形成和创新主要来自对生活的研究。所谓?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即为一例。 二、名词解释 1、写作: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阐明事理的活动。说通俗一点,写作就是写文章。 2、写作学:写作学是研究文章制作的基本规律及方法的科学。说简单一点,写作学就是研究如何制作文章的学问 三、判断题 1、从本质上讲,写作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实践活动。√ 2、社会生活可以启发作者获得写作技巧。√ 3、写作学是研究文章制作的基本规律及方法的科学。√ 4、写作课是高等院校汉语言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5、文章是一个流变的概念。√ 6、?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是说研究社会生活,可以获得写作技巧。√ 7、写作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达三个阶段。√ 第二章写作的基本特点与规律 一、问答题 1、如何理解?物——意——文?转化律? 这个规律也称双重转化律。是说写作过程必须实行两重转化,即由物至意,再由意至文。 由物到意,这是第一重转化。这重转化就是客观外物经过作者的观察、了解,映入作者的大脑,又经过大脑的思考、分析、综合,注入作者的理解、 由意到文是第二重转化。这重转化是把第一重转化的结果经过再认识、再深化、再整理,使之更加深刻、完整、严密、精细,更有逻辑性、条理性,并 规律,任何作者写任何文章,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基础写作教程 重点

写作: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实践性的精神创造活动。就其过程而言,写作是以书面语言(文字符号)为主要媒介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和认识,创造文字作品的精神劳动。 广义写作:就是关于一般文章的基础写作。 狭义写作:通常指作家的写作,即文学创作。 写作的完整过程:就写作活动自身来看,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通常包括采集、构思、表达、修改等环节,这些环节在写作过程中通常是循环往复、互相促进的。从社会生活的大视野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写作、(显)写作、后写作。 写作活动的特点: 人文性:1写作不是一项纯技术的活动,它本质上是人的精神文化行为。 2无论何种类型的写作,都是人文性的创作。 3写作的目的既是“为己”,也是“为人”。 综合性:1就写作学科来看,它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的学科,属于综合性的学问,其学科内容中经常要涉及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和理论。 2就写作活动的过程来看,精神劳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合力”推动,写作过程总是体现着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综合作用。 3就个人的写作能力来看,其强弱是知识、理论、生活经验、智慧、趣味、感受、思维能力、语言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发挥作用。 4写作成功是写作主体的生活经验、心理感受、思维加工、语言运用等多种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属于综合性的文化能力。 个体性:1从写作的行为方式看,是一项个体化的劳动,他的劳动过程主要是以个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的。 2从写作的成功来看,也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 创造性:1体现在各种文体的写作之中,分布在写作的不同环节之中。 2体现在劳动产品上,也体现在对写作主体的塑造上。 3体现为不同层次。 实践性:1写作必须通过实践才能产生劳动产品。 2写作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效地锻炼提高。 3写作学的知识、理论需要在写作实践中体认和内化。 写作活动的组成:主体(写作者)、客体(写作对象)、受体(诉诸对象)、载体(写作活动的物化形式)四部分,缺一不可。 引发主题写作行为的起因:缘情而作、因事而作、受命而作。 网络时代对写作主体的要求: 1思想理论要求:思想水平、理论水平 2知识结构要求:专业知识、综合基础知识 3思维能力要求: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判断能力等 4表达能力要求:掌握本民族语言的使用规范;掌握一定的职业用语、行业术语、专业表达习惯等;善于向生活学习语言,向民间学习语言;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准确、简练、生动、

《基础写作教程》试题及答案

《基础写作教程》试题及答案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达方式的是 ( ) A 、叙述 B 、描写 C 、说明 D 、修辞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写作活动的特点的是 ( ) A 、人文性 B 、计划性 C 、综合性 D 、实践性 3、文章体式的特点不包括 ( ) A 、规范性 B 、流变性 C 、综合性 D 、实践性 4、 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不包括 ( ) A 、年龄与阅历 B 、情感与情绪 C 、责任与道义 D 、素质与人格 5、写作活动中的“三环活动”不包括 ( ) A 、前写作 B 、写作 C 、后写作 D 、反思 1、散文的类型包括 ( ) A 、叙事散文 B 言情散文 C 、明理散文 D 、描写散文 2、散文的特征包括 ( ) A 、自我的定真性 B 、取材的真实性 C 、对象的广泛性 D 、表达的自由性 3、评论文可分为 ( ) A 社会评论 B 文艺评论 C 学术评论 D 思想评论 4、表达方式包括 ( ) A 叙述 B 描写 C 说明 D 议论 5写作活动的特点有 ( ) A 人文性 B 综合性 C 个体性 D 创造性 1.受体的心理特征包括:求知受益心理、 、 ____________ 、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每小题3分,共15分) 二、多项选择:(下列各题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请选择,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15分)

___________。 2.文章修辞大致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观察的类别有:实用观察、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4.调查研究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5.学术短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立意是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 修辞 3. 语体 1.科普文写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9分)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最全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方针、政策、法规、政令和信息、情况的表现者、运载者,是机关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发挥着上令下达、下情上报和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公文贯穿机关管理工作的始终。我们要向上级报告情况,需要写成文件;我们要向基层单位安排什么工作,提工作要求,需要写成公文印发下去,备查、备用,便于基层照章执行;我们要告知社会公众一个什么决定,也要印制成公文。因此,公文写作与我们每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息息相关,可以说,具备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是每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十分缺乏优秀的文秘工作人员,重视公文写作、加强公文写作,对于年轻人来说,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分类 1、按照制文机关的种类划分:党务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司法机关公文、军事机关公文、企事业单位公文、社会团体公文。

2、按照行文方向划分:上行公文(向上级单位行文)、平行公文(向平级单位行文)、下行公文(向下级单位行文)。草拟公文前,必须弄清楚行文方向,才能确定文种、内容、措辞等。 3、按照保密程度划分: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内部材料、普通公文5种。我们在起草或者管理公文时,必须要按照该公文的秘密等级来处理,涉及秘密问题的,不能泄密。 4、按照紧急程度划分:特提公文、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平急公文、普通公文5种。 5、按照使用范围划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全是通用公文;司法类的公文、经济类的公文、任免类公文、议案、提案、建议等等,属专用公文。 6、按照规范性和颁发程序的规范程度、行政约束力的强弱划分: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 规范性公文有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非规范性公文:除规范性公文以外的公文。常用的非规范性通用公文有调查报告、工作计划类、工作总结类、提案、

《基础写作》期末题库及答案

《基础写作》期末题库及答案 第七章结构 一、问答题: 1、文章结构的原则是什么? 2、谈谈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3、谈谈层次与段落的区别。 4、安排文章的层次应注意什么? 5、划分段落的要求有哪些? 6、常见的照应方法有哪些? 7、怎样使文势波澜起伏、曲曲折折? 8、如何理解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 二、名词解释 1、文章的结构 2、思路 3、层次 4、段落 5、过渡 6、照应 7、开头 8、结尾 三、判断题 1、结构有构成文章、突出主题、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2、没有结构,便没有文章。 3、思路清晰,文章的结构才清晰条理。 4、文章的结构完整:指文章的结构有头、有身、有尾,不残缺。 5、文体不同,安排层次的方式也不同。 6、过渡、照应是使文章篇章结构严密、中心突出的重要环节。 7、“开门见山”是议论文的开头方法;“曲径通幽”是记叙文的开头方法。 8、文章的组织结构与主题的变化无关。 9、“文无定法”是说文章的结构没有原则。 10、“文如看山不喜平”是说文章的结构安排应灵活多变,错综见意。 11、过渡照应是使文章篇章结构严密,中心突出的重要环节。 第八章表达方式 一、问答题 1、描写和叙述有什么不同? 2、说说细描的特点。 3、说说白描的特点。

4、抒情的作用有哪些? 5、抒情的要求是什么? 6、为什么抒情要有真情实感? 7、说明的要求是什么? 二、名词解释 1、叙述 2、倒叙 3、描写 4、直接描写 5、间接描写 6、细描 7、白描 三、判断题 1、叙述的本质是交代过程。 2、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开卷兴波、引人入胜,所以写作中应多用倒叙。 3、抓住特征,粗笔勾勒是细描的特征。 4、议论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 5、心理描写是打开人物心灵奥秘的钥匙。 6、驳斥论据比驳斥论点更重要,因为它可以釜底抽薪。 7、抒写情怀是从文章写作方面认识抒情的作用。 8、论证的基本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 9、解说性是说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10、在说理中,立论和驳论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1、对居室处所的描写属于场面描写。 第九章语言 一、问答题 1、谈谈语言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2、为什么说语言是写作构思的基本工具? 3、积累语言的途径是什么? 4、怎样才能使语言准确? 5、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有哪些? 6、使语言朴实的方法有哪些? 7、为什么语言要生动? 8、增强语体意识的意义是什么? 二、名词解释 1、语体 2、语言朴实 3、语言简明 三、判断题 1、语言是文章表达思想的工具。

2412基础写作

2412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41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基础写作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写作作为人类精神文化创造的一种重要方式,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它的通用性,二是它 的群体性。 2.()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 3.()材料的综合,是指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者把整体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 方面区分出来的心理过程 4.()常见的照应方式主要有:首尾照应、照应标题和行文中的前后照应。 5.()真正的辞藻美来源于语词的恰当使用与文本的整体表达效果的相互融合。 6.()理论写作中对语言的准确性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概念使用上的科学性。 7.()描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简要描写和详细描写的两种。前者通常称为“工笔”,后者通常称 为“白猫”。 8.()在文学写作中,其文本思想往往被称作主题。 9.()论据是写作者用来支持论点成立的材料。 10.()消息与通讯、说明书与解说词、报告与总结属于实用(认知)性文体。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要说明写作的特殊属性的主要表现。 2.要做到书面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从词语的使用层面来看,应当特别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3.简要说明新闻写作、理论文章写作、实用文体写作在材料选择中的主要不同之处。 三、分析论述题(16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就文章结构安排艺术手法中所涉及的“分合曲直”、“疏密虚实”、“抑扬张弛”等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必须结合原文,可以是几个问题综合分析,也可以只就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左脚爱上了右脚 他也不清楚自己是在什么爱上她的,或许是在主人出生的那一刻,或许更早。他一看见她就觉得幸福,那种幸福是由衷的,发自内心的。 然而左脚却不能常常见到他日思夜想的爱人。因为主人要走路,走路的时候两只脚必须要一前一后, 否则便会摔跟头。 这样一来,白天,左脚就没有机会跟右脚表露他的心迹了,而当夜幕降临,繁星漫天时,疲累了一天 的左脚又已早早的进入了梦乡。 那日,主人在回家的途中终于偷得半点闲暇,推开了一家咖啡店的玻璃门, 主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点了一杯咖啡,将右脚高高的翘在左脚上,一边品尝一边静静地欣 赏窗外的美景。 婉转悦耳的音乐适时的响起,浪漫的气氛。左脚心想:“这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此时不说,更 待何时?”于是决定鼓起勇气向右脚告白。 “右脚姑娘——”,左脚犹豫了一下,终于仰望着右脚,吞吞吐吐的开口。 “什么事?”右脚淡淡的扫了他一眼,问道。 “我…我…我,右脚姑娘,一直以来,我很欣赏你,你漂亮,有气质,而且通情达理。”左脚觉得自己的血液都要沸腾起来了,他颤抖着低下头,紧张得不敢看右脚的脸。 “我…我…喜欢你。从见到你的第一眼开始。”右脚说完,仿佛如获大赦,身心顿觉轻松起来。他抬 起头,期待的望着右脚,想知道答案。这一段日子他想了很多很多,无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无论右脚会 给他怎样的宣判,他都能够勇敢的接受。 第 1 页共 4 页

基础写作(习题)

基础写作复习题 (只是参考,并非考试题,有些题不考就忽略吧) 一、填空题 1、文章具有社会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2、体验的方式有亲身体验和------------两种。 3、宋代理学家朱熹有一首绝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清渠”指的是好文章,那幺“源头”指的是-------------------------。 4、写作的特性有:社会性和个体性,----------------和--------------。 5、写作的双重转化律是指写作活动是一个由---------而到---------------,再转到而---------------的动态转化过程。 6、写作材料的内化过程就是---------------的过程。 7、写作主体的修养主要有:----------------------、---------------------、--------------------、 ---和写作技巧。 8、文章语言使用的基本要求是:-----------------、-------------------、--------------、 和语言生动。 9、描写从对象和范围分主要有三种类型,即-----------------、---------------------、 ----------------------。 10、白描是指以-----------------的文字直接描绘人物和景物特征的描写手法;而工笔则以----------------的文字描绘人物和景物的特

征。 11、写作的特性有-------------、-----------------、--------------和实践性。 12、写作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和语言表达阶段。 13、文章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和生动。 14、议论的三要素是-----------、--------------和论证。 15、按文章的社会功能来分,文章可分为-----------------、-----------------。 16、社会生活是写作的-----------------------。 17、思维能力是写作者的核心能力,它主要有抽象思维、----------------、----------------------等三种。 18、间接抒情的方法主要有:-----------------、寓情于物、---------------和寓情于理。 19、叙述的四种方式是顺叙,倒叙,插叙和------------。 20、写作的功能主要有-------------------、-------------------、--------------------和渲泄服务等功能。 21、灵感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22、形象思维有_______、_________特点。 23、观察的类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新颖的材料的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写作95097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 基础写作试题2014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耽思 所谓“耽思”,主要是在主体对内部世界的自我展示、审度、调整、反思过程中,将“瞻物”过程中出现的某种朦胧的、不清晰的、不具体的体验或思想,提炼成清晰、具体而富于创造性的文本思想。 2.言之有序 所谓“言之有序”,就是要求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够符合语言表达的线性特征所体现的本质要求,是文本思想内容的表现过程具有严密而又灵活的线性表达秩序,其目的在于使阅读者能够循此而实现与作者的精神交流。 3.表达方式 所谓表达方式,是由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所要求的语言运用的具体手段和方法。一般认为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 4.诗歌 所谓“诗歌”,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性文体,它运用精练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通过描写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意境,来抒发作者对生活的感受、理想和愿望。 二、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5.从写作的一般属性来看,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写作的个体性特征;(2)写作的实践性特征;(3)写作的创造性特征。每个要点各3分。 三、分析论述(20分) 7.分析并阐述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1)实用性文体的基本特征: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知识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确认; 其写作目的在于以告知的方式交流信息,如报告、解说。 (2)析理性文体的基本特征: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理论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推论; 其结构方式直接体现了理性思维的逻辑特征。 (3)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文学作为艺术的审美心理特征:超功利性、(感性)形象性、情感性;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反映社会生活的灵活性、揭示心灵世界的具体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基础写作试题注意事项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瞻物所谓“瞻物”,主要是积累材料。它包括直接经验材料的积累和间接经验材料的积累。任何写作活动总是起始于广泛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所以在这个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文本构成因素是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思考。 2.言之有物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含有丰富而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出写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体验或认识。 3.文有大法,无定法所谓有大法,指的是人们通过写作而能够实现彼此精神交流的那些通用性因素和手段;无定法,则是指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写作者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自身的个性特征而灵活运用。 4.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性文体,小说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述完整的故事情节,描绘具体的环境,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受。 二、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5.简述材料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 (1)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2)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作文-写作基础入门知识

写作基础入门知识 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角度谈八种具体方法,目的是帮助初涉写作的人尽快入门。欢迎阅读了解。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公文写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倘若想一锨掘出口深井,一锤打成把镰刀,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绝不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策略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慢慢积累,逐步实现由不会写到会写的转变。 一是可以先从通知、公告、大事记等相对来说内容单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文体学起,逐步向工作意见、工作规划、工作汇报等相对复杂的文体拓展。在这方面,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幻想一鸣惊人。 二是可以先从办法、规定、条例等相对来说规范性较强、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学起,逐步向领导讲话、调查报告、经验材料等非规范化、非模式化的文体拓展。因为前者便于借鉴成例,有较多可以省劲的地方,不像后者那样综合性较强,难以把握。 三是可以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写起,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这样可以发挥自己知识和业务方面的优势,避免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要是一开始就涉足陌生的领域,即使搜肠刮肚,也会无话可说,不仅于学习无益,反而可能

会动摇学习写作的信心。 所谓照猫画虎,就是套写和模仿。小学生学写毛笔字,一般从临摹字帖开始,初学公文写作的人,也可以找范文来套写和模仿,在模仿中体会奥妙,摸索门道。模仿多了,就会逐步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规律,就可以扔掉拐棍,自己行走了。 套写和模仿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适用于相对简单和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如起草一个会议通知,往往就可以找一个原有的通知来套写,因为它只要把会议时间、地点、期限、内容和参加人员、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就可以了,一般没有更多、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内容。二是适用于相同的文体。三是适用于相同或相近内容的文稿。套用和模仿,通常情况下主要着眼于文章的体例和结构,有时也套用文中的一些观点、素材和语言。但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之道或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写作。一个立志在公文写作上长出息、有作为的人,必须练就一手锤炼文稿的真本领、硬功夫,千万不能总是套用和模仿。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熟能生巧”。就公文写作而言,由生而熟、由熟而巧的媒介和桥梁就是多写多练。写作的规律,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不断加深认识;写作的能力,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逐步提高。不通过多写多练的长期积累,写作理论懂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正所谓“纸上得

(完整word版)电大《基础写作》基础写作形考答案

《基础写作》形考一答案 (单选)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作材料的作用()。 选择一项: A. 在写作中寄托作者的情感 B. 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 C. 在写作后,材料可以来用证明作者的观点是完全客观的,不带了作者的主观发挥。 D. 在写作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题目2 (单选)创造的前提在于要有不懈追求的创新意识,创造的基础在于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创造的成功在于要有捕捉灵感的能力,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选择一项: A. 个体性 B. 创造性 C. 通变律 D. 实践性 题目3 (单选)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体心灵对写作客体的一种对象性限定,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意义的一种生气灌注,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载体的匠心独运,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选择一项: A. 创造性 B. 实践性 C. 个体性 D. 通变律 题目4 (单选)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作的特殊属性()。 选择一项: A. 化生性特征 B. 书面性特征

C. 参与性特征 D. 交流性特征 题目5 (单选)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选择一项: A. 个体性 B. 通变律 C. 实践性 D. 创造性 题目6 (单选)写作应遵循文有大法,无定法;字字古有,言言古无,体现的是()的写作基本规律。 选择一项: A. 写作化生律 B. 写作整合律 C. 写作转化率 D. 写作通变律 题目7 正确 (多选)广义材料的选择要求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应当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 B. 应当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 C. 应当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材料 D. 应当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题目8 (多选)对材料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层次分析

高一基础写作知识是什么

高一基础写作知识是什么 导读:高一基础写作知识是什么 1、写作的综合性特点是指:它是________的综合。 A、社会性和个体性 B、创造性和实践性 C、作者的思想、生活、技巧 D、作者的生活、思想、技巧及思维活动、心理活动、审美活动 2、________对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论调,鲁迅先生曾批驳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又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里所运用的驳论方法是________ A、独立证明 B、引申证明 C、归谬反驳 D、反驳论证 3、悬念是________的艺术手段。 A、结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更广泛地展开社会生活画面 B、结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C、结构情节 D、更广泛地展开社会生活画面 4、在现代文章分类中,“游记”属________文体。 A、文学类 B、地志类 C、实用类 D、介于文学类和实用类之间的边缘类

5、“支点”为作品选取、安排文章材料,进行艺术概括提供了一个立足点,规定了一个确定的方向和范围,它是________的核心部分。 A、形象活动或情节 B、形象活动 C、情节 D、议论 6、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精神劳动,自成一个复杂系统。其“综合性”是指:它是由________等因素构成的综合活动。 A、生活、思想、技巧。 B、思维活动、心理活动、审美活动。 C、生活、思想、审美、技巧。 D、生活、思想、技巧;思维活动、心理活动、审美活动。 7、一般说来,在构思的定型阶段,作者对于传达有两个层次上的考虑,即传达的________。 A、有序化和审美化。 B、明晰性、准确性和特殊效果。 C、有序化、凝聚化和最优化、审美化。 D、有序化和特殊效果。 8、描写从方法或技巧上分,可划分为以下诸种类型:________。 A、正面和侧面描写,动态和静态描写,细描和白描。 B、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C、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言语描写。 D、正面和侧面描写,动态和静态描写,人物和环境描写,细描和白描。 9、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中有这样的诗句:“千里雷声千里的闪,陕北红了半个天”。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叫作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