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价格的决定与变动资料重点

合集下载

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政治必修 1《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一份完整的知识点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的复习好功课,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政治必修 1《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货币(一) 货币的本质考点 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1)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3)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考点 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3.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考点 3: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的货币。

3.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外,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考点 4:金属货币与纸币1 金属货币: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

2.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考点 5:货币与财富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货币产生后,就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

02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2课 多变的价格

02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2课 多变的价格

第2课多变的价格[最新考纲]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试判断]1.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

()3.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4.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时供求决定价格,有时价值决定价格。

()5.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都是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相符合。

() 6.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减少。

()7.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这属于互补品战略。

() 8.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是矛盾的。

()9.对于互补商品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商品需求量是同向变化的。

()10.价格上涨,该商品生产要素投入一定增加。

()核心考点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提醒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是价格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不会也不能决定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②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使用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社会不变个别不变不变提醒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3)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因素表现货币供应量当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反之,则会引起通货紧缩,物价下跌货币的币值一般与商品价格成反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稳定物价生产经营者、消费者①生产经营者的降价销售等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等市场交易①国内市场:市场秩序、市场交易原则的遵守程度②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国际经济形势、汇率变动等2.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 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 增产加量。
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
(2)调节 生产要素 的投入。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拓展提升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1)调节的条件:两种生产要素具有替代性,二者性价比出现新的变化。
方法指导 解答坐标图类试题的四个关键 (1)看清所有变量名称。 (2)明确文中因果关系。 (3)了解有无第二因素(与图中自变量无因果关系的影响因素)。 (4)结合教材知识科学推理。
考点二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考点透析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对消费者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②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对需求量的影响 ①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易错易混 1.(2017·全国Ⅱ卷,12①)该厂商依托自主开发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 增加。 提示:个别生产者对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单位商品价值量由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而非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2.(2017·全国Ⅱ卷,12④)该厂商的成功得益于其产品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 提示: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 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 3.(2016·浙江卷,24③)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可能是种养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提示:养殖技术取得突破,会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使猪肉价格下降。
大了商品需求 ④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价值、使用价值。该厂商生产的 手机性价比更高,说明其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耗费的劳 动时间少于社会平均消耗的劳动时间,且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 ②符合题意,排除④;该厂商生产出功能更强的手机,使出货量逆势增长,③符合 题意;个别企业对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会导致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排除①。

重难点01 货币与价格(原卷版)

重难点01 货币与价格(原卷版)

重难点01 货币与价格课标要求高考能力核心素养(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3)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4)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在具体的情景设置中要求考生解释与论证商品的基本属性;2.正确描述与阐释货币的基本职能;对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变动情况及其影响进行科学评价或辨析3.以商品价格变动为载体,要求考生解释与论证价格变动的原因及影响;4.正确描述与阐释常见的价格供求曲线图;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政治认同】1.结合质量强国战略,科学认知商品基本属性及其关系;2.认同新支付方式和我国数字货币的研发。

3.认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科学精神】1.科学理解并认同现行货币政策;2.理解汇率变动影响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科学理解猪肉价格、疫情防控用品价格及供求的变动,通过曲线图正确解释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从考查角度看,汇率变动及其影响、价格变动及其影响属于高频考点;而货币职能、货币及其供应量、信用卡等是近年高考的冷考点;从题型角度看,高考对此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且常出现计算题、图示题。

选择题常正面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及价格变动的影响,也常以误区的形式侧面考查价值量、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等。

从命题背景材料看,高考通常结合人民币币值变动、人民币国际化、物价等热点问题。

1.全面把握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理解纸币的发行量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关系。

2.掌握汇率的变动规律。

3.辩证地看待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4.全面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特别要注意掌握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有关价格的图像以及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关系,综合掌握本考点中的计算题,同时注意结合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理解如何稳定物价。

新人教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课件必修1

新人教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课件必修1

需求量的影响
给量的影响
调节产量、调节生
素的投入
考点梳理
考点剖析
• (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 1.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 (1)间接因素: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
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__供__求_关__系_实现的。 • (2)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 • ①供不应求,导致商品短缺时,商品价格_升__高_____——“物以稀为
格、价值规律及 2.通过图示理清价格与 律
时间决定,商品交
其表现形式、供 价值、价值量与社会必 2.两个影响:影响 价值量为基础实行
给与需求、影响 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价格的因素、价格变 交换
(均衡)价格的因素 3.知道价值规律的基本 动带来的影响
4.商品价格受供
2.价格变动对经 内容并理解其表现形式 3.三对关系:供求 的影响,围绕价值
• ②劳动生产率可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 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词通常为“某企业”“某生产者”;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词通 “全社会”“某行业”等。
• ③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各部门、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将引起社 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 社会财富增多,从而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 品的价值量下降,商品的价格下降,人们可以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
• 2.商品的价值量
• (1)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____社__会_必__要_劳__动_时_间________决定的。
• (2)个别劳动时间的意义: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处于有利的地位;反之则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 力缩短___个_别__劳_动__时_间_____,提高___劳_动__生_产__率__________。

课题社会劳动生产率价值量价格关系

课题社会劳动生产率价值量价格关系

课题社会劳动生产率价值量价格关系第二周第五、六课时一、考点解读:(1)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2)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3) 价格变动对消费和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运用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分析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

(2) 结合房地产、蔬菜和国际市场原油等重要商品价格的变化分析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四、教学方法:点拨法、讲练结合法、合作学习法等。

五、教学过程:【考点温故】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货币表的现。

2.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易错点]①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决定商品价值量。

②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 价值量无关。

3.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1)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的,都只能按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 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2)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高。

注: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即社会劳动生产率。

4. 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高考政治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2课 多变的价格 新人教必修1【高考复习课件】

高考政治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2课 多变的价格 新人教必修1【高考复习课件】

拓展深化
1.价值量、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的关系
2.正确理解“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决定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是从价值的决定因素讲的。首 先,从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来看,商品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而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其次,从 价值、供求关系与价格的关系来看,价格是由价值决定 的,供求只是直接影响因素。
要的劳动时间。
(3)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的价值量
出售。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 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 劳动生产率 。
(4)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 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 反比 。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 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 实行 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 供求关系 的影响,围绕 价值 上下波动。
(2)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提示: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选择 的影响可概括为:“升减替代升,口诀记心中;升减互 补减,答题无风险”。
3.对生产的影响 调节生产规模(增加或减少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 降低成本)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提高产品质 量)。
拓展深化
“需求定理”“供给定理”与需求弹性理论
(3)需求弹性理论(如图 3 的“需求曲线”所示) 注:如图 3 所示,与 B 商品相比较,A 商品的需求 量随着该商品价格上涨而减少的幅度小于 B 商品的需求 量减少幅度。这说明 A 曲线是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 B 曲线是高档耐用品的需求曲线。
【探究1】2010 年 7 月山东省潍坊市猪肉的价格每 千克 22 元,芹菜的价格虽然比平时也上涨了,但每千克 只有 3 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猪肉之所以比芹 菜贵,根本原因是( )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2)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图示 (2)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图示
2.价值决定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与价格 (1)价值与价格 ①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 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物物交换阶段,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物物交换阶段,商品的价值通过 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货币出现以后, 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货币出现以后,所有商品的价值都是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叫做价格。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叫做价格。 ②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说来,商品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说来, 的高低与价值的大小成正比。 的高低与价值的大小成正比。 误区:“优质优价”是说商品价格由使用价值决定 注意:这里的“质”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之所以 “优质优价”是因为商品的价值量大,所以价格高。 “优 质优价”说明价格的高低从根本上说是由价值决定的, 而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规律总结】用坐标图理解价格问题 规律总结】
当前,我国商品房价格持续走高,其主要原因有 当前,我国商品房价格持续走高, 哪些? 哪些? 提示:(1)价值决定价格,建筑材料价格的居高不下, 提示:(1)价值决定价格,建筑材料价格的居高不下,土地 价值决定价格 费用的增加等因素,都使商品房的成本增加, 费用的增加等因素,都使商品房的成本增加,这是商品房价 格持续走高的根本原因。 格持续走高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人们对商品房的需求旺盛, (2)供求影响价格。人们对商品房的需求旺盛,使商品房的 供求影响价格 供给小于需求,这也是商品房价格走高的重要原因。 供给小于需求,这也是商品房价格走高的重要原因。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表现形式 上下波动。 上下波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规律
生活消费
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⑤ 增加 价格变动对⑥ 生活必需品 需求量影响较小,对⑦ 高档耐
用品 影响较大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⑧相关商品 价格变动的影响
生产经营
调节⑨ 生产规模 提高⑩ 劳动生产率 促使企业生产⑪适销对路 的高质量产品
1 价格与价值的含义
阅读与查找
如果 2011 年生产一件 A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 4 小
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 年 A 商品的全社
会总产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 ( )
A.10 万件、80 元、800 万元
B.10 万件、40 元、400 万元 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C.20 万件、80 元、1 600 万元
1、什么是价格 ? 2、什么是价值 ? 3、什么是价值量 ? 4、什么是价值总量?
2、 价值决定价格
知识要点梳理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原理描述与点评
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价格
反比
正比
正比
思考: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1)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 础,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
(2)供求影响价格。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提高。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主要是由商品供求关系引起的。 (3)纸币的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 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价格还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C.8
D.16
关系并没有因西服的劳动生 产率提高而有变化,还是 4 双
皮鞋=8 件夹克。
核心考点一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对点精练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核心考点二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核心突破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增加或减少对商品的购买,从而 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核心考点二 核心突破
×总产量
D.20 万件、40 元、800 万元
错题诊断·消除盲点
易错点3 商品价值量计算有误
提醒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
变化情况
变化后商品价值 用货币表示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 动生产率提高 m%
N÷(1+m%)
某国某商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 品的价值 动生产率降低 m%
N÷(1-m%)
用货币表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 示为 N 元 要劳动时间增加 m%
商品价值量则下降。
注意:要区分社会必要劳动与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 量与商品价值总量。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命题点 1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典例 1 (2012·大纲全国卷)2010 年生产一件 A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为 8 小时,价值 80 元,全社会 A 商品的产量为 10 万件。
的 4 倍,且 4 双皮鞋=两套西服, 件夹克,同时 4 双皮鞋=两套 如果 2012 年生产西服的社会劳动 西服,可以推出 4 双皮鞋=8
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 4 双皮鞋 件夹克,虽然 2012 年生产西
的价格用夹克表示为___件( C ) 服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
A.2
B.4
倍,但生产皮鞋与夹克的比例
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考点展示]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阅读教材、整合知识
1、什么是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价格下降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对点精练
1.据报道,2012 年 8 月份以来,日系数码和汽车产品在 中国销售量大跌。下图描述的是该时期某日系品牌汽
车的需求曲线由 S1 左移到 S2。下列事件中可能导致这
种变动关系的是
需求减少
( C)
①该品牌汽车生产商供应减少
②钓鱼岛事件使部分中国消费
者对日系产品产生抵触情绪
③该品牌汽车采用新材料,售
价较高 ④该品牌汽车被检测出
存在安全性能缺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2.假定 2011 年生产一套西服的社 解析 由“生产一套西服的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一件
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一件夹克 夹克的 4 倍”推出 1 件西服=4
社会必要 个别劳 社会劳动 个别劳动 劳动时间 动时间 生产率 生产率
单位商品 价值量
商品价值 总量
商品数量
判断正误
注意:商品的价格还受 供求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 1、价值决定价格,因此,商品的价值量
越大,其价格就越高。
× 2、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的价
值量越大。
× 3、商品生产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单位
命题探究
对点精练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法则(同一商品):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 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 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 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需求弹性论(不同商品):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 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 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需求相关论(相关商品):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 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
核心考点一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对点精练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命题点 2 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典例 2 (2012·山东高考)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
供给曲线(S)相交于 E 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
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 E 点向 E′点方向
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N×(1+m%)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减少 m%
N×(1-m%)
注:可将上述公式概括为:正比用乘,反比用除;增加用
加,减少用减。
3.供求与价格
供求关系 价格变动 市场现象
结论
供不应求 价格升高 物以稀为贵 卖方市场
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货多不值钱 买方市场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4.引起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
2、什么是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 由什么决定的?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什么? 等价交换是怎样实现的?
4、举例什么是相关商品,他们的价格与需 求变化的关系怎么样?
主干构建·精要概览
原因
多 变 的 价 格
影响
供求影响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① 卖方 市场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② 买方市场 商品的价值量由③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④ 社会劳动生产率 成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