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分析

合集下载

物流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物流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物流管理系统设计报告一、引言物流管理系统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物流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通过物流管理系统,企业能够更高效地管理物流运作,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

本文将介绍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

二、需求分析在设计物流管理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需求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集需求:与企业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2.定义功能:根据需求,确定物流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例如订单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等。

3.确定特性:根据企业的特殊需求,确定系统的特性,例如智能预测、实时监控等。

三、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将需求转化为可行解决方案的过程。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架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前端、后端和数据库等。

2.数据流设计:设计系统中的数据流,包括订单流、库存流、运输流等。

3.功能设计:根据需求,设计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定义其输入、输出和处理逻辑。

4.界面设计:设计用户界面,使其易于使用和操作。

四、系统实施系统实施是指将设计好的系统投入使用的过程。

在进行系统实施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开发:根据设计,进行系统的编码和开发。

2.测试验证:对系统进行测试,确保其功能正常且符合需求。

3.数据迁移:将现有的物流数据迁移到新的系统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培训和上线: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确保其能够熟练操作系统,然后将系统正式上线使用。

五、系统运维系统运维是指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在进行系统运维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监控和维护:对系统进行监控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数据备份: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3.性能优化: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性能优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4.用户反馈:收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系统。

第八章 现代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第八章  现代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二、总体设计原则



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 基于统一平台构架体系 在业务抽象的基础上,构架优先 基于构件开发 实用、可靠、安全、易扩展 遵循规范、形成特色
三、总体结构设计

总体结构分为三层,第一层为面向核心业务过 程的应用逻辑层,第二层为应用软件支持层统一期工程运行绩效分析
1、流程标准化 2、配载率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 3、提高了资金流转速度 4、提高了仓库的效益 5、缩短物流服务的响应时间 6、营运质量的提升
第二节 物流系统组织与运作模式分析
一、基于动态联盟的联托运物流组织与运作体系构建 1.物流组织与运作体系构成 紧密层、半紧密层、松散层 2.基于现代物流信息理念和技术的物流运作与控制模 式设计 (1)国内物流业务近期组织与控制模式设计 联盟用户物流业务模式和普通用户物流业务运作模式 (2)国际物流业务的组织与控制模式 (3)物流业务组织运作与控制模式的未来发展


公司现有外来货物卸货点110多家,其中,已建成的国际 物流中心一个,另有一个大型国内物流园区也在筹备规划 之中,发展势头良好。从1997年起,公司开始探索发展 外来货源中转业务。通过合作、投资等形式,建立起以该 市为中心的货运快运网络。各地货源只要到该市中转一次 就可以快速到达全国各地。 尽管公司近年来在现代物流业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 然存在以下问题:①总公司与下属分公司、子公司及其他 物流资源的联系过于松散,缺乏有效的整合,相互之间的 业务范围、权利与责任、战略关系也没有理顺。②公司上 下对于公司的业务范围、经营模式、发展目标尚不清晰, 感到茫然。③公司员工素质比较低,大多数人员对物流的 认识还停留在传统阶段,缺乏对现代物流理论的基本了解; ④整体管理水平总体比较混乱,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尤其 是新增的几块业务,如国际物流中心等。正是在这样一个 背景下,为提高公司的物流竞争力,公司决定对其物流系 统组织与运作模式进行全面调整,并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 理系统。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开课实验室明德楼115、118学院2011 年级物流管理专业班3班学生姓名黄永恒学号************ 开课时间2014 至2015 学年第 1 学期实验一:利用Excel预测与EIQ分析一、实验目的利用EXCEL软件作移动平均预测、指数平滑预测、线性回归预测和EIQ分析,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预测方法,熟练操作EXCEL软件二、实验环境多媒体计算机WindowsXP操作系统Excel三、实验内容1、已知某运输企业某年度1月至11月的货运量,用二次移动平均预测法预测其12月的货运量。

2、根据数据,利用一次指数平滑法和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2012年的货运量。

3、根据下表数据,利用线性回归预测预测下表是某城市家庭10个月人均收入与人均消费的有关数据统计情况,请用线性回归预测法预测当人均月收入为4000美元时的人均消费情况。

要求:(1)写出回归方程;(2)计算相关系数R;(3)计算:估计参数a的标准差、估计参数b的标准差;(4)写出估计参数a、b的t检验值及其对应的p-value,说明是a、b否通过置信系数(1-α)=95%的t检验。

α为显著性水平(level of significance);(5)计算s2的无偏估计量。

(6)计算当人均月收入为4000美元时的预测人均消费值,及其标准差。

4、利用季节比例法预测某厂商根据销售情况作购买量据测,将一年分为4个销售季节:A、B、C、D。

该厂掌握了三年的销售数据,为保证足够的采购和生产提前期,需要对2013年的需求情况作预测。

分别用季节指数(季节比重)和季节指数(趋势比率)预测5、某产品2007~2011年销量如下表所示,利用Winter’s 模型对该产品2012年销量进行预测。

要求:(1)根据模型,完成表格的计算。

(2)作出销量xt和预测值Ft的趋势图(3)改变平滑常数α、趋势指数β和季节指数γ的大小,观察图形变化。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框架分析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框架分析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框架分析1.引言物流系统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涉及货物的运输、仓储和分配等环节,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客户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框架进行分析,通过识别关键要素和流程,提出有效的推进方案。

2.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物流流程的高效性、成本控制的效果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通过规划与设计,企业可以优化仓储和运输网络,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成本,降低环境影响。

3. 关键要素分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信息管理。

3.1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系统中的核心环节,它涉及到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终端客户的协同工作。

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需要充分理解客户需求,通过优化供应链流程、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和减少库存持有成本来提高客户满意度。

3.2 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仓库运营效率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设计仓库结构、优化仓库布局、提高仓库利用率和货物周转率,企业可以提高仓储效率,减少库存成本和准时交付能力。

3.3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系统中最直接与客户接触的环节,它对于企业形象和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应该注重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优化运输路径和规划配送计划,通过提供准时可靠的运输服务来提高客户满意度。

3.4 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现代物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信息技术来支持物流流程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

通过信息管理,企业可以实现物流流程的可追溯性、数据库的管理和信息的共享,提高运营效率和决策水平。

4. 设计框架分析物流系统的设计框架需要从战略、组织、流程和技术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1 战略层面在物流系统的设计中,企业需要明确物流战略目标并与企业整体战略相契合。

战略层面的规划需要考虑供应链战略、仓储网络规划、运输网络规划和信息系统规划等方面。

顺丰物流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顺丰物流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顺丰速递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一、顺丰企业信息系统概况在SF,支撑着快递业务正常运作的信息系统多达40余个,相关IT规章制度达数百项,1T应用流程超过一百个,全职IT人员近300人的资讯科技本部承担着为SF掌管IT系统的重任。

SF快递信息系统种类大体分为四个方面:1、营运类业务信息系统。

面向对象为营运本部用户,通过此类系统可对SF全网的营运业务做出有效的调度配置和管理。

2、客服类业务信息系统。

面向对象为客户服务部门及其全国呼叫中心,通过与顾客的信息交流互动,实现SF的快速及时服务。

3、管理报表类信息系统。

面向对象为综合本部、公共事务本部、财务本部、人力资源本部等相关部门,将其业务规划、管理计划、月度数据、日常工作信息汇总表等资料形成电子单据,统一制度标准,及时实现管理政令的上传下达,并以清晰规的形式完善报表考核制度。

4、综合类信息系统。

此类管理系统涉及到营运、客服、管理报表的三项业务类系统整合,是对前三类管理系统的业务统一合并,同时也是对前三类管理系统的有效补充。

多个业务管理系统整合统一化、集中平台化管理是SF关注的发展重点,而综合类管理系统的研发就是做为此需求的起步。

同时,前三类管理系统中必然存在个性化、局部细化、需要多部门协力解决的业务管理需求,此时单一种类的业务管理系统就凸显出不足性,而统一归并于综合类管理系统中进行解决,就能够体现多种类系统整合的优势,提高协同工作处理的效率。

二、系统开发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2.1系统开发必要性快递业务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个是快件运转的速度快,另外一个特点是对快件进行全程跟踪为用户提供服务。

业务之所以能快速运转,能在最短的时间为用户提点对点的服务,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强大的信息系统做支撑,而且信息流必须领先于实物流。

实物流在运转的过程中,信息系统如果不能对下一个环节提供前置信息,下一个环节就很难及时有效地调配资源,如调配航空资源,车辆等运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为实物流流向下一个环节做好准备。

物流信息课程设计总结

物流信息课程设计总结
十、跨学科整合
物流信息课程将考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和整合性,促进跨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和学科素养的综合发展。
26.与数学学科的整合: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分析物流信息数据,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7.与计算机学科的整合: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物流信息的处理和管理,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跨学科整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1.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22.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如增加讨论、实验等互动环节,以提高教学吸引力。
教学反思和调整有助于持续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教学创新
为了提高物流信息课程的吸引力和互动性,教师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
十一、社会实践和应用
本课程将设计与社会实践和应用相关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8.企业参观:学生参观物流企业,了解物流信息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9.实践项目:与企业合作,开展物流信息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和应用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1.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物流信息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3.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考能力。
7.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物流信息处理的流程和方法。
8.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物流信息管理软件的使用和实际操作能力。

(完整版)《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完整版)《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是完成该课程的理论及实验教学之后,进行的一个兼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物流需求预测、物流现状评价、物流选址决策、物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以及企业存货决策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基本完成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的编制、物流中心选址及内部布局的设计、企业物流系统的建设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予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分三个方向:1.区域物流规划:内容包括采用常用数据收集方法和调查方法收集物流相关数据,进行物流市场特征分析;预测××市远期物流需求、物流基础设施数量等;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市物流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其优势和不足;提出该市在远期规划年限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具体措施等.如××市2020年物流发展规划。

2。

物流中心选址与布局规划:内容包括分析物流中心选址和内部布局规划的数据需求,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运用选址方法,确定最终选址结果;经分析评价,确定内部布局规划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部组织结构、流程、人员安排等的设计。

如××物流中心选址与布局规划。

3.企业物流系统建设:内容包括收集企业内外部环境相关数据,进行大中型企业的物流系统诊断分析及未来物流发展战略规划;企业物流流程设计;企业物流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规划与设计等.如××企业物流系统设计.三、课程设计的进度第一阶段:选题指导,分析确定所需数据需求,做好调查准备。

第二阶段:多种调查方法并用,收集所需数据。

要求结合实地调查,获取真实数据。

第三阶段:对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与分析.第四阶段:运用所学知识,按选题要求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第五阶段: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运输方案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运输方案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运输方案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成绩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学院名称管理学院专业物流工程班级级物流工程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xx年7月4日—20xx年7月15日一、设计题目设计任务:运输方案设计二、设计目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是对物流系统做一次系统的设计训练,它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物流节点选址、网点布局优化、物流业务流程设计、物流组织等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工作实践奠定基础。

2、通过选址与布局规划、流程设计,掌握物流网点规划的基本原理与运作方式,培养学生将理论用于实际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通过常用数学优化方法的使用,数学模型的建立,进一步强化学生业务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地图的利用,强化学生对其它业务工具的应用能力。

4、组织结构与职位设计的训练,主要是为了学生走入实际工作进行物流组织变革,形成高效的物流管理运行机制以及毕业后快速走上中高管理层奠定理论基础三、设计要求1、任选一个设计任务,独立按时完成,禁止抄袭。

2、各项计算、分析、绘图、制表正确。

2、严格按照设计任务要求撰写设计报告,严禁雷同。

3、课程设计报告严格排版要求,要做到:条理清晰,内容完整,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6000字。

4、课程设计结束后,将课程设计报告打印稿按规定时间交给班长,由班长统一交指导教师批改。

四、设计的主要内容4.1案例背景介绍:基本情况4.1.1国内某汽车制造企业(为方便计算,生产和发运地假设为西安市)的销售物流业务,上年总生产汽车为24万辆,出口2万辆,其它全国范围内销售;4.1.2淡旺季情况:每年11月到次年2月为旺季运输,是正常运输运力需求的200%;每年5-7月为淡季运输,是正常运输运力需求的50%;其他为正常运输;4.1.3上年以前基本全部为公路汽车运输方式,点对点运输到二级以上城市(包括省会城市),简化起见,可以在每个省份内挑选重要的二级城市5个左右;4.1.4运费标准:每辆商品车的运费为1200元,即1200元/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工学院《物流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书题目:“关于浙江华东钢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浙江地区设立配送中心的规划方案”学号*******姓名*******完成日期2015-12-13目录一.背景分析(问题的提出)二.配送中心设立的目的、意义1. 配送中心设立的目的2. 配送中心设立的意义三.选址地点及评价与建议1.定性分析从市场需求、产业环境、交通条件、地方政策、地理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定性分析评述2.计算分析利用重心法与数值分析法计算分析四.钢材配送中心内部设施构成、作业分区及面积规划五.钢材配送中心仿真模型及其有效性验证六.附件(1)选址计算过程;(2)基于Flexsim的出入库仿真模型图;(3)课程设计的收获与体会关于浙江华东钢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浙江地区设立配送中心的规划方案1.背景分析(问题的提出)浙江华东钢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杭州市萧山区,下属浙江华东轻钢建材有限公司、杭州华东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杭州华东板材有限公司、杭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杭州富申日用品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现有总资产8亿元,员工800余人。

公司主业为彩涂钢卷、镀锌钢卷、钢结构工程等。

2008年工业销售达21.59亿元,上缴税收3500万元。

2001-2008年萧山区百强企业,2005-2008年杭州市百强企业;2008年被评为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华东钢构”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生产的华东牌彩钢卷是浙江名牌产品,2008年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量超15万吨,是浙江省同类产品的第一品牌。

浙江华东钢业集团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彩涂钢卷、镀锌钢卷、冷板、线材在浙江的杭州、湖州、嘉兴、宁波、金华、温州、丽水、台州、衢州、绍兴、温岭、江苏苏州、上海市有稳定的钢材销售市场,如图1所示,原来钢业公司均是将彩涂钢卷、镀锌钢卷、冷板、线材公路直送到需要地,现决定在浙江境内设置一区域性钢卷、冷板、线材专业配送中心进行公路配送。

试确定该配送中心最佳选址城市,同时还应对配送中心的设施布局、功能定位、规模确定、作业流程、作业方法、组织结构与岗位职责进行设计。

2.配送中心设立的目的、意义原来钢业公司均是将彩涂钢卷、镀锌钢卷、冷板、线材公路直送到需要地,这必然导致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和浪费,也难以顺应时代潮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水准,无法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设立配送中心,作为企业增加营业额的秘密武器,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

配送中心是为了达到统一配送,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配送中心的建立提高了企业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简化手续,方便客户,降低了成本。

在浙江境内建立配送中心后,一则通过统一订货,增大订货经济批量,降低进货成本:二则通过集中向客户发货,以及将多个客户所需的小批量货物集中在一起进行一次发货等发货,减少运输费用:三则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降低库存量。

在浙江建立配送中心后,能更好地、及时地满足客户需求,对顾客的服务的响应时间缩短,同时也减轻了客户的工作量,节省了开支,方便了客户,从而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

建立配送中心与以往的直送方式比将大大节省运送时间,缩短运输路线,提高了车辆调度的灵活性,提高作业效率,从而降低库存和输配送费用。

3.选址地点及评价与建议(1)选址地点:利用重心和数值分析法计算,得到初始地点坐标为(x, y)[( 2.71,1.85)], 进行一次迭代后(x, y)[( 2.7222511,1.95654)],然后新的运费T1=252.48,高于初始运费T0=168.10726,综合考虑决定将配送中心选择在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平王线)。

(2)评价与建议:①市场需求绍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海相望,位于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和港口城市宁波之间。

陆域总面积8273.3平方千米。

市辖区总面积2942平方公里,人口216.1万(2013年11月数据)。

人口稠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空间很大。

②交通地理环境处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国道、运河、港口一应俱全,到宁波北港、萧山国际机场只需45-60分钟车程。

③产业环境(基础设施)近年来,绍兴市高举开放大旗,突出招商引资、强化结构调整,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投资的角度看,放眼绍兴市交通圈内,一个个企业集群和专业市场星罗棋布,东有余姚的中国塑料城,慈溪的小家电生产基地;南有中国最大的永康五金城和义乌小商品城;绍兴市的汤浦镇还是浙江省铜管工业专业园区,具有很强的配套生产能力。

附:计算过程表1 初始坐标值计算表由公式根据重心法,代入数值,求得设为物流中心和各处j的直线运输距离则=城市Xj X0Yj Y0Dj Wjαj Cj杭州 2.2 2.71 2.3 1.850.6813 1.513.26嘉兴 2.76 2.71 2.77 1.850.925 1.4 6.45金华 1.39 2.71 1.07 1.85 1.534 1.48.586丽水 1.54 2.710.27 1.85 1.976 1.416.51温岭 3.21 2.710.22 1.85 1.78 1.317.73衢州0.52 2.710.58 1.85 2.532 1.2 6.076舟山 4.06 2.71 2.01 1.85 1.364 1.58.157湖州 2.06 2.71 2.52 1.850.931 1.4 1.307宁波 3.33 2.71 1.52 1.850.716 1.415.73温州 2.39 2.710.01 1.85 1.875 1.211.21台州 3.27 2.710.41 1.85 1.555 1.310.04绍兴 2.34 2.712 1.850.44 1.4 2.236苏州 2.37 2.71 3.19 1.85 1.3812 1.423.23上海 3.29 2.71 3.14 1.85 1.4115 1.327.58总和168.10726表2 距离运费表物流中心到各处初始总运输费用为=168.10726在初始坐标值上进行迭代表3 坐标值迭代表城市αj Wj XjαjWj YjαjWj Dj XjαjWj/DjαjWjαjWj/Dj YjαjWj/Dj杭州 1.51342.944.850.68014763.0745960719.528.6702765.94162嘉兴 1.4519.3219.390.92135820.9690548377.59748421.04503金华 1.447.784 5.992 1.533232 5.076857648 5.6 3.652416 3.908085丽水 1.4612.936 2.268 1.966037 6.5797350138.4 4.272555 1.15359温岭 1.3833.384 2.288 1.70496319.5804796310.4 6.099838 1.341964衢州 1.22 1.248 1.392 2.53160.492968818 2.40.9480170.54985舟山 1.5424.3612.06 1.35944817.919032226 4.4135558.871245湖州 1.41 2.884 3.5280.933488 3.089487755 1.4 1.499751 3.779373宁波 1.41674.59234.0480.702353106.202977822.431.8927948.47703温州 1.2514.340.06 1.8676197.6782263946 3.2126470.032126台州 1.3521.255 2.665 1.54505713.75677729 6.5 4.206966 1.724856绍兴 1.4413.10411.20.39924932.8215983 5.614.0263228.05265苏州 1.41239.81653.592 1.38246228.8008005316.812.1522438.76563上海 1.31564.15561.23 1.4143945.3587660619.513.7868643.29074总和371.4013584136.432266.93382.7222511 1.95654得 2.722251105 1.956538设为物流中心和各处j的直线运输距离则=迭代后总运费=252.484.钢材配送中心内部设施构成、作业分区及面积规划(1)作业分区及内部设施收货区:在这个作业区内,工作人员须完成接收货物的任务和货物入库之前的准备工作如卸货、检验等工作。

它的主要设施有:验货用的电脑,验货场区和卸货工具。

检验区:在这个工作区内,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验检查,为下一步钢材材料储存保管做好准备或者直接送入加工区。

储存区(保管区):在这个作业区里分类储存着验收后的货物。

在储存区一般都建有专用的仓库,并配置各种设备。

其中包括:各种货架,叉车,起堆机等起重设备。

从位置上看,有的储存区与接货区联在一起,有的与接货区分开。

加工区:对原材料做进一步加工,是配送中心的增值区。

它的主要设施有:生产加工机器。

发货区:发货区是工作人员将组配好的货物装车外运的作业区域。

它的主要设施:托盘,货架,叉车。

管理交易区:配送中心入驻客户(150户)交易区域。

(2)作业单位每日工作量露天堆场流通加工量(加工区):(4.9+1.13+0.23)*10000/300=208.7 吨/天钢材库区流通加工量(加工区):(2.7+0.23)*10000/300=97.7 吨/天配送中心吞吐量: 100*10000/300=3333.3吨/天钢材库区吞吐量: (18+1.5)*10000/300=650 吨/天钢材堆场吞吐量: (49+14+7.5+1.5)*10000/300=2400 吨/天钢材总加工量:(4.9+2.7+0.23+0.23+0.23+1.13)*10000/300=314 吨/天其他钢材吞吐量: (7+1.5)*10000/300=283.3 吨/天附:图1 配送中心运营流程图(3)配送中心平面图布置(相关表法)1)对物流中心个作业单位进行强度分析,绘制物流相关表表4 单向物流从至表2)在表4的基础上将顺行物流量与逆行的物流量相加,得出对流物流量,如表5所示。

表5 对流物流量表3)3)确定物流强度分析表在确定物流分析表之前,我们需要先确定物流强度的等级划分,SLP方法将物流强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O、U来表示,其物流强度逐渐减弱,对应着超高物流强度、特高物流强度、较大物流强度、一般物流强度、可忽略搬运五种,详情见下表划分所示。

表6 物流强度等级比例划分表依照划分物流强度等级,可得出物流强度分析表表7 物流强度分析表4)确定物流原始相关表在行与列的相交方格中填入行作业单位与列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强度等级,得出物流原始相关表,如表8所示表8 物流原始相关点5)绘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表9 物流相关表6)物流单位作业面积计算与规划①钢材定额堆放量露天堆场平均定额堆放量3t/m 2钢材库区平均定额堆放量5t/m2 接发货区平均定额堆放量3t/m2②储存区域面积乘以库区平衡系数1.4,可得:接货区1: 假设定额堆放量3t/㎡ ,由3333t/天 可得420t/h 最高峰时出入库量为平均值的4倍 420×4=1680t/h 1680÷3×1.4=784㎡ 检货区2: 接货区1×10%=784×10%=78.4㎡ 钢材库区3:(1.5+0.13)×10000÷5×1.4=4564㎡露天堆场4:(2.72+0.78+0.63+0.13)×10000÷3×1.4=19880 加工区5:钢材加工区的加工量为9.42万吨/年,取1000㎡ 发货区6:≈接货区1=784㎡ 管理交易区7:150×24=3600㎡A1 A2 A4 A5 A3 A6 A7IUUOIOO I UA UUIU UUUUEUO7)根据物流原始相关表计算各作业单位物流强度分值TCR,结合作业单位面积,再根据各作业单位∑TCR大小对作业单位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绘制接近程度排序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