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基础
精细化工基础资料汇编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是21世纪世界各国发展高新技术,特别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基础,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
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包括传统精细化工、新领域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
一、传统精细化工传统精细化工包括医药、农药、染料、颜料、涂料、化学试剂等。
1、医药:抗菌类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镇静催眠药和抗精神失常药、解热镇痛药、抗组织胺药及抗溃疡药、其他抗病毒、抗肿瘤药等。
2、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3、染料:使纤维和其他材料着色的物质,应用于染色、塑料、纸张、皮革、光电通讯等。
包括水性色浆、油性色浆、陶瓷染料、涂料染料、纺织染料、塑料染料等。
4、颜料:用于涂料、油墨、化妆油彩、彩色纸张、塑料、橡胶制品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等的填充和着色。
可分涂料用颜料、油墨用颜料、塑料用颜料、橡胶用颜料、陶瓷及搪瓷用颜料、医药化妆品用颜料、美术用颜料等。
5、涂料: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固态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之总称。
包括装饰涂料、防腐涂料、导电涂料、防锈涂料、耐高温涂料、示温涂料、隔热涂料、防火涂料、防水涂料等。
二、新领域精细化工新领域精细化工包括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胶黏剂、香精(香料)、催化剂、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印染助剂、塑料助剂、橡胶助剂、造纸化学品、电子化学品等。
1、食品添加剂: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如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第二章 精细化工工艺基础

• 5.回推到适当阶段再切断 • 有些分子可以直接切断,但有些分子却不 可直接切断,或者经切断后得到的合成子 在正向合成时没有合适的方法连接起来。 此时,应将目标分子推到某一替代的目标 分子再行切断。经过逆向官能团互换、逆 向连接、逆向重排,将目标分子回推到某 一替代的目标分子是常用的方法。
• 例如,合成 得到的
• (2)逆向连接 将目标分子中两个适当的碳原 子用新的化学键连接起来,称为逆向连接; 它是实际合成中氧化断裂反应的逆向过程。 例如
• (3)逆向重排:把目标分子骨架拆开和重新 组装,称为逆向重排;它是实际合成中重 排反应的逆向过程。例如:
• 3.逆向官能团变换 • 所谓逆向宫能团变换就是在不改变目标分 子基本骨架的前提下变换官能团的性质或 位置的方法。一般包括下面三种变换: • 逆向官能团互换(FGI) 例如 • 它仅是官能团种类的变换,而位置没有变 化。
• 式中γi为反应中组分Ai的化学计量系数,γij 的正负号取法与简单反应相同 • 一、反应物的摩尔比 • 反应物的摩尔比指的是加入反应器中的几 种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数之比。理论上这个 摩尔比可以和化学反应式的摩尔数之比相 同,即相当于化学计量比。但是实际上对 于大多数有机反应来说,投料的各种反应 物的摩尔比并不等于化学计量比。
•
骨架和官能团都无变化,仅变化官能团的 位置 例如;
(2)骨架不变而官能团变化 例如
(3)骨架变而官能团不变 例如:
(4)骨架、官能团都变化
• 这四种变化对于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来 讲最重要的是骨架由小到大的变化。解决 这类问题首先要正确地分析、思考目标分 子的骨架是由哪些碎片(即合成子)通过碳— 碳成键或碳—杂原子成键而一步步地连接 起来的。如果不优先考虑骨架的形成,那 么连接在它上面的官能团也就没有归宿。
第二章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及技术开发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正交试验法
(参阅:侯化国,王玉民编.正交试验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
1.基本概念 正交试验法也叫正交试验设计法,它是用“正交表”来 安排和分析多因素试验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这种方法 的优点是试验次数少,效果好,方法简单,使用方便, 效率高。
2.3 精细化工过程开发的一般规律
一个新的过程开发可分为三大阶段:
实验室研 究阶段
中间试 验阶段
工业化 阶段
提出新的技术路线、实验室 实验、测定数据、探索工艺 条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单元反应
反应后处理
提纯、粉碎、干燥、 熔化、溶解、蒸发、 汽化、加热、冷却
蒸馏、精馏、吸收、 吸附、萃取、结晶、 冷凝、过滤、干燥
生产设备、生产流程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现在希望解决:(1)哪个因素起主要作用,哪个因素 是次要的?(2)各个因素中以哪个水平最好?(3)最优工 艺方案?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正交表
(1)定义 最简单的正交表是L4(23)
精细化工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

精细化工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精细化工,简称为细化工或精细化学品生产,是指以化学原料或化学品为起点,在化学反应、物理变化、分离技术、催化、表面化学、传热传质等方面进行高度精细化的工艺制造和加工领域。
它在化学、制药、食品、日化、涂料、材料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精细化工领域的研究不仅包括基础理论研究,还包括新材料的开发、新工艺的制定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分别从精细化工基础理论和精细化工技术研究两个方向进行探讨。
一、精细化工基础理论研究精细化工基础理论研究是指探究化学反应、物理变化、传热传质、分离技术、催化、表面化学等方面的基础性理论。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精细化工领域中的工艺和技术,并能够更好地优化和提高现有的工艺和技术水平。
同时,基础理论研究也为精细化工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1.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的科学分支。
它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路径和反应机制等问题。
在精细化工领域中,化学反应动力学可用于研究新材料的合成、新反应的开展以及优化现有的反应条件等。
通过研究反应动力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精细化工领域的反应效率和选择性。
2. 分子模拟分子模拟是利用计算机程序模拟分子结构和运动规律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反应机理、结构和构象等。
在精细化工领域中,分子模拟可用于优化催化剂结构、分子筛材料的设计和推断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等。
通过分子模拟,可以为精细化工领域的新材料开发和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3. 微观流体力学微观流体力学是研究小尺度流体运动规律及其与壁面相互作用的力学学科。
它可以用于描述微观流体的流动,并为微尺度精细化工流程提供理论支持。
在精细化工领域中,微观流体力学可用于研究微尺度流体的传输和分布等问题。
通过研究微观流体力学,可以更好地控制精细化工制造过程中的微观流体行为,进而提高反应和分离效率。
第2章 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2010

2 实验室小试
通过探索性试验,确定基础数据,包 括: 原料选择、催化剂体系、工艺、最佳 反应条件、中控指标 热力学、动力学数据--传质、传热 毒性分析、质量分析方法
2015年11月23日1时26分
O C CH COOCH3
O C CH3 COOCH3
CH2CH2COOCH3
2015年11月23日1时26分
H2C
C
COOCH3
(三) 配方设计
1 配方设计的重要性 配方的筛选是精细化工常见的工作,是重点 重要性:精细化工产品的应用性很强、对产 品性能的要求各式各样,而原料性能有限, 需要改性、复配增效。 科学性和经验性:如涂料、香水
2分离、提纯方便
1、过量百分数
过量百分数%=(Ne-Nt)/Nt ×100% Ne:过量反应物的摩尔数 Nt:与限制反应物完全反应的摩尔数
CH3 CH3 NO2
+
1
2HNO3
+
NO2
2H2O
2
5
2015年11月23日1时26分e
10.7
过量%=(N -Nt)/Nt ×100%=(10.7-10)/10×100%=7%
?原料选择催化剂体系工艺最佳反应条件中控指标?热力学动力学数据传质传热?毒性分析质量分析方法3中试试验?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试验的实用性工艺的合理性?原料变化的影响?传递变化中试试验是消耗人财物最多的环节4工业化设计成本核算5工业化生产
第二章 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
一、精细化工的技术开发的一般步骤 (一)技术开发的重要性:
H5C2 C H5 C6
2015年11月23日1时26分
第二章 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及技术开发

2.4.4 精细化工产品的市场预测
1 注意掌握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新法规
2 注意了解同类产品在发达国家的情况
3 了解国内外市场供求趋势
4 了解原料基地建设方面的信息
5 注意同行建厂情况 6 了解产品用户变化信息 7 增强保护意识,要保护好自己的产品
2.5 精细化工发展的策略
1. 依靠科技进步,以技术为核心 2. 培植技术力量,注意人才培养 3. 搞好行业内部、行业之间的协调 4. 产品方案向横向、纵向延伸 5. 采取多种技术引进方式 6. 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
经济技术评价 基础理论 实验探索 初步评价 建立模型 设 计 与 施 工 工 业 化 生 产
新方案 的提出
实验室 研 究
预 设 计
中 试
情报收
精细化工过程开发步骤示意图
精细化工过程开发的一般步骤是从一个新的技术思想的
提出,再通过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到实现工业化生产
(3)性能发展阶段
当人们认识到了雏型发现和发明的前景时,便会广泛开展作 用机理及化合物结构和性能特点的研究工作,一般有两种方式对 雏型发现和发明进行改性:一方面通过机理研究找到在性能上优 于雏型产品的新产品;如青霉素药剂、合成染料、磷化液、洗涤 产品等。另一方面使雏型产品在工艺上、生产方法上以及价格上 实用化。如枪械发蓝液、保健食品。
(2)雏型发展阶段
原型发现导致一个全新的化工产品的雏型发明,1869年Ross 发明了最简单的磷化液配方,有时原形发现并不未导致雏型发明, 在弗莱明发明青霉素之前斯科特见过弗莱明观察到的现象,而弗 莱明用类似的发现于1929年发明了青霉素,但不能用于实际治疗。 雏型发明的实用价值一般都很低,还需要进行性能改进。产品日 益朝实际应用的方向发展,通常,雏型发现和发明容易引起人们 的怀疑和抵制,因为它的出现会冲击人们的传统观念。
第二章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

第三节
精细化工过程开发的 一般步骤
2、中间实验阶段 由于过程的极端复杂性,往往不能把实验 室的研究成果直接用生产中,而必须经过中间 规模的考察(有时还要辅以大型冷模试验)。 这一步是从实验室过度到生产的关键阶段。在 此阶段中,化学工程知识和手段是十分重要的。 中试的时间对一个过程的开发周期往往具有决 定性的影响。中试要求研究人员具有丰富的工 程知识,掌握先进的测试手段,并能取得提供 工业生产装置设计足够的工程数据,进行数据 处理从而修正为放大设计所需的数学模型。
第三节
精细化工过程开发的 一般步骤
此时,对新过程的经济评价也是中试的重要组 成部分。 3、工业化(生产)阶段: 对于研究开发人员,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前 两个阶段的研究结果作出工业装置的基础设计, 然后由工程设计部门进行工程和施工设计。但 研究人员应在工业装置建成后,取足必要的现 场数据以最后完善研究开发的各项成果,并形 成一整套技术资料,作为专利推广之用。
第四节 精细化工的技术开发
(2)、对该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与论证 查找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写出文献 总结;从中分析比较论证。无论课题来源是什 么,都必须明确课题的目的、意义,是否重复 研究,在科学和技术上的合理性、经济和社会 效益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这一步是带有战略性 的。它要求研究人员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 巧,又要求其思想敏锐与视野开阔,善于去伪 存真把握过程的内在规律,从而作出正确的判 断。
第三节
精细化工过程开发的 一般步骤
1、实验室研究阶段 它包括根据物理的、化学的基本理论或从 实验现象的启发与推演、或从科技情报资料的 分析等出发,提出一个新的技术思路,然后在 实验室进行探索,明确过程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测定基础数据,摸索工艺条件等。 这一步是带有战略性的。它要求研究人员 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又要求其思想敏 锐与视野开阔,善于去伪存真把握过程的内在 规律,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精细化工基础

• 2.1概述 • (1)精细化工工艺学的主要内容: • ①对具体产品,选择和确定在技术和经济 上最合理的合成路线和工艺路线; ②对单元反应,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合成技 术和完成反应的方法,以得到高质量、高产 率的产品; ③产品的主要应用、 商品化和发展动向。
• (2)几个概念 • 合成路线
思考题
1.合成路线与工艺路线是否相同? 2.精细化工新产品开发程序如何? • 3. 中试的目的是什么? • 4.精细化工发展的策略有哪些? • 5.在苯一氯化制取氯苯时,为了减少副产二 氯苯的生成量,每100mol苯用40mol氯,反 应产物中含38mol氯苯,1mol二氯苯,还有 61mol未反应的苯,经分离后可回收60mol, 损失1mol。求苯的单程转化率和总转化率。 生产1t氯苯时的原料消耗为多少?
xA =
NAR NA,in *
100%
=
NA,in NA,in
-
NA,out
*
100%
上式中NA,out表示A从反应器输出 的量,均以摩尔数表示。
• (4)选则性(以S表示) • 指某一反应物转变成目的产物,其理论 消耗的摩尔数占该反应物反应中实际消 耗掉的总摩尔数的百分数。
产物 原料 合成
未反应物
NH2
+ H2SO 4
NH2
+
H2O
SO3H
• 苯胺的转化率:
100 - 2
x=
100
*
100%
=
98.00 %
对氨基苯磺酸的选择性:
a p S =
. Np * 100% =
1 1
*
87
NA,in - NA,out
100 -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聚合釜
(3)--单体回收 (4)--凝聚与后处 理
丁苯橡胶的制造及分类
二、分类(丁苯橡胶主要按制法分类)如下:
§3.3、丁苯橡胶的性能
丁苯橡胶是不饱和非极性碳链橡胶,与天然橡胶同属一类。 因此,它具有与天然橡胶的共性,但也有它自身的特性。
(一)物理机械性能 1、具有良好的弹性 虽然丁苯橡胶的弹性低于天然橡胶, 但在橡胶中仍属较好的。其玻璃化温度较天然橡胶高 15℃,因此丁苯橡胶的柔性低于天然橡胶。此外丁苯橡 胶的内聚能密度比天然橡胶高,因此,丁苯橡胶大分子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大,分子的旋转运动受的约束力也 大。
用途: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雨鞋、暖水袋、松紧带;医疗卫生 行业所用的外科医生手套、输血管等卫生用品;交通运输上 使用的各种轮胎;工业上使用的传送带、运输带、耐酸和耐 碱手套;农业上使用的排灌胶管、氨水袋;气象测量用的探 空气球;科学试验用的密封、防震设备;国防上使用的飞
机、坦克、大炮、防毒面具;甚至连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和
宇宙飞船等高精尖科学技术产品都离不开天然橡胶。
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分子量一般都
在数十万,甚至达到上百万左右。
§1.2、橡胶的发展历史
• 考古发现人类在11世纪就开始使用橡胶。西班牙文献中清 楚地记述了南美人制造橡胶球、橡胶鞋及橡胶瓶的原始方 法。
• 1493-1496年哥伦布第二次航行发现新大陆到美洲时,发 现海地岛上土人已开始使用橡胶浆液制作一些简单的器具, 随后这种技术传到欧洲各国,1770年Priestley发现其能 擦去铅笔痕迹,并将其正式取名为Rubber(橡胶)。
§1.3、橡胶的分类
丁 苯 橡 胶(SBR)
天然橡胶 (NR) 按来源与 用途分类
顺 丁 橡 胶(BR)
通用 合成橡胶
异 戊 橡 胶(IR)
丁 腈 橡 胶(NBR) 氯 丁 橡 胶(CR)
乙 丙 橡 胶(BPR)…………
合成橡胶
特种 合成橡胶
氟 橡 胶(FPM) 硅 橡 胶(MVQ) 聚 氨 酯 橡 胶(AU,EU)
目录:
1、概述
2、天然橡胶 3、丁苯橡胶 4、丁苯橡胶的改性技术
§1.1、橡胶的概念
橡胶(我国习惯上把生胶、硫化胶统称为橡胶):是
一种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 其它材料所没有的高弹性,因而也称做弹性体。其在 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 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等特性。橡胶属于完全无
丁苯橡胶的性能
2、丁苯橡胶是非自补强橡胶 丁苯橡胶不能结晶,其未补强 的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以及生胶的格林强度均远低 于天然橡胶。 3、丁苯橡胶的耐磨性能优于天然橡胶
丁苯橡胶的性能
4、丁苯橡胶的抗湿滑性能 丁苯橡胶对湿路面抓着力 较顺丁橡胶大。溶聚丁苯 橡胶的滚动阻力比乳聚丁 苯橡胶低,且对湿滑路面 的抓着力大于低温乳聚丁 苯橡胶。
§2.3、天然橡胶的性能
天然橡胶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能等 (一)天然橡胶的物理力学性能
1、天然橡胶的物理常数如下:
天然橡胶的性能
2、天然橡胶的热行为 生胶的玻璃化温度为-72℃,粘流 温度130 ℃,开始分解温度200 ℃,激烈分解温度270 ℃
3、天然橡胶的弹性 天然橡胶的弹性较高,在通用胶中仅 次于顺丁橡胶。 4、天然橡胶的强度 在弹性材料中,天然橡胶的强度都比 较高。 5、天然橡胶的电性能 天 然橡胶是非极性物质,是 一种较好的绝缘材料。
天然橡胶的性能
(二)天然橡胶的化学反应性 天然橡胶平均每四个主链碳原子便有一个双键,所以它既 可以发生自由基型反应,也可以发生离子型反应,且主要 取决于反应条件。 a氢的活性
§2.4、天然橡胶的配合
天然橡胶的生胶虽然具有良好的弹性、力学性能等,但是 它必须经过适当配合、硫化后才能满足各种用途制品的需 要。典型的配合一般包括硫化体系、补强填充体系、老化 防护体系及增塑体系。特殊配合是根据制品要求而定。例 如对海绵制品就要求配合发泡剂,难燃制品就要配合阻燃 剂等。 1、硫化体系 2、补强填充体系
杂链橡胶
聚氨酯橡胶(AU、EU)
氯醚橡胶(CO、ECO) 聚硫橡胶(T) 返回
§2.1、天然橡胶概述
天然橡胶(NR)是橡胶树上流出的胶乳,经过凝固、干 燥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弹性固状物;橡胶烃含量达90%以上, 巴西橡胶树(三叶橡胶树)、银菊、橡胶草、杜仲等 还有少量的蛋白质、脂肪酸、糖分及灰分等,是一种以异 物质 百分含量% 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不饱和状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 化学结构为: 蛋白质 2.0-4.0
三 叶 橡 胶 树
•现代橡胶工业使用的,大都是三叶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橡胶, 而杜仲橡胶树等生成的反式聚异戊二烯橡胶用途有限产量甚微。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异构化,改性的天然橡胶衍生物。
§2.2、天然橡胶的品种分类
•天然橡胶按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固体天然橡胶(胶片 与颗粒胶)和浓缩胶乳。在日常使用中,固体天然橡胶占 了绝大部分的比例。 •胶片按制造工艺和外形的不同,可分为烟片胶、风干胶 片、白皱片、褐皱片等。烟片胶是天然橡胶中最具代表性 的品种,一直是用量大、应用广的一个胶种,烟片胶一般 按外形来分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 级等共六级,达不到五级的则列为等外胶。 •颗粒胶(即标准胶)是按国际上统一的理化效能、指标 来分级的,这些理化性能包括杂质含量、塑性初值、塑性 保持率、氮含量、挥发物含量、灰分含量及色泽指数等七 项。
3、防护体系
4、增塑体系
§2.5、天然橡胶的加工及应用
(一)天然橡胶的加工 天然橡胶的加工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硫化几 个工艺过程。 (二)天然橡胶的应用 天然橡胶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弹性和加工性能,因 此被广泛应用,其应用范围如下:
天然橡胶的应用
§2.6、天然橡胶生胶的质量检测
标准天然橡胶的规格 1、国际标准天然橡胶的规格 ISO2000,
丁苯橡胶的性能
丁苯橡胶与一般通用橡胶相比,具有以下优缺点: 缺点 纯丁苯橡胶强度低,需要加入高活性补强剂后方可使 优点 硫化曲线平坦,胶料不易烧焦和过硫;耐磨性、耐热 用;丁苯橡胶加配合剂比天然橡胶难度大,配合剂在丁苯橡 性、耐油性和耐老化性等均比天然橡胶好,高温耐磨性好,
胶中分散性差;反式结构多,铡基上带有苯环。因而滞后损 适用于乘用胎;在加工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到一定程度 失大,生热高,弹性低,耐寒性也稍差,但充油后可以降低 不再降低,因而不易过炼,可塑度均匀,硫化橡胶硬度变化
天然橡胶生胶的质量检测
2、国产标准天然橡胶的规格
国产天然橡胶有CSR 5号 、CSR 10号、 CSR 20号、CSR 50 号,共四个等级。它们分别与ISO 2000中的 5、10、20、和 50对应相同,国标中暂无5L这一浅色等级。
返回
§3.1、丁苯橡胶概述
•丁苯橡胶是由1,3-丁二烯与苯乙烯共聚而得的高聚物,简 称SBR,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产量和消耗量最大的通用合 成橡胶。据统计1991年全世界总产量就已达到7.55Mt,约占 合成橡胶的55%占全部橡胶的34%,其中大约有70%用于轮 胎业。 •其工业生产方法有乳液聚合法和溶液聚合法,其中主要是 采用乳液聚合生产的丁苯橡胶。主要产品有:低温丁苯橡胶、 乳液聚合丁苯橡胶的合成技术是由德国I.G。Farben公司 高温丁苯橡胶、低温丁苯橡胶炭黑母炼胶、低温充油丁苯橡 1933年研究成功的。溶聚丁苯橡胶是60年代投入工业化生 胶、高苯乙烯丁苯橡胶、液体丁苯橡胶等。 产的。 采用溶液聚合生产的丁苯橡胶有烷基锂引发、醇烯络合物引 发、锡偶联、高反式等丁苯橡胶。
丙 烯 酸 酯 橡 胶(ACM)
氯 醚 橡 胶(CO,ECO) 聚 硫 橡 胶(T)………
Hale Waihona Puke 胶的分类不饱和非极性橡胶(NR、SBR、BR、IR) 不饱和极性橡胶(NBR、CR) 碳链橡胶 饱和非极性橡胶(EPM、IIR) 按化学结 构分类 饱和非极性橡胶(FPM、CPE、ACM、CSM) 硅橡胶(MVQ)
§4.1、丁苯橡胶的掺混改性技术
乳聚丁苯橡胶掺混胶的主要品种
1、乳聚丁苯橡胶(ESBR)与天然橡胶(NR)掺混 ESBR/ NR掺混可以改善ESBR的自粘性和弹性,提高撕 裂强度和拉伸强度等性能。 2、乳聚丁苯橡胶(ESBR)与顺丁橡胶(BR)掺混 ESBR/ BR掺混可以改善ESBR的弹性和耐磨性
§3.2、丁苯橡胶的制造及分类
1、丁苯橡胶的制造 聚合原理 丁二烯与苯乙烯在乳液中按自由基共聚合反应机理 进行聚合反应。其反应式与产物结构式为:
(x+y)CH2=CH-CH=CH2 + zCH2=CH
-CH2-CH=CH-CH2
x
CH2-CH CH CH2
y
CH2-CH-
z
丁苯橡胶的制造及分类
聚合工艺流程图: (1)--单体贮罐与 助剂配制
天然橡胶生胶的质量检测
上表列出了ISO 2000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天然橡胶的五个等 级,用7项性能指标来控制质量等级。
其中机械杂质含量为主要指标。
颜色指数是拉维邦(Lovibond)颜色指数,他是用来限制 生胶的色度的。
塑性保持率(PRI)是指生胶在140℃×30min加热前后的 比值,该值越高表明该生胶抗热氧化锻炼链的能力越强。
5、丁苯橡胶的电性能及介质性能 丁苯橡胶的耐溶剂性 能及其电性能均与天然橡胶相近。
丁苯橡胶的性能
(二)化学性质
丁苯橡胶能进行氧化、臭氧破坏、卤化和氢卤化等反应。
在光、热、氧和臭氧结合作用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但其 被氧化的作用比天然的作用比天然橡胶缓慢,即使在较高 温下老化反应的速度也比较慢。光对丁苯橡胶的老化作用 不明显,但丁苯橡胶对臭氧的作用比天然橡胶敏感,耐臭 氧性比天然橡胶差。丁苯橡胶的低温性能稍差,脆性温度 约为-45℃。与其他通用橡胶相似,影响丁苯橡胶电性 能的主要因素是配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