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标准和接口
锐捷路由器配置指南(接口配置)

RGOS™用户配置指导手册接口配置目录RGOS™用户配置指导手册 (1)第一章接口配置 (1)1.1 接口介绍 (1)1.2 接口共性配置 (1)1.2.1 进入指定的接口配置模式 (1)1.2.2 配置IP地址 (2)1.2.3 配置接口描述 (2)1.2.4 配置最大传输单元MTU (3)1.2.5 配置带宽Bandwidth (3)1.2.6 配置接口队列大小 (3)1.3 接口监控和维护 (3)1.3.1 监控接口和控制器状态 (4)1.3.2 清除和复位接口计数 (4)1.3.3 关闭和重启接口 (5)1.4 接口基本配置示例 (5)1.4.1 接口使能配置示例 (5)1.4.2 接口描述配置示例 (6)1.4.3 接口关闭配置示例 (6)第二章 LAN接口配置 (7)2.1 以太网接口配置 (7)2.1.1 以太网接口配置任务 (7)2.1.2 以太口监控和维护 (8)2.1.3 以太口配置示例 (10)2.2 VLAN 配置 (10)2.2.1 802.1Q简介 (11)2.2.2 VLAN配置任务 (12)2.2.3 VLAN调试与监控 (13)2.2.4 VLAN配置实例 (13)第三章 WAN接口配置 (15)3.1 异步串口配置 (15)3.1.1 异步串口概述 (15)3.1.2 异步串口配置 (15)3.1.3 异步串行接口的监控与维护 (18)3.1.4 异步串行接口的故障诊断 (20)3.2 同步串口配置 (20)3.2.1 同步串口概述 (20)3.2.2 同步串口的配置 (20)3.2.3 同步串口监控和维护 (23)3.2.4 同步串口的故障诊断 (24)3.3 CE1接口配置 (25)3.3.1 CE1接口概述 (25)3.2.2 CE1接口的配置 (25)3.2.3 配置实例 (32)3.2.4 CE1接口的故障诊断 (32)第四章逻辑接口配置 (34)4.1 Loopback接口配置 (34)4.2 NULL接口配置 (35)4.3 Tunnel接口配置 (35)4.3.1 Tunnel接口概述 (35)4.3.2 Tunnel接口配置 (37)4.3.3 Tunnel接口配置示例 (40)4.3.4 Tunnel接口的监控与维护 (41)4.3.5 Tunnel接口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42)4.4 Dialer接口配置 (42)4.4.1 Dialer接口概述 (42)4.4.2 Dialer接口配置 (42)4.4.3 Dialer接口的监控与维护 (43)4.5子接口配置 (43)4.5.1 子接口概述 (43)4.5.2 子接口配置 (44)4.5.3 子接口的监控与维护 (46)4.5.4 子接口配置示例 (46)4.5.5 子接口配置故障诊断与排除 (47)第一章接口配置1.1 接口介绍Ruijie系列设备支持两种类型接口:物理接口和逻辑接口。
H3C华为惠普思科交换机路由器常见网络接口与线缆

12345678
Side 2
8
设备连接方式
主机
主机
路由 器
交换机普 通口
交换机级 连口
N/A N/A Normal N/A
交换机光 口
SC/ST SC/ST N/A N/A
cross cross normal norm al N/A cross Normal
路由器 cross cross normal 交换机 norm 普通口 al 交换机 N/A 级连口
常见局域网类型
以太网( Ethernet ) 令牌总线网( Token Bus ) 令牌环网( Token Ring ) FDDI
4
以太网的类型Leabharlann 10M 以太网(标准以太网) 100M 以太网(快速以太网) 1000M 以太网(千兆以太网) 10000M以太网(万兆以太网)
5
10M以太网接口
10Base-T
使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标准之一 使用双绞线作为物理传输介质
10Base5
曾经广泛应用于主干局域网 使用粗同轴电缆作为物理传输介质
10Base2
使用细同轴电缆作为物理传输介质
6
10Base-T的物理介质
21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光源是光波产生的根源。 光纤是传输光波的导体。 光发送机的功能是产生光束,将电信号转变成光信 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 光接收机的功能负责接收从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 并将它转变成电信号,经解码后再作相应处理。
Optical transmitter Optical receiver Optical transmitter Optical receiver
工业安全路由器质量评定标准

工业安全路由器质量评定标准工业安全路由器是为工业控制系统设计的特殊网络设备,用于保护工业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工业安全路由器质量评定标准是衡量工业安全路由器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标准,以下是对工业安全路由器质量评定标准的讨论。
一、硬件质量评定标准1.设备可靠性工业安全路由器在恶劣工业环境中长期工作,因此必须具备高可靠性。
其关键组件如CPU、内存、存储器等应具备较高的抗震、抗干扰和耐高温等特性。
2.通信接口工业安全路由器必须提供多种通信接口,如以太网口、串口、无线通信接口等,以适应不同的工业通信需求。
这些接口的设计和实现应满足工业网络通信的特殊要求,如抗干扰能力、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等。
3.安全防护能力工业安全路由器作为安全设备,必须具备较强的安全防护能力。
硬件方面,应具备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护系统等功能,以保障工业网络的安全。
此外,硬件上也应具备远程管理、实时监控等功能,以提供方便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二、软件质量评定标准1.系统稳定性工业安全路由器的操作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用户通过其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操作,因此需要保证操作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保证工业控制系统正常运行。
2.安全性工业安全路由器软件应具备强大的安全功能,以抵御各种网络攻击和安全威胁。
这包括有效的身份认证机制、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审计等功能,以保护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
3.网络性能工业安全路由器需要具备良好的网络性能,包括数据传输速率、传输可靠性和网络延迟等方面。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传输的数据往往较大且实时性要求较高,因此工业安全路由器在性能方面需要具备较强的支持和保证。
三、标准符合性评定标准工业安全路由器质量评定还需要评估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
例如,符合ISO 27001、IEC 62443等标准,以及符合各种工业领域的特殊标准和规范。
通过评估其标准符合性,可以判断工业安全路由器的质量和可行性。
四、用户满意度评定标准用户满意度反映了工业安全路由器使用者对其质量的评价。
千兆路由器参数标准

千兆路由器参数标准千兆路由器是一种能够支持千兆以太网速度的路由器设备,通常用于家庭或办公室网络中。
它的参数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输速率,千兆路由器的传输速率通常指的是以太网端口的速度,即1000兆比特每秒(1Gbps),这是其最主要的参数之一。
这种速度可以满足大多数家庭和办公室网络的需求,能够提供快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2. 网络标准,千兆路由器通常支持多种网络标准,包括IEEE 802.11ac无线标准和IEEE 802.3以太网标准。
IEEE 802.11ac是目前最新的Wi-Fi标准之一,能够提供高速无线网络连接,而IEEE 802.3以太网标准则是有线网络的标准,支持千兆以太网速度。
3. 网络接口,千兆路由器通常具有多个以太网端口,用于连接有线设备,同时也会配备无线网络接口,支持Wi-Fi连接。
此外,一些千兆路由器还支持USB接口,用于连接外部存储设备或打印机。
4. 天线,对于无线功能的千兆路由器,天线的数量和类型也是重要的参数之一。
一般来说,天线数量越多,覆盖范围越广,信号质量也会更好。
5. 安全性,千兆路由器通常会内置防火墙和加密功能,用于保护网络安全。
支持WPA2加密协议和访客网络功能也是其安全性的重要表现。
6. 硬件配置,千兆路由器的硬件配置也是其参数标准之一,包括处理器类型和速度、内存大小、存储容量等。
这些硬件配置会直接影响路由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千兆路由器的参数标准涵盖了传输速率、网络标准、网络接口、天线、安全性和硬件配置等多个方面,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路由器的性能和适用场景。
选择合适的千兆路由器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综合考虑这些参数。
路由器外观检验标准

路由器外观检验标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路由器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它们不仅提供了稳定的网络连接,还具备了良好的外观设计。
在购买路由器时,我们应该关注其外观是否符合一些基本的检验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些路由器外观检验标准,帮助读者选择合适的路由器。
首先,路由器的外观应该整洁、简约。
它应该具备现代感,不过时且不过于复杂。
外观设计应该考虑到家庭、办公室等不同环境的搭配需求。
简洁的外观设计能够使路由器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空间。
其次,路由器的尺寸和重量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现代人注重便携性,所以路由器的尺寸应该足够小巧,便于携带。
重量也应该适中,不会给使用者带来负担。
除了外观本身,路由器的指示灯和接口布局也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指示灯应该明亮但不刺眼,并具备良好的可视性。
接口布局应该合理,方便用户连接网络线缆和其他设备。
此外,路由器的材质也是需要关注的。
优质的材质可以增加路由器的耐用性,防止外部因素对其造成损害。
常见的材质包括塑料和金属,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质。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路由器的散热性能。
由于路由器长时间工作,如果散热不良,可能会导致设备过热,进而影响其性能和寿命。
因此,在选择路由器时,应该注意其散热设计是否合理,并且避免将路由器放置在封闭的空间中。
综上所述,路由器外观检验标准包括外观整洁、简约,尺寸和重量适中,指示灯和接口布局合理,材质优质耐用,散热性能良好等。
通过对这些标准的关注和比较,我们可以选择到外观符合要求且性能良好的路由器,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无线路由器

设置
0 1
参数
0 2
其它参数
0 4
数据传输率
0 6
工作频率
0 3
协议标准
0 5
信号覆盖
(举例) 产品型号 DIR-635处理器 AR5008 固定广域网接口 1×10/100Mbps固定局域网接口 4×10/100Mbps 支持协议 TCP/IP协议无线标准 IEEE 802.11n,IEEE 802.11g,IEEE 802.11b 传输速率 300Mbps VPN支持支持VPN功能 防火墙支持支持防火墙 Qos支持支持QoS功能
要想配置无线路由器,必须让PC的IP地址与无线路由器的管理IP在同一网段,子网掩码用系统默认的即可, 网关无需设置。到2013年,大多数的无线路由器只支持Web页面配置方式,而不支持Telnet等配置模式。
在浏览器的网址栏中,输入无线路由器的管理IP,桌面会弹出一个登录界面,将用户名和密码填写进入之后, 我们就进入了无线路由器的配置界面。
优点
智能管理配备
双WAM3.75Gwireless-N宽带无线路由器,让您在WIFI安全保证下,随时随地享受极速连网络生活,永不掉 线,智能管理配备了最新的3G和Wireless-N技术,能够自由享受无忧的网络连接,无论是在室外会议、展会、会 场、工厂、家里。通过USB2.0接口,该硬件可以让你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享用有线或者无线网线网络。轻松下载 图片,高清晰视频,运行多媒体软件,观赏电影或者与你客户、团队成员、朋友或者家人共享文件。这个路由器 甚至可以作为打印机服务器,Webcam或者FTP服务器使用,实现硬件的网络共享。
其他参数
加密
802.1x认证
Wi-Fi联盟制定的过渡性无线网络安全标准,相当于802.11i的精简版,使用了TKIP(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al)数据加密技术,虽然仍使用RC4加密算法,但使用了动态会话密钥。
路由器接口

路由器接口:路由器具有非常强大的网络连接和路由功能,它可以与各种各样的不同网络进行物理连接,这就决定了路由器的接口技术非常复杂,越是高档的路由器其接口种类也就越多,因为它所能连接的网络类型越多。
路由器的端口主要分局域网端口、广域网端口和配置端口三类,下面分别介绍。
1.局域网接口常见的以太网接口主要有AUI、BNC和RJ-45接口,还有FDDI、ATM、千兆以太网等都有相应的网络接口,下面分别介绍主要的几种局域网接口。
(1)AUI端口AUI端口它就是用来与粗同轴电缆连接的接口,它是一种“D”型15针接口,这在令牌环网或总线型网络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端口之一。
路由器可通过粗同轴电缆收发器实现与10Base-5网络的连接。
但更多的则是借助于外接的收发转发器(AUI-to-RJ-45),实现与10Base-T以太网络的连接。
当然,也可借助于其他类型的收发转发器实现与细同轴电缆(10Base-2)或光缆(10Base-F)的连接。
AUI接口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2)RJ-45端口RJ-45端口是我们最常见的端口了,它是我们常见的双绞线以太网端口。
因为在快速以太网中也主要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所以根据端口的通信速率不同RJ-45端口又可分为10Base-T网RJ-45端口和100Base-TX网RJ-45端口两类。
其中,10Base-T网的RJ-45 端口在路由器中通常是标识为“ETH”,而100Base-TX 网的RJ-45端口则通常标识为“10/100bTX”。
图2图3如图2所示为10Base-T 网RJ-45端口,而图3所示的为10/100Base-TX 网RJ-45端口。
其实这两种RJ-45端口仅就端口本身而言是完全一样的,但端、口中对应的网络电路结构是不同的,所以也不能随便接。
(3)SC端口SC端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纤端口,它是用于与光纤的连接。
光纤端口通常是不直接用光纤连接至工作站,而是通过光纤连接到快速以太网或千兆以太网等具有光纤端口的交换机。
网络路由器通用技术规范

网络路由器通用技术规范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网络路由器作为连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网络路由器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制定一套通用的技术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一、外观与接口网络路由器的外观应设计简洁、美观,便于安装和使用。
其外壳应采用耐用的材料,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以保证设备在长时间运行时的稳定性。
在接口方面,常见的接口包括以太网接口(RJ45)、USB 接口、无线接口等。
以太网接口应支持 10/100/1000Mbps 自适应速率,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
USB 接口可用于连接存储设备、打印机等外部设备,实现资源共享。
无线接口应支持常见的无线标准,如 80211ac、80211ax 等,并具备足够的信号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
二、性能参数1、处理能力路由器的处理能力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应具备足够的CPU 处理能力和内存容量,以应对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并发连接。
一般来说,路由器的 CPU 主频应在 1GHz 以上,内存容量应不低于 256MB。
2、数据转发速率数据转发速率直接影响网络的传输效率。
路由器在不同的网络协议(如 TCP/IP)下,应能够实现高速的数据转发,确保数据包的低延迟和高吞吐量。
对于有线网络,转发速率应不低于 1Gbps;对于无线网络,5GHz 频段的转发速率应不低于 867Mbps。
3、无线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对于具备无线功能的路由器,其无线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是用户关注的重点。
在室内环境中,无线信号应能够覆盖常见的房间布局,并且在不同位置保持稳定的连接。
信号强度应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测试和评估,如 dBm 值。
三、功能特性1、网络地址转换(NAT)NAT 功能是路由器实现多设备共享一个公网 IP 地址的关键。
它应能够准确地进行 IP 地址转换,确保内部网络的设备能够正常访问外部网络,同时保障网络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由器标准简介由于当前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数据通信的需求日益增加。
自TCP/IP协议簇于七十年代中期推出以来,现已发展成为网络层通信协议的事实标准,基于TCP/IP的互联网络也成为了最大、最重要的网络。
路由器作为IP网络的核心设备已经得到空前广泛的应用。
路由器作为IP网的核心设备,其技术已成为当前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其设备本身在数据通信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由于路由器设备功能强大,且技术复杂,各厂家对路由器的实现有太多的选择性。
路由器作为公众网络的核心设备,必须通过设备规范来提出最低要求。
所以对路由器设备作出规范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于路由器设备已发布的标准如下所示:YD/T1156-2001《路由器测试规范-高端路由器》;YD/T1098-2001《路由器测试规范-低端路由器》。
一、路由器定义路由器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三层——网络层的数据包转发设备。
路由器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互连。
虽然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如TCP/IP、IPX/SPX、AppleTalk等协议),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路由器运行TCP/IP协议。
路由器通常连接两个或多个由IP子网或点到点协议标识的逻辑端口,至少拥有1个物理端口。
路由器根据收到数据包中的网络层地址以及路由器内部维护的路由表决定输出端口以及下一跳地址,并且重写链路层数据包头实现转发数据包。
路由器通过动态维护路由表来反映当前的网络拓扑,并通过与网络上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和链路信息来维护路由表。
二、路由器分类当前路由器分类方法各异,各种分类方法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并不完全一致。
从结构上分,路由器可分为模块化结构与非模块化结构,通常中高端路由器为模块化结构,低端路由器为非模块化结构。
从网络位置划分,路由器可分为核心路由器与接入路由器。
核心路由器位于网络中心,通常使用高端路由器,要求快速的包交换能力与高速的网络接口,通常是模块化结构;接入路由器位于网络边缘,通常使用中低端路由器,要求相对低速的端口以及较强的接入控制能力。
从功能上划分,路由器可分为通用路由器与专用路由器。
一般所说的路由器为通用路由器。
专用路由器通常为实现某种特定功能对路由器接口、硬件等作专门优化,例如接入路由器用作接入拨号用户,增强PSTN接口以及信令能力;VPN路由器增强隧道处理能力以及硬件加密;宽带接入路由器强调宽带接口数量及种类。
从性能上分,路由器可分为线速路由器以及非线速路由器。
通常线速路由器是高端路由器,能以媒体速率转发数据包;中低端路由器是非线速路由器,但是一些新的宽带接入路由器也有线速转发能力。
在标准的制定中,路由器从能力上区分可分为:高端路由器和低端路由器等类别,背板交换能力大于20Gbit/s,包交换能力大于20Mbit/s的路由器称为高端路由器;包交换能力小于1Mbit/s的路由器称为低端路由器。
以市场占有率最大的Cisco公司为例,12000系列为高端路由器,7500以下系列路由器为低端路由器。
显然上述划分存在空档:包交换能力1Mbit/s以上20Mbit/s以下的路由器没有参照标准。
按照标准系列,应当有中档路由器规范。
但是由于中档路由器没有特殊性,可以参照低端路由器或高端路由器,所以不再单独另立标准。
三、标准制定依据路由器标准主要依据RFC文档。
由于路由器技术复杂,相关RFC文档较多,大约上百个。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路由协议、网管协议以及接口标准等文档也是非常重要,这里就不再一一罗列。
与路由器相关最紧密的RFC文档是RFC1812,即IPv4路由器技术要求,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只要参照RFC1812,同时参照公用电信网络设备标准即可加以增删。
虽然路由器标准主要依据RFC文档,但决不是简单翻译,在性能指标方面主要依据对路由器测试的结果。
由于路由器牵涉大量的技术,标准无法包含所有相关协议的内容,所有协议的具体内容参见相关协议标准或RFC文档。
但是简单地翻译或罗列相关RFC文档号和协议名称是不恰当的。
这是因为:(1)在协议的要求中有一些比较重要,有一些是任选的;(2)某些要求在路由器的应用中非常关键,对于其他应用或设备或缺无关紧要;(3)某些厂商会因特定原因选择不同的特性。
另外,在标准制定中,指定路由器必须实现的协议不会重复应用协议的内容,只规定协议中必须实现的内容、可选的内容、不需实现的内容来对同类协议作选择。
路由器标准主要依据当前互联网技术以及当前版本的协议及RFC文档,随着这些技术领域的更新以及相关协议或RFC文档版本的更新,路由器标准应作相应更新或补充。
四、标准范围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如TCP/IP、IPX/SPX、AppleTalk等协议),即使TCP/IP协议也有版本4和版本6之分。
但是由于当前TCP/IP已成为事实标准,IPv4在网络中占绝对优势,所以路由器标准着重规范支持IPv4的设备。
由于IPv6有其固有的优越性,有可能在将来广泛应用,所以标准中建议路由器支持IPv6,但不作规范。
路由器除标准中所描述的路由器外还有内嵌路由器和透明路由器。
内嵌路由器指除提供路由功能外还提供操作系统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由于其固有的缺陷,在标准中建议不使用。
透明路由器又称共享地址路由器,在标准中虽不作规范,但不排斥使用。
路由器标准是工作在复杂多样的互联网中的路由器必须遵守的规范。
尽管当前路由器不能完全符合标准,但是逐步符合路由器标准是努力的方向。
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以及现实情况的多样性,目前的路由器标准应作为建议标准。
五、路由器标准的主要内容低端路由器标准与高端路由器标准内容有一定差异,差别主要体现在路由器接口类型、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等方面。
一般来说高端路由器对性能要求高,接口速率要求高,可靠性要求高,它主要用作高速转发;低端路由器要求功能较多,除企业网应用外,公网中一般用它来作接入。
上述两类路由器在基本功能方面差异不大。
所以下文以低端路由器为例介绍路由器标准的主要内容。
标准的第一部分指明标准应用的范围,规定了路由器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指标、通信接口、通信协议、环境要求等。
第二部分罗列出路由器标准所引用的标准与规范。
如上文所述,有近百个文档。
第三部分列举在标准中使用的所有定义、术语和缩写,主要定义路由器以及低端路由器。
第四部分指出路由器的功能划分以及实现方法,他们分别如下。
(1)接口功能:用作将路由器连接到网络。
可以分为局域网接口及广域网接口两种。
局域网接口主要包括以太网、令牌环、令牌总线、FDDI等网络接口。
广域网主要包括E1/T1、E3/T3、DS3、通用串行口(可转换成X.21DTE/DCE、V.35DTE/DCE、RS232DTE/DCE、RS449DTE/DCE、EIA530DTE)等网络接口。
(2)通信协议功能:该功能负责处理通信协议,可以包括TCP/IP、PPP、X.25、帧中继等协议。
(3)数据包转发功能:该功能主要负责按照路由表内容在各端口(包括逻辑端口)间转发数据包并且改写链路层数据包头信息。
(4)路由信息维护功能:该功能负责运行路由协议并维护路由表。
路由协议可包括RIP、OSPF、BGP等协议。
(5)管理控制功能:路由器管理控制功能包括五个功能,他们是SNMP代理功能、Telnet服务器功能、本地管理、远端监控和RMON功能。
通过五种不同的途径对路由器进行控制管理,并且允许纪录日志。
(6)安全功能:该功能用于完成数据包过滤、地址转换、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防火墙以及地址分配等。
还有在第四部分中指出的路由器必须实现的基本功能。
路由器标准的第五部分规定路由器接口物理层规范,其中包含E1接口、ISDN接口、以太网接口、串行同步口、FDDI接口以及其他接口。
上述接口规范都引用现成标准,没有详细描述。
第六部分主要通过引用其他标准规范的方式规定路由器接口的链路层规范,包括串行线路链路层协议、帧中继端口链路层协议、X.25链路层协议、ISDN链路层协议等内容。
除此之外还包含路由器对链路层的附加要求:地址解析协议-ARP、关于Ethernet与802.3共存、最大传输单元-MTU、点到点协议-PPP以及接口测试等内容。
第七部分规定路由器Internet层协议,其中包括IP协议、ICMP协议和IGMP协议。
路由器对上述协议的实现并不是简单引用或翻译,而是针对路由器设备对上述3个协议各选项所作的特殊规定,是路由器标准中重要内容之一。
第八部分对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和转发做了规定。
其中包转发过程具体规定符合互联网层协议(STD5 RFC791、STD5 RFC950、STD5 RFC792、RFC1016)。
该部分内容主要参照RFC1812,综合上述几个RFC文档对路由器转发做了要求,这是路由器标准中重要内容之一。
第九部分规定传输层协议,包括TCP协议与UDP协议。
路由器工作在IP层,本来没有必要实现传输层协议,但是由于运行维护需要(Telnet)以及路由协议需要,路由器通常实现上述传输层协议。
TCP和UDP协议描述主要简单应用,只对其中少量选项作定义。
第十部分通过引用其他协议的方式规定路由器中运行的最复杂的协议:路由协议。
其中包含两部分,内部路由与外部路由。
内部网关协议用作在AS内部分发路由信息(即AS内部路由)。
外部网关协议用作在AS间交换路由信息(即AS间路由)。
第十一部分指出路由器网管方面规定。
要求路由器必须支持RFC1902至RFC1906中规定的SNMP v2以及相应的标准MIB。
第十二部分规定其他应用协议。
对路由器实现的所有其它应用层协议,路由器必须符合STD3、RFC1123中相关要求。
第十三部分指出路由器运行维护方面的规定。
主要制定路由器运行和维护的内容、路由器初始化、运行和维护具体规定、路由器安全性考虑等内容。
第十四部分规定路由器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包含路由器的丢包率、路由器吞吐量、路由器的时延、路由器认证技术指标、路由表容量、背靠背帧数以及其计费、同步、可靠性指标等内容。
最后规定了支持AppleTalk与Novell协议路由器,还规定了路由器环境要求以及电源和接地要求。
路由器参数介绍接口种类路由器能支持的接口种类,体现路由器的通用性。
常见的接口种类有:通用串行接口(通过电缆转换成RS 232 DTE/DCE接口、V.35 DTE/DCE接口、X.21 DTE/DCE接口、RS 449 DTE/DCE接口和EIA530 DTE接口等)、10M以太网接口、快速以太网接口、10/100自适应以太网接口、千兆以太网接口、ATM 接口(2M、25M、155M、633M等)、POS接口(155M、622M等)、令牌环接口、FDDI接口、E1/T1接口、E3/T3接口、ISDN接口等。
用户可用槽数该指标指模块化路由器中除CPU板、时钟板等必要系统板及/或系统板专用槽位外用户可以使用的插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