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材-『新乡医学院』资料精
《细胞生物学实验(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配套》读书笔记模板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用品 三实验内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用品 三实验内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用品 三实验内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用品 三实验内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用品 三实验内容 四注意事项 五作业与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用品 三实验内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用品 三实验内容 四观察结果 五作业与思考题
0 5
实验十七肿 瘤细胞的软 琼脂集落培 养和测定
0
实6 验 十 八 培 养细胞生物 膜系统的光 镜和电镜标 本制备与观 察
0 1
实验十九免 疫荧光抗体 法检查细胞 表面抗原
0 2
实验二十姊 妹染色单体 互换(SCE) 标本制备与 分析
0 3
实验二十一 银染核仁形 成区的光镜 和电镜标本 制备及观察
细胞生物学实验(全国中医药行业 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配套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细胞
细胞
行业
医学
生物学
标本
思考
中医药
实验
技术 实验
电
全国
目的
作业
内容
染色
用品
题
内容摘要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细胞生物学》的配套用书,选编了一 些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实验,如细胞的显微测量、细胞染色体技术、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免疫荧光技术以及电镜 技术等,为医学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实验教材内容共二十多个实验,五年制本科、七年制医学专业和研 究生教学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基本实验。主编赵宗江、高碧珍。供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医学技术、口腔医学、药学等专业用。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76页PPT资料

加入完全培养基5mL,用吸管反复吹打 计数板计数 分瓶培养
细胞的消化传代方法
生长细胞形态
四、作业与思考
1.简述细胞传代培养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2.细胞培养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3.简述体外培养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生长阶段。 4.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图。 5.绘制细胞分裂指数图。
4、金属器材的清洗处理方法 金属器材的清洗处理方法 纸擦去表面的油脂
洗衣粉煮沸或用1%碳酸氢钠化传代方法
吸除或倒掉旧培养液
加入2mL,无钙、镁PBS,漂洗一次后倒掉 加入1mL消化液(0.25%胰蛋白酶或0.02%EDTA或混合液)
肉眼可观察到“薄膜”现象时,倒掉消化液 继续作用2~3分钟
分别在5min、15min、20min观察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
2、PCC诱导和观察
90分钟后离心弃上清 加入0.075mol/lKCl8ml
混匀37℃25分钟 加入1ml固定液混匀离心弃上清
加7ml固定液固定20min 离心弃上清加0.5ml固定液 滴片(冰、高、烤)Giemsa染色12min
水冲、晾干、镜检
细胞工程实验
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课程组成员:杨慈清 、李虎、王红霞、许重洁
办公电话:3029114
目录
实验一 动物细胞的培养 实验二 细胞融合技术与染色体提前凝集标本制 备实验三 小鼠MEF饲养层的制备 实验四 MS培养基的配制和愈伤组织诱导 实验五 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和活力鉴定
实验一 动物细胞的培养
显微镜下的培养细胞
三、实验方法
方法
1、玻璃器材的清洗处理方法 2、塑料器材的清洗处理方法 3、橡皮器材的清洗处理方法 4、金属器材的清洗处理方法 5、细胞的消化传代方法
新乡医学院细胞生物学课件

线粒体与叶绿体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源工厂”,负责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提供能量。
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负责光合作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 机物。
03 细胞代谢与调控
细胞呼吸
01
02
03
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细胞通过一 系列酶促反应,将有机物 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 程。
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负责细胞的遗传、代谢和生长 发育的调控,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 制中心。
细胞质
细胞质的组成
细胞质由水、无机盐、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组成,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 的主要场所。
细胞质的功能
细胞质通过各种酶的催化作用,参与细胞的物质合成、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 过程,对维持细胞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内质网、高尔基体与溶酶体
内质网的结构与功能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一种膜系统,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同时与脂质的合成密切相关。
高尔基体的结构与功能
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分类、包装和运输,对细胞的分泌活动具有 重要作用。
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
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的细胞器和外来抗原,对 维持细胞内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的代谢与能量转换
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合成、分解、运输 等代谢过程,以及能量转换机制。
细胞的遗传与变异
研究基因组结构、基因表达调控、基 因突变等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规律, 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细胞生物学发展历程
细胞的发现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开始观察 到细胞。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课件

医学生
生物学教师
细胞生物学研究人员
对细胞生物学感兴趣的公众
课件特点
内容丰富:涵盖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用性强:结合实际实验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直观易懂: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
互动性强:提供在线问答和讨论区,便于师生互动和交流
课件内容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提高实验技能和总结能力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评估
5
评估方法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验结果分析评估: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验结果,评估其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操作技能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评估其技能掌握程度。
课堂参与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评估其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评估方法三
实验操作技能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评估其技能掌握程度。
实验结果分析评估: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验结果,评估其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报告撰写评估:通过阅读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其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表述能力。
实验后总结: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教学方法二: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实验过程
实验前准备: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和操作步骤
实验过程中:注重实际操作,掌握实验技能
教学方法二
实验操作演示: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实验操作步骤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习积极性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病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新乡医学院医学生物学资料

2. 细胞膜的特性:膜的不对称性(1~膜蛋白的不对称性2~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膜的流动性。功能体现:物质运输,细胞膜受体与信号传导,细胞识别,免疫作用。
3. 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1.穿膜运输【A被动运输(简单扩散,离子通道扩散,易化扩散)不耗能 B.主动运输(耗能)】2.膜泡运输【A包吞作用(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耗能 B胞吐作用】
10. 易患性:在多基因遗传中,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一个个题患病的可能性。阈值:当个体的易患性达到某一限度时,个体就会患病,这种由易患性决定的多基因病发病最低限度就叫阈值。
11. 多基因遗传病发病风险的估计:a亲属级别的关系,b遗传率和群体发病率的关系,c家属中患者人数的关系,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的关系,e性别的关系。
X连锁显性遗传{a人群中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但女患者病情较男患者轻。b男患者的母亲是患者,女患者的双亲之一是患者。c男患者的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女患者的子女有1/2的发病可能。d系谱中可见连代遗传现象。}
X连锁隐性遗传{人群中男患者远远多于女患者,系谱中往往只见男患者。b双亲无病,儿子可能发病,女儿不会发病儿子的致病基因来自携带者母亲(新突变例外)c由于交叉遗传,家系中男患者之间往往是兄弟、姨表兄弟、舅父与外甥、外祖父与外孙等关系。}
第二章 生命的细胞基础
1 膜相结构: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复体,溶酶体,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核膜,小泡.。非膜相结构:染色质,染色体,核糖体,中心粒,微丝,微管,中间纤维。
细胞生物学实验讲义

细胞生物学实验讲义细胞内DNA和RNA的显示一、目的要求1、掌握显示细胞内DNA和RNA的方法。
2、熟悉细胞内DNA和RNA的分布位置。
二、实验原理核酸是酸性的,它们对于碱性染料派洛宁和甲基绿具有亲和力。
利用这两种染料的混合液处理细胞,可使其中的DNA和RNA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种颜色上的差异由DNA 和RNA聚合程度的不同所引起,因为甲基绿分子上有两个相对的正电荷,它与聚合程度较高的DNA分子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使DNA分子染成蓝绿色;而派洛宁分子中仅一个正电荷,可与低聚分子RNA相结合使其染成红色。
这样细胞中的DNA和RNA可被区别开来。
三、器材与试剂1、器材: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缸、染色架、注射器。
2、材料:鸡血。
3、试剂:0.2mol/L醋酸缓冲溶液、2%甲基绿染液、1%派洛宁染液、甲基绿·派洛宁混合染液。
4、试剂的配制(1)2mol/L醋酸缓冲溶液:用2ml注射器抽取1.2ml冰乙酸加入到98.8ml蒸馏水中,混匀。
再称取醋酸钠(NaAC·3H2O)2.72g 溶于100ml蒸馏水中,使用时按2:3的比例混合两液即成。
(2)2%甲基绿染液:称取 2.0g去杂质甲基绿溶于100ml0.2mol/L的醋酸缓冲溶液中即成。
甲基绿粉中往往混有影响染色效果的甲基紫,它们必须预先除去,其方法是将甲基绿溶于蒸馏水中,放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氯仿(三氯甲烷)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弃去含甲基紫的氯仿,再加入氯仿重复数次,直至氯仿中无甲基紫为止,最后放入40 C温箱中干燥后备用。
(3)1%派洛宁染液:称取1g派洛宁(吡罗红)溶于100ml0.2/L醋酸缓冲溶液中混匀。
(4)甲基绿派洛宁混合染液:将2%的甲基绿液和1%的派洛宁液以5:2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可。
该液应现配现用,不宜久置。
四、内容与方法1、取鸡血一小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一端,用另一载玻片的一端紧贴血滴,待血液沿其边缘展开后,以30~400角向玻片的另一端推去,制成较薄的血涂片,室温下晾干。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件

实验二 细胞膜的渗透性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种物质进入细 胞的速度。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原理
当红细胞置于不同等渗溶液中时,由 于对各种溶质的通透性不同,因此有的溶 质分子可透入,有的溶质分子则不能透入 ,能透人的溶质分 子的速度也不同。当 溶质分子进入红细胞使细胞 内溶质浓度 增加时,导致水的摄人。红细胞膨胀 到 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破裂,血红素溢出即 红细 胞发生溶血.由于溶质透入速度不 同,溶血时间 也不同.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步骤
一.鸡血细胞悬液 取小烧杯一只,加一份鸡血和10份 0.17mol/l氯化钠溶液,形成一种不透明 的红色液体,此即稀释的鸡血。
细胞生物学实验
二.低渗溶液 取试管1支,加入10mL蒸馏水,然 后再加入1 ml稀释的鸡血,观 察溶 液的颜色变化,溶液由不透明的红色 变为澄 清,红细胞发生破裂,造成所 有红细胞溶血,使 光线容易通过。显 微镜下观察溶血前后红细胞的 形态 。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结果
将观察到的现象列入下表,对实验结 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试管编号 1.10ml氯化钠+1ml鸡血 2.10ml硝酸钾+1ml鸡血 3.10ml硝酸钠+1ml鸡血 4.10ml醋酸铵+1ml鸡血 5.10ml葡萄糖+1ml鸡血 6.10ml乙醇+1ml鸡血 7.10ml甘油+1ml鸡血 8.10ml丙酮+1ml鸡血 是否溶血 时间 结果分析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品
实验材料 鸡血 实验用品 烧杯 10ml移液管 试管 试管架等 0.17mol/l氯化钠, 0.17mol/l硝酸钾 ,0.17mol/l硝酸钠 , 0.17mol/l醋酸 铵, 0.32mol/l葡萄糖,0.32mol/l乙醇 ,0.32mol/l甘油,0.3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件

05
结论与讨论
实验结论
01 02
实验结论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验证了细胞 周期的存在和细胞分裂的机制。实验结果与预期一致,进一步证实了细 胞生物学理论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的意义
本实验结果对于深入理解细胞分裂和增殖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 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细胞生物学实验》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实验概述 • 实验材料 • 实验操作 • 实验结果 • 结论与讨论
01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
掌握细胞培养技术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熟悉并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了 解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的条件和要求。
理解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特点,学生将进一步理解细胞 形态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本实验将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
细胞培养的生物学基础
细胞生长与增殖的过程
介绍细胞培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 和应用领域,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生物 学基础知识。
解释细胞在体外生长和增殖的过程, 包括细胞周期、分裂方式、接触抑制 等基本概念。
03
实验结论的应用
实验结论可应用于教学、科研和实际生产中,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细胞生
物学领域的认识和理解。
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显微 观察、图像处理和统计分析等多 种方法,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实验误差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 差,如观察角度、显微镜倍数等 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结果。我们通 过多次重复实验和交叉验证等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血细胞涂片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1.制片 ⑴用小吸管吸取已抗凝和稀释的人血、小鼠血或蟾蜍血滴一小滴至载玻片的右端,另 取一张边缘光滑的载玻片,让其一边接触血滴,使之与玻片之间成 30°~45°角,迅速向 前推移,使玻片上留下薄而均匀的血膜(图 2-2)。通常推片与玻片间的角度愈大,血膜愈 厚;斜角愈小,速度愈快,则涂片愈薄。血滴的大小对血膜厚薄也有影响,血滴越大,则血 膜越厚。推片时速度要一致,否则血膜呈波浪形,厚薄不匀。 ⑵将血涂片放置在空气中自然晾干,也可手持涂片在空气中晃动以加速其干燥。 ⑶染色:在玻片上血膜薄而均匀的区域滴上几滴瑞氏染液或先用玻璃蜡笔在血膜较薄区 画一圆圈,再往圈中滴加染液,这样可防染液向四周扩散)。染色 1 分钟后往染液中加入等 量的蒸馏水稀释染液,继续染 2~3 分钟。此时,液面上可浮现一层金黄色的金属样物质。 ⑷用自来水轻轻冲去玻片上的染液,晾干后即可。 ⑸以同样的方法再制备一张鸡血涂片。
1
片放在两手指夹着的布间,然后均匀地前后移动擦净载玻片的两面。盖玻片小而薄,擦时必 须小心,把一张盖片放在左手两手指夹着的布间,并轻轻捏住,右手指夹持盖片的边缘向一 个方向转动进行擦拭,用力需轻而均匀。 (一)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1.粘膜细胞涂片标本的制备:方法 1:吸取一滴碘液滴在一张洁净的载玻片中央,用一 根灭菌的牙签伸入自己的口腔内壁刮取粘膜上皮细胞,然后将它涂在载玻片上的染液中并来 回搅动使细胞散开;方法 2:刮取粘膜上皮细胞,按一定方向涂在洁净上的载玻电上,加一 滴甲苯胺蓝溶液染色 1 分钟左右后小心加盖盖玻片(尽量避免产生气泡)用滤纸吸去盖玻 片周围的液体。 2.观察:将自制的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寻找较分散的、 轮廓清晰的上皮细胞,由于该细胞体积较小、着色较淡,观察寻找时应稍降低视野中的亮度 以便于较快找到目标。用甲苯胺蓝染色的上皮细胞呈淡蓝色,用碘液染色的呈黄色。成群或 分散分布,形态大多呈扁平椭圆状(图 2-1)。选择轮廓清晰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转高倍 镜观察。 高倍镜下可见人的口腔粘膜细胞外有一层薄薄的细胞膜,扁圆形的细胞核呈深黄色(碘 染色)或深蓝色(甲苯胺蓝染色),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染成浅黄色或浅蓝色。在核中有时 可见一致密的结构,即为核仁。
实验一 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显微测量
【实验目的】 1.掌握人体及动物等真核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2.掌握临时玻片标本的制备方法。 3.进一步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4.掌握显微测量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构成人体或其他高等生物体的细胞种类繁多、 形态各异,而且这些细胞的形态与其功能往往相适应,如具有收缩功能的肌细胞呈条形或长 梭形;运输O2和CO2的红细胞(RBC)为双凹圆盘状,便于在血管中流动;具有感受刺激、传导 冲动功能的神经细胞一般附有长短不一的树枝状突起;精子细胞具有一根长长的鞭毛,故很 善于运动;巨噬细胞(macrophage)呈不规则形状,能伸出伪足,吞噬和消灭外源的病原微 生物。 细胞的体积差别很大,一般来讲,真核细胞的体积要大于原核细胞,高等动物的卵细胞 大于体细胞(卵细胞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卵黄)。对于大多数人体及动物的细胞来说, 其体积一般在 20~30μm 之间,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才能被观察到。由于细胞体积微小, 而且含有较大比例的水,故大多是无色透明的,如果不经染色处理,在显微镜下难以看清细 胞的结构。因此,要观察某种细胞时,通常先进行染色处理。在普通光镜下,一般可见人体 及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3 个部分。 细胞中分布有多种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它们有的体积较大,如线粒体和高尔 基复合体,可通过不同的染色方法将其在光镜下分别显示出来,这些在光镜下常可见的结构 通常称为细胞的显微结构。 【器材与试剂】 1.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蜡盘、牙签、纱布、药棉、吸水纸、擦镜纸、剪刀、 小尖摄、解剖针、玻璃缸、显微测微尺。 2.材料:小白鼠、青蛙、蟾蜍、人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鸡血液、人血液、小鼠精子、 兔或猪脊髓、蛙肾小管切片、猫卵巢切片、猫小肠切片、兔或大鼠肝脏切片。 3.试剂:1%碘液、1%甲苯胺蓝、瑞特染液,Ringer 液,显微镜油,乙醚酒精,二甲 苯。 4.试剂的配制: ⑴1%碘液:称取 1g 碘片和 2g 碘化钾溶于 100ml 的 80%乙醇或蒸馏水中即可。 ⑵1%甲苯胺蓝:称取 1g 甲苯胺蓝染料加蒸馏水 100ml溶解即可。 ⑶瑞特染液:称取 0.1g 瑞特染料(Wright's stain)粉放入研钵中研细,从 60ml 甲醇中取少许加入研钵中反复研磨,最后加入全部甲醇混匀,装入棕色瓶中保存备用。 【内容与方法】 一、细胞标本的制备及细胞基本形态结构的观察 所有需观察的细胞都应放置到无色透明的载玻片上制备成临时或永久玻片标本后才适 于在光镜下观察,在很多情况下,在细胞或组织上还需加盖一张薄而小的玻片──盖玻片, 以起到保护标本的作用。 制备玻片标本所用载玻片和盖坡片要进行清洁,其步骤如下:载玻片先用洗衣粉水刷洗, 清水冲洗后,经洗液浸泡 24 小时以上,再用流水充分冲洗,最后烤干备用。对于临时制片 所用的载玻片和盖玻片若要求不高也可用揩擦的办法来清洁,即取一张载玻片,用左手拇指 和食指夹持载玻片的两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夹着一块形态结构与显微测量……………………………………1 实验二 DNA 和 RNA 的显示……………………………………………… 6 实验三 细胞内酸性蛋白和碱性蛋白的显示……………………………7 实验四 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的显示………………………………………9 实验五 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的光镜观察……………………………11 实验六 细胞生理活动的观察……………………………………………13 实验七 有丝分裂标本的制备和观察……………………………………14 实验八 减数分裂标本的制备与观察……………………………………16 实验九 细胞组分的分级分离……………………………………………19 实验十 细胞培养技术……………………………………………………22 实验十一 细胞培养的冻存与复苏技术……………………………………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