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习题参考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习题参考答案

项目一认识统计【理论巩固】一、思考题1.统计包含的三种涵义?2.统计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3.统计的基本职能及关系?4.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相互关系?5.什么是统计标志和指标,二者有怎样的关系?6.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如何分类?二、单项选择题1.对某市小学的素质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A、某市所有的小学生B、某市一所小学的学生C、某市一所小学D、某市所有的小学2.某市全部工业企业2012年末的总产值()A、是质量指标B、是数量指标C、是品质标志D、是数量标志3.在统计研究中,一个统计总体()A、可以有多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指标C、只能有一个标志D、只能有一个指标4.某企业对一种标件进内径检测,结果不同标件的内径存在一定差异,这在统计学中称为()A、变量B、变异C、标志D、标志表现5.某同学的统计学基础考试成绩为72分,则72分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标志值6.标志是说明()A、总体的数量特征B、总体单位的特征C、总体的质量特征D、品质标志的名称7.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业企业的产值B、工业企业的流动资产额C、工业企业的性质D、工业企业的流动资金额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成本计划完成率B、总产值C、产品总成本D、职工人数9.某厂进行职工的工资情况调查,在相关资料中( )A、该厂的所有职工是统计的总体B、每个职工的工资水平是数量指标C、工资构成比是数量指标D、全厂职工的平均工资是数量标志10. 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A、管理职能B、信息职能C、监督职能D、咨询职能三、多项选择题1.以下几种标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企业规模B、企业设备数C、企业的利润额D、企业的代码2.统计的工作流程包括( )A、统计设计B、统计整理C、统计分析D、统计报告3.要研究重庆市私有企业工人的工资与社保情况,下列各项属于该项研究统计指标的数据有( )A、某一私有企业工人的年均收入B、所有私有企业工人的年均收入C、某一私有企业工人的年均工资D、所有私有企业工人的年均工资4.以下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国民生产总值B、石油年总产量C、单位产品成本D、产品合格率5、在工业普查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工业企业总数B、工业企业设备数C、工业企业总产值D、工业企业负债总额四、判断题1.现代统计的涵义包括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基础统计习题参考答案_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统计资料统计学2、总体性社会性数量关系数量界限3、整理、分析4、总体单位5、品质标志6、质量指标数量指标7、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三、单项选择题1.D 2.B 3.A 4.B 5.B 6.D 7.A四、多项选择题1.A BD 2.A B C D E 3.A B C D 4.A B C 5.B C D 6.AD 7.C E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原始资料的搜集二手资料的搜集2、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3、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4、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三、单项选择题1.C 2.B 3.C 4.B 5.A 6.C四、多项选择题1.A B C D E 2.A D E 3.A C D E 4.B C 5.B C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一定的标志3.相同相异4.组距组数5.属性次数分布变量次数分布7.重合间断三、单项选择题四、多项选择题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2.时期指标时点指标3.集中离中4.两个有联系的指标5.系数有名数6.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7.倒数倒数平均数8.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10.越小三、单项选择题1.C 2.D 3.A 4.B 5.B 6.D 7.A 8.B 9.C 10.B 11.C 12.D 13.D 14.D 15.B 16.C 17.B 18.C 19.B 四、多项选择题1.DE 2.ADE 3.CE 4.AD 5.CE 6.ABC 7.CD 8.BD 9.ABC 10.BC 11.DE 12.ADE 13.ABCDE 14.ABC五、计算分析题1.2.表4-18 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2009年上半年产值资料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10950/110=99.55(件/人)4.该公司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1370/1319=103.87%5.三批建筑材料的平均价格=1000000/4500=222.22(元)6.7.22.2=甲σ 11.3=乙σ%12.26=甲V %2.26=乙V甲工地平均日产量代表性大。
2024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题库及精品答案

2024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题库及精品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根据《统计法》的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
A.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B.以周期性普查为主体C.以全面调查为主体D.以行政记录为主体【答案】 A2、累计增长量是指()。
A.基期水平B.报告期水平C.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差D.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差【答案】 D3、根据获取方法不同,数据可分为观测数据和()A.描述数据B.实验数据C.推断数据D.分析数据【答案】 B4、下列变量中,属于顺序变量的是()。
A.职业B.教育程度C.身高D.收入【答案】 B5、国家统计数据以()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务院B.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C.国家统计局D.国务院和国家统计局【答案】 C6、增长速度是指()。
A.发展速度B.增长量C.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的比值D.基期水平【答案】 C7、对于一组数据:10、25、36、40、53、69,中位数为()A.36B.40C.38D.44.5【答案】 C8、《统计法》规定,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由()负责查处。
A.国家统计局B.国家统计局派出的省级调查机构C.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组织实施该项统计调查的调查机构【答案】 D9、完善()的法律制度,是2009年修订《统计法》的重中之重A.统计人员职责B.保障统计数据质量C.行政问责制D.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答案】 B10、国家统计局2012年2月22公告,经初步核算,201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这个指标反映的是()。
A.环比发展速度B.环比增长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答案】 B11、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制定并实施的地方性统计调查项目。
A.地方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答案】 D12、下列选项中,属于时间序列的有()。
统计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 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A. 描述数据- B. 推断数据- C. 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 答案:C2. 以下哪个是描述性统计的指标?- A. 置信度- B. 标准差- C. 样本均值- 答案:C3.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什么?- A. 研究对象的全体- 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 C. 研究对象的随机样本- 答案:A4. 以下哪个是推断统计的常用方法?- A. 频率分布- B. 抽样分布- C. 相关系数- 答案:B5.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 A. 均值、中位数、众数相等- B. 均值、方差、众数相等- C. 均值、中位数、众数不相等- 答案:A#### 二、简答题1. 简述统计数据的类型。
- 统计数据主要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反映的是事物的属性、特征,如性别、颜色等;定量数据反映的是事物的数量特征,如身高、体重等。
2. 什么是样本和总体?- 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3.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区别是什么?- 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目的是描述数据的特征;推断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和推断的过程。
4. 什么是标准差?它在统计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数据集中的数值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在统计学中,标准差用于衡量数据的波动性和稳定性。
5. 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 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图形呈钟形,具有对称性,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
在实际应用中,正态分布是许多统计方法的基础,如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
#### 三、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2, 4, 6, 8, 10,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差。
- 平均值 = (2+4+6+8+10)/5 = 6- 标准差 = sqrt(((2-6)^2 + (4-6)^2 + (6-6)^2 + (8-6)^2 + (10-6)^2) / 5) = 2.83(保留两位小数)2. 如果一个总体的均值为50,标准差为10,如何计算其95%置信区间? - 95%置信区间 = 均值± 1.96 * 标准差 / sqrt(样本量)- 假设样本量为100,则置信区间= 50 ± 1.96 * 10 / sqrt(100) = 50 ± 1.96以上试题答案仅供参考,具体答案可能因教材或课程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个体C. 研究对象的样本D. 研究对象的子集答案:A2. 以下哪一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离散数据D. 连续数据答案:C3. 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通常使用以下哪个统计量?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答案:C4. 在统计学中,标准差是用来衡量数据的:A. 集中程度B. 离散程度C. 相关程度D. 正态程度5.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参数?A. 样本均值B. 样本方差C. 总体均值D. 总体方差答案:C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1到0D. 0到-1答案:A7. 以下哪个统计图适合展示分类数据的分布?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直方图答案:A8.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通常表示:A. 研究假设B. 备择假设C. 研究假设为真D. 研究假设为假答案:C9. 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B. 随机的C. 线性的D. 非线性的答案:C10. 以下哪个统计量是用来衡量数据的偏态程度?A. 众数B. 中位数C. 偏度D. 峰度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模拟法答案:A、B、C2. 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使用以下哪些统计量?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平均数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随机变量?A. 离散型随机变量B. 连续型随机变量C. 确定型随机变量D. 混合型随机变量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A. 排序B. 分组C. 编码D. 制表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描述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探索性数据分析D. 预测性数据分析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统计学中的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量。
统计基础题库及答案详解

统计基础题库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相关性分析答案:D2.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C. 研究对象的样本D. 研究对象的统计量答案:A3. 下列哪个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A. 0B. 1C. 2D. 3答案:B二、填空题1. 统计学中,________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
答案:样本2.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为________,标准差为________。
答案:0,1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
答案:-1,1三、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是统计学中的一个基本定理,它描述了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经过标准化后,其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
2. 什么是抽样误差?为什么会产生抽样误差?答案: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导致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它不能完美代表总体。
四、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2, 4, 6, 8, 10,计算其均值和标准差。
答案:均值:(2+4+6+8+10)/5 = 6标准差:sqrt(((2-6)^2 + (4-6)^2 + (6-6)^2 + (8-6)^2 + (10-6)^2) / 5) = sqrt(20/5) = 22. 如果一个正态分布的总体均值为μ=100,标准差为σ=15,求P(85 < X < 115)。
答案:使用标准正态分布表,查找z值分别为(85-100)/15和(115-100)/15,然后计算两个z值对应的正态分布累积概率,最后相减即可得到所求概率。
五、论述题1. 论述统计推断与描述性统计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描述性统计主要关注对数据集的总结和描述,如计算均值、中位数、方差等统计量。
而统计推断则是在已知样本信息的基础上,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或假设检验。
统计法基础知识习题(附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统计法律规范,始见于()。
BA、夏朝B、周朝C、汉朝D、宋朝2、西宁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西宁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
CA、法律B、地方性法规C、政府规章D、行政法规3、有权制定地方性统计法规的是()。
CA、省级人民政府B、国务院各部门C、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D、地级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时间为()。
AA、1983年12月8日B、1996年5月15日C、1987年1月19日D、1987年2月15日5、2009年6月27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施行时间为()。
BA、2009年12月8日B、2010年1月1日C、2009年10月1日D、2009年6月27日6、有权制定统计行政规章的机构是()。
DA、国务院B、所有市级人民政府C、部分县级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7、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的统计法律是()。
AA、《中华民国统计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C、《户口普查法》D、《关于充实统计机构、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8、保障统计工作的统一性,最关键的是要实行集中统一的()。
DA、统计标准B、统计制度C、调查方法D、统计管理体制9、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属于()。
BA、统计法律B、统计行政法规C、法规性文件D、统计基本法10、我国政府统计的第一项法定任务是()。
DA、向政府提供统计咨询意见B、对政府实行统计监督C、向社会公众提供统计资料D、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11、我国实行的统计管理体制,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DA、集中型B、分散型C、集中与分散结合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12、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BA、咨询、决策、监督B、信息、咨询、监督C、决策、指导、监督D、信息、决策、监督13、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目的是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
统计基础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4、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当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5、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6、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7、统计指标及其数值可以作为总体。
8、所有的统计指标和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
二、填空题:1、“统计〞一词的含义是、和。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3、标志是说明特征的,分标志和品质标志两种,前者的具体表现是,后者的具体表现是。
4、当我们要研究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时,全部工业企业就构成,而每一个工业企业那么是。
5、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属于标志,而工人的性别、民族、工种属于标志。
6、设备台数、工人人数属于变量,而身高、年龄、体重属于变量。
7、统计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综合指标法。
8、要了解某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总体单位是。
9、性别是标志,标志表现那么具体为。
10、在人口总体中,总体单位是,“文化程度〞是总体单位的标志。
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根本特征表现为:〔〕A、同质性、广泛性、社会性B、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C、同质性、综合性、大量性2、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那么,统计总体为(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每一台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3、某组五名学生的考试得分分别为:60、70、80、85、90,这五个数字是:( )A、指标B、标志C、变量值D、变量4、要了解某班4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那么总体单位是:( )A、40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的成绩C、每一个学生D、4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5、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为:( )A、相对数B、绝对数C、平均数6、某学生某门课考试成绩为80分,那么成绩是:( )A、品质标志B、变量C、变量值D、标志值7、某店有5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这是:( )A、对50个变量求平均B、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C、对50个标志求平均D、对50个指标求平均8、某市全部商店作为总体,每一个商店为总体单位,那么该市全部商品零售额是:( )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指标D、变量值9、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A、该地区所有职工的工资水平B、该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所从事的工种10、统计工作的过程不包括〔〕A、统计调查B、统计分布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四、多项选择题:1、要研究某局所属3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那么:( )A、总体是某局B、总体是某局所属30个企业C、总体是30个企业全部职工D、总体是30个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E、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企业F、总体单位是每一名职工2、以下指标中哪些是质量指标:( )A、工人劳动生产率B、设备利用率C、新产品数量D、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E、废品量F、利润额3、以下变量中哪些是连续变量:( )A、身高B、人数C、体重D、年龄E、设备台数F、企业数4、以某市工业企业为总体那么以下各项中哪些是指标:( )A、某市某厂职工人数B、全市工业企业总产值C、全市工业企业职工平均工资D、全市工业企业数5、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变业率是统计标志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是数量标志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6、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是〔〕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监督职能D、决策职能E、协调职能7、在工业普查中〔〕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8、以下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2021年全国人均总产值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C、某市年供水量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E、某学员平均成绩第二章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一、判断题: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一认识统计【理论巩固】一、思考题1.统计包含的三种涵义?2.统计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3.统计的基本职能及关系?4.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相互关系?5.什么是统计标志和指标,二者有怎样的关系?6.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如何分类?二、单项选择题1.对某市小学的素质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A、某市所有的小学生B、某市一所小学的学生C、某市一所小学D、某市所有的小学2.某市全部工业企业2012年末的总产值()A、是质量指标B、是数量指标C、是品质标志D、是数量标志3.在统计研究中,一个统计总体()A、可以有多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指标C、只能有一个标志D、只能有一个指标4.某企业对一种标件进内径检测,结果不同标件的内径存在一定差异,这在统计学中称为()A、变量B、变异C、标志D、标志表现5.某同学的统计学基础考试成绩为72分,则72分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标志值6.标志是说明()A、总体的数量特征B、总体单位的特征C、总体的质量特征D、品质标志的名称7.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业企业的产值B、工业企业的流动资产额C、工业企业的性质D、工业企业的流动资金额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成本计划完成率B、总产值C、产品总成本D、职工人数9.某厂进行职工的工资情况调查,在相关资料中( )A、该厂的所有职工是统计的总体B、每个职工的工资水平是数量指标C、工资构成比是数量指标D、全厂职工的平均工资是数量标志10. 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A、管理职能B、信息职能C、监督职能D、咨询职能三、多项选择题1.以下几种标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企业规模B、企业设备数C、企业的利润额D、企业的代码2.统计的工作流程包括( )A、统计设计B、统计整理C、统计分析D、统计报告3.要研究重庆市私有企业工人的工资与社保情况,下列各项属于该项研究统计指标的数据有( )A、某一私有企业工人的年均收入B、所有私有企业工人的年均收入C、某一私有企业工人的年均工资D、所有私有企业工人的年均工资4.以下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国民生产总值B、石油年总产量C、单位产品成本D、产品合格率5、在工业普查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工业企业总数B、工业企业设备数C、工业企业总产值D、工业企业负债总额四、判断题1.现代统计的涵义包括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 )2.企业资产总额是品质标志,是可变标志。
( )3.全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指标。
( )4.品质标志可以转化为指标。
( )5.某城市每个家庭拥有住房数是一个离散型变量。
( )【技能实训】在重庆市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进行了回顾,其中提到过去的五年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全市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4676亿元增加到11459亿元,年均增长15.3%。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191美元,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703.5亿元,翻了近两番。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34万亿元,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61亿元,年均增长18.8%。
工业总产值增长3倍,全员劳动生产率翻了一番多。
各类市场主体由64.8万户发展到136.9万户。
请结合本项目的学习,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统计和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的认识。
【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D2、B3、B4、A5、D6、B7、C8、A9、A 10、B二、多选题1、BC2、ABCD3、BD4、CD5、CD三、判断题1、√2、×3、×4、×5、√项目二采集与整理统计数据【理论巩固】一、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调查?它有哪些基本要求?2.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基本内容?3.统计调查有哪些种类?其基本内容是什么?4.什么是统计整理?它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它有何作用?5.什么是统计分组?它的主要作用有哪些?6.什么是分配数列?它有哪些种类?二、单项选择题1.要对某企业生产设备状况进行调查,则该企业“每一台生产设备”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调查项目2.对占煤炭开采量9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这是()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3.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A、调查的范围不同B、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C、组织方式不同D、作用不同4.普查的标准时点是()A、调查人员进行登记时的统一时刻B、普查登记工作所进行的时间C、普查工作的期限D、以上三个时间概念都不对5.填报单位是指()A、调查项目的承担者B、构成调查对象的具体单位C、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D、按照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填报统计报表的单位6.按照国民收入水平分组是A、品质标志分组B、数量标志分组C、复合标志分组D、混合标志分组7.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8. 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A、各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C、各组单位数D、总体单位数9.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按品质标志分组B、按数量标志分组C、选择分组标志D、按主要标志分组10.某连续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120B、215C、230D、18511.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B、组数多少不同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12.等距分组适合于()A、一切变量B、变量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C、呈急剧升降变动的变量D、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量13.主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统计表称为()A、简单表B、分组表C、复合表D、调查表14.变量数列是()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D、按数量指标分组的数列15.有20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 5,2,4。
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有()A、对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调查B、全国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调查C、省市家庭生活水平调查D、学校教学设备普查E、农村绿色食品部门食品质量调查2.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11月1日0时,下列人口现象应计算在人口总数之内的是()A、2000年11月1日出生的婴儿B、2000年10月31日8时出生,20死亡的婴儿C、2000年10月31日21时出生,11月1日8时死亡的婴儿D、2000年10月31日3时死亡的人口E、2000年11月1日死亡的人口3.我国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A、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B、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C、每台设备是调查对象D、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4.普查和统计报表这两种调查方式()A、都是全面调查B、都是经常调查C、调查对象都要根据调查目的选择D、都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E、普查资料可以采用统计报表形式收集5.统计专门调查包括()A、统计报表B、抽样调查C、普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6. 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A、区分现象的类型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D、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E、研究现象之间数量的依存关系7. 下列()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A、职工按工龄分组B、人口按民族分组C、人口按地区分组D、企业按所有制分组E、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8. 变量数列中频率应满足的条件是()A、各组频率大于1B、各组频率大于或等于0C、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D、各组频率之和小于1E、各组频率之和大于09. 统计表从构成形式上看,一般包括()A、总标题B、横行标题C、纵栏标题D、数字资料E、调查单位10. 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及分组的程度,可分为()A、简单表B、一览表C、分组表D、复合表E、单一表四、判断题1.调查单位也就是填报单位。
()2.单一表就是一张调查表上只登记一项调查内容的表格。
()3.我国人口普查今后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
()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较大的单位。
()5.再一次统计调查中,可以将各种调查技术和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6.各组名称和各组单位数是分配数列的两个要素。
()7.无论离散变量还是连续变量都可以编制单项数列。
()8. 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根据是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9.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10. 凡是将总体按某个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都是变量数列。
()【技能实训】1.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为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增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某大学学生处拟对本校在校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做一次抽样调查。
请为该大学学生处设计一份有关大学生上网内容、上网费用、上网时间等内容的统计调查方案并在本校园范围内进行小规模调查。
2.某企业30名职工的产品日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得到如下原始资料(单位:件):98 81 95 84 93 86 91 102 100 103105 100 104 108 107 108 106 109 112 114109 117 125 115 120 119 118 116 129 113根据上述资料进行适当分组,并编制频数分布表,要求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
【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B2、C3、B4、A5、C6、B7、B8、C9、C 10.C 11.D 12.B13.B 14.A 15.A二、多选题1、ADE2、CE3、ADE4、ACE5、BCDE6、ABE7、BCDE8、BC9、ABCD 10. ACD三、判断题1、X2、X3、X4、√5、√6、√7、X8、√9、√ 10. X【技能实训】1.略2.第一步:对原始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81 84 86 91 93 95 98 100 100 102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8 109 109 112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5 129第二步:确定组数和组限。
全距=129-81=48,可编制组距为10的组距数列。
则组数为48/10=4.8,故应为5组。
采用相邻组组限重叠,不含上限的办法确定组限。
第三步:分组并编制等距数列,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目三描述总体变量分布特征【理论巩固】一、思考题1.什么是总量指标?分类如何?2.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有哪些?3.什么是相对指标?相对指标有哪几种?4.平均指标的作用与种类?5.加权算数平均数与加权调和平均数有何区别与联系?6.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应遵循哪些原则?7.强度相对指标与算术平均数有什么区别?8.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和种类?9.为什么说标准差是反映标志变异程度比较准确的指标?10.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1983年的钢产量是1949年的4倍,这个指标是()A、比较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某企业计划规定成本降低5%,实际结果却提高了2%,则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是()A、93.1%B、107.4%C、110%D、107%3.人口数与出生人数()A、前者是时期指标而后者是时点指标B、前者是时点指标而后者是时期指标C、两者都是时点指标D、两者都是时期指标4.总量指标一般表现为()A 、平均数B 、相对数C 、绝对数D 、众数5.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 、中位数B 、众数C 、调和平均数D 、算术平均数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A 、大量的B 、同质的C 、有差异的D 、不同总体的7.已知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和职工人数资料,要计算该工业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选择权数是( )A 、职工人数B 、平均工资C 、工资总额D 、职工人数或工资总额8.由组距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 )A 、各组次数必须相等B 、各组的变量值必须相等C 、各组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D 、各组必须是封闭的9.平均数反映的是同质总体( )A 、各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 、某一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C 、某一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D 、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10.权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 、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 、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 、标志值数量的多少11.对下列资料计算平均数,适用于采用几何平均数的是( )A 、对某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求平均数B 、对一种产品的单价求平均数C 、由相对数或平均数求其平均数D 、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时12.在标志变异指标中,由总体中最大变量值和最小变量值之差决定的是( )A 、标准差系数B 、标准差C 、平均差D 、全距13.用标准差分析比较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 )A 、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 、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 、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 、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14.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元甲5=σ,元乙6=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A 、甲大于乙B 、乙大于甲C 、一样的D 、无法判断15.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来比较其变动度,这时需要分别计算各自的()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