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凝液冷凝器毕业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冷凝器设计

冷凝器设计

冷凝器设计1. 引言冷凝器是一种热传导设备,用于将气体或蒸气冷凝成液体。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空调、冷藏设备、化工工艺等。

本文将从冷凝器的原理、设计方法和优化方案等方面进行介绍。

2. 冷凝器原理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将高温气体或蒸汽通过冷凝的方法将其冷却成液体。

冷凝器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降低气体或蒸汽的温度,从而使其凝结为液体。

冷凝器的热传导过程主要包括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

对流传热是指通过冷却介质将热量从气体或蒸汽传递到冷凝器的壁面,而辐射传热是指通过辐射方式将热量传递。

3. 冷凝器设计方法3.1 冷凝器的类型常见的冷凝器类型主要包括管壳式冷凝器、管外冷凝器和冷凝器簇。

•管壳式冷凝器是将冷却介质和气体或蒸汽分开的一种结构,主要由壳体、管束和冷却介质组成。

•管外冷凝器是将冷却介质直接接触到气体或蒸汽的一种结构。

•冷凝器簇是多个冷凝器并联或串联连接在一起的一种结构。

3.2 冷凝器的设计参数冷凝器的设计参数包括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冷却介质的流速、冷凝温度差等。

根据不同的工况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设计参数。

3.3 冷凝器的换热计算换热计算是冷凝器设计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冷却介质的传热系数和冷凝传热的计算。

•冷却介质的传热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或流体力学计算得到。

•冷凝传热的计算可以通过传热方程和换热器表面积来进行。

4. 冷凝器优化方案在冷凝器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冷凝效果和减小体积,可以采取一些优化措施。

4.1 改变冷凝器的结构通过改变冷凝器的结构,可以提高其换热效率。

例如采用多管道、螺旋管和多级蒸发器等结构。

4.2 优化冷却介质流动通过优化冷却介质的流动,如增加冷却介质的流速和改变流动方式,可以提高冷凝器的传热效果。

4.3 使用先进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冷凝器的耐腐蚀性和传热性能。

5. 总结本文介绍了冷凝器的原理、设计方法和优化方案。

冷凝器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需要综合考虑工况和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蒸汽冷凝装置的设计计算

蒸汽冷凝装置的设计计算

蒸汽冷凝装置的设计计算4卜,7弓耄虼数斜节等蒸汽冷凝装置的设计计算中山大学力学系鄞金基.邢浩旭广东英龙水泥厂张康治王国基陈敏健丁K2乒.//(摘要)本文阐述不同压力下二次蒸汽的冷凝装置的传热机理,列出直接接触式冷凝器的传热方程,状态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导出蒸汽与冷凝水回收温度的关系.讨论饱和蒸汽与过热蒸汽的Rankine循环图.最后给出应用实例.蒸汽冷凝器在二次蒸汽余热回收和蒸汽喷射泵的级问耦合已有广泛的应用.蒸汽冷凝热交换装置有直接接触式和问接接触式及其他传热装置.本文着重讨论直接接触式的冷凝器的理论计算问题.一,直接接触式冷凝器与Rankine循环图工业上大量使用过的蒸汽包括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简称二次蒸汽.直接接触式冷凝器是二次蒸汽热能回收的重要装置.其结构特点是蒸汽与冷凝器内通人的介质(例如水或玲空气)直接接触.进行热交换.不必借助金属结构(例如排管)进行换热,常见液体(水)为介质的冷凝器.如图44(a),),(c)所示.图44(a)为液柱式冷凝器,蒸汽由下侧人口.水由上而下,在冷凝器的内部安装多孔塔板.为的是增大冷却水和蒸汽的接触面积,经过冷凝后产生的热水或过热水由下方排出;图44(b)为液膜式冷凝器,液体由上方的孔喷射形成液膜,使蒸汽与液体表面积能更充分地接触:图44(c)是喷射式冷凝器,从喷瞒喷出的雾化冷却水使蒸汽冷凝,同时引射不凝性气体从扩压管流出,因而具有抽出不凝性气体的优点.w—水入口s—蒸汽入口st一不凝气体出口圈44直接接触式燕汽砖凝器一4I一P豳45理想引擎的Rankine循环图为了说明冷凝器在二次蒸汽热能回收中的作用.我们通过理想引擎Rankine循环来说明.图45表示压力P与比容V,温度T与熵S之间关系的Rankine循环图蒸汽从状态1流出蒸汽锅炉,在理想引擎内(即不考虑损失)等熵膨胀至状态2,(见图45(a),(b)卜一2线)其总输出功为输人与输出流体焙之差值.即WII=ht-h2式中,hL——理想引擎输人节流时之焙,h广理想引擎输出之焓.由状态2输人冷凝器.若冷凝器以水为介质,则按图45(a)(b)2--3线在3处使蒸汽冷凝为饱液.冷凝器热量的变化引起熵s的减;流体所做的功用焓表示: W【2=h2-h3式中,h3——冷凝器输出饱和液体的焙.冷凝器输出的饱和液.由状态3等熵泵入蒸汽锅炉至B处.即在图45(a)(b)之3一B线,再加热至温度t:使t{,,在l处蒸发成蒸汽.而开始循环.循环曲线为l23一B一4—1.如果蒸汽在流出锅炉前梭过热.其循环曲线为e—f+3一B一-4-~c.从理想引擎输出至冷凝器的蒸汽(状态2)为二次蒸汽.若冷凝器是以气体为介质,二救蒸汽在等压条件下冷却.如果二次蒸汽是过热汽,在其冷却过程进行大量的热交换.使过热汽的温度降低至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称此温度为露点.此时,过热汽成为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在等压条件下,与混合汽热交换的继续,其温度降低在露点温度以下,如图45的牡态3处,出现饱和液.随着蒸汽的大量输入.在等压条件饱和液体可以大量出现.冷凝器不论是以水或气体为介质.由状态2输入的二次蒸汽在等压条件下成为饱和液体由于该压力(等压)高于大气压力,例如绝对压力为2Kg/cm.则在此压力下饱和液(水)的沸点温度为l19℃.饱和液成为过热水.水温可达l】9”C,二次蒸汽糸热回收新技术是以此为理论依据进行节能的,将在另文阉述.二,液柱式冷凝器的传热计算二次蒸汽向冷凝器传热的机理,由于蒸汽与液体界而的切应力小.所以{瘦体内部的速度榔度可以被忽略,使冷凝的热量梭液体吸收,温度迅速上升.现以液柱式}i}艟器为例说明其传热的计算.液柱式冷凝器如图46所示.液体(水)从上而下,蒸汽从下而上流动.:凝气体从上恻.(过)热水从底部排出.在进行理论分析时.假没:①液柱直径等于多孔饭的孔径:②冷一42一盛一jt暑/一.一一凝蒸汽是饱和蒸汽.液拄在一定温度T.的气体中向下流动.液往表面温度为一定值⑨忽略物理量(比较C,密度P,传热系致K)沿液柱流动方向的变化;④忽略液柱的轴向传热,根据以上的假定.液柱内部传热可被认为是在晃限长圆柱内的轴对称导热.且在同一位置.温度分布不随时间变化.选取坐标.一r0x如图47所示.传热方程”)为-.2等一+争 0式中,U广一液柱向下流图46l穰柱式冷凝器示意图翻47动速度(米/时)口——液柱的热扩散系数KI/(cf?(米/时)K——液体的导热系数(千卡/米?时?℃)C广一液体的比热(千卡/千克?℃)PI——掖体的密度(千克/米)T-一蔽柱的局部温度(℃)r,)’——分别为径向.轴向坐标求解偏微分方程①.可得液柱内温度分布的表达式如下:口÷=…州?…--..………”@式中,T.为蒸汽的饱和温度(℃):Ti为液柱的人口温度(℃);R为浓柱的半径;Jo为零次贝塞尔函数.采用用人口条件(X=0,T=T;)则常数A为而CJ.f[J.(.)]+1U)]1,1是一次贝塞尔函数.积分@式,可得x处的圆柱断面的平均温度确下式表示:~-T--T=主).等?………………@一一上U】!鼻.由于假定为液柱,液体的流量可用下式计算:V,一月’三’D’,………………………………………………………@式中,n为液桂数.D为液拄直径.直接应用④式是困难的,常使用如下的宴验公式…:.一43——=1_4_5l35();?);………………………………@’|,一躲腓去m1@式醌=ll_0.094()i………………….…………..⑦yI根据文献.在水从孔径1.0~5.0毫米的多孔板向下流动.考虑液柱表酉的素流流动的影响.0式右边第二项的系数选取为0.12.比系数0.094大21.7%. 三,蒸汽冷凝器的设计要点及应用蒸汽冷凝器的设计计算要点如下:(1)考虑蒸汽与冷却水的热量总体平衡方程,蒸汽传热量按下式计算: Q.=G(hcT广To))………………………………………………………@式中.Qs为蒸汽传热量(千卡/时);G为蒸汽的质量流量(千克/时);C.为过热水的比热(千卡/千克?℃);T.为水蒸汽的温度;T.为冷却水出口温度:h’为汽化焙(千卡/千克).冷却水从进口温度T-’经过冷凝器的热交换上升到出口的水温T.,所需要的热量为:Q】=CI?GI(TTj)..-………………………………………………...………@式中.G,为水的质量流量.由热平衡条件要求@,@两式相等,由此可决定冷却水所需的水量.但考虑不凝气体带走的热量时,热平衡方程@式要加以修正.(2)若选用液拄式冷凝器,其塔板结构如图48所示.塔内开口面积的蒸汽允许的流速为:Uolffi()”……………...P式中,u..为塔内蒸汽速度.K.I依赖于实验确定的常数.P_为蒸汽的密度.设塔板上的冷却农停留高度为H.,孔径为d,塔板的开孔效为n,贝40.4Gn一——————』一………………-0.6??d’√2gH,如果塔板开口为S.财塔径Dr一/一!L一…………@√’S’c,n’p.液幕的蒸汽允许的流速,选取一44——eoo/\T血三图48液拄A凝器的塔板(,,:置.[)”………………………………………………………@ ,式中.KI2为依赖于实验确定的常数.设液幕的面积记为F.,则Fl=LD’ff lB—HdB)…一………一一……………………一0式中,lD为堰宽H.为塔板间距,dB为塔板支持板的高度..又因为G=Pi?uI2?FI.代人l?式解得:_州-…………………………._@(3)若选用液拄式,仍髓决定塔板的层数.已给出蒸汽的饱和温度TI,液体入口温度为Ti.出口温度为T.,从经济的最佳值选取: 三;……….…一…………………:………………………….,一t.式中.由实验确定,文献”建议选取O.85,本文建议选用:0.85--0.88.从第一头塔板豺第=块塔板,用出口温廑Tl代替平均温度同时注意到X=HHl(见图4g),则由④,⑦式可得:,1一o.12(二型);.T|一TtnJ由此可得:,~.一{1—0.12()}.(Ta--Tf).……………囝-从第二块塔板到第三块塔板,出口温度为T2,同理可得::~.一{1-0-12c.(Hj-H:,:1)1.(一Tt)..……………@.p,逐次计算.直到液体出口温度低于T0,则可决定塔板数.本文阐述蒸汽冷凝器的传热机理及设计计算的要点,蒸汽冷凝器是多级蒸汽喷射泵级问耦合的重要设备.因为如果蒸汽喷射泵之间直接耦合.即将前一级喷射泵的输出接入第二级的吸人端,这时第二级喷射泵的抽吸量大为增加.导致真空度降低.无法正常1作.如果将前一级喷射泵的输出连接蒸汽冷凝器.再将冷凝器不凝气体输出端接人第二级的吸人端.这样第一级喷射泵输出大量的水蒸汽在冷凝器中冷凝.太为减少第二级喷射泵的抽吸量,使它船曝证正常工作.以下通过算例说弱冷凝器的设计计算同题.(例子)设第一级蒸汽喷射泵输出的真空度为705mmHg,含水蒸汽量-勾300公斤/时,现用20℃水进行冷凝.要求设计液柱式冷凝器.计算过程:蒸汽真空度为705mmHg,折算为绝对压力P.=7.2368×1o.mP.,T.;40”C,汽化焙h.;574千卡/公斤.已知G=300公斤/小时,水温Tt=20”12,依据lb式,r/取0.85时,可得To=37”(3.再由@式计算得传热量Q.=173100千卡/小时,及由@式算出需要的冷却水盘G】;10150公斤/小时.如果塔板的开口比S=0.4,由@式算出(下转第73页)一dE—(例子三)图,3是延时换向的一个气动系统.这可以代替电气延时电路,在一些场合下实现执行机构的延时动作.我们可以从上述三个例子中得到一些启示.(启示一)从上面举舶三个气动系统可以想到.用电气传动在某些场合上经济成本不合算.或者无法实现或者较难实现.但气动系统很容易实现所要求的功能.这说明气动技术在许多领域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作为气动技术方面舶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更注重从实际需要出发.开发和推广一些经济实用的气动系统.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要注重研制和改进气动元件的性能,如上述的气动延时切换周,现在其延时切换最长时问可达3分钟.还可以达到更长的时同’这有待我们技术人员的努力.:(启示二)气动系统比较安全.不易发生火灾.气动系统抗污染能力强.不会污染环境.还具有防爆,防电磁干扰,抗振动,冲击,辐射等优点.但气压传动的致命弱点是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使无法获得稳定的运动.此外.为了减少空气的泄漏,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8公斤力/厘米.因此,气动元件结构尺寸大,不宜用于大功率传动.气压传动的缺点决定了它的一定的使用范围.也构成我们工作中的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然而,一切矛盾着的东西,都会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随着具体条件的变化和气动技术本身的发展.气动技术将在经济各镊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随着气动元件性能的提高及密封条件的改善.系统工作压办200公斤力/厘米的气动系统应用也不少觅.例如,广州韬加工厂电冰箱蒸发器板的扩孔气动系统的工作压力就是200公斤力/厘米的.上面例子二也刚好避开气压传动的致命弱点.发挥它的优点.还有气压传动伺服系统可以发挥利用气体的抗温性在某些场台将比液压伺服系统优越.因为油在高温时会产生很多变化,如粘度变化等.n:接第45页).塔径DT=0.46米;塔板的开孔数n由曲式得出n=241,孔径d;0.005米;由0式算出堰宽LD=O.43米,由O式算出堰高Hw0.11米.HBr0.22米.塔板层数的计算.应用0式算得第一层输出水温TJ=28℃.应用Q式算出第二层输出水温T2=32.8℃,谣状计算第三层输出瘩温T,=35.7℃,第四层输出水温T.=37.4℃,因此塔板层数采用4层.二次蒸汽余热回收,如何设计蒸汽冷凝嚣是重要的技术关键.该冷凝器是要将经过使用的蒸汽,例如在Rankin~循环中从理想引擎输出的蒸汽,把汽相转换成为液相一一进热水.由于输出的水温T较高.依据@,@式热平衡方程的计算,需要的输入水量较少.输出水量还应包吉蒸汽温度降至露点成为过热水的水量.本文的讨论对研究余热圆收的蒸汽玲凝器的设计仍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参考文献(1)(日)尾花英朗,热交换器设计手册(下册),徐中权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E2)VirgiM.Faircs钟毅章译.热力学,新兴图书公司1979年版.(3)(日)中岛大岛.化学工学.V o]23.No4P235~241,1959.一73一...,..........●。

冷凝器的设计步骤_解释说明

冷凝器的设计步骤_解释说明

冷凝器的设计步骤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冷凝器是一种重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具有高温高压态的气体或蒸汽通过传热过程转化为液体。

冷凝器的设计步骤是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将热量散发出去,并满足特定工作条件下的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冷凝器的设计步骤和相关原理。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是引言部分,对冷凝器及其设计步骤进行概述并阐明文章结构。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冷凝器的设计步骤,包括了解工作原理、确定设计要求以及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传热方式。

在第三和第四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正文内容,并提供相关要点进行说明。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设计步骤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改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冷凝器设计步骤方面的全面指南。

通过深入了解冷凝器的工作原理、设计要求及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传热方式,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步骤于实际工程中。

同时,本文还将为读者展示如何进行改进和提供宝贵的建议,以促进冷凝器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2. 冷凝器的设计步骤2.1 了解工作原理在进行冷凝器的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冷凝器的工作原理。

冷凝器是一种用于将气体或蒸汽转化为液体的热交换设备。

通过冷却和压缩气体或蒸汽,使其内部分子能量降低,从而实现相变为液体,并释放出大量热量。

2.2 确定设计要求确定设计要求是冷凝器设计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待处理气体的性质和特点:包括气体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

- 冷凝器的使用环境:包括环境温度、环境压力等因素。

- 冷凝液排放方式:确定液态产物的排放方式,例如采用重力排放还是泵送排放等。

- 性能要求:根据应用需求确定效率、能耗等性能指标。

2.3 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传热方式在设计冷凝器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传热方式以达到预期效果。

常见的冷却介质包括空气、水和制冷剂等,而传热方式则有对流传热、辐射传热和传导传热等。

管壳式冷凝器设计说明书

管壳式冷凝器设计说明书

沉浸式
2.制冷剂的选择

工业上已采用的制冷剂很多,目前常用的有 氨(NH3)、氟利昂-12(CF2Cl2)、氟利昂-22 (CHF2Cl)等。氨是应用较广的中温制冷剂,有 较好的热力学性质和热物理性质,在常温和普通低 温范围内压力比较适中,单位容积制冷量大,在相 同制冷量的情况下,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较少, 氨粘性小,流动阻力小,创热性能好,在制冷系统 中不会出现冰塞现象。虽然氨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 ,氨确实具有强烈刺激臭味,正是由于这样,所以 极容易被检验出来,反而成为安全的保证。而且从 环境保护角度看,氨比氟利昂制冷剂优越很多。所 以选择氨作为制冷剂。
由于冷凝器的长径比有一定要求,一般L/D=3~8。若按单程设计L太长,超过上述长径比时,一般可采用多 管程解决。管程数为m,则 式中:L——按单程计算的管长,m; l——选定的每程管长,m;考虑到管材的合理利用,按管材一般出厂规格为6m长,故取l=6m。 采用12管程后,冷凝器的总管数为:

式中:D——壳体内径,mm; a——管心距,mm,a=48mm; b——最外层的六角形对角线(或同心圆直径)上的管数,查表可得b=27; e——六角形最外层管子中心到壳体内壁的距离。一般取,选取。
式中:s——外壳壁厚,cm; P——操作时的之内压力,(表压);以tk为定性温度,由压焓图可查得:P绝对=1.605×106Pa=160.5 N/cm2, 则:P表压=160.5-10.1=150.4 N/cm2。 ——材料的许用应力,钢管的=9810N/cm2; ——焊缝系数,采用双面焊缝=0.85 C——腐蚀裕度,其值在(0.1~0.8)cm之间,根据流体的腐蚀性而定;由于氨腐蚀性相对强一点,取C=0.7cm ——外壳内径,壳径的计算值应圆整到最靠近的颁布标准尺寸, 即=1400mm=140cm 即设计的外壳壁厚大于最小壁厚,符合要求。 同时,冷凝器的长径比L/D=6000/1420=4.23,符合L/D=3~8的要求。

冷凝器使用说明书(参考Word)

冷凝器使用说明书(参考Word)

目录一、产品介绍 (2)二、冷凝器的规格 (2)三、基本技术数据 (2)四、结构与功能 (3)五、设备的操作 (3)六、设备的清洗和维护 (4)七、注意事项 (5)八、售后服务承诺 (5)九、合格证 (7)十、配置表 (7)一、产品介绍采用不锈钢材质制造,特别适合于制药、化工、生化、农副产品、水产品深加工、食品等行业的稀料液的蒸发浓缩操作,根据工艺的不同,可用于对水蒸气、有机蒸汽的冷凝等等,冷却介质可以为冷却水和冷媒,可根据用户的工艺要求进行选择,本产品可广泛用于各种需加热或冷却操作工序中,具有结构紧凑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及性价比高等特点。

二、冷凝器的规格型号本公司生产的冷凝器的型号规格如下:依据换热面积分为:4㎡,6㎡,8㎡,10㎡,15㎡,20㎡,25㎡,30㎡,35㎡。

等。

还可根据客户所需实际换热面积定做。

三、基本技术数据四、结构及功能本固定管板列管换热器的结构,主要部分是由不锈钢封头、不锈钢筒体、高效换热管、管板、管箱、管箱及筒体法兰、鞍座等部件构成。

筒体管板形成的内腔构成壳程,管箱换热管的空间构成管程。

经过管、壳程的不同的冷热流体通过对流、热传导及热辐射等方式进行换热,从而达到工艺所需冷却或加热的目的。

本产品可用于诸如蒸发器中的加热器、冷却器等。

因换热管不易清洗,所以换热管一般走清洁且不易结垢的流体以防止堵塞换热管。

五、设备的操作1、设备使用前应检查各法兰螺丝是否松动,密封垫圈是否良好。

2、使用前按1.25倍的操作压力分到进行水压试验,保压二十分钟无泄漏方可投产。

3、本设备使用前用清自来水进行20分钟左右清洗循环即可了。

4、在管路系统中应设有放气阀开启后应排出设备中空气防止空气停留在设备中,降低传热效果。

5、冷热介质进出口接管之安装,应严格按出厂铭牌所规定方向连接。

否则,没能发挥设备最佳性能。

6、在冷凝器进出口应安装上压力表,确保不要超压使用。

六、设备的清洗和维护1、一般情况可不解体清洗,用水以与介质流动反方向冲洗,可冲出杂物,但压力不得高于工作压力,也可用对不锈钢无腐蚀性的化学清洗剂清洗。

化工原理冷凝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冷凝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列管换热器设计概述1.1.换热器系统方案的确定进行换热器的设计,首先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换热系统的流程方案并选用适当类型的换热器,确定所选换热器中流体的流动空间及流速等参数,同时计算完成给定生产任务所在地需的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的工艺尺寸且根据实际流体的腐蚀性确定换热器的材料,根据换热器内的压力来确定其壁厚。

1.1.1全塔流程的确定从塔底出来的釜液一部分进入再沸器再沸后回到精馏塔内,一部分进入到冷却器中。

为了节约能源,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采用原料液冷却塔底釜液,这样不仅冷却了釜液又加热了原料液,既可以减少预热原料所需要的热量,又可减少冷却水的消耗。

从冷却器出来的釜液直接储存,从冷却器出来的原料液再通往原料预热器预热到所需的温度。

塔顶蒸出的乙醇蒸汽通入塔顶全凝器进行冷凝,冷凝完的液体进入液体再分派器,其中的2/3回流到精馏塔内,另1/3进入冷却器中进行冷却,流出冷却器的液体直接储存作为产品卖掉。

1.1.2加热介质冷却介质的选择在换热过程中加热介质和冷却介质的选用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除应满足加热和冷却温度外,还应考虑来源方面,价格低廉,使用安全。

在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加热剂有饱和水蒸气、导热油,冷却剂一般有水和盐水。

综合考虑,在本次设计中的换热器加热介质选择饱和水蒸气,冷却介质选择水。

1.1.3换热器类型的选择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简单、牢固,操作弹性大,应用材料广,历史悠久,设计资料完善,并已有系列化标准,特别是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设备中占绝对优势。

所以本次设计过程中的换热器都选用列管式换热器。

由于本次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换热器的中冷热流体温差不大(小于70℃),各个换热器的工作压力在1.6MP以下,都属于低压容器,因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两端管板与壳体连在一起,这类换热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管子里面易清洗,所以可选择列管式换热器中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1.1.4流体流动空间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纯苯冷凝器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纯苯冷凝器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纯苯蒸汽冷凝器的设计指导老师:***系别:环境与安全工程系专业:安全工程班级学号:*********姓名:***目录一、设计任务: (2)1、处理能力:常压下5950kg/h的纯苯蒸汽 (2)2、设备型式:立式列管式冷凝器 (2)二、操作条件 (2)三、设计内容 (2)1、确定设计方案 (2)2、确定流体的流动空间 (2)3、计算流体的定性温度,确定流体的物性参数 (2)4、计算热负荷 (3)5、计算平均有效温度差 (3)6、选取经验传热系数k值 (3)7、估算传热面积 (3)8、结构尺寸设计 (3)(1)换热管规格、管子数、管长、管壳数的确定 (3)(2)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4)(3)壳体内径内内径 (4)(4)折流板 (4)四、换热器核算 (5)1、换热器面积校核 (5)2、换热器内压降的核算 (7)五、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一、设计任务:处理能力:1、常压下5950kg/h 的纯苯蒸汽 2、设备型式:立式列管式冷凝器二、操作条件1、常压下苯蒸气的冷凝温度为80.1℃,冷凝液在饱和温度下排出。

2、冷却介质:采用20℃自来水。

3、允许管程压降不大于50KPa 。

三、设计内容本设计的工艺计算如下:此为一侧流体恒温的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1、确定设计方案 两流体的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饱和苯蒸气)入口温度 80.1℃,(冷凝液)出口温度 80.1℃ 冷流体 水 入口温度 20℃,出口温度 40℃ 2、确定流体的流动空间冷却水走管程,苯走壳程,有利于苯的散热和冷凝。

3、计算流体的定性温度,确定流体的物性参数苯液体在定温度(80.1摄氏度)下的物性参数(查化工原理附录) ρ=815kg/,μ=3.09×Pa.s,=1.880KJ/kg.k ,ƛ=0.1255W/m.K, r=394.2kJ/kg 。

自来水的定性温度:入口温度:=20℃, 出口温度 =40℃则水的定性温度为:=(+)/2=(20+40)/2=30℃3m 410 PC 1t 2t m t 1t 2t根据热量衡算方程:=(-)得=/(-)=1.65×394.2/4.173(40-20)=7.79kg/s(式中=1.65kg/s )两流体在定性温度下的物性参数如下表计算热负荷ƍ==1.65×394.2=651.52kw 5、计算平均有效温度差 逆流温差=℃温差>50℃故选择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需加补偿圈 6、选取经验传热系数k 值查《化工原理课程及设计》附录8,查的K 取430~850,暂取K=8507、估算传热面积==15.51m q 1r 2m q 2p c 2t 1t 2m q 1m q 1r 2p c 2t 1t 1m q 1r 1m q 逆m △t 43.4940)]-/(80.120)-(80.1[㏑40-80.1-20-1.80=)()(逆m t K Q S △=49.43×85010×52.65132m8、结构尺寸设计(1)换热管规格、管子数、管长、管壳数的确定选传热管,内径,外径,材料为碳钢。

食工原理课程设计-管壳式冷凝器设计

食工原理课程设计-管壳式冷凝器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管壳式冷凝器设计设计任务书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管壳式冷凝器设计。

二、设计任务:将制冷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如F-22、氨等)过热蒸汽冷却、冷凝为过冷液体,送去冷库蒸发器使用。

三、设计条件:1.冷库冷负荷Q=学生学号最后2位数×100(kw);2.高温库,工作温度0~4℃,采用回热循环。

3.冷凝器用河水为冷却剂,每班分别可取进口水温度:21~25℃(1班)、6~10℃(2班)、11~15℃(3班)、16~20℃(4班)、1~5℃(5班)。

4.传热面积安全系数5~15%。

四、设计要求:1.对确定的工艺流程进行简要论述;2.物料衡算、热量衡算;3. 确定管壳式冷凝器的主要结构尺寸;4. 计算阻力;5. 编写设计说明书(包括:①封面;②目录;③设计题目(任务书);④流程示意图;⑤流程及方案的说明和论证;⑥设计计算及说明(包括校核);⑦主体设备结构图;⑧设计结果概要表;⑨对设计的评价及问题讨论;⑩参考文献。

);6. 绘制工艺流程图、管壳式冷凝器的结构图(3号图纸)、及花板布置图(3号或4号图纸)。

目 录1 前言 (3)1.1 设计意义 (3)1.2 文献综述 (3)2 工艺说明及流程示意图 (3)2.1 工艺说明 (3)2.2 流程示意图 (3)3 设计方案的确定 (4)3.1 制冷剂的选择 (4)3.2 冷却剂的选择 (4)3.3 液体流入冷凝器空间的选择 (4)3.4 液速的选择 (4)3.5 冷却剂适宜出口温度的确定 (5)3.6 蒸发温度、冷库温度、制冷剂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确定 (5)4 设计计算及说明 (5)4.1 冷凝器型式的选择 (5)4.2 冷凝器的选型计算 (6)4.2.1 冷凝器的热负荷 (6)4.2.2 冷凝器的传热面积计算 (6)4.2.3 冷凝器冷却水用量 (7)4.3 管数、管程数和管束的分程、管子的排列 (7)4.3.1 管数 (7)4.3.2 管程数 (7)4.3.3 管束的分程、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 (8)4.3.4 管心距及偏转角 (8)4.4 壳体直径、壳体厚度计算 (8)4.4.1 壳体直径 (8)4.4.2 壳体厚度的计算 (8)4.5 计算校核 (9)4.5.1 实际流速 (9)4.5.2流体雷诺数及流体类型 (9)4.5.3传热系数K (9)4.5.3.1 管内冷却水的传热系数)(i a (9)4.5.3.2 管外制冷剂冷凝膜系数)(0a (10)4.5.3.3 以管内表面积为基准的Ki (10)4.5.4 传热面积计算及安全系数计算 (11)4.5.5 冷凝器的阻力 (11)4.4.6 回热的判断及热量衡算 (12)5 设计结果概要表 (13)6 设计评价及问题讨论 (13)6.1 设计评价 (13)6.2 设计问题及讨论 (14)6.2.1 设计问题 (14)6.2.2 问题讨论 (14)参 考 文 献 (15)附录 (15)1 前言1.1 设计意义食品工程原理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学生要非常熟悉,并掌握其中的原理及懂得如何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换热器是石油、化工、动力食品以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以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应用十分广泛。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间壁式换热器中的U型管式换热器在化工生产中较为常用。本设计是关于U型管换热器的设计,用冷却水冷却低压蒸汽。根据最新的技术标准,结合传统的设计方法,经过结构设计、强度校核以及换热器的制造、检验、安装、维修等步骤,完成了该设计。其中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管箱、圆筒、管板、折流板、防冲挡板、旁路挡板、接管和法兰、容器法兰、支座等的设计;强度校核包括筒体、封头、垫片、管箱短节、开孔补强、法兰、管板的校核。
目前世界上每年发表的有关传热及换热设备方向的文献约在六千篇以上,研究的重点是传热机理、传热强化、两相流模拟及测试技术、计算机应用和开发、以及与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新型高效换热器。一种新的动向:从数学模拟出发,用数学方法推导出精确的计算公式。
作 者 签 名: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Key word: HeatinterchangerU tubedesignexamination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 期:
绪论
1.换热器及其研究现状
换热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艺设备,在炼油、化工行业中是主要的工艺设备之一。因此,换热器的研究倍受重视。从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到传热机理的实验研究一直都在进行。换热器是节约能源的有效设备,在七十年代发生能源危机以来,更是倍收重视。
1.1近年来换热器及其传热技术的现状:
关键词:换热器Βιβλιοθήκη 型管设计校核Abstract
The abstract heat interchanger is the petroleum, chemical, power foodas well as other many industry sector's general purpose equipment,holds the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production. In the chemicalproduction, the heat interchanger may as the heater, the chiller, thecondenser, the evaporator and boiling, the application really for isagain widespread. Heat interchanger type very many, but acts accordingto the cold heat flow body interchange of heat the principle and theway, is basic may divide three big kinds, namely next door type, mixedstyle and regeneration type. In the next door type heat interchanger Utubular heat exchanger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chemical production.This design is about the U tube heat interchanger design, cools thelow pressure steam with the cooling water. According to the newestindustry standard, the union tradition supposes the method, processstep and so on structural design, intensity examination, moreover alsoinvolved the heat interchanger manufacture, the examination, theinstallment, the service, has completed this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mainly includes the tube box, the cylinder, the tube plate, thebaffle, guards against flushes the back plate, the bypass back plate,takes over control with the flange, the vessel flange, the support andso on the design; The intensity examination including the tube body,seals, the filling piece, the tube box short festival, opens KongBuqiang, the flange, the tube plate, the saddle type supportexamin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