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MRI诊断要点
乳腺疾病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MRI诊断教学文稿

状影
第二十三页,共135页。
第四十一页,共135页。
边缘(biānyuán)光滑、分叶状肿块-浸 润性癌
不规则形,边缘毛刺(máocì)肿块-浸润性癌
第四十二页,共135页。
动态增强(zēngqiáng)曲 线类型及意义
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Ⅰ型:单相型,逐渐上升型 诊断(zhěnduàn)良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第二十页,共135页。
脂 肪 型
多 量 腺 体 腺 体 型
第二十一页,共135页。
(shǎoliàng)
少 量
腺 体 型
致 密
型
(zhìmì)
正常(zhèngcháng)乳腺 X线分型
脂肪型 少量(shǎoliàng)腺体型 多量腺体型 致 密型
第二十二页,共135页。
不同(bù tónɡ)年龄阶段乳腺的 不同(bù tónɡ)表现
II型:平台(píngtái)型
第四十五页,共135页。
III型:流出型,速升速降型
第四十六页,共135页。
强化(qiánghuà)类型
局灶性强化 融合片状 点状: 成簇:不均匀,直径大于5mm 节段性 导管强化: 导管的线状或分支(fēnzhī)状强化,需穿刺(癌的
可能大于纤维囊性变) 团簇状强化恶性可能更大 钼靶无异常者阳性预测值较低
第二十八页,共135页。
乳头不同(bù tónɡ)程度强化,皮肤无强化
乳腺核磁共振恶性报告

乳腺核磁共振恶性报告乳腺核磁共振(MRI)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乳腺核磁共振检查主要用于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对于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尤为重要。
下面将针对乳腺核磁共振恶性报告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乳腺核磁共振检查主要包括T1加权成像和T2加权成像两种方式。
T1加权成像可以清晰显示乳腺组织的解剖结构,对于乳腺肿块的形态、大小、位置等特征有很好的显示。
而T2加权成像则可以更好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和组织学特征,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在乳腺核磁共振恶性报告中,我们需要关注的主要是肿瘤的形态特征、信号强度、强化方式等方面。
对于乳腺恶性肿瘤来说,通常表现为不规则形状、毛刺状边界、低信号或混合信号等特征。
在增强扫描中,恶性肿瘤往往表现为快速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强化,而且强化后的持续时间较长。
这些特征对于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此外,在乳腺核磁共振恶性报告中,我们还需要注意肿瘤的大小、位置、侵袭范围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对于乳腺恶性肿瘤来说,通常表现为较大的肿块,甚至伴随有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因此,对于这些信息的准确记录和描述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乳腺核磁共振恶性报告是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详细描述和分析,其中包括肿瘤的形态特征、信号强度、强化方式、大小、位置、侵袭范围等多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乳腺恶性肿瘤的准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进行乳腺核磁共振检查时,医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同时,患者在接受乳腺核磁共振检查后,也需要及时向临床医生提供详细的报告信息,以便医生能够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MRI诊断要点

乳腺癌MRI诊断要点作为影响女性身体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乳腺癌的发病率较高,且在我国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
结合乳腺癌的病症分析,结合MRI设备和技术运用,能够诊断乳腺癌疾病,对比常见的X射线资料检查更加优越,并伴随着丰富的形态学信息和病理学信息,能够让其诊断变得十分有效。
乳腺癌是什么?一说到乳腺癌,很多人都惶恐不安。
女性的乳腺癌主要由皮肤、乳腺组织以及脂肪组成,乳腺癌指的是发生在乳腺上的恶性肿瘤,男性患病率仅仅占百分之一。
乳腺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若患有乳腺癌并不致命。
但是乳腺癌细胞丧失了原有正常细胞的活性,因此细胞之间的连接松散,若细胞之间形成游离状态,癌细胞甚至会伴随着淋巴液流向主体全身形成转移,以此来威胁生命。
正是因为其难以治疗,且危险性高,也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疾病。
分析乳腺癌的病因乳腺癌的病因还没有尚未查清。
但是很多乳腺癌患者都有着共同性。
首先,大部分女性患者患病的概率高,且具有年龄趋势。
在0-24岁的女性中不明显,在25岁后,乳腺癌患病率明显上升,在50-54岁中患病者最多。
其次,和遗传有一定关系。
很多家庭中存在遗传现象。
而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其患癌的预兆。
此外,若胸部接受过高剂量的放射线照射或者是长期服用雌性激素好,月经停止后过度饮酒都会提高患病的风险。
美国有关专家针对乳腺癌进行了调查分析,大部分有高危风险的女性不一定会受遗传因数影响表现出乳腺癌特征,在中国乳腺癌患病的概率不高。
对乳腺癌的检查技术在乳腺癌诊断技术方面,较为流行的是乳腺磁共振检查方式。
其英文名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其广泛应用于临床触摸诊断不了肿块的乳腺癌,也十分实用。
40岁以上妇女,由于此阶段的妇女不再有哺乳要求,因此对射线不敏感。
结合磁共振检查这种方式,能够早期确诊乳腺癌,帮助医生分析患者细胞病理特征。
并在临床方面帮助女性进行检查。
在发现临床异常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穿刺的方式,检查癌细胞。
乳腺常见疾病的磁共振诊断

MRI表现: 平扫:T1WI增生的导管腺体组织表现为低或等信 号,与正常乳腺组织信号相似,无特异性。T2WI上 信号强度依赖于增生组织内含水量,含水量越高信 号强度亦越高。当导管、腺泡扩张严重,分泌物时 可形成囊肿,常为多发,T1WI上呈低信号,T2WI 上呈高信号。 增强: 多发或弥漫性斑点或片状轻至中度的渐进性强化, 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化程度和强化范围逐渐增高和扩 大。
MRI表现:平扫:T1WI多呈低或中等信号,边缘清晰, 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T2WI依肿瘤内细胞、纤维成 分及水的含量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信号强度。纤维成 分含量多的纤维性纤维腺瘤信号强度低,而细胞和水 含量多的粘液性及腺性纤维腺瘤信号强度高,其内部 结构均匀,信号一致。年轻女性纤维腺瘤通常细胞成 分多,而老年女性纤维腺瘤通常含纤维成分多。64% 的纤维腺瘤内可见胶原纤维形成的分隔,在T2WI上成 低或中等信号,为纤维腺瘤特征性表现。 增强:缓慢渐进性强化,由中心向外周离心性强化。 少许粘液性及腺样纤维腺瘤快速显著强化,其强化类 型与乳腺癌鉴别困难。
右 乳 腺
乳头与胸壁连线三等分, 分前、中、后区
西门子1.5T Avanto
磁共振扫描仪,双侧乳腺表面线圈 磁共振造影剂
*高压注射器手背静脉/肘静脉注射 注射速率为2.5.0ml/s, 剂量0.1mmol/kg。
扫描技术
1、常规T1WI,T2WI轴位 2、T2IRM轴位,矢状位 3、FLASH 3D序列,全乳腺轴位各向异性容积扫描 --平扫1次,注药后5次,获得动态增 强图像,自动减影,得出5次SUB图,并 获得冠状位及轴位MIP图。 4、运用后处理软件(mean curve)得到病 灶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特征曲线和表。 5、DWI---淋巴结转移评价 (b=50s/mm2、400s/mm2、800s/mm2) 扫描时间:20min 图像帧数:2700幅
乳腺恶性病变MRI

非浸润性的DCIS,由于其发生部位、少血供以及多发钙
化等特点,形态学评价的权重往往大于动态增强后血流动
力学表现,如形态学表现为导管或段性强化,即使动态学
增强类型不呈恶性特征亦应考虑恶性可能。图
[<
体部磁共振诊断学>P370]。
乳腺浸润型小叶癌
浸润性小叶癌癌细胞较小,肿瘤细胞间粘附力和凝聚力差, 在早期发育阶段常不损害内在解剖结构或引起基质的结缔 组织反应,无明显肿块出现。
动态增强MR检查不仅使病灶显示较平扫更为清楚,且可发现平扫上 未能检出的肿瘤。动态增强MRI检查,乳腺癌边缘多不规则成蟹足状, 信号强度趋于快速明显增高且快速减低,即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流 出型,强化方式多由边缘强化向中心渗透,成向心性强化趋势。
良恶性病变在强化表现上亦存在一定重叠。《体部磁共振诊断学》 P367
《体部磁共振诊断学》P366
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MR表现亦不完全相同,部分乳腺 癌在MR上可有一些较为特征性的表现,下面介绍几种不 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MR表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乳腺导管原位癌
乳腺X线检查是诊断DCIS最重要的方法。DCIS在X线上的 特征是钙化出现率高,钙化形态可以呈针尖状或线样、分 支状,钙化分布可以成簇分布或为沿导管走行及段性分布。
MR由于本身具有的成像优势不仅可对DCIS早期检出,更 重要的是可对其准确确定病变范围。DCIS在动态增强上多 表现为沿导管走行方向上的不连续的点、线样或段性强化, 伴周围结构紊乱;也可表现为不规则、边缘毛刺肿块,呈 不均匀或边缘强化。病变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既可呈流 出型或平台型图,也可呈渐增型表现。MR对DCIS的敏感 性高于乳腺X线检查,但相对而言,MR对DCIS的检测敏感 性低于浸润性癌,大约仅50%的原位癌具有典型恶性病变 的快速明显、不规则灶性强化。《体部磁共振诊断学》 P369-370
乳腺MRI诊断要点

乳腺MRI诊断要点1.分析病史: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乳房异常的症状、是否有乳腺癌家族史等。
了解病史有助于医生判断乳腺MRI结果的意义。
2.添加对比剂:乳腺MRI通常需要注射对比剂,以提高乳腺癌的检测率。
对比剂通常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
在注射对比剂之前,医生会进行对患者的过敏史调查,因为部分人对对比剂可能存在过敏反应。
3.定位和术前标记:在进行乳腺MRI之前,医生需要为乳腺做好定位和术前标记。
这通常需要对乳房进行摄影或CT扫描,以帮助医生确定乳腺的具体位置。
4.图像评估:在乳腺MRI图像评估中,医生会检查乳房的各个方面,包括乳房的体积、形状和密度。
医生还会观察是否存在肿块、结节或钙化等异常。
乳腺MRI还可以提供乳腺血拍的信息,有助于评估肿瘤和其他乳腺病变的血液灌注情况。
5.病变分级:如果医生在乳腺MRI中发现异常,他们会对病变进行分级。
病变分级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恶性程度和患者的治疗方案。
乳腺MRI中常见的病变包括良性肿块、恶性肿瘤和非肿瘤性病变等。
6.深度评估:对于发现的病变,医生可能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评估。
这可能包括与其他检查方法(如超声、乳房X光和乳房活检)结合使用,以确定乳腺病变的性质和恶性风险。
7.随访:对于发现的异常病变,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行随访。
随访可能包括进一步的乳腺MRI检查、超声检查或活检,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恶性病变。
总之,乳腺MRI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乳腺病变并评估其性质。
然而,在进行乳腺MRI之前,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并了解检查的风险和效益。
此外,乳腺MRI结果应该结合其他临床检查和病史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准确诊断乳腺病变。
乳腺MRI检查规范

乳腺MRI检讨和陈述规范1 乳腺MRI检讨顺应症1.1 乳腺癌的诊断当乳腺X线摄影或超声影像检讨不克不及肯定病变性质时,可以斟酌采取MRI进一步检讨.1.2 乳腺癌的分期因为MRI对浸润性乳腺癌的高迟钝性,有助于发明其他影像学检讨所不克不及发明的多灶病变和多中芥蒂变,有助于显示和评价癌肿对胸肌筋膜. 胸大肌. 前锯肌以及肋间肌的浸润等.在制订外科手术筹划之前,斟酌保乳治疗时可进行乳腺加强MRI检讨.1.3 新帮助化疗疗效的评估对于确诊乳腺癌进行新帮助化疗的患者,在化疗前.化疗中及化疗停止时MRI检讨有助于对病变更疗反响性的评估,对化疗后残存病变的规模的断定.1.4 腋窝淋凑趣转移,原发灶不明者对于腋窝转移性淋凑趣,而临床检讨.X线摄影及超声都未能明白原发灶时,MRI有助于发明乳房内隐匿的癌灶,肯定地位和规模,以便进一步治疗,MRI阴性检讨成果可以帮忙消除乳房内原发灶,防止不须要的全乳切除.1.5 保乳术后复发的监测对于乳癌保乳手术(包含组织成型术)后,临床检讨.乳腺X线摄影或超声检讨不克不及肯定是否有复发的患者, MRI有助于辨别肿瘤复发和术后瘢痕.1.6 乳房成型术后随访对于乳房假体植入术后乳腺X线摄影评估艰苦者,MRI有助于乳癌的诊断和植入假体完全性的评价.1.7 高危人群筛查比来的临床实验标明,MRI在易产生乳腺癌的高危人群中能发明临床.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讨阴性的乳腺癌.1.8 MRI引诱下的穿刺活检MRI引诱下的穿刺活检实用于仅在MRI上发明的病灶,并对此靶病灶行超声和X线片的再次确认,如仍不克不及发明平常,则需在MRI导引下对病灶行定位或活检.2 乳腺MRI检讨的禁忌症⑴怀胎期妇女.⑵体内装配有起搏器.外科金属夹子等铁磁性物资以及其他不得接近强磁场者.⑶患有幽闭恐怖症者.⑷具有对任何钆螯合物过敏史的患者.3 乳腺MRI检讨技巧规范3.1 检讨前预备3.1.1 临床病史懂得患者发病情形.症状和体征.家族史.高危身分.乳腺良性病变史及手术史,讯问患者有无前片及其他相干检讨(包含乳腺X线摄影,B超).3.1.2 检讨前做好乳腺MRI检讨留意事项的说明和安慰患者的工作最佳检讨时光:因为正常乳腺组织加强在月经周期的排泄期最为明显,因而推举MRI检讨尽量安插在月经周期的7~14 d进行.3.2 MRI检讨3.2.1 装备请求推举采取高场1.5T及以上的扫描机进行乳腺 MRI 检讨,以获得较好的信噪比和脂肪克制后果.采取专用的乳腺线圈,装备前提允许的情形下,推举采取相控阵线圈及并行收集技巧,有利于双乳同时成像获得较好的时光和空间分辩率.同时推举采取凋谢式线圈,利于在侧方进行MRI引诱的介入操纵.3.2.2 扫描体位扫描选择俯卧位,双侧乳房天然悬垂于乳腺线圈中心.3.2.3 成像序列一般包含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定位扫描,T1WI序列.T2WI(加抑脂序列).加强扫描序列[包含横断位扫描(至少持续扫描3次) 和矢状位的扫描].成像参数:扫描层厚应≤3 mm,层面内的分辩率应<1.5 mm,单次扫描时光不应该超出2 min.加强扫描请求Gd-DTPA应该团注,尺度剂量为0.1~0.2 mmol/kg,于10 s 内快速团注,继而快速推注10 mL 0.9%氯化钠打针液冲洗.3.2.4 绘制时光-旌旗灯号强度加强曲线打针造影剂分离于注药前.注药落后行持续6~9次收集.将收集图像传送至工作站对病灶进行剖析,将病灶最可疑的区域选为感兴致区(ROI)(应避开肉眼可见的出血.液化.坏逝世及囊变区),并在对侧正常乳腺组织内拔取雷同大小的ROI作为对比,绘制病灶的时光-旌旗灯号强度加强曲线.时光-旌旗灯号强度加强曲线分为3种类型:①“流入型曲线”指打针比较剂后病灶早期迟缓强化,延迟期亦跟着时光的延伸而持续加强.②“平台型曲线”是指打针比较剂后病灶早期迟缓强化,2~3 min后旌旗灯号强度达到最高值,随时光的延伸曲线不再上升,而是一向保持该程度.③“廓清型曲线”指打针比较剂后病灶早期明显强化,在2~3 min达到加强最岑岭后旌旗灯号强度敏捷降低.4 诊断陈述规范参照BI-RADS尺度,描写病灶形态特点和动态加强曲线特点.对强化病灶性质的剖析以形态剖析为重要的断定根据,对于形态特点断定艰苦者,须要结应时光-旌旗灯号强度加强曲线进行断定.形态特点包含加强前T1WI和T2WI上的旌旗灯号表示以及加强后的表示.所有图像现象的描写和剖析更多依附对加强图像的剖析,根据加强后形态不合将病灶界说为点.肿块和非肿块样强化3类.4.1 点状病灶一般来说点状强化病灶<5 mm,不具有明显的占位效应,难以对其外形及边沿加以描写.可以多发,但不集合成簇.点状病灶往往是由腺体局限性增生所引起,也可所以乳头状瘤.纤维腺瘤.乳内淋凑趣,也可能是微浸润癌. DCIS等恶性病变.形态可疑者建议活检,不然予以随访.4.2 肿块具有三维空间的占位性病变,伴或不伴四周正常组织移位或浸润.从形态(圆形.卵圆形.分叶状和不规矩).边沿(光整.不规矩和星芒状).内部强化情形(平均.不平均.边沿或环形强化.分隔.中心强化)3方面来描写.4.3 非肿块样强化当乳腺内消失既非点状亦非肿块的强化时,即为非肿块样强化,一般无占位效应.对其分类重要根据其形态特点(线状.导管状.局灶性.段样.区域性.弥散性),内部强化特点 (平均.不平均.点簇状.网状/树突状.卵石样和簇状小环形强化等)以及病灶是否双侧对称,双侧是否对称对定性诊断有必定的价值.4.3.1 形态特点⑴导管样强化:为指向乳头的线样强化,可呈现出分支样转变,后者须要活检,常为恶性特点.⑵线样强化:与导管样强化类似,但不指向乳头, 三维图像显示此强化为层状而非条状.⑶段样强化: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尖指向乳头,相符导管体系走向.⑷局灶性强化:指强化灶的规模小于单个乳房象限的25%,可有正常的乳腺或脂肪组织镶嵌时代,如为多个则在各强化灶之间有正常的乳腺组织将其离开.⑸区域性强化:指较大规模内的强化,不相符单一的导管体系,可能在多导管体系内,且不克不及用其他现象来描写.多区域强化指2个及以上的区域强化,多发散在.⑹漫溢性强化:全部乳腺内漫溢散布的散在强化.4.3.2 内部强化特点⑴平均强化:均一性的强化.⑵不平均强化:非均一性的强化,旌旗灯号强度多样化,但又不属于以下几种类型.⑶点簇状强化:成簇散布的点状强化灶,大小较一致.⑷卵石样强化:一般较点簇状要大,大小不均一为其特色,形态类似一串葡萄或珍宝.⑸网状/树突状:呈网格样强化.⑹簇状小环形强化:呈簇状散布的小环形强化.4.4 陪同现象乳头压缩;平扫T1WI导管高旌旗灯号;皮肤压缩.增厚或受侵;小梁增厚.水肿;淋凑趣肿大;平常强化累及胸肌或胸壁,肋骨或肋间隙;出血;平常旌旗灯号,囊肿等.陪同现象可与其他平常现象一同消失,亦可单独消失.发明陪同现象的意义在于:当与其他平常现象同时消失时,可进步乳腺癌的诊断;当确诊为乳腺癌时,某些陪同现象的消失将有助于术前分期以及手术方法的选择.4.5 病灶定位⑴病变位于哪一侧乳腺.⑵定位:外上.外下.内上和内下4个象限,或者面向不雅察者的钟面定位,乳晕后方,中心区或腋尾.⑶病变的深度:与乳头.皮肤或胸壁的距离.5 乳腺MRI陈述的构成乳腺的MRI陈述应包含病史.与既往检讨片比较.扫描技巧.乳房的腺体构成和布景强化.任何相干的影像发明,最后是评估类别和建议.陈述措辞应该简练,应用术语词典里的尺度词汇.书写诊断陈述应该联合乳腺X线检讨和超声检讨成果.MRI诊断陈述应该重视与X线和超声检讨成果相参照,特殊是对MRI阳性发明与触诊.X 线和超声检讨的阳性发明在空间地位的对应关系是否一致性的评估,对非一致的病灶尤其须要强调,以引起临床大夫的存眷.重视布景强化对 MRI检出迟钝性的影响.与 BI-RADS乳腺X线对腺体密度的描写类似,BIRADS MRI对布景强化程度进行了分类,并建议在陈述中进行描写,提醒MRI检讨的迟钝性.与乳腺X线检讨一样,BI-RADS MRI对病变的磁共振评价分为0~6级.⑴评估不完全.BI-RADS 0:须要进一步影像评估.建议进一步影像学评估:例如应用适合的扫描技巧再做一次MRI检讨,联合乳腺X线和B 超现象,或与乳腺既往病史相联合.⑵评估是完全的.BI-RADS 1:阴性.建议通例随访.BI-RADS 2:良性病变.例如:无强化的纤维腺瘤,囊肿,无强化的陈旧性疤痕,乳腺假体,含脂肪的病变如油性囊肿.脂肪瘤.积液囊肿以及错构瘤等,无恶性现象.BI-RADS 3:可能是良性病变,建议短期随访.良性可能性比较大,但须要经由过程随访确认其稳固性.较可疑者可3个月后随访,一般是半年.BI-RADS 4:可疑恶性,要斟酌活检.不具有乳腺癌的典范表示,但不克不及消除乳腺癌的可能性,需建议临床大夫做穿刺活检.BI-RADS 5:高度疑惑恶性,应进行临床干涉.这一类病变有高度的恶性可能性.BI-RADS 6:已活检证实为恶性,MRI检讨作进一步评估.。
乳腺癌的MRI诊断

乳腺癌的诊断要点:
1.患者多为40-60岁的妇女,有相应的临床症状。
2.肿块形态多不规则、边缘不光滑,多有小分叶或 毛刺。
3.DWI肿块呈高信号,ADC值较周围正常组织明显减 低。
4.动态增强时肿块信号强度趋于快速明显升高且快 速减低的特点,强化多不均匀,强化方式多由边缘向中 心渗透而呈中心样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呈平台 型或流出型。
比较肿瘤以及肿瘤周围组织的ADC值,可以提供客 观和量化的信息。
2.减低手术的的阳性切缘率。
3.更准确的评估癌灶,提高首次切缘阴性率并 降低再次扩大切除手术率。
MRI在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后的随访: 1.很好地显示手术后乳房的脂肪坏死、局部血
肿、组织水肿。
2.更好的显示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或纤维 化等正常的治疗后反应。
11.于学娟,柳善刚,陈兆秋,等. 3.0T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与乳腺浸润性 导管癌组织学分级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J]. 中华肿瘤杂志,2014,36(8): 606-610
12刘 伟,叶春涛,林光武,等.磁共振功能成像不同联合方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 变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1):56-60
浸润性小叶癌-乳 头内缩
乳腺癌的同 侧腋窝淋巴 结转移
浸润性导管癌并肺内多
9.1H-MRS:cho峰升高,标志存在恶性肿瘤 右乳腺癌SVS显示:兴趣区在3.2ppm处
诊断的进展: 1.DWI从水分子微观运动的角度判断乳腺判断乳腺
肿块的良恶性,据研究报道DWI 诊断乳腺癌 特异度为 81.8 %。
AX FS T2WI
4.信号:T1WI 多表现为等或低信号;
T2WI肿块的信号多不均匀,取决于肿块内的 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
CT表现: 乳腺不规则肿块,钙化显示不如X线平片,增强后 不均匀强化;其它间接征像。
乳腺癌
MRI表现: 1 、直接征象:乳腺肿块: T1WI 为低信 号, T2WI 上癌瘤的信号强度与其内部的 细胞、水和成胶原纤维组成比例有关。 成胶原纤维所占比例越大,信号强度越 低。细胞和水所占比例越大信号强度越
引起胶原纤维增生或局部瘢痕形成,局部也
可扪及肿块。
CT 和 MRI 检 查 有 重 要 意 义 。 MRI 扫 描
T1WI、T2WI均为低信号,增强后扫描无强化。
HIFU治疗后局部纤维化
HIFU治疗后局部纤维化
乳腺疾病
囊肿
乳腺疾病:
囊肿
乳腺疾病:
囊肿
乳腺疾病:
囊肿
乳腺疾病:囊肿?
囊肿
乳腺疾病:囊肿? 假体
五、乳腺癌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妇女最常见的恶
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约为成年妇女的
1%。80%的乳腺癌发生于40-60岁之间,
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USG检查为普查乳腺
癌的主要检查手段, CT、MRI 检查对乳
腺癌临床分期分期有所帮助。
乳腺癌
[临床表现] 1、无痛性乳腺肿块。 2、“橘皮”征。
图像分析
• 2、平台型:病灶迅速 强化,并维持高水平 到扫描结束,未见下 降改变。该型可见于 良性或恶性病变。
图像分析
• 3、速升速降型:快速 达强化峰值,并很快
下降,有一个明显的
强化峰。此型强化曲
线多见于恶性肿瘤。
乳腺疾病MRI诊断
• 恶性: • 乳腺癌 良性: 乳腺囊肿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增生
乳腺疾病: 乳腺癌乳腺疾病:乳腺癌乳腺疾病:乳腺癌
乳腺疾病:
乳腺癌
乳腺疾病: 乳腺导管癌
乳腺疾病:
乳腺癌
乳腺导管癌 • 丛状结节 • “腺管征”
乳腺疾病: 乳腺癌
乳腺疾病: 乳腺癌
乳腺MRI新进展
一、减影技术有利于显示血管
减影有利于区分出良恶性病变
• Before contrast
正常MR表现
2、 P1型(串珠型):乳腺实质分布占乳腺体 积的1/4。 T1WI、 T2WI图像上大
部分为脂肪性
高信号,乳腺实 质 织显示为低信
号。
正常MR表现
3、 P2型(分叶型):乳腺实质占乳 腺体积的
1/4-1/2。T1WI、
T2WI图像上表现 为高低信号几乎各
占一半。
正常MR表现
• 4、DY型(致密型):乳腺实质占乳腺体积 的3/4以上。 多见于青年未孕
无分叶;无毛刺;表面光滑,活动良好。
• MRI表现: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
号或低信号,增强后呈不同程度强化,信号
较均匀;病灶边缘光滑。
纤 维 腺 瘤 1
鉴别诊断
纤维腺瘤2
鉴别诊断
纤维腺瘤3
鉴别诊断
纤维腺瘤4
• 病灶内可 出现纤维 分隔。
鉴别诊断
局限性纤维化和纤维痰痕组织
乳腺癌局部切除、放疗、活检或炎症后可
高原风光
六、鉴别诊断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鉴别要点:
项目 形态 良性 圆或椭圆形 恶性 不规则
边缘
钙化 邻近皮肤改变 腋窝淋巴结增大 强化曲线
光滑、清楚
粗大的钙化 不明显 边缘清、信号较均匀 线形上升型为主
不规则,分叶及毛刺
显微钙化 皮肤增厚,乳头内陷 边缘不清,信号不均 匀 速升速降型为主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鉴别要点
异常MR表现 乳腺癌
异常MR表现
2、乳腺结构紊乱
乳腺实质内正常结构消失,导管腺体
组织结构紊乱,纤维组织及血管呈局限 性扭曲。 3、皮肤增厚,轮廓不整,呈橘皮样为恶 性肿瘤浸润所致。
异常MR表现
• 皮肤增厚和结构紊乱
异常MR表现 橘皮征
异常MR表现
4、乳头凹陷
常由发生在乳晕后区的乳腺癌所致。
异常MR表现
• 乳腺囊肿
异常MR表现
• 乳腺囊肿
异常MR表现
(2)恶性病变:
肿块边缘不规则,有分叶和
毛刺。T1WI 图像呈低信号, T2WI仍为低
信号或稍高信号。因肿块常有坏死和钙化,
内部信号不均匀。 Gd-DTPA 增强 MR 扫描
呈不均匀强化。
异常MR表现
• 乳腺导管癌
异常MR表现
• 乳腺导管癌
构,呈中等信号,
在T1W图像明 显低于脂肪组
织,而略高于
肌肉组织。
正常MR表现
乳腺间质:由脂肪 和纤维组织构成, 围绕和伸入小叶。
脂肪组织T1WI和
T2WI图像上呈高信
号,纤维组织呈较
低信号。
正常MR表现
根据乳腺实质的不同类型,MRI表现可分为:
1、萎缩型(N型):
主要为脂肪组 织, 腺 体萎缩。见于老年和绝 经期限后的妇女。T1WI 、T2WI均显示为高信号。
高。
乳腺癌
轴位SE T1W、T2W及增强FSPGR
乳腺癌
乳腺癌:3D FSPGR 平扫及增强
乳腺癌
不同病理类型的特点 A 粘液腺癌含有大量粘液,表现为高信号。 B 硬癌因间质较多并有胶原变性和钙化等, 常为低信号。
乳腺癌
C 、 炎性乳腺癌由于淋巴管及毛细血管充 血扩张和皮下组织广泛水肿,表现为大 片边界不清的高信号影,正常乳腺实质 结构消失。
MRI导向乳腺活检
小结
• 重点:
• 1 乳腺基本病变的MRI表现。 • 2 乳腺癌的MRI表现。 • 难点: • 1 乳腺疾病的MRI鉴别诊断。
3、乳头凹陷,
乳头溢液 多为血性。
4、淋巴结增大。
乳腺癌
• 病理特点: • 1、乳腺内不规则肿 块,质硬,固定。 • 2、肿瘤侵犯皮肤、 淋巴管,呈橘皮样 改变。 • 3、细小的钙化(图)。
• 4、多种病理类型。
乳腺癌
• 病理表现
X线表现为不规则肿 块,含细小钙化
不规则肿块
乳腺癌
乳腺导管造影见管腔狭窄、充盈缺损、截断。
after contrast
•
Subtracted, only the malignity lesion displayed.
二、MRI导向乳腺活检
• 由于MRI对乳腺病变有极高的敏感性, 其发现的可疑病变在常规X线摄片或USG 中没有相应的影像表现,MRI导向乳腺 活检有重要价值。 • MRI导向乳腺活检步骤: • (1)诊断性MRI发现病变; • (2)活检操作。
正常MR表现
• 乳腺断层解剖
1、乳腺组织位于皮
下浅筋膜的浅层 和深层之间; 2、Cooper韧带
3、乳腺后间隙
正常MR表现
• 乳腺的淋巴回流
正常MR表现 正常乳腺MRI表现
MRI可清晰显示乳腺的各层次结构,在SE 序列中各组织
信号特点如下:
肌肉: 脂肪组织: 血管:
正常MR表现
乳腺实质: 是由腺体和导管构成的复合结
乳 腺 的 MRI 诊 断 ,
检查技术非常重要,
主要包括:
1、 表面线圈技术 :
提高图像的信噪比 和空间分辨力。
MRI检查技术
2、俯卧位保持乳腺悬垂。
3、常规用轴位及矢状位,扫描范围包括
双侧乳腺及腋窝区。 4、常规SE T1W及T2W,
STIR。
MRI检查技术 专用乳腺MRI机
乳腺MRI技术
5、 应用动态增强MR检查 (FSPGR)和减影技术。
MRI检查技术
6、 MRI技术的不足: 对钙化不易显示,检查时间相对较
长,检查费用较贵。
二、正常MR表现
• 乳房解剖回顾: • 部位:前胸壁锁骨中
线2-5肋间,胸大肌
表面。
• 形态:半圆形。
• 乳头、乳晕。
正常MR表现
• 乳腺分为: • ① 实质:输乳管、 腺叶、腺小叶、腺泡。 • ② 间质:脂肪组织、 纤维组织、血管及淋 巴管等。
乳腺MRI诊断
前言
• 乳腺的影像学检查,X线乳腺摄片是基础,
• B超经济,易操作,CT、MRI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MRI
具有下列优势: • • 1)、无辐射,可多平面、多序列成像。 2)、适用于X线钼靶检查难于显示病变者: 乳房深部、腋窝区的病变;致密型 乳腺;乳房假体植入者。
一、MRI检查技术
左侧炎性乳癌:水肿及皮肤增厚
左侧炎性乳癌
乳腺癌
2、间接征象:皮肤局限增厚和收缩;
皮下脂肪层水肿;乳头凹陷。肿瘤
沿导管浸及皮下、乳头及乳晕。 3、 动态增强扫描,肿瘤有不同程度的
增强,曲线呈速升速降型,少数呈
平台型。
乳腺癌的浸润性生长
小乳腺癌
乳腺癌
乳腺癌的MRI诊断
• 1、形态不规则、有毛刺、信号不均匀的 肿块。 • 2、MRI增强后明显强化,强化曲线多为 速升速降型。 • 3、需结合X线平片检查。 • 4、必要时活检。
图像分析
2、分析的任务: 1)、发现病灶。
2)、分析病变的形状、数目、边缘、信
号,以及病变周围的情况。 3)、分析病变的增强情况及强化曲线。
图像分析
• 3、强化曲线的类型
• MRI动态增强,延迟时 间>5分钟。按强化曲线的 形态分三型: • 1、线性上升型:病变强
化随时间推移而增加。提
示病变多为良性。
鉴别诊断
乳腺结构不良 又称乳腺组织增生(mammary hyperplasia)。 病灶为多发、弥漫分布以及同月经周期有关
的病史;有结节感但无明显孤立肿块。
MRI 见腺体丰富, STIR 呈高信号,无团 块及结节;增强扫描呈低到中度增强。
鉴别诊断